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 格式:ppt
- 大小:13.87 MB
- 文档页数:9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的类型及优势,接着分析了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引言:随着国家对于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污水处理技术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推动了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技术的发展。
除了技术方面的限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执行困难的问题。
与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相比,生物膜法虽然能够满足目前的污水处理需求,但不具备其他突出优势,不是最好的选择。
生物膜法仍需不断优化,尽可能的借助科技手段发挥其最大优势。
1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的类型及优势生物膜法具有多样性,主要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技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三种,其中对污水处理效果最好的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根据曝气池和生物滤池产业所产生的一项综合性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相较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有突出优势。
第一,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可供选择的微生物种类较多,且微生物具有繁殖能力强的优点,因此,能够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第二,由于厌气菌对于好氧过程中合成的污泥有非常好的降解作用,因此,采用生物膜法进行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的产率也会较低。
2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2.1生物膜法工艺与类别生物膜法在当前工业废水或者是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中都是比较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该方法能够在特定时间之内将生活或者工业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过滤,在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微生物会直接被吸附在生物膜表面,从而进行繁殖,长时间下来便会形成生物膜,起到净化污水功能。
在此期间所形成的生物膜上面会附着很多的微生物,其能够讲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并起到和活性污泥一样的净化水源的效用。
因为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能够在生物膜载体中进行快速繁殖,从而给生物膜增加厚度,氧气无法透入,在生物膜内也会形成一个较小空间的厌氧状态,从而不断的产生反应,对于有机物进行降解,并且达到污水净化性能,并让厌氧膜的厚度增加。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生物膜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领域和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载体表面,通过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和污染物来净化污水的过程。
生物膜法主要包括固定膜法和流动膜法两种形式。
固定膜法是将固体载体固定在反应器内,通过污水流经载体表面,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固定载体材料有生物滤料、填料、网格等。
流动膜法是将载体材料制成膜状,形成流动膜,污水通过膜表面,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流动膜材料有聚酯膜、聚丙烯膜等。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降解和沉淀等步骤。
1. 预处理: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原始污水进行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调节pH值等操作,以保证后续处理的顺利进行。
2. 生物降解: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在生物膜表面流动,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附着并进行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过程。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和气体等形式,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3. 沉淀: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中仍可能含有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物质,需要经过沉淀处理来分离固体和液体。
常用的沉淀方式有重力沉淀、浮选沉淀等。
三、应用领域: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1.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处理城市污水,减少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2. 工业废水处理厂: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生物膜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实现工业废水的净化和回用。
3. 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相对较为简单,采用生物膜法可以实现对农村污水的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优缺点: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净化水质。
生物膜法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生物膜法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排放标准,但会造成高能耗、占地面积大和处理产物处理难的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膜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生物膜法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二、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附着在固体载体上,通过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的一种方法。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生长、分解等方式,将有机物转化为不可溶性物质或气体,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生物膜法相较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具有更高的微生物密度、更强的生化反应能力和更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三、生物膜法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虹口污水处理厂虹口污水处理厂位于上海市,采用生物膜法进行二级处理。
该工艺是将增殖生物膜法(MBBR)与微细过滤膜法(MF)相结合。
MBBR通过人工增加载体,增加微生物附着面积,提高有机物降解效率。
MF则利用微细孔径过滤膜,将丁苯类异构体等微小污染物截留。
虹口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稳定地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2. 北京市生物膜法市政污水处理厂北京市生物膜法市政污水处理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膜法污水处理项目,位于北京市密云区。
该厂采用第三代自主设计的生物滑膜工艺,可同时处理90万吨/日的生活污水和20万吨/日的工业污水。
该生物滑膜工艺结合了生物降解技术和薄膜分离技术,能够高效地去除COD和氨氮等有机物质。
四、生物膜法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1)较高的有机物负荷处理能力:生物膜法通过增加载体,提高了微生物附着面积,从而增强了有机物降解能力。
