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护理_部护理_质量考核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7.10 KB
- 文档页数:29
护理质量考评结果汇总分析二零一七年第一季度目录:一、护理质量控制目标达标情况二、护理质量总体分析三、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四、原因分析五、改进措施六、效果评价为进一步提升我院的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医院的知名度,打造良好护理口碑,护理部依据本年度护理质量控制方案于2017年3月14日至16日,组织全院护士长,分6个质控小组,对各护理单元进行了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大检查。
现将本次结果汇总如下:一、护理质量控制目标达标情况:二、护理质量总体分析:1、从本次检查结果及各组反馈情况来看,第四季度我院护理各项质控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2、护士长及各科质控成员均能依据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及各项质控标准,树立质控意识、加强重点环节质控,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实现管理零缺陷。
3、全院护理人员面貌良好,符合护士职业规范标准,各种制度能落实到位,安全防范意识增强。
4、病区基础护理质量稳定,各科优质护理举措能认真落实,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能及时实施。
5、病区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安全警示标识悬挂到位,住院病人安全宣教到位。
6、抢救车能够规范化管理,专管人员定期进行检查,物品药品均在有效期内,毒麻药品管理较规范,专人、专柜、专锁管理,药品能做到随用随补。
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7、本季度全院共发放满意度调查表143份,其中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发放120份,平均满意度为98.65、满意率为100%,重点部门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共23份,平均满意度为96.1、满意率为99.6%。
8、重点部门: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血透室、换药室、急诊科专项检查,均符合要求。
对本季度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部将以科室为单位,分类整理,下发各护理单元,要求各科室针对本科室存在问题,认真分析,积极整改,护理部将在两周内复查整改效果,并予以评价。
11。
2017年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并影响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
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护理服务,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陕西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质量管理的目的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活动、思想、等方面符合客观的要求,促进内涵建设,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
二、质量管理宗旨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增加病人安全可信度及满意度。
三、质量管理方针1、病人是护理的中心,我们要象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每位病人,让病人满意;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技能、全面的专科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3、在护理实践中,持续地改进护理服务过程和效果。
四、质量管理目标1、护理工作满意度≥95%2、基础护理合格率≥90%3、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4、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0%5、急救物品合格率100%(100分合格)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7、护理人员培训达100%8、腕带佩戴率100%9、年压疮(可避免的)发生率036761 8F99 辙529255 7247 片<B23089 5A31 娱34082 8522 蔢21665 54A1 咡10 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的执行率100%(100分合格)1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5分合格)1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90分合格)13、护理人员参加考试考核人数达100%五、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二级质控管理模式,即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和科室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一)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组长:刘宝侠成员:郭君陈栓棋侯丽莉刘艳红王云王亚妮周海霞(二)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成员分工:一组:特护、一级护理、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检查质控组组长:刘宝侠成员:王亚妮王云刘艳红二组:手术室工作质量、供应室工作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组长:侯丽莉成员:刘艳红三组: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检查质控组、治疗室及换药室质量、产房工作质量。
2016年上半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6年上半年护理部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管控,依据年初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按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每月不定期进行督查,利用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内涵和服务水平。
具体分析报告如下:一、上半年护理质量汇总情况表1 上半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汇总达标情况检查项目评价内容方法实测值(实际合格率)目标值(分)达标情况病区管理2月、5月份根据病区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现场检查19个护理单元98分90 达标护理安全1月、4月根据护理质量安全考核标准现场考核19个护理单元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管理99% 100% 未达标院内感染2月、4月根据消毒隔离控制标准现场调查20个护理单元98分100 未达标护理服务2月、5月根据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调查在院患者及家属80名98% 90% 达标临床护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危重病人护理)3月、4月、6月根据临床护理质量检查考核标准现场考核19个护理单元,共114名在院患者98分90 达标护理文书合格率1月、3月、5月根据护理文书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全年共查在院病历140份98% 90 达标护理操作一、二季度共考核操作8项,根据层级安排共126人次参考95分90 达标特殊科室专科护理质量每季度现场调查3-5个特殊科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情况(ICU、手术室、急诊科、透析室、供应室)96分90 达标优质护理每季度对优质护理病区现场检查95分90 达标身份识别制度执行率抽查15-19个护理单元共120名护士99% 100%值班交接班制度落实率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元120名护士97% 100%输血查对制度落实率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30名护士96.6% 100%给药安全制度落实率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120名护士98% 100%交接班安全管理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120名护士97% 100%医院药品管理核查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120名护士98% 100%管道滑脱管理核查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120名护士98% 100%二、上半年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分析2016年与2015年上半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同比情况从上图可以看出,2016年与2015年同期相比,质量上升的有护理安全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服务成效率、临床护理合格率;与2015年相比基本持平的有:消毒隔离规范率、病房管理合格率、优质护理服务合格率、护理操作合格率。
