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8.49 KB
- 文档页数:5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贾丽娟 段晓丽(中国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 教师) 摘 要:本文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理论,在分析泛读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对整个语篇的理解。
通过教学实例得出从篇章结构入手分析全文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中心,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篇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泛读教学;阅读技巧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06)-04-098-03收稿日期6年月日作者简介段晓丽,女,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教师一、引言系统功能语法重视语言的应用,着重说明语言是由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mea ni ng pot enti al ),它是解释语篇的一个重要工具。
韩礼德认为任何语言都具有三大“元功能”(metafunctions ):(1)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即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2)人际功能(i nt erpersonal f unction),即语言用来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判断的功能;(3)语篇功能(t ext ual f unction ),即在语义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
语言的这三大元功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们交流思想、连接语篇和相互交际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它是语篇语法,可以用来分析语篇。
笔者认为,将系统功能语法指导下的语篇分析运用于英语泛读教学将会有助于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泛读教学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和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摘要:继续教育突显在外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影响了继续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句法分析及语言讲解,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系统语篇分析为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框架,并且能够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继续教育;系统功能;英语;语篇教学一、引言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又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继续教育不断发展,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突显的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本质上是一个语义系统网络,并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某篇功能提供意义潜势。
语言交际不是通过孤立的句子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语篇去实现的。
本文集中讨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语篇分析在继续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语篇分析研究中的成果,可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意义。
二、系统功能语篇分析对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语篇分析的目的不是理解语篇表示什么意义,而是说明对于读者或受话者来说语篇是如何并且为什么表达它所表达的意义的。
著名语言学专家z,Harris在论述语篇分析理论时指出:“语言不是存在于零散的词或句中,而存在于相互衔接、连贯的语篇中。
”韩礼德(Halliday,1994)进一步指出,语篇分析的目标总是有两个可能的层面。
语篇分析的第一个层面需要说明语篇是如何并且为什么表达它所表达的意义的。
鉴于这点,必须将语篇和语法系统结合起来,以说明语篇是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将意义现实化的。
任何一个语篇都是通过表达语言的三个语义功能将语义系统现实化的: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又称作经验功能,主要体现为及物系统;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动机,并建立和维持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功能,主要体现为语法中的语气和情态;语篇功能指的是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体现为语法中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手段。
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交流的日益频繁,多模态语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多模态语篇不仅包括文字,还涵盖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符号资源。
因此,对多模态语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意义生成机制,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并揭示系统功能语言学如何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指导。
我们将首先回顾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语境理论、意义潜势理论和元功能理论等,然后探讨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多模态语篇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多模态语篇中的符号互动和意义生成过程,揭示多模态语篇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多模态语篇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我们也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促进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推动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多模态语篇分析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日趋多元化,单纯的文字交流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沟通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多模态语篇分析应运而生,它是对传统语言学分析方法的扩展和深化,旨在探究包括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在内的交流现象。
多模态语篇分析不仅关注语言本身,更着眼于语言与其他模态如何协同工作,共同构建意义。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在于认为任何交际活动都是多模态的,即涉及多种符号系统的交互使用。
这些符号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身体语言等。
在多模态交际中,各种模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交际活动的意义。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方法论特点在于其跨学科性和综合性。
