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线图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37
结露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THEFORMATIONOFDEWANDPREVENT顾文芳GuWenfang作者单位:上海爱斯佩克环境设备有限公司作者职务:产品开发部科长制冷工程师发表刊物:《上海仪器仪表》2005年第1期P。
9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摘要本文就在温湿度试验中产生的结露现象进行分析,对结露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述,叙述了防止结露的对策.关键词结露防止结露ABSTRACT Thispaperintroducestheformationofdewinthetempera ture—humiditytest,describesthecauseoftheformationofdewan dthewaystoavoiddew。
KEYWORDS DewThewaystoavoiddew1。
前言结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比如说,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将一瓶冰冻过的饮料放到常温下,不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在饮料瓶上出现“冒汗”的现象,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在瓶壁上凝结的结果,也就是我们说的结露现象。
在大自然中也会出现这种结露的现象,例如在清晨出现的露水,在冬季出现的大雾、下雪的天气。
我们使用温湿度试验箱对电子产品进行温湿度试验,就是模拟试验温湿度环境的改变对电子产品特性的影响.在进行温湿度试验时,由于温湿度环境的改变就有可能会在温湿度试验箱内部出现结露现象。
然而许多电子类产品在进行温湿度试验时,在产品的表面产生结露或者在温湿度试验箱内部结露产生的水滴会对试验中的产品产生损坏,因此不允许出现结露的现象。
为了避免结露对试验样品造成损坏,我们必须充分了解结露现象,了解结露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避免结露现象的存在..结露的产生一般来说,我们所指的空气都是湿空气。
湿空气是指含有水蒸汽的空气,而干空气则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汽的空气。
湿空气是干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湿空气的状态可以通过湿空气线图来查找。
图1.湿空气线图可以通过湿空气线图获得下表所表示的状态值:湿空气是干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
空氣線圖(Psychrometric Chart)分析及推演壹、空氣性質及相關公式一、濕空氣(Wet)AIR=乾空氣Dry Air+水蒸氣Water VaporP=P a+P vm=m a+m v二、空氣線圖(Psychrometric Chart)~討論空氣中含有不同質量水氣時隻性質(濕空氣性質)1.乾球溫度(℃DB):一般溫度計所測試得到之溫度。
(計算顯熱量用)2.濕球溫度(℃WB):一般溫度計之感溫球包紮濕砂布,在5m/s之氣流下所測試得到之溫度。
3.露點溫度(℃DP):空氣受冷卻後(等壓冷卻),水蒸氣開始凝結成水滴之溫度。
即為對應於蒸氣壓P v之飽和溫度。
4.相對濕度ψ(%RH):同溫下,空氣中實際所含水分( m v)與所含最大飽和水分( m s)之比。
ψ=( m v)/ ( m s)=( P v)/ ( P s);at Temp Constan5.濕度比ω或絕對濕度X(Kg/Kg’):空氣中實際所含水分( m v)與單位乾空之量( m a)之比。
(計算潛熱量用)ω=0.622 (P v)/ (P a)=0.622 (P v)/ (P-P v)6.焓h(Kcal/hr):空氣熱能之單位(計算全熱量用),焓值根據一定基準面,乾空氣的零值系選擇0℃的空氣,水蒸氣的零值系選擇0℃的飽和液態水,即與蒸氣表所用的基準面相同。
h=C p×T+ω×h v7.比容υ(m3/Kg’):用理想氣體方程式計算比容。
8.顯熱比SHF(Sensible Heat Factor):顯熱(Hs)與全熱(H t)之比。
Reference Point:78℉、50%RH或80℉、50%RHSHF=(Hs)/ (H t)=(Hs)/ (H L+ Hs)三、理想氣體Ideal Gas LawP a:Kpa υ:m3/Kg’=(V體積/ m a空氣質量) T:°KR:氣體常數(KJ/Kg-°K)=R v(萬用氣體8.134) / M(分子量)四、練習題目空調區域容積:6×4×4m,室溫38℃DB,大氣壓力101KPa,相對溼度70%RH,求室內濕度比ω、露點溫度(℃DP)、空氣質量m a、水氣質量m V。
空气线图术语与概念:1、干球温度T:即为用温度计测得的空气温度,称其为干球温度。
