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本书属于“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丛书系列之一,由于译者大多是新人,因而或多或少存在着翻译问题,如读来不明所以、拗口,甚至矛盾,人名翻译也是怪怪的,大概也是因此,本套丛书折扣较高,醉猫是以三、五折从两家书店购进了大部分。

于翻译上,本书《多元文化主义》还算好些,稍显麻烦的是由于沃特森的论述涉及到了中国的相关政策,在编者的“出版导言”中承认作了“比较小的删节”,而“译者后记”中译者叶兴艺却又称“未加任何的删改”,呵呵,醉猫手中无原版本,无从知道细节了,但是醉猫相信编者,因为最终决定编定稿的大概是编者吧。

导言中,作者首先进行了概念的清理工作,认为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据1998

“multicultural 年Wieviorka的叙述,应该是从形容词形式开始的。如“multicultural curriculum”、education”以及“multicultural society”。而“multicultural society”无非说得是,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种文化。对于同样的现象,其实尚有“plural society”以及“multiethnic societies”、“cosmopolitan”等,但由于“multiethnic societies”又常常用以解释“multiracial”以及“polyethnic”这两个词。因此往往含有人种这样的生物学意义。而人种的生物学意义又时常带来麻烦。

对于多元文化社会,国家往往会采取两个方法,一是设法根除所有其他文化而只保留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极端的例子就是种族灭绝(genocide),如前南斯拉夫的种族清洗(ethnic clean)。二是采取强制同化(coercive assimilation)政策,利用国家的公共机构或制度来抑制或说服其他文化走向消亡,最后留下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

然而20世纪60年代晚期以后,社会哲学发生变化,“不同的文化群体并非仅仅是抛弃了它们本来的文化特征---而是质疑其合理性”p6 。文化的新的环境“色拉拼盘(salad-bowl)”成立,不同的文化成分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及特性。多元文化的这种转变出现在美国及英国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movenment)以及英国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增加问题。

导论中在提到日本时,提及了在日朝鲜人(Korean-Japanes)以及部落民的问题,然而偏偏未能提到最为主要的爱依努(Ainu)族的问题。可见作者于资料的把握尚有问题。

全书除过导论及结论外共分4章:

第一章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

主要讲述20世纪的民族主义问题,并探讨了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形成(national formation)、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其实作者主要强调了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nationalism)已经纠缠在一起的问题。

第二章教育、宗教和传媒

主要讲述通过教育、宗教和传媒,一种文化在描述另一种文化时,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第三章文化多样性和全球统一性

本章如题,其实是一个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矛盾。相当于是一个明显的悖论。在经济日趋普遍化的同时,传统文化依然在成长,并在政治进程中发挥着作用。

第四章历史视野中的多元文化主义

仅仅在20世纪中谈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者上溯了历史时期,将多元文化主义放进了一个大的历史场景中来考量。

在结论中,虽然作者带批判性地认为“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存在着容易混淆的必然性,并指出在使用这个词时,必须更为慎密地审视表达认同的不断变化的方式(p118)。但作者不得不承认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有用的功能:1、身份认同所带来的自尊。2、增强于社会、宗教以及于国家的归属感。3、乡土情结、或者对某个地方的认同。4、增强历史感,可以追寻血缘及家族的传统。至于多元文化的意义,作者认为,是一种原则,要求我们具有对差异的接受

