流水施工例题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3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4 X 20m简支梁桥工程。
桥梁采用扩大基础,墩身平均高 10m。
项目为单价合同。
项目部拟就1~3号排架组织流水施工,各段流水节拍见下表:根据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基础施工完成后至少1Od才能施工墩身。
计算排架施工的流水工期(列出计算过程),并绘制流水横道图。
有问题?点击纠错笔记:10+10+15+20+15+10=80天;基础0~37,墩柱20~70,盖梁50~80 看看别人记的1994年4月22日,某公路工程处第三项目经理部在某立交桥施工期间,对立交作业区域内原有厂房拆除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因被拆除的建筑物坍塌,导致2人死亡的事故。
建设单位委托第三项目部进行3000m2厂房拆除工程的施工,并要求4月底前拆完。
条件是第三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上交4万元,拆除下来的钢筋由第三项目经理部支配。
项目经理K在工期紧,项目自身无能力进行此项拆除工程和民工队负责人L多次要求承包此项拆除工程的情况下,最终将此项工程分包给了L民工队。
条件是以拆除下来的钢筋作为支付L的拆除施工的工程款,并于3月27日签订了合同书。
厂房是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
民工队为了能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多的收益,不支搭拆除工程的脚手架,而是站在被拆除厂房的楼板上,用铁锤进行作业。
4月22日,厂房只剩最后一间约16m2的休息室时,民工L、H和C站在休息室顶棚(二楼地板,二楼已被拆除)上,继续用铁锤捶击顶棚。
同日下午16: 45左右,房屋中心部位的顶棚水泥巳基本脱落,民工L、H和C仍用铁锤捶击暴露出来的钢筋。
只是顶棚呈V字形折弯,继而拉倒两侧墙壁,C及时跳下逃生,L和H被迅速缩口的顶棚V字形折弯包夹。
L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H在经医院抢救1h后死亡。
请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分别对本起事故进行分析。
答疑:参考答疑:事故原因分析:1)技术方面:作业人员未支搭拆除工程施工脚手架,站在被拆除建筑物上进行拆除作业,违反了拆除工程施工操作规程,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流水施工典型例题一、流水施工总结组织方式计算公式定义施工班组 适用情况 固定节拍 T = (m+n-1)t + ∑Z i ,i+1 - ∑C i ,i+1同一过程各段相等 不同过程相等,步距相等N1=N结构简单各段工程量相等时 成倍节拍T = (m+ n 1-1)K b + ∑Z i ,i+1- ∑C i ,i+1 其中n 1 = ∑b i同一过程各段相等 不同过程互为整数倍N 1≠N建筑群或道路管线不等节拍 K i ,i+1 = t i (当t i ≤t i+1) K i ,i+1 = mt i -(m-1)t i+1 (当t i >t i+1) T = ∑K i ,i+1 + mt n + ∑Z i ,i+1 - ∑C i ,i+1 同一过程各段相等不同过程不相等且不成倍数N1=N一般建筑无节奏 累加斜减取大差法求KT = ∑K i ,i+1 + T n + ∑Z i ,i+1 - ∑C i ,i+1同一过程各段不相等 不同过程也不相等N1=N结构复杂各段工程量不相等二、典型例题:(一)固定节拍流水施工1.特点:在组织的流水范围内,所有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都相等,并且都等于流水步距。
即t1=t2=t3=K 根据上例图推导流水施工工期的公式。
T =(m +n -1)K +ΣZ -ΣC2.练习:已知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其流水节拍t1=t2=t3=2天,划分为3个施工段。
(1)若无工艺间歇,试计算流水施工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
(2)若2、3之间工艺间歇2天,又如何? 解:首先判断属于什么流水:固定节拍。
取k=t=2天,n =3,m =3,(1) T =(m +n -1)K =(3+3-1)×2=10天(2) T =(m +n -1)K +ΣG =(3+3-1)×2+2=12(天) 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二)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1.特点: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但成倍数关系。
流水施工基本方式常考习题二(含答案)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分别是6天、6天、9天,则该分部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是()天。
A.24B.30C.36D.5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施工过程数目n=3,施工段数目m=4,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K=min{6,6,9}=3,专业工作队数=(6/3)+(6/3)+(9/3)=7(个),流水施工工期=(4+7-1)×3=30(天)。
某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划分为5个施工段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天、6天和4天,则参加流水施工的专业工作队总数为()个。
A.4B.5C.6D.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计算专业工作队数,首先需要求出流水步距,K=最大公约数{4,6,4}=2(天);专业工作队数=4/2+6/2+4/2=7(个)。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A.各专业工作队不能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C.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相等D.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E.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答案:BD解析:(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4)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某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两个施工过程在4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分别为5、8、4、4天和7、2、5、3天,则该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是()天。
A.16B.21C.25D.2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节奏流水施工。
