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猫》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爱心。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拓展。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猫》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
3.学生熟悉的动物课件。
4.课堂布置好学生的座位。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2. 热身启动•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里或者周围是否有养过猫,有什么感受。
3. 主体教学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猫”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注重重点内容的解释。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猫”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猫的认识和想法。
4. 拓展延伸•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简要讨论。
•让学生猜测猫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
5. 小结反馈•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学习要点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猫的生活习性,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六、板书设计•标题:《猫》七、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
2.描述你家里养的宠物或者周围见到的猫的生活习性。
3.阅读相关有关猫的故事或资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猫教学目标1.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观看小猫游戏视频。
很多同学喜欢小猫,下面观看视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相信你你一定会更加喜欢小猫的。
这真是一只贪玩的小猫。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作家郑振铎的小说《猫》,看看细微的事物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一、自学指导预习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生难字词铎duó忧郁yù怂恿sǒng yǒng蜷伏quán惩戒chéng 污涩sè红绫líng 悲楚chǔ妄下断语wàng怅然chàng冤枉yuān辩诉biàn2.词义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忧郁:忧伤愁闷。
毫无生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若有若无: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畏罪潜逃:犯罪后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3.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4.背景链接《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猫》说课稿一、说教材《猫》一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
二、说目标1.一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难点:在课文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法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击破难点,我将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动物世界的气氛,让学生觉得仿佛置身于猫的的世界里,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五、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提高兴趣的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里我先给学生出一个有趣的谜语,谜语的具体内容是:“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是喵喵喵,黑夜巡逻眼似灯,粮仓厨房它放哨[打一小动物]”当同学们猜出是猫的时候,我会用简笔画的形式板画一只小猫的形象。
(开始画画)猫本来就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物。
这样使猫的形象得到再现,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小学语文《猫》教案范文教案名称:《猫》教学编写人:小学语文老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特定词汇:猫、傍晚、准备、粮食、俩、抓、老鼠、看家、保护。
2.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意识。
3.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小学语文课文《猫》。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猫》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它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意识。
教学准备:课文《猫》、幻灯片、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可爱的猫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猫的兴趣。
然后问学生是否养过猫,对猫有什么了解。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呈现课文标题《猫》,并让学生猜测这篇课文可能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2.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语言和描写猫的特点的语言。
3.结合课文,师生共同讨论:猫为什么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猫在人类生活中有哪些作用?4.教师板书关键词:傍晚、准备、粮食、俩、抓、老鼠、看家、保护。
5.教师以幻灯片形式给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图片中与猫相关的词汇。
三、拓展活动(2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选取图片讨论猫的特点和作用,并用语言描述。
2.学生以小组形式编写一段描写猫的短文,并准备分享给全班。
3.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短文,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
四、巩固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猫,并做出评价,如“这只猫看起来很可爱”、“这只猫可能是在玩耍”等。
2.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
五、布置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宠物(如猫、狗)的生活,并用文字描述宠物的特点和它在家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猫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培养了对小动物的关爱意识,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幻灯片和图片的使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度。
13 猫【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忧无虑、呼唤”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
4.阅读不同文章中写猫的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师:动物历来受人们喜爱。
作家笔下的动物更是特色鲜明,栩栩如生。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猫。
二、师生查记,解决生字词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正音,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生字:忧虑贪职屏蹭稿腔解闷蛇遭殃盆勃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容易写错的字:“虑”的偏旁是“虍”,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
3.学习本课词语(课件展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学会生字词的基础上再轻声朗读课文,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课文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好玩”两个方面写猫的。
②分段:第一段:1-5节第二段:第6节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发现特点,自读自悟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画出表示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或段落。
指名学生回答(第一段)。
2.根据段落特点,自主学习,归纳段意。
3.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
交流出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猫胆小勇猛二、细读品味,体会喜爱之情1.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体现作者感情的有关语句。
2.齐读句子,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3.自主学习后面内容,圈画相关语句,组内交流。
体会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学生演示动作,感受猫与人的亲近,人对猫的喜爱)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猫》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猫》中角色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猫》的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猫》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走向。
三、教学准备
1.备课教师:了解教案内容,准备教学PPT、故事书籍等;
2.学生:准备《猫》的教材,熟悉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介绍《猫》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根据情节进行阅读。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猫》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此次课中,通过《猫》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猫》这篇文学作品的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猫》说课稿一、说教材《猫》一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