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追求平等的激情、承认自我能力。

醉猫以为,值得一读,但不可太看重。如要认真学习多元文化还得去读加拿大人Kymlicka 的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一书,此书也已经有了中文版。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张倩20126298 环境工程一班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便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中国古人通过将中原地区华的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类型观;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以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进一步突出本土文化重伦常礼教的类型特征。近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类型。如严复,李大钊等人就把中国文化归结为“农业—宗法型”;梁漱溟则将中国、印度、西方分别为文化三类型。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文化分类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演变、丰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土壤里完成的,中国因地域广阔、复杂,自古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即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较强。 第二种意见是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孕育诞生在农业宗法社会的母体之中。大约在氏族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其后,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对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生活的稳定与安宁,缺乏冒险精神。中国封建统治者视农业为立国之本,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困辱游业”,甚至认为“务末”则丧国。 第三种意见则是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格局,而发展期则是儒、法、道、佛并行,其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由于这样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的诸多因素,规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社会共同的思维定式,使中国文化定位论理政治类型,中国古代论理道德、政治、法律,特别是论理道德纲常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论理纲常提高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加以论证的特点。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制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观念文化与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与不同时期垄断生产资料从而垄断精神生产的阶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按社会形态、阶级属性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而且,为使这种分类不仅表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表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还可以在分类的标准上加些内容。如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家国一体的宗法特征,可成为宗法奴隶制文化。 上述分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特点及这些特点的内在联系划分的。由于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但他们分别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特点,都有一定的理由。 (2)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化、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作用至今,实在得益于伦理――政治这一文化类型的粘合作用。

论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移民潮和激烈的社会权利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多种文化的繁荣,美国作为“民族大熔炉”在移民同化方面的效果也随之减弱了。本文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对特定时代下社会巨大变化的理论回应,是从西方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群体的角度出发,向主流社会吁求尊重其文化差异和独特的文化身份,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反对西方文明在思维方式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并为少数群体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任何一种理论都会经历一个受质疑和再反思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过分关注人们的族群身份并渲染文化的差异性,会削弱文化认同并将社会推向动荡与分裂,也有学者认为多元和统一的矛盾并非美国社会所独有,不能否认其在教育、经济、政治及社会观念等各个层面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实施多元文化主义虽然产生了一些消极性影响,但总体上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相对“单一文化”来说的,在美国社会它主要指外来移民和少数族裔的文化。国内很多学者在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与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上比较混乱,在研究时首先应辨明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前者主要是对客观现象的描述,指出不同文化共存这一事实;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不仅指出了多种文化并存,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并加以平等对待,最终追求的理念是平等和正义。在“多元”的旗帜之下聚集了各种不同的诉求,有的呼吁建立一种以文化划分的新国家格局,有的要求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扶持,有的涉及对少数族裔生活方式、语言和信仰的尊重。因此,它既是一种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公共政策,还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这些理念之间的共识可概括为三点:第一,美国是一个由多元种族和族群构成的国家,如果有所谓的美国文化的话,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第二,来自不同国家、种族和文化传统的移民在美国的经历是不同的,美国的传统不能建立在某一个族类群体的历史经验基础之上;第三,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1]。 在较大的社会体系中,因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而在主观上自我认同并与其他群体区别的一类人可被称为族群。在多元文化主义者看来,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群体构成的,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族群而不是公民个人。“少数族群基于特定的族群与族群意识而形成的文化成员身份,就是族群身份”[2],这是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美国是多族群多文化共存的社会,但少数族群文化的价值及与主流文化的差异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承认,也不能反映各族群和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地位。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在主流社会对移民和少数族裔的同化与少数族裔固守自己的文化认同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竞争关系。多元文化主义者看到了美国白人主流文化背后的“同化主义”和“一元主义”诉求,极力主张文化的多样性,要求主流社会承认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族群身份。 族群身份不仅是族群间相互区别的标志,而且涉及到平等与承认的问题,既承认族群差异,更要承认差异平等,这就使得美国的少数族群不满于以往的同化模式,开始坚持和保护本族群的文化,同时寻求群体权利的建构与保障。美国是一个有深厚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一贯认为社会公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起点平等”和“权利平等”,因而主张在公共领域中赋予每个国民普遍平等的身份与权利。多元文化主义和自由主义在公民身份问题上的分歧在于对个体平等的不同理解――平等究竟是无视差异的一视同仁,还是在承认差异基础上的差别对待。“差异”是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一个基本价值,既指一个少数族群文化的个性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郑雪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公管41 学号: 2234126 指导教师: 陈瑞红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2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郑雪 指导教师陈瑞红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 文明发展的见证。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从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现状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遗产;基本概况;存在问题 A Summary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public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Zhengxue Tutor Chenruihong Abstrac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being, tropical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all sort of area and regions, witness of development of world’s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stroyed in a larger and larger degree over years. Protecting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is taken seriously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based on other’s research, introduces and sums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its cont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otecting it. In view of theirs , I give my own opin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basic connotation; problem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多年来,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受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程度逐渐加大,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今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各种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现状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绪论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绪论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5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A. 以人为本 B. 崇德重义 C. 载道化成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A. 《周易.贲》 B. 《周易.艮》

