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
- 格式:pptx
- 大小:950.09 KB
- 文档页数:61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守则一、操作前的准备1、确认环氧乙烷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称重台称工作应正常。
2、检查设备、供水情况、水箱必须满水。
3、检查三相供电源,不可缺相。
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灭菌工艺参数应事先设定,严格按灭菌操作规程进行。
2、炉门导轨及门封条每炉涂20#机械油润滑。
3、加药及出炉时,应注意通风,防止环氧乙烷中毒。
4、若发现人员中毒,其轻度症状为头晕或呕吐,应将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新鲜处即可,重度中毒者送医院治疗。
三、操作环境的清理1、应严格区分待灭菌产品和已灭菌产品,不得混放在一起。
2、操作环境不能堆放杂物,其余钢瓶应存放在通风阴暗的专用房间内。
3、操作场所应有醒目的严禁烟火警告牌,并备有灭火器材,做好防火防爆。
四、原材料质量要求1、灭菌药为纯环氧乙烷。
或混合环氧乙烷2、当更换其它厂家灭菌药时,应对灭菌效果用生物指示片予以验证。
五、安全技术操作要求1、现场不得有明火,配电设备及易产生火源的设备,应远离操作现场。
2、加药时,药量应准确。
3、加药时,打开钢瓶阀门时,要慢慢操作,确保进入灭菌柜的环氧乙烷全部气化。
4、勿使环氧乙烷出气口朝向人的面部,如不慎皮肤粘膜或眼睛沾上环氧乙烷液体,应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防止灼伤,并作好个人防护。
5、扑灭环氧乙烷小面积着火,可以用CO2、干粉、卤素灭火机,也可以用水扑灭。
六、操作人员的责任1、对灭菌产品的批号、规格、数量要准确,对灭菌质量负责。
2、做好灭菌记录,签全名字,对所填写的原始记录真实性、正确性负责。
3、对违章作业造成的设备事故负责。
4、有权拒绝执行更改灭菌条件的口头指令。
范例3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环氧乙烷(EO)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领域。
这种灭菌方式被广泛采用的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灭菌效果和良好的渗透力,可以灭杀各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孢子等。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是确保环氧乙烷消毒过程能够达到灭菌效果的一系列验证步骤。
以下是一个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的范例:1.验证灭菌器的性能:-确定灭菌器的容量和规格,并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灭菌器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湿度和温度,以保证灭菌效果。
-确保灭菌器的真空泵和加热系统正常运作。
2.定义灭菌参数:-确定灭菌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根据物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灭菌参数。
3.准备灭菌器和物料:-清洁灭菌器,并确保没有残留的灭菌剂。
-将待灭菌的物料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并严密密封。
4.进行灭菌操作:-将物料放入灭菌器中,并确保物料能够充分暴露在灭菌剂中。
-关闭灭菌器门,并启动灭菌器。
-按照预设参数进行灭菌操作,包括升温、排气、注入灭菌剂和保持一定时间等步骤。
5.完成灭菌操作后,确认灭菌效果:-打开灭菌器门,取出被灭菌物料。
-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菌落计数、生物指示剂等。
-根据结果判断灭菌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6.记录和分析数据:-将灭菌操作和灭菌效果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如果灭菌效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调整,并重新进行灭菌过程确认。
7.编写灭菌过程确认报告:-根据完成的灭菌过程确认,编写报告,包括灭菌参数、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将报告归档保存,以备查阅和审查。
在范例3中,我们详细说明了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的步骤和要点。
通过这一系列验证步骤,可以确保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被灭菌物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深度解析1. 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概述环氧乙烷灭菌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灭菌方法,而灭菌再确认则是确保环氧乙烷灭菌过程有效性的关键步骤。
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是对该过程进行评估和认可的指导性文件,对于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 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的必要性在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中,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是保证产品无菌状态的重要环节。
