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立体几何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6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复习参考题复习巩固1. 如图,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a =,OB b =,OC c =,点M 在OA 上,且满足2OM MA =,点N 为BC 的中点,则MN =( )A.121232a b c -+ B. 211322a b c -++C.111222a b c +- D.221332a b c +- 【答案】B【分析】由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求解. 【详解】由题意1121132322MN MA AB BN OA OB OA BC OA OB OC OB =++=+-+=-++-211322OA OB OC =-++,又OA a =,OB b =,OC c =,∴211322MN a b c =-++,2.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AB a =,AD b =,1AA c =,P 、M 、N 分别是CA '、CD '、C D ''的中点,点Q 在CA '上,且:4:1CQ QA '=.用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表示下列向量:(1)AP ; (2)AM ; (3)AN ; (4)AQ .【答案】(1)111222AP a b c =++ (2)1122AM a b c =++(3)12AN a b c =++(4)114555AQ a b c =++【分析】(1)利用空间向量的加法法则可得出AP 在基底{},,a b c 下的表达式;(2)利用空间向量的加法法则可得出AM 在基底{},,a b c 下的表达式; (3)利用空间向量的加法法则可得出AN 在基底{},,a b c 下的表达式; (4)利用空间向量的加法法则可得出AQ 在基底{},,a b c 下的表达式.【小问1详解】解:A C A A AB BC a b c ''=++=+-, 则()1111122222AP AA A P AA A C c a b c a b c ''''=+=+=++-=++; 【小问2详解】解:CD CC CD c a ''=+=-,AD AD AA b c ''=+=+,所以,()11112222AM AD D M AD CD b c c a a b c ''''=+=-=+--=++;【小问3详解】解:1122AN AD D N AD D C a b c '''''=+=+=++. 【小问4详解】解:()1111455555AQ AA A Q AA A C c a b c a b c ''''=+=+=++-=++.3.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BC ∠=︒,1CB =,2CA =,1AA =M 是1CC 的中点.求证:1AM BA ⊥.【分析】以B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证明10BA AM ⋅=即可. 【详解】由题可以B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0),1,0,,2B A M A ⎛⎫ ⎪ ⎪⎝⎭,则1(0,3,6),(1,2BA AM ==-, 10330BA AM ⋅=-+=∴,∴1AM BA ⊥.4. 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a .(1)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A ,B ,1A ,1C 的坐标; (2)求1AC 与侧面11ABB A 所成的角. 【答案】(1)答案见解析;(2)6π【分析】取BC 的中点为O ,11B C 的中点为1O ,连结1OO ,连结OA ,以O 为原点,1,,OA OB OO 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求解. 【详解】(1)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为正三棱柱,取BC 的中点为O , 取11B C 的中点为1O ,连结1OO ,则1OO ⊥面ABC .连结OA ,则OA ⊥BC . 以O 为原点,1,,OA OB OO 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底面边长为a ,侧,则()1110,0,0,,0,0,0,,0,0,,0,,0,,0,,222222a a a a O A a B C A a B C ⎛⎫⎛⎫⎛⎫⎛⎫⎛⎫⎛⎫-- ⎪ ⎪ ⎪ ⎪ ⎪ ⎪ ⎪ ⎪⎝⎭⎝⎭⎝⎭⎝⎭⎝⎭⎝⎭所以点A ,B ,1A ,1C 的坐标为:11,0,0,0,,0,,0,22a a A B A C ⎫⎫⎛⎫⎛⎫-⎪⎪ ⎪ ⎪⎪⎪⎝⎭⎝⎭⎝⎭⎝⎭;(2)由(1)知:()1133=,,2=,,0=0,0,222a a AC a a AB a AA ⎛⎫⎛⎫--- ⎪ ⎪ ⎪ ⎪⎝⎭⎝⎭,,,.设(),,n x y z =为面11ABB A 的一个法向量,则1·=0·=0n AA n AB ⎧⎨⎩,即1·=00·=002n AA z an AB x y ⎧++⋅⎪⎛⎫⎨-⋅+⋅+= ⎪⎪ ⎪⎝⎭⎩, 不妨设x =1,则()1,3,0n =.设1AC 与侧面11ABB A 所成的角为02πθθ⎛⎫<≤ ⎪⎝⎭,则1111sin =cos ,2AC n AC n AC nθ ⎝===⨯⎛, 所以=6πθ,即1AC 与侧面11ABB A 所成的角为6π.5. 已知空间三点()0,2,3A ,()2,1,6B -,()1,1,5C -. (1)求以AB ,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若向量a 分别与AB ,AC 垂直,且3a =,求向量a 的坐标. 【答案】(1)(2)(3,3,a =或(3,a =-【分析】(1)先求出,AB AC ,然后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cos BAC ∠,从而可求出sin BAC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答案,(2)设(,,)a x y z =,然后利用向量a 分别与AB ,AC 垂直,且3a =,列方程组可求得答案【小问1详解】因为()0,2,3A ,()2,1,6B -,()1,1,5C -,所以(2,1,3),(1,3,2)AB AC =--=-, 所以71cos 1424AB AC BAC AB AC⋅∠====,因为0180BAC ︒≤∠≤︒,所以60BAC ∠=︒, 所以以AB ,A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in 60142AB AC BAC ∠=︒=⨯= 【小问2详解】 设(,,)a x y z =,因为向量a 分别与AB ,AC 垂直,所以230320a AB x y z a AC x y z ⎧⋅=--+=⎨⋅=-+=⎩,因为3a =,所以2229x y z ++=,解得x y z ===x y z ===,所以(3,3,a =或(3,a =-6. 设空间两个单位向量(),,0OA m n =,()0,,OB n p =与向量()1,1,1OC =的夹角都等于4π,求cos AOB ∠的值.【答案】cos AOB ∠=cos AOB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cos4OC OA OC OA π⋅=⋅⋅1m n ===+,2221OA m n =+=,由此可以求出2n ,再根据2cos ||||OA OBAOB n OA OB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因为两个单位向量(,,0)OA m n =,(0,,)OB n p =与向量(1,1,1)OC =的夹角都等于4π, 4AOC BOC π∴∠=∠=,||3OC =,||||1OA OB ==,||||cos4OC OA OC OA π∴⋅=⋅⋅1==OC OA m n ⋅=+, 2221OA m n =+=,2221m n m n ⎧+=⎪∴⎨⎪+=⎩解得22m n ⎧=⎪⎪⎨⎪=⎪⎩或22m n ⎧=⎪⎪⎨⎪=⎪⎩, 2OA OB n ⋅=,2cos ||||OA OBAOB nOA OB ⋅∴∠==⋅,cos AOB ∴∠=cos AOB ∠=7. 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长为2,底面边长为1,M 是BC 的中点.在直线1CC 上求一点N ,使1⊥MN AB . 【答案】满足18CN =. 【分析】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0,1,),02N t t 剟,通过10MN AB ⋅=求解.【详解】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31,0,(0,0,0),,242M A B ⎫⎫⎪⎪⎪⎪⎝⎭⎝⎭,设(0,1,),02N t t 剟, 则13131,,,,,242MN t AB⎛⎫⎛⎫=-= ⎪ ⎪ ⎪⎪⎝⎭⎝⎭,1MN AB ⊥,1112042MN AB t ⋅=-+⨯+∴=,解得18t =,。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一、选择题1.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A B C D2.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侧面分成的三部分的面积之比为()A. B. C. D.1:2:31:3:51:2:41:3:93.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形,则截去个三18棱锥后,剩下的几何体的体积是()A. B. C. D.237645564.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和,则(1V2V12:V V=)A. B. C. D.1:31:12:13:15.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8:27A. B. C. D.8:272:34:92:96.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cmA. ,B. ,224cmπ212cmπ215cmπ212cmπC. ,D. 以上都不正确224cmπ236cmπ二、填空题1. 若圆锥的表面积是,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则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
15π0602.一个半球的全面积为,一个圆柱与此半球等底等体积,则这个圆柱的全面积是.Q3.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_ 倍.24.一个直径为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厘米329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5.已知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高为,则该棱台的体积为___________。
4,163三、解答题1. (如图)在底半径为,母线长为的圆柱,求圆柱的表面积242.如图,在四边形中,,,,,ABCD 090DAB ∠=0135ADC ∠=5AB =CD =,求四边形绕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2AD =ABCD A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几何体是圆台上加了个圆锥,分别由直角梯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而得2.B 从此圆锥可以看出三个圆锥,123123::1:2:3,::1:2:3,r r r l l l == 12312132::1:4:9,:():()1:3:5S S S S S S S S =--=3.D 111115818322226V V -=-⨯⨯⨯⨯⨯=正方体三棱锥4.D 121:():()3:13V V Sh Sh ==5.C 121212:8:27,:2:3,:4:9V V r r S S ===6.A 此几何体是个圆锥,23,5,4,33524r l h S πππ====⨯+⨯⨯=表面 2134123V ππ=⨯⨯=二、填空题1.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母线为,则,得,r l 123r l ππ=6l r =,得,圆锥的高226715S r r r r ππππ=+⋅==r =h =21115337V r h ππ==⨯=2. 109Q 22223,S R R R Q R πππ=+===全 32222221010,,2233339V R R h h R S R R R R Q πππππ==⋅==+⋅==3. 821212,8r r V V ==4. 12234,123V Sh r h R R ππ=====5. 28'11()(416)32833V S S h =++=⨯+⨯= 三、解答题1.解:圆锥的高,h ==1r =22(2S SS πππ=+=+=侧面表面底面 2.解:S S S S=++表面圆台底面圆台侧面圆锥侧面25(25)2πππ=⨯+⨯+⨯⨯⨯1)π=+ V V V=-圆台圆锥222112211()331483r r r r h r h πππ=++-=。
专题0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综合题专练一、单选题1.(2021·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二月考)已知直线a ,b 及平面 α,有下列命题:①//a b a b αα⊥⎧⇒⎨⊥⎩;②//a b a b αα⊥⎧⇒⊥⎨⎩;③//////a b a b αα⎧⇒⎨⎩;④//a b a b αα⎧⇒⊥⎨⊥⎩.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 .0个B .1个C .2个D .4个2.(2021·上海杨浦·复旦附中高二期中)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 与ED 平行;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③CN 与BM 成60°;④DM 与BN 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②③④3.(2021·长宁区·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二期中)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P 为1CC 中点,对于下列两个命题:(1)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11A D 都相交;(2)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11A D 都成45°角.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1)为真命题;(2)为真命题B .(1)为真命题;(2)为假命题C .(1)为假命题;(2)为真命题D .(1)为假命题;(2)为假命题4.(2021·上海普陀·曹杨二中高二月考)下列图形中,一定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是()A .四边形B .空间三点C .两两相交且交点均不相同的四条直线D .交于同一点的三条直线5.(2021·上海市大同中学)已知a 和b 是成80 角的两条直面直线,则过空间一点且与a b 、都成50 角的直线共有()A .2条B .3条C .4条D .无数条6.(2021·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已知直线a 、b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a α⊥,a β⊥,则//αβB .若//a α,//b β,//αβ,则//a bC .若a b ⊥r r ,b α⊥,//a β,则//αβD .若//αβ,a 与α所成角和b 与β所成角相等,则//a b7.(2021·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二月考)关于直线l 、m 及平面α、β,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l α,m αβ= ,则//l mB .若l α⊥,//m α,则l m ⊥C .若//l α,//m α,则//l mD .若//l α,m l ⊥,则m α⊥8.(2021·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二月考)ABC 的三边长分别3、4、5,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令集合Q ={P 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到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都是3},则集合Q 的子集个数为()A .2B .4C .8D .169.(2021·上海市亭林中学高二期中)设直线,a 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直线,a b 的位置关系为()A .平行B .平行或异面C .平行或相交D .平行、相交或异面10.(2021·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二期中)已知平面l αβ= ,B ,C l ∈,A α∈,且A l ∉,D β∈,且D l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直线AD 与BC 是异面直线B .直线CD 在α上的射影可能与AB 平行C .过AD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BC 平行D .过AD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BC 垂直二、填空题11.(2021·上海奉贤区·高二期末)在《九章算术》中定义“底面为直角三角形而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为鳖臑”.如图,在鳖臑ABCD 中,侧棱AB ⊥底面BCD ,1AB =,2BC =,1CD =,则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12.(2021·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二期中)已知圆锥的轴截面PAB 是等边三角形,C 为底面弧AB 的中点,D 为母线P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PA 和CD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13.(2021·上海静安·高二期末)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23PA =,若M 是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PM 与AC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14.(2021·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四面体ABCD 中,2AB CD ==,4AC AD BC B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的距离为________15.(2021·上海普陀区·曹杨二中高二期末)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2AB CD ==,且AB 与CD 所成的角为3π,设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则EF 的长度为______.16.(2021·徐汇区·上海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判断中:①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一条直线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③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④三角形和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⑤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⑥六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⑦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17.(2021·上海市中国中学高二月考)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B 、C 、D 为原正方体的顶点,A 为原正方体一条棱的中点,在原来的正方体中,直线CD 与A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18.(2021·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二月考)如图,1111ABCD A B C D -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一个质点从A 出发沿正方体的面对角线运动,每走完一条面对角线称为“走完一段”,质点的运动规则如下:运动第i 段与第2i +所在直线必须是异面直线(其中i 是正整数),质点走完的第99段与第1段所在的直线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_.19.(2021·上海徐汇区·位育中学)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111A B CC 、的中点,用过D M N 、、三点的平面截正方体,则截面图像的周长为__________20.(2021·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二月考)已知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为3π,过空间一点P 有且仅有2条直线与,a b 所成角都是θ,则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2021·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二月考)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B =2,过1A 、1C 、B 三点的平面截去正四棱柱的一个角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111ABCD A C D -,且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203,点P ,Q 分别是1A D 和AC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1D P 与1C Q 所成角的大小;(2)求直线C 1D 与平面11A C B 所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22.(2021·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高二期中)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2AB AA AD ===,点E 是棱BC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1BB 与1D E 所成角的大小;(2)求点A 到平面1A DE 的距离.23.(2021·上海杨浦·复旦附中高二期中)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若M ,N 分別是111,CC A D 的中点,作出过M ,N ,B 三点的截面,并求出这截面的周长.24.(2021·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2BC =,15CC =,M 为棱1CC 上一点.(1)若132C M =,求异面直线1A M 和11CD 所成角的正切值;(2)若11C M =.试证明:BM ⊥平面11A B M .25.(2021·宝山区·上海交大附中高二期中)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长为1.(1)求直线1A C 与直线1AD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11D A C A --平面角大小的余弦值;(3)在直线1A C 上是否存在一个动点P ,使得P 在平面1D AC 的投影恰好为1D AC 的重心,若存在,求线段PC 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6.(2021·上海市大同中学)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面ABCD ,2,7AB BC AD CD ====,3,120,PA ABC G =∠=︒为线段PC 上的点.(1)证明:BD ⊥平面PAC ;(2)若G 是PC 的中点,求DG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3)在(2)的条件下求异面直线BG 与PD 所成角的余弦值.27.(2021·上海市大同中学)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AA1和AB的中点.求证:(1)D1,M,N,C四点共面;(2)D1M、DA、CN三线共点.28.(2021·上海市中国中学高二月考)已知空间四边形SABC各边及对角线的长都是1.(1)求边SA、BC的距离;(2)求异面直线SB与AC所成角大小.29.(2021·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二月考)如图,已在正四棱锥P ABCD -,4PA =,底面边长为4,Q 为PB 的中点.(1)求作平面QAD 与正四棱锥P ABCD -的截面;(2)求二面角Q AD B --的大小.30.(2021·上海徐汇区·位育中学)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 ,12CA CB CC ===.点1D D ,分别是棱11AC A C ,的中点.(1)求证:11、、、D B B D 四点共面;(2)求直线1BC 与平面11DBB D 所成角的大小.。
