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集精选条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3
1、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
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
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
黄某听到王某的呛喝声,不等赵某即逃走。
王某手持木棍紧追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
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
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
问题一黄某的行为构成何罪?(3分)为什么?(2分)问题二赵某的行为构成何罪?(3分)为什么?(2分)问题三在量刑时,对黄某和赵某应分别作什么考虑?(3分)为什么?(2分)问题一: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未遂)。
黄某与赵某合伙实施盗窃行为,黄某在门外望风,但由于赵某弄出响声被发现,二人盗窃未成功,是盗窃的未遂。
问题二: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转化)。
赵某在实施盗窃行为被发现,为了逃跑用水果刀捅了王某一刀,转化为抢劫。
问题三:黄某和赵某在盗窃罪方面构成共同犯罪,赵某对转化的抢劫罪行为单独承担责任。
黄某成立自首,可以从轻、减轻出罚。
赵某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2、某公安机关对涉嫌盗窃的钱某及其妻子范某执行拘留时搜查了他们的住处。
在搜查时,因情况紧急未用搜查证,但钱某夫妇一直在场。
由于没有女工作人员在场,所以由男工作人员对钱某、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
搜查结束时,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搜查笔录上签名时遭到拒绝,侦查人员就此结束搜查活动。
问题该案搜查活动中有哪些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8分)正确的做法应是什么?(7分)本案搜查活动违法的有:由男侦查人员对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笔录上签名遭到拒绝后就此结束了搜查活动。
正确做法: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案例一2006年12月12日晚,为庆祝朋友王某17岁的生日,李某(20岁)约上王某、毕某(19岁)唐某(20岁)、肖某(16岁)等5人一起吃饭。
席间,李某表示自己有毒品,提出饭后去毕某家吸食。
毕某很不愿意,但是迫于面子就同意了。
到毕某家后,李某要大家一起吸毒,毕某等人均表示不吸。
李某随后大肆鼓吹摇头丸味道好且不会上瘾,后将摇头丸取出,分给其他3人服下。
毕某不肯吃,李某反复劝说:“吃吧,没事”,并将半片摇头丸分给毕某。
毕某还是不肯服用,李某强行将摇头丸塞进毕某口中,毕某当时就吐在了手里。
李某见状抓住毕某的手,再次将摇头丸塞进他的口中,并拿起饮料强迫他将摇头丸咽下。
之后,李某又拿出冰毒,当场示范吸毒过程。
之后,5人一同去歌厅消遣时被民警控制。
经检验,李某尿液中含有冰毒成分,其余4人尿液中均检出摇头丸成分。
问题一: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请说明理由?问题二:李某有何法定从重处罚的情节?问题三: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问题四:唐某和肖某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处理?案例二杨某某涉嫌殴打他人,案发后第三天派出所民警甲、乙去违法嫌疑人杨某某家中对他进行口头传唤,要求杨某某去派出所接受调查。
但杨某某提出没有书面传唤证不接受传唤,因此,民警甲、乙对杨某某采取了强制传唤的方法。
杨某某被强制传唤到派出所后,民警甲一人及时对其进行了询问。
在询问中,杨某某对自己的所实施的违法行为避重就轻,态度恶劣,且要求民警甲将其被传唤的情况通知其家属。
民警甲因杨某某态度恶劣,决定不通知其家属。
经过30个小时的询问,最终杨某某承认了自己所实施的违法行为,彻底坦白交待了自己的全部违法事实。
问题:本案派出所的办案人员有哪些违反法律程序的情形,并简述理由?案例三2011年7月8日,雷某酒后驾驶轿车(系王某所有)载着王某在郊区道路上行驶时,遇红灯时王某为赶时间叫雷某闯过红灯。
雷某因车速太快导致方向偏离将在路边行人郑某及其子撞倒,郑某之子当场死亡,郑某重伤并被带挂于车下。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解析案例分析题解析一孙某在高原县参加马拉松比赛途中,看到跑道旁边拉拉队员纷纷伸手与运动员击掌,便伸手摸拉拉队员林某胸部。
林某指责孙某是“流氓”,孙某大骂林某是“臭婊子”,引来众人围观。
孙某警告林某老实点,不然就揍她,同时握紧双拳,恶狠狠地盯着林某。
孙某逃到县商业街东口,由于形迹可疑,被便衣民警单某、齐某拦住。
单某、齐某向孙某出示人民警察证后,要求其出示居民身份证。
孙某继续逃窜。
单某、齐某在商业街西口追上孙某,单某将孙某摁倒在地,宣布传唤孙某。
县公安局在询问过程中,孙某辩解自己不是故意摸林某的胸部,是与其击掌时不慎划到。
办案民警告知孙某,现场有录像,如不承认将从严处理,孙某遂承认自己是故意摸林某胸部。
询问即将结束之际,县公安局通知孙某家属其涉嫌违法行为以及目前处所。
县公安局拟对孙某罚款2000元、拘留20日,告知孙某涉嫌违法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
解析要点:1.猥亵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的规定,违背他人意志,用抠摸、搂抱、舌舔、吸吮、手淫等行为来刺激或者满足自己的性欲,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构成猥亵行为。
