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
- 格式:ppt
- 大小:969.50 KB
- 文档页数:57
为什么要装设发电机中性点接地变压器1.高电阻接地,可以限制接地电流,还可以适当减少接地过电压,但是没有必要弄一个很大的高电阻直接接到发电机中性点与大地之间.而是弄一个小电阻,再弄一台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的原边接中性点与地之间,副边接上一个小电阻即可,根据公式,一次侧呈现的阻抗等于二次侧电阻乘以变压器变比的平方,所以有接地变压器,可以用一个小电阻来发挥一个高电阻的作用.2.发电机接地的时候,中性点对地有电压,这个电压等于就加在了接地变压器的原边,那么副边自然能感应出一个电压,这个电压可以做为发电机接地保护的判据,即可以用接地变压器抽取零序电压.我本来的意思时,高阻接地方式,比中性点不接地的过电压要小,但相比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话,短路电流小了,所以是一个折中的方法.这里短路电流小是相对与直接接地方式来说的.楼上师傅批评的是,如果相对与自然电容电流来讲,中性点经高电阻构成了回路,电阻再高也有了回路,所以肯定比中性点不接地时接地电流要大了,但是为了限制过电压,也只能这样.总之,过电压和过电流总是相互矛盾的.但也许限制过电压和限制过电流都是相对与中性点不接地的时候来说的,也就是相对与自然电容电流,小弟受教了,谢谢师傅!~经sutsosth师傅的批评,反省一下自己不大严谨的毛病, 阅读了相关专著,作个总结:对于各种接地方式的接地短路电流和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大小,一目了然,和大家分享.,.自己也学习了,..常用中性点接地方式: 不接地直接接地经高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短路电流: 较小最大较大最小(同脱谐度有关)接地弧光过电压: 最大最小较小较大(但过电压概率不高)关于PT开口三角电压对于中性点接地的110kv和220kv的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开口三角的电压是100v,虽然电压都仍为相电压但开口三角的pt变比是110kv/1.732(根3,根号不好打)/100/3;所以发生单相接地是100v;对于10kv和6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他的开口三角pt变比是10kv/1.732/100/1.732,所以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电压也是100v。
工厂供电习题及其答案一、填空题1.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不接地,一种是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再有一种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我国220/380V低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2.接地体就是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3.接地线就是连接接地体与设备、装置接地部分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就是接地线与接地体。
4.接地体的屏蔽效应就是影响入地电流流散的作用。
5.电气上的“地”或“大地”是指散流电阻趋近零,电位为零的地方。
6.经济截面是指:从全面的经济效益考虑,使线路的年运行费用接近最小而又考虑有色金属节约的导线截面。
7.发电机额定电压规定高于同级电网额定电压5%。
8.当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时,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等,9.当变压器连接在线路上时,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电网额定电压相等。
10.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有直接雷击,间接雷击,雷电波侵入。
11.保护接地的型式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PE线直接接地,保护接零。
12.等电位联结是使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一种电气联结。
13.低压线路的结线方式主要有放射式,树干式,环形。
14.电力系统故障断路器跳闸后,为了迅速恢复供电,系统往往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15.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IT系统。
16.高压线路的接线方式放射式,树干式,环形。
17.供配电系统常用继电器有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18.常用的气体放电电光源有荧光灯,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等。
19.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是控制断路器分离负荷电流,当发生电路过负荷时发出报警信号,当报警信号发生短路故障时自动切除故障部分。
20.高压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小电流设备,造成一个有明显断开点的安全检修的环境,以保护检修人员的人生安全。
21.低压自动开关即能在带负荷通断电路,又能在短路、过负荷和低电压时自动掉闸。
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发电机或星形连接的变压器的中性点,其接地方式分为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系统等;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经小电阻接地系统。
下面对这些接地方式进行简单介绍一下。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指与该系统直接连接的全部发电机和变压器中性点对大地绝缘的系统,也称为中性点绝缘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结合目前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的系统有:额定电压为3-10KV,接地电流不大于30A的电力网;额定电压为35-60KV,接地电流不大于10A的电力网。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了限制接地点电流,使电弧能自行熄灭,在电源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消弧线圈的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我国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的系统有:额定电压为3-10KV,接地电流大于30A的系统;额定电压为35-60KV,接地电流大于10A的系统;额定电压为110KV的系统若处于雷电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不能满足安全供电要求,为减少因雷击等单相接地事故造成频繁跳闸的系统也可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为了防止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源中性点电位变化和相对地电压升高而将中性点直接和大地连接起来的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主要用于额定电压为110KV以上的电力系统中。
2、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城市用电网和工业用电网中电缆线路占比较高,电网接地电容电流也较高(可达100A以上),若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则需要消弧线圈的容量很大,过电压倍数较高,需要提高电网绝缘水平,因此当接地电容电流较大时,建议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其主要用于额定电压为6-10KV的配电网中电缆线路占比高的电网中。
一、填空题1、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一种是中性点,再有一种是中性点。
我国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中性点运行方式。
答案: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直接接地2、变电站的任务是。
答案: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分配电能3、电力系统是由、和组成。
答案: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用户4、工厂供电是指。
答案: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5、对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是:。
答案:安全,可靠,优质,经济6、配电所的任务是。
答案:接受电能、分配电能7、和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数。
