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基本操作
- 格式:docx
- 大小:16.31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轨道交通操作简易手册1、车站LOW进路排列1)特点:(1)右侧行车;(2)始终端按钮灯同向,均点击右侧信号机;(3)要连续分段排列进路,不可越过其他按钮。
2)排列进路过程:(1)左击始端按钮;(2)右击终端按钮;(3(43(1(2(3(421(1(22(1(2312。
:终到)。
方向)。
3)在CLOW点击车站空白处,点击左下角自排全开,点击执行。
右下角显示变成了自排全开模式。
4)设定机车为ATO模式。
5)修改模拟时间到合适的点。
6)在计划图编组系统上点击“应用计划”。
附车站LOW和车辆段微机联锁系统操作大全LOW上安全相关命令的操作1.1.1.安全相关命令的操作1.1.1.1.安全相关命令该命令执行后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或设备安全的命令,安全相关命令的底色为淡蓝色。
1.1.1.1.操作选择了要执行的安全相关命令,并用鼠标左键点击了“执行”按钮后(相关的安全命令按钮为淡蓝色底色,普通命令的底色为灰色)。
受到安全操作影响的要素底色在图像中转换为橙色表示被电子联锁标记。
例如:对道岔W123进行强行转岔。
a)原始状态。
1)检查在主窗口左下方显示的命令是否与输入的命令一致。
2)检查输入的命令是否完全符合想输入的命令。
3)检查所选的要素是否已被标记。
4)检查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两条彩色条颜色是否一致,并且上行静止,下行闪烁。
5)检查带红条的圆圈(情况探测器)是否旋转。
E)在上述条件满足后,必须在15秒内按“释放1”健,在10秒内按“释放2”键,否则安全相关命令操作会被自动取消,而且在未点击“释放2”之前,可以通过点击“取消”键来取消安全相关命令操作。
LOW上对联锁的操作在LOW显示屏空白处点击左键或刚登记进入后出现在命令栏内的所有命令,均为对联锁的操作的命令。
命令类型栏中“R”为普通命令,“S”安全命令。
1.1.3.1.排列基本进路在LOW上,要排列一条基本进路,只要用鼠标的左键点击LOW主窗口上要排列进路的始端信号机,再用鼠标的右键点击要排列进路的终端信号机,此时所选始端信号机和终端信号机都会被打上灰色底色,然后在对话窗口中的命令显示栏(在LOW的左下角)用鼠标的左键点击“排列进路”的命令,最后用鼠标的左键点击对话窗口中的“执行”按钮即可。
实训二:车辆段(DDC)的基础操作1.1 操作规程1.1.1 站场下排按钮1.1.1.1 上电解锁计算机停电恢复后,必须确认站场内无进路存在方可使用上电解锁一次性解锁站场上的所有轨道区段,否则只可用区段故障解锁方式解锁不在进路上的区段。
操作方法:点击“上电解锁”按钮,输入密码”123”,延时3秒后一次解除全场锁闭。
1.1.1.2 清提示作用:清楚屏幕下方的操作提示。
清提示:自复式按钮. 操作方法:点击“清提示”按钮1.1.1.3 信名信名:显示所有信号机名称信名:自复式按钮操作方法:点击“信名”按钮,显示所有信号机名称;再次点击“隐藏信号名”。
1.1.1.4 岔名岔名:显示所有道岔名称岔名:自复式按钮操作方法:点击“岔名”按钮,显示所有道岔名称;再次点击“隐藏道岔名”。
1.1.1.1 非进路与试车线非进路用于车辆段中的试车线线路。
操作方法:点击“非进路”按钮+“建立”按钮+“确认”按钮,自动选排出进路,(试车线显示白色光带)并开放进路上所有的信号机。
(白灯)待作业完成后,再次点击“非进路调车”按钮+“取消”按钮+“确认”按钮,关闭信号后延时30秒解除进路锁闭。
1.1.1.6 引导点击“引导”按钮出现,站场上排引导按钮站场上排按钮引导总锁当咽喉区出现道岔失表示而无法接车或无法排列接车进路时,采用引导总锁方式把车列接进入股道。
第一步,确认道岔的位置均已开通到接车股道,对于失表示道岔应要求“室外人工确认”;第二步,点下该按钮,并输入密码“123”,后“确定”,道岔全部锁闭;第三步,点下对应接车口的“引导信号按钮”(JD1引导、JDII引导),并输入密码“123”,对应接车口信号机点亮“引导红黄灯”;第四步,让车列进入信号机内方;第五步,确认车列进行股道后,再次点击“总人解+引导总锁”+密码“123”,解除咽喉道岔锁闭。
1. 引导当接车进路的区段轨道电路故障并且道岔表示正常时,不能排列接车进路,需要办理引导接车时,先将进路中所有道岔单操到要求位置。