孙某违背林某意志,趁其不备突然伸手摸其胸部,情节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涉嫌猥亵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侮辱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2项的规定,以暴力、辱骂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构成侮辱行为。
孙某在公共场合骂林某是“臭婊子”,贬低其人格,引来众人围观,情节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涉嫌侮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威胁人身安全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1项的规定,行为人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构成威胁人身安全行为。
孙某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眼威胁要揍林某,涉嫌威胁人身安全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问题二: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并指出正确的做法。
2022年公安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附答案)1.【案例分析】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
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回答以下问题:一、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二、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三、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公安机关还可以采取什么处理方式?【参考答案】:一、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
本案中,江某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可以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二、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是正确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本案中,江某之弟无固定的住处,不符合第(二)(四)项规定,公安机关不同意其做保证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三、江某若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可通过交纳保证金,而被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据此,我国的取保候审分人保和物保(财产保)两种,若江某无法提供保证人,可选择财产保,交纳保证金。
但如江某既无法提供保证人,又无法提供保证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案例一:2013 年 7 月 12 日,赵某在 A 县抢劫他人财物后杀人灭口潜逃至 B 县,被 B 县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抓获后立案侦查。
侦查人员将其带回 B 县公安局后,经刑侦大队长批准于 10 月 2 日上午 10 时予以刑事拘留。
因担心赵某还有同伙得知情况后逃跑,故于 10 月 5 日才通知其家属并送看守所羁押。
10 月6 日下午 2 时,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该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
在讯问完基本情况后,有下面一段对话:张(侦查人员):赵某,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
赵:我没有罪。
张: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老实我还揍你。
赵:那你告诉我有哪些权利。
张:别废话,你如实回答就行了。
赵:现在我要请律师,让我的律师跟你们说话。
张:你的罪行比较严重,现在还不能请律师。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时没有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拘留证。
赵:我真的没有罪,你们凭什么说我有罪。
张:你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我们才能说你无罪。
赵:(沉默)张: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老实交代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
由于 B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讯问室尚未完成规范化改造,本次讯问没有录音录像。
问题:请分析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言行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问题:1 . B 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当。
赵某抢劫行为发生在 A 县,应当由 A 县公安局立案侦查。
2 .刑侦大队长批准拘留不当。
应当报经县公安局长批准拘留。
3 .拘留 3 天后通知赵某家属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 24 小时内通知家属。
4 .拘留 3 天后将赵某送看守所羁押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过 24 小时。
5 .拘留 4 天后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 24 小时内进行讯问。
6 .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进行讯问不当。