1.与正方体ABCD —1111A B C D 的三条棱AB 、CC 1 、A 11D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有且只有1个B.有且只有2个C.有且只有3个D.有无数个答案:D解析:经验证线段1B D 上的点B,D,中点,四等分点均满足题意,故由排除法知应有无数个点.2.直三棱柱ABC —111A B C 中,若90BAC ∠=°1AB AC AA ,==,则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 ( )A.30°B.45°C.60°D.90° 答案:C解析:不妨设AB=AC=11A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B(0,-1,0),1(001)A ,,,A(0,0,0),1(101)C -,,,∴11(011)BA AC =,,,=u u u u u u u r u u u u u u u u r (-1,0,1).∴cos 111111BA AC BA AC BA AC ⋅,=||||u u u u u u u r u u u u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11222==⨯. ∴1160BA AC ,=u r °. ∴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为60°.3.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把符合要求的命题序号都填上).答案:②解析:对于①的逆命题可举反例,如直线AB ∥CD,A B C D A B C D ,、、、没有三点共线但、、、四点共面;对于②的逆命题由异面直线定义知正确,故填②.4.若a 、b 是异面直线,在直线a 上有5个点,在直线b 上有4个点,则这9个点可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个.答案:9解析:直线a 上任一点与直线b 确定一平面,共5个,直线b 上任一点与直线a 确定一平面,共4个,一共9个.5.如图,三棱锥A —BCD 中E F G AB AC AD ,、、分别是侧棱、、上的点.AE AB AF AC AG AD ==且满足:::EFG BCD :.V V 求证∽证明:在△ABD 中,∵AE ∶AB=AG ∶AD,∴EG ∥BD.同理,GF ∥DC,EF ∥BC.又GEF ∠与DBC ∠方向相同.∴GEF DBC ∠=∠.同理EGF BDC ,∠=∠.∴△EFG ∽△BCD.题组一 共线、共面问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几个?( )①若△ABC 在平面α外,它的三条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α于点P 、Q 、R,则P 、Q 、R 三点共线;②若三条直线a 、b 、c 互相平行且分别交直线l 于A 、B 、C 三点,则这四条直线共面;③空间中不共面的五个点一定能确定10个平面.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解析:在①中,因为P 、Q 、R 三点既在平面ABC 上,又在平面α上,所以这三点必在平面ABC 与α的交线上,即P 、Q 、R 三点共线,故①正确;在②中,因为a ∥b,所以a 与b 确定一个平面α,而l 上有A 、B 两点在该平面上,所以l α⊂,即a 、b 、l 三线共面于α;同理a 、c 、l 三线也共面,不妨设为β,而α、β有两条公共的直线a 、l,∴α与β重合,即这四条直线共面,故②正确;在③中,不妨设其中四点共面,则它们最多只能确定7个平面,故③错.2.如图所示,ABCD —1111A B C D 是正方体,O 是11B D 的中点,直线1A C 交平面11AB D 于点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M 、O 三点共线B.A 、M 、O 、1A 不共面C.A 、M 、C 、O 不共面D.B 、1B 、O 、M 共面答案:A解析:连接11AC AC ,,则11A C ∥AC,∴1A 、1C 、C 、A 四点共面. ∴1AC ⊂平面11ACC A . ∵1M AC ∈,∴M ∈平面11ACC A .又M ∈平面11AB D ,∴M 在平面11ACC A 与平面11AB D 的交线上,同理O 也在平面11ACC A 与平面11AB D 的交线上,∴A 、M 、O 三点共线.3.在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E F G H EF HG M ,,、、、上分别取、、、四点如果与交于点那么( )A.M 一定在直线AC 上B.M 一定在直线BD 上C.M 可能在直线AC 上,也可能在直线BD 上D.M 既不在直线AC 上,也不在直线BD 上答案:A解析:平面ABC ⋂平面ACD AC M =,∈平面ABC M ,∈平面ACD,从而M AC ∈.4.对于空间三条直线,有下列四个条件:①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②三条直线两两平行;③三条直线共点;④有两条直线平行,第三条直线和这两条直线都相交.其中,使三条直线共面的充分条件有 .(把符合要求的条件序号都填上)答案:①④解析:①中两直线相交确定平面,由于第三条直线不过前两条直线的交点且又分别与它们都相交,所以第三条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②中可能有直线和平面平行.③中直线最多可确定3个平面.④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第三条直线与它们都相交,所以第三条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CD,直线AB 、BC 、AD 、CD 与平面α相交于点E 、G 、H 、F.求证:E 、F 、G 、H 四点共线.证明:∵AB ∥CD,∴直线AB 、CD 确定一个平面β.∵E 是直线AB 上一点,∴E β∈,又E α∈,E 是平面α与β的一个公共点.同理可证F 、G 、H 均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公共点的公共直线,∴E 、F 、G 、H 四点共线.题组二 异面直线6.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 )A.只有1个B.恰有3个C.恰有4个D.有无穷多个答案:D解析:放在正方体中研究,显然,线段1OO 、EF 、FG 、GH 、HE 的中点到两垂直异面直线AB 、CD 的距离都相等,所以排除A 、B 、C,选D.7.如图,正方体1AC 中,E 、F 分别是线段BC 、1CD 的中点,则直线1A B 与直线EF 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异面C.平行D.垂直答案:A解析:如题图所示,直线1A B 与直线1CD 平行,所以确定一个平面11A BCD ,显然EF ⊂平面11A BCD ,直线EF 与1CD 相交1A B ,∥1CD ,所以1A B 与EF 相交.8.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2AA AB AD ==,=1,点E 、F 、G 分别是1DD 、AB 、1C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1A E 与GF 所成角的大小.解:连接1B G EG ,,由于E 、G 分别是1DD 和1CC 的中点,∴EG C 11D ,而11C D A 11B ,∴EG A 11B ,∴四边形11EGB A 是平行四边形.∴1A E ∥1B G ,从而1B GF ∠为异面直线1A E 与GF 所成的角,连接1B F ,易求得11325FG BG B F =,=,=, ∵22211FG B G B F +=,∴190B GF ∠=°,即异面直线1A E 与GF 所成的角为90°.题组三 综合问题9.在正方体ABCD —1111A B C D 的侧面1AB 内有一动点P 到直线11A B 与直线BC 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所在曲线的形状为( )答案:C解析:动点P 到定点B 的距离也就是P 到直线BC 的距离,它等于到直线11A B 的距离,所以动点P 的轨迹是以B 为焦点,以11A B 为准线的过A 的抛物线的一部分.10.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若截面PQMN 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 ( )A.AC BD ⊥B.AC ∥截面PQMNC.AC=BDD.异面直线PM 与BD 所成的角为45°答案:C解析:由PQ ∥AC,QM ∥BD PQ QM ,⊥可得AC BD ⊥,故A 正确;由PQ ∥AC 可得AC ∥截面PQMN,故B 正确;异面直线PM 与BD 所成的角等于PM 与PN 所成的角,故D 正确;综上C 是错误的,故选C.11.已知正方体ABCD —1111A B C D 中,E 是对角线1AB 上一点,且113AE AB F =,是对角线BD 上一点且13BF BD =.求证:E 、F 、C 、1A 四点共面. 证明:∵113AE AB =,延长1A E 与AB 交于G,则12111AG AE A B EB ==,即12AG AB =, ∴∶GA=1∶1.同理延长CF 与AB 交于G′,则′∶G′A=1∶1.∴G 与G′重合,即直线1A E 与CF 相交于G,从而确定一个平面.∴E 、F 、C 、1A 四点共面.12.如图所示,三棱锥P-ABC 中PA ,⊥平面60ABC BAC ,∠=°,PA=AB=AC=2,E 是PC 的中点.(1)求证AE 与PB 是异面直线.(2)求三棱锥A-EBC 的体积.解:(1)证明:假设AE 与PB 共面,设平面为α,∵A B E ααα∈,∈,∈,∴平面α即为平面ABE,∴P ∈平面ABE,这与P ∉平面ABE 矛盾,所以直线AE 与PB 是异面直线.(2)∵PA ⊥平面ABC,E 是PC 的中点,∴E 到平面ABC 的距离112h PA ==. ∵△ABC 中60BAC ,∠=°,AB=AC=2,∴△ABC 的面积12ABC S AB AC =⨯⨯⨯V sin BAC ∠312232=⨯⨯⨯=. ∴三棱锥A —EBC 的体积,即三棱锥E —ABC 的体积为3111333ABC hS =⨯⨯=V .。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立体几何一、选择题1.(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αβ⊥,m α⊂,n β⊂,则m n ⊥B .若//αβ,m α⊂,n β⊂,则//m n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α⊥,//m n ,//n β,则αβ⊥【答案】D2 2.(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4,则这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A .1:2B .1:4C .1:8D .1:16【答案】C 【答案】A3 3.(20XX 年高考新课标1(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答案】A4 4.(20XX 年高考湖南卷(理))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 )A .1B .2C .2-12D .2+12【答案】C5.(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若P 为底面111A B C 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A.512πB .3πC.4πD.6π【答案】B6.(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题()5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5603B.5803C.200D.240【答案】C7.(20XX年高考江西卷(理))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 CD,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CE,EF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m n,那么m n+=()A.8 B.9 C.10 D.11【答案】A二、填空题8.(20XX年高考北京卷(理))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C的中点,点P在线段D1E上,点P到直线CC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D1BPD1CCEBA1A【答案】2559.(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如图,在三棱柱ABC C B A -111中,F E D ,,分别是1AA AC AB ,,的中点,设三棱锥ADE F -的体积为1V ,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为2V ,则=21:V V ____________.【答案】1:2410.(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答案】1616π-11.(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正视图.测试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2π12.(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1A B 与1B C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AB C1A D EF1B 1C【答案】3π三、解答题13.(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如图,AB是圆的直径,PA 垂直圆所在的平面,C 是圆上的点. (I)求证:PAC PBC ⊥平面平面;(II)2.AB AC PA C PB A ===--若,1,1,求证:二面角的余弦值D 1 C 1 B 1A 1D C AB14.(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如图,在正三棱锥111ABC A B C -中,16AA =,异面直线1BC 与1AA 所成角的大小为6π,求该三棱柱的体积.【答案】[解]因为1CC 1AA .所以1BC C ∠为异面直线1BC 与1AA .所成的角,即1BC C ∠=6π. 在Rt 1BC C ∆中,113tan 6233BC CC BC C =⋅∠==从而2333ABC S BC ∆==因此该三棱柱的体积为1336183ABC V S AA ∆=⋅==15.(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B 1 A 1C 1ACB如图,在三棱锥ABC S -中,平面⊥SAB 平面SBC ,BC AB ⊥,AB AS =,过A 作SB AF ⊥,垂足为F ,点G E ,分别是棱SC SA ,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 平面ABC ; (2)SA BC ⊥.【答案】证明:(1)∵AB AS =,SB AF ⊥∴F 分别是SB 的中点 ∵E.F 分别是SA.SB 的中点 ∴EF ∥AB又∵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EF ∥平面ABC 同理:FG ∥平面ABC又∵EF FG=F, EF.FG ⊆平面ABC ∴平面//EFG 平面ABC (2)∵平面⊥SAB 平面SBC 平面SAB 平面SBC =BC AF ⊆平面SAB AF ⊥SB∴AF ⊥平面SBC 又∵BC ⊆平面SBC ∴AF ⊥BC又∵BC AB ⊥, AB AF=A, AB.AF ⊆平面SAB ∴BC ⊥平面SAB 又∵SA ⊆平面SAB ∴BC ⊥SA16.(20XX 年高考上海卷(理))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2,AD=1,A 1A=1,证明直线BC 1平行于平面DA 1C,并求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C 11A【答案】因为ABCD-A 1B 1C 1D 1为长方体,故1111//,AB C D AB C D =,故ABC 1D 1为平行四边形,故11//BC AD ,显然B 不在平面D 1AC 上,于是直线BC 1平行于平面DA 1C; 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即为点B 到平面D 1AC 的距离设为h考虑三棱锥ABCD 1的体积,以ABC 为底面,可得111(12)1323V =⨯⨯⨯⨯=而1AD C ∆中,11AC DC AD ==故132AD C S ∆= AB CSGFE所以,13123233V h h =⨯⨯=⇒=,即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为23.17.(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90A ∠=︒,6BC =,,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CD BE =O 为BC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A BCDE '-,其中A O '(Ⅰ) 证明:A O '⊥平面BCDE ; (Ⅱ) 求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 在图1中,易得3,OC AC AD ===连结,OD OE,在O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OD=由翻折不变性可知A D '=,所以222A O OD A D ''+=,所以A O OD '⊥,理可证A O OE '⊥, 又OD OE O =,所以A O '⊥平面BCDE . (Ⅱ) 传统法:过O 作OH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H ,连结A H ', 因为A O '⊥平面BCDE ,所以A H CD '⊥, 所以A HO '∠为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 结合图1可知,H 为AC 中点,故2OH =,从而2A H '== 所以cos OH A HO A H '∠=='所以二面角ACD B '--向量法:以O 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CO BDEA CDOBE'A图1图2C DO BE'AH则(A ',()0,3,0C -,()1,2,0D -所以(CA '=,(1,DA '=- 设(),,n x y z =为平面A CD '的法向量,则00n CA n DA ⎧'⋅=⎪⎨'⋅=⎪⎩,即3020y x y ⎧+=⎪⎨-++=⎪⎩,解得y x z =-⎧⎪⎨=⎪⎩,令1x =,得(1,1,n =- 由(Ⅰ)知,(OA '=为平面CDB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3cos ,3n OA n OA n OA'⋅'===',即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5.18.(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如图, 四棱柱ABCD-A1B1C1D1中, 侧棱A1A⊥底面ABCD, AB//DC, AB⊥AD, AD = CD = 1, AA1 = AB = 2, E为棱AA1的中点.(Ⅰ) 证明B1C1⊥CE;(Ⅱ) 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Ⅲ) 设点M在线段C1E上, 且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 求线段AM的长.6【答案】19.(20XX年高考陕西卷(理))如图, 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 O为底面中心, A1O⊥平面ABCD,12AB AA==(Ⅰ) 证明: A1C⊥平面BB1D1D;(Ⅱ) 求平面OCB1与平面BB1D1D的夹角θ的大小.1A【答案】解:(Ⅰ) BDOAABCDBDABCDOA⊥∴⊂⊥11,,面且面;又因为,在正方形AB CD 中,BDCAACACAACABDAACOABDAC⊥⊂⊥=⋂⊥11111,,故面且面所以;且.在正方形AB CD中,AO = 1 . .111=∆OAOAART中,在OECAOCEAEDB1111111⊥为正方形,所以,则四边形的中点为设.,所以由以上三点得且,面面又OOBDDDBBODDBBBD=⋂⊂⊂111111E.E,DDBBCA111面⊥.(证毕)(Ⅱ) 建立直角坐标系统,使用向量解题.以O为原点,以OC为X轴正方向,以OB为Y轴正方向.则)1,0,1()1,1,1(),10(),1(,0,1,0111-=⇒CABACB,,,,)(.由(Ⅰ)知, 平面BB1D1D的一个法向量.0,0,1),1,1,1(),1,0,1(111)(==-==OCOBCAn设平面OCB1的法向量为,则0,0,2122=⋅=⋅OCnOBnn).1-,1,0(法向量2=n为解得其中一个21221||||||,cos|cos212111=⋅=⋅=><=nnnnnnθ.所以,平面OCB1与平面BB1D1D的夹角θ为3π1A。
立体几何复习专题姓名: 班级:考点一、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02,3,90PA PB AB BC ABC ====∠=,平面PAB ⊥平面ABC ,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 (1)求证:DE //平面PBC ; (2)求证:AB PE ⊥;(3)求三棱锥B PEC -的体积.2.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PCD △为等边三角形,平面PAC ⊥平面PCD ,PA CD ⊥,2CD =,3AD =,(Ⅰ)设G H ,分别为PB AC ,的中点,求证:GH ∥平面PAD ; (Ⅱ)求证:PA ⊥平面PCD ;3.如图,七面体ABCDEF 的底面是凸四边形ABCD ,其中2AB AD ==,120BAD ∠=︒,AC ,BD 垂直相交于点O ,2OC OA =,棱AE ,CF 均垂直于底面ABCD .(1)证明:直线DE 与平面BCF 不.平行;4.(2014新课标Ⅱ)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Ⅰ)证明:PB ∥平面AEC ;(Ⅱ)设二面角D AE C --为60°,AP =1,AD =3,求三棱锥E ACD -的体积.考点二、空间中的垂直关系5.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E ,F 分别是线段AD ,BD 的中点,90ABD BCD ∠=∠=,2EC =,2AB BD ==,直线E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等于30.(1)证明:平面EFC ⊥平面BCD ;6.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为矩形,侧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直角梯形.(1)求证:BN ⊥平面11C B N ;(2)设M 为AB 中点,在C B 边上求一点P ,使//MP 平面1C NB ,求CBPP 的值.7.(2016全国I )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为正方形,2AF FD =,90AFD ∠=,且二面角D AF E --与二面角C BE F --都是60.(I )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 ;(II )求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考点三、折叠问题和探究性问题中的位置关系8.如图 1,在直角梯形ABCD 中, //,AB CD AB AD ⊥,且112AB AD CD ===.现以AD 为一边向外作正方形ADEF ,然后沿边AD 将正方形ADEF 翻折,使ADEF 平面与平面ABCD 垂直, M 为ED 的中点,如图 2.(1)求证: //AM 平面BEC ;(2)求证: BC ⊥平面BDE ; .9.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E,F 分别是AB,BC 的中点,点M 在AD 上,且14AM AD =,将AED,DCF 分别沿DE,DF 折叠,使A,C 点重合于点P ,如图所示2.()1试判断PB 与平面MEF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2求二面角M EF D --的余弦值.10.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22AB BC AD ===,四边形EDCF 为矩形,3CF =,平面EDCF ⊥平面ABCD . (1)求证:DF //平面ABE ;(2)求平面ABE 与平面EFB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在线段DF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直线BP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4,若存在,求出线段B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1,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CD的中点,现-.将三角形DEF沿EF翻折成如图2所示的五棱锥P ABCFE(1)求证:AC//平面PEF;(2)若平面PEF⊥平面ABCFE,求直线PB与平面PAE所成角的正弦值.12.(2011•浙江)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已知BC=8,PO=4,AO=3,OD=2(1)证明:AP⊥BC;(2)在线段AP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二面角A﹣MC﹣β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AM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为等边三角形,122CC AC ==.(Ⅰ)求三棱锥11C CB A -的体积;(Ⅱ)在线段1BB 上寻找一点F ,使得1CF AC ⊥,请说明作法和理由.考点四、知空间角求空间角问题14.(2014天津)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BA BD ==2AD =,5PA PD ==E ,F 分别是棱AD ,PC 的中点.