二、说目标1.一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难点:在课文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法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击破难点,我将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动物世界的气氛,让学生觉得仿佛置身于猫的的世界里,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五、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提高兴趣的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里我先给学生出一个有趣的谜语,谜语的具体内容是:“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是喵喵喵,黑夜巡逻眼似灯,粮仓厨房它放哨[打一小动物]”当同学们猜出是猫的时候,我会用简笔画的形式板画一只小猫的形象。
(开始画画)猫本来就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物。
这样使猫的形象得到再现,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部编⼈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第四单元⼈类的伙伴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每⼀天,太阳都灿烂地升起,⼜绚丽地落下。
每⼀天,都有⼀些⽣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些⽣命释放它的价值,也有⼀些⽣命永远地消失。
我们⽣活的世界多姿多彩,⼈类孜孜不倦地⽣产劳动,花草⽇夜不停地吐纳芬芳,⽽动物们则默默陪伴我们,它们是⼈类的知⼰、亲⼈、⽼师。
⼈类的⼩伙伴带给我们⽆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本单元让我们⾛近这些⼩伙伴们,⼀起去感受⽼舍先⽣笔下猫的调⽪与可爱,去领略母鸡对⼉⼥的慈爱情感,去见识丰⼦恺先⽣笔下⽩鹅别有趣味的⾼傲。
让尊重、友好与信赖成为我们⼈类与动物的交流⽅式,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温馨!本组教材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编排了教学内容。
前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个作家写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后⼀篇是另⼀位作家写的动物。
每⼀篇⽂章的内容和表达⽅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猫细致⽽⽣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的⼩猫的特点,字⾥⾏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他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课时母鸡课⽂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鲜明的对⽐,塑造了⼀位“伟⼤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引导学⽣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的原因,体会母鸡爱护⼩鸡雏的那种伟⼤的母爱。
2课时13 猫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标1.会认8个⽣字,会写15个⽣字,重点理解“尽职、淘⽓”等词语。
2.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动具体地描述⼤猫的古怪和⼩猫淘⽓可爱的性格,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虑、职、屏”等8个⽣字(包括2个多⾳字),会写“忧、贪、蹭”等15个⽣字,正确读写“⽆忧⽆虑、呼唤、贪玩”等词语。
13猫国现代小说家、 著名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 强的北京韵味。
”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出示课件 3】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 多读几遍。
2.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 出示课件 4、5、6】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屏息凝视 丰富多腔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贪玩 解闷 花盆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 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蹭、遭”,翘舌音“职、折、蛇 ”。
其中有两个多音字“屏、折”, “屏”在这里读“ bǐng ”, 还有一个读音是“ píng ”,组词“屏风”;“折”在这里 读“ shé”,还有一个读音是“ zhé”,组词“折断”。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虑 遭”。
“虑”半包围结构,注意“虍”的撇写长一些,下面的“心” 写得小一些,藏在虎字头的下面 。
“遭”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曹”,再写“辶”。
3.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 7】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虑和顾虑。
枝折花落:枝断了 , 花也落了 ,“萧条”与“破败”的意思。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
也指变化很大。
生气勃勃:形容气势旺盛的样子。
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屏息凝视: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 自由轻声读课文。
新课教学()分钟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 语,可以提高自学能 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 词语的兴趣,为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 指名读,交流。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猫》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
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学习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猫是我们都熟悉的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你们眼中的猫是怎么样子的呢?
(生1):猫很调皮、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2):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
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
(生3):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
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生4):猫的本领好大--------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写猫的文章,他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那么他笔下的猫好不好玩,有不有趣,让我们一起走进猫。
打开课本70页师板书:15猫
二、预习提示:
1、轻声读一读课文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乖巧任凭尽职丰富多腔淘气开辟遭殃枝折花落咕噜抓痒磨蹭生气勃勃
教学:乖的写法多音字:折
2、(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
下面我们开火车的形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这只猫的?
生1-------生2-------------生3--------------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课文哪几段是写猫的性格?哪一段是写小猫的淘气可爱?
三、教学第1一3自然段
(师):自由朗读第一段,说说猫的性格特点?
(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
(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
/有时候猫很贪玩。
/猫捉老鼠时很尽职。
/猫很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猫很胆小,又很勇猛。
(加粗字为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
老师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动脑筋,把句子读好,读美,读出自己的感受。
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请学生个别读。
结合教师、优秀学生范读,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读好、读美句子。
(师):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生):每一行中的两种性格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性格联系起来的。
(说它……的确……可是……)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学生男女合作读第一段。
(三)总结猫的性格,学习摘录法
(师):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学生练说。
(二)品词品句,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生):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较读: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想想你是用什么感情读的。
(师):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感情?你更喜欢哪一句,把它读出来。
(生):我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二句,我从句子里体会到老舍爷爷很喜欢猫。
(生):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什么?
(生):像唱歌、说话。
很令人喜欢。
生再读这个句子。
(师):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
出示填空: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生齐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段,读出味道。
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
”因为这句话写出了猫很可爱,特别是“蹭”字我觉得很好。
师:能说说“蹭”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把“摩擦”放入句中读一读,再与课文中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朗读比较)
生:用“摩擦”,句子中就没有猫那种可爱的感觉了。
生:用“摩擦”,猫就没有温柔可亲的味道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再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自由品读)
生:我觉得是轻轻摩擦。
因为很重的话,老舍爷爷肯定不高兴了。
生:我觉得这里“蹭”应该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它用身子擦老舍爷爷的腿,其实是在打招呼呢!
生:我觉得这个“蹭”很亲昵,因为老舍爷爷很喜欢猫,所以猫对他也很友好,他们两个就像好朋友一样,见了面很亲热。
师:理解得真深刻!猫这样轻轻、温柔、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你觉得还蹭出了什么?
生:蹭出了友谊!
生:蹭出了感情。
生:蹭出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场面。
师:同学们,一个“蹭”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场面,老舍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
C、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四、作业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