2017年急诊科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评方案为了落实医院绩效分配改革机制,为了进一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在我院继续探索开展护理岗位分层级管理,以充分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绩效分配原则,特制定我科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方案:一、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办法1、依据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岗位责任,将护理人员分为N0-N4五个层级,不同层级不同绩效分值。
2、制定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评表。
按照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将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核项目分为:工作量、岗位分级、护理质量、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出勤及劳动纪律、执行力、团队精神、满意度、三基考核、继续教育共计11项内容,满分为200分。
3、按照护理质量及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各质控组长每月、护士长及科室质控组长每周进行认真督导检查,检查中对好的项目奖励加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相应扣分。
4、各级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以层级得分与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发放。
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细则:1、工作量:此项得分为40分。
(1)科室参考护理部工作量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比较科学、合理、符合本科情况的统计表格,充分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
此表需经过科室60%的护士通过,方可执行。
(2)护理人员每月26号前自行如实统计,护士长随机抽查统计的真实性,如发现统计有误者或造假者,工作量按0分计算。
(3)计算方法:设定每月实际统计工作量第一名为满分40分,其他人员得分则为:本人实际得分÷第一名实际得分×40。
2、岗位层级:此项得分为60分。
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我科岗位层级具体分值:N1a(1年以内护士)15分;N1b(1—2年内护士)20分;N2a(2年以上护士)25分;N2b(工龄﹤4年,2年以内护师)30分;N3a(5年以上护士)35分;N3b(工龄﹥4年,2年以上护师)40分;N4a(主管护师)50分;N4b(副主任、主任护师)60分。
2017外科、骨伤科护理质量控制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质量,现将外科、骨伤科2017年度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
1、继续认真落实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科室两级质控标准,在上级领导指导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依照质控标准,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质控。
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3、做好科室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针对薄弱环节,做好重点督促检查工作。
学习有关手术护理质量的相关规章制度。
4、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并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质控小组活动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护理文书书写欠认真,相关工作记录本个别护理人员字迹潦草。
2、药品管理交接有时流于形式,未认真检查。
3、劳动纪律有时松散,出现个别人员早会迟到现象
4、病理标本管理不规范。
5、重点环节之间交接衔接不紧凑,个别病人未佩戴腕带。
二、原因分析:
1、护士年轻化,专业知识薄弱
2、高危病人管理,意识不强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对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管理,严格仔细交接班,定位放
置。
2、抽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
3、加强培训学习。
无菌操作、院感、安全制度等方面的学习。
4、加强工作责任心的锻炼,加大对低年资护士的培养力度。
5、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奖惩举。
外科、骨伤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2017年12月。
2017年度国家护理质量报告近几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7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380万人,占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42.3%。
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2005年颁布实施了第一个“十一五”护理规划纲要,2008年颁布实施《护士条例》。
2017年和2005年、2008年比,2005年的护士数是135万,2008年护士数达到了167.8万,2017年跟2005年比增长了181.6%,跟2008年比增长了126.5%,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1.03提高到2008年的1.25,到2017年提高到了2.74。
全国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66,提高到2008年1:0.79,到2017年达到1:1.1,扭转了医护比倒置的局面。
2017年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54,二级医院达到1:1.46。
在基层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接近80万。
据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护士总数的67%,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在日常护理工作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就职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护理资源的改善,为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基本条件。
一、护理专业质控工作概述(一)质控组织建设情况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成立省级护理质控中心,共计31个。