C. 《周易.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 A. 天文 B. 地文 C. 物文 D. 人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儒道互补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C. “易”、“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 中和为美 B. 中庸之道 C. 阴阳五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4 ?总分数 4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 ?第1部分 ?总题数:4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是20世纪后5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在全球普及的一种思潮和社会与学校教育改革运动。究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由于20世纪的移民潮,以及由此引起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直接的导火索则是由于美国的民族复兴运动。多元文化教育风潮形成的理论基础则是美国的社会民族理论,如文化多元理论;英美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传承理论、文化相对论;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教育学的教育机会均等理论等。 (一)多元文化教育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9世纪、20世纪初和20世纪后50年世界范围性的三次移民浪潮导致的社会变革就是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形成。目前,单一民族国家在世界上已不多见。由于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不同族群共同生活,不同族群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代表本族群利益的理想与诉求。特别是那些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少数民族,他们对本族群语言与文化的保护意识、社会政治、经济与教育权力的意识的觉醒,直接对西方国家20世纪初形成的同化主义和融合主义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制度与政策提出了挑战。20世纪后50年,文化多元主义逐渐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并由此引发了20世纪60年代以黑人为代表的美国民族复兴运动。 美国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学者班克斯(James A.Banks)将西方国家的民族复兴运动的发展概括为四个主要阶段。 (1)前期阶段(The Precondition Phase) 班克斯认为,民族复兴运动一般发生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政治上实行种族歧视的国家社会中。在这些国家里,因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有利于统治族群,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受到歧视与雅致。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实行种族歧视社会的日益瓦解,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出现了反对种族歧视,在各个领域争取平等待遇与公平发展机会的呼声,政府在社会的舆论压力下也实施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以缓和社会统治民族与少数民族日益紧张的关系。 (2)初期阶段(The First or Early Phase) 在民族复兴运动的初期阶段,首先,种族偏见与歧视的讨论公开化、社会化,统治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族群边界意识强化,往往以“我们与他们”来加以区分。其次,少数民族在抗议统治民族的示威与活动中,在寻求新的族群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在强化的民族自我意识的支配下,少数民族开始寻求复兴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并设法使其合法化。但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也容易将本民族的历史、语言与文化加上一些虚构的幻想,并从某种单一的原因,一些极端的观点、立场来阐释复杂度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社会历史与现状,认为种族主义是导致族群关系紧张的唯一原因。

