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1.52 MB
- 文档页数:16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
【目的】测量关节活动度(ROM)以判断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出现障碍的原因,评价治疗训练效果,改进训练方法。
【方法】
根据被测关节大小选择合适的量角尺。
向患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注意事项,使其精神放松,体位舒适,防止代偿性运动。
一、脱去衣服,暴露受检关节,让患者慢慢活动关节二次。
二、确定顶角(轴心)和该角二条边(关节上下肢体轴线)。
三、将量角尺轴心放在顶角,二个测量臂与肢体轴一致。
四、关节活动范围记录法如下:以中立位为0º。
记录0°到各运动方向的活动角度,用正值表示。
肘、膝、指等关切伸展受限时,应记距0°欠缺角度,用负值表示。
伸展超过0º时用正值,称过伸。
例如肘关节屈曲130°过伸5°,记130°~+5°;如活动受限,伸直离中立位15°,则记录130°~-15°。
五、先测主动运动,后测被动运动。
六、同时测量患病关节的上下关节,并与对侧比较。
七、测定时发现关节变形、浮肿、痉挛、挛缩、疼痛时应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
一、量时应手法柔和,量角尺的放置不能妨碍关节活动。
二、有关节肌的关节,要注意肌肉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三、测被动运动角度时应请助手帮助。
四、读量角尺角度时视线应与刻度在同一水平。
五、用量角尺测二次,取平均值。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用于判断关节的功能状况和身体的活动能力。
下面将通过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前,需要准备一个测量工具,一般为一个透明的直尺或者一个角度测量器。
此外,还需要确保被测者身体放松,处于自然姿势,没有任何疼痛或不适。
2. 测量关节的屈曲度和伸展度首先,我们以测量膝关节活动度为例。
将直尺的底边平放在桌面上,竖直起立。
然后,让被测者坐在桌边,使其膝关节贴近直尺的竖直边缘。
接下来,让被测者伸直膝关节,调整直尺使其与下肢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伸展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然后,让被测者屈曲膝关节,直到不再感到舒适为止。
调整直尺使其与下肢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屈曲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3. 测量关节的外展度和内收度接下来,我们以测量肩关节活动度为例。
被测者站在直立位置。
将直尺的底边平放在被测者的背部腰部位置,直尺与脊柱保持平行。
然后,让被测者将臂部向两侧展开,直到不能再进一步展开为止。
调整直尺使其与上臂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外展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接下来,让被测者将臂部收回,尽量靠近身体。
调整直尺使其与上臂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内收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4. 测量关节的其他活动度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并不仅限于屈曲度、伸展度、外展度和内收度。
不同关节还有各自特定的测量方法。
例如,测量踝关节活动度可采用胫骨与跟骨之间的度量,测量手腕关节活动度可采用桌面上平放的直尺来测量手掌与前臂的夹角。
5. 数据记录和分析完成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后,将测得的数值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分析。
通常,可以将测量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被测者关节活动度的好坏。
若测量结果偏离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关节功能障碍或者其他身体问题。
通过以上的图解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如何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1. 简介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能够自由移动的程度,它是人体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
准确测量关节活动度可以评估人体功能状态、判断疾病进展及康复效果,对于临床诊疗以及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介绍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包括主观评估方法、客观测量方法以及常用的关节活动度评估工具。
2. 主观评估方法主观评估是通过专业医生或康复师观察患者的关节活动来进行评估的方法。
主观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2.1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患者关节运动的范围、频率和质量,可以初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
观察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其结果易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常结合其他客观测量方法一起使用。
2.2 病史询问法通过对患者询问关节活动度的状况、出现时间和症状等,可以了解到关节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估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或恶化。
病史询问法适用于一些患有关节运动功能疾病的患者,如关节炎、软骨病等。
2.3 功能评定表法功能评定表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通过让患者完成一系列活动,观察其完成活动的能力和质量,从而评估关节活动度。
常用的功能评定表有哈佛手功能评定表、肩关节功能评定表等。
3. 客观测量方法客观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器械或设备来准确测量关节的活动度,排除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3.1 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器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器是一种常用的客观测量方法,可以直接测量关节的运动范围。
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器有:•关节活动度测量仪:通过固定骨骼上的测量点,记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角度。
•关节角度测量仪:通过测量关节运动时关节之间的角度变化,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
•放射线测量:通过拍摄放射线照片,使用计算机软件测量关节角度和距离。
3.2 生物力学分析生物力学分析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和技术,通过测量关节的力学参数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常用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有:•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在关节上,记录关节的三维运动轨迹,从而实时测量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测量
【目的】
1、确定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
2、根据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度的测量情况,明确关节活动受限的
特点,区别关节僵硬与关节强直
3、为制定或修改方案提供依据
4、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夹板和辅助用具
5、疗效对比
【操作程序】
1、根据检查部位,正确摆放被检者体位
2、暴露被检查关节,触诊确定骨性标志
3、将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的运动轴对齐,量角器的固定臂与构成
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长轴平行
4、记录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角度
5、先测量主动关节活动度,后测量被动关节活动度
【注意事项】
1、被检查关节须充分暴露
2、测量时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须保持正确体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
靠性和检查的可重复性
3、检查者应熟练掌握关节量角器的操作
4、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应测量并在记录中注明
5、肢体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结果应进行键、患侧比较
6、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检查关节活动度。
