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18 MB
- 文档页数:10
常见缩写全拼与翻译(15分)EMS:电力系统监视和控制:能量管理系统: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自动发电控制:负荷频率控制: 分区控制误差( ):网络分析软件:电子式互感器:广域动态信息监测分析保护控制系统: 短期负荷预测:配电管理系统: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经济调度控制:调度员模拟培训系统: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频率自动控制:最优潮流填空题(25)简答(30)综合分析(35)第一章1、什么是电力系统;电网;电力系统:组成电力工业的发电与其动力系统、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也包括调相调压、限制短路电流、加强稳定等的辅助设施,以与继电保护、计量、调度通信、远动和自动调控设备等所谓二次系统的种种设备的总和统称为电力系统,它是按规定的技术和经济要求组成的,并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
电网: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一次系统与相关继电保护、计量和自动化等二次网络统称为电力网络。
2、1准则判定电力系统安全性的一种准则,又称单一故障安全准则。
按照这一准则,电力系统的N个元件中的任一独立元件(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等)发生故障而被切除后,应不造成因其他线路过负荷跳闸而导致用户停电;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不出现电压崩溃等事故。
当这一准则不能满足时,则要考虑采用增加发电机或输电线路等措施。
3、电力系统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一级安全稳定标准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由继电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元件,最直接最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第二道防线(第二级安全稳定标准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采用稳定控制装置与切机、切负荷等措施,确保在发生大扰动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第三道防线(第三级安全稳定标准,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当电力系统遇到多重严重故障而稳定破坏时,依靠失步解列装置将失步的电网解列,并由频率与电压紧急控制装置保持解列后两部分电网功率的平衡,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复习题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进行复习题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调度自动化的主要任务、调度自动化的技术体系、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案例。
正文内容: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1 电力系统调度的定义和作用1.2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定义和意义1.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2. 调度自动化的主要任务2.1 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2.2 运行状态分析与评估2.3 调度决策与控制2.4 调度指令下达与执行2.5 运行数据记录与分析3. 调度自动化的技术体系3.1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技术3.2 运行状态分析与评估技术3.3 调度决策与控制技术3.4 调度指令下达与执行技术3.5 运行数据记录与分析技术4. 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发展趋势4.2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应用4.3 新能源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结合4.4 人工智能技术在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5. 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案例5.1 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5.2 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5.3 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概念、主要任务、技术体系、发展趋势以及应用案例。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智能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复习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有所帮助。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2.调度控制中心对发电厂的机组启、停操作命令属于( C )A.遥测信息B.遥信信息C.遥控信息D.遥调信息3.RTU中每个遥测量的工作区一次只能保存10个数据,事故追忆要求保存事故前的3个数据,事故后的4个数据,每个遥测量占2个字节。
假如有100个遥测量,那么安排用于事故追忆的内存单元数目是( B )A. 1000B.1400C.2000D.7005.越限呆滞区上下限复限值同时减少,那么对同一监视信号,告警次数是( B )A.越上限增加、越下限减少B.越上限减少、越下限增加C.越上限越下限都增加D.越上限越下限都减少6.异步通信中数据接收端的接收时钟为16倍数据速率,以下选项为干扰信息的宽度,其中能被检验出来的是( A )A.4倍时钟周期B.10倍时钟周期C.12倍时钟周期D.16倍时钟周期7.在数据通信中,应用最广的数据信息代码集是( C )A.BCD码B.补码C.七位ASCIID.余3码8.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通信子网协议( D )A.物理层B.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9.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数据传输方式中数据采样方式应属于( D )A.规约特性B.机械特性C.电气特性D.电信号特性N环形构造的性能之一是( D )A.可靠性好B.灵敏性好C.价格低D.模块性好12.在EMS中分析电力系统电压失稳属于( C )A.状态估计B.静态平安分析C.动态平安分析D.最优潮流11.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可保证电网的( B )A.电压B.频率C.电流D.功率因数14.2000MHZ频率属( C )A.短波频段B.中波频段C.微波频段D.长波频段15.数据传输系统中,假设在发端进展检错应属( B )A.循环检错法B.检错重发法C.反应校验法D.前向纠错法18.星形构造计算机网的特点之一( A )A.资源共享才能差B.资源共享才能强C.可靠性D.建网难19.异步通信方式的特点之一是( B )A.设备复杂B.设备简单C.传输效率高D.时钟要求高20.调度员尽力维护各子系统发电,用电平衡时属( D )A.正常状态B.紧急状态C.恢复状态D.瓦解状态21.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量测量主要来自( C )A.调度人员B.值班人员C.SCADA系统D.主机22.对一个月到一年的负荷预测属( C )A.短期负荷预测B.超短期负荷预测C.中期负荷预测D.长期负荷预测23.配电系统少人值守变电站应具有的根本功能是( B )A.自动重合闸功能B.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C.遥控功能D.遥信功能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2.RTU的根本组成包括_______和软件两个局部。