就是为了与后述的湿球温度相区别。
2、湿球温度T w:将温度计的温泡扎上润湿的纱布,并将纱布的下端浸于充水容器中,就成为湿球温度计了。
将湿球温度计置于通风处,使空气不断流通,此时该温度计读数为湿球温度。
3、露点温度T d:指空气在水汽含量与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与时的温度,形象地说,就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4、绝对湿度Z(absolute humidity):定义就是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气的重量,单位为g/m3。
饱与绝对湿度:指1m3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气最大限度的重量。
5、相对湿度Ф(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与状态空气水蒸气分压力之比。
6、含湿量d:每公斤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量g/kg干是以1kg干空气作为计算的基准的。
7、焓i:定义为:该物质的体积、压力的乘积与内能的总与。
对近似定压过程,可直接用湿空气的焓变化度量空气的热量变化。
8、比容(V):定义就是密度的倒数,即就是每千克的空气中所含空气的体积。
9、潜热(Latent Heat):潜的意思就就是温度计测量不出来温度的变化,也就就是物体的热能变了,但就是温度并没有变化,比如0度的水凝结成0度的冰需要散发出一定的能量,但就是温度还就是0度,还有100度的水汽化成100度的蒸汽也就是。
10、显热(Sensible Heat):这种能量的变化温度计可以感测出来有温度的变化,最简单的即就是天气的变化。
11、热湿比ε:热湿比定义为湿空气焓的变化与湿量的比,用公式表示:ε=Δi/Δd。
单位就是j/g或者Kj/kg,热湿比有正有负,可以代表湿空气状态变化的方向。
利用热湿比求空气状态举例:已知B=101325Pa,湿空气初参数为TA=20℃,Φa=60%,当增加10000KJ/H的热量与2KG/H的湿量后,温度TB=28℃,求湿空气的终状态。
空气调节基础知识2008年04月07日 09:59:08 作者: wind《目录》1 空气调节 (1)1.1 空气调节的四要素 (1)1.1.1 温度的保持 (1)1.1.2 湿度的保持 (1)1.1.3 室内环境指标 (3)1.1.4 舒适温度.湿度 (4)1.1.5 气流 (4)1.1.6 洁净度 (5)1.2 空气的特性 (6)1.2.1 空气的性质 (6)1.2.2 空气的湿度 (6)2 h-x 线图(空气线图) (8)2.1 空调系统和h-x 线图 (8)2.2 h-x 线图的术语和使用方法 (10)2.3 h-x 线图的计算 (13)2.4 空调供给空气温度 (16)2.5 标准品的BF确认 (16)2.6 计算加湿的方法 (18)3 能力的修正(能力线图的使用方法) (21)《空气调节基础知识》1 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就是根据房间的使用目的,使房间或者建筑物内的空气(室内空气)达到并保持其最佳状态的过程。
利用空调进行空气调节,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称为保健空调或舒适空调;主要是为了满足物品的生产、实验、贮藏或者维持机械装置性能的,称为工业空调。
1.1 空气调节的四要素①温度(维持希望的温度值)②湿度(维持希望的湿度值)③气流(维持适当的空气流速)④洁净度(维持室内空气清洁)上述四项叫作空气调节的四要素,四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就称不上是舒适的空气调节。
此外,影响舒适度的要素有:暖热四要素①温度(室温)、②湿度(相同湿度)、③气流、④放射(辐射)温度,以及人体二要素⑤着装的多少⑥活动量。
1.1.1 温度的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通过热(显热)的散发或吸收而发生变化,所以为了防止温度波动太大,需要通过某手段来控制。
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通气调节:(注)制冷、制热时,空气量的多少和温差的大小成正比为了将室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一定值上,必保证进出的热量≤冷热风的热量。
用来产生并向室内吹出冷热风的装置就是空气调节器。
空气线图(焓湿图)与空气处理过程介绍空气调节: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压力、洁净度等参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称空气调节(空调)。
一、几个常用名词解释1、干空气:是氮、氧、二氧化碳、氩、氦、氖、氪、氙、氡、臭氧等的混合物。
空气中含有不同的水分,含有水份的空气称为湿空气。