其中,新疆有两个省级护理质控中心,分别为新疆自治区护理质控中心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护理质控中心。
3家省级护理质控中心在2016年完成换届改选:新疆自治区护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调整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护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调整为北京市护理学会)和贵州省护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未变,贵州省人民医院)。
(二)质控指标体系建设情况2014年底国家护理质控中心通过对部分省级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所调查的省护理质控中心成立的时间虽不同,但均在省/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处领导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省—市—县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网络体系;各中心均有详细的管理方案、工作制度、流程、工作职责、质量考核评价标准以及年度质控工作计划,各省质控中心通过省内质控组织网络在区域内开展工作、传递反馈信息。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2017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7.05.15
•【字号】
•【施行日期】2017.05.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护理
正文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优质护理服
务评价标准(2017年)》的通知
各区卫生计生委,各三级医院:
为做好2017年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质量,在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我委修订了《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2017年)》,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该标准适用二级及以上医院。
附件: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2017年)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5月15日
附件
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2017年)
备注:该标准适用二级及以上医院。
2017年护士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20**年的护理工作以创建三级医院为目标,紧密围绕卫生部制订的《20**年患者安全目标》为标准,开展科内护理工作,现总结如下:一、护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1.在护理部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创建三级医院质量考核为标准,根据护理质量管理的总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医院对科室的各项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奖惩制度、考评制度,加大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考核,落实医院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以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对新员工加强服务规范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2、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组织定期、不定期的质量管理查房,每月进行讨论总结一次。
强调护理安全学习,提高护理法律意识。
要求所有的护士时刻把好安全关,注重安全护理前馈控制,抓好三高高危人群重点教育、高危环节严格控制、高危时段严格警示坚持护士长每日两次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重点查新入、转入、术前、术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人。
3.、优化各班职责,统一各班流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保证工作质量,合理安排人员休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排班以规律、平等、弹性、科学合理为原则,以护理质量及安全检查为核心,以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目标。
注重终末质量,紧抓环节质量;培养员工慎独精神。
二、优化护理组结构,重视人才培养1、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兼顾现有护理人员结构,高年资护士带领低年资护士,力求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丰富工作经验。
强化创新意识:加强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鼓励服务创新、技术创新。
2、灌输整体护理的理念,每月组织业务查房一次,并积极参与院内学习及业务查房。
要求本病区护士按护理程序的思维及方式进行工作。
3、为提高病区护士护理质量,组织护士参加医务部和护理部的业务学习,每周一次,每月至少四次,要求每位护士参加,利于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定期晨会抽查提问,对于业务水平较差者,反复督查。
2017年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分析2017年医院继续施行院科两级护理质控体系 ,采用质控小 组定期抽查以及护理部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对各护理单元护理质 量进行检查,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一、 质控方法根据医院及科室实际情况及上一年度护理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科室每月检查6项A 类项目,护理部每两月检查一次。
其 余项目根据情况安排每年质控 1 —12次,4项不是随时涉及的项 目(导管护理、患者约束、特级护理、输血管理)要求科室涉 及时检查,同时上报护理部。
二、 2016年与2017年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对比1•临床护理质量检查项目2. 护理管理质量检查结果在一季度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总结去年护理质量检查护理管理质量■ 2016年■ 2017年情况时,护理部即对2017年护理质量检查提出要求,规定质控小组熟练掌握自己所负责的护理项目质量要求,提高质控理念严格质控,以检查问题出发,从而改进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质控成员按照护理部要求,严格进行质量检查,加强了对患者的访谈及对护士的提问,2017年多个项目得分均低于2016 年。
三、护理部质量检查主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一)患者身份识别检查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情况时,质控组除了查看现场操作情况,还增加了对患者的访谈。
上半年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主要存在未核对患者腕带及未双向核对患者信息的情况,护理部及科室加强管理,下半年检查中各科室均能严格执行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二)安全用药管理各护理单元能认真落实药品管理制度,特别是高危药品及易混淆药品的管理均落实较好。
上半年存在护理人员给药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情况,经护理部及科室督查,已改进。
(三)分级护理分级护理管理中仍存在少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健康宣教内容的情况,要求护士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接受能力,及时评价宣教效果,询问家属是否了解宣教内容。
还有个别护士未能及时根据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调整患者卧位,导致患者卧位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