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下-15章第4节_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 格式:ppt
- 大小:1000.00 KB
- 文档页数:29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5章健康的生活教案北京课改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5章健康的生活教案北京课改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5章健康的生活教案北京课改版的全部内容。
第15章健康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2)免疫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4)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5)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2.过程与方法:养成查阅资料和汇总信息的好习惯,体验个人总结的愉悦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的重要性,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茁壮成长,将来为中华民族多做贡献。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1)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2)免疫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4)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四、教学难点(1)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2)免疫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4)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生病请大家回忆一下当自己或家人生病时,都采取哪些措施呢?在日常生活中有会发生一些危险情况或意外伤害。
同学们知道如果你遇上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办吗?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呢?(二)讲授新课一、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第4节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一、心血管疾病常见种类及症状1.种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2.症状:心悸、疲劳、胸痛、晕厥二、心血管疾病的产生由于心脏和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
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物质如果过多沉积在动脉内,阻塞血管,血液就不能正常流通,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产生。
三、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病因及表现和症状1.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变化(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2.心绞痛:由于心肌暂时缺血而出现的心前区疼痛和胸闷。
3.心肌梗塞:由于凝血块堵住冠状动脉,血液不能流通而引起,症状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严重并持续时间长,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如血压下降、出大汗、四肢厥冷等,严重的危及生命。
4.高血压: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12??6kPa)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告诉学生血压的表示方法及正常值)四、三个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因素1.吸烟2.高血压3.高胆固醇。
4.世卫组织在9月26日“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发表的一份公报中,鼓励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当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肥胖症,不合理的饮食,抽烟酗酒和不爱运动等不良现象是酿成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到2020年,吸烟将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届时,每年将有大约800万人死于因吸烟引发的疾病。
另外,超重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青少年更具影响力。
偏爱快餐食品、长时间上网、以车代步等不良生活方式,使得现在的年轻人在运动量远远不够的同时,脂肪大量堆积,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积聚。
目前,在许多学校.家庭的教育中,更多地在关注传染病的预防等方面,而很少顾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培养。
《第三节当代主要疾病及其预防》习题一、选择题1、冠心病是由下列哪种血管发生病变而产生的:A、主动脉B、肺动脉C、冠状动脉 D 、冠状静脉2、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有:A、外科疗法B、化学疗法C、放射疗法D、以上都是3、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A、易引发肺癌B、易引发高血压C、易引起冠心病D、前三者都正确4、下列不属于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的是:A、高脂肪饮食B、酗酒C、吸烟D、经常运动5、人体除下列哪种结构外,几乎所有组织、器官都可能发生癌变:A、指(趾甲)B、咽喉C、胃D、皮肤6、目前治疗白血病比较有效的方法是:A、化学疗法B、放射疗法C、骨髓移植D、基因疗法7、患心绞痛的病人,可服下列哪种药:A、硝酸甘油B、小柴胡颗粒C、牛黄解毒丸D、阿司匹林8、为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为()A、主动脉B、冠状动脉C、冠状静脉D、肺动脉9、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A、高脂肪饮食B、吸烟C、经常运动D、高血压10、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A.传染性疾病B.健忘症C.心血管疾病和癌症D.尿毒症[来二、解答题11、资料表明: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顺位1957年1999年死亡原因死亡专率(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 死亡原因死亡专率(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1 呼吸系病120 .3 16.86 恶性肿瘤140.472 3.892 急性传染病56.6 7.93 脑血管病127.18 21.633 肺结核54.6 7.51 心脏病98.92 16.824 消化系病52.1 7.31 呼吸系病81.68 13.895 心脏病47.2 6.61 损伤和中毒36.95 6.286 脑溢血39.0 5.46 消化系病17.86 3.047 恶性肿瘤36.9 5 .17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16.87 2.87另有资料统计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初二下册生物知识点: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知识点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在此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提供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知识点,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师:上节课我们要求同学们回家去向家长了解,你们除注射过“四苗”外,你是否还注射过其他疫苗?这些预防针是预防什么疾病的?生1:我注射过“乙脑疫苗”预防乙型脑炎。
生2:我注射过“伤寒”疫苗预防伤寒(举出了许多常见疫苗)。
(大多数同学回家都做了这项工作,所以纷纷起来回答,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师:那么预防接种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生: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接种,疫苗注入人体后,一般不产生疾病的症状,而体内能产生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是特异性的,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
师:回答得非常好,通过学习,大家知道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来预防,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病的发病率又上升为当代主要的疾病,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心血管疾病、癌症这两个当代疾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
(二)引入主题现在我们讨论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种类? (学生互相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讨论,由小组长回答。
此时课堂上呈现的是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气氛)生: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