(2)较低的能耗: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所需的能耗更低,使得运行成本更少。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和应用案例。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载体上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进行降解。
生物膜法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和更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膜反应器和后处理三个主要环节。
1. 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是对进水污水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常用的预处理设备有格栅、砂池和沉砂池等。
2. 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是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生物膜载体和微生物附着生长。
常用的生物膜载体有填料、滤材和膜等。
在反应器中,微生物通过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3. 后处理:后处理主要是对出水进行进一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微生物。
常用的后处理设备有沉淀池、过滤器和消毒设备等。
三、设备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设备主要包括预处理设备、生物膜反应器和后处理设备。
1. 预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格栅、砂池和沉砂池等。
格栅用于去除进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砂池和沉砂池用于进一步去除固体颗粒和沉淀物。
2. 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主要包括生物膜载体和反应器结构。
生物膜载体常用的有填料、滤材和膜等,反应器结构通常为圆形或者矩形。
3. 后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沉淀池、过滤器和消毒设备等。
沉淀池用于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过滤器用于去除微生物和细小悬浮物,消毒设备用于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四、应用案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市区污水处理厂:市区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膜法进行污水处理,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提供清洁的排放水质。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载体上,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使微生物能够在其中生长繁殖,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能源进行代谢活动。
二、工艺流程1. 初级处理:将污水经过格栅除去较大的固体物质和沉淀物。
2. 生物膜反应器: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膜反应器,其中装有固定载体,如填料或者膜。
微生物在载体上附着形成生物膜,通过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3. 沉淀池:将经过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使悬浮物沉淀下来。
4. 二次沉淀池:将沉淀池中的污水进一步沉淀,使悬浮物的浓度降低。
5. 消毒: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
6. 出水:经过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或者进行再利用。
三、优点1. 处理效果好:污水处理生物膜法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 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占地面积更小,适合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污水处理。
3. 运行成本低:生物膜法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微生物自行降解污染物,运行成本较低。
4.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生物膜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适应水质和水量的波动。
四、缺点1. 对进水水质要求高:生物膜法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较高,若进水水质波动较大,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
2. 负荷波动响应慢:生物膜法的处理效果受到负荷波动的影响,响应较慢。
3. 膜污染问题:生物膜反应器中的膜容易受到污染,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
五、应用领域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生物膜法可以作为二级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在工业废水处理厂中,生物膜法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生物膜法可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生物膜法biofilm process;bio-membrane process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简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微生物细胞在水环境,能在适宜的载体表面牢固附着,生长繁殖,细胞胞外许多的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纤维状的缠结结构,称之为生物膜。
污水生物处理的生物是指:以附着在惰性载体表面生长的,以微生物为主,包含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和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的无机及有机物等组成,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结构。
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惰性载体称之为滤料或填料。
污水流过生物膜生长成熟的虑床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
生物膜表层生物的是好养和兼性微生物,在这里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好氧代谢而降解,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等。
由于氧在生物膜表层基本被耗尽,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处于厌氧状态,在这里进行的是有机物的厌氧代谢,终产物有有机酸。
乙醇、醛、和硫化氢等。
由于微生物的不断繁殖,生物膜不断增厚,超过一定厚度后,吸附的有机物在传递到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以前,已被代谢掉。
此时内层微生物因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进入内源代谢,失去其黏附滤料上的性能,脱落下来随水流出滤池,滤料表面再重新长出新的生物膜。
生物膜的脱落速度和有机负荷、水利负荷等因素有关。
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中的生物种类相当丰富,一般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以及一些肉眼可见多的蠕虫、昆虫的幼虫等组成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生物膜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是一个吸附、稳定的复杂的过程,包括污染物在液相中的紊流扩散、污染物在膜中的扩撒传递,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和吸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过程。