轨道交通行业列车驾驶操作规程手册第一章总则1.1 规程目的为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顺畅,保障乘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列车驾驶员操作行为,制定本操作规程手册。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轨道交通行业列车驾驶操作员,包括地铁、高铁、有轨电车等各类轨道交通系统。
第二章列车驾驶员的基本职责2.1 安全驾驶列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信号灯、轨道情况和乘客状况,确保列车平稳行驶,并遵守各类交通运营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第一。
2.2 乘客服务列车驾驶员需要热情地对待乘客,提供帮助和引导,并能够及时回应乘客的疑问和需求。
2.3 突发情况处置在突发情况下,列车驾驶员需要迅速反应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乘客的安全。
第三章列车驾驶操作流程3.1 前期准备列车驾驶员在开车前,要进行全面的列车检查,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检查列车内部设备完好,并与车站进行联络。
3.2 开车准备列车驾驶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列车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关闭车门、调试制动系统等。
3.3 列车启动列车驾驶员按照信号指示和运营计划,启动列车并逐渐加速到规定速度。
在启动过程中要注意平顺过度,避免乘客身体不适。
3.4 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列车驾驶员需要根据信号指示和调度指令,合理控制列车速度,保持安全的车距,确保行车过程中的平稳和可靠。
3.5 列车停车列车驾驶员在接近目的站点时,要严格遵守停车信号,减速到规定速度,并进行平稳停车。
同时确保列车与站台之间的间隙符合安全标准。
第四章急救和紧急情况处理4.1 乘客紧急求助当乘客遇到突发状况时,列车驾驶员需要及时响应,并通过对讲系统与乘客建立联系并给予指导。
4.2 灾害应对当列车遇到火灾、地震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列车驾驶员需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包括疏散乘客、向调度中心报告等。
4.3 乘客伤病处理列车驾驶员在发现乘客生病或受伤时,要立即通知调度中心并及时向乘客提供急救和救援。
第五章安全规定和操作禁忌5.1 安全规定列车驾驶员需要遵守各类运营规章制度,包括限速规定、停车规定、应急处理规定等,确保行车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模式一、全自动驾驶模式——ATO模式1、司机将模式开关1转换至“ATO”位置,在此模式下,列车的起动、加速、巡航、惰行、制动、精确停车、开门及折返等由车载信号设备自动控制,不需要司机操作。
2、列车在站台停稳,车载信号设备给出门允许信号后,车门及安全门自动打开。
3、停站时间结束后,需要人工关闭车门,门关好后,按下ATO发车按钮,列车启动。
4、车载信号设备连续监控列车的速度,并在超过规定速度时自动实施常用制动,在超过最大允许速度时自动实施紧急制动。
5、所有必要的驾驶信息将在司机室TOD屏上显示。
二、速度监控下的人工驾驶模式——ATP模式1、司机将模式开关1转换至“ATP”位置,在此模式下,列车的速度、监控、运行及制动在车载信号设备限制下由司机操作。
2、开关车门由司机人工控制,但开车门仅在车载信号设备给出门允许信号时才允许操作。
3、车载信号设备连续监控列车速度,并在超过规定速度时实施常用制动。
在超过最大允许速度时实施紧急制动。
4、所有必要的驾驶信息将在司机室TOD屏上显示。
三、限速人工驾驶模式——RM模式1、司机将模式开关1转换至“RM”位置,在此模式下,列车的速度、监控、运行及制动由司机人工控制。
2、车载信号设备不提供门允许信号,开关车门时需转至NRM模式。