6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六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1. 肩关节:肩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旋前和旋后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肩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2. 肘关节:肘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肘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肘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3. 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膝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膝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4. 髋关节:髋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髋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髋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5. 腕关节:腕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腕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腕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6. 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内外翻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踝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踝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在测量关节活动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保持舒适、放松的状态。
2. 医生要熟悉各种测量方法和仪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测量结果需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以评估关节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总之,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医生熟练掌握各种测量方法和技巧,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
浅述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是一种评估关节运动功能损害范围和程度的重要手段。
关节活动度测量有助于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分析受限原因,评估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对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进行浅述。
一、目测法目测法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初步方法,主要用于初步体检。
医生通过双手固定患者的某一关节,使其进行特定方向上的活动。
医生通过目测判断患者关节活动度是否有异常,以及异常的程度。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有限。
二、测量仪器法测量仪器法是通过简单的测量仪器对关节活动度进行客观测量。
例如,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后,使用量角仪或测量距离的仪器,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相对准确,但仍有一定误差。
三、放射线片检查法放射线片检查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关节活动度的方法。
患者在最大活动度时保持姿势不变,拍摄平片。
然后在电脑软件或平片上使用相关测量手段,判断关节活动度。
此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知识。
四、其他测量方法1.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以实时记录关节活动度数据。
如电子量角器、关节运动传感器等。
2.超声波测量:超声波测量方法无创、安全,适用于各种关节的测量。
通过超声波仪器检测关节运动时的距离和速度,从而评估关节活动度。
3.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显示关节软骨、韧带、滑膜等结构,有助于评估关节损伤程度和关节活动度。
总之,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不同方法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测量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关节活动度测量带来更多便捷和精确性。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指的是通过测量人体关节的运动范围来评估关节功能的灵活度和健康状态。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康复治疗、体育训练和运动员的评估,以及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体关节活动度测定方法。
1.视觉观察法: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方法,通过肉眼观察人体关节运动的范围和质量,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
例如,观察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等。
这种方法对于初步了解关节活动度较为适用,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数据。
2.万用关节测量仪: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量化人体关节的活动度。
该仪器主要由一个固定底座、一根可调节的支柱和一组旋转的测量臂组成,安装在关节处,并根据关节运动的范围进行调整。
运动过程中,关节会推动测量臂旋转,从而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通过万用关节测量仪可以精确测量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的角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的角度,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角度等。
3.关节角度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角度测量器等仪器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肩关节上,通过观察和记录测量器上的刻度来得到角度值。
类似地,对于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膝关节前面,来测量关节的角度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大,且需更高测量精度的情况。
4.关节间距测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髋关节、脊柱和手指关节等无法直接测量角度的关节。
通过测量关节间的距离来间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以使用铅垂线将两个髋骨连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测量其底边的长度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5.影像学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医疗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通过这些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关节结构、软组织和骨骼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关节内各组织的尺寸和角度。
例如,通过X射线可以测量关节骨头之间的角度、关节软骨厚度以及关节腔的大小等。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多媒体课件拍摄制作上海阳光康复中心前言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是康复评定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课件介绍的是人体上、下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方法,用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学习这一章节时的辅助教学;也可用于临床康复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掌握这项技术的培训教学。
本课件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实践理论关节活动范围定义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
因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所以关节活动范围亦分为主动的与被动的。
关节活动范围定义●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决定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关节的解剖结构情况●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的肌力●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伸展性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的主要目的●发现关节活动范围障碍的程度●根据整体的临床表现,大致分析可能的原因●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定手段测量工具1通用量角器为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工具,量角器的两臂(一臂有刻度,另一臂有指针)由一轴心连接。