2、空气焓值Enthalpy(i):kj/kg干空气,湿空气的质量焓,1Kg干空气和0.001dKg水蒸气质量焓的总和。
也可理解为热函(kcal/kg),即干空气的显热和水蒸气的显热+潜热的总和,即湿气的全热量),也是物体保有热量的总量。
3、湿度:湿度就是指空气中湿气的含量。
物理定义:空气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多少或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4、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φ):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湿度为相对湿度,%RH表示;实际空气的湿度与同温度下达到饱和的湿度之比值。
也可解释为即气体中(通常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或水蒸气压)与其空气相同情况下饱和水蒸气量(或饱和水蒸气压)的百分比。
5、湿度比Humidity Ratio:gw(water)/kga(air干空气),在含有1Kg的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汽的质量g;6、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指单位体积(1m^3)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气的重量(g),单位为g/m^3。
简化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与湿空气的总体积之比。
7、干球温度Dry Buib Temperature(DBT):一般温度传感器所量到的温度,也是真正的空气温度;8、湿球温度Wet Buib Temperature(WBT):是在温度传感器绑上湿布,再泡在一小杯水中,让水分包裹整个传感器,由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一定小于等于百分之百(空气中的水蒸气未达饱和),所以湿球的水份会被蒸发,在蒸发的同时将热量给带走,造成湿球温度下降,意即干湿球温度计读数相差愈大,水的蒸发愈旺盛;当湿球温度计读数相对稳定时,即为此时的湿球温度。
温湿度知识/kpyd_dangan_wenshiduyi01.htm湿度在计量法中规定,湿度定义为“物象状态的量”。
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湿度为相对湿度,%rh 表示。
总言之,即气体中(通常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水蒸气压)与其空气相同情况下饱和水蒸气量(饱和水蒸气压)的百分比。
湿度测量的历史湿度和温度很久以前就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用数量来进行表示较为困难。
湿度计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天秤型(公元前179年)为最早的湿度计测。
(温度计测可追溯到记载的希腊时代的温度计。
)-------------------------------------------------------------------------------- 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单位体积(1m3)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g)。
表示∶D=g/m3但是,即使水蒸气量相同,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气体体积也要发生变化,即绝对湿度D发生变化。
D为容积基准。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气体中的水蒸气压(e)与其气体的饱和水蒸气压(es)的比/用百分比表示。
表示∶rh=e/es×100%但是,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导致饱和水蒸气压的变化,rh也将随之而变化。
-------------------------------------------------------------------------------- 饱和水蒸气压(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气体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是有限度的,达到限度的状态即可称之为饱和,此时的水蒸气压即称为饱和水蒸气压。
此物理量亦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且,0℃以下即使同一湿度,与水共存的饱和水蒸气压(esw)和与冰共存的饱和水蒸气压(esi)的值不同,通常所采用的是与水共存的饱和水蒸气压(esw)。
