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ZT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动态补偿装置工作原理1.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目标是维持电网的功率因数在良好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
为实现这个目标,控制器通过检测电网的功率因数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无功补偿以及补偿的大小。
当电网的功率因数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无功补偿装置,将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与之相等的有功功率引入电网,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2.无功补偿控制器采用了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通过与无功补偿装置的通信以及对电网的监测,实现对电网无功功率的精确控制。
控制器通过测量电网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出电网的功率因数,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当功率因数偏离设定值时,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无功补偿装置进行补偿。
3.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控制器还可通过调节无功功率的大小和相位来实现更精确的无功补偿。
控制器可以根据电网的需求和运行状态,调整无功补偿装置的输出功率,并确保无功功率的补偿与电网的负荷变化相匹配。
此外,控制器还可以通过改变无功补偿装置的输出电流相位角来实现无功功率的引入或者吸收,以进一步控制电网的功率因数。
4.无功补偿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电网的频率和电压发生波动时,控制器应具备相应的保护机制,及时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策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动态补偿装置工作原理:动态补偿装置是无功补偿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态补偿装置通过实时检测电网的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无功补偿。
当电网的无功功率超过设定值时,动态补偿装置通过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相应的无功补偿设备,并将其输出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相抵消,从而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2.动态补偿装置采用了高速开关技术,通过将无功功率与之相等的有功功率引入电网,在实时响应电网无功功率的变化,快速调整补偿功率和补偿相位,以满足电网的补偿要求。
3.动态补偿装置还可以实现对电网的谐波抑制和电压调节。
HWVKC压控调容式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合肥华威自动化有限公司2011·9目录一、变电站中常用的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3)二、压控调容装置简述 (4)三、压控调容装置特点 (5)四、装置构成系统框图 (6)五、装置的适用范围 (7)六、压控调容开关的外形示意图及参考尺寸 (8)七、压控调容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10)八、压控调容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1)九、压控调容装置的型号说明 (14)十、两种高压无功补偿方式的比较表 (14)十一、HWVKC压控调容补偿装置运行照片 (15)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管理,是保证电压质量及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加强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管理可以稳定系统电压,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在不增加电源建设的前提下增加供电能力。
目前电力系统对电压无功管理非常重视,国家在近几年中,相继颁布了多个无功补偿类的新标准,同时废止相应的老标准。
在国家的新标准中,进一步强调了“并联电容器装置宜采用自动投切方式”和“保护装置”。
一、变电站中常用的高压无功补偿装置1.固定式补偿装置工作方式:电容器容量固定,一次性投入或切除,可通过断开外熔丝的方法改变电容器的容量。
优点:成本低廉,运行简单缺点:总容量不可过大,否则系统轻载时会过补偿;投切操作或增减熔丝调容时需人工操作。
2.分组投切自动补偿装置工作方式:电容器总容量分为2~6组,通过无功控制器自动分组投切。
优点:跟踪系统无功变化,自动调整电容器投入容量,无功补偿及时准确,电网电压和功率因数稳定度高。
缺点:电容器投入时有涌流、切除时有过压,调容需通过真空开关的通断来实现,动作频次高时影响开关寿命。
3. 压控调容自动补偿装置工作方式:根据2U C Q ω=的原理,将电容器总容量固定式接入,串联专用的9档有载电压调压器,通过控制器监测到的系统无功需量,自动调节有载电压调压器的档位,改变电容器的端电压,从而改变了电容器实际输入电网的容性功率,达到无功自动补偿的目的。
「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原理」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简称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是一种能够自动调节电网电压和无功功率的电力装置。
它通过实时监测电网的无功功率,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电源的无功功率输出,从而实现电网电压的稳定和无功功率的平衡。
下面将介绍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
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主要参考了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和电压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
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一般由电流传感器、无功功率测量模块、控制器和电力电子开关组成。
首先,电流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电网的电流。
电流传感器可以采用互感器或霍尔传感器等技术,将电网电流转化为与之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其次,无功功率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网的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测量模块通常采用功率测量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