通过再确认,可以验证灭菌过程是否有效,并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风险。
遵循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3. 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的核心内容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主要包括对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各项参数的监测和评估,例如环氧乙烷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压力等,以及对灭菌后产品进行微生物学测试的要求。
这些内容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证再确认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专业的文章写手,我深知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的重要性。
对于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企业来说,严格遵循并落实标准要求,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也能够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一篇全面、深刻且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5.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的深度解析,我们不仅了解了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也理解了其在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关注并遵循最新的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以上内容为文章的简要提纲,后续将以更详细、深入的方式展开对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的完整解析。
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以下简称再确认标准)是对环氧乙烷灭菌过程进行评估和认可的指导性文件,它的核心内容包括对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各项参数的监测和评估,以及对灭菌后产品进行微生物学测试的要求。
本文将从环氧乙烷灭菌再确认标准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及其实施意义进行深入解析,并探讨其在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 目的建立无菌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的有效程序,确保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确认与常规控制的标准化,使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无菌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特殊过程的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确认。
3 职责人事部负责对参与灭菌确认人员的培训与确认。
生产部负责成品灭菌过程操作与常规控制,参与灭菌设备及工艺的过程确认。
技术部负责灭菌过程设定、灭菌过程控制文件、灭菌验证方案及报告的编制。
质量部负责产品的初始微生物监测及灭菌过程微生物性能鉴定和灭菌产品的放行。
4 工作程序4.1人员确认4.1.1人事部负责确认下列工作的人员应接受培训和具有必要的资历:a)从事灭菌过程微生物学试验人员应具备生物学检验知识和经验;b)从事灭菌设备安装、维护的人员应经过灭菌设备生产厂家的专业培训;c)从事灭菌设备物理性能鉴定及灭菌器日常操作的人员应经过灭菌设备生产厂家的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d)灭菌设备相关仪器校准与计量应由市级以上计量局专业计量人员进行;e)从事灭菌过程设定、设计设备技术规格的人员应具备无菌医疗器具设计和生产经验,经过环氧乙烷灭菌相关标准的培训。
f)从事灭菌产品放行的人员应具备无菌医疗器具质量控制和检验的经验,经过环氧乙烷灭菌相关标准、微生物检验的培训。
4.2产品适用性4.2.1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产品灭菌适用性调查,产品的设计应可排除空气和让蒸汽和EO透过,通过试验确定和(或)选定最佳灭菌过程,并确定各型号产品的最难灭菌的部位,以保证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受预期灭菌条件的影响。
4.2.2在产品的初包装设计时进行初包装灭菌适用性调查,产品的初包装设计应可排除空气和让蒸汽和EO透过,通过试验确定和(或)选定不降低初包装密封性的最佳灭菌过程,以保证产品的初包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受预期灭菌条件的影响。
4.3灭菌过程设定4.3.1灭菌过程设定应考虑影响灭菌过程有效性的因素包括灭菌设备适用性、适用灭菌设备可实现的条件范围、已在其他产品上使用的灭菌过程、产品对EO和(或)其反应产物的残留水平的要求、设定灭菌过程的试验结果。
