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识图(精)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0
有丝分裂の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示意图主要特点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のDNA 分子の复制和有关蛋白质の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の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の数量加倍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の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の着丝点连接着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中 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后 期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の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の染色体分 裂 期末 期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の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间期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减数分裂①减数第一次分裂の间期a.精原细胞:雄性の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の相同。
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b.主要变化: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c.结果: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中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の分裂期a.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出现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の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分离后の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b.结果: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
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结束时)。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a.主要变化: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汤阴一中教师张艳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
本文通过对“有丝”和“减数”过程的对比及染色体数目、行为和状态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归纳,梳理出判别细胞分裂图像的较好方法,供同学们解题参考。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和相关图像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3、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判别①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判别应以细胞的一极为标准: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后期。
无同源染色体:若存在染色单体为减Ⅰ后期;若不存在染色单体为减Ⅱ后期。
②后斯图像只看一极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两条一模一样的染色体,容易被误判为同源染色体,故一般只看一极。
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比较中最常见的是3个中期和3个后期图像的分辨。
三、根据“有丝”与“减数”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行为变化特点细化图像判断方法“有丝”与“减数”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同源染色体的有无;②染色体的行为;③染色单体的有无等三个方面。
结合细胞分裂具体时期构建判断方法如下(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为例):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根据上面的方法辨析下列细胞分裂图象:【解析】根据上述方法结合细胞分裂图像,辨析如下:2、柱形图例2、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专题突破姓名:班级: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着丝点分裂复制前复制后染色质高度螺旋为染色体染色体形态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大小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和染色体长度相同。
②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一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有丝分裂时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会联会。
?(一般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有同源染色体N对)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2、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2、柱形图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3、曲线图(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例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中,同学们经常感到难做的是一些图形和图象题,特别是关于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同学们把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数目背诵的滚瓜烂熟,可一做题目,还是感到无从下手,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或是没有把变化规律与图象联系起来。
不过还有一点是有些高考辅导书,不管是教师用书还是学生用书,把一些图象画的模糊甚至画错,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
下面是我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1、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如下:(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色体为2N)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的含量2a→4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2N2N2N2N→4 N4N→2N染色单体数目0→4N4N4N→000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图象可以表示为: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染色体的变化是后期一开始就从2N→4 N,而到末期结束的那一瞬间从4N→2N。
所以其图象是末期结束的瞬间下降到2N。
有些书中的图象从末期开始就是2N了,是错误的。
在瞿中和、王喜忠和丁明孝的《细胞生物学》中,这样描述的: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即进入末期(telophase)。
……到达两极的细胞开始去浓缩,在每一个染色单体的周围,核膜开始重新装配[1]。
显然此时细胞没有分开,染色体还没有减半。
只是到了末期结束时,细胞才一分为二,染色体才减半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为2N)]①性源细胞[精(卵)原细胞]②初级性母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③次级性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④性细胞[精(卵)细胞]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DNA分子2a→4a4a4a4a4a→2a2a2a2a2a→a a 染色体2N2N2N2N2N→N N N N→2N2N→N N 染色单体0→4N4N4N4N4N→2N2N2N2N→000同源染色体N N N N→0000000正确的图象表示为:减数分裂原则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两种(如下图),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的个数。
只要数清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图像题中最难得分的,学生不仅要把各个图像准确的识别出,而且还要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只要其中一个序号排错,这一步就不得分。
根据上面的视图方法可得: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因此,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
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于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
减数第一减数第二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变化曲线(1)在间期DNA复制之前( 段和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 和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1。
(2)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 和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
(3)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①BC段——。
②DE(de)段——分离后平均分配到中。
③ff′段——分裂,分开。
④H(h)点——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柱形图(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例)(1)次级性母细胞在分裂的前期、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但DNA数相同。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相等,且二者都与正常体细胞相等。
(3)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为,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可为。
例1(2018·湖北孝感七校联考)下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E段表示有丝分裂,FL段表示减数分裂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C.GH段都存在染色单体D.最终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例2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排列方式不同,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成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无同源染色体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点不同,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后期着丝点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比较:①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②中同源染色体分离;①与③比较:①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后期―――――→每一极中有无同源染色体⎩⎨⎧有:有丝分裂无――――→是否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是:减Ⅰ否:减Ⅱ例3 如图是同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 .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C .③所示分裂过程中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D .有8条染色单体的细胞是①②③例4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分裂过程中各分裂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错误有( ) A .0处 B .1处 C .2处 D .4处【巩固提升】1.(2018·江苏南通启东中学期末)如图表示人类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 分子数在甲、乙、丙、丁四个连续分裂时期的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