功率测量电路将电压和电流信号分别经过放大和相位移,然后经过乘法运算得到瞬时无功功率。
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方便控制器的处理。
然后,控制器是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核心部分。
控制器根据无功功率测量模块测量的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无功功率的补偿量。
然后,控制器通过控制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和断开,调节电源的无功功率输出。
控制器采用微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
最后,电力电子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无功功率输出。
它可以为电源提供可变的无功功率,通过调节开关的导通和断开时间来实现。
总的来说,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就是通过实时测量和计算电网的无功功率,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电源的无功功率输出。
通过控制器和电力电子开关的配合,实现电网电压的稳定和无功功率的平衡。
这种装置在电力系统的调压和无功补偿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调压式高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默认分类 2008-04-02 17:29 阅读157 评论3字号:大中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与日剧增,电力负荷越来越大。
由于感性负荷较大,造成电网功率因数降低,损耗增大,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电质量下降。
因此,搞好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降低供电损耗,提高供电质量,一直是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1 现状无功补偿目前主要有同步调相机和固定电容器两种补偿方式。
由于固定电容器设备简单、投资较小、维护费用较低,因此,除非特殊需要,都采用固定电容器补偿。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所采用的电容器无功补偿主要有单组或多组投切固定补偿方式、可控电抗器配合调节等方式。
在这些方式中,电容器均是全电压投切。
2 存在的问题2.1 运行工作条件差电容器具有高场强、满负荷、频投切等特点,目前较大容量无功补偿装置一般采用分组投切方式,此方式在分闸时易产生操作过电压,在合闸时易产生较大涌流,对电网、电容器和断路器冲击很大,极易造成电容器、开关的损伤;其电气寿命、机械寿命都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减少操作过电压及涌流等对电容器、开关造成的冲击,是提高电容器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有些不脱网静态无功、电压调节装置采用电容器与可控电抗器配合的调节原理,而这种方式损耗大、造价高、维护复杂,并且不能减小投入时对电网和电容器的冲击。
2.2 确定合理补偿容量困难确定合理的补偿容量是一个难题,如果选取的容量过大,负荷不大,整组投入过补,电压偏高;不投时功率因数偏低;如果容量较小,补偿容量不足。
2.3 及时投切不容易如无自控装置,人员不能全面照顾变化情况,电容器投切不及时,易造成电压、功率因数指标不合格。
这些问题都影响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造成电压、功率因数不合格,给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网损耗带来一定影响。
调压式动态无功补偿系统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该系统通过改变补偿电容器电压的方法改变补偿电容器发出的无功量,在综合测控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全自动跟踪动态无功补偿。
浅谈DWZT型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的技术特点【摘要】当前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工业生产负荷不断增加,电力负荷缺口日益严重,导致电压不稳。
实现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对提高供电电压质量、降低线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DWZT型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突破传统无功补偿理念,使电容器分组投切为一次性固定投入,通过改变电容器端电压达到改变补偿容量的目的,解决了电容器投切中的过电压、涌流等技术问题。
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的推广应用将把电压无功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可以大幅度降低线损,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新建电厂的情况下增加供电能力,缓解国内电力紧张。
【关键词】浅谈DWZT型调节装置技术特点1 原理简介DWZT型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采用新的无功补偿理念。
根据Q=2πfcu2通过电压调节器改变电容器端部输出电压,从而达到改变无功输出容量、调节系统功率因数、改善系统无功功率的目的。
该装置在调节过程中无过电压、无电容器充放电、无涌流等不良现象,它可以实现实时调节,保证电容器运行在电容器额定电压以下,延长了电容器是使用寿命。
整套电容器组固定接入,不采用传统的分组投切,其输出容量可从(100—25)%分9级输出,调节更细致,从而避免传统分组出现的过补或欠缺情况。
DWZT型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广泛应用于35—220KV变电站,可以在6—66KV母线上进行无功调节,在保证电压合格的基础上,保证功率因数合格,有效降低线损,当串联电抗器后具有抑制谐波放大的功能。
2 系统组成DWZT型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电容器装置;(2)电压自动调节装置;(3)电抗器;(4)微机控制。
电压调节器:为电力电容器连接母线的前端设备,接收来自微机控制器和无功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调节电容器端电压,从而改变电容器的无功输出容量,以满足系统无功需求。
微机控制器:采集来自一次系统的电流、电压,计算系统功率因数;采集电压调节器的运行状态及档位,采集主变调压分接开关的运行档位。
调压式调容自动补偿装置说明一、概述电力系统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电压过高或过低不仅会直接影响电器设备的效率和寿命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等,严重的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目前,国际、国内能源紧张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国国务院已经提出要建立节能型社会。