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案例1(流水施工时间参数计算与横道图绘制)1.背景某工程包括三个结构形式与建造规模完全一样的单体建筑,共由五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为: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地上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地上结构、二次砌筑两施工过程间,时间间隔为2周。
现在拟采用五个专业工作队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见下表2.问题1)上述五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施工属于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绘制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图,并计算总工期。
2)根据本工程特点,宜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形式,并简述理由。
3)如果采用第二问的方式,重新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总工期。
3.分析与答案1)上述五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施工属于异节奏流水施工。
根据表中数据,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简称“错位相减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a、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施工过程A:2 4 6施工过程B:2 4 6施工过程C:6 12 18施工过程D:4 8 12施工过程E:4 8 12b、错位相减,取最大值得流水步距:K(A,B) 2 4 6-) 2 4 62 2 2 -6所以:K(A,B)=2以此类推,K(B,C)=2,K(C,D)=10,K(D,E)=4c、总工期T=ΣK(i,j+1)+Σtn+ΣG=(2+2+10+4)+(4+4+4)+2=32周d、五个专业队完成施工的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图所示2)本工程比较适合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理由:因五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2、2、6、4、4,存在最大公约数,且最大公约数为2,所以本工程组织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最理想。
3)如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应增加相应的专业队。
流水步距:K=min(2,2,6,4,4)=2周确定专业队数:施工过程A=2/2=1施工过程B=2/2=1施工过程C=6/2=3施工过程D=4/2=2施工过程E=4/2=2故:专业队总数=1+1+3+2+2=9流水施工工期:T=(M+N-1)K+G=(3+9-1)×2+2=24周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图所示:。
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流水施工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方法之一,它可以充分地利用工作时间和操作空间,减少非生产性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从而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有着显著的作用。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流水施工方式(一)组织施工的方式【考虑因素】施工特点、工艺流程、资源利用、平面或空间布置要求;【组织方式】依次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
【举例】某住宅区拟建三栋结构相同的建筑物,其编号分别为I、II、III,各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均可分解为挖土方、浇混凝土基础和回填土三个施工过程,分别由相应的专业队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个专业队在每栋建筑物的施工时间均为5周,各专业队的人数分别为10人、16人和8人。
三栋建筑物的基础工程施工的不同组织方式如图所示:1.依次施工将拟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一个施工过程;当一个施工对象完成后,再按同样的顺序完成下一个施工对象,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施工对象。
依次施工方式具有的特点:(1)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施工工期长;(2)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有时间间歇,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2.平行施工组织几个劳动组织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按施工工艺要求完成各施工对象。
平行施工方式具有的特点:(1)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短;(2)如果每一个施工对象均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一个施工对象的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成倍的增加,不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
流水施工了解:组织施工的方式及其特点;熟悉:固定节拍、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和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流水步距及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流水施工(一)组织施工的方式考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工艺流程、资源利用、平面或空间布置等要求,施工方式可以采用依次、平行、流水等施工组织方式。
(重点是参考p17图2-1,在理解三种组织施工方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三种组织施工方式的特点)1.依次施工(结合p17图2-1施工方式比较图。
)依次施工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一个施工过程;当一个施工对象完成后,再按同样的顺序完成下一个施工对象,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施工对象。
2.平行施工(结合p17图2-1施工方式比较图。