郑州文化遗产综述

郑州文化遗产综述 摘要:在中国秦汉以后两千余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郑州或为州,或为县,不曾有过耀眼辉煌。因此,在不少现代人的心目中,郑州似乎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无甚谈资的小城。然而,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关于郑州地下考古大发现的新闻却接二连三,令人炫目,使人震撼。 After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China two thousand years of written history, Zhengzhou or for the state or county did not have a dazzling brilliant. Therefore, in the minds of many modern, Zhengzhou seems a little small town talk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Howev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f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news on the Zhengzhou undergrou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after another, dazzling people shocked. 关键词:郑州文化遗产文明历史Zhengzhou, culture, heritage, civilization, history 距今15000年前至9000年前,被称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明的种子在这一时期播下。人们开始制造陶器,磨制石器,驯养家畜,栽培稻子,这种创造力所迸发的文明之火最早在李家沟、南庄头、仙人洞、甑皮岩等地开始引燃,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面积三万平方米、出土两百多片陶片的郑州李家沟遗址在同类遗址中面积最大,出土陶片最多,是同时期遗址中地层关系最清晰、年代延续最长、内涵最丰富的遗址。其标志着人们从洞穴生活走向平原生活的历史存在具有极其重大的划时代意义。 距今9000年前—70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文明种子开始萌发,这一时期住房已经出现,聚落已经形成,新出现的玉器、彩陶和白陶,反映了先民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契刻龟甲、陶祖、骨笛的出现,表明这一时期的人们已开始初步有了精神追求和文化生活。在裴李岗、大地湾、磁山、兴隆洼、彭头山、上山、后李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于郑州的裴李岗文化区域分布和影响最大,发现的遗址已有一百七十多处,其中的唐户遗址面积即达三十多万平米,彰显了这一时期郑州在全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蓬勃之势。 距今7000年前—50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的种子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迅速破土,茁壮成长。各个文化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立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之势犹如百舸争流。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出现分工,部落成员开始分化,一些中心聚落筑起了防卫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四大阶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1.时间:原始社会时期:从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 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2.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 原始艺术主要有:模仿劳动动作的舞蹈,以及陶塑、陶绘和木雕、骨雕。 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1.时间:夏、商、周时期,具体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1800多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2.各代文化特征 夏文化特征:尚忠。 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知,恪尽职守,英勇无畏,实干苦干,是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商文化特征:宗教色彩很浓,可称之为神本文化。 西周文化特征: (1)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即人本文化取向。 (2)农耕文化取向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总特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浪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是最杰出的思想家。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总特征: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 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 ①开拓、进取、创新是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②思想文化统一。最重大的文化活动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社会虽动荡,但文化多元,生动活泼,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②兴起了一股新的文化思潮——玄学。玄学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着眼点在于思考个体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崇尚精神自由。这影响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 ③佛教与道教勃兴,发展到隋唐时期,与儒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成熟期(隋、唐——南宋) 隋唐时期: ①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隆盛时代,气度恢宏、史诗般壮丽。有一种“有容乃大”的气派。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唐型文化”的特点是:开放、外倾、色调热烈。