(Ⅰ)证明: EF ∥平面PAB ; (Ⅱ)若二面角P AD B --为60°, (ⅰ)证明:平面PBC ⊥平面ABCD(ⅱ)求直线EF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PCDBF15.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ABCD ⊥平面,E 为PD 的中点.(1)证明://E PB A C 平面;(2)设13AP AD ==,,三棱锥P ABD -的体积34V =,求二面角D -AE -C 的大小16.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 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90ADC ∠=︒, //AD BC , AB AC ⊥, 2AB AC ==,点E 在AD 上,且2AE ED =.(Ⅰ)已知点F 在BC 上,且2=CF FB ,求证:平面PEF ⊥平面PAC ;(Ⅱ)当二面角--A PB E 的余弦值为多少时,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45︒?立体几何专题参考答案1. (1)证明:∵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DE ∥BC . ∵DE ⊄平面PBC 且BC ⊂平面PBC ,∴DE ∥平面PBC . (2)证明:连接PD .∵PA =PB ,D 为AB 的中点,∴PD ⊥AB .∵DE ∥BC ,BC ⊥AB ,∴DE ⊥AB .又∵PD 、DE 是平面PDE 内的相交直线, ∴AB ⊥平面PDE .∵PE ⊂平面PDE ,∴AB ⊥PE .(3)解:∵PD ⊥AB ,平面PAB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ABC =AB ,∴PD ⊥平面ABC ,可得PD 是三棱锥P -BEC 的高. 又∵33,2BECPD S==,1332B PEC P BEC BEC V V S PD --∆∴==⨯=. 2.(I )见解析;(II )见解析;(III )33. (I )证明:连接BD ,易知AC BD H ⋂=,BH DH =,又由BG PG =,故GHPD ,又因为GH ⊄平面PAD ,PD ⊂平面PAD , 所以GH ∥平面PAD .(II )证明:取棱PC 的中点N ,连接DN ,依题意,得DN PC ⊥, 又因为平面PAC ⊥平面PCD ,平面PAC平面PCD PC =,所以DN ⊥平面PAC ,又PA ⊂平面PAC ,故DN PA ⊥, 又已知PA CD ⊥,CD DN D =,所以PA ⊥平面PCD . 3.(1)见解析;(2)23535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高考数学总复习试卷立体几何综合训练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直线a,b与直线l所成角相等,则a//bB.直线a,b与平面α成相等角,则a//bC.平面α,β与平面γ所成角均为直二面角,则α//βD.直线a,b在平面α外,且a⊥α,a⊥b,则b//α2.空间四边形ABCD,M,N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AC=4,BD=6,则()A.1<MN<5 B.2<MN<10C.1≤MN≤5 D.2〈MN<53.已知AO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O为斜足,OB为OA在α内的射影,直线OC在平面α内,且∠AOB=∠BOC=45°,则∠AOC等于()A.30°B.45°C.60°D.不确定4.甲烷分子结构是:中心一个碳原子,外围四个氢原子构成四面体,中心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等距离,且连成四线段,两两所成角为θ,则cosθ值为()A.B.C.D.5.对已知直线a,有直线b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①与a异面;②与a成定角;③与a距离为定值d,则这样的直线b有()A.1条B.2条C.4条D.无数条6.α,β是不重合两平面,l,m是两条不重合直线,α//β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且l//β,m//βB.,且l//mC.l⊥α,m⊥β,且l//m D.l//α,m//β,且l//m7.如图正方体中,E,F分别为AB,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8.对于任一个长方体,都一定存在一点:①这点到长方体的各顶点距离相等;②这点到长方体的各条棱距离相等;③这点到长方体的各面距离相等,以上三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C.②D.①③9.在斜棱柱的侧面中,矩形最多有几个?A.2 B.3 C.4 D.610.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最长的一条对角线长为,则它的侧面积为()A.24 B.12 C.D.11.异面直线a,b成80°角,P为a,b外的一个定点,若过P有且仅有2条直线与a,b所成的角相等且等于α,则角α属于集合()A.{α|0°〈α〈40°} B.{α|40°<α〈50°}C.{α|40°〈α<90°}D.{α|50°<α〈90°}12.从水平放置的球体容器的顶部的一个孔向球内以相同的速度注水,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正四棱锥S—ABCD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E为SC中点,BE与SA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一1.(2018·安徽东至二中段测)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两个圆台、一个圆柱C.两个圆台、一个圆锥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答案 D解析把等腰梯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由旋转体的定义可知所得几何体包括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故选D.2.以下关于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正方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全等的正方形B.球的三视图是三个全等的圆C.水平放置的正四面体的三视图都是正三角形D.水平放置的圆台的俯视图是一个圆答案 B解析画几何体的三视图要考虑视角,但对于球无论选择怎样的视角,其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3.如图所示,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侧视时,看到一个矩形且不能有实对角线,故A,D排除.而正视时,有半个平面是没有的,所以应该有一条实对角线,且其对角线位置应为B中所示,故选B.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组成该几何体的简单几何体为()A.圆柱和圆锥B.正方体和圆锥C.四棱柱和圆锥D.正方体和球答案 C5.(2018·沧州七校联考)三棱锥S-ABC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棱SB 的长为()A.16 3 B.38C.4 2 D.211答案 C解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SC⊥平面ABC,且底面△ABC为等腰三角形.在△ABC中,AC=4,AC边上的高为23,所以BC=4.在Rt△SBC中,由SC=4,可得SB=4 2. 6.(2017·衡水中学调研卷)已知一个四棱锥的高为3,其底面用斜二侧画法所画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A.2 2 B.6 2C.1 D. 2答案 A解析因为底面用斜二侧画法所画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在直角坐标系中,底面是边长为1和3的平行四边形,且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垂直于平行四边形的短边,此对角线的长为22,所以该四棱锥的体积为V=13×22×1×3=2 2.7.(2018·四川泸州模拟)一个正四棱锥的所有棱长均为2,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正四棱锥的正视图的面积为()A. 2B. 3C.2 D.4答案 A解析由题意知,正视图是底边长为2,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其面积为12×2×(3)2-1= 2.8.(2018·湖南郴州模拟)一只蚂蚁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出发,经正方体的表面,按最短路线爬行到顶点C1的位置,则下列图形中可以表示正方体及蚂蚁最短爬行路线的正视图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D解析由点A经正方体的表面,按最短路线爬行到达顶点C1的位置,共有6种路线(对应6种不同的展开方式),若把平面ABB1A1和平面BCC1B1展到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C1,则AC1是最短路线,且AC1会经过BB1的中点,此时对应的正视图为②;若把平面ABCD和平面CDD1C1展到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C1,则AC1是最短路线,且AC1会经过CD的中点,此时对应的正视图为④.而其他几种展开方式对应的正视图在题中没有出现.故选D.9.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答案 D解析依题意,此几何体为组合体,若上、下两个几何体均为圆柱,则俯视图为A;若上边的几何体为正四棱柱,下边几何体为圆柱,则俯视图为B;若上边的几何体为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下边的几何体为正四棱柱时,俯视图为C;若俯视图为D,则正视图中还有一条虚线,故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D,故选D.10.(2018·江西上馓质检)点M,N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1B1,A1D1的中点,用过平面AMN和平面DNC1的两个截面截去正方体的两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则该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依次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③答案 B解析由直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依次为②③④,故选B. 11.(2018·四川宜宾期中)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最长棱的长度为()A.4 B.3 2C.2 2 D.2 3答案 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ABCD,由图可知其中最长棱为PC,因为PB2=PA2+AB2=22+22=8,所以PC2=PB2+BC2=8+22=12,则PC=23,故选D.12.(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为(0,0,2),(2,2,0),(0,2,0),(2,2,2).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xOz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答案 A解析设S(2,2,2),A(2,2,0),B(0,2,0),C(0,0,2),则此四面体S-ABC如图①所示,在xOz平面的投影如图②所示.其中S′是S在xOz平面的投影,A′是A在xOz平面的投影,O是B在xOz平面的投影,SB 在xOz平面的投影是S′O,并且是实线,CA在xOz平面的投影是CA′,且是虚线,如图③. 13.(2018·江西宜春模拟)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俯视图都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四个面中面积最大为()A.2 2 B.4C.2 3 D.2 6答案 C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棱锥S-ABD,其中SC⊥平面ABCD,将其放在正方体中,如图所示.四面体S-ABD的四个面中△SBD的面积最大,三角形SBD是边长为2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此四面体的四个面中面积最大为34×8=2 3.故选C.14.(2018·江苏张家港一模)若将一个圆锥侧面沿一条母线剪开,其展开图是半径为2 cm的半圆,则该圆锥的高为________cm.答案 3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cm,则2πr=2π,解得r=1 cm,∴h=22-1= 3 cm. 15.(2018·成都二诊)已知正四面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这个四面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2 2解析由俯视图可得,原正四面体AMNC可视作是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一内接几何体,则该正方体的棱长为2,正四面体的正视图为三角形,其面积为12×2×22=2 2.16.(2018·上海长宁区、嘉定区质检)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5,一质点自A点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A1点的最短路线的长为________.答案13解析将正三棱柱ABC-A1B1C1沿侧棱AA1展开,再拼接一次,如图所示,在展开图中,最短距离是六个矩形形成的大矩形对角线的长度,也即为三棱柱的侧面上所求距离的最小值.由已知求得矩形的长等于6×2=12,宽等于5,由勾股定理得d=122+52=13.17.某几何体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1,它的俯视图的直观图是矩形O1A1B1C1如图2,其中O1A1=6,O1C1=2,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答案96解析由俯视图的直观图可得y轴与C1B1交于D1点,O1D1=22,故OD=42,俯视图是边长为6的菱形,则该几何体是直四棱柱,侧棱长为4,则侧面积为6×4×4=96. 1.(课本习题改编)如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是()A.四棱柱B.三棱柱C.长方体D.三棱锥答案 B解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即为一个平放的三棱柱.2.(2018·山东泰安模拟)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最长的棱长等于()A.4 2 B.34C.41 D.5 2答案 C解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高为5的三棱锥,最长的棱长等于25+16=41,故选C.3.(2018·安徽毛坦厂中学月考)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是()答案 C解析A项中的几何体,正视图不符,侧视图也不符,俯视图中没有虚线;B项中的几何体,俯视图中不出现虚线;C项中的几何体符合三个视图;D项中的几何体,正视图不符.故选C.4.(2017·山东德州质检)如图是正方体截去阴影部分所得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是()答案 C解析此几何体的侧视图是从左边往右边看,故其侧视图应选C.5.(2017·广东汕头中学摸底)如图是一正方体被过棱的中点M,N,顶点A及过N,顶点D,C1的两个截面截去两角后所得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是()答案 B6.(2017·贵州七校联考)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的四个顶点是长方体的四个顶点(长方体是虚拟图形,起辅助作用),则四面体ABCD的三视图是(用①②③④⑤⑥代表图形)()A.①②⑥B.①②③C.④⑤⑥D.③④⑤答案 B解析正视图应该是边长为3和4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下到右上是实线,左上到右下是虚线,因此正视图是①;侧视图应该是边长为5和4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上到右下是实线,左下到右上是虚线,因此侧视图是②;俯视图应该是边长为3和5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上到右下是实线,左下到右上是虚线,因此俯视图是③,故选B.7.(2014·课标全国Ⅰ)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答案 B解析由题知,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经分析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8.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去截球,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答案 B解析D项为主视图或者侧视图,俯视图中显然应有一个被遮挡的圆,所以内圆是虚线,故选B.9.底面水平放置的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2,当其正(主)视图有最大面积时,其侧(左)视图的面积为()A.2 3 B.3C. 3 D.4答案 A解析当正视图面积最大时,侧视图是一个矩形,一个边长为2,另一边长是三棱柱底面三角形的高为3,故侧视图面积为2 3.10.(2015·北京,文)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A.1 B. 2C. 3 D.2答案 C解析将三视图还原成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由三视图可知,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B⊥底面ABCD,SB=AB=1,由勾股定理可得SA=SC=2,SD=SB2+DB2=1+2=3,故四棱锥中最长棱的棱长为 3.故选C. 11.(2017·南昌模拟)若一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下列图形一定不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是()答案 D解析 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选项D ,则其正视图为长方形,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3,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答案 D解析 通过分析正视图和侧视图,结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3,可知该几何体的底面积应为1,因为符合底面积为1的选项仅有D 选项,故该几何体为一个四棱锥,其俯视图为D. 13.(2018·兰州诊断考试)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则正视图中x 的值是( )A .2 B.92 C.32 D .3答案 D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底面是一个直角梯形,底面积S =12×(1+2)×2=3,高h =x ,所以其体积V =13Sh =13×3x =3,解得x =3,故选D.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中,最大侧面的面积为( )A.12B.22C.52D.62答案 C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平面AED ⊥平面BCDE ,四棱锥A -BCDE 的高为1.四边形BCDE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S △AED =12×1×1=12,S △ABC =S △ABE =12×1×2=22,S △ACD =12×1×5=52,故选C.15.(2017·山东师大附中月考)如图是各棱长均为2的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直观图,则此三棱柱侧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2 3解析 依题意,得此三棱柱的侧视图是边长分别为2,3的矩形BB 1D 1D ,故其面积是2 3.16.(2017·北京西城区期末)已知一个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相等,其侧(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此三棱柱正(主)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2 3解析 由正三棱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可得正(主)视图是一个矩形,其中一边的长是侧(左)视图中三角形的高,另一边是棱长.因为侧(左)视图中三角形的边长为2,所以高为3,所以正视图的面积为2 3.17.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它最多需要______个小立方块.答案14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有关知识.需要小立方块最多则:第一层最多6个,第二层最多5个,第三层最多3个,故最多用14个.18.(2017·湖南株洲质检)已知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其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那么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可能是下列各图中的()答案 C解析通过对以下四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对照可知,只有选项C是符合要求.。
立体几何复习(知识点+经典习题)1.给出以下命题:1) 若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平面β内的两条直线,则平面α平行于平面β;2) 若平面α外一条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直线l和平面α平行;3) 设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于直线l,若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平面α和平面β垂直;4) 直线l与平面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2.在空间中,以下命题正确的是:A) 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考点为二三视图与直观图及面积与体积。
基础训练】1.如图,E和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和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投影可能是什么形状。
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度,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原图形的面积是多少?3.在三角形ABC中,AB=2,BC=1.5,∠ABC=120度。