《电力系统调动及调度自动化》复习资料一、请对以下名词或术语进行简要解释和说明:1.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集中处理自动化系统,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安全、经济、可靠、优质运行,实现运行状态采集处理监测控制分析等功能。
2.实时数据库:存储管理电力系统运行实时数据,保证快速性、可靠性、共享性等。
3.开关量:由0和1表示的设备状态信息或动作信息。
4.RTU:远程终端,安装在发电厂和变电站,实现四遥功能。
5.电流极限: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电流必须满足上下限值的要求,一般选择设备的最大发热容许电流作为电流的极限值。
6. 等式约束条件:保证发电和用电的平衡,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负荷取用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有功和无功损耗。
7.状态信息:表征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能进行远方采集和传送(遥测),包括节点电压和线路有功、无功功率。
8.CDT:循环式远动规约,RTU不管主站在做什么工作,按一定的周期循环不断上发遥测遥信数据。
9.多路复用:在一条通路上传输多路信息,包括话音和远动信息,有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
10.安全分析:对系统是否满足正常运行条件进行分析,假设个别元件发生故障,分析其余元件是否在安全约束条件内。
二、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说明硬件采用分布式开放式结构,说明硬件每部分的作用。
2.什么是状态信息?为什么要进行状态信息的预处理?分析预处理方法。
说明状态信息的概念和内容:能采集、传送的电力系统运行参数。
说明预处理原因:抑制干扰。
说明四种预处理方法:取算术平均值、取加权平均值、取中间值、取逐次处理的滤波值。
3.分析直流采样的基本原理。
说明直流采样需要变送器。
说明电压变送器、电流变送器原理。
4.分析光缆通信的作用和特点。
根据光缆通信的结构图,说明各部分作用。
说明光缆通信的特点,包括优缺点。
5.分析安全分析的作用、原理及实现流程。
是预事故分析。
设置预想事故,进行潮流计算,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
调度自动化系统(EMS)一、判断题1. 双机监控系统与外设开关部件的主要功能是切换外部设备和主机至备用机。
(×)2. 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不是衡量一个操作系统好坏的重要标志。
(×)3. 电力系统中的有功、无功、电压、电流等遥测量是模拟量信息。
(√)4. 电力系统中实时采集的数字量信息包括状态信号、刀闸信号、保护信号及事故总信号。
(√)5. RTU与调度端的通讯必须采用同步通讯模式。
(×)6. 调度员下发遥控命令时,只要确信遥控对象、性质无误,不必等待返校信息返回就可以操作“执行”命令。
(×)二、选择题1. 潮流计算的约束条件是通过求解方程得到了全部节点(b)后,才可以进一步计算各类接点的(c)以及网络中(c)的分布。
A:电流;B:电压;C:功率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中进行无故障远动测试的时间应是(a)和(c)。
A:27h;B:96h;C:100h;D:120h3. 软件可移植性是用来衡量软件的质量的重要尺度之一,为提高软件可移植性,应注意提高软件的(d)。
A:使用方便性;B:简洁性;C:可靠性;D:设备独立性4. EMS(能量管理系统)=(c)。
A:SCADA;B:SCADA+AGC/EDC;C:SCADA+AGC/EDC+SA5. LAN代表(h);WAN代表(g);SCADA代表(f);AGC代表(e);EDC代表(d);EMS代表(c);DMS代表(b)GPS代表(a)。
A:全球定位系统;B:配电管理系统;C:能量管理系统;D:经济调度;E:行动发电控制;F:安全监控;G:广域网;H:局域网6. 事故追忆的定义是(a)。
A:将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后有关信息记录下来;B:带有时标的遥信量。
7. 自动化系统中以下哪种工作站有权执行遥控命令( B )A远程工作站; B 调度工作站; C 通讯工作站; D MIS工作站;8. 系统负荷预测的常用方法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分析法、相似日法和( B )。
调度自动化培训--资料调度自动化培训资料在当今高度依赖电力供应的社会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调度自动化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其相关技术和知识的掌握对于电力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显得尤为关键。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调度自动化的知识,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而实用的调度自动化培训资料。
一、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手段,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控制和管理,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能量管理系统(EMS)、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等多个子系统。
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1、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SCADA 系统负责采集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进行处理和显示。
同时,它还能够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操作。
2、能量管理系统(EMS)EMS 系统是调度自动化的核心部分,它基于 SCADA 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安全分析等高级应用,为调度员提供决策支持。
