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概要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8
目录一、引言 (2)二、文献回顾 (2)三、三一概况 (4)1、三一简介 (4)2、企业地位及竞争能力 (4)四、分析指标设计 (5)五、指标结果分析 (5)1、总体结果 (5)2、资产负债率分析 (6)3、主营收入增长率分析 (6)4、公司资产规模 (7)5、成长性 (7)6、资产抵押价值 (7)7、公司独特性 (8)8、盈利能力 (8)9、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 (9)10、流动比率 (9)11、固定资产比例 (10)12、经营风险分析 (11)六、结论 (11)参考文献: (12)附件: (13)一、引言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而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一个公司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
一般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均是从狭义的资本结构人手,来分析不同的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自1958年MM理论的提出以来,对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融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直接决定企业的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各种融资方式所占的比重,从而影响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控制的程度。
基于MM理论的拓展,出现了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信号模型、代理成本模型等等,这些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MM理论,使资本结构理论更加与现实接近,从而使资本结构体系不断丰富,也为企业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这些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Taub(1975)利用1960——1969年期间89家公司的数据分析表明,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利息差异、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规模、税率、具有偿债能力的时间长度和负债权益比共6个变量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1。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以Harris 与Raviv和Rajan 与Zingales最为突出。
Harris 与Raviv(1991)表明,负债比率与固定资产比率、非债务税盾、投资发展机会、公司规模成正相关关系,与公司的变异性(风险性)、广告消费支出、破产的可能性和产品特殊性成负相关关系2。
三一股权分配方案创业初期三一股权分配方案一、引言股权分配是指在企业创办初期,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技术、资源等用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分配和划归股东所属的一种权益。
三一公司作为一家初创企业,需要设定合理的股权分配方案,以吸引投资者、激励团队成员,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三一公司的股权分配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二、股权分配原则1. 公平合理原则:股权分配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每一位投资者或团队成员的权益得到合理的保障。
2. 投入与回报相匹配原则:股权分配应根据投资者或团队成员在企业发展中的真实贡献,确保投入与回报相匹配。
3. 长期激励原则:股权分配应设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激励投资者和团队成员持续投入和努力,形成长期稳定的企业发展动力。
三、股权分配方案详述1. 创始团队股权分配创始团队包括创始人及其他初始团队成员,股权分配应基于其投入和能力来决定,可以按照以下原则:(1)创始人:创始人应根据其创业理念、市场经验、资源投入和创始排期确定股权比例,一般原则上该部分股份不小于企业发行总股本的20%。
(2)其他初始团队成员:其他初始团队成员应根据其专业能力、投入和分工确定股权比例,一般原则上不超过企业发行总股本的15%。
2. 投资者股权分配投资者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其投资决策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股权分配应根据投资者的投资金额、投资时机和风险收益等因素来确定,可以按照以下原则:(1)投资金额:投资者的投资金额越大,其所占股权比例越高。
投资金额应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和投资者的承受能力来确定。
(2)投资时机:投资者早期投资的风险相对较高,风险投资者的投资比例可以相应较高。
随着企业的发展,后期投资的比例可以适当降低。
(3)风险收益: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越大,其所占股权比例越高。
可以设定风险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比例分配。
3. 战略合作方股权分配战略合作方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资源、市场渠道等支持,股权分配应根据具体的合作内容和价值来确定,可以按照以下原则:(1)合作价值:战略合作方所提供的技术、资源或市场渠道等价值越大,其所占股权比例越高。
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三一重工闯关裹着秋风的斜阳尽情地洒在长沙市的国际影视会展中心,这里曾经是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诞生的现场。
在中国股市即将迎来20周岁之际,作为当初在现场亲历采访的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当年的火热气氛已难再现,但距此几公里之外的三一重工,与许多股改后的公司一样,迎来了大跨越。
艰难博弈2005年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已具备启动试点条件。
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当天上午,时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屠光绍,意外出现在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与董事长梁稳根进行了一番长谈,希望三一重工担纲股权分置改革试验田的历史性重任。
其实,三一重工这家民营上市公司早在屠光绍的心里挂上了号。
2003年7月,三一重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上市时,就提出了股权全流通的大胆设想,引起了当时中国证监会官员的高度重视。
2004年3月,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时,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又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了相关议案。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三一是民营企业。
2003年挂牌的时候只有25%的股份上市交易,其他股份都不流通。
所以IPO对其来说仅仅是募到了一笔钱而已,资本运作很难展开,而且大股东也缺少动力,没有激励机制。
但全流通之后就不一样了,并购等活动就有了条件,企业价值也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一直呼吁要股权全流通,私底下也一直在做着准备,包括跟合作券商进行探讨,也跟证监会研究部门作过汇报,他们也希望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此番长谈,让梁稳根和向文波等人立马感觉到公司的机会来了。
随即,三一重工加快了对公司股改更为细致的准备工作。
“解决股权分置的重大意义尽人皆知,但说实话,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没有任何参照标准,股权分置改革的展开,犹如从荒原上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要在保证市场基本稳定、各方利益普遍得到照顾的情况下,以企业能够承受的代价来换取市场各方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的选择,确实是对‘三一’管理团队的胆量、勇气、魄力和组织效能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三一集团简介总裁办公室编制 2011.10.20一、公司概况二、主要经营指标2010年三一集团营业收入502亿元,其中三一重工306亿,占61%;三一重装27亿,占5%。
其主要下属公司数据见下表:三一集团下属主要公司近年主要指标一览表三、投资者关系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持有三一集团58.24%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同时也是旗下两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具体情况见下图:四、企业发展概要三一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创立于1989年,从最初6万元建立的涟源焊接材料厂,发展成今天拥有498亿总资产的三一集团,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蜕变。