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02题库案例一2006年12月12日晚,为庆祝朋友王某17岁的生日,李某(20岁)约上王某、毕某(19岁)唐某(20岁)、肖某(16岁)等5人一起吃饭。
席间,李某表示自己有毒品,提出饭后去毕某家吸食。
毕某很不愿意,但是迫于面子就同意了。
到毕某家后,李某要大家一起吸毒,毕某等人均表示不吸。
李某随后大肆鼓吹摇头丸味道好且不会上瘾,后将摇头丸取出,分给其他3人服下。
毕某不肯吃,李某反复劝说:“吃吧,没事”,并将半片摇头丸分给毕某。
毕某还是不肯服用,李某强行将摇头丸塞进毕某口中,毕某当时就吐在了手里。
李某见状抓住毕某的手,再次将摇头丸塞进他的口中,并拿起饮料强迫他将摇头丸咽下。
之后,李某又拿出冰毒,当场示范吸毒过程。
之后,5人一同去歌厅消遣时被民警控制。
经检验,李某尿液中含有冰毒成分,其余4人尿液中均检出摇头丸成分。
问题一: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请说明理由?问题二:李某有何法定从重处罚的情节?问题三: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问题四:唐某和肖某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处理?案例二杨某某涉嫌殴打他人,案发后第三天派出所民警甲、乙去违法嫌疑人杨某某家中对他进行口头传唤,要求杨某某去派出所接受调查。
但杨某某提出没有书面传唤证不接受传唤,因此,民警甲、乙对杨某某采取了强制传唤的方法。
杨某某被强制传唤到派出所后,民警甲一人及时对其进行了询问。
在询问中,杨某某对自己的所实施的违法行为避重就轻,态度恶劣,且要求民警甲将其被传唤的情况通知其家属。
民警甲因杨某某态度恶劣,决定不通知其家属。
经过30个小时的询问,最终杨某某承认了自己所实施的违法行为,彻底坦白交待了自己的全部违法事实。
问题:本案派出所的办案人员有哪些违反法律程序的情形,并简述理由?案例三2011年7月8日,雷某酒后驾驶轿车(系王某所有)载着王某在郊区道路上行驶时,遇红灯时王某为赶时间叫雷某闯过红灯。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案例一:2013 年 7 月 12 日,赵某在 A 县抢劫他人财物后杀人灭口潜逃至 B 县,被 B 县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抓获后立案侦查。
侦查人员将其带回 B 县公安局后,经刑侦大队长批准于 10 月 2 日上午 10 时予以刑事拘留。
因担心赵某还有同伙得知情况后逃跑,故于 10 月 5 日才通知其家属并送看守所羁押。
10 月6 日下午 2 时,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该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
在讯问完基本情况后,有下面一段对话:张(侦查人员):赵某,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
赵:我没有罪。
张: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老实我还揍你。
赵:那你告诉我有哪些权利。
张:别废话,你如实回答就行了。
赵:现在我要请律师,让我的律师跟你们说话。
张:你的罪行比较严重,现在还不能请律师。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时没有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拘留证。
赵:我真的没有罪,你们凭什么说我有罪。
张:你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我们才能说你无罪。
赵:(沉默)张: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老实交代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
由于 B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讯问室尚未完成规范化改造,本次讯问没有录音录像。
问题:请分析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言行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问题:1 .B 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当。
赵某抢劫行为发生在A 县,应当由A 县公安局立案侦查。
2 .刑侦大队长批准拘留不当。
应当报经县公安局长批准拘留。
3 .拘留3 天后通知赵某家属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24 小时内通知家属。
4 .拘留3 天后将赵某送看守所羁押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过24 小时。
5 .拘留4 天后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24 小时内进行讯问。
6 .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进行讯问不当。
执法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案例一:2013 年 7 月 12 日,赵某在 A 县抢劫他人财物后杀人灭口潜逃至 B 县,被 B 县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抓获后立案侦查。
侦查人员将其带回 B 县公安局后,经刑侦大队长批准于 10 月 2 日上午 10 时予以刑事拘留。
因担心赵某还有同伙得知情况后逃跑,故于 10 月 5 日才通知其家属并送看守所羁押。
10 月6 日下午 2 时,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该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
在讯问完基本情况后,有下面一段对话:张(侦查人员):赵某,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
赵:我没有罪。
张:我们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老实我还揍你。
