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第1章(1)-建筑识图基础知识教学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63
教学大纲《建筑识图与构造》学院:系别:姓名:《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内学时:60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核心基础课课程学分:6授课对象:高职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建筑专业初学者学习建筑制图和掌握有关建筑识图和设计创作能力的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有关的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包括制图基本常识和建筑房屋的构造两大部分),使学生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熟悉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构造作法。
学完本课程后,应掌握基本的建筑识图能力和简单构造的建筑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和《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应用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以及绘图和读图的能力,其内容及影响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工作实践中,作用重大,价值影响深远。
鉴于建筑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以民用建筑构造为重点,只讲工业建筑的一般知识。
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工程技术语言、准确的理解设计意图、合理地进行施工。
它是建筑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材料员等职业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程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房屋各组成部分及其构造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识图绘图能力),教学时数为48学时。
2. 职业模块是学习相关建筑施工图常用的符号及图例和识读建筑图纸。
教导学生认识建筑施工图的整套图纸,从建筑总平面图、图纸目录、建筑平立剖平面图、建筑楼梯详图、建筑构造详图以及建筑门窗表等。
教学时数为1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选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加入关于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工程构造与识图》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工程概预算和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图示表达和读图能力;掌握房屋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做法,具有对建筑构造的识别、选用和绘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任务;学习方法。
2、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任务、目标,熟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篇建筑识图基本知识第一章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1、内容结构:第一节:基本制图标准第二节:制图工具及其使用第三节:图样的绘制过程第四节:计算机制图和辅助设计简介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常用制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重点掌握《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图纸、图幅、图线、字体、比例、尺寸注法等基本规定;了解常用计算机绘图和辅助设计软件及其应用。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1、内容结构:第一节: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节:正投影的基本特征第三节:三面正投影图第四节:点、直线、平面的正投影规律第五节:直线的正投影规律第六节:平面的正投影规律2、教学要求: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熟悉正投影的基本特征;掌握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正投影特性和作图法。
第三章基本几何体的投影1、内容结构:第一节:平面体的投影第二节:曲面体的投影第三节:在基本几何体表面取点、取线的投影作图2、教学要求:掌握平面体的投影;熟悉曲面体的投影;掌握平面体表面上点的投影规律,熟悉平面体表面上线的投影规律,了解曲面体表面上点和线的投影规律。
第四章组合体的投影1、内容结构:第一节: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第二节: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第三节: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第四节:组合体投影图的补图与补线2、教学要求:熟悉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掌握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规律;通过组合体投影图的补图与补线来进一步训练画图和识图能力。
授课方案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方案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方案体的高度和宽度。
由于三面投影图能唯一的确定形体的形状,因此,作形体投影图时,应建立三面投影体系,即水平投影面(H)、正立投影面(V)、和侧立投影面(W)。
形体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称作三面投影图。
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三面投影图的形成二、三面投影图的展开三、三面投影图的规律作形体投影图时,形体的位置不变,展开后,同时反映形体长度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左右对齐——长对正,同时反映形体高度的正面图和侧面图上下对齐—高平齐,同时反映形体宽度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前后对齐—教务处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方案1、投影的概念与分类2、正投影的特性3、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建筑形体的组成:点线面基本体建筑形体,开始讲点的投影。
1.4.1 点的投影一、点的三面投影将点A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过点A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投影线,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交点,形成点A在三投影面的投影,其标注方法分别用空间点的同名小写字母a 、a′、a′′表示。
1、点的水平投影与正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3、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OZ 轴的距离。
4、点到某投影面的距离等于其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到相应投影轴的距离。
点的投影规律的前三条是形体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理论根据。
简单复习,5分钟模型与板图结合讲解如图掌握,以图形记忆复习引入新课例如图,已知点A的水平投影a和正面投影a′,作出它的侧面投影a′′。
二、点的坐标如果把三面投影体系看作直角坐标系,则H投影面、V投影面、W投影面称为坐标面,投影轴OX、OY、OZ称为直角坐标轴。
点的空间位置可由直角坐标值表示,因此,点到三投影面距离也可用坐标值表示,其中X坐标值表示点到侧立投影面的距离,Y坐标值表示点到正立投影面的距离,Z坐标值表示点到水平投影面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