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研讨
6.第3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面。其中“太守 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并列。
重点研讨 6.“太守醉”仅仅指喝醉酒吗?
第12课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实词和重要虚词“而”“之”等用法; 2.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本文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3.探究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 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 “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 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 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 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 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 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 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 是庐陵人欧阳修。
重点研讨 3.此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描写、抒情
4.描写的是什么景,抒发的是什么情? 景—— 写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
写朝暮之景: 山间朝暮,晦明变化; 写四时之景:春花,夏木,秋霜,冬景 情—— 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重点研讨 5.第二段可以分为三层,说说每层的大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