赵:那你告诉我有哪些权利。
张:别废话,你如实回答就行了。
赵:现在我要请律师,让我的律师跟你们说话。
张:你的罪行比较严重,现在还不能请律师。
赵:我抗议,你拘留我时没有出示拘留证。
张:对你这种在逃犯,可以不出示拘留证。
赵:我真的没有罪,你们凭什么说我有罪。
张:你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证据,我们才能说你无罪。
赵:(沉默)张:你要老实地交代你的罪行,老实交代了,我们可以放你出去。
由于 B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讯问室尚未完成规范化改造,本次讯问没有录音录像。
问题:请分析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言行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问题:1 .B 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当。
赵某抢劫行为发生在A 县,应当由A 县公安局立案侦查。
2 .刑侦大队长批准拘留不当。
应当报经县公安局长批准拘留。
3 .拘留3 天后通知赵某家属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24 小时内通知家属。
4 .拘留3 天后将赵某送看守所羁押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超过24 小时。
5 .拘留4 天后对赵某进行第一次讯问不当。
应当在拘留后24 小时内进行讯问。
6 .侦查人员将赵某从看守所提解至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进行讯问不当。
参考案例案例一2006年12月12日晚,为庆祝朋友王某17岁的生日,某(20岁)约上王某、毕某〔19岁〕唐某〔20岁〕、肖某〔16岁〕等5人一起吃饭。
席间,某表示自己有毒品,提出饭后去毕某家吸食。
毕某很不愿意,但是迫于面子就同意了。
到毕某家后,某要大家一起吸毒,毕某等人均表示不吸。
某随后大肆鼓吹摇头丸味道好且不会上瘾,后将摇头丸取出,分给其他3人服下。
毕某不肯吃,某反复劝说:“吃吧,没事〞,并将半片摇头丸分给毕某。
毕某还是不肯服用,某强行将摇头丸塞进毕某口中,毕某当时就吐在了手里。
某见状抓住毕某的手,再次将摇头丸塞进他的口中,并拿起饮料强迫他将摇头丸咽下。
之后,某又拿出冰毒,当场示吸毒过程。
之后,5人一同去歌厅消遣时被民警控制。
经检验,某尿液中含有冰毒成分,其余4人尿液中均检出摇头丸成分。
问题一:某的行为构成何罪,请说明理由?问题二:某有何法定从重处分的情节?问题三: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问题四:唐某和肖某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处理?答:1、某的行为构成了引诱、、欺骗他人吸毒罪和强迫他人吸毒罪。
理由:某违背他人意志,对他人进展煽动,引诱、、欺骗本无吸毒意愿的人吸食毒品,构成引诱、、欺骗他人吸毒罪。
某违背毕某的意志,强迫毕某吸食毒品的行为,构成强迫他人吸毒罪。
2、某引诱、未成年人吸食毒品,依法应当从重处分。
3、毕某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构成犯罪,虽然毕某并不情愿,但仍然同意他人到自己家吸毒,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4、唐某和肖某不构成犯罪,构成吸毒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分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1分,答出法律名称即可〕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案例二某某涉嫌殴打他人,案发后第三天派出所民警甲、乙去嫌疑人某某家中对他进展口头传唤,要求某某去派出所承受调查。
但某某提出没有书面传唤证不承受传唤,因此,民警甲、乙对某某采取了强制传唤的方法。
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2013年案例分析题详细解析(一)某日晚上23点,赵某妻子黄某回家后见丈夫赵某躺在地上,满头是血,立刻拨打110报警。
110接警后,迅速指派人员到达现场。
到达现场后,发现赵某已经死亡,在赵某尸体旁找到一盏带血迹的台灯。
公安机关遂对此案立案侦查。
问题一:民警应当在现场采取哪些调查取证措施?(3分)答:封锁现场、进行现场勘验检查、走访周边知情人员寻找线索。
案情续一:110接到现场民警反馈后,迅速调集、指挥有关民警布控查缉。
民警谢某、陈某在巡逻时,发现张某、刘某、王某三人神色慌张,形迹可疑,即同时对三人逐个进行盘问。
就在谢某、陈某盘问时,刘某突然转身用随身携带的背包袭击陈某,陈某经警告无效,使用警棍打击刘某的头部,将其制服。
问题二:民警在盘查时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正确做法。
(1分)答:在警力少于对方的时候,匆忙盘问检查,应及时请求支援。
问题三:陈某使用警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分)答:正确,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管理条例》七条规定,袭击人民警察的,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警棍,因此,陈某使用警械正确。
案情续二:谢某、陈某对刘某救治后,将三人带回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经过询问,刘某、张某供述了对赵某的犯罪事实,但王某称不认识赵某。
经过侦查,公安机关对赵某死亡案件获取了以下证据:物证:台灯;不锈钢茶壶;烟灰缸;指纹;脚印。
勘验笔录:离尸体1米处地面上有一盏台灯,沾有血迹。
其他物品没有血迹;现场脚印混乱,除刘某、张某、赵某、黄某四人的脚印外,还提取到一个脚印,但不属于上述四人。
尸体鉴定意见:赵某全身多处软组织受伤,胸部肋骨断裂4根,但致命原因系被钝器多次打击头部致颅内出血,系他杀死亡,死亡时间约在23时许。
刘某供述:当晚21时,和张某进入赵某家中,对赵某殴打后,自己顺手掂起不锈钢茶壶打赵某胸部,打完后就离开赵某家;但不承认杀人。
张某供述:赵某倒地后,刘某又用桌上的烟灰缸继续击打赵某胸部,也不承认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