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
- 格式:pdf
- 大小:261.40 KB
- 文档页数:4
广西医修2021年2月第43卷第4期519医学教育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健康科普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实践储海燕刘璐张绮王美林张正东(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1166,电子邮箱:chy_grape@)【提要】健康科普宣教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岗位胜任力体现,但目前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占据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导致其健康宣教科普能力的培养欠缺。
笔者建议可从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基层具体活动的锻炼三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科普宣教能力,从而全面提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胜任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并服务于广大群众。
【关键词】健康科普;实践;预防医学;培养;医学生【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3-4304(2021)04-0519-03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21.04.3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⑴。
健康教育宣教工作与预防医学是密不可分的,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⑵。
但目前很多健康科普知识大多是由非专业人士传播,知识的科学性和导向性有待商榷。
健康科普工作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提高预防医学生的健康科普的积极主动性及岗位胜任力显得非常重要⑶。
健康宣教的实践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其最基础的岗位胜任力的体现⑷。
但有研究显示,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一般,表现为对工作无激情、创造力低下⑸。
在实际疾病预防工作中,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实践工作可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素养和健康水平,减少常见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可增强预防医学生工作的成就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健康教育》与《社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健康宣教方面的核心专业课程,但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理论课为主,缺乏具体的实践教育,很多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胜任健康宣教工作,无法给人民群众做好健康宣教及健康促进工作。
Medicine第43卷第2期Journal of Nongken Vol.43No.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预防医学受到广泛关注。
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预防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这也对预防医学生卫生应急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开展医学毕业生质量调查是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也是医学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1]。
石河子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11-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和满意度调查李毓郭彦伯郭淑霞芮东升牛强徐上知何佳丁玉松(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新疆石河子,832002)【摘要】目的:本次对石河子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11-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和择业需求的主要原因,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为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法:于2018年9月-10月对预防医学专业2011-201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09份。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3.85%;就业去向以疾控中心和医院为主;对工作薪资水平和工作不可替代性满意度低;就业毕业生自评岗位胜任率达87.50%;毕业生对母校教学总体满意度达98.71%。
结论:专业对口难和薪资水平满意度低导致专业对口程度不高、工作满意度低;我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满意度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Investigation of the Employment and Satisfaction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2018Undergraduate Graduates of Shihezi UniversityLI Yu,GUO Yan-bo,GUO Shu-xia,RUI Dong-sheng,NIU Qiang,XYu Shang-zhi,HE Jia,Ding Yu-song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Shihez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Xinjiang Shihezi,832002)【Abstract】Objective:The survey on the employment and satisfaction of Shihezi University preventive medicine graduates from2011to2018.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and career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nalyzed.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employment,and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ing preventive medicin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our school Work provides reference. Methods: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line among2011-2018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reventive medicine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2018.Results:309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The employment rate ofour school’s graduates was93.85%.The employment destinations were mainly from the CDC and hospitals.Low satisfaction with job salary levels and job irreplaceable.The self-evaluated job competency rate of employed graduates reached87.50%.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graduates with the teaching of their alma mater reached 98.71%.Conclusions:Difficulty in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 and low satisfaction of salary level lead to low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 and low job satisfaction.Our school should strengthen employment guidance to enhanc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graduates.【Key words】Preventive medicine;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es;Satisfaction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大学生SRP项目(2018079)。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来华医学留学生人才培养策略探究何明喻,李雯(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徐州221000)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不断推进,为帮助沿线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提高其本国医疗卫生水平与疾病防控能力,我国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事业应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围绕构建规范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完善技能培训教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来培养国际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岗位胜任力;高等医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4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9)16-0012-03卫生职业教育高教研究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政府始终重视培养和发展外国留学生工作,来华留学生教育能够培育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强化国际合作,增进友谊互信。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一方面得益于近些年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也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等医学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培养的医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欧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据中国教育部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
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能够胜任岗位需求并取得优秀成绩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现阶段医学教育改革强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及教育质量体系的建设[1]。
2002年,Epstein 和Hundart 教授将卫生领域的胜任力概念定义为“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使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2]。
2003年,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明确提出医学教育需要培养的六大核心能力为:医学知识,病患照顾,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基于系统的实践,职业素养,人际交往及沟通技巧[3]。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评价因素研究王璐;陈明军【摘要】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结合相关政策,经过专题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对4个维度和11个条目进行筛选,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相关评价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为进一步评估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8(018)009【总页数】3页(P1263-1265)【关键词】临床医学;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评价因素【作者】王璐;陈明军【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镇江21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2.3随着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手段的提升,人们对于临床医生的期望从诊断明确治疗有效、被动地接受医生的健康指导,逐渐延伸至需要医生给予更多的关怀、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能够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这对临床医生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
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5-6]。
现有的研究中学者大多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进行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研究和评价,缺乏基于临床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研究和评价。
本文基于教育部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探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评价因素,以期了解在临床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优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引导医学人才质量进一步提升。
1 理论分析“胜任力”一词最早由美国Robert White于1959年提出,关于“临床医师胜任力”定义的文献回顾结果显示是建立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作为个人才能的“能力”成分之上的行为。
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应具备哪些能力?
(1)运用分子、生物化学、细胞学的知识以及维持体内稳态的系统机理及其调节异常来预防、诊断并且治疗疾病
(2)运用物理学和化学的主要原理解释普通生物学、病理生物学以及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技术的作用机制
(3)根据基因传递、人类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群体遗传学的原理来推断和计算疾病的发病率,拟定医疗计划降低发病率,获取并且解释家族史以及血统资料,规范基因检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评估病患风险
(4)运用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免疫以及非免疫防御机制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确定疾病的病因以及预防措施,并且预测治疗结果
(5)把健康和疾病状态下普通的以及特定疾病的病理过程机制应用到重要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测领域
(6)运用有关正常生理以及疾病微生物的生物学原理解释疾病的病因,确定预防措施,并且预测治疗效果
(7)根据药理学原理评价安全、合理、最为有益的药物疗法
(8)运用量化的知识和推理方式——包括数据整合、建模、计算和分析——以及信息学工具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2022年4月第15期Apr. 2022No.15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抗疫精神融入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朱俊勇,王洪璐,王忠海,王得志(武汉大学 健康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针对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短板与不足,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开展弘扬中国伟大抗疫精神的课程思政,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稳定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作用,必须紧紧依靠教师队伍“主力军”、狠抓课程建设“主战场”、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融入三全育人“主阵地”,多角度、多方位探索其实施路径,才能实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关键词] 抗疫精神;预防医学;课程思政[基金项目] 2021年度武汉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2021-04)[作者简介] 朱俊勇(1974—),男,湖北天门人,医学博士,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副主任医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洪璐(1995—),女,新疆伊犁人,硕士,武汉大学健康学院研究生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忠海(1972—),男,湖北谷城人,理学博士,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5-0141-04 [收稿日期] 2021-09-07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其中,针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