3、车载信号设备仅对列车特定速度(25 km/h)进行超速防护,列车超速(大于25 km/h)时自动施加紧急制动。
4、所有必要的驾驶信息将在司机室TOD屏上显示。
四、点式ATP模式——IATP模式点式ATP模式作为最常用的后备模式在CBTC系统无法启用的条件下使用,此时车载通信系统不能实现连续数据传输,依靠固定点式设备进行车地间的点式通信。
1、司机将模式开关1转换至“IATP”位置,司机得到行车调度员可以动车的指令后,按下驾驶台上的IATP释放按钮。
在此模式下,列车的速度、监控、运行及制动由司机人工控制。
2、开关车门由司机人工控制,但开车门仅在车载信号设备给出门允许信号时才允许操作。
轨道交通行业列车驾驶操作规程手册第一章介绍本手册旨在规范轨道交通行业列车驾驶操作,并确保乘客和列车的安全。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列车驾驶员应遵循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第二章列车驾驶员的职责和义务2.1 列车驾驶员的资质要求列车驾驶员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资格认证标准,取得相应的专业驾驶执照,并且年龄、视力和听力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
同时,列车驾驶员应经过国家指定机构的专业培训和考核。
2.2 列车驾驶员的职责列车驾驶员应时刻保持专注和警觉,负责列车的安全运行。
他们应严格遵守列车调度和运行规定,确保按时发车、到站。
在列车行进过程中,驾驶员还应随时注意控制区间内的信号灯和标识,以及站台上的旅客情况。
2.3 列车驾驶员的义务列车驾驶员必须遵守公司的纪律和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擅自离开驾驶室,也不得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或其他带有分散注意力的电子设备。
发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应本能地采取措施以保护乘客和列车的安全。
第三章列车驾驶操作规程3.1 准备工作列车驾驶员在准备工作前,应先检查列车的整体状况和设备操作是否正常。
他们还应查看列车运行计划,并对最新的通告和列车状态进行了解。
3.2 开门操作列车驾驶员需要确保列车门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流畅无阻。
在开门前,应先观察站台上是否有乘客准备上下车,确保安全再打开车门。
同时,还需保证在关门前乘客已全部上下车完毕。
3.3 列车运行列车驾驶员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信号灯和标识的指示,保持适当的车速和行车间隔。
同时,还需注意车头车尾的轨道以及列车前后的隧道、道口等特殊地段。
3.4 紧急情况处理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列车驾驶员应立即行动,正确操作应急装置并紧急制动列车。
同时,他们还需向调度员和乘务长报告情况,协助乘务人员安抚乘客并组织疏散。
第四章安全意识和培训4.1 安全意识培养公司应定期开展列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能力。
培训包括应急处置、消防安全、乘客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客车运行中的操作司机在本线的车厂与车厂调度员办理客车接车手续, 并按规定于客车出库前30分钟进行整备作业,具体整备作业内容按GDY/QW-CW09-16?一号线客车司机手册?、GDY/QW-CW09-22?二号线客车司机手册?中的规定。
一号线的具体规定。
1客车出车厂时,司机凭出车厂开放的信号,采用RM模式驾驶客车运行到转换轨一度停车,自动转换SM模式驾驶进入车站。
2 客车入车厂时,司机在西朗站播送通知乘客全部下车后关好车门,以ATO模式驾驶客车进入转换轨人工转换RM模式,凭入车厂信号机的显示驾驶进入车厂。
3客车在车站停稳后自动开车门。
司机迅速翻开驾驶室门,跨出半步,观察乘客上下车情况并准确关车门〔一般DTI显示10S 时开始关车门〕。
当车门关闭后,司机迅速作出与车辆垂直的立式动作,再次确认车门是否关好。
当司机坐入驾驶台后,在动车前须通过观察镜观察站台情况。