答案:电压,频率8、中性线(N线)的三大功能是、、。
答案:接用额定电压为系统相电压的单相用电设备,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减小负荷中性点的电位偏移9、保护线(PE线)的功能是。
答案: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用的接地线10、保护中性线(PEN)兼有和的功能。
答案:中性线(N线)、保护线(PE线)2、如果电力系统的电源总阻抗不超过短路电路总阻抗的,或电力系统容量超过用户供电系统容量倍时,可将电力系统视为无限大容量系统。
答:5%~10%,503、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有和两种方法。
答:欧姆法,标幺制法12、某用户变电所装有两台S9-400/10型的配电变压器(均Yyn0联结)。
则此两台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临界负荷为: KV A。
答:25513、高压断路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在正常负荷下,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作用将线路。
故高压断路器承担着和的任务。
2、已知线路始端电压u1和末端电压u2,此电力网的额定电压为 (u1+u2)/2 。
3、按规定,裸导线A、B、C三相涂漆的颜色分别对应为黄红绿三色。
4、电力系统中性点即是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
5、高压隔离开关不允许带负荷操作,高压负荷开关只能通断一定的负荷电流,高压断路器能通断负荷和短路电流。
6、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其二次侧不允许开路;电压互感器在工作时其二次侧不允许短路;所以,互感器在工作时其二次侧有一端必须接地。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当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三相绕组为星形联结时,其中性点可有两种运行方式:中性点接地和中性点部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取决于单相接地时电气设备绝缘要求及供电可靠性。
图1-2列出了常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图中,电容C为输电线路对地分布电容。
图1-2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a)中性点直接接地b)中性点不接地c)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d)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当发生一相对地绝缘破坏时,即构成单相短路,供电中断,可靠性降低。
但是,该方式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电气设备绝缘水平可按相电压考虑。
此外,在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中,线对地电压为相电压,可接入单相负荷.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不变,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原来相电压的√3倍,供电不中断,可靠性高.电力系统的构成图示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如图所示。
电力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低压接地系统字母表示含义解释1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规定的供电方式符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对地关系。
如 T 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I 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
2 )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如 T 表示设备外壳接地,它与系统中的其他任何接地点无直接关系; N 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3 )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
如 C 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TN—C ; S 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所以 PE 线称为专用保护线,如 TN-S 。
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后的字母用来表示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S-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C-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发电机带变压器零起升压,为什么要合上变压器中性点隔离开关发电机带变压器零起升压,为什么要合上变压器中性点隔离开关?还有我们这的变压器中性点是经接地隔离开关不固定接地的,按要求变压器充电、停电,要合上变压器的中性点隔离开关,正常运行时按调度要求是拉开变压器的中性点隔离开关的,那么如果保护动作,跳开变压器的高压侧断路器,那不是有可能产生操作过电压吗?另外我们是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厂变接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如果需要单开一台机保厂用电时,就是变压器高压侧开关拉开,开发电机带主变和厂变供厂用负荷时,如何开机,如果正常开机升压合发电机出口开关的话,那不是发电机对变压器做全电压冲击合闸,这样规程不允许,还是需要采用发电机带变压器一起零起升压的操作方式呢?带中性点的变压器大多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零序是要靠零序CT动作的.这是其一其二是万一主变真的有故障时防范操作过电压主要是考虑到保护的问题要求直接接地,并网之后就已经接入大接地系统了。
变压器充电时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应当从装有保护的电源侧充电,在两侧都有保护的情况下,应从高压侧充电。
具有高、中、低三个电压等级的三绕组电力变压器不应从中压侧充电。
充电时,变压器中性点隔离开关必须投入接地。
A、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其中性点为什么一定要接地?这主要是为防止过电压损坏被投退变压器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1、对于一侧有电源的受电变压器,当其开关非全相拉、合时,若其中性点不接地有以下危险:(1)变压器电源侧中性点对地电压最大可达相电压,这可能损坏变压器绝缘;(2)变压器的高、低压线圈之间有电容,这种电容会造成高压对低压的“传递过电压”;(3)当变压器高低压线圈之间电容耦合,低压侧会有电压达到谐振条件时,可能会出现谐振过电压,损坏绝缘。
2、对于低压侧有电源的送电变压器:(1)由于低压侧有电源,在并入系统前,变压器高压侧发生单相接地,若中性点未接地,则其中性点对地电压将是相电压,这可能损坏变压器绝缘;(2)非全相并入系统时,在一相与系统相联时,由于发电机和系统的频率不同,变压器中性点又未接地,该变压器中性点对地电压最高将是二倍相电压,未合相的电压最高可达2.73倍相电压,将造成绝缘损坏事故。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分析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的各种运行方式及分析,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过电压水平的相关关系,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优缺点和应用情况,并对不同电压等级和系统结构采取何种中性点接地方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 中性点 分析1. 前言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实际上是指电力系统中发电机、 变压器的中性点,其接地或不接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有关,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别是对发生故障后的系统运行有多方面的影响,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水平、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主变压器和发电机的运行安全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等。
所以在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必须考虑许多因素。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低阻抗接地,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另一类是中性点不接地、经过消弧线圈或高阻抗接地,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其中采用最广泛的是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等三种方式。