师:很好,有谁知道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症状?(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生:心悸、疲劳、胸痛、晕厥等。
师:这些心血管疾病是如何产生的?请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阅读教材116页有关内容作出回答。
生:是由于心脏和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
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物质如果过多沉积在动脉内,阻塞血管,血液就不能正常流通。
师:肯定学生回答,用幻灯片展示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病因及表现和症状。
1.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变化(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第十五章健康的生活第四节《安全用药与急救》教学设计课题安全用药与急救授课班级八年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别一些常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3.了解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及使用法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药品说明来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等药品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病情对症用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认真负责的思想。
教学重点: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交流教具与学具:各种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首先出示以张图片:过度用药的照片,运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身体不适或诸如感冒、腹泻之类的小病困扰时,通常都是怎样处理的?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
随后再次发问,询问学生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些用药常识以此来对症下药的。
我们在使用这些常用药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以此通过这种方式,引出本节所学内容。
(二)新课教学(1)通过学生对自己常用药的交流介绍,增加常用药及安全用药的使用常识:师:今天课上的主角是小李,他又许多需要帮忙的问题。
小李想知道什么是安全用药呢?请大家阅读书告诉小李。
承接导入的谈话内容,教师再次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回答。
小李感冒了应该怎么用药呢?伤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等。
③这些药有什么共同特点?(主要用于治疗或缓解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病。
)④这些药物我们一般在哪可以购买到?(医院、药店、大超市)师:这些药就是非处方药?(2)非处方药和处方药教师利用学生的回答,引出非处方药。
(同学们提到的这些家庭中常见的药物,都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我们称之为非处方药。
)随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有关非处方药的说明,共同讨论、交流,谈谈对于非处方药的了解。
随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处方药的用处所在。
15.3当代主要疾病及其预防一、夯实基础1.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传染源的是()A.携带有病菌的苍蝇B.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C.艾滋病病毒携带者D.已完全康复的“非典”患者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H7N9禽流感诊断标准: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例的调查,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7N9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B.H7N9禽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C.对已确诊的甲型H7N9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D.通过注射H7N9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3.下列关于防控手足口病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手足口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因此,做好防控工作十分重要②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这样做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③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易感者④学校做好晨检,发现疑似病人,做到早报告.早诊治.早隔离,这是为控制传染源⑤人类对手足口病有特异性免疫,因此,患过本病后没必要采取防控措施.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量消灭蚊子、苍蝇,对于预防传染病起到的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害虫二、能力提升5.2009年5月11日,我国四川省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据此回答.为了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研制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种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6.传染病的特征是()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极高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C.有流行性,无传染性D.由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7.春夏之交,温度高,湿度大,是传染病容易爆发和流行的季节.当急性传染病突然爆发时,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够迅速且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蔓延()A.积极宣传卫生保健知识B.及时进行大范围的杀菌消毒C.尽快调集大量医生诊治病人D.及时隔离病人三、课外拓展8.英国及西欧等地区曾多次暴发“口啼疫”,大批患病牛羊被宰杀并焚毁.“口蹄疫”暴发期间,我国政府宣布停止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畜产品及用作饮料添加剂的肉骨粉.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1)英国等宰杀并焚毁患病的牛羊,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2)对此我国所采取的措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9.某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经多个医生确诊患了某种病.于是医生马上做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①将患者立即隔离治疗;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③对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探望.分析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是一种______病,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2)医生所做的措施中,①是为了____________;②④是为了____________;③是为了____________.【中考链接】10.(鄂尔多斯)急性传染病突然暴发,下列哪一措施最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蔓延()A.加强体育锻炼 B.对饮用水进行消毒C.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D.隔离病人11.(青岛)为了预防甲型H7N9禽流感的发生,各地相继进行了H7N9禽流感疫苗接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从传染病防治措施上讲,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C.接种了H7N9禽流感疫苗后,终生不会患禽流感D.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12.(南平)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A.全部三个环节 B.任何两个环节C.至少两个环节 D.任何一个环节参考答案一、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C3.【答案】B4.【答案】B二、能力提升5.【答案】C【解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是为了保护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被传染的人群,故此措施为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6.【答案】D【解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环节,就可以传染和流行.故选:D7.【答案】D【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干中宣传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大范围的杀菌消毒、尽快调集大量医生诊治病人都能预防传染病,但是不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蔓延;病人属于传染源,“急性传染病突然爆发”,最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蔓延的是“隔离病人”防止病原体的扩散.