若使其绕直线BC旋转一周,则它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4.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多少?若长方体共顶点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3,5,15,则它的体积是多少?5.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多少?6.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2,则球的表面积是多少?7.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多少?8.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为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多少?9.半径为R的半圆卷成一个圆锥,则它的体积为多少?高考链接】1.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则该棱锥的全面积为多少?2.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多少?1.在三棱锥ABCDE中,AB=AC=AD=2,BC=3,CD=4,BE=5,CE=6,DE=7,求∠AED的大小。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试卷(立体几何)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2的半圆,则该圆锥的体积为A .3πB .3π3C .3πD .2π2.金刚石的成分为纯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物质,它的结构是由8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如图所示的正八面体.若某金刚石的棱长为2,则它的表面积为A .8B .82C .83D .1633.如图,用斜二测画法作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111A B C 的直观图,则正确的图形是A .B .C .D .4.已知两条不同直线,l m 与两个不同平面,αβ,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l l m α⊥,则m α⊥B .若,//l l αβ⊥,则αβ⊥C .若//,//l m αα,则//l m D .若//,//m αβα,则//m β5.如图,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482,11A AB A AD ∠=∠,16AA =,底面边长均为4,且π3DAB ∠=,M ,N ,P 分别为AB ,1CC ,11C D 的中点,则A .//MN APB .1AC ⊥平面BDN C .1AP AC ⊥D .//AP 平面MNC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是棱1CC 上的一个动点,平面1BED 交棱1AA 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存在点E ,使得11//AC 平面1BED FB .存在点E ,使得1B D ⊥平面1BED FC .对于任意的点E ,平面11ACD ⊥平面1BED FD .对于任意的点E ,四棱锥11B BEDF -的体积均不变7.足球运动成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最具魅力、拥有球迷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境内7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举行.已知某足球的表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满足2dm AB BC AD BD CD =====,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为23π,则该足球的体积为A .3742dm 27πB .3352dm 27πC .314dm 27πD .3322dm 27π8.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内装有部分液体(液体未装满盒子),以不同的方向角度倾斜时液体表面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①当液面是三角形时,其形状可能是钝角三角形②在一定条件下,液面的形状可能是正五边形③当液面形状是三角形时,液体体积与长方体体积之比的范围是150,,166⎛⎤⎡⎫⋃ ⎪⎥⎢⎝⎦⎣⎭④当液面形状是六边形时,液体体积与长方体体积之比的范围是13,44⎛⎫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关于空间向量的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空间向量,a b ,满足a b =r r ,则a b= B .若非零向量,,a b c ,满足,a b b c ⊥⊥ ,则有a c∥ C .若,,OA OB OC 是空间的一组基底,且111333OD OA OB OC =++ ,则,,,A B C D 四点共面D .若向量,,a b b c c a +++ 是空间的一组基底,则,,a b c 也是空间的一组基底10.如图,若正方体的棱长为1,点M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侧面11ADD A上的一个动点(含边界),P 是棱1C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沿正方体的表面从点A 到点P 的最短路程为132B .若保持2PM =,则点M 在侧面内运动路径的长度为π3C .三棱锥1B C MD -的体积最大值为16D .若M 在平面11ADD A 内运动,且111MD B B D B ∠=∠,点M 的轨迹为线段11.已知a ,b ,c 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a b ∥,b α⊂,则a αP B .若a αβ⋂=,b βγ= ,c αγ⋂=,a b ∥,则b c ∥C .若b β⊂,c β⊂,a b ⊥r r ,a c ⊥,则a β⊥D .若a α⊂,b β⊂,a b ∥,则αβ∥12.如图,已知二面角l αβ--的棱l 上有A ,B 两点,C α∈,AC l ⊥,D β∈,BD l ⊥,若2AC AB BD ===,22CD =,则A .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45°B .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60°C .三棱锥A BCD -的体积为23D .直线CD 与平面β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4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3,2,1OA = ,()1,0,5OB = ,()1,2,1OC =-- ,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CM = .14.用一个平面将圆柱切割成如图的两部分.将下半部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平面与圆柱侧面所形成的交线在侧面展开图中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1.52cos y x =+.则平面与圆柱底面所形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是.15.“云南十八怪”描述的是由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所产生的一些特有的现象或生活方式,是云南多元民族文化的写照.“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摘下草帽当锅盖”所指的锅盖是用秸秆或山茅草编织成的,因其形状酷似草帽而传为佳话.一种草帽锅盖呈圆锥形,其母线长为6dm ,侧面积为2183dm π,若此圆锥的顶点和底面圆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体的表面积等于2dm .16.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122AA AB ==.点P 在侧面11BCC B 内,满足1A C ⊥平面BDP ,设点P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1h ,到CD 的距离为2h ,则12h h +的最小值为.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4,PA PD PB ==,点E 在线段PA 上,3,PE EA BE AD =⊥,点,F G 分别是线段,BC CD 的中点.(1)证明:PA ⊥平面ABCD ;(2)求三棱锥P EFG -的体积.18.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BC a ====,且PB 与底面ABC 成60°角.(1)设点P 在底面ABC 的投影为H ,求BH 的长;(2)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3)求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19.故宫太和殿是中国形制最高的宫殿,其建筑采用了重檐庑殿顶的屋顶样式,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如图,某几何体ABCDEF 有五个面,其形状与四阿顶相类似.已知底面ABCD 为矩形,AB =2AD =2EF =8,EF ∥底面ABCD ,EA =ED =FB =FC ,M ,N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1)证明:EF ∥AB 且BC ⊥平面EFNM .(2)若二面角E AD B --为4π,求CF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正弦值.20.如图,已知ABCD 和CDEF 都是直角梯形,//AB DC ,//DC EF ,5AB =,3DC =,1EF =,60BAD CDE ∠=∠=︒,二面角F DC B --的平面角为60︒.设M ,N 分别为,AE BC 的中点.(1)证明:FN AD ⊥;(2)求直线BM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21.《瀑布》(图1)是埃舍尔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图中的瀑布会源源不断地落下,落下的水又逆流而上,荒唐至极,但又会让你百看不腻.画面下方还有一位饶有兴致的观察者,似乎他没发现什么不对劲.此时,他既是画外的观看者,也是埃舍尔自己.画面两座高塔各有一个几何体,左塔上方是著名的“三立方体合体”由三个正方体构成,右塔上的几何体是首次出现,后称“埃舍尔多面体”(图2)埃舍尔多面体可以用两两垂直且中心重合的三个正方形构造,设边长均为2,定义正方形,1,2,3n n n n A B C D n =的顶点为“框架点”,定义两正方形交线为“极轴”,其端点为“极点”,记为,n n P Q ,将极点11,P Q ,分别与正方形2222A B C D 的顶点连线,取其中点记为,,,1,2,3,4m m E F m =,如(图3).埃舍尔多面体可视部分是由12个四棱锥构成,这些四棱锥顶点均为“框架点”,底面四边形由两个“极点”与两个“中点”构成,为了便于理解,图4我们构造了其中两个四棱锥11122A PE P E -与22131A P E P F -.(1)求异面直线12P A 与12Q B 成角余弦值(2)求平面111PA E 与平面122AE P 的夹角余弦值(3)若埃舍尔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直接写出答案)22.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已知P 、Q 分别为棱AB 、1CC 的中点(如图1),做出过点1D ,P ,Q 的平面与长方体的截面.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13AB =,5AD =,112AA =,过点A 且与直线CD 平行的平面α将长方体分成两部分.现同时将两个球分别放入这两部分几何体内,则在平面α变化的过程中,求这两个球的半径之和的最大值.。
第九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1节简单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一、选择题1.如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A )解析:根据面动成体的原理即可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一个直角梯形绕着直角腰旋转一周得到圆台.该几何体的上部分是圆锥,下部分是圆台,圆锥的轴截面是直角三角形,圆台的轴截面是直角梯形,所以这个几何图形是由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围绕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故选A.2.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 AB⊥AC,AA1=12,则球O的半径为( C )(A) (B)2 (C) (D)3解析:构建长方体的棱长分别为3,4,12.体对角线长为=13,外接球的半径为,故选C.3.用长为4,宽为2的矩形做侧面围成一个圆柱,此圆柱轴截面面积为( B )(A)8 (B)(C)(D)解析:若以4作为圆柱的高、2作为底面圆的周长,则圆柱轴截面面积为;若以2作为圆柱的高、4作为底面圆的周长,则圆柱轴截面面积为,所以此圆柱轴截面面积为.故选B.4.正四棱锥S-ABCD的底面边长为4,高SE=8,则过点A,B,C,D,S的球的半径为( C )(A)3 (B)4 (C)5 (D)6解析:由正四棱锥及其外接球的对称性,球心O在正四棱锥的高线SE上,球半径R=OS=OB,EB=BD=4.所以在直角三角形OEB中,由勾股定理得,(8-R)2+42=R2,解得R=5,故选C.5.三棱锥P-ABC中,△ABC是底面,PA⊥PB,PA⊥PC,PB⊥PC,且这四个顶点都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PA=2PB,则这个三棱锥的三个侧棱长的和的最大值为( B )(A)16 (B)(C)(D)32解析:因为PA,PB,PC两两垂直,又因为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均在半径为1的球面上,所以以PA,PB,PC为棱的长方体的对角线即为球的一条直径.所以16=PA2+PB2+PC2,因为PA=2PB,则这个三棱锥的三个侧棱长的和PA+PB+PC=3PB+PC,因为5PB2+PC2=16,设PB=4cos α,PC=4sin α,则3PB+PC=cos α+4sin α=sin(α+φ)≤=. 可知其最大值为,选B.6.已知一个四面体其中五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则此四面体体积的最大值是( B )(A) (B) (C) (D)解析:设四面体为P-ABC,则设PC=X,AB=,其余的各边为1,那么取AB 的中点D,那么连接PD,因此可知,AB垂直于平面PCD,则棱锥的体积可以运用以PCD为底面,高为AD,BD的两个三棱锥体积的和来表示,因此只要求解底面积的最大值即可.由于PD=CD=,那么可知三角形PDC的面积越大,体积越大,可知S△PDC=××sin θ≤=,也就是当PD垂直于CD时,面积最大,因此可得四面体的体积的最大值为××=,选B.二、填空题7.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6π和4π的矩形,则圆柱的表面积为.解析:因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6π和4π的矩形,①若6π=2πr,r=3,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为4π×6π+2×πr2=24π2+18π;②若4π=2πr,r=2,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为4π×6π+2×πr2=24π2+8π.答案:24π2+8π或24π2+18π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它们的高都与某一个球的直径相等,这时圆柱、圆锥、球的体积之比为.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则V圆柱=πr2×2r=2πr3,V圆锥=πr2×2r=,V球=πr3,所以V圆柱∶V圆锥∶V球=2πr3∶∶πr3=3∶1∶2.答案:3∶1∶29.将4个半径都是R的球体完全装入底面半径是2R的圆柱形桶中,则桶的最小高度是.解析:由题意知,小球要分两层放置且每层两个,令下层两小球的球心分别是A,B,上层两小球的球心分别是C,D.此时,圆柱底面的半径=两小球半径的和,恰好使小球相外切,且与圆柱母线相切.圆柱的高=上层小球的上方半径+AB与CD间的距离+下层小球的下方半径=2R+AB与CD间的距离.令AB,CD的中点分别为E,F.很明显,四面体ABCD每条棱的长都是2R,容易求出:EC=ED,FA=FB,由EC=ED,CF=DF,得EF⊥CD.由FA=FB,AE=BE,得EF⊥AB.所以EF是AB与CD间的距离,所以圆柱的高=2R+EF.由勾股定理,有CE2+AE2=AC2,CE2=EF2+CF2.两式相减,消去CE,得AE2=AC2-EF2-CF2,所以EF2=AC2-AE2-CF2=(2R)2-R2-R2=2R2,所以EF=R.所以圆柱的高=2r+R=(2+)R.答案:(2+)R10.一个圆锥有三条母线两两垂直,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大小为.解析:设母线长为l,因圆锥有三条母线两两垂直,则这三条母线可以构成以它们为侧棱、以底面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正三棱锥,故由正弦定理得,圆锥的底面直径2R=,解得R=,因此可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大小为π.答案:π11.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180°,半径为4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表面积是.解析:因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180°,母线长等于4,半径为4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表面积是底面积加上侧面积,扇形面积加上底面面积的和为12π.答案:12π12.若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3,4,5,从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一个端点出发,沿表面运动到另一个端点,其最短路程是.解析:从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一个端点A出发,沿表面运动到另一个端点B,有三种方案,如图是它们的三种部分侧面展开图,AB路程可能是:最短路程是.答案:三、解答题13.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求a+b的最大值.解:如图,把几何体放到长方体中,使得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刚好为几何体的已知棱,则长方体的体对角线A 1C=,则它的正视图投影长为A 1B=,侧视图投影长为A1D=a,俯视图投影长为A1C1=b,则a2+b2+()2=2·()2,即a2+b2=8,又≤,当且仅当“a=b=2”时等号成立.所以a+b≤4,即a+b的最大值为4.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1)判断该几何体是什么几何体?(2)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解:(1)该几何体是一个正方体切掉两个圆柱后得到的几何体.(2)直观图如图所示.15.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画出该正三棱锥的侧视图和直观图;(2)求出侧视图的面积.解:(1)如图.(2)侧视图中V A===2,则S △VBC=×2×2=6.第2节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B )(A)16+2π(B)8+2π(C)16+π (D)8+π解析:由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两个相同的半圆柱与一个长方体拼接而成,因此V=1×2×4+π×12×2=8+2π.故选B.2.一个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并且侧棱长都为a的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全部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B )(A)πa2(B)3πa2(C)6πa2(D)πa2解析:由题可知该三棱锥为一个棱长a的正方体的一角,则该三棱锥与该正方体有相同的外接球,又正方体的对角线长为a,则球半径为a,则S=4πr2=4π(a)2=3πa2.故选B.3.一个棱长都为a的直三棱柱的六个顶点全部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A)πa2(B)2πa2(C)πa2(D)πa2解析:如图,设O1,O2为棱柱两底面的中心,球心O为O1O2的中点.又直三棱柱的棱长为a,可知OO1=a,AO1=a,所以R2=OA2=O+A=,因此该直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4πR2=4π×=πa2,故选A.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D )(A) (B)2 (C) (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为一个竖立的圆锥和一个倒立的圆锥组成,其体积为V=2×π×12×1=,选D.5.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 C )(A)5 (B)2 (C) (D)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四棱锥的底面是直角梯形,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3,高为,四棱锥的高为h=2,故该四棱锥的底面积S=(2+3)×=,所以该四棱锥的体积V=Sh=××2=.6.已知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现沿对角线BD折起,使得二面角A BD C为120°,此时点A,B,C,D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C )(A)20π(B)24π(C)28π(D)32π解析:如图,分别取BD,AC的中点M,N,连接MN,则容易算得AM=CM=3,MN=,MD=,CN=,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球心必在MN的延长线上,设球心为O,半径为R,ON=x,则由题设可得解得x=,则R2=+=7,所以球面面积S=4πR2=28π,故选C.二、填空题7.一个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则与它同底等高的圆锥的侧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的比为.解析:令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圆柱的侧面积S1=2π××a=πa2,与它同底等高的圆锥的侧面积S2=πrl=π××a=,则与它同底等高的圆锥的侧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的比为.答案:8.球O与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各个面都相切,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27,△ABC的周长为6,则球的表面积为.解析:设内切球半径为r,那么直三棱柱的底面内切圆半径为r,棱柱的高为2r,由等面积法,则直三棱柱底面面积S 底=r×6=3r,由等体积法,V三棱柱=S底·2r=r·27,所以9r=6r2,解得r=.其表面积为4π×()2=3π.答案:3π9.已知母线长为6,底面半径为3的圆锥内有一球,球与圆锥的底面及圆锥的所有母线都相切,则球的体积是 .解析:取圆锥的轴截面,则截面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即为球心,R=6××,所以R=,所以V=πR3=4π.答案:4π10.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 A 1B1C1D1的8个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E,F 分别是棱AA1,DD1的中点,则过E,F两点的直线被球O截得的线段长为.解析:设过E,F两点的直线与球O交于M,N,所以△OMN,△O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M=ON=R=a,点O到EF的距离为棱长一半,所以|MN|=2= a.答案: a11.四棱锥P-ABCD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矩形ABCD的各顶点都在同一个大圆上,球半径为R,则此四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解析:点P到平面ABCD的最大距离为R,设矩形ABCD的长宽分别为x,y,则x2+y2=4R2,四棱锥P ABCD的体积V=xyR≤×=R3,当且仅当x=y=R时,V max=R3.答案:R312.设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a,P是棱AB上的任意一点,且P到平面ACD,BCD的距离分别为d1,d2,则d1+d2= .解析:根据题意,由于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a,各个面的面积为a2,高为a,所以V=×a2×a=×a2×(d1+d2),所以d1+d2= a.答案: a三、解答题13.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1)求此几何体的表面积;(2)如果点P,Q在正视图中所示位置,P为所在线段中点,Q为顶点,求在几何体表面上,从P点到Q点的最短路径的长.解:(1)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圆锥加一个圆柱组成的,其表面积是圆锥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一个底面积之和.S 圆锥侧=(2πa)·(a)=πa2,S圆柱侧=(2πa)·(2a)=4πa2,S圆柱底=πa2,所以S 表=πa2+4πa2+πa2=(+5)πa2.(2)沿P点所在母线剪开圆柱侧面,如图.则PQ===a,所以从P点到Q点在侧面上的最短路径长为a.14.如图,四棱锥P 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2)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1)证明:由已知得AM=AD=2.如图,取BP的中点T,连接AT,TN,由N为PC中点知TN∥BC,TN=BC=2.所以AM=TN,又AD∥BC,故TN AM,所以四边形AMNT为平行四边形,于是MN∥AT.因为AT⊂平面PAB,MN⊄平面PAB,所以MN∥平面PAB.(2)解:因为PA⊥平面ABCD,N为PC的中点,所以N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PA.取BC的中点E,连接AE.由AB=AC=3得AE⊥BC,AE==.由AM∥BC得M到BC的距离为,故S △BCM=×4×=2.所以四面体NBCM的体积V N-BCM=×S△BCM×=.15.