测量工具2方盘量角器为一正方形、中央有圆形分角刻度的木盘,其刻度自0点向左右各为180°,中心加一可旋转的指针,后方再加把手构成。
测量方法确定关节活动的起点即“0”点十分重要。
通常对所有关节来说,0°位是开始位置。
对大多数运动来说,解剖位就是开始位,180°是重叠在发生运动的人体一个平面上的半圆。
关节的运动轴心就是这个半圆或运动弧的轴心,所有关节运动均是在0°开始并向180°方向增加。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注意事项1.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体位,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2.固定好量角器,其轴心应对准关节中心或规定的标志点,关节活动时要防止量角器固定臂移动。
3.通常应先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后查被动活动范围。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指导康复和治疗计划。
以下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基本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包括红外热成像仪、超声波关节监测器、光学关节镜等。
医生或康复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
2. 准备测量环境:确保测量环境舒适、安静、没有干扰,患者需要放松身体,保持自然姿势。
3. 测量关节角度:医生或康复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关节角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或超声波关节监测器来记录关节角度。
通常需要测量多个关节角度,以确保关节活动度的整体评估。
4. 记录测量数据:医生或康复师需要将测量数据记录在电子表格或纸质文
件中,并进行分析。
通常需要记录关节角度、角度范围、关节幅度等数据。
5. 分析测量结果:医生或康复师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确定关节功能状况。
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对于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指导康复和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医生或康复师需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工具,准确记录和分析测量数据,为患者
提供有效的康复和治疗建议。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国家《(一)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范围。
这项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关节的健康状况,以及指导康复治疗和康复计划。
下面将介绍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测量环境安全和舒适,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伤害。
其次,准备好测量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尺、角度测量器等。
最后,与被测者进行沟通,解释测量过程和目的,以获得其合作和理解。
2. 定位被测部位根据需要测量的关节,将被测者的身体部位定位到适当的位置。
这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解剖结构,如骨头、肌肉或软组织来实现。
确保被测者处于舒适和稳定的位置,并使被测部位暴露出来,便于测量操作。
3. 测量关节的起始位置确定关节的起始位置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关键步骤。
这可以通过将测量尺或角度测量器放置在关节的起始点上来实现。
起始点是关节活动的起点,通常是关节的骨性结构或关节表面。
通过准确定位起始点,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测量关节的终止位置确定关节的终止位置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这可以通过将测量尺或角度测量器放置在关节的终止点上来实现。
终止点是关节活动的终点,通常是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通过准确确定终止点,可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5. 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关节活动度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纸笔或电子记录设备进行记录。
记录时,需要包括被测部位、测量的起始点、终止点和测量结果。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分析。
6. 分析和解读测量结果对于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解读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最后一步。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如果测量结果显示关节活动度受限,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康复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恢复和改善关节的功能。
总结起来,关节活动度测量包括准备工作、定位被测部位、测量关节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记录测量结果以及分析和解读测量结果。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人体关节功能和灵活性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提供关于关节运动范围和活动能力的定量数据,对于康复治疗、运动训练和运动损伤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常见的工具有测量角度的万能关节仪、测量长度的刚尺等。
其次,需要准备好测量记录表格,以便记录测量结果。
最后,需要确保被测者的身体状态良好,没有严重的疼痛或其他不适,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关节位置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首先需要准确定位关节的位置。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骨突、肌腱、关节线等标志物来确定关节的位置。
例如,测量膝关节活动度时,可以通过髌骨上缘和胫骨平台等标志物来确定关节的位置。
3. 测量关节起始位置关节活动度测量中,关节的起始位置通常是关节处于最大伸展或最大屈曲的位置。
通过将关节活动到这些位置,并记录下相应的角度或长度,可以作为测量的起点。
4. 测量关节运动范围在确定关节的起始位置后,接下来需要测量关节的运动范围。
根据具体关节的特点和测量工具的不同,可以选择测量关节的屈曲角度、伸展角度、外展角度、内收角度、外旋角度、内旋角度等。
在测量时,需要确保测量的过程平稳、连续,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5. 测量关节稳定性除了测量关节的运动范围外,还需要测量关节的稳定性。
关节稳定性是指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力能力。
常见的关节稳定性测量方法包括前抽试验、拉伸试验、侧抽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关节的稳定性和抗力能力,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关节的功能状态。
6. 分析和记录测量结果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首先,可以将测量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以评估关节的功能状态。
其次,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或运动训练计划。
最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格中,以便日后参考和比较。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关节活动度测量原则
一、患者体位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患者的体位应当舒适、放松,以便进行准确的测量。
根据需要测量的关节不同,患者可以选择仰卧位、侧卧位、坐位或站立位等。
二、固定关节端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固定关节的近端和远端,以防止关节在测量过程中发生移动。
可以使用固定带、夹板等工具来固定关节。
三、测量工具
测量关节活动度的工具包括量角器、测角仪等。
这些工具能够准确测量关节的活动角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四、主动与被动测量
关节活动度可以主动或被动地进行测量。
主动测量是指患者主动活动关节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被动测量则是指医生或其他操作者被动地活动患者的关节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主动和被动测量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五、重复测量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重复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可以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六、比较正常值
将测量的结果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是否正常。
正常值可以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确定。
七、记录与报告
在测量结束后,应当将所有的结果记录下来,并编写报告。
报告中应当包括测量的时间、测量的方法、测量的结果、正常值比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