它借鉴了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框架。
在这一框架下,研究者不仅关注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还关注语言与其他模态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交际活动的进行。
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厦门大学杨信彰2021/1/25发表论文著作情况语言功能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笔者在“汉语与语言学、外语研究与教学”的范围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全文检索,发现检索词为“功能语言学”的论文的出现频率正在不断上升,已成为新世纪我国汉语和外语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1990年出现“功能语言学”为主题词的论文仅有6篇,但是到了新世纪之初的2000年至2006年,出现频率却逐年增长。
发表论文著作情况2000年出现130篇,2001年出现164篇,2002年出现205篇,2003年出现249篇,2004年349篇,2005年448篇,2006年601篇。
如下图所示:语篇分析许多学者为了捕捉各类语篇的词汇语法特征,语篇分析的方法上出现量化分析的趋势。
Halliday(1994)认为不基于语法的语篇分析根本不能说是分析。
功能语言学的最大运用是语篇分析,在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汉语与语言学、外语研究与教学”项目进行全文检索,检索词为“语篇分析”的论文的也越来越多。
语篇分析2000年出现304篇,2001年出现397篇,2002年出现439篇,2003年出现534篇,2004年586篇,2005年692篇,2006年957篇。
如下图所示: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He turned the light off.He turned off the light.He turned it off.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Her hair is long.She has long hair. I have a headache. My head aches.屋里坐着两个人。
两个人坐在屋里。
语言功能功能语言学关心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大家知道,语言是我们社会的一种主要的交际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控制手段。
它不单纯是一种心理现象,而且是一种事实。
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 )认为语言完全依赖于所使用的社会。
夂学教育2。
#9.。
9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政治语篇的人际功能分析□王"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特朗普总统关于美国5G部署的讲话为例,从语气和情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人际功能分析,旨在探索语言背后的深意及政治语篇中讲话者的目的。
研究发现,政治语篇多用陈述语气向听众传递事实,使政治语篇更具客观性;多用中情态词陈述个人观点,避免强加于人,更易于被听众接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语气情态!.引言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相关理论来分析政治语篇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一大热点。
黄国文(2017)对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进行功能语篇分析,并从语域及语类的角度分析该演讲的特点。
李娇,崔学海(2018)从系统功能角度岀发,对政治语篇文体进行语篇分析。
姚文静(2013)对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做岀分析。
5G网络是2019年最新的通讯技术,在其还未上市v大的关国统特在国5*部署发表了重要讲话,本文以该讲话内1为语来,从语的元功能功能,分从语气(mood)d modality)角度对特统关国5*署的讲话进行功能分析。
#•语言的元功能1970年岀语的功能(metafunction),语的理功能。
语的功能分成三种,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语的元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是理的的相相成,并为语言的概念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和语(voice):体现,及物性在现界的所见所闻,为分成了物(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百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o人功能要通语体现语篇功能是通,体现3•政治语篇人际功能分析黄国文(2001)岀功能是用语其,用语来关系,用语来的行为,用语来表对界的法通语言的功能,讲话会中去,用语言来表对一件的度及法,的度行为本文特统关国5*署的讲话为例,从语系统及系统角度分析该讲话的人功能3.1语气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是体现交换功能的,由主语(subject)和限定成分(finite element)组成,两者分由名词词组词词组充当。
系统功能语法指导下的新闻语篇分析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SFG)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法,由韩礼德(M.A.K. Halliday)提出,是一种关注语言功能和语言使用环境的语法理论。
新闻语篇,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传递信息,还承担着构建社会现实、塑造公众意识的重要角色。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新闻语篇,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新闻语言的特点和功能,还能揭示新闻语篇如何在语言层面实现其社会目的。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接着,将详细分析新闻语篇的特点,如词汇选择、语法结构、语篇组织等,并探讨这些特点如何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理论相吻合。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新闻语篇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新闻语篇在语言使用上的策略和目的。
总体而言,本文将提供一个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新闻语篇的框架,旨在为新闻语言学研究和新闻工作者提供理论工具和实践指导。
2.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系统功能语法,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框架,是由英国语言学家M.A.K. Hallida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旨在探索语言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发挥功能,特别是在交际和信息传递过程中。
系统功能语法强调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
概念功能涉及描述事物、过程和概念,通过及物性系统得以实现人际功能关注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涉及语气和情态系统而篇章功能则关注如何将信息组织成连贯的文本,通过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来体现。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被视为社会符号系统,其中语言的使用不仅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同时也塑造了这些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
系统功能语法在新闻语篇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新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交际活动,其语言使用体现了特定的社会功能,如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构建社会认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