各温度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表JIS-Z-8806在卷末记载。
大气模型发展简史与简介1.1 第一代空气质量模型―高斯模型和拉格朗日烟团轨迹模型第一代空气质量模型主要包括了高斯扩散模型和拉格朗日轨迹模型。
这两类模型都是利用风的运动轨迹来模拟近地层大气层中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它的物理表述即模拟均匀混合的大气物质沿风向运动的情况。
在大气物质从地面向高层运动的过程中,其运动规则受到垂直方向上风速以及温度的不均匀分布的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
具体过程见图。
1. EIAA (典型高斯)适用于<50km的区域EIAA大气环评助手“是宁波环科院六五软件工作室开发的软件。
《HJ/T2.2-93 环评导则-大气环境》、《JT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评规范-大气部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等文献中推荐的模型和计算方法作为主要框架,内容涵盖了导则中的全部要求,并进行了适当地拓展与加深。
可以处理点源、面源、体源、线源对于预测计算结果,可以查看§各接受点地面高程及其等高线图§各接受点的背景浓度及其分布图§各污染源的浓度和总的浓度及其分布图§各污染源的分担率及其分布图§各污染源或总的浓度的平均评价指数和超标面积§还可以任意改变各污染源的排放率(排放强度)以观察不同排放率下的浓度变化情况§也可查看任意一个横截面或竖截面上的浓度变化图广泛应用的版本是EIAA2.5,EIAA2.6。
版本中均有bug,大家谨慎使用。
2. aermod(稳态高斯)适用于<50km的区域AERMOD由美国国家环保局联合美国气象学会组建法规模式改善委员会(AERMIC)开发。
AERMIC的目标是开发一个能完全替代ISC3的法规模型,新的法规模型将采用ISC3的输入与输出结构、应用最新的扩散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更新ISC3 计算机程序、必须保证能够模拟目前ISC3能模拟的大气过程与排放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法规模式改善委员会在美国国家环保局的财政支持下,成功开发出AERMOD扩散模型。
恒温恒湿箱内温度与湿度的关系恒温恒湿箱通过对温度和湿度的调控保证在一定的温度下,箱内湿度维持在某一范围内,以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通过风机循环,使工作室内部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更加均匀分布。
在某一温度下,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与最高湿度之间的比,它的值显示水蒸气的饱和度有多高,它的单位是%。
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是饱和的空气。
相对湿度是50%的空气含有达到同温度的空气的饱和点的一半的水蒸气。
相对湿度超过100%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一般凝结出来。
随着温度的增高空气中可以含的水就越多,也就是说,在同样多的水蒸气的情况下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就会降低。
因此在提供相对湿度的同时也必须提供温度的数据。
通过相对湿度和温度也可以计算出露点。
居室内一般温度保持在18-22°C为宜,有小孩的可以保持在22-24°C;湿度在50%-60%。
室内湿度过高,空气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机体水分蒸发减少,出汗受抑制;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咽痛,口渴。
通风可调节室内温湿度。
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仅为干空气密度的62%左右.应当说,由于大气处于地球周围的一个开放空间,而不存在约束其运动范围的具体疆界,这就使它跟处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不同.对一个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来说,只要容器中气体未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当我们向容器中输入水汽的时候,气体的压强必然会增加.而大气的情况则不然.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使某区域中的大气湿度增大时,则该区域中的“湿空气”分子(包括空气分子和水汽分子)必然要向周围地区扩散.其结果将导致该区域大气中的“干空气”含量比周围地区小,而水汽含量又比周围地区大.