对于6~10kV系统,由于设备绝缘水平按线电压考虑对于设备造价影响不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一般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对于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主要考虑降低设备绝缘水平,简化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并采用送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和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20~60kV的系统,是一种中间情况,一般一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不很大,网络不很复杂,设备绝缘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对于造价影响不很显著,所以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1kV以下的电网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运行,但电压为380/220V的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零线是为了取得相电压,地线是为了安全。
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2.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即中性点对地绝缘。
这种接地方式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经济。
供配电复习资料1、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中作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阻抗(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2、计算负荷:根据用电设备容量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配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
3、尖峰电流:指持续时间1~2s的短时最大负荷电流,主要是用来选择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整定继电保护装置及检验电动机自起动条件等。
4、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指其容量相对用户供配电系统大得多的电力系统,当用户供电系统的负荷变动甚至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变电所馈电母线上的电压基本维持不变。
如果电力系统的电源总阻抗不超过短路回路总阻抗的5%~10%,或电力系统容量超过用户供电系统容量50倍时,可将电力系统视为无限大系统。
5、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使电力系统短路阻抗最小、短路电流最大的运行方式为最大运行方式,使电力系统短路阻抗最大,短路电流最小的运行方式为最小运行方式。
6、一次电路、一次设备:供配电系统中担负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任务的电路称为主电路,也叫一次电路;一次电路中的所有电气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7、二次电路、二次设备:用来控制、指示、监测和保护一次电路运行的电路,称为二次电路。
二次电路中的所有电气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8、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在其输入的物理量(电气量或非电气量)达到规定值时,其电气量输出电路被接通(导通)或分断(阻断、关断)的自动电器。
9、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接触电压是指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在身体可同时触及的两部分之间出现的电位差。
跨步电压是指人在接地故障点附近或有电流流过的大地上行走时,加于两脚之间的电压。
1、什么是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它有哪几种运行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说明各自适用范围。
答: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①电源中性点不接地;②中性点经阻抗(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③中性点直接接地。
2016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
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进行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时,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若经过阻抗接地,须将阻抗增加多少倍后方能并入零序网络?( )AB .3倍C .2倍D 倍 答案:B解析: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P142中“零序网络”相关内容,若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是经过阻抗接地的,则必须将该阻抗增加3倍后再列入零序网络。
2.对某220kV 变电站的接地装置(钢制)作热稳定校验时,若220kV 系统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由2套速动主保护,动作时间0.01s ,近接地后备保护动作时间0.3s ,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0.8s ,断路器动作时间0.06s ,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为10kA ,则按热稳定要求钢质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下列哪项数值?( )A .88mm 2B .118mm 2C .134mm 2D .155mm 2答案:C解析:《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附录E.0.3-1条规定,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配置有2套速动主保护、近接地后备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时,t e 应按下式取值:t e ≥t m +t f +t o =0.01+0.8+0.06=0.87s式中,t m 为主保护动作时间(s );t f 为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s );t o 为断路器开断时间(s )。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附录第E.0.1条规定,钢质接地线的最小截面要求为:321010133.2570g S mm ⨯≥= 式中,S g 为接地导体(线)的最小截面(mm 2);I g 为流过接地导体(线)的最大接地故障不对称电流有效值(A );t e 为接地故障的等效持续时间(s );C 为接地导体(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
发电机中性点为什么经接地变压器接地
发电机中心点接地变压器就是一台单相变压器,一次侧的额定电压是发电机相电压乘以1.05(考虑电压上升幅度),二次侧电压一般取100V。
如果在二次侧要接电阻(作为发电机中心点高电阻接地),应当根据电阻的额定电压来选择二次绕组电压。
但是此时变压器应当有第三个额定电压为100V的绕组,用于测量和保护。
接地变压器一次绕组的一头接发电机中心点,另一头接地。
根据设计或者二次绕组接电阻,或者二次绕组接保护和测量
接地变压器二次侧所接的负载电阻的阻值很小,但是换算至一次侧的阻值是很大的(几千欧)。
所以发电机中性点实际为高电阻接地,可以有效的限制电容电流。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一、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含发电机和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有下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再一种是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一般合称为小电流接地;后一种称为电流接地。