多元文化主义

本书属于“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丛书系列之一,由于译者大多是新人,因而或多或少存在着翻译问题,如读来不明所以、拗口,甚至矛盾,人名翻译也是怪怪的,大概也是因此,本套丛书折扣较高,醉猫是以三、五折从两家书店购进了大部分。 于翻译上,本书《多元文化主义》还算好些,稍显麻烦的是由于沃特森的论述涉及到了中国的相关政策,在编者的“出版导言”中承认作了“比较小的删节”,而“译者后记”中译者叶兴艺却又称“未加任何的删改”,呵呵,醉猫手中无原版本,无从知道细节了,但是醉猫相信编者,因为最终决定编定稿的大概是编者吧。 导言中,作者首先进行了概念的清理工作,认为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据1998 “multicultural 年Wieviorka的叙述,应该是从形容词形式开始的。如“multicultural curriculum”、education”以及“multicultural society”。而“multicultural society”无非说得是,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种文化。对于同样的现象,其实尚有“plural society”以及“multiethnic societies”、“cosmopolitan”等,但由于“multiethnic societies”又常常用以解释“multiracial”以及“polyethnic”这两个词。因此往往含有人种这样的生物学意义。而人种的生物学意义又时常带来麻烦。 对于多元文化社会,国家往往会采取两个方法,一是设法根除所有其他文化而只保留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极端的例子就是种族灭绝(genocide),如前南斯拉夫的种族清洗(ethnic clean)。二是采取强制同化(coercive assimilation)政策,利用国家的公共机构或制度来抑制或说服其他文化走向消亡,最后留下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 然而20世纪60年代晚期以后,社会哲学发生变化,“不同的文化群体并非仅仅是抛弃了它们本来的文化特征---而是质疑其合理性”p6 。文化的新的环境“色拉拼盘(salad-bowl)”成立,不同的文化成分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及特性。多元文化的这种转变出现在美国及英国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movenment)以及英国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增加问题。 导论中在提到日本时,提及了在日朝鲜人(Korean-Japanes)以及部落民的问题,然而偏偏未能提到最为主要的爱依努(Ainu)族的问题。可见作者于资料的把握尚有问题。 全书除过导论及结论外共分4章: 第一章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 主要讲述20世纪的民族主义问题,并探讨了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形成(national formation)、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其实作者主要强调了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nationalism)已经纠缠在一起的问题。 第二章教育、宗教和传媒 主要讲述通过教育、宗教和传媒,一种文化在描述另一种文化时,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第三章文化多样性和全球统一性 本章如题,其实是一个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矛盾。相当于是一个明显的悖论。在经济日趋普遍化的同时,传统文化依然在成长,并在政治进程中发挥着作用。 第四章历史视野中的多元文化主义 仅仅在20世纪中谈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者上溯了历史时期,将多元文化主义放进了一个大的历史场景中来考量。 在结论中,虽然作者带批判性地认为“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存在着容易混淆的必然性,并指出在使用这个词时,必须更为慎密地审视表达认同的不断变化的方式(p118)。但作者不得不承认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有用的功能:1、身份认同所带来的自尊。2、增强于社会、宗教以及于国家的归属感。3、乡土情结、或者对某个地方的认同。4、增强历史感,可以追寻血缘及家族的传统。至于多元文化的意义,作者认为,是一种原则,要求我们具有对差异的接受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八音”乐器分类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八音”乐器分类法 【摘要】一个分类体系,不仅可以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同时能反映其政治,艺术等方面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日常的生活习俗。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乐器“八音”分类法的文化意义进行思考和分析,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思维方式、独具特色的世界观和民族生活习俗。 【关键词】世界观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祭祀 生活习俗 一、中国乐器分类法的历史演变 我国传统乐器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历史悠远,有关乐器分类的理论,早在先秦时期,便有所记载和传承。如:《尚书益稷》中记载:“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尚书舜典》中也有相关文字:“三载四海灭八音”;“八音相克”;而在《周礼春官》中更是有详细的记载和介绍:“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从这些古史资料中,不难看出西周时期,中国就乐器分类的理论已然相对成熟稳定,这种以制作乐器的材料材质为依据和主导的划分方法,叫作“八音”分类法,其中,金是指金属铸造的乐器,如:钟、铃、编钟。石是指石或玉制造的乐器,如:磬、方响。土是用泥土烧制的乐器,如:埙、缶。木是指用木材制作的乐器,如:柷、敔。革是指用兽皮制作的乐器,如:鼗、雷鼓。匏

是指类似葫芦状的乐器,如:笙、竽。竹是指竹子制作的乐器,如:萧、笛。而丝则是指用马尾或丝线等发声的乐器,如:琴、瑟。这种八音分类法一直被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所沿用。直至宋代,乐器不断增多,而人们对乐器的演奏功能也越来越有兴趣,于是乐器开始根据发声的模式而进行分类。南宋学者王应麟将乐器先根据八音的方式分,接着再归类为吹奏、敲声,以及丝弦等三类。到了明代,朱载堉完善和发展这种以乐器的发声特点和性能来分类的乐器分类法,将传统的“八音”分为三类,一类是“吹管乐器”,一类是“弹弦乐器”,另一类是“敲打乐器”。而近代的音乐学者——如王光祈、杨荫浏等音乐学家,对乐器的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法。 二、八音分类法的文化意义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这种“八音”乐器分类法,不仅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传统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文化观密不可分;同时,根据制作乐器的材料来分类的方法我们可以窥见远古时代一种重要民族生活习俗——祭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生活中 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乐器是音乐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无话表象现,它是一种载体,承载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思想和观念,而对乐器的分类则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思想行为方式和逻辑思维习惯。我们不难发现,与西方管、弦、击三分类法不同的是:金、石、土、木、丝、竹、匏、革,都是具体地存在于世