第一阶段——“创业”(1983年至1993年):梁稳根及3位好友创业成功。
主要以坚持技术研发为主,主要业务涉及铜基焊料和人造金刚石相关产业。
第二阶段——“规模壮大”(1994年至2002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的大环境下,三一集团看准时机进军工程机械行业,坚持以技术研发为企业壮大的突破口,销售收入从1989年的1000万到2002年的11亿,企业规模扩大了一百多倍。
第三阶段——“借融资再壮大”(2003年至2006年):随着资本运作的全球加温。
三一集团将其旗下核心企业三一重工推向资本市场,2003年7月三一重工上市,并于2005年成功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成国内首创。
三一集团销售收入2006年达到60亿元。
第四阶段——“国际化萌芽”(2007年至今):2007年过后三一重工的上市对三一集团的影响迅速显现,三一集团销售收入从13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02亿元。
给三一进军海外资本市场增加了坚定的信心。
2009年11月三一重装在香港成功上市。
打出了三一集团海外扩张的首张王牌。
五、产品及研发1、产品结构三一集团主要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港口机械、风机产品等。
在国内建有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等五大产业园。
三一重工五年计划规划概要一、引言三一重工作为中国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一直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制定了五年计划规划概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计划的目标、战略、重点项目和预期成果。
二、目标1. 市场份额增长: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目标五年内将市场份额提高至30%。
2. 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出更多高性能、高效能的产品。
3. 国际化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争取在全球市场占有更大份额。
4.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行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战略1. 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产品优化: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需求。
3. 渠道拓展:加强与经销商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提升市场覆盖率。
4. 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高素质的团队,提升企业竞争力。
5. 技术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四、重点项目1. 新产品研发: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高性能、高效能的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 国际市场拓展:加强对海外市场的调研和开拓,争取在欧美等主要市场占有更大份额。
3. 产能扩充:增加生产线和设备投资,提升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4. 售后服务升级: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快速、高效的售后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
5. 品牌推广: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广告、展览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五、预期成果1. 五年内市场份额提高至30%。
2. 新产品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3. 国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海外销售额大幅增长。
4. 公司盈利能力稳步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成为行业领先品牌之一。
六、结论三一重工五年计划规划概要旨在通过市场份额增长、技术创新、国际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报告班级:13工商管理4班学号:201342105428 姓名:刘晓晴一、公司简介(一)总体情况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
自成立以来,三一集团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
2007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成为建国以来湖南省首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
2008年和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
2010年,三一集团销售超过500亿。
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目前集团拥有员工7万余名。
三一集团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
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筑路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备、港口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系列产品。
其中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为国内首位,且连续多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三一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近年来,三一连续获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强。
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
三一集团是由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
经有限公司2000年10月28日股东会决议通过,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有资产、债务和人员全部进入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以2000年10月31日为基准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8000万元,按1:1的比例折为18000万股,由原有限公司股东三一控股有限公司、湖南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锡山市亿利大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兴华机械制造厂和娄底市新野企业有限公司按其在原有限公司的权益比例持有,其中三一控股持有17380.93万股,高创投公司持有334.64万股,亿利大公司持有167.33万股,兴华厂持有89.24万股,新野公司持有27.86万股,分别占股份公司总股本的96.56%、1.86%、0.93%、0.50%和0.15%。
(二)具体股东、董事拥有股权情况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直称三一)有九位董事,其中包括三位独立董事。
9位董事并不直接持有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的股票,他们手握的是三一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
三一控股是2000年10月成立的,由梁稳根、唐修国等9位自然人按其在三一重工的出资和权益投资成立。
这9位创业者在三一控股的股权分别为:梁稳根59%、唐修国9%、向文波8%、毛中吾8%、袁金华8%、周福贵4%、翟登科1%、易小刚2%、王佐春1%。
那就是说,他们拥有的是三一集团的股份从而间接拥有三一股份公司的股权,根据数据显示,他们分别拥有三一这么多股权,梁稳根30.99%,唐修年4.56%,向文波4.16%,易小刚0.92%,黄建龙0.03%。
三一重工十大流通股东,三一集团有限公司46.17%,梁稳根3.75%,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99%,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09%,上海朱雀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朱雀三一稳0.92%,毛中吾0.51%,向文波0.47%,唐修国0.41%,香港结算有限公司0.36%,袁金华0.30%。
综合上述的各种数据可以看出实际控制人就是拥有三一30.99%的梁稳根,其他股东拥有的股权比例比之低很多,无法对他的决定有什么实际的左右作用。
他是第一大股东,虽然拥有的股份没有达到绝对控股的程度,可是其他十大股东拥有的股份加起来也没有他多,所以他基本可以绝对公司的任何决策,一人独大也不为过。
这样的股权形式可以减少很多成本,如果这个大股东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能带领企业走得更高更远,那么这样的股权形式是很有优势,避免很多斗争,能齐心协力走得更高,但是,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往往专断能带来毁灭,没有制衡没有别人的意见,一个企业也很容易死亡。