生物膜的表面容易吸取营养物质和溶解氧,形成由好养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好氧层,而在生物膜内层,由于微生物利用和扩散阻力,制约了溶解氧的渗透,形成由厌氧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厌氧层。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的原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是目前常用的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
生物膜法是指在固定支撑物上生成一层稳定的生物膜,通过生物膜附着和代谢有机物质和氨氮等污染物,从而实现水体的净化。
生物膜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物膜法的原理是通过将废水与生物膜接触,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能够被生物膜吸附降解。
生物膜的附着方式有生物膜自身的自粘附和流体力学条件的阻力粘附。
有机废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进入生物膜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通过酶的作用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利用这些小分子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其次,生物膜法的原理还包括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吸附和吸附质的分解代谢。
微生物附着在生物膜上,形成一种稳定的生物膜结构。
这些微生物通过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将其降解为无机物质,然后利用这些无机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这样,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可以迅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生物膜法的原理还涉及生物膜的自净过程。
生物膜内的微生物通过代谢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产生大量的CO2和水,这些无害物质随废水一起排出。
同时,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也会吸收废水中的溶解氧,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促使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提高,从而增加废水中的氧气供应,有利于脱氮和脱磷等过程的进行。
活性污泥是一种利用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降解净化的生物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来实现废水的净化。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包括多种细菌和真菌等,它们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利用无机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其次,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吸附和生物吸附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体物质。
微生物的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体物质,从而将其沉降下来,达到废水的净化目的。
什么是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
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氧层、好氧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
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废水中微生物沿固体(可称载体)表面生长的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
因微生物群体沿固体表面生长成粘膜状,故名。
废水和生物膜接触时,污染物从水中转移到膜上,从而得到处理。
其基本机理见水的生物处理法。
生物膜法的典型流程流程中的生物器可以是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曝气生物滤池或厌氧生物滤池。
前三种用于需氧生物处理过程,后一种用于厌氧过程。
最早出现的生物膜法生物器是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满盛碎块的水池)。
它们的运行都是间歇的,过滤-休闲或充水-接触-放水-休闲,构成一个工作周期。
它们是污水灌溉的发展,是以土壤自净现象为基础的。
接着就出现了连续运行的生物滤池。
新型塑料问世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构成及特点在污水处理构筑物内设臵微生物生长聚集的载体(一般称填料),在充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着形成生物膜,经过充氧(充氧装臵由水处理曝气风机及曝气器组成)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过填料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同时微生物也得到增殖,生物膜随之增厚。
当生物膜增长到一定厚度时,向生物膜内部扩散的氧受到限制,其表面仍是好氧状态,而内层则会呈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并最终导致生物膜的脱落。
随后,填料表面还会继续生长新的生物膜,周而复始,使污水得到净化。
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着形成生物膜后,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其表面存在一层薄薄的水层,水层中的有机物已经被生物膜氧化分解,故水层中的有机物浓度浓度比进水要低得多,当废水从生物膜表面流过时,有机物就会从运动着的废水中转移到附着在生物膜表面的水层中去,并进一步被生物膜所吸附,同时,空气中的氧也经过废水而进入生物膜水层并向内部转移。
污水处理剂净化水源,呵护地球.................................................................................................................................................................................................................................聚丙烯酰胺常见问题汇总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有机废水的生物技术有两种方法:一是活性污泥法二是生物膜法一、活性污泥法属于悬浮生物处理系统,其优点是曝气池内微生物、各环境要素分布均匀,传质效率较高,而且投资省。
但是,该工艺的主要问题是:首先,排泥量大,泥龄较短,不能满足高效硝化的要求,进而不能实现高效脱氮;其次,容积负荷低,造成处理效率低和占地面积大;第三,容易诱发丝状菌膨胀等。
二、生物膜法属于生物附着污水处理系统,其利用生物填料来固定微生物。
与活性污泥技术相比,生物膜法的主要优点有:较长的污泥龄,适于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菌的生长;溶解氧在生物膜上的梯度分布,为不同的微生物生态结构和代谢提供了条件;污水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抗冲击性强等,因此,适合处理工业废水。
但是,生物膜法的主要缺点是微生物与各类底物之间的传质效率较低,表现为:(1)生物填料容易在曝气池内形成拥堵、结团或沟流,传质不均匀,直接降低生物膜法的效率;(2)反应器内气液接触时间短,氧的利用率低。
.................................................................................................................................................................................................................................. 我们不能造水,却可以让水循环使用。
第十四章 生 物 膜 法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同属好气生物处理方法。
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悬浮流动着的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的,而生物膜法则上要依靠固着于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
②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
③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
而在活性污泥法中,世代期比停留时间长的微生物被排出曝气池,因此,生物膜中的生物相更为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种群具有一定分布。