环氧乙烷灭菌器确认方案1、验证目的产品介绍本次验证的目的为:(1)环氧乙烷灭菌器及灭菌工艺验证,确认目前的灭菌设备及灭菌工艺符合产品的规定。
(2)对产品灭菌工艺进行周期验证确认,确认灭菌常规控制相关文献。
(3)环氧乙烷灭菌的半周期验证(4)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环氧乙烷残留量验证。
2、验证依据GB 18279-2023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GB 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 18282-2023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GB 18281.1-2023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GB/T 19633-202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T 14233.1-2023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查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 14233.2-2023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查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实验方法3、验证小组及其职责3.1验证小组成员:3.2 职责3.2.1 验证小组(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行。
(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6)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2 开发部(1)负责拟订验证方案,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领导小组。
(2)负责根据验证实验结果,修订相应操作规程。
(3)负责拟订再验证周期3.2.3质控部(1)负责验证所需的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2)负责验证所需仪器、仪表、量具的校正。
(3)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查。
(4)负责搜集各项验证、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2.4生产部(1)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等的准备。
(2)负责组织对验证前验证实行参与人员的培训。
(3)负责验证过程中的清洗操作。
4 验证内容4.1 验证前的准备4.1.1 检查确认验证所需文献是否完整且为现行版本。
所需验证的文献:环氧乙烷灭菌工艺、超声波清洗声机操作规程验证方式:核查文献,完毕后填写相应记录。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流程
环氧乙烷(EO)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于对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等进行无菌处理。
下面是一般的环氧乙烷灭菌确认流程:
1.前期准备:按照灭菌设备的要求,准备好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和
相关的消毒剂、指示剂等。
2.设备检查:确保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检查设备
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灭菌包装:将待灭菌的物品正确包装,确保包装完整且与灭菌
条件相适应。
包装材料通常使用环氧乙烷透气性好且耐受环氧
乙烷的材料。
4.灭菌设定:根据待灭菌物品的特性和要求,设置合适的环氧乙
烷灭菌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等。
5.灭菌操作:将包装好的物品放置到环氧乙烷灭菌设备中,并按
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灭菌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确保设备密封
良好,避免环氧乙烷外泄。
6.灭菌结束:灭菌时间结束后,待处理的物品需要在设备中停留
一段时间以确保充分灭菌。
然后,关闭灭菌设备并等待其冷却。
7.灭菌确认:使用灭菌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
灭菌指示剂是一种
化学指示剂,其颜色或性质会在灭菌过程中发生变化,以确认
是否达到了灭菌要求。
8.灭菌后处理:将灭菌完成的物品进行储存、运输或使用前的适
当处理,以确保其无菌状态得以保持。
无菌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要求环氧乙烷灭菌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由于其对细菌、病毒、芽胞等绝大多数微生物均具有强大的灭菌作用,灭菌范围极广。
加之环氧乙烷具有穿透性强、灭菌温度低、对产品基本无损(相对于辐照灭菌)等特点,成为目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次性使用医械的两大主流灭菌方法之一,在国内外无菌医疗器械注册产品灭菌中广泛使用。
由于灭菌过程是一个特殊过程,过程确认是无菌保证的重要环节。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有半周期法、部分阴性法等不同方法,各方法侧重点不同,但均会涉及到微生物挑战器械、环氧乙烷残留、产品族分类等基本问题。
