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口腔门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300分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口腔门诊的护理管理口腔门诊的护理管理:建立健全门诊预防感染护理管理组织;定期组织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环节管理,切断感染途径;做好质量监控。
坚持持续改进。
医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口腔科门诊由于使用器械种类多、数量大,而且频繁用于病人口中,直接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极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因此加强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严格执行预防感染操作规范,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是口腔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建立健全门诊预防感染护理管理组织成立由科护士长、护士长、感控护士组成的三级门诊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实行逐级管理。
严格把关。
2定期组织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制定和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计划,尤其是口腔诊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灭菌,要求人人掌握,护士长每月对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对新上岗和轮转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并定期对卫生员进行消毒卫生基本知识的教育。
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明确岗位职责根据口腔科具体工作情况,分设分诊护士、配合护士、消毒护士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
分诊护士负责对就诊病人进行分诊导诊,健康教育,物品领取,对外联系和与总务科专门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的交接和登记。
配合护士每天做好诊室的器械清点登记。
环境消毒,保证诊室内各类消毒器械、物品、药物定位放置,确保在有效期内。
负责向医技人员提供各种物品,避免医技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离开诊室或戴手套取用各种用物,诊疗结束后将用后物品送清洗室。
并按要求分类放置医疗废物和更换一次性椅套。
消毒护士负责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维护保养、贮存及消毒灭菌效果检测,配合感染控制科定期进行紫外线灯管强度检测,消毒室、无菌室空气检测,器械消毒检测,以及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剂微生物污染检测,以确保各项消毒灭菌指标达标。
4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环节管理,切断感染途径4.1环境消毒管理牙科治疗中,高速涡轮手机、超声洁牙机都会产生飞沫,携带病源微生物形成气溶胶进入空气对环境中的空气和物品造成污染。
口腔门诊护理全流程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口腔门诊作为提供口腔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其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口腔门诊护理全流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口腔门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探讨如何实现高效、优质的护理全流程管理。
一、护理人员配置与培训1. 护理人员配置: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应根据门诊规模、业务量和患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口腔诊疗流程,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2. 培训与考核: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最新的口腔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质量。
培训内容应包括口腔护理基础知识、口腔诊疗器械的使用和消毒、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
二、患者预约与接待1. 患者预约: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途径接受患者预约,确保患者按时就诊。
预约时应向患者告知就诊流程、注意事项和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2. 患者接待: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协助患者完成挂号、缴费等手续。
对于首次就诊的患者,应详细介绍门诊环境、诊疗流程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三、术前准备与患者告知1.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提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就诊需求,准备好相应的器械、材料和药品。
同时,确保手术室环境卫生、消毒隔离措施到位。
2. 患者告知:在患者就诊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告知治疗方案、可能产生的不适感和术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四、口腔诊疗护理1. 配合医生完成口腔诊疗操作,确保诊疗过程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口腔诊疗器械的使用和消毒,保证患者安全。
2.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关注患者舒适度,适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五、术后康复与随访1. 术后康复: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护理措施,包括饮食、口腔清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