4客车进站停车头部越过停车标时,如驾驶室后第一个客室门对着站台,按规定开门;客车停车位置越出站台2个车门及以下时,司机切除该车门开关再翻开其他车门上下乘客。
司机发现未到位停车时,立即手动对位停车。
5 客车在站台区内停车位置超出站台3个车门及以上时,报告行调,经行调同意,司机不开车门继续运行到前方站停车。
行调应通知前方站。
车站应及时对站台播送,站台岗维持好秩序。
7.5.2.6客车司机在运行中要掌握好各种速度,客车在一号线运行速度规定见表14 。
表14 客车运行速度二号线的具体规定。
1 客车从赤沙车厂出发时,司机凭出车厂开放的信号,采用RM 模式驾驶,到转换轨转换驾驶模式,凭S814〔或S816〕信号机的显示进入出/入车厂线路运行,以ATO模式驾驶进入磨碟沙车站。
2 客车入车厂前,司机按?运营时刻表?的规定或行调的命令,在万胜围或磨碟沙站播送通知乘客全部下车后关好车门,在磨碟沙站以ATO模式驾驶客车进入入车厂〔或出车厂〕线,在转换轨人工转换RM模式,凭入车厂信号机的显示驾驶进入车厂。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基本操作
列车司机在出乘前应按照相关管理办法、操作指南、司机手册等要求做好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在作业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1、找到对应列车后,先做到“库内动车四确认”。
2、按《列车检查作业标准》做好列车静态检查和动态测试,并控制作业时间。
3、检车时遇到列车因故障而无法进行出库作业时,及时跟车场调度员联系。
4、在车站出乘与交班司机交接时,要清楚列车的技术状态及线路限速与施工情况。
一、投入蓄电池
按下司机操纵台上的蓄电池合按钮,蓄电池即投入使用,通过司机室右侧屏上的蓄电池表可观察到蓄电池电压应该为DC 110 V。
如果蓄电池亏电,即蓄电池电压低于DC 80 V,将司机室继电器柜中的蓄电池欠压强投开关转换到“强制”位,蓄电池即可强制投入使用,当蓄电池电压高于DC 89 V时欠压继电器恢复,蓄电池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二、激活头车
根据实际运行方向,将运行方向前端司控器钥匙开关转换到“开”位,尾端保持在“关”位,通过司机操纵台上TMS显示屏观察到列车有司机室占用显示,表示4016车司机室被占用。
三、控制受电弓
观察司机操纵台上的风压表,如果总风压力高于450 kPa,按下司机室右侧屏上的升弓按钮并持续2 s后松开,车顶上受电弓在8 s内升弓到位,通过司机操纵台上TMS显示屏观察到Mp车受电弓升弓显示,并且电压显示为1 500 V,同时右侧屏的网压表显示为1.5 kV。
如果总风压力低于450 kPa,可以通过控制动车客室下部的受电弓电动气泵来打风。
具体操作为:按下司机室右侧屏上的升弓泵按钮,两个动车的电动气泵开始工作;当风压力高于750 kPa时电动气泵停止工作,这时辅助风缸的压力值
已经达到升弓的压力要求,再按下司机室右侧屏上的升弓按钮并持续2 s后松开,使升弓电磁阀得电,动车车顶上受电弓开始升弓,升弓完成后,两台SIV正常工作,空压机正常工作打风。
四、启动辅助电源
在接触网网压正常(TMS显示屏的辅助电源界面及右侧屏DC 1 500 V网压表有网压显示)的情况下,按下司机操纵台上的SIV启动按钮,SIV即可自行启动,此时通过TMS显示屏可以观察SIV输出的AC 380 V电压是否正常,正常范围为AC 380 V±AC 380 V×5%;SIV输出的DC 110 V电压是否正常,正常范围为DC 110 V ±DC 110 V×1%;SIV输出的DC 24 V电压是否正常,正常范围为DC 24 V±DC 24 V×3%。
如果SIV出现故障而停机,可按下司机操纵台上的HB复位按钮,实现SIV复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SIV严重故障,司机操纵台上的HB复位按钮只能复位一次,但车下SIV箱内的HB复位按钮不受此限制。
SIV启动后,客室照明等辅助用电设备即可投入使用,待观察右侧屏DC 110 V 电压表稳定时,方可进行客室门、空调等系统的控制操作。
五、启动空气压缩机
待SIV输出的AC 380 V电压正常后,按下司机操纵台上的空压机启动按钮,车下空压机即可启动,此时观察TMS显示屏,空压机工作时标记“M”应为绿色,同时司机操纵台仪表盘上双针压力表也有指示。