而电力系统节能的重要手段就是合理调节运行方式,保证经济运行。
调压式调容自动补偿装置是西安合容电气有限公司最新研制且引领行业新技术的一种新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该装置突破了以往用断路器,接触器等开关分组投切电容器的传统无功补偿方式,而是利用电容器在无功补偿中输出的容性无功和其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控制调压器的输出电压来改变固定电容器组的端电压,达到精细补偿无功的目的。
该装置的控制器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可对电网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无功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和显示;同时,还可对各项控制和保护参数进行整定。
控制器依据电压无功的控制方式,根据电压和无功的变化,自动调节有载分接开关的档位来改变自耦式有载调压器的输出电压。
因电容器接在调压器的输出端,调压器的输入端接在母线或线路上。
因此,随着电压的变化,电容器组向电网系统输出的无功补偿容量会相应变化。
该装置的应用范围广,可用于电力企业,煤炭行业,冶金行业,石油行业,水泥行业,铁路行业及风力发电厂等,实现6KV、10KV、35KV电压等级的大容量无功功率的自动补偿。
本装置主要由调压器、并联电容器组、控制器等组成。
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方便。
二、设计制造的标准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GB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二部分温升》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GB1094.5-2003 《电力变压器第五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T6451 -1999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088 -1999 《6-500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GB/T11024.1-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实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GB/T11024.4-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4部分:内部熔丝》GB/T11024.3-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GB/T11024.2-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2部分:耐久性实验》GB50277-1995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DL/T604-1996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5352-2006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GB/T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同技术要求》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GB/T16927.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GB50150-2006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GB1207-2006 《电磁式压力互感器》GB/T507-2002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GB2536-1990 《变压器油》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4258-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026-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三、装置的技术特点1、突破了用断路器,接触器对电容器进行分组投切的传统无功补偿方式,解决了投切过程中的涌流和重燃过电压等问题。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原理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原理是指通过电力电容器组将电能转换为电容器无功电能,并通过与负载并联的方式,使电容器的无功电能与负载消耗的无功电能相互抵消,从而达到补偿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网负载的无功损耗的目的。
具体原理如下:
1. 无功功率的消耗:电力系统中的负载会产生无功功率,主要是由于电感和电容产生的。
电感负载会吸收无功电能,而电容负载会产生无功电能。
2. 电容器组的作用: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内部包含一组电容器,它们具有储存和释放无功电能的能力。
当电容器组接入电力系统时,它会吸收系统中的多余无功电能,并将其储存起来。
3. 电容器组的并联:电容器组与负载并联,将储存的无功电能释放到负载上,实现无功电能的补偿。
由于电容器组与负载并联,所以其所释放的无功电能与负载消耗的无功电能一致,相互抵消。
4. 功率因数提升:通过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减少了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并使负载的功率因数提高。
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降低电网的无功损耗,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总之,高压无功补偿装置通过电容器组吸收和释放无功电能,
并与负载并联,实现无功电能的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网负载的无功损耗。
特高压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特高压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是特高压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它主要用于控制、补偿和维护特高压变电站的低压侧无功功率,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特高压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原理、结构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作用1. 无功功率控制:通过控制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运行,调节设备的无功输出,控制变电站的无功功率,以满足电网的无功需求。