本文从这些基本问题出发,对相关的概念和处理方法做介绍。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的最主要目的,是要从微生物学角度证明过程的灭菌能力,因而确认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制备和选择微生物挑战的具体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微生物学挑战形式:(a)产品生物负载(Bio-burden),即以正常产品的自然生物负载做为微生物挑战,其具体形式是产品本身;(b)内部过程监测器材(Internal Process Challenge Device, IPCD),是将生物指示剂(Biological Indicator, BI)放置于产品内部最难灭菌的部位而形成的;(c)外部过程监测器材(External Process Challenge Device, EPCD),是将生物指示剂放置于产品外部的某种载体中而形成的。
上述 3 种挑战形式中,应证明其相对抗性关系为IPCD ≥产品生物负载,理论上EPCD 并非必需品,不用亦可。
然而考虑到常规灭菌操作中,IPCD 的放置和取出需要两次拆开产品包装(如托盘、纸箱),会带来包装污染等潜在质量风险,且工作量也较大,使用EPCD 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当使用EPCD 时,同时需证明IPCD 和EPCD 之间的抗性关系为EPCD ≥IPCD。
1.1 相对抗性关系IPCD≥产品生物负载的证明此即BI合适性(the appropriateness of BI)的证明,通常有两种证明方法:(a)生物负载法这种方法即通过测试产品的自然生物负载和BI的生物负载来比较,含数量上的比较和抗性上的比较。
医疗器械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参数放行指南医疗器械灭菌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其中环氧乙烷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式。
为确保灭菌效果,需要对环氧乙烷灭菌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放行前需要进行参数检查。
以下是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参数放行指南:
1. 确认环境温度和湿度:环氧乙烷灭菌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0℃-60℃,湿度为50%-80%RH。
2. 确认环氧乙烷气体浓度:灭菌室内环氧乙烷气体浓度应在
500mg/L-1000mg/L之间。
3. 确认灭菌时间:根据不同的医疗器械,灭菌时间可能会有所
不同,一般在3小时左右。
4. 确认通风时间:灭菌结束后需要通风,以排除残留的环氧乙
烷气体,通风时间一般为12小时以上。
5. 确认灭菌后的生物指标测试:可以在灭菌结束后进行生物指
标测试,以确认环氧乙烷灭菌的有效性。
6. 确认灭菌记录:需要对灭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灭菌时间、温度、湿度、环氧乙烷浓度等参数。
以上是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参数放行指南,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灭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确认1、灭菌确认的责任在于医疗器械制造商,不在于灭菌供方,医疗器械的制造商应根据体系的要求进行策划确认活动以及活动中的各项质量职责;2、对于灭菌确认中的所有活动,哪些活动是制造商应该完成的,哪些是灭菌供方应该完成的应该遵循协议的责任分配;3、灭菌供方不是器械的制造商,对于所灭菌产品的具体信息,以及产品性能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手段很难清楚;一般地,灭菌确认中,制造商和灭菌供方的职责大致分为如下:制造商的责任1、确定产品和产品族信息;2、判定产品族中最难灭菌的代表;3、判定确定的产品中最难灭菌的位置,并完成IPCD;4、完成生物负载的要求和检测;5、准备替代品或者确认用满载的样品;6、确定产品装载形式(也可以由灭菌供方协助);7、确定产品的灭菌局限性(也可以由灭菌供方协助);8、确定灭菌过程的参数范围(也可以由灭菌供方协助);9、批准方案;10、产品性能测试和包装性能测试;11、产品无菌测试;12、生物相容性测试;13、老化测试;14、确定EO/ECH/EG残留量,并测试(也可以由灭菌供方协助);15、批准报告;灭菌供方的责任1、灭菌机IQ/OQ,软件验证;2、员工培训;3、设备维护保养;4、传感器校验;5、协助确定产品装载形式;6、协助确定产品的灭菌局限性;7、协助确定灭菌过程的参数范围;8、起草灭菌确认方案;9、准备温湿度传感器;10、准备EPCD;11、运行灭菌循环;12、检测BI无菌性;13、协助产品无菌检测;14、协助确定EO/ECH/EG残留量并测试;15、分析汇总温湿度传感器数据;16、分析灭菌循环中出现的偏差;16、起草灭菌确认报告。
灭菌确认的验证无论灭菌确认是自己运行的,或者是委托灭菌供方完成的灭菌确认,其要求是一致的。