双针压力表的红针表示总风缸压力,白针表示制动缸压力,如图6-5所示。
若总风压力低于680 kPa,则两台空压机延时顺序启动打风,直至总风压力达到900 kPa停机;若总风压力高于680 kPa而低于750 kPa,则主空压机启动开始打风,直至总风压力达到900 kPa停机。
当总风压力高于900 kPa时,两台空压机都不动作。
六、牵引制动控制
司控器用来完成列车的牵引、制动功能,控制列车的运行方向和司机警惕等
功能。
每个司机室设一套司控器,在每套司控器上有司机钥匙、方向手柄及带警惕按钮的主控手柄。
其中司机钥匙有开、关两个位置;方向手柄有向前、0位、向后三个位置;主控手柄有牵引位(P1~P4位)、N位(惰性位)、常用制动位(B1~B7位)、快速制动位(RB位)四个位置。
司控器的司机钥匙、方向手柄、主控手柄为机械互锁结构,其控制逻辑如下:
1、司机钥匙在“关”位置时,方向手柄、主控手柄都无法动作。
2、司机钥匙在“开”位置时,方向手柄可以离开零位切换到“向前”或“向后”位置。
3、方向手柄在“0”位时,主控手柄无法动作。
4、方向手柄在“向前”或者“向后”位置时,主控手柄可离开“N”位切换到牵引位、常用制动位及快速制动位。
5、主控手柄不在“N”位时,方向手柄无法动作。
6、当方向手柄不在“0”位时,司机钥匙无法动作。
七、动车
1、列车动车前,应确认TMS显示屏上的以下信息:
(1)常用制动显示缓解,若显示施加常用制动,则需要将相应制动缓解。
(2)全列停放制动显示缓解,若显示施加停放制动,则需要按下缓解停放按钮缓解停放制动。
(3)列车动车前,应操作司控器主控手柄到相应级位,测试列车的牵引位、常用制动位、快速制动位是否正常。
2、列车在每次升弓后,需要先按HB复位按钮,投入高速断路器HB,并使VVVF与SIV复位。
在复位前,司机室右侧屏上网压表和TMS显示屏上有网压显示。
3、当ATC系统正常工作时,首先手动操作信号模式开关1和信号模式开关2来选择相应的操作模式,列车将在选定的模式下运行,列车限速等安全措施将由ATC系统负责执行。
4、当ATC系统不工作时,由司机负责实现列车的安全驾驶和安全保护。
5、根据实际运行方向,将运行方向前端司控器钥匙开关转换到“开”位,方向手柄置于“向前”位,通过司机操纵台上的TMS显示屏观察列车有司机室占用和
运行方向显示。
6、按下司机操纵台上的电笛按钮,电笛鸣响。
7、拉动司控器主控手柄到“RB”位缓解列车紧急制动,然后推动主控手柄到相应牵引位即可动车。
8、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推动司控器主控手柄到相应牵引级位或制动级位,实现列车牵引加速与制动减速。
在列车整个运行过程中,司机应一直按下司控器主控手柄上的警惕按钮,只要司机松开警惕按钮3 s,警惕蜂鸣器就会鸣响报警,如果松开达到6 s列车将会实施紧急制动直到列车停车。
八、停车
1、列车运行中需要制动停车时,司机拉动司控器主控手柄到相应制动级位,实现列车的制动减速直至停车。
2、列车运行中遇到特殊情况需快速制动减速时,司机应拉动司控器主控手柄到“RB”位,使列车实施快速制动来减速,制动过程中司机慎重考虑是否进行缓解操作,待确认紧急情况解除时,方可进行缓解。
3、列车运行中遇到紧急情况需紧急制动停车时,应直接按下司机操纵台上的紧急制动按钮(蘑菇按钮),列车将实施紧急制动减速直至停车,其在减速过程中不能缓解,待列车停稳并确认紧急情况解除后,方可缓解紧急制动。
解除紧急制动时必须先旋转紧急制动按钮使其复位,然后将主控手柄拉到“RB”位。
非紧急情况(特别是低速时)严禁采用紧急制动停车。
4、列车进站停稳后,司控器主控手柄应放在B4以上级位,防止溜车。
5、列车停车后,需要长时间停放时,按下司机操纵台右下方的施加停放制动按钮并持续2 s左右松开,通过TMS显示屏观察全列车停放制动显示施加。
6、列车施加停放制动后需要重新动车时,应按下司机操纵台右下方的缓解停放制动按钮并持续2 s左右松开(此时列车的总风压力应大于700 kPa±20 kPa,否则需要在车下逐个拉动各转向架上的手动缓解拉环,拉动手动缓解装置后只需 3 s左右即可彻底缓解制动),通过司机操纵台上TMS显示屏观察全列车停放制动显示缓解,确认列车完全缓解后才能进行动车。
九、解钩
1、气动解钩。
按下司机室右侧屏的解钩按钮,确认连挂车辆车钩解开。
2、手动解钩
拉动车钩上的黄色拉环,待连挂车辆车钩解开后松开即可。
十、断电
列车断电时的操作顺序为关闭客室照明、列车广播系统、空调、电加热,关闭空压机,降受电弓,断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