④同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对较多的转移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
⑤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⑥活性生物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
⑦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
国外的运行经验表明,在处理城市污水时,生物滤池处理厂的处理效率比活性污泥法处理厂略低。
50%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厂BOD5去除率高于91%,50%的生物滤池处理厂BOD5去除率为83%,相应的出水BOD5分别为14和28mg/L。
生物膜法设备类型很多,按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融方式不同,可分为填充式和浸渍式两类。
在填充式生物膜法中,废水和空气沿固定的填料或转动的盘片表面流过,与其上生长的生物膜接触,典型设备有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
在浸渍式生物膜法中,生物膜载体完全浸没在水中,通过鼓风曝气供氧。
如载体固定,称为接触氧化法;如载体流化则称为生物流化床。
目前所采用的生物膜法多数是好氧装置,少数是厌氧形式,如厌氧滤池和厌氧流化床等。
本章主要讨论好氧生物膜法。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一、生物膜的形成及特点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获得净化,同时,生物膜内微生物不断生长与繁殖。
生物膜在载体上的生长过程是这样的:当有机废水或由活性污泥悬浮液培养而成的接种液流过载体时,水中的悬浮物及微生物该吸附于固相表面上,其中的微生物利用有机底物而生长繁殖,逐渐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粘液状的生物膜。
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处理污水的方法,它通过在生物膜上固定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实现水的净化。
其基本原理包括生物附着、生物降解和脱附等几个过程。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如下:1.生物附着:在生物膜法中,废水中的微生物通过重力沉降或悬浮而进入生物膜,随后附着在膜表面。
膜表面具有丰富的微观和宏观的孔隙结构,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环境。
2.生物降解:生物膜中的附着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生物过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害物质。
降解的过程主要依赖于附着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以及微生物与废水中有机物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3.脱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在代谢或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代谢产物或新生物物质,导致生物膜厚度增加。
过厚的生物膜会降低废水的通量和处理效率,因此需要进行脱附操作。
脱附操作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实现,例如高浓度的气体喷射、机械刮擦或化学清洗等。
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废水经过前处理后,进入生物膜反应器。
前处理可以包括初沉池、格栅过滤和沉淀等,目的是除去废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质。
2.微生物固定化:废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后,通过曝气和搅拌等工艺,使废水中的微生物附着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为几天到几周。
3.生物降解:附着在膜表面的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害物质。
4.出水:经过生物降解后的废水通过膜表面的微孔进入废水集水管道,形成净水。
生物膜法的特点如下:1.处理效率高:生物膜法具有较大的生物附着面积和高降解效率,可以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2.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体积更小,占地面积更少。
3.操作简单:生物膜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频繁的混合和曝气操作,减少了设备维护和操作的难度。
4.可抗冲击负荷:生物膜法对冲击负荷的抗性较强,处理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时有较好的稳定性。
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生物膜法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都是利用微生物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为生物膜提供附着生长固定表面的材料称为填料,是影响生物膜法的发展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1.生物膜的形成及特点生物膜法是通过附着在载体或介质表面上的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形成膜状活性生物污泥——生物膜,利用生物膜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营养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有机物降解,同时微生物自身也得到增殖。
随着微生物的不断繁殖增长,以及废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的不断沉积,使生物膜的厚度不断增加,其结果是使生物膜的结构发生变化。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膜总是在不断地生长、更新和脱落的,造成生物膜不断脱落的原因有:水力冲刷、由于膜增厚造成重的增大、原生动物的松动、厌氧层和介质的粘结力较弱等。
生物膜法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生物处理,污水处理系统可以独立建立,也可以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
污水进行生物膜法处理前,宜经沉淀处理,当进水水质或水量波动大时,应设置调节池。
2.生物膜的结构及其净化废水的机理生物膜是蓬松的絮状结构,微孔多,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生物膜微生物以吸附和沉积于膜上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质,将一部分物质转化为细胞物质,进行繁殖生长,成为生物膜中新的活性物质,另一部分物质转化为排泄物,在转化程中放出能量,供应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增殖的生物膜脱落后进入废水,在二次沉淀池中被截留下来,成为污泥。
如果有机物负荷比较高,生物膜对吸附的有机物来不及氧化分解时,能形成不稳定的污泥,这类污泥需要进行再处理。
由于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以附着的状态存在,所以泥龄长,使生物膜中既有世代时间短、比增长速率大的微生物,双有世代时间长、比增长速率小的微生物,这使生物膜法中参与代谢的微生物种类多于活性污泥法。
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征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征:⑴生物相特征:①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②生物的食物链长③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④分段运行与优占种属⑵工艺特征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②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离③能够处理低浓度的废水④运行简单、节能,易于维护管理,动力费用低⑤产生的污泥量少⑥在低水温条件下,也能保持一定的净化功能⑦具有较好的硝化与脱氮功能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生物膜法的因素很多,例如水质、温度、pH值、溶解氧、营养平衡、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等,这些因素也是影响活性污泥法等的因素,前面已讲过,下面介绍一下生物膜法所特有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