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近年来,对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步增多,尤其是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工作的展开,本文系统地收集近年来关于开平碉楼与村落研究文献,从建筑单体景观、遗产地社会历史背景、村落整体布局、村落保护与管理、村落旅游资源开发五大方面归纳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1 前言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以广东省开平市华侨兴建的、集居住防御于一身的特殊乡土建筑——雕楼而著称,展现了中西建筑和装饰形式复杂而灿烂的融合,反映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复杂而完美的融合。2001年开平市人民政府成立“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研究是和“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申报文化遗产工作紧密联系的。据统计,2001年之前涉及到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研究文章寥寥可数。其中1983年,开平市政府组织了第一次全市性的文物普查工作,其中对碉楼进行了重点普查,积累了一批宝贵的资料;1985年原开平博物馆馆长阚延鑫发表了《开平碉楼建筑与华侨》一文,概述了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碉楼建筑艺术价值以及开平碉楼与海外华侨的关系等,为开平碉楼研究积累了最基础的资料[1];之后,张国雄、梅伟强等学者在研究开平当地华侨华人史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关于开平碉楼的历史资料,对开平碉楼的起源、分布、类型特征以及开平碉楼所体现出的中国近代侨乡民众对西方文化的主动接受和利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2];梁晓红阐述了“文化混杂”对当地建筑发展的影响,并探索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当地建筑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途径[3]。2001年之后,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学者对其研究给予了关注,从建筑单体景观、遗产地社会历史背景、村落整体布局、村落保护与管理、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除了论文发表之外,基础性的研究著作和资料集也开始出版。 2 主要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时间为2001年至2017年中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关键词,匹配模糊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章270余篇,尤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在2007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对其研究的文献大幅度上涨(图1)。这些研究成果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2.1开平碉楼建筑 从建筑景观角度分析开平碉楼,首先是研究碉楼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然

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相关论文(共篇)

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相关论文(共2篇)第1篇: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教育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不仅对美国,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当时很多国家和民族在此方面提出了许多要求,包括学校设计的课程应该能反映不同的文化观点以及历史,要求学校聘请有色人种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让学生看到本民族人中的榜样等。针对这一现象,不同国家的政府、学校工以及相关学者共同开展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逐渐成熟,被广泛传播于欧洲等西方国家,并发展成为西方教育的一种潮流。 随着国际交流和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教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尽管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出来的教育多元化同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在背景和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发展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内容是一致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叙述了多元文化的特征,对多元文化诸多范畴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将如何从中获益。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及诸多范畴的比较分析 多元文化教育指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将各个民族的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而使各个名族的人民都能拥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多样化、多变性的文化背景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此背景下形成对于不同文化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从而实现对不同文化的接受、选择、融入,提高评价能力,这最终有助于建立更加包容与和谐发展的多元共生社会。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报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有的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草案都强调责任与义务,却没有有效解决公众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所应获得的对遗产的实际认识与认同,并进而阻碍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本文正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民众对于非遗情况的认知以窥探保护的效果与现状,并就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态度;法律保护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为此特地在家乡营口对市民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在其他国家,早已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工作,据我们采访过的专家介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则起步较晚。日本在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也于1962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如突尼斯、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肯尼亚开始在国内层面采取了版权法或者准版权法的模式(quasi-copyright framework)为其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法律保护。民众对于其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可程度也较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对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和措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5年6月,中央宣

中国传统文化(文艺类)

文艺类 1.我国古代名曲《十面埋伏》描写的是楚汉之战。 2.《霓裳羽衣舞》是我国唐代著名舞蹈作品。 3.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是以五段连续的画面来构成一副长卷,主人公在不同的画面中多次出现,形成一副运动的图景。 4.苏轼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针对王维的作品而言。 5.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是以散点透视法把汴河两岸数十里的繁荣景象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展现北宋首都汴京的热闹景象。 6.我国古代绘画中盛传“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主要是指吴道子、曹仲达绘画中所表现的线条美。 7.清代号称“诗书画三绝”的著名艺术家是郑板桥。 8.《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宋朝的绘画作品。 9.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草圣”的书法家是张旭。 10.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景泰蓝 11.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小篆。 1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红色。 13.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顾绣。 14.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燕乐。 15.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白石道人歌曲》。 16.宣纸、湖笔、徽墨属于文房四宝。 17.徽剧是传统戏剧京剧的前身。 18.古代音律分为分为五音,其前后顺序是宫、商、角、徵、羽。 1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虚实相济典型表现。 20.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线的作用。 21.京韵大鼓属于弹词类说唱音乐。 22.我国戏曲音乐唱腔中的梆子腔产生于我国河南省。 23.《雨打芭蕉》是一首广东音乐代表曲目。 24.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唐代。 25.《三岔口》最能表现中国戏曲的是虚拟性。 26.在京剧乐队中,起指挥作用的是鼓板。成语“余音绕梁”最初是指歌声的余音绕梁