2. 无功功率补偿:在电网运行中,特高压变电站的低压侧会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通过投切运行,向电网提供或吸收无功功率,以实现电网的无功平衡。
3. 电力质量改善:通过控制无功补偿装置投切运行,调节电网的无功功率,可以改善电网的电力质量,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原理特高压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电网的无功需求,控制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运行,实现无功功率的调节和补偿。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电容器和电抗器的使用:在无功补偿装置中通常会采用电容器和电抗器作为无功补偿设备,通过调节电容器和电抗器的投切运行,实现对电网无功功率的补偿和控制。
2. 控制系统:特高压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会配备一套完善的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电网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等参数,实现对无功补偿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3. 调节装置:在无功补偿装置中还会配置一些调节装置,用于调整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运行方式和时间,以满足电网的无功需求。
三、结构特高压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无功补偿设备、控制系统和调节装置等。
3. 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各种开关、接触器、继电器和调压器等,通过调节这些装置的运行状态,实现对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运行和调节。
四、应用特高压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工业生产:特高压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满足工业用电的无功需求,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原理、构造及优点一.原理: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根据Q=2πCU2原理采用调节电容器端电压方式,改变电容器端电压U来调节电容器无功出力满足系统容性无功需要,达到稳定电压,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输电损耗之目的。
二、构成该装置由自耦调压器、电容器、微机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其关键技术为自耦调压器,它输入端接母线输出端接电容器,电容器电压可在(100~50)%之间调整,无功输出可在(100~25)%电容容量输出。
自耦调压器采用有载调压,电容器为容性无功电源,微机控制器采用九区图原理由单板机完成,它具有控制、保护、显示远动等功能,可以和综自接口。
微机控制器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特殊设计,满足用户特殊要求。
三、调压式无功电压补偿装置的优点1、电容器固定接入,可以连续可调输出,满足系统容式无功需要。
2、电容器长期工作在额定电压以下,可以成倍延长电容器的寿命。
3、由于采用自耦调压器调压附加损耗小,仅为电容器容量的(0.5~2)‰,根据国标GB6451.2-86普通35kV变压器25000kV A容量满载时损耗仅120KW左右,为额定容量的4.8‰左右,自耦变压器损耗仅为普通变压器的1/3~1/2即2.8‰左右。
由于我们特殊设计其损耗更小为(0.5~2)‰4、该装置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安装调试后可无人值守,由于电容器运行电压低,电容器基本不会损坏,无需备件。
和SVC相比占地小,DWZT-35/20000安装位置仅需6×15=90M2,而SVC需占地500M2以上,和SVC相比不需要净水等辅助设备。
5、和SVC相比无谐波污染,不需要辅加谐波吸收回路。
SVC相关技术及存在问题SVC定义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依靠高压可控硅控制电压,电容容量保证无功输出,满足系统无功需要。
它最大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可以在几个固波内完成变化,另外一个是可以连续调节。
SVC一般由TCR、TSC和FC组成。
TCR为感性无功调节回路,即在电抗器中串入高压可控础调节感性无功容量;TSC是用高压可控硅投切电容器改变容性无功容量;而FC是谐波吸收回路(兼作基波容性无功电源),其损耗在三个部分产生。
一、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负荷不断增加,电力负荷缺口日益严重,电压质量不断恶化。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及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加强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管理可以稳定系统电压,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在不增加电源建设的前提下增加供电能力。
目前电力系统对电压无功管理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了许多电压无功管理应用软件。
但由于目前无功调节手段落后及电容器运行中过压、过流、寿命等问题,使得电压无功管理软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电压无功管理相对落后、线损偏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公司开发了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该装置突破传统无功补偿理念,改电容器分组投切为一次性固定投入,通过改变电容器端电压达到改变补偿容量的目的,解决了电容器投切中的过电压、涌流等技术问题。
改滞后调节为适时调节。
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的推广应用将把电压无功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可以大幅度降低线损,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新建电厂的情况下增加供电能力,为解决目前国内电力紧张作出贡献。
1、传统的调节手段及电容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电压无功调节都是通过改变电容器投入数量及调节主变电压分接开关来实现的。
这样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无论将电容器如何分组都不可能完全适应系统感性无功变化,只能在某一较大范围内进行调节,不能实现细调;二是电容器投切产生过电压,因而频繁操作必将严重影响电容器运行寿命。
因此就无法实现适时、适量的电容补偿,只能对系统或某一区域无功在某一时段内进行优化控制。
电容器在运行中的涌流问题,一般采用串联电抗器进行限制,这样必然要牺牲一部分电容器用来直接补偿电抗器的无功损耗,增加电容器的投资。