)平行施工方式是组织几个劳动组织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按施工工艺要求完成各施工对象。
3.流水施工(结合P17图2-1施工方式比较图。
)流水施工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并按照施工过程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各专业队按照施工顺序依次完成各个施工对象的施工过程,同时保证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均衡和有节奏地进行,使相邻两专业队能最大限度地搭接作业。
(施工很有规律)三种组织施工方式的特点如下(重点)【例题1】建设工程施工通常按流水施工方式组织,其特点之一是( )。
(参考P18流水施工特点或前面的表格)a.单位时间内所需用的资源量较少b.使各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简单d.同一施工过程的不同施工段可以同时施工答案:b【例题2】建设工程组织依次施工时,其特点包括( )。
(参考p18依次施工特点或前面的表格)a.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长b.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复杂d.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e.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作业答案:a、b、d【例题3】建设工程组织依次施工时,其特点不包括( )。
流水施工典型例题一、流水施工总结二、典型例题:(一)固定节拍流水施工1.特点:在组织的流水范围内,所有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都相等,并且都等于流水步距。
即t1=t2=t3=K根据上例图推导流水施工工期的公式。
T=(m+n-1)K+ΣZ-ΣC2.练习:已知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其流水节拍t1=t2=t3=2天,划分为3个施工段。
(1)若无工艺间歇,试计算流水施工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
(2)若2、3之间工艺间歇2天,又如何?解:首先判断属于什么流水:固定节拍。
取k=t=2天,n=3,m=3,(1) T=(m+n-1)K=(3+3-1)×2=10天(2) T=(m+n-1)K+ΣG=(3+3-1)×2+2=12(天)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二)成倍节拍流水施工1.特点: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但成倍数关系。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组织步骤:(1)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流水步距K(2)计算各施工过程所需工作班组数bi=ti/K(3)计算工作班组总数n’=Σ bi(4)计算流水施工工期T=(m+n’-1)K+ΣZ-ΣC2.练习: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其流水节拍分别为t1=1天,t2=3天,t3=2天,划分为6个施工段。
试组织流水施工,计算流水施工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
解:首先判断属于什么流水: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
t1=1天,t2=3天,t3=2天(1)取K=1天(2)计算各施工过程所需工作班组数b1=t1/K=1/1=1(队),同样b2=3,b3=2(3)计算工作班组总数n’=Σ bi=b1+b2+b3=6(队)(4)计算流水施工工期T=(m+n’-1)K=(6+6-1)×1=11(天)(三)无节奏流水施工1.特点(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4)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流水施工组织案例分析专题一、流水施工1.1三种施工方法的特点某厂区管道安装工程,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量相同的施工段组成,施工内容包括3个分项工程:沟三种施工方法比较1.2流水施工基本原理1.流水节拍确定:某供热管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为管沟开挖、管道焊接和回填土方。
其中A段沟槽开挖工程量为1852立方米(土质为2类平均深度1.5米),计划由27人组成挖沟队;管道安装工程量为1026米(D426*7钢管),计划由17人组成管道作业队。
计算作业天数——流水节拍t。
解:已知:Q1=1852,R1=27;Q2=1026,R2=17,b1=b2=1查劳动定额人工挖土(2类),每工日产量S1=5.21立方米,安装D426*7管道1/S2=2.22工日/10m。
(1)开挖沟槽:所需工日数:P1=Q1/S1=1852/5.21=355.5(工日)需施工天数:t1=P1/R1=355.5/27=13.17(d),流水节拍t1=14(d);(2)安装管道:所需工日数:P2=Q2/S2=1026*2.22/10=227.8(工日)需施工天数:t2=P2/R2=227.8/17=13.4(d),流水节拍t2=14(d)。
2.全等节拍流水:某住宅区供热管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为管沟开挖、管道焊接和回填土方,分成18个施工段,每个施工过程在每个施工段的作业天数均为2天,按全等节拍流水组织施工。
试确定施工工期。
解:已知:N=3,M=18,t=K=2(d)则 T=(M+N-1)*t=(18+3-1)*2=40(d)。
3.等节拍不等步距流水:某工程划分A、B、C、D四个施工过程,三个施工段,流水节拍均为3d,其中A、B施工过程间工艺间歇1d,C、D之间平行搭接时间2d,试计算总工期,并绘制施工进度横道图。
解:已知:N=4,M=3,t= 3(d),Z1=1,Z3=2,K1=4,K2=3,K3=1(1) T=(M+N-1)*t+Z1-Z2=(4+3-1)*3+1-2=17(d)。
等节奏流水例题1:某分部工程有四个分项工程组成,划分5个施工段,流水节拍为3,无技术组织间歇天,层间技术间歇为1天,流水节拍均为1天,试确定施工段数M、工期T,并画出流水图.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例题:某工程划分为A、B、C、D四个过程,分三个施工段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A=3天,tB=4天,tC=5天,tD=3天;施工过程B完成后有2天技术间歇时间,施工过程D与C搭接1天.试求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及该工程的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解:根据上述条件,按照流水步距的计算公式,分别求各流水步距: KA,B=tA=3天; K B,C=t B+Z B,C=4+2=6天;K C,D=tC+(m-1)(t C-t D)—CC,D=5+(3—1)×(5-3)-1=8天。
