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二氧化硅和硅酸完整版(推荐)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30
第1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开始,又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硅及其化合物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质,在非金属材料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前景广阔。
通过对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更加密切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了它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性、广泛性和应用的前瞻性。
2、教材的内容本节教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依次按“二氧化硅和硅酸→硅酸盐→硅单质”顺序编排,重点突出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除了介绍酸性氧化物的共性,还介绍了SiO2的特性,扩展了学生对非金属酸性氧化物的认识。
硅酸盐重点介绍硅酸钠溶液的性质和用途。
简要介绍了硅酸的制取原理和硅胶的用途等。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硅的存在和性质,认识二氧化硅的广泛用途;进一步熟悉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个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类比能力。
通过“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并体验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精美图片、实物、相应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及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硅及其化合物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比如:岩石、土壤、沙子、玻璃、水泥、水晶、陶瓷等,在初中化学中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介绍,对这些物质的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奠定了基础。
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充分应用课件、插图等,并联系生活实际,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主动探究知识;2、学法:教师引导下,通过回忆已有知识,进行阅读、思考、对比、交流等方式不断地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逐步形成假设,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系实际应用,加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