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清洁度3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34
液压元件清洁度测定法(称重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定量测定液压元件内部(与工作介质接触的表面)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2.安全2.1石油醚(90-120℃)的使用——通风,不接触明火。
2.2B70-30型电动吸引器的使用——连续工作30分钟必须停机;冷却后再继续使用。
3.方法概要用干净的清洗液冲洗液压元件内腔,冲洗后的清洗液以滤膜真空过滤。
滤膜的重量差即为该元件内腔含有固体颗粒污染物的重量。
4.仪器和材料4.1B70-30型电动吸引器,包括:4.1.1抽真空装置;4.1.2 抽滤用真空瓶:1升装4.2 砂芯过滤活动装置,包括:4.2.1玻璃圆筒形漏斗:250ml刻度4.2.2保持架夹钳4.2.3适于安放滤膜的带有玻璃砂芯板的垫圈4.2.4锥形漏斗4.3滤膜三种:4.3.1直径φ50mm,孔径为0.45μm,不带方格的滤膜。
4.3.2直径φ50mm,孔径为0.8μm,不带方格的滤膜。
4.3.3直径φ50mm,孔径为5μm,不带方格的滤膜。
4.4滤网:金属网,网孔尺寸为38μm。
4.5不锈钢平嘴镊子4.6分析天平:精度≤0.5mg4.7称量瓶:直径φ80mm4.8非风冷式干燥箱:能保温80~100℃4.9干燥器:使用硅胶干燥4.10洗瓶:500ml4.11量杯:1000ml4.12清洗液:120号溶剂油4.13塑料盒(或盆、桶)第 1 页共4页5. 准备工作5.1用0.45μm滤膜过滤120号溶剂油。
5.2用过滤好的120号溶剂油清洗称量瓶、塑料盆及其它容器。
6. 试验步骤6.1称重:取一张0.8μm滤膜置称量瓶中,半开盖放入干燥箱,经80℃恒温30分钟,合盖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出其原始重量G1。
6.2清洗:根据被测元件的内腔湿容积(即与油液接触的内腔容积)确定清洗液的用量。
一般为被测元件内腔湿容积的2~5倍。
用过滤后的清洗液油喷洗与工作介质接触的零件表面;重复清洗至少两次。
6.3将已称重的滤膜固定在过滤装置上,充分搅拌待测样品后,倒入过滤漏斗中抽滤;盛过样品的容器都须用溶剂油清洗,洗液一并倒入过滤漏斗中;待抽滤到约5ml余液时,用洗瓶以溶剂油冲洗漏斗壁,继续抽滤直至抽干滤膜。
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液压系统清洁度是指系统中油液和管路、阀件等元件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的含量和状态。
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对于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提高设备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应当明确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和检测方法。
清洁度等级的划分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工况下系统的要求,既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要尽可能延长系统元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检测方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是制定国家标准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只有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才能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
其次,国家标准还应当对液压系统清洁度的控制要求进行详细规定。
这包括了从液压油的选择和使用、系统设计和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于系统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去除方法的规范。
只有在全面规范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控制液压系统的清洁度,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外,国家标准还应当对于液压系统清洁度的监测和评估进行规范。
这包括了对于系统清洁度的定期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对于监测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科学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国家标准还应当对于液压系统清洁度的管理和应用提出相关要求。
这包括了对于液压系统清洁度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以及对于标准的推广应用和培训要求。
只有通过全面的管理和应用,才能真正将国家标准落实到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方方面面。
总的来说,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合理的国家标准,才能有效地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能够为我国的工程技术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