3、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DTS 系统用于培训调度员,模拟电力系统的各种运行工况和故障情况,提高调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三、调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传输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通常通过传感器、变送器等设备将电力系统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模数转换等处理,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供计算机处理。
2、数据传输为了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数据传输通常采用专用的通信网络,如电力调度数据网。
常见的数据传输协议有 IEC 60870-5-101、IEC 60870-5-104 等。
四、调度自动化的监控与控制功能1、实时监控通过监控界面,调度员可以实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线路潮流、母线电压、设备运行状态等。
2、控制操作调度员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如开关的分合、变压器的挡位调节等。
电网调度自动化维护员岗位培训考核典型题库岗位一:工作班成员一、判断题(一)基础知识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相位角。
(√)2、在电流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时,或者在电压表的两个端钮之间并联一个电阻时,对仪表本身的误差并不影响,只对测量电路有影响。
(√)3、欧姆定律同样适用于电路中非线性电阻元件。
(³)4、对称三相电路的三相电压各相相位差是120°。
(√)5、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称为视在功率。
(³)6、电阻与导线长度成正比,与导线横截面积成反比。
(√)7、变压器的变比与匝数成反比。
(³)8、电平可分为相对电平和绝对电平。
(√)9、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唯一指标。
(³)10、两只电阻当它们并联时的功率比为16:9,若将它们串联则两电祖上的功率比为4:3。
(³)11、一直流有源二端网络,测得开路电压为30V,短路电流为5A。
现把一个R=9Ω的电阻接到网络的两端,则R两端的电压为15V。
(³)(二)基础技能12、SCADA系统的功能中不包括电能采集。
(³)13、循环数字传送远动通信规约适用于点对点的远动通信结构及以循环字节同步方式传送远动信息的远动设备和系统。
(√)14、用钳形电流表测TA电流时,应钳测量相的TA线和N线。
(³)15、钳形电流表可测得交、直流电流。
(³)16、电力系统中实时采集的数字量信息包括开关状态信号、隔离开关信号、保护信号及事故总信号。
(√)17、RTU在运行中对遥信信号(开关量)进行定期扫查以检查是否有开关变位。
(√)18、当用“两表法”测量三相三线的有功功率时不管三相电路是否对称,都能正确测量。
(√)19、在作精密测量时,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的结果越准确。
(³)20、通常将二次回路图分为原理接线图和安装接线图两大类。
(√)21、运行变送器的停用及投入,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故障的紧急处理除外)。
调度自动化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的业务运营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和自动化系统。
在这种背景下,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加强调度自动化相关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达到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目的。
本培训计划旨在针对调度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为企业员工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的应用和管理。
二、培训目标1.了解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2.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管理;3.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技能;4.能够根据实际运营需求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定制和优化。
三、培训内容1. 调度自动化基础知识1.1 调度自动化概念及发展历程1.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 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关系2. 调度自动化技术原理2.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2.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2.3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通信和安全技术3.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与管理3.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3.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常见操作问题及解决方法3.3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维护与管理4.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排除与维护4.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4.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排除方法及维护手段5.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定制与优化5.1 根据企业运营需求进行调度自动化系统定制5.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性能优化及效率提升5.3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四、培训具体安排1. 培训时间:为期两周,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2. 培训形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际操作3. 培训地点:企业内部培训室4. 培训方法:授课+讨论+实践5. 培训人员:企业调度部门相关人员及其他需要培训的员工五、培训师资力量本培训计划将邀请具有丰富调度自动化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授课老师,他们将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为学员们带来生动的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