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起源和发展

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起源和发展(转载)分享到: ? ?发帖者1983 ? 1楼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最初作为一种文化政策出现在70年代以来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以后逐渐遍及美国和其他一些移民国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以及民族主义浪潮的发展,多元文化主义越出了政策领域,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在西方移民国家发展起来。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并没有统一的派别,内部有激进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保守的多元文化主义、温和的多元文化主义等。从国别上说,多元文化主义也应各国的情况不同而各有不同,如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和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就存在很大差别等。由于不同思想家身处不同国家,所处语境各异,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就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因此,对于什么是多元文化主义也就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定义。不过,总体上看,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有下列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少数民族和边缘群体的独立价值,主张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要求主流文化或国家对其文化认同给予公共的承认。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人是深受其所生长的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的,在他们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独特的文化认同对他来讲是生存之本。文化少数民族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所以不应忽视或泯灭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其次,主张少数民族的权利维护,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各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以及同质化的文化霸权,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及对好生活的不同理解,所以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把自己的认同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把任何

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组员:XXXXXXXXXXXXX 班级:工商101 会计101 申报时间:2011年9月19日

目录 摘要.................................................................................第 1 页第一章: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第 2 页第二章: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第 3 页第三章: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及其实践研究意义.........第 4 页第四章: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及范围..............................第 8 页第五章:对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行保护措施与建议 (9)

摘要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标。而历史文化遗产有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恢复等复杂特性。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发展中创造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了名族的智慧,对我们现代城市的硬件和人民文化思想的软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就目前看来,我过的状况就城市现代化状况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矛盾还没得到良好的解决。就上海来说,具体表现有:许多优秀的上海近代史建筑被拆除;现村的一些文化建筑保护不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等等。 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标。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城市现代化离不开文化。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创造与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城市化的发展,文化古迹被摧毁不可避免吗?现代化进程中的保护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呢?

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b3039649.html, 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作者:孟玫瑰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年第04期 当今,多元文化越来越成为幼儿园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幼儿园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幼儿家长的热切愿望。多元文化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园克服文化独尊和盲目文化自傲,也有助于幼儿园克服文化自卑和文化盲从,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形成积极、正面的教育心态。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在性质、形态等方面所具有的多样性。多种经济形式是多元文化的基础。各种文化具有相同的源头和一个类似的发展历程。文化的形成是基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 二、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接踵而来,例如“萝莉”、“思密达”、“肯德基”等等,这些来自外部的语言使得幼儿的语言功能更为丰富,幼儿能够愉快、自主、快速并成功地融入语言符号的学习中来。另外,由于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性油然而生,在外来语言融入中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通过“文化基因”的排列组合变化,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发展,推动民族存活、发展乃至壮大下去。文化不仅是人类生存性的写照,也是不同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深藏在民族的传统、信仰、习俗以及社会心理之中,构成了民族特性的一部分,对各自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多元文化的引入并不会削弱本族文化对幼儿的影响,反而更能够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多民族文化进幼儿园,进课堂,进教材,从而使得幼儿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民族和国家。通过不同文化的磨合与碰撞,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三)有助于幼儿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对幼儿文化价值观的践行带来一定的挑战。当前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不仅有传统的、保守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且有全新的、外来的、开放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生成与发展。幼儿应该对不同文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作者:8288于2013-11-22 18:19 发表于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网络文摘|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2评论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 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 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 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 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婚姻周年】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

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