(一)、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分布电容及相间电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分析见教材原件(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对消弧线圈“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异议(三)、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接地的电力系统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按保护接地的型式,分为(一)TN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且都引出有中性线(N 线),因此都称为三相四线制系统。
1、TN—C2、TN—S3、TN-C—S(二) TT系统(三) IT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约1000欧)接地,且通常不引出中性线,因此它一般为三相三线制系统。
第四节供电质量要求及用电企业供配电电压的选择一、供电质量电压对电器设备运行的影响:电压和频率被认为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数。
二、供电频率、频率偏差及其改善措施三、供电电压、电压偏差及其调整措施电力系统的电压1.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我国标准规定的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1.电网(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工业的水平,经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
它是确定各类电力设备额定电压的其本依据.2.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由于电压损耗,线路上各点电压略有不同,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只能按线路首端与末端的平均电压即电网的额定电压Un来制造.所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规定与供电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发电机是接在线路首端的,所以,规定发电机额定电压高于所供电网额定电压的5%。
三个电压的关系4。
电力变压器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如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则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即高于供电电网额定电压的5%。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作者:杜兴建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第07期中性点运行方式: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三种运行方式: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阻抗(消弧圈或电阻)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
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采用何种中性点运行方式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安全、可靠运行,以及短路后及时切断电源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中性点;小电流接地;大电流接地;消弧线圈。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圈接地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我国3-60千伏系统,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79)规定,3-10千伏系统,当单相接地电流大于30安,20千伏及以上电网中,接地电流大于10安时,则采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以限制接地电流,以便迅速消除故障点,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三相对地电压,电流的特点。
我国3~60千伏系统,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由于任意两个导体中间隔以绝缘介质就形成电容,所以电力网的三相导线之间及各相对地之间沿导线全长都分布有电容,这些电容将引起附加电流。
正常运行时三相是对称的,因而可以把相与地之间均匀分布的电容用集中于线路中央的电容C来代替同时不考虑相间电容。
由于三相电压是对称的(各项对地电容是相等的),即,因此三相电容系统的向量和为零,此时,地中没有电容电流通过中性点的电位为零。
如图(a)(b)所示。
在发生不完全接地(经过一定的阻抗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小于线电压,接地电容电流也比完全(金属性)接地时小些。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应怎样处理。
通过分析与实际测试可知,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发生一相接地时,网络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差仍保持不变,三相用电设备的工作也不会受到破坏,同时,在这种系统中相对地的绝缘水平是根据线电压设计的,虽然未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会升高到倍,但对设备的绝缘没有多大影响,因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可以继续运行,但是不允许长期运行,因为长期运行时可能引起未故障相绝缘薄弱的地方损坏而造成相间短路,因此在这种系统中,一般都装设专门的绝缘监视装置以监视有无接地故障发生。
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前两种合称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后一种中性点直接接地称为中性点有效接地,或大电流接地。
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允许两小时之内暂时继续运行,因此供电可靠性高,其缺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条完好相对地电压升到线电压,是正常时的√ 3 倍,因此绝缘要求高,增加绝缘费用。
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10A、以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
此类型电网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占故障总数的60%~70%,希望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不马上跳闸。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点:除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外,还可以减少接地电流,通过消弧线圈的感性补偿,熄灭接地电弧;其缺点:类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10A、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多的以架空线路为主的电网。
3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此可降低绝缘费用;其缺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大,要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供电可靠性差。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可分为三种:经高阻接地、经中电阻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
a、中性点经高阻接地方式适用于对地电容电流Ic<10A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jd<10A,中性点接地电阻值一般为数百欧姆至上千欧姆。
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可以消除大部分谐振过电压,对单相间歇弧光接地过电压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b、中电阻和小电阻之间没有统一的界限,一般认为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中性点电阻的电流10A~100A时为小电阻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中阻和小电阻接地方式适用于以电缆线路为主、不容易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的、系统电容电流比较大的城市配网、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及大型工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