如图所示,在空间几何体ADE BCF中,四边形ABCD是梯形,四边形CDEF是矩形,且平面ABCD⊥平面CDEF,AD⊥DC,AB=AD=DE=2,EF=4,M是线段AE上的动点.(1)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AC∥平面MDF,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平面MDF将几何体ADE-BCF分成两部分,求空间几何体M-DEF与空间几何体ADM BCF的体积之比.解:(1)当M是线段AE的中点时,AC∥平面MDF.理由如下:连接CE交DF于点N,连接MN.因为M,N分别是AE,CE的中点,所以MN∥AC.又因为MN⊂平面MDF,AC⊄平面MDF,所以AC∥平面MDF.(2)将几何体ADE-BCF补成三棱柱ADE-B′CF,如图所示,三棱柱ADE-B′CF的体积为V=S△ADE·CD=×2×2×4=8,则几何体ADE-BCF的体积=-=8-×(×2×2)×2=.因为三棱锥M-DEF的体积=×(×2×4)×1=,所以=-=,所以两几何体的体积之比为∶=1∶4.第3节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一、选择题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C )(A)若m∥α,n∥α,则m∥n(B)若m∥α,m∥β,则α∥β(C)若m∥n,m⊥α,则n⊥α(D)若m∥α,α⊥β,则m⊥β解析:设直线a⊂α,b⊂α,a∩b=A,因为m⊥α,所以m⊥a,m⊥b.又n∥m,所以n⊥a,n⊥b,所以n⊥α.故选C.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D )(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不同平面平行(B)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平面相交(C)如果两个平面不垂直,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一定不存在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D)若直线不平行于平面,则此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直线都不平行解析:当直线l在平面α内,即l⊂α时,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但平面α内存在直线与直线l平行,可知D选项错误,故选D.3.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D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解析:①显然错误,因为这两条直线相交才满足条件;②成立;③错误,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也可能异面;④成立,用反证法容易证明.故选D.4.若α,β是两个相交平面,则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C )①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不存在与直线m平行的直线;②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③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不一定存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④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若α⊥β且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与直线m平行的直线,所以①错误;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故②正确;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故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5.设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A,B,C三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A∉α,则( B )(A)α∥平面ABC(B)△ABC中至少有一条边平行于α(C)△ABC中至多有两条边平行于α(D)△ABC中只可能有一条边平行于α解析:因为A∉α,所以A,B,C均不在平面α内.当A,B,C三点在平面α的同侧时,α∥平面ABC,此时△ABC的三条边都平行于α,排除C,D;当A,B,C三点不在平面α的同侧时,易知△ABC中只有一条边平行于α,此时平面α和平面ABC相交,故选B.6.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于平面α,则“l⊥m”是“l∥α”的( B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因为l⊥m,m⊥α,所以l∥α或l⊂α.故充分性不成立.若l∥α,m⊥α,一定有l⊥m.故必要性成立.选B.二、填空题7.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E在侧棱AA1上(不与A,A1重合),满足∠C1EB=90°,则异面直线BE与C1B1所成的角为,侧棱AA1的长的最小值为.解析: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CB⊥平面ABB1A1,所以∠CBE=90°,又C1B1∥BC,所以异面直线BE与C1B1所成的角为90°.连接BC1,设AA1=x,AE=m(m>0),则有BE2=1+m2,C1E2=(x-m)2+2,C1B2=1+x2,因为∠C1EB=90°,所以C1B2=C1E2+BE2,即1+x2=(x-m)2+2+1+m2,即m2-mx+1=0,所以x=m+≥2,当且仅当m=,即m=1时,“=”成立.答案:90° 28.四边形ABCD中,AB=AD=CD=1,BD=,BD⊥CD.将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四面体A1-BCD,使平面A1BD⊥平面BCD,给出下列结论:(1)A1C⊥BD;(2)∠BA1C=90°;(3)四面体A1-BCD的体积为.其中正确的命题是.(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解析:若A1C⊥BD,因为BD⊥CD,A1C∩CD=C,所以BD⊥平面A1CD,所以BD⊥A1D.而由A 1B=AB=1,A1D=AD=1,BD=,得A1B⊥A1D,与BD⊥A1D矛盾,故(1)错.因为CD⊥BD,平面BCD⊥平面A1BD,所以CD⊥平面A1BD,则CD⊥A1B.又A1B⊥A1D,A1D∩CD=D,所以A1B⊥平面A1CD,则A1B⊥A1C,故(2)正确.由(2)知==×·A1D·DC·A1B=,故(3)错.答案:(2)9.在正方体ABCD A 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A1,CC1的中点,则在空间中与三条直线A1D1,EF,CD都相交的直线有条.解析:在A1D1上任取一点P,过点P与直线EF作一个平面α,因为CD 与平面α不平行,所以它们相交,设α∩CD=Q,连接PQ,则PQ与EF必然相交.由点P的任意性,知有无数条直线与A1D1,EF,CD都相交.答案:无数10.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ACB =90°,AC=6,BC=CC 1=,P是BC1上一动点,则CP+PA1的最小值为.解析:连接A1B,将△A1BC1与△CBC1同时展开形成一个平面四边形A1BCC1,则此时对角线CP+PA1=A1C达到最小,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CC1中,BC1=2,∠CC1B=45°,在△A 1BC1中,A1B==2,A1C1=6,BC1=2,所以A1+B=A1B2,即∠A1C1B=90°.对于展开形成的四边形A1BCC1,如图,在△A 1C1C中,C1C=,A1C1=6,∠A1C1C=135°,由余弦定理有,CP+PA 1=A1C===5.答案:511. 如图,三棱锥A BCD中,AB=AC=BD=CD=3,AD=BC=2,点M,N分别是AD,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N,CM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解析:如图所示,连接DN,取线段DN的中点K,连接MK,CK.因为M为AD的中点,所以MK∥AN,所以∠KMC为异面直线AN,CM所成的角.因为AB=AC=BD=CD=3,AD=BC=2,N为BC的中点,由勾股定理求得AN=DN=CM=2,所以MK=.在Rt△CKN中,CK==.在△CKM中,由余弦定理,得cos∠KMC===.答案:12.如图,矩形ABCD中,AB=2AD,E为边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 翻折成△A1DE.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则在△ADE翻折过程中,下面四个命题中不正确的是.①BM是定值;②点M在某个球面上运动;③存在某个位置,使DE⊥A1C;④存在某个位置,使MB∥平面A1DE.解析:取DC中点F,连接MF,BF,MF∥A1D且MF=A1D,FB∥ED且FB=ED,所以∠MFB=∠A1DE.由余弦定理可得MB2=MF2+FB2-2MF·FB·cos∠MFB 是定值,所以M是在以B为圆心,MB为半径的球上,可得①②正确;由MF∥A1D与FB∥ED可得平面MBF∥平面A1DE,可得④正确;A1C在平面ABCD中的投影与AC重合,AC与DE不垂直,可得③不正确.答案:③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90°,BC=,DA⊥AC,DA⊥AB,若DA=1,且E为DA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E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解:如图所示,取AC的中点F,连接EF,BF,在△ACD中,E,F分别是AD,AC的中点,所以EF∥CD.所以∠BEF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BE与CD所成的角.在Rt△EAB中,AB=AC=1,AE=AD=,所以BE=.在Rt△EAF中,AF=AC=,AE=,所以EF=.在Rt△BAF中,AB=1,AF=,所以BF=.在等腰三角形EBF中,cos∠FEB===.所以异面直线BE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4.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D1C1,C1B1的中点,AC∩BD=P,A1C1∩EF=Q.求证:(1)D,B,F,E四点共面;(2)若A1C交平面DBFE于R点,则P,Q,R三点共线.证明:(1)如图所示,因为EF是△D1B1C1的中位线,所以EF∥B1D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1D1∥BD,所以EF∥BD.所以EF,BD确定一个平面.即D,B,F,E四点共面.(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平面A1ACC1确定的平面为α,又设平面BDEF为β.因为Q∈A1C1,所以Q∈α.又Q∈EF,所以Q∈β.则Q是α与β的公共点,同理,P点也是α与β的公共点.所以α∩β=PQ.又A1C∩β=R,所以R∈A1C,则R∈α且∈β.则R∈PQ,故P,Q,R三点共线.15.在长方体ABCD A 1B1C1D1的A1C1面上有一点P(如图所示,其中P点不在对角线B1D1)上.(1)过P点在空间内作一条直线l,使l∥直线BD,应该如何作图?并说明理由;(2)过P点在平面A1C1内作一条直线m,使m与直线BD成α角,其中α∈(0°,90°],这样的直线有几条,应该如何作图?解:(1)连接B1D1,BD,在平面A1C1内过P点作直线l,使l∥直线B1D1,则l即为所求作的直线.因为直线B1D1∥直线BD,l∥直线B1D1,所以l∥直线BD.如图(1).(2)在平面A1C1内作直线m,使直线m与B1D1相交成α角,因为BD∥B1D1,所以直线m与直线BD也成α角,即直线m为所求作的直线,如图(2).由图(2)知m与BD是异面直线,且m与BD所成的角α∈(0,90°].当α=90°时,这样的直线m有且只有一条,当α≠90°时,这样的直线m 有两条.第4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一、选择题1.若直线l∥平面α,直线a⊂平面α,则l与a的位置关系是( D )(A)l∥a (B)l与a异面(C)l与a相交 (D)l与a没有公共点解析:因为直线平行于平面,那么l与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因此l与a的位置关系是没有公共点,选D.2.下列条件能推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 D )(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解析:因为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如果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则可以利用线线平行得到面面平行,选D.3.已知直线l,m,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①若α∥β,l⊂α,则l∥β②若α⊥β,l⊥α,则l∥β③若l∥α,m⊂α,则l∥m④若α⊥β,α∩β=l,m⊥l,则m⊥β,其中真命题有( B )(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当两个平面平行时,一个平面上的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故①正确;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垂直平面中的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或包含于另一个平面,故②不正确;④不正确;③中l,m的关系是不相交,故③不正确,故选B.4.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 B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对图①,构造AB所在的平面,即对角面,可以证明这个对角面与平面MNP平行,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可得AB∥平面MNP;对图④,通过证明AB∥PN得到AB∥平面MNP;对于②,证MP中点为K,延长BA,KN则相交,所以BA与平面MNP相交,②错;对于③平面MNP与直线AB相交于点B,③错.故选B.5.类比平面几何中的定理“设a,b,c是三条直线,若a⊥c,b⊥c,则a∥b”,得出如下结论:①设a,b,c是空间的三条直线,若a⊥c,b⊥c,则a∥b;②设a,b是两条直线,α是平面,若a⊥α,b⊥α,则a∥b;③设α,β是两个平面,m是直线,若m⊥α,m⊥β,则α∥β;④设α,β,γ是三个平面,若α⊥γ,β⊥γ,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B )(A)1 (B)2 (C)3 (D)4解析:①错;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正确;④错;两个平面也可能相交.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A)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a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B)若直线m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m∥α(C)若平面α⊥β,且α∩β=l,则过α内一点P与l垂直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β(D)若直线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不能说一定有a⊥α解析:直线a与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则有a⊥α,所以D正确.二、填空题7.点S在平面ABC外,SB⊥AC,SB=AC=2,E,F分别是SC和AB的中点,则EF= .解析:取BC的中点D,连接ED与FD,因为E,F分别是SC和AB的中点,点D为BC的中点所以ED∥SB,FD∥AC,而SB⊥AC,SB=AC=2,则三角形E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ED=FD=1,即EF=.答案:8.正四棱锥S ABCD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2,E是边BC的中点,动点P 在这个棱锥表面上运动,并且总保持PE⊥AC,则动点P的轨迹的周长为.解析:由题意知,点P的轨迹为如图所示的三角形EFG,其中G,F为其所在棱的中点,所以EF=BD=,GE=GF=SB=,所以轨迹的周长为+.答案:+9.将边长为2,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ABCD沿较短对角线BD折成四面体ABCD,点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①EF∥AB;②EF⊥BD;③EF有最大值,无最小值;④当四面体ABCD的体积最大时,AC=;⑤AC垂直于截面BDE.解析:因为将边长为2,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ABCD沿较短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ABCD,点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可知EF⊥BD,当四面体ABCD的体积最大时,AC=,AC垂直于截面BDE成立.答案:②④⑤10.已知平面α∥平面β,P是α,β外一点,过点P的直线m与α,β分别交于A,C,过点P的直线n与α,β分别交于B,D且PA=6,AC=9,PD=8,则BD的长为.解析:因为平面α∥平面β,所以AB∥CD,①当P在两平面外时,==,所以=,所以BD=.②当P在两平面之间时,=,所以=,所以BD=24,所以BD的长为或24.答案:或241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作与该平面成θ角的直线一定有无穷多条;②一条直线与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则它必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③对确定的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平行;④对两条异面的直线,都存在无穷多个平面与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为.解析:①中,成90度角的时候,就只有一条,因此错误.②中是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显然成立.③不正确.④中,利用等角定理,可知成立. 答案:②④12.侧棱长为2的正三棱锥V-ABC中,∠AVB=∠BVC=∠CVA=40°,过A 作截面AEF,则截面△AEF周长的最小值为.解析:沿着侧棱VA把正三棱锥V ABC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则设VA的另一边为VA′,则AA′即为截面△AEF周长的最小值,且∠AVA′=3×40=120°.△VAA′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A′=6.答案:6三、解答题13.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AB=4,AA1=2,点E 在棱C1D1上,且D1E=3.(1)试在棱CD上确定一点E1,使得直线EE1∥平面D1DB,并证明;(2)若动点F在底面ABCD内,且AF=2,请说明点F的轨迹,并探求EF 长度的最小值.解:(1)取CD的四等分点E1,使得DE1=3,则有EE1∥平面D1DB.证明如下:因为D1E∥DE1且D1E=DE1,所以四边形D1EE1D为平行四边形,则D1D∥EE1,因为DD1⊂平面D1DB,EE1⊄平面D1DB,所以EE1∥平面D1DB.(2)因为AF=2,所以点F在平面ABCD内的轨迹是以A为圆心,半径等于2的四分之一圆弧.因为EE1∥DD1,D1D⊥平面ABCD,所以E1E⊥平面ABCD,故EF==.所以当E1F的长度取最小值时,EF的长度最小,此时点F为线段AE1和四分之一圆弧的交点,即E1F=E1A-AF=5-2=3,所以EF==.即EF长度的最小值为.1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2,E是棱CD的中点,P是棱AA1的中点,(1)求证:PD∥平面AB1E;(2)求三棱锥B-AB1E的体积.(1)证明:取AB1中点Q,连接PQ,则PQ为中位线,PQ A1B1,而正方体ABCD-A1B1C1D1,E是棱CD的中点,故DE A1B1,所以PQ DE,所以四边形PQ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PD∥QE,而QE⊂平面AB1E,PD⊄平面AB1E,故PD∥平面AB1E.(2)解: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平面ABE,故BB1为高,BB1=2,因为CD∥AB,所以S△ABE=S△ABC=AB·BC=×2×2=2.故==BB1·S△ABC=.15.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PA=PB,CA=CB,D,E,F,G分别是PA,AC,CB,BP的中点.(1)求证:D,E,F,G四点共面;(2)求证:PC⊥AB;(3)若△ABC和△PA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2,PC=,求四面体PABC的体积.(1)证明:依题意DG∥AB,EF∥AB,所以DG∥EF,DG,EF共面,从而D,E,F,G四点共面.(2)证明:取AB中点为O,连接PO,CO.因为PA=PB,CA=CB,所以PO⊥AB,CO⊥AB,因为PO∩CO=O,所以AB⊥平面POC,PC⊂平面POC,所以AB⊥PC.(3)解:因为△ABC和△P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O=CO=AB=1,因为PC=,OP2+OC2=PC2,所以OP⊥OC,又PO⊥AB,且AB∩OC=O,所以PO⊥平面ABC,=PO·S△ABC=×1×2×1×=.第5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选择题1.已知直线l,m和平面α,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A)若l∥m,m⊂α,则l∥α(B)若l∥α,m⊂α,则l∥m(C)若l⊥α,m⊂α,则l⊥m(D)若l⊥m,l⊥α,则m∥α解析:A项中直线l与平面α可能平行,可能直线在平面内;B项中直线l,m平行或异面;C项中当直线垂直于平面时,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D项中直线m与平面α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2.在Rt△ABC中,∠ABC=90°,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平面ABC,则四面体P ABC中共有直角三角形个数为( A )(A)4 (B) 3 (C) 2 (D) 1解析:因为PA⊥平面ABC,AB⊥BC,所以PA⊥AB,PA⊥AC,PB⊥CB,所以△ABC,△PBC, △ABP, △APC都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3.已知直线m,n和平面α,β满足m⊥n,m⊥α,α⊥β,则( C )(A)n⊥β (B)n∥β,或n⊂β(C)n∥α或n⊂α(D)n⊥α解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容易判断选项.由于直线m⊥n,m⊥α,α⊥β,选项A,中线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垂直,选项B中,n与β还可能相交,错误,选项D中,直线不能垂直于平面,故结合图象不难得到选项为C.4.正方体的棱长为1,C,D,M分别为三条棱的中点,A,B是顶点,那么点M到截面ABCD的距离是( B )(A)(B)(C)(D)解析:过M作AB的垂线MN交AB于N,连接CN.由于CM⊥AB,MN⊥AB,则AB⊥平面CMN,所以,M到面ABCD的距离h是直角三角形CMN的斜边CN上的高.由于BM=,CM=1,MN=,CN=,则结合=求得h=.故选B.。