这犹如在大豆中掺入棉籽时其混合体密度要小于大豆密度一样,所以该区域的湿空气密度也就小于其它地区的干空气密度.这样,对该区域的一个单位底面积的气柱而言,其重量也就小于其它干空气地区同样的气柱这也就告诉我们,大气压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就阴天与晴天而言,实际上也就是阴天的空气湿度比晴天要大,因而阴天的大气压也就比晴天小.我们知道,气体分子的“碰撞”是产生气体压强的根本原因.因而对大气压随空气湿度而变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由此作出解释,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的基本理论,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量(仅考虑其大小)由此可见,平均质量大的气体分子,其平均动量也大(有的文献①中所言:“干空气的平均速度也大于湿空气”,是不正确的).而对相同状况下的于空气与湿空气来说,由于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密度及分子的平均质量都比湿空气要大,且干空气分子的平均动量也比湿空气大,因而湿度小的干空气压强也就比湿度大的湿空气大.当我们给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加热的时候,则其压强当然也会增大.而对大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当某一区域的大气温度因某种因素而升高时,必将引起空气体积的膨胀,空气分子势必要向周围地区扩散.温度高,气体分子固然会运动得快些,这将成为促进压强增大的因素.但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便向周围扩散,则该区域内的气体分子数就要减少,从而形成一个促使压强减小的因素.而实际的情况乃是上述两种对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这两种因素中哪个起主要作用,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大陆及海洋上气压随气温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说,夏季大陆上气温比海洋上高,由于大陆上的空气向海洋上扩散,而使大陆上的气压比海洋上低;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上低,由于海洋上空气要向大陆上扩散,又使大陆上气压比海洋上高.而由此可见,在温度变化和分子扩散两个因素中,扩散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扩散,是指空气的横向流动.因为由空气的纵向流动并不能改变竖直气柱的重量(有的文献②把因温度而产生的气压变化说成是空气沉浮的结果,这是不妥的),因而也就不能改变大气的压强(对重力加速度g因高度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由于地球上的大气总量是基本上恒定的.当一个地区的气温增加时,往往伴随着另一个地区温度的降低,这就为高温处的空气向低温处扩散带来了可能.而扩散的结果常常是高温处的气压比低温处低.当我们生活的北半球是接受太阳热量最多的盛夏时,南半球却是接受太阳热量最少的严冬.这时,由于北半球的空气要向南半球扩散而使北半球的气压较南半球要低.而由于大气总量基本不变,则此时北半球的气压就低于标准大气压,南半球的气压当然也就会高于标准大气压.同样,空气的反方向扩散又会使北半球冬季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因而,在北半球,冬季的大气压就会比夏季要高.当然,大气压的变化是很复杂的,但对中学课本上的说法作上述解释还是可以的在计量法中规定,湿度定义为“物象状态的量”。
风机风量的定义为: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大型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风机数量的确定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风机数量。
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V——场地体积(m3);n——换气次数(次/时);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
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实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
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