故选:D三、课外拓展8.【答案】(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解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英国等宰杀并焚毁患病的牛羊,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对此我国所采取的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9.【答案】(1)传染;传染性和流行性(2)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解析】(1)根据医生采取的措施可以判断,该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2)传染病的流行必需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患者属于传染源,对患者进行隔离,是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①将患者立即隔离治疗应该属于控制传染源;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能增加健康人的抵抗力、较少被传染的机会,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探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③对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灭菌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中考链接】10.【答案】D【解析】ABC、“加强体育锻炼”、“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都能预防传染病,但是不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蔓延;D、病人属于传染源,“急性传染病突然爆发”,最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蔓延的是“隔离病人”防止病原体的扩散.故选:D.11.【答案】A【解析】A、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A正确.B、从传染病防治措施上讲,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C、从免疫的角度来说,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因此注射流感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流感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能该种流感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C错误.D、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D错误.故选:A12.【答案】D【解析】传染病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病人,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加强检疫,封锁交通.(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以上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故选:D。
春北京版生物八下《当代主要疾病及其预防》word教
案
主备课人:黄杨业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2、举例说出预防癌症的要紧措施。
3、通过介绍要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使学生关爱生命,从而
对学生进行人口素养教育。
教学重点:1、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及预防;2、癌症预防的知识。
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危害;2、癌症的危害及发生。
教学方法:观看法;分析法;讨论法;收集资料;交流;
导学过程:
1、同学们回家去向家长了解,你们除注射过“四苗”外,你是否还注射过其他疫苗?这些预防针是预防什么疾病的?
2、预防接种什么缘故能预防传染病?
3、现在我们讨论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种类?
4、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症状?
5、这些心血管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6、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及危害有哪些?想想我们什么缘故把它称为当代要紧疾病?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
7、当代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外,还有哪些?
8、请同学们举出有哪些种类的癌症?癌症的病因是什么?
9、常吃焦化及烟熏食物什么缘故会致癌?。
《第三节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原因;2)知道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了解、收集一些身边所出现的疾病的资料,可以培养出收集信息以及判断疾病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疾病的危害,从而关爱生命。
2)形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没有学习教材时,对生活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都有听闻,但没有深入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说出心血管疾病的种类。
知道癌症的危害并知道预防的措施。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用课件展示各种疾病和父母带小孩子去打疫苗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各种疾病。
设置问题:你们都打过预防针吗?你们知道打预防针能预防什么疾病吗?学生活动:学生可以边观察图片并思考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1)展示图片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3)通过讨论知道疾病可以通过打疫苗预防,从而联系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病的发病率又上升为当代主要的疾病。
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心血管疾病。
教师提出问题:既然心血管疾病是当代的主要疾病,那同学们根据平时生活或电视上看到的联系课本想想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类型呢?有哪些症状?又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引出心血管疾病的类型。
学生活动:课前同学们就要自己先收集材料,课上同学们互相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讨论,由小组长回答。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图片、病因及表现和症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自己收集资料并且互相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师:展示一段材料: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死亡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5%左右,心脑血管病至少危及1亿人的身心健康。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在我国城市中,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最近8年升高了53.4%。
15.3当代主要疾病及其预防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预习范围教材第十五章第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今年5月,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该患者立即被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其结构由____________(填一种有机物)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三、预习检测1、上段时间广东多地出现了登革热疫情,请问引起登革热疫情的微生物属于()A.细菌 B.动物 C.植物 D.病毒2、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饮食传播 B.水传播C.空气飞沫传播D.血液传播3、行性感冒发生时,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A.戴上口罩上学B.患者留在家中,不许外出C.教室里喷洒消毒剂D.正常人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探究案一、合作探究传染病能够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二、随堂检测1.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是()A.未发病前B.发病初期C.发病最严重时期D.恢复期2、下列动植物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①艾滋病②烟草花叶病③禽流感④肺结核⑤鼠疫⑥乙型肝炎⑦非典型肺炎⑧足癣.A.①②③⑥⑦B.①②③④⑤C.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⑦⑧3、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流行性感冒B.呆小症C.冠心病D.白化病参考答案预习案1.D2.C3.B探究案1.B2.A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