新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专题:第1讲 空间几何体[考情分析] 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是立体几何的基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是高考题的重点与热点,多以小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属于中等难度. 考点一 表面积与体积 核心提炼1.旋转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1)S 圆柱侧=2πrl ,S 圆柱表=2πr (r +l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2)S 圆锥侧=πrl ,S 圆锥表=πr (r +l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3)S 球表=4πR 2(R 为球的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V 柱=S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锥=13S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球=43πR 3(R 为球的半径).例1 (1)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 ,母线SA ,S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78,SA 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45°.若△SAB 的面积为51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402π解析 因为母线SA 与圆锥底面所成的角为45°, 所以圆锥的轴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母线长l =2r . 在△SAB 中,cos∠ASB =78,所以sin∠ASB =158.因为△SAB 的面积为515,即12SA ·SB sin∠ASB=12×2r ×2r ×158=515, 所以r 2=40,故圆锥的侧面积为πrl =2πr 2=402π.(2)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棱长均为2,点D 在棱AA 1上,则三棱锥D -BB 1C 1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 233解析 如图,取BC 的中点O ,连接AO .∵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棱长均为2, ∴AC =2,OC =1,则AO = 3. ∵AA 1∥平面BCC 1B 1,∴点D 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为 3. 又11BB C S=12×2×2=2, ∴11D BB C V =13×2×3=233.易错提醒 (1)计算表面积时,有些面的面积没有计算到(或重复计算). (2)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不会采用分割法或补形思想转化求解. (3)求几何体体积的最值时,不注意使用基本不等式或求导等确定最值.跟踪演练1 (1)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O 1,O 2,过直线O 1O 2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 A .122π B .12π C .82π D .10π答案 B解析 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由题意可知2r =h =22,∴圆柱的表面积S =2πr 2+2πr ·h =4π+8π=12π.故选B.(2)如图,在Rt△ABC 中,AB =BC =1,D 和E 分别是边BC 和AC 上异于端点的点,DE ⊥BC ,将△CDE 沿DE 折起,使点C 到点P 的位置,得到四棱锥P -ABDE ,则四棱锥P -ABDE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327解析 设CD =DE =x (0<x <1),则四边形ABDE 的面积S =12(1+x )(1-x )=12(1-x 2),当平面PDE ⊥平面ABDE 时,四棱锥P -ABDE 的体积最大,此时PD ⊥平面ABDE ,且PD =CD =x ,故四棱锥P -ABDE 的体积V =13S ·PD =16(x -x 3),则V ′=16(1-3x 2).当x ∈⎝ ⎛⎭⎪⎫0,33时,V ′>0;当x ∈⎝⎛⎭⎪⎫33,1时,V ′<0. ∴当x =33时,V max =327. 考点二 多面体与球 核心提炼解决多面体与球问题的两种思路(1)利用构造长方体、正四面体等确定直径.(2)利用球心O 与截面圆的圆心O 1的连线垂直于截面圆的性质确定球心.例2 (1)已知三棱锥P -ABC 满足平面PAB ⊥平面ABC ,AC ⊥BC ,AB =4,∠APB =30°,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64π解析 因为AC ⊥BC ,所以△ABC 的外心为斜边AB 的中点,因为平面PAB ⊥平面ABC ,所以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球心在平面PAB 上, 即球心就是△PAB 的外心,根据正弦定理ABsin∠APB =2R ,解得R =4,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 2=64π.(2)(2020·全国Ⅲ)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则该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23π 解析 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即为圆锥的内切球,设其半径为r .作出圆锥的轴截面PAB ,如图所示,则△PAB 的内切圆为圆锥的内切球的大圆.在△PAB 中,PA =PB =3,D 为AB 的中点,AB =2,E 为切点,则PD =22,△PEO ∽△PDB , 故PO PB =OE DB ,即22-r 3=r 1,解得r =22, 故内切球的体积为43π⎝ ⎛⎭⎪⎫223=23π.规律方法 (1)长方体的外接球直径等于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2)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球心O 的确定方法:先找到△ABC 的外心O 1,然后找到过O 1的平面ABC 的垂线l ,在l 上找点O ,使OS =OA ,点O 即为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 (3)多面体的内切球可利用等积法求半径.跟踪演练2 (1)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36πB.64πC.144πD.256π 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设球O 的半径为R ,因为∠AOB =90°, 所以S △AOB =12R 2,因为V O -ABC =V C -AOB , 而△AOB 的面积为定值,当点C 位于垂直于平面AOB 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 -ABC 的体积最大, 此时V O -ABC =V C -AOB =13×12R 2×R =16R 3=36,故R =6,则球O 的表面积为S =4πR 2=144π.(2)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书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臑,如图为一个阳马与一个鳖臑的组合体,已知PA ⊥平面ABCE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D =5,ED =3,若鳖臑P -ADE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92π,则阳马P -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答案 20π解析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CD ,即AD ⊥CE ,且AD =5,ED =3, ∴△ADE 的外接圆半径为r 1=AE 2=AD 2+ED 22=2,设鳖臑P -ADE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 1, 则43πR 31=92π,解得R 1=322. ∵PA ⊥平面ADE ,∴R 1=⎝ ⎛⎭⎪⎫PA 22+r 21,可得PA 2=R 21-r 21=102,∴PA =10.正方形ABCD 的外接圆直径为2r 2=AC =2AD =10, ∴r 2=102, ∵PA ⊥平面ABCD ,∴阳马P -ABCD 的外接球半径R 2=⎝ ⎛⎭⎪⎫PA 22+r 22=5, ∴阳马P -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 22=20π.专题强化练一、单项选择题1.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如图,其中B ′O ′=C ′O ′=1,A ′O ′=32,那么原△ABC 是一个(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三边中只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D .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 答案 A解析 AO =2A ′O ′=2×32=3,BC =B ′O ′+C ′O ′=1+1=2.在Rt△AOB 中,AB =12+32=2,同理AC =2,所以原△ABC 是等边三角形.2.(2020·全国Ⅰ)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为( )A.5-14 B.5-12 C.5+14 D.5+12答案 C解析 设正四棱锥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a ,高为h , 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斜高)为h ′, 则由已知得h 2=12ah ′.如图,设O 为正四棱锥S -ABCD 底面的中心,E 为BC 的中点,则在Rt△SOE 中,h ′2=h 2+⎝ ⎛⎭⎪⎫a 22,∴h ′2=12ah ′+14a 2,∴⎝⎛⎭⎪⎫h ′a 2-12·h ′a -14=0, 解得h ′a =5+14(负值舍去). 3.已知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记该圆锥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S 1,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 2,则S 1S 2等于( )A.12B.13C.14D.18答案 C解析如图,由已知圆锥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不妨设底面圆半径为r,l为底面圆周长,R为母线长,则12lR=2πr2,即12·2π·r·R=2πr2,解得R=2r,故∠ADC=30°,则△DEF为等边三角形,设B为△DEF的重心,过B作BC⊥DF,则DB为圆锥的外接球半径,BC为圆锥的内切球半径,则BCBD=12,∴r内r外=12,故S1S2=14.4.(2020·大连模拟)一件刚出土的珍贵文物要在博物馆大厅中央展出,如图,需要设计各面是玻璃平面的无底正四棱柱将其罩住,罩内充满保护文物的无色气体.已知文物近似于塔形,高1.8米,体积0.5立方米,其底部是直径为0.9米的圆形,要求文物底部与玻璃罩底边至少间隔0.3米,文物顶部与玻璃罩上底面至少间隔0.2米,气体每立方米1000元,则气体的费用最少为( )A.4500元B.4000元C.2880元D.2380元答案 B解析因为文物底部是直径为0.9米的圆形,文物底部与玻璃罩底边至少间隔0.3米,所以由正方形与圆的位置关系可知,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0.9+2×0.3=1.5米,又文物高 1.8米,文物顶部与玻璃罩上底面至少间隔0.2(米),所以正四棱柱的高为1.8+0.2=2(米),则正四棱柱的体积V=1.52×2=4.5(立方米).因为文物的体积为0.5立方米,所以罩内空气的体积为4.5-0.5=4(立方米),因为气体每立方米1000元,所以气体的费用最少为4×1000=4000(元),故选B.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动点E 在BB 1上,动点F 在A 1C 1上,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若BE =x ,A 1F =y ,则三棱锥O -AEF 的体积( )A .与x ,y 都有关B .与x ,y 都无关C .与x 有关,与y 无关D .与y 有关,与x 无关 答案 B解析 由已知得V 三棱锥O -AEF =V 三棱锥E -OAF =13S △AOF ·h (h 为点E 到平面AOF 的距离).连接OC ,因为BB 1∥平面ACC 1A 1,所以点E 到平面AOF 的距离为定值.又AO ∥A 1C 1,OA 为定值,点F 到直线AO 的距离也为定值,所以△AOF 的面积是定值,所以三棱锥O -AEF 的体积与x ,y 都无关.6.在梯形ABCD 中,∠ABC =π2,AD ∥BC ,BC =2AD =2AB =2.将梯形ABCD 绕AD 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π3B.4π3 C.5π3D .2π 答案 C解析 如图,过点C 作CE 垂直AD 所在直线于点E ,梯形ABCD 绕AD 所在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旋转体是由以线段AB 的长为底面圆半径,线段BC 为母线的圆柱挖去以线段CE 的长为底面圆半径,ED 为高的圆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V 圆柱-V 圆锥=π·AB 2·BC -13·π·CE 2·DE=π×12×2-13π×12×1=5π3.7.(2020·全国Ⅰ)已知A ,B ,C 为球O 的球面上的三个点,⊙O 1为△ABC 的外接圆.若⊙O 1的面积为4π,AB =BC =AC =OO 1,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64πB.48πC.36πD.32π 答案 A解析 如图,设圆O 1的半径为r ,球的半径为R ,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 由πr 2=4π,得r =2, 则33a =2,a =23, OO 1=a =2 3.在Rt△OO 1A 中,由勾股定理得R 2=r 2+OO 21=22+(23)2=16,所以S 球=4πR 2=4π×16=64π.8.(2020·武汉调研)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若AB =AC =1,AA 1=23,∠BAC =2π3,则球O 的体积为( ) A.32π3B .3πC.4π3D .8π 答案 A解析 设△ABC 外接圆圆心为O 1,半径为r ,连接O 1O ,如图,易得O 1O ⊥平面ABC ,∵AB =AC =1,AA 1=23,∠BAC =2π3,∴2r =AB sin∠ACB =112=2,即O 1A =1,O 1O =12AA 1=3,∴OA =O 1O 2+O 1A 2=3+1=2,∴球O 的体积V =43π·OA 3=32π3.故选A.9.如图所示,某几何体由底面半径和高均为5的圆柱与半径为5的半球对接而成,在该封闭的几何体内部放入一个小圆柱体,且小圆柱体的上、下底面均与外层圆柱的底面平行,则小圆柱体积的最大值为( )A.2000π9B.4000π27C .81πD .128π答案 B解析 小圆柱的高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高同大圆柱的高相等,为5,下部分深入底部半球内.设小圆柱下部分的高为h (0<h <5),底面半径为r (0<r <5).由于r ,h 和球的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即r 2+h 2=52,所以小圆柱的体积V =πr 2(h +5)=π(25-h 2)(h +5)(0<h <5),把V 看成是关于h 的函数,求导得V ′=-π(3h -5)(h +5).当0<h <53时,V ′>0,V 单调递增;当53<h <5时,V ′<0,V 单调递减.所以当h =53时,小圆柱的体积取得最大值.即V max =π⎝⎛⎭⎪⎫25-259×⎝⎛⎭⎪⎫53+5=4000π27,故选B.10.已知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且长度相等.若点P ,A ,B ,C 都在半径为1的球面上,则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 ) A.36B.12C.13D.32答案 C解析 ∵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且长度相等,∴此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以PA ,PB ,PC 为三边的正方体的外接球O , ∵球O 的半径为1,∴正方体的边长为233,即PA =PB =PC =233,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即正方体中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设P 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h ,则正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h =13S △PAB ×PC =13×12×⎝⎛⎭⎪⎫2333, ∵△ABC 为边长为263的正三角形,S △ABC =233,∴h =23, ∴球心(即正方体中心)O 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13.二、多项选择题11.(2020·枣庄模拟)如图,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容器ABCD -A 1B 1C 1D 1内灌进一些水,固定容器一边AB 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面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没有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形B .水面EFGH 所在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值C .随着容器倾斜度的不同,A 1C 1始终与水面所在平面平行D .当容器倾斜如图③所示时,AE ·AH 为定值 答案 AD解析 由于AB 固定,所以在倾斜的过程中,始终有CD ∥HG ∥EF ∥AB ,且平面AEHD ∥平面BFGC ,故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形(三棱柱或四棱柱),且AB 为棱柱的一条侧棱,没有水的部分也始终呈棱柱形,故A 正确;因为水面EFGH 所在四边形,从图②,图③可以看出,EF ,GH 长度不变,而EH ,FG 的长度随倾斜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水面EFGH 所在四边形的面积是变化的,故B 错;假设A 1C 1与水面所在的平面始终平行,又A 1B 1与水面所在的平面始终平行,则长方体上底面A 1B 1C 1D 1与水面所在的平面始终平行,这就与倾斜时两个平面不平行矛盾,故C 错;水量不变时,棱柱AEH -BFG 的体积是定值,又该棱柱的高AB 不变,且V AEH -BFG =12·AE ·AH ·AB ,所以AE ·AH =2V AEH -BFGAB,即AE ·AH 是定值,故D 正确.12.(2020·青岛检测)已知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的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其中AB =22,A 1B 1=2,AA 1=BB 1=CC 1=DD 1=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四棱台的高为 3B .AA 1⊥CC 1C .该四棱台的表面积为26D .该四棱台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 答案 AD解析 将四棱台补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并取E ,E 1分别为BC ,B 1C 1的中点,记四棱台上、下底面中心分别为O 1,O ,连接AC ,BD ,A 1C 1,B 1D 1,A 1O ,OE ,OP ,PE .由条件知A 1,B 1,C 1,D 1分别为四棱锥的侧棱PA ,PB ,PC ,PD 的中点,则PA =2AA 1=4,OA =2,所以OO 1=12PO =12PA 2-OA 2=3,故该四棱台的高为3,故A 正确;由PA =PC =4,AC =4,得△PAC 为正三角形,则AA 1与CC 1所成角为60°,故B 不正确;四棱台的斜高h ′=12PE =12PO 2+OE2=12×232+22=142,所以该四棱台的表面积为(22)2+(2)2+4×2+222×142=10+67,故C 不正确;易知OA 1=OB 1=OC 1=OD 1=O 1A 21+O 1O 2=2=OA =OB =OC =OD ,所以O 为四棱台外接球的球心,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2,外接球表面积为4π×22=16π,故D 正确.三、填空题13.(2020·浙江)已知圆锥的侧面积(单位:cm 2)为2π,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单位:cm)是________. 答案 1解析 如图,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 ,底面半径为r ,则圆锥的侧面积S 侧=πrl =2π, 即r ·l =2.由于侧面展开图为半圆, 可知12πl 2=2π,可得l =2,因此r =1.14.在如图所示的斜截圆柱中,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0cm ,母线长最短50cm ,最长80cm ,则斜截圆柱的侧面面积S =________cm 2.答案 2600π解析 将题图所示的相同的两个几何体对接为圆柱,则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由题意得所求侧面展开图的面积S =12×(π×40)×(50+80)=2600π(cm 2).15.已知球O 与棱长为4的正四面体的各棱相切,则球O 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823π 解析 将正四面体补成正方体,则正四面体的棱为正方体面上的对角线,因为正四面体的棱长为4,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2 2.因为球O 与正四面体的各棱都相切,所以球O 为正方体的内切球,即球O 的直径2R =22,则球O 的体积V =43πR 3=823π.16.(2020·新高考全国Ⅰ)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均为2,∠BAD =60°.以D 1为球心,5为半径的球面与侧面BCC 1B 1的交线长为________. 答案2π2解析 如图,设B 1C 1的中点为E ,球面与棱BB 1,CC 1的交点分别为P ,Q , 连接DB ,D 1B 1,D 1P ,D 1E ,EP ,EQ ,由∠BAD =60°,AB =AD ,知△ABD 为等边三角形, ∴D 1B 1=DB =2,∴△D 1B 1C 1为等边三角形, 则D 1E =3且D 1E ⊥平面BCC 1B 1,∴E 为球面截侧面BCC 1B 1所得截面圆的圆心, 设截面圆的半径为r , 则r =R 2球-D 1E 2=5-3= 2. 又由题意可得EP =EQ =2,∴球面与侧面BCC 1B 1的交线为以E 为圆心的圆弧PQ . 又D 1P =5,∴B 1P =D 1P 2-D 1B 21=1, 同理C 1Q =1,∴P ,Q 分别为BB 1,CC 1的中点, ∴∠PEQ =π2,知PQ 的长为π2×2=2π2,即交线长为2π2.。