而串接电抗器又提高了电容器的运行电压,严重影响了电容器的运行寿命。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许多控制软件及设备不能发挥作用,电压无功管理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新型DWZT的调节原理新型DWZT的电压无功调节装置采用电容器固定接入,通过改变其端电压从而改变电容器组补偿容量。
DWZT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技术方案北京思能达节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11月目录一、公司简介北京思能达节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能达”)于二零零四年在京组建,致力于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
公司注册资金3910万,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一家资产和销售额双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近三万米的思能达产业基地,超过200名的优秀人力资源,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销售和服务机构,提供给客户完整的支持、业务与营销网络,为客户提供实时周到的服务。
凭借多年卓越的电能质量治理平台的应用经验,不断深耕节能服务行业,并提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思能达很早就将目光放在节能服务领域里面,利用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公司不断拓展发展领域,产品应用涉及了电力、风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煤炭、电气化铁路、水泥建材等诸多领域,同时紧跟市场的变化,思能达公司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七大系列十几个品种的产品,并申请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产品包括:TBB型高压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SNTA1002系列线路柱上无功补偿装置、SNTA1003型低压无功补偿滤波成套装置、DWZT系列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DWZT系列馈线调压装置、SNTA1006矿热炉低压短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NTA电石显热余热回收装置、WBB矿用隔爆型动态无功自动补偿装置、SNTA1008电源安全净化装置、SNTA1009瞬时无功电源装置、IVC区域无功优化系统等。
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不断创新,生产卓越的产品,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锐意开拓,目前已经有1000多套产品成功投入使用,并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按照“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发展”的目标,思能达人秉承“诚信、专业、责任、创新、共赢”的企业理念,通过实施既定发展战略,履行企业使命,达到战略领先、管理领先、技术领先和效益领先。
思能达长期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联合,从事服务于相关节能科技的各种实用新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一家专业企业提供节能服务方案和节能设备制造的知名供应商。
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原理、构造及优点
一.原理:
调压式无功电压自动补偿装置根据Q=2πCU2原理采用调节电容器端电压方式,改变电容器端电压U来调节电容器无功出力满足系统容性无功需要,达到稳定电压,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输电损耗之目的。
二、构成
该装置由自耦调压器、电容器、微机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其关键技术为自耦调压器,它输入端接母线输出端接电容器,电容器电压可在(100~50)%之间调整,无功输出可在(100~25)%电容容量输出。
自耦调压器采用有载调压,电容器为容性无功电源,微机控制器采用九区图原理由单板机完成,它具有控制、保护、显示远动等功能,可以和综自接口。
微机控制器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特殊设计,满足用户特殊要求。
三、调压式无功电压补偿装置的优点
1、电容器固定接入,可以连续可调输出,满足系统容式无功需要。
2、电容器长期工作在额定电压以下,可以成倍延长电容器的寿命。
3、由于采用自耦调压器调压附加损耗小,仅为电容器容量的(0.5~2)‰,根据国标GB6451.2-86普通35kV变压器25000kV A容量满载时损耗仅120KW左右,为额定容量的4.8‰左右,自耦变压器损耗仅为普通变压器的1/3~1/2即2.8‰左右。
由于我们特殊设计其损耗更小为(0.5~2)‰
4、该装置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安装调试后可无人值守,由于电容器运行电压低,电容器基本不会损坏,无需备件。
和SVC相比占地小,DWZT-35/20000安装位置仅需6×15=90M2,而SVC需占地500M2以上,和SVC相比不需要净水等辅助设备。
5、和SVC相比无谐波污染,不需要辅加谐波吸收回路。
SVC相关技术及存在问题
SVC定义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依靠高压可控硅控制电压,电容容量保证无功输出,满足系统无功需要。
它最大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可以在几个固波内完成变化,另外一个是可以连续调节。
SVC一般由TCR、TSC和FC组成。
TCR为感性无功调节回路,即在电抗器中串入高压可控础调节感性无功容量;TSC是用高压可控硅投切电容器改变容性无功容量;而FC是谐波吸收回路(兼作基波容性无功电源),其损耗在三个部分产生。
一、TCR中电感(电抗器)中产生的损耗约1%左右。
二、FC回路中的串联电抗器损耗,根据设计及制造水平可以在1~2%,三、高次谐波所产生的损耗,由于SVC 要产生三次谐波,它会通过设备外壳、构件、建筑物构成回路产生发热,此损耗由于设备、构件、建筑物结构不同相差很大,可达5%以上。
洛阳钢厂05年订了一台某厂生产的SVC装置,运行温度非常高,夏季电容器室温度达60℃以上。
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在电容器室安装了吹风机空调等降温设备,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电容器室房顶防
潮沥青均被熔化。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SVC附加损耗在补偿容量的(3~5)%,另外对于风能电厂来说基本上不需要感性无功。
因此不应选择无功输出从感性到容性调节的SVC补偿装置。
SVC由于采用高压硅柱调节,还需建立净水冷却系统。
由高压可控硅均压均流问题,损坏率极高。
运行费用、备件备品费都远远高于调压型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