这和中国很多大的企业类似,往往是一个人撑起的企业,类似万达,万科这样有着一个优秀领导人的企业,并非聘请专业经理人管理企业,不放权,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但若是失去了这个优秀的领导人,那么企业该何去何往则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公司董事间关系三一公司共有九位董事,其中三位是独立董事,包括,梁稳根董事长,唐修国董事,向文波副董事长兼任总裁,易小刚董事兼任执行总裁,梁在中董事,黄建龙董事兼任高级副总裁,蒋民生独立董事,冯宝珊独立董事,许定波独立董事这九位董事。
而其中梁在中是董事长梁稳根的独子今年31岁,其他几个非独立董事的董事都是跟随梁稳根一同创业一同从最艰难走来的,他们都算是公司的元老,甚至是手下。
从三一的核心层来看,除了17年来就一直跟着梁稳根的三位当年一起贩羊的兄弟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还有1991年开始跟着梁稳根打拼江山,如今身为三一重工总经理的向文波以及1994—1996年间先后跟梁稳根创业的周福贵、易小刚、王佐春。
当然,还有一个对三一至关重要的人物——翟登科。
(一)董事简介梁稳根:男,1956 年生,湖南涟源人,现任本公司董事长,三一集团董事。
2004 年4 月16 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 年7 月参加工作,中南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
1978 年9 月至1983 年7 月,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学习。
1983 年7 月至1985 年3 月,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
1985 年3 月至1986 年3 月,担任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体改办副主任。
1986 年3月至1991 年7 月,创办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任厂长。
1991 年7 月至1998 年 3 月,担任湖南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8 年 3 月至今,担任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稳根先生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并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唐修国:男,1963 年生,高级工程师,现任本公司董事,三一集团董事兼总裁,负责三一集团的业务运营及策略规划。
1983 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
唐修国先生为本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于机械行业拥有逾29 年经验。
1992 年至1997 年期间,担任公司副总经理,1997 年至2002 年,担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2005 年入选“湖南省十大突出贡献私营企业家”。
2010 年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向文波:向文波,男,1962 年生,现任本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三一集团董事,负责本公司的整体业务运营及策略规划。
1982 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8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材料系铸造专业硕士学位。
2003 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曾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理事、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及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在任职期内曾获颁多个奖项。
2007 年当选中国制造业十大领袖。
2009 年获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颁授年度中国十大民企领袖的荣誉,并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中国机械企业管理协会颁授全国机械工业明星企业家。
2010 年至2011 年,分别获评《福布斯》2010 中国最佳CEO、2011 年A 股非国有上市公司最佳CEO。
易小刚:男,湖南武冈人,1963 年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协常委、湖南省科协副主席、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湖南省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
易小刚先生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8 项,获发明专利116 项,其中 3 项获中国专利金奖,5 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6 项、二等奖4 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 1 项。
并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省长质量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湖南省优秀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60 余项奖励与荣誉。
作为工程机械装备领域的技术专家,易小刚先生20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工程机械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总体技术的自主研究与开发。
梁在中:男,1984 年生,现任本公司董事,三一集团董事。
2006 年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获学士学位。
历任车间调度员、资金结算中心副主任、财务副总监、财务总监、泵送事业部总经理等职。
曾分管制造商务总部、流程信息化总部、证券投资总部等部门。
梁在中先生亦为中国共青团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及三一集团团委书记。
黄建龙:黄建龙,男,1963 年生,现任本公司董事兼高级副总裁,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2008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2 年加盟三一,主要负责财务、生产、采购及海外业务工作,于机械行业拥有多年经验。
2007 年任本公司中东分公司总经理。
2008 年任三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 年任本公司副总裁。
蒋民生:男,1948 年生,高级经济师,现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1998 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3 年获委任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副局长。
2003 年10 月,任银监会湖南监管局局长,现已退休。
曾任湖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拥有多年财经行业经验。
冯宝珊:女,1951 年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1977 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
历年来主要担任机械部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车辆室工程师、机械部农业装备司工程处处长、机械工业局行业管理司农装处处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市场发展部副主任等职,亦担任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
许定波:男,1963 年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会计学博士,现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1986 年9 月-1996 年8 月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助教,1996 年9 月-2003 年12 月任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1999 年 4 月-2009 年 4 月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2004 年 1 月加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任教,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委员会成员、副教务长、依视路会计学教席教授。
曾担任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俏江南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现担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