专题一证明平行垂直问题题型一证明平行关系(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C1C,B 1C1的中点.求证:MN∥平面A1BD.(2)在正方体AC1中,M,N,E,F分别是A1B1,A1D1,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平面EFDB.思考题1 (1)如图所示,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 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求证:平面EFG∥平面PBC.(2)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D⊥平面BCD,BC⊥CD,AD=2,BD=22,M是AD的中点,P是BM的中点,点Q在线段AC上,且AQ=3QC.求证:PQ∥平面BCD.题型二证明垂直关系(微专题)微专题1:证明线线垂直(1)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中,M为BC中点,N为AC中点,P为OA中点,Q为OB中点,若AB=OC.求证:PM⊥QN.(2)(2019·山西太原检测)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B=AC=1,E,F分别是CC1,BC的中点,AE⊥A1B1,D为棱A1B1上的点,求证:DF⊥AE.微专题2:证明线面垂直(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BD1⊥平面ACB1.(4)(2019·河南六市一模)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ABC-A1B1C1为三棱柱,且AA1⊥平面AB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2CD,∠ADC=60°.若AA1=AC,求证:AC1⊥平面A1B1CD.微专题3:证明面面垂直(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求证:平面DEA⊥平面A1FD1.(6)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PD∥QA,QA=AB=12 PD,求证:平面PQC⊥平面DCQ.思考题2(1)(2019·北京东城区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B P交BP于点F,求证:PB⊥平面EFD.(2)(2019·济南质检)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D为BC 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已知BC=8,PO=4,AO =3,OD=2.①证明:AP⊥BC;②若点M是线段AP上一点,且AM=3,试证明平面AMC⊥平面BMC.题型三探究性问题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PD=DC,E,F分别是AB,PB的中点.(1)求证:EF⊥CD;(2)在平面PAD内是否存在一点G,使GF⊥平面PCB.若存在,确定G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思考题3 (2019·山西长治二模)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A⊥CD,PA=1,PD=2,E为PD上一点,PE=2ED.(1)求证:PA⊥平面ABCD;(2)在侧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BF∥平面AEC若存在,指出F点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专题二求解异面直线所成角和线面角问题题型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E,F分别是CC1,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OE和F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2)(2019·安徽知名示范高中联合质检)若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1AC=∠BAC=60°,平面A1ACC1⊥平面ABC,AA1=AC=AB,则异面直线AC1与A1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思考题1 (2019·湖南雅礼中学期末)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BC=1,E是DC 的中点;如图2,将△DAE沿AE折起,使折后平面DAE⊥平面ABCE,则异面直线AE和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题型二定义法求线面角(1)(2019·山东荷泽期末)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平面AB1C1,且△AB1C1为等边三角形,B1C1=2AA1=2,则直线AB与平面B1C1CB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为线段BD的中点.设点P在线段CC1上,直线OP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α,则sinα的取值范围是( )A.[33,1] B.[63,1] C.[63,223] D.[223,1]思考题2 (1)(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 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长为3,则BB1与平面AB1C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____.(2)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当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和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90° B.60° C.45° D.30°题型三向量法求线面角(1)(2019·河南郑州月考)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A=PD=5,平面ABCD⊥平面PAD,M是PC的中点,O是AD的中点,则直线BM与平面PCO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2)如图,菱形ABCD中,∠ABC=60°,AC与BD相交于点O,AE⊥平面ABCD,CF∥AE,AB=2,CF=3.若直线FO与平面BED所成的角为45°,则AE=________.思考题3 (1)正四棱锥S-ABCD中,O为顶点S在底面上的射影,P为侧棱SD的中点,且SO=OD,则直线BC与平面PAC所成的角是________.(2)(2019·河南百校联盟联考)已知斜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各棱长均为2,∠A1AD=60°,∠BAD=90°,平面A1ADD1⊥平面ABCD,则直线BD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1)(2019·太原模拟一)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A⊥BD.①求证:PB=PD;②若E,F分别为PC,AB的中点,EF⊥平面PCD,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2)(2019·湖南长郡中学选拔考试)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BC=5,AC=8,D为线段AC的中点.①求证:BD⊥A1D;②若直线A1D与平面BC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5,求AA1的长.思考题 4 (2019·石家庄质检二)如图,三棱柱ABC-A 1B1C1中,侧面BB1C1C为∠CBB1=60°的菱形,AB=AC1.(1)证明:平面AB1C⊥平面BB1C1C;(2)若AB⊥B1C,直线AB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30°,求直线AB1与平面A1B1C所成角的正弦值.专题三求解二面角问题题型一定义法求二面角(1)(2019·台州一模)在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于点D,沿AD折成二面角B-AD-C,若此时BC=12a,则二面角B-AD-C的大小为________.(2)如图,二面角α-l-β的大小是60°,线段AB⊂α,B∈l,AB与l所成的角为30°,则AB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3)已知三棱锥P-ABC的所有顶点都在表面积为16π的球O的球面上,AC为球O的直径.当三棱锥P-ABC的体积最大时,设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θ,则sinθ=( )思考题1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为AD的中点,现分别沿BE,CE将△ABE,△DCE翻折,使得点A,D重合于F,此时二面角E-BC-F的余弦值为( )(2)如图,设AB为圆锥PO的底面直径,PA为母线,点C在底面圆周上,若PA=AB=2,AC=BC,则二面角P-AC-B的正切值是________.题型二向量法求二面角(1)已知点E,F分别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B1,CC1上,且B1E=2EB,CF=2FC1,则面AEF与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2)(2019·河南安阳)二面角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4,AC=6,BD=8,CD=217,则该二面角的大小为( ) A.150°B.45° C.60° D.120°思考题2 (1)设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1=(1,2,-2),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n2=(-2,-4,k),若α和β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则k=________.(2)(2019·辽宁丹东模拟)如图,正方形A1BCD折成直二面角A-BD-C,则二面角A-CD-B的余弦值是________.(3)(2019·广东中山模拟)在矩形ABCD中,已知AB=2,AD=22,M,N分别为AD和BC 的中点,沿MN把平面ABNM折起,若折起后|AC|=6,则二面角A-MN-C的大小为( ) A.30° B.45° C.60° D.90°(2019·惠州二次调研)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60°,PA⊥PB,PC=2.(1)求证:平面PAB⊥平面ABCD;(2)若PA=PB,求二面角A-PC-D的余弦值.思考题3 (2019·河北五一名校联考)在斜三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ABC-A1B1C1中,侧面AA1C1C⊥底面ABC,底面△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1A=A1C,A1A⊥A1C.(1)求证:A1C1⊥B1C;(2)求二面角B1-A1C-C1的正弦值.题型三空间角的综合问题(2019·唐山五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底面ABCD,ABCD是直角梯形,AB⊥AD,AB∥CD,AB=2AD=2CD,E是PB的中点.(1)求证:平面EAC⊥平面PBC;(2)若二面角P-AC-E的余弦值为63,求直线PA与平面EAC所成角的正弦值.思考题 4 (2019·江南十校素质检测)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平面CDEF⊥平面ABCD,FC=FB,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且∠BCD =45°.(1)求证:CD⊥BF;(2)若AB=2EF=2,BC=2,直线BF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45°,求平面ADE与平面BC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专题四综合问题题型一空间的距离(1)(2019·江西九江期末)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为CD的中点,F为PA的中点,且PA=AB=2.则点P到平面BEF的距离为( )(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G⊥平面ABCD,CG=2,E,F分别是AB,AD的中点,求点B到平面GEF的距离.思考题1 (1)(2019·黑龙江哈尔滨期末)三棱柱ABC-A1B1C1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若AB=2,AA1=1,则点A到平面A1BC的距离为( )2.(2017·课标全国Ⅰ,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BAP=∠CDP=90°.(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2)若PA=PD=AB=DC,∠APD=90°,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2)(2019·湖南长沙一模)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BB1,CD的中点,求点F到平面A1D1E的距离.题型二探究性问题(2019·湖南重点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D∥BC,AD⊥CD,且AD=CD=22,BC=42,PA=2.(1)求证:AB⊥PC;(2)在线段PD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二面角M-AC-D的大小为45°,如果存在,求BM与平面MAC所成角的正弦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考题2 (2019·西安八校联考)已知几何体ABCC1B1N的直观图如图所示,CB⊥底面ABB1N,且ABB1N为直角梯形,侧面BB1C1C为矩形,AN=AB=BC=4,BB1=8,∠NAB=∠ABB1=90°.(1)连接B1C,若M为AB的中点,在线段C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MP∥平面CNB1若存在,求出B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二面角C-NB1-C1的余弦值.题型三翻折问题(2019·安徽合肥调研性检测)平面四边形ABCD中,∠DAB=π2,AD=AB,△BCD为等边三角形.现将△ABD沿BD翻折得到四面体P-BCD,点E,F,G,H分别为PB,PD,CD,CB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EFGH为矩形;(2)当平面PBD⊥平面CBD时,求直线BG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思考题3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P中,∠A=∠B=90°,AB=BC=3,AP=6,CD⊥AP于D,现将△PCD沿线段CD折成60°的二面角P-CD-A,设E,F,G分别是PD,PC,BC的中点.(1)求证:PA∥平面EFG;(2)若M为线段CD上的动点,求直线MF与平面EFG所成角的最大角,并确定成最大角时点M在什么位置高考题呈现1.(2014·全国Ⅱ)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 ⊥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AP=1,AD=3,三棱锥P-ABD的体积V=34,求A到平面PBC的距离.2.(2016·北京)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AB⊥AD,AB=1,AD=2,AC=CD= 5.(1)求证:PD⊥平面PAB;(2)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3)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AMAP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2018·浙江)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1A,B1B,C1C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1A=4,C1C=1,AB=BC=B1B=2.(1)证明:AB1⊥平面A1B1C1;(2)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4.(2016·课标全国Ⅲ)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 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 ;(2)求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5.(2018·课标全国Ⅰ)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DF 为折痕把△DFC 折起,使点C 到达点P 的位置,且PF⊥BF.(1)证明:平面PEF⊥平面ABFD ; (2)求DP 与平面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6.(2016·课标全国Ⅰ,理)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 =2FD ,∠AFD =90°,且二面角D -AF -E 与二面角C -BE -F 都是60°.(1)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 ; (2)求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7.(2017·课标全国Ⅰ,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CD,且∠BAP=∠CDP=90°.(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 ;(2)若PA =PD =AB =DC ,∠APD =90°,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8.(2018·课标全国Ⅱ,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22,PA =PB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1)证明:PO⊥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二面角M -PA -C 为30°,求PC 与平面PAM 所成角的正弦值.9.(2018·北京,理)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C 1⊥平面ABC ,D ,E ,F ,G 分别为AA 1,AC ,A 1C 1,BB 1的中点,AB =BC =5,AC =AA 1=2.(1)求证:AC⊥平面BEF;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B-CD-C1(3)证明:直线FG与平面BCD相交.10.(2017·北京,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点M在线段PB上,PD∥平面MAC,PA=PD=6,AB=4.(1)求证:M为PB的中点;(2)求二面角B-PD-A的大小;(3)求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A .B .223.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l bA .()(1,0,0,2,0,0b n ==-()(0,2,1,1,0,1b n ==--A .B .5136.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122a b c -++C.1122a b c --+7.如图,在四面体OABC中,1-16.已知四棱锥P ABCDPC棱上运动,当平面1.C【分析】根据已知结合向量的坐标运算可得出,且.然后根据向量的数量积a b a +=- 14a = 运算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已知可得,且.()1,2,3a b a+=---=-14a =又,()7a b c +⋅= 所以,即有,7a c -⋅= cos ,14cos ,7a c a c a c -⋅=-=所以,.1cos ,2a c =-又,所以.0,180a c ≤≤ ,120a c =︒ 故选:C.2.C【分析】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中点的坐标,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中线BC 长.【详解】由图可知:,,,(0,0,1)A (2,0,0)B (0,2,0)C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的中点坐标为,BC (1,1,0)根据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得边上的中线的长为.BC 22211(1)3++-=故选:C 3.D【分析】若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利用向量数量积检验.【详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l bαn 若可能,则,即.//l αb n ⊥r r 0b n ⋅=r r A 选项,;()1220b n =⨯-⋅=-≠B 选项,;11305160b n =⨯⨯⋅+⨯+=≠C 选项,;()()01201110b n =⨯-+⨯+⨯-⋅=-≠D 选项,;()1013310b n =⨯+-⨯=⋅+⨯因为,,3AB =4BC =2PA =所以()()(0,0,2,3,0,0,0,0,1P B Q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BQD (m x =()(),,3,0,1m BQ x y z ⎧设,2AB AD AS ===则()()()0,0,0,0,0,2,2,2,0,A S C P 设,()0,,2M t t -(1,1,2OM t =--所以1120OM AP t t ⊥=-+-+-=点到平面与平面的距离和为为定值,D 选项正确.M ABCD SAB 22t t -+=,,()2,0,0B ()()2,0,2,0,2,0SB BC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SBC (),,n x y z =则,故可设,22020n SB x z n BC y ⎧⋅=-=⎪⎨⋅==⎪⎩()1,0,1n = 要使平面,又平面,//OM SBC OM ⊄SBC 则,()()1,1,21,0,11210OM n t t t t ⋅=---⋅=-+-=-=解得,所以存在点,使平面,B 选项正确.1t =M //OM SBC 若直线与直线所成角为,又,OM AB 30︒()2,0,0AB =则,()()222213cos3022661122OM ABOM ABt t t t ⋅-︒====⋅-++-+-⨯ 整理得,无解,所以C 选项错误.23970,8143730t t -+=∆=-⨯⨯=-<故选:ABD.10.BCD【分析】根据向量的多边形法则可知A 正确;根据向量的三角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可知,B 错误;根据共线向量的定义可知,C 错误;根据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可知,D 错误.【详解】对A ,四点恰好围成一封闭图形,根据向量的多边形法则可知,正确;对B ,根据向量的三角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可知,同向时,应有,即必要,a b a b a b+=+ 性不成立,错误;对C ,根据共线向量的定义可知,所在直线可能重合,错误;,a b对D ,根据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可知,需满足x +y +z =1,才有P 、A 、B 、C 四点共面,错误.故选:BCD .11.AB【分析】以,,作为空间的一组基底,利用空间向量判断A ,C ,利用空间向量法ABAD AA 可得面,再用向量法表示,即可判断B ,利用割补法判断D ;1AC ⊥PMN AH【详解】依题意以,,作为空间的一组基底,ABAD AA 则,,11AC AB AD AA =++ ()1122MN BD AD AB ==-因为棱长均为2,,11π3A AD A AB ∠=∠=所以,,224AB AD == 11π22cos 23AA AD AA AB ⋅=⋅=⨯⨯= 所以()()1112D A A C MN AD A A B AA B++⋅⋅=- ,()2211102AB AD AB AD AB AD AA AD AA AB ⋅-+-⋅+==⋅+⋅故,即,故A 正确;1AC MN ⊥1AC MN ⊥同理可证,,面,面,PN AC ⊥MN PN N ⋂=MN ⊂PMN PN ⊂PMN 所以面,即面,即为正三棱锥的高,1AC ⊥PMN AH ⊥PMN AH A PMN -所以()()1133AH AN NH AN NP NM AN AP AN AM AN=+=++=+-+- ,()13AP AM AN =++又,,分别是,,的中点,,P M N 1AA AB AD π3PAM PAN MAN ∠=∠=∠=所以,则三棱锥是正四面体,1PA AM AN PM MN PN ======P AMN -所以()11111133222AH AP AM AN AA AB AD ⎛⎫=++=⨯++ ⎪⎝⎭ ,()111166AA AB AD AC =++=所以,故B 正确;116AH AC =因为()211AC AB AD AA =++ ()()()222111222AB ADAA AB AD AB AA AD AA =+++⋅+⋅+⋅ ,2426==()21111111=AC AA AB AD AA AA AB AA AD AA AA ⋅=++⋅⋅+⋅+ ,11222222=822=⨯⨯+⨯⨯+⨯设直线和直线所成的角为,1AC 1BB θ则,故C 错误;1111111186cos cos ,cos ,3262AC AA AC BB AC AA AC AA θ⋅=====⨯ ,11111111111111A B D C ABCD A B C D A B D A C B D A B ABC D ADCV V V V V V ------=----其中,1111111111116ABCD A B C D A B D A C B D C B ABC D ADC V V V V V -----====所以,故D 错误.1111113A B D C ABCD A B C D V V --=故选:AB.关键点睛:本题解决的关键点是利用空间向量的基底法表示出所需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即可得解.12.AC【分析】对于A ,根据即可算出的值;对于B ,根据计算;对于C ,根据||2a = m a b ⊥ m 计算即可;对于D ,根据求出,从而可计算出.a b λ= 1a b ⋅=- m a b + 【详解】对于A ,因为,所以,解得,故A 正确;||2a = 2221(1)2m +-+=2m =±对于B ,因为,所以,所以,故B 错误;a b ⊥ 2120m m -+-+=1m =对于C ,假设,则,a b λ= (1,1,)(2,1,2)m m λ-=--所以,该方程组无解,故C 正确;()12112m m λλλ=-⎧⎪-=-⎨⎪=⎩对于D ,因为,所以,解得,1a b ⋅=- 2121m m -+-+=-0m =所以,,所以,故D 错误.(1,1,0)a =- (2,1,2)b =-- (1,2,2)+=-- a b 故选:AC.13.15【分析】根据线面垂直,可得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共线,由此列式计算,即得答案.【详解】∵,∴,∴,解得,l α⊥u n ∥ 3123a b ==6,9a b ==∴,15a b +=故1514.2【分析】根据垂直得到,得到方程,求出.()0a a b λ⋅-= 2λ=【详解】,()()()2,1,31,2,12,12,3a b λλλλλ-=---=--- 因为,所以,()a a b λ⊥- ()0a a b λ⋅-= 即,()()2,12,3241293702,1,134λλλλλλλ----=-++-+-=+⋅-=解得.2λ=故215.17【分析】利用向量的加法,转化为,直接求模长即可.CD CA AB BD =++ 【详解】因为.CD CA AB BD =++ 所以()22CD CA AB BD =++ 222222CA CA AB AB AB BD BD CA BD=+⋅++⋅++⋅ 222132022042342⎛⎫=+⨯++⨯++⨯⨯⨯- ⎪⎝⎭17=所以.17CD = 故答案为.1716.33【分析】首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垂MBD PCD 直求点的位置,并利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即可求解正弦值.M 【详解】如图,以点为原点,以向量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A ,,AB AD AP ,,x y z 系,设,2AD AP ==,,,,()2,0,0B ()0,2,0D ()002P ,,()2,2,0C 设,()()()0,2,22,2,22,22,22DM DP PM DP PC λλλλλ=+=+=-+-=-- ,,,()2,2,0BD =-u u u r ()2,0,0DC =u u u r ()0,2,2DP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MBD ()111,,m x y z =r ,()()11111222220220DM m x y z DM m x y λλλ⎧⋅=+-+-=⎪⎨⋅=-+=⎪⎩33故。