根据上述结果,代入工期及算公式得:T=∑K i,i+1+T N=(3+6+8)+3×3=26天据此绘出进度计划表如下: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成倍节拍的流水方式):例题:已知某工程划分为六个施工段和三各施工过程(N=3),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1=1天,t2=3天,t3=2天,现为加快施工进度,请组织流水施工。
解:确定采用成倍节拍组织方式:1、因为t min=1天,该工程的流水步距为:Ki,i+1= tmin=1天2、每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队组数:n i=t i/Ki,i+1则:n1=1/1=1 n2=3/1=3 n3=2/1=23、施工班组总数为:n=∑bi=64、该工程的工期为:T=(m+n—1)Ki,i+1 +SZi,i+1- Ci,i+1=(6+6-1)×1=11进度控制图如下无节奏流水施工【例】某工程有A、B、C、D、E五个施工过程,平面上划分成四个施工段,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如表所示.规定B完成后有2天的技术间歇时间,D完成后有1天的组织间歇时间,A与B之间有1天的平行搭接时间,试编制流水施工方案.【解】根据题设条件该工程只能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
【关键字】精品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考纲要求了解:组织施工的方式及其特点。
熟悉:固定节拍、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和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
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流水步距及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
高频考点一、三种施工组织方式的特点(了解P17~P18)1.建设工程施工通常按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是因其具有()的特点。
(应试指南P17[例2·单选题])A.单位时间内所需用的资源量较少B.使各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简单D.同一施工过程的不同施工段可以同时施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流水施工的特点。
流水施工方式具有以下特点:①尽可能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比较短;②各工作队实现了专业化施工,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③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同时使相邻专业队的开工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④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⑤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选项A为依次施工的特点,流水施工资源量较为均衡;选项C为依次施工的特点;选项D为平行施工的特点。
2.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方式的特点之一是()。
(2010、2009、2008年)A.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较少B.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C.能够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D.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
3.建设工程平行施工的特点包括()。
(2011、2007、2006、2005年)A.可以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B.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少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D.劳动力及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E.各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作业『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
4.建设工程组织依次施工时,其特点包括()。
(2004年)A.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长B.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复杂D.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E.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作业『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
【例3】某分部工程由四个分项工程所组成,流水节拍均为2天,无技术、组织间歇时间。
试组织流水施工并绘制流水施工水平图。
【解】由条件知:
n=4,t1=t2=t3=t4=2, j=1,可组织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①确定流水步距:K=t=2d ②确定施工段数:
• 【例4】某项目有Ⅰ、Ⅱ、Ⅲ、Ⅳ四个施工过程,分两个施工层组织流水施工,流
水节拍均为一天;施工过程Ⅱ完成后需养护一天,下一个施工过程Ⅲ才能施工,且层间技术间歇为一天。
试组织流水施工并绘制流水施工水平图。
• 【解】由条件知:
t=t1=t2=t3=t4=2d, j=2, n=4,可组织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①确定流水步距:K=t=1(天) ②确定施工段数:
T =(j ×m +n -1)K +∑Z 1-∑C
42
2042=++=+
+
=∑K Z K
Z n m i
③计算工期: =(1×4+4-1)×2=14(天) ④绘制流水施工水平图,如下图所示。
③计算工期: T =(j ×m +n -1)K +∑Z1-∑C =(2×6+4-1)×1+1-0=16(天) ④绘制流水施工水平图,如下图所示。
【例6】某工程由三个施工过程组成,各分项工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依次为:6天、4天和2天。
试组织流水施工并绘制流水施工水平图。
根据条件,本工程可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⑴确定流水步距: {}(天)最大公约数2
2,4,6==K ⑵确定专业工作队数目:
(个)ⅠⅠ32
6
===
K t b (个)ⅡⅡ22
4
===
K t b (个)ⅢⅢ12
2
===
K t b (个)6
123=++==∑i b N ∴
⑷确定计划工期:
(天)
222)166()1(=⨯-+=⋅-+=K N m T ⑶确定施工段数,j=1,取: )
(6段==N m
⑸绘制水平图表:
Ⅲ
Ⅲ
Ⅱb
Ⅱa Ⅱ
Ⅰc
Ⅰb
Ⅰa
Ⅰ 18 16 14 12 10 8 6 4
2 施工进度(天) 工作队编号 分项工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