一份完整的灭菌确认报告经过验证,必须包含如下要求:* 预处理室,灭菌机,解析室的详细信息,以及安装所在场所* 试运行的信息* 监测和控制灭菌过程的设备维护的信息* 传感器校验的信息2、文件化的信息* 确认方案的批准信息(必须经双方同意)* 确认报告的批准信息(必须经双方同意)* 书面的经批准的合约3、产品和BI的信息* 确认覆盖范围的产品和产品族的信息* 装载模式* 所使用的产品批号和数量* 测试样品和BI的描述* 替代品(如使用)的描述* 产品族的判定* 过程挑战器械的选择* 器械内最难灭菌位置的判定* BI的详细信息(制造商,批号,有效期,孢子数量和D值)* 器械内放置BI的日期* 放入灭菌装载和从装载中取出的日期和时间4、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 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清单* 传感器在产品装载中的位置* 预处理,灭菌,解析过程中产品的温度分布以及预处理,处理中产品的湿度分布 * 进入预处理室之前的产品装载的温度* 产品装载进出预处理室,灭菌机,解析室的起止时间和中间的转移时间* 产品装载中传感器放置位置的选择原理5、参数信息* 预处理记录* 灭菌循环记录* 解析记录* 使用的气体数量和批号* 气体证书6、其余信息* 生物负载* 环氧乙烷残留量* 产品和包装的功能测试* BI检测结果* 产品无菌测试结果* 生物相容性结果(新材料)* 内毒素检测结果(血液产品)* 细菌/真菌抑制试验结果* 接受的申明外包灭菌协议经审核外包灭菌供方,认为其符合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要求后,应签署质量协议,质量协议应规定双方的职责和权力,以及灭菌供方灭菌服务的质量要求,书面的协议一般应包括如下要求:1)运输信息——规定双方对传递信息沟通的职责和要求,信息应形成文件传递的程序。
无菌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的验证方法
环氧乙烷灭菌的验证方法基本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活性测量:主要有仪器法和溶液法,测量环氧乙烷温度、时间、空气气压、微孢
子率和环境湿度对环氧乙烷消毒剂的活性影响。
二、对菌计数:常用方法有原位菌计数法和培养法,测定环氧乙烷消毒剂对特定微生
物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三、微生物的有效性测定:也称为灭菌工作性能测定,通常用滑动板法和滴定管法,
通过测定微生物的滑动板活动计数等指标来观察灭菌器的测定剂的有效灭菌效果。
四、对器械的有效性测定:用来测定灭菌器中的器械是否满足有效灭菌的要求,可以
采用滑动板法或其他有效测定方法,从而看出有效灭菌面积和深度,以及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五、灭菌后使用后台调查:一方面,通过调查可了解操作和环氧乙烷灭菌的过程,以
及人员的执行情况,并对后台环境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可以对灭菌后的理化指标、活性测
量和微生物计数进行室内检测,确定灭菌效果是否满足有效消毒。
六、反馈监视:运用多模式数据记录仪及人工检测等方法,定期监控灭菌后使用情况,以及消毒剂活性值及时检测环氧乙烷灭菌器械使用情况,以及仪器功能正常、环境无负荷
负荷等情况,来保证灭菌的有效程度。
上述六项检验体系,是环氧乙烷灭菌的验证方法,其中包括活性测量,对微生物的有
效性测定,对器械的有效性测定,灭菌后使用后台调查,以及反馈监视等相关环节,旨在
验证环氧乙烷灭菌器械能否有效消毒器械,保证器械的无菌质量。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是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环氧乙烷灭菌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方式,在医疗器械灭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确认方法,旨在提升灭菌效果和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一、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的基本原理环氧乙烷灭菌是通过环氧乙烷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进行杀灭的过程。
环氧乙烷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致死效果,在加压的条件下,能够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由于环氧乙烷可以渗透到多孔材料中,因此适用于灭菌多种不适宜使用高温、高压和湿热灭菌方法的医疗器械。
二、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包括灭菌器的准备、灭菌条件的设置和灭菌器的标识等。
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准备需要参照相应的操作说明和灭菌器的规范,确保灭菌器的良好状态和工作效果。
2. 器械准备:包括将需要灭菌的器械放入灭菌器中,注意器械之间的间距和布局,确保灭菌器内循环的环氧乙烷能够均匀分布并达到灭菌效果。
3. 灭菌程序选择:根据器械的种类和材质,选择适当的灭菌程序。
不同的灭菌程序会有不同的参数设置,如温度、湿度和时间等。
4. 灭菌过程:将准备好的器械放入灭菌器中,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启动灭菌程序。
在灭菌过程中,要密切监控灭菌器的工作状态,确保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的稳定。
5. 灭菌结束后:灭菌程序结束后,等待灭菌器内压力下降至安全范围后,可以打开灭菌器,取出已灭菌的器械。
在取出器械之前,要仔细检查器械的灭菌状态,确保其达到灭菌效果要求。
三、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的确认方法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是验证灭菌效果的过程,旨在确保器械在灭菌后不再具有微生物的污染。
常用的灭菌确认方法有生物指示物检测和物理化学指标检测等。
1. 生物指示物检测:生物指示物是一种包含特定微生物的载体,其在灭菌过程中会被杀灭。
通过将生物指示物放置在被灭菌器械中,然后进行灭菌程序,通过培养和观察生物指示物是否存活来判断灭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