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立体几何 》练习题一、 选择题1、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B 、平行C 、相交不垂直D 、不确定2.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与1A C 垂直的是( )A. BDB. CDC. BCD. 1CC3、线n m ,和平面βα、,能得出βα⊥的一个条件是( )A.βα//n ,//m ,n m ⊥B.m ⊥n ,α∩β=m ,n ⊂αC.αβ⊆⊥m n n m ,,//D.βα⊥⊥n m n m ,,//4、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β平行;B.直线a//α,a//βC.直线a α⊂,直线b β⊂,且a//β,b//αD.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5、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 ②若αβ//,βγ//,m ⊥α,则m ⊥γ③若m //α,n //α,则m n // 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6.点P 为Δ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O ⊥平面ABC ,垂足为O,若PA=PB=PC ,则点O 是ΔABC 的( )A.内心B.外心C.重心D.垂心7. 若l 、m 、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若//,,l n αβαβ⊂⊂,则//l nB .若,l αβα⊥⊂,则l β⊥C. 若,//l l αβ⊥,则αβ⊥ D .若,l n m n ⊥⊥,则//l m8. 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A.3B.2C.1D.09. 设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m ∥β,则α∥βC .若m ∥n,m ⊥α,则n ⊥αD .若m ∥α,α⊥β,则m ⊥β10. 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l α,//l β,则//αβB .若l α⊥,l β⊥,则//αβC .若l α⊥,//l β,则//αβD .若αβ⊥,//l α,则l β⊥ 二、填空题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AB ,BC 中点,则三棱锥B —B 1EF 的体积为 .12.对于空间四边形ABCD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AC ,BD=CD 则BC ⊥AD ;②若AB=CD ,AC=BD 则BC ⊥AD ;③若AB ⊥AC ,BD ⊥CD 则BC ⊥AD ;④若AB ⊥CD , BD ⊥AC 则BC ⊥AD ;其中真命题序号是 .13. 已知直线b//平面α,平面α//平面β,则直线b 与β的位置关系为 .14. 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PA ⊥平面ABC ,此图形中有 个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 选择题:AACDA,BCCCB填空题:11、1312、①④ 13、//b b ββ⊂或 14、4A B C P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空间几何体》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降水量(precipitation[amount]):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mm 为单位,气象观测中一般取一位小数,现某地10分钟的降雨量为13.1mm ,小王在此地此时间段内用口径为10cm 的圆柱型量筒收集的雨水体积约为( )(其中π 3.14≈)A .331.0210mm ⨯B .331.0310mm ⨯C .531.0210mm ⨯D .531.0310mm ⨯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单位:2cm )是( )A .()256122cm +B .()248162cm + C .()280122cm + D .()272162cm + 3.阿基米德(Archimedes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他墓碑上刻着的一个圆柱容器里放了一个球,该球与圆柱的两个底面及侧面均相切,如图所示,则在该几何体中,圆柱表面积与球表面积的比值为( )A .32B .43C .32或23D .234.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33πB .2πC .3πD .4π5.某圆锥的母线长为2,高为423,其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圆锥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锥表面上的点N 在侧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锥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A .2B .22C .823+D .223- 6.已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是( )A .323B .163C .4D .87.已知正方体的六个面的中心可构成一个正八面体,现从正方体内部任取一个点,则该点落在这个正八面体内部的概率为( )A .12B .13C .16D .112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810+16B .40C .810++24D .489.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是侧面11CC B B 上的一个动点(包含边界),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①若点E 满足1AE B C ⊥,则动点E 的轨迹是线段;②若点E 满足130EA C ∠=,则动点E 的轨迹是椭圆的一部分;③在线段1BC 上存在点E ,使直线1A E 与CD .所成的角为30;④当E 在棱1BB 上移动时,1EC ED +的最小值是352+.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某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为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最小值为A .4πB .12C .1D .211.已知四棱锥S ABCD -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底面ABCD 是正方形且和球心O 在同一平面内,当此四棱锥体积取得最大值时,其表面积等于443+,则球O 的体积等于( )A .3223πB .1623πC .823πD .423π 12.一个长方体被一平面截去一部分后,所剩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36B .48C .64D .72二、填空题13.如果用半径为r 的半圆形铁皮卷成一个圆锥筒,那么这个圆锥筒的高等于____. 14.点A ,B ,C ,D 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3AB BC AC ==,若四面体ABCD 体积的3________.15.“方锥”,在《九章算术》卷商功中解释为正四棱锥.现有“方锥”S ABCD -,其中4AB =,SA 与平面ABCD 32,则此“方锥”的外接球表面积为________. 16.棱长为6的正方体内有一个棱长为x 的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的中心(正四面体的中心就是该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与正方体的中心重合,且该四面体可以在正方体内任意转动,则x 的最大值为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其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22AB BC ==14AC AA ==.(1)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2)若把两个这样的直三棱柱拼成一个大棱柱,求拼得的棱柱表面积的最小值.18.如图是一个以111A B C为底面的直三棱柱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截面为ABC,已知11112A B B C==,11190A B C∠=︒,14AA=,13BB=,12CC=,求该几何体的体积.19.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请你指出这个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求出它的表面积与体积.(单位:cm)2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矩形,2PA AB ==,2AD =,过点B 作BE ⊥AC ,交AD 于点E ,点F ,G 分别为线段PD ,DC 的中点.(1)证明:AC ⊥平面BEF ;(2)求三棱锥F -BGE 的体积.21.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AC =23,△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D =90°,平面ADE ⊥平面ABCD ,且EF //AB ,EF =1.(1)证明:AC ⊥平面BDF ;(2)若G 为棱BF 的中点,求三棱锥G —DEF 的体积.2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2AB BC ==,22PA PB PC AC ====,O 为AC 的中点.(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MC =2MB ,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23.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SA =SC ,D 为AC 的中点,SD ⊥AB .(1)证明:平面SAC ⊥平面ABC ;(2)若△BCD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点P 在棱SC 上,PC =2SP ,且932S ABC V -=,求三棱锥A -PBC 的体积.2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4的菱形,60DAB ∠=︒,7PA PD ==,O F 、分别为AD AB 、的中点,PF AC ⊥.(1)求证:面POF ⊥面ABCD ;(2)求三棱锥B PCF -的体积。
立体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例1、⑴已知水平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θ,如果将角θ的平分线l '绕着其顶点,在竖直平面内作上下转动, 转动到离开水平位值的l '处,且与两条直线a,b都成角α,则α与2θ的大小关系是 ( ) A. 2θα≤或2θα≥ B. α>2θ或 α<2θ C. α>2θ D. α<2θ ⑵已知异面直线a,b 所成的角为700,则过空间一定点O,与两条异面直线a,b 都成600角的直线有 ( )条.A. 1B. 2C. 3D. 4⑶异面直线a,b 所成的角为θ,空间中有一定点O,过点O 有3条直线与a,b 所成角都是600,则θ的取值可能是 ( ). A. 300 B. 500 C. 600 D. 900分析与解答:⑴ 如图1所示,易知直线l '上点A在平面α上的射影是ι上的点B,过点B 作BC ⊥b, 则AC ⊥b. 在Rt △OBC 和Rt △OAC 中,tg α=OC AC ,tg 2θ=OCBC .显然,AC>BC, ∴tan α> tan 2θ,又α、2θ∈(0,)2π,∴ α>2θ.故选C.⑵如图2所示,过空间一点O 分别作a '∥a,b '∥b, ι 则所求直线即为过点O 且与b a '',都成600角的直线。
∵θ=1100,∴0552=θ∴将两对对顶角的平分线绕 图1O 点分别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总能得到与 b a '',都成 a '600角的直线。
故 过点 O 与a,b 都成600角的直线有4条, 0110=θ 700.从而选 D. O ⑶过点O 分别作a '∥a,b '∥b,则过点O 有三条直线与b ' a,b 所成角都为600,等价于过点O 有三条直线与 图2b a '',所成角都为600,如图3示,如果,300=θ或,500=θ a ' 则0150='θ或0130='θ,过 O 点只有两条直线与b a '', O都成600角。
如果θ=900,则090='θ,那么过点 O 有四θ' b ' 条直线与b a '',所成角都为600。
如果θ=600,则0120='θ, 图 3此时过点 O 有三条直线与b a '',所成角都为600。
其中一条正是θ'角的平分线.说明: 本组新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直关系,考查空间想象和转化能力,以及周密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2、如图1,设ABC-A 1B 1C 1是直三棱柱,F 是A 1B 1的中点,且(1)求证:AF ⊥A 1C ; (2)求二面角C-AF-B 的大小. 分析:先来看第1问,我们“倒过来”分析.如果已经证得AF ⊥A 1C ,则注意到因为AB=2AA 1=2a ,ABC-A 1B 1C 1是直三棱柱,从而若设E 是AB 的中点,就有A 1E ⊥AF ,即AF ⊥平面A 1CE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先证明AF ⊥平面A 1CE ,则就可以证得AF ⊥A 1C ,而这由CE ⊥平面AA 1B 1B 立得.再来看第2问.为计算二面角C-AF-B 的大小,我们需要找到二面角C-AF-B 的平面角.由前面的分析知,CE ⊥平面AA 1B 1B ,而AF ⊥A 1E ,所以,若设G 是AF 与A 1E 的中点,则∠CGE 即为二面角C-AF-B 的平面角,再计算△CGE 各边的长度即可求出所求二面角的大小.解:(1)如图2,设E 是AB 的中点,连接CE ,EA 1.由ABC-A 1B 1C 1是直三棱柱,知AA 1⊥平面ABC ,而CE 平面ABC ,所以CE ⊥AA 1,∵AB=2AA 1=2a ,∴AA 1=a ,AA 1⊥AE ,知AA 1FE 是正方形,从而AF ⊥A 1E .而A 1E 是A 1C 在平面AA 1FE 上的射影,故AF ⊥A 1C ;(2)设G 是AB 1与A1E 的中点,连接CG .因为CE ⊥平面AA 1B 1B ,AF ⊥A 1E ,由三垂线定理,CG ⊥AF ,所以∠CGE 就是二面角C-AF-B 的平面角.∵AA 1FE 是正方形,AA 1=a ,∴1122EG EA a ==,∴2CG a ==, ∴tan ∠CGE=2a CG EG ===,∠CGE =60o ,从而二面角C-AF-B 的大小为60o 。
说明:假设欲证之结论成立,“倒着”分析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往往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地找到解题的思路.《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关于平行与垂直的问题都可以使用这种分析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证明的过程必须是“正方向”的,防止在证明过程中用=1,EF =31,BF =030cos BE =32.在移出图3中, ∵ cos B =BC BD =32, 在△BDF 中,由余弦定理:DF 2=BD 2+BF 2-2BD BF cos B =(2)2+(32)2 -2 2 32 32=32. (注:其实,由于AB ⊥DE ,AB ⊥EF ,∴ AB ⊥平面DEF ,∴ AB ⊥DF .又∵ AC ⊥平面β, ∴ AC ⊥DF . ∴ DF ⊥平面ABC , ∴ DF ⊥BC ,即DF 是Rt △BDC 斜边BC 上的高,于是由BC DF =CD BD 可直接求得DF 的长.)在△DEF 中,由余弦定理:cos ∠DEF =EF DE DF EF DE ⋅-+2222=311232)31(12⋅⋅-+=33.∴ ∠DEF =arccos33.此即平面ABD 与平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解法2、过D 点作DE ⊥AB 于E ,过C 作CH ⊥AB 于H ,则HE 是二异面直线CH 和DE 的公垂线段,CD 即二异面直线上两点C 、D 间的距离.运用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CD 2=DE 2+CH 2+EH 2-2DE CH cos θ (*)(注:这里的θ是平面ABD 与平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当0<θ o ≤90o ,θ 亦即异面直线CH 与DE 所成的角;当90o <θ <180o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180o -θ .) ∵ CD =DE =1,CH =23,HE =21, 从而算得 cos θ=3, ∴ θ=arccos 3. (2) 例4、D 为棱解:∵ ∠ADC 1∴ AD ⊥∴ D 为过C ∴ CE 连结∴ ∠EFC 在Rt △EFC 中,sin ∠EFC =CF CE . ∵ BC =CC 1=a 易求得 CE =5a,CF =a 22. ∴ sin ∠EFC =510, ∴ ∠EFC =arcsin 510. ∴ 二面角D -AC 1-C 的大小为arcsin 510.例5、已知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1)求证:MN ⊥AB ;(2)设平面PD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锐角θ,问能否确定θ使直线MN 是异面直线AB 与PC 的公垂线?若能,求出相应θ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解:(1)∵PA ⊥矩形ABCD ,BC ⊥AB ,∴PB ⊥BC ,PA ⊥AC ,即△PBC 和△PAC 都是以P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N PC AN ==∴21,又M 为AB 的中点, ∴MN ⊥AB.(2)∵AD ⊥CD ,PD ⊥CD.∴∠PDA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即∠PDA=θ.设AB=a ,PA=b ,AD=d ,则2241a b PM +=,2241a d CM += 设PM=CM 则由N 为PC 的中点, ∴MN ⊥PC 由(1)可知MN ⊥AB ,∴MN 为PC 与AB 的公垂线,这时PA=AD ,∴θ=45°。
例6、 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B ⊥面ABCD.(1)若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解:(1)正方形ABCD 是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 其面积为,2a 从而只要算出四棱锥的高就行了.⊥PB Θ面ABCD,∴BA 是PA 在面ABCD 上的射影.又DA ⊥AB , ∴PA ⊥DA ,∴∠PAB 是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PAB=60°.而PB 是四棱锥P —ABCD 的高,PB=AB ·tan60°=3a ,3233331a a a V =⋅=∴锥.(2)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棱锥侧面PAD 与PCD 恒为全等三角形.作AE ⊥DP ,垂足为E ,连结EC ,则△ADE ≌△CDE ,CEA CED CE AE ∠=∠=∴故,90,ο是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 与DB 相交于点O ,连结EO ,则EO ⊥AC ,.22a AD AE OA a =<<=∴在.0)2)(2(2)2(cos ,2222<-+=⋅⋅-+=∠∆AEOA AE OA AE EC AE OA EC AE AEC AEC 中 故平面PAD 与平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说明: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的概念,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是一道设计新颖, 特征鲜明的好题.例7、如图,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AC=1,C 点到AB 1的距离为CE=23,D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B 1⊥平面CED ;(2)求异面直线AB 1与CD 之间的距离;(3)求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解:(1)∵D 是AB 中点,△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0,∴CD ⊥AB 又AA 1⊥平面ABC ,∴CD ⊥AA 1.C A1EB1C1∴CD ⊥平面A 1B 1BA ∴CD ⊥AB 1,又CE ⊥AB 1,∴AB 1⊥平面CDE ;(2)由CD ⊥平面A 1B 1BA ∴CD ⊥DE∵AB 1⊥平面CDE ∴DE ⊥AB 1,∴DE 是异面直线AB 1与CD 的公垂线段 ∵CE=23,AC=1 , ∴CD=.22∴21)()(22=-=CD CE DE ; (3)连结B 1C ,易证B 1C ⊥AC ,又BC ⊥AC ,∴∠B 1CB 是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在Rt △CEA 中,CE=23,BC=AC=1,∴∠B 1AC=600 ∴260cos 121==AB , ∴2)()(2211=-=AB AB BB , ∴ 211==∠BCBB CB B tg , ∴21arctg CB B =∠. 说明:作出公垂线段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当然, 准确地作出应当有严格的逻辑推理作为基石.例8、 如图,在三棱锥ABC —S 中,⊥SA 平面ABC ,1==AC AB ,2=SA ,D 为BC 的中点.(1)判断AD 与SB 能否垂直,并说明理由;(2)若三棱锥ABC —S 的体积为63,且BAC ∠为 钝角,求二面角A BC ——S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3)在(Ⅱ)的条件下,求点A 到平面SBC 的距离.解:(1)因为SB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AB 与AD 不垂直,否则与AB =AC 且D 为BC 的中点矛盾,所以AD 与SB 不垂直;(2)设θ=∠BAC ,则632121312=θ⨯⨯⨯⨯=sin V 解得 23=θsin ,所以060=θ(舍),0120=θ. ⊥SA Θ平面ABC ,AB =AC ,D 为BC 的中点∴BC SD BC AD ⊥⊥,,则SDA ∠是二面角S —BC —A 的平面角.在SDA Rt ∆中,4==∠ADSA SDA tan , 故二面角的正切值为4;(3)由(2)知,⊥BC 平面SDA ,所以平面SBC ⊥平面SDA ,过点A 作AE ⊥SD ,则AE ⊥平面SBC ,于是点A 到平面SBC 的距离为AE,从而17172=∠=SDA AD AE sin 即A 到平面SBC 的距离为17172.例9、如图a —l —β是120°的二面角,A ,B 两点在棱上,AB =2,D 在α内,三角形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 在β内,∆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I ) 求三棱锥D —ABC 的体积;(2)求二面角D —AC —B 的大小;(3)求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解: (1) 过D 向平面β做垂线,垂足为O ,连强OA 并延长至E .DAE OA AB DA OA AD AB ∠∴⊥∴⊥,,上的射影在平面为βΘ为二面角a —l —β的平面角..60,120οο=∠∴=∠DAO DAE 3,2=∴==DO AB AD Θ.ABC ∆Θ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AB =2.,1=∴∆ABC S 又D 到平面β的距离DO=.3 .33=∴-ABC D V (2)过O 在β内作OM ⊥AC ,交AC 的反向延长线于M ,连结DM .则AC ⊥DM .∴∠DMO 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 又在△DOA 中,OA =2cos 60°=1.且.22,45=∴=∠=∠OM CAE OAM οtan 6. 6.DMO DMO ∴∠=∴∠= (3)在β平在内,过C 作AB 的平行线交AE 于F ,∠DCF 为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 ACF CAF DF CF AF CF AF AB ∆=∠⊥∴⊥∴⊥即又,45,,οΘ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F 等于C 到AB 的距离,即△ABC 斜边上的高,.1==∴CF AF2222cos1207.tan 7.tan 7.DF DF AD AF AD AF DCF DCF CF∴=+-⋅=∴∠==∴∠=o 异面直线AB,CD 所成的角为arctan .7例12、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90°,AB <CD ,SD ⊥平面ABCD ,AB=AD=a ,S D=a 2,在线段SA 上取一点E (不含端点)使EC=AC ,截面CDE 与SB 交于点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