如从室内带出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冷却塔选型计算公式冷却塔冷却水量的计算:1、Q = m s △ tQ 冷却塔冷却能力 Kcal / h (冷冻机/ 空调机的冷冻能力)m 水流量(质量) Kg / hs 水的比热值(kcal:千卡,热量的单位,是将1千克水的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
1千卡约等于4186焦耳) 1 Kcal / 1 kg - ℃△ t 进入冷凝器的水温与离开冷凝器的水温之差2、冷却塔 Q 的计算Q = 72 q ( I 入口- I 出口 )Q 冷却能力 Kcal / hq 冷却塔的风量 CMMI 入口冷却塔入口空气的焓(enthalpy)I 出口冷却塔出口空气的焓(enthalpy)3、q 冷却塔的风量 CMM 的计算q = Q / 72 ( I 入口- I 出口 )上述计算系依据基本的热力学理论,按空气线图(psychrometrics)的湿空气性能,搭配基本代数式计算之。
更深入的数学式依Merkel Theory的Enthalpy potential 观念导算出类似更精确的计算方程式:Q = K × S × ( hw -ha )Q 冷却塔的总传热量K 焓的热传导系数S 冷却塔的热传面积hw 空气与冷却水蒸发的混合湿空气之焓ha 进入冷却塔的外气空气之焓此时,导入冷却水流量(质量),建立 KS / L 的积分(Integration) 遂计算出更为精确的冷却塔热传方程式。
第十二章空氣線圖及其應用12-1空氣線圖之特性與結構一、空氣線圖之特性空氣線圖(Psychrometric Chart)僅用在定壓之情況下,以大氣之熱力性質所繪製,所以又稱濕空氣線圖。
二、空氣線圖之結構依據ASHRAE之分類,將空氣線圖分成低溫(-40˚F ~50˚F)常溫(32˚F ~120˚F)及高溫(60˚F ~250˚F)三種圖,在空調工程應用上以常溫空氣線圖居多。
1.乾球溫度(DB)水平軸刻度為乾球溫度(Dry Bulb Temperature)標示值,而垂直線即為等乾球溫度線。
2.濕球溫度(WB)Wet Bulb Temperature:係將一般溫度計之感溫球包上濕紗布,利用水蒸發吸熱之原理所測得之溫度,未飽和時DB>WB,飽和時DB=WB。
3.相對濕度(RH)Relative Humidity,常以%表示。
4.露點溫度(DP)Dew Point Temperature 為空氣冷卻至水蒸氣開時凝結時之溫度。
5.飽和線(Saturated Line)相對濕度100%之特性曲線,在此狀況下DB=WB=DP。
6.焓(H)Enthalpy7.比容積(v)V olume為每單位重量乾空氣中所含的體積,單位為m³/kg。
8.比濕度(ω)Specific Humidity單位為kg/kg或Gr/lb或g/kg,在英制中 1 Grains=1/7000 lb。
9. 顯熱比(SHF)SHF=SH/(SH+LH)10.焓的減少修正線一般在應用上,把焓線與等濕球溫度線視為同一條線。
11.焓的增加修正線O為準原點,又稱參考點;在公制空氣線圖上之位置為25℃DB、50% RH;英制空氣線圖上之位置為80˚FDB、50%RH;SI制空氣線圖上之位置為24℃DB、50%RH。
三、空氣線圖之使用只要知道空氣之兩個獨立性質,即可在空氣線圖上查出其它的熱力性質。
【例1】已知室內空氣條件為26℃DB,20℃WB,求此狀況下之(1)RH(2)ω(3)H(4)DPSOL:SI制【例2】已知室外空氣條件為30℃DB,80%RH,求該狀態下(1)WB (2)ω(3)H(4)DP【例3】已知室內條件為24℃DB,50%RH,求該狀態下(1)WB(2)ω(3)H(4)DP12-2 空氣線圖之八種應用變化一、純減熱過程空氣經過冷卻盤管,僅顯熱被吸收,無水分被凝結出來,DP、ω不變,DB、WB、H下降,RH增加。
空氣線圖認識與算法☆ 空氣線圖畫法:1. 量測室內出入風口:乾球DB 、濕球WB 、相對溼度%RH ,可劃出蒸發效果焓h1、h2。
2. 量測室外出入風口:乾球DB 、濕球WB 、相對溼度%RH ,可劃出冷凝效果焓h3、h4。
3. 各劃出比容積(υ)、比溼度(ω)。
☆空氣線圖認識:1. 乾球溫度(DB):單位℃,一般溫度計所量測的值2. 濕球溫度(WB):單位℃,溫度計包濕紗布的值。
(比乾球溫度低)3. 相對溼度(RH):單位%,水與空氣的溼度百分比4. 露點溫度(DP):單位℃,空氣冷卻至水蒸氣開始凝結的溫度5. 飽和線:相對溼度100%的曲線,空氣溫度性質為DB=WB6. 焓(H)7. 比容積(v)密度(ρ)8. 比溼度(ω) 9. 顯熱比SHF(Sensible Heat Factor),空氣顯熱與總熱的比值10. 焓的減少修正數11. 焓的增加修正數12. 準原點:稱為參考點;RHCDB SI RH FDB RH CDB %5024%5080%5025及制位置為;及英制位置為;及公制位置為︒︒︒☆ 空氣線圖數值取得:一、出風口:1.出風口有效面積(Aout):()2)(9.0)()(m m m 有效面積出風口有效面積寬高=⨯⨯η2.出風口平均風速(Vout)3.出風口風量(Qout)()Qout hr s Vout Aout =⨯⨯3600 二、回風口1.回風口有效面積(Ain):()2)(9.0)()(m m m 有效面積回風口有效面積寬高=⨯⨯η2.回風口平均風速(Vin)3.回風口平均風量(Qin)()Qin hr s Vin Ain=⨯⨯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