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7
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l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Fe 56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起还原作用
B.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可导致温室效应
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D.“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2.据统计,约有80%~85%的化工生产过程使用催化剂,同样在化学实验室进行物质的制取时,也用到催化剂。以下反应不使用催化剂能顺利进行的是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实验室制取氯气
C.工业上合成氨 D.工业上制备硫酸
3.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是
A.生理盐水 B.Fe(OH)3胶体 C.CuSO4溶液 D.AgI悬浊液
4.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FeCl2(FeCl3):加入足量铜粉
B.NaCl(Na2CO3):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
C.NO2(NO):通过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
D.CO2(HCl):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2g CO2含氧原子的数目为NA
B.2mol SO2与2mol O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分子数为3NA
C.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Na+的数目为2NA
D.一定条件下,56g铁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6.实验室分离、提纯含有不溶性杂质的无水硫酸铜,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7.下列物质有关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物质 用途 性质
A 小苏打 用于焙制糕点 小苏打能与碱反应
B 金属钠 用于冶炼钛、锆等金属 金属钠有强还原性
1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21.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2019年湖北随州曾国(西周封国)墓葬群出土的编钟。
由此可知
A.西周对夏文化的沿袭 B.周王直接控制长江流域
C.诸侯始终效患周天子 D.分封制有利于文化认同
2.在诏令行文风格上,与汉高祖简易朴实、近乎口语不同,汉武帝的部分诏令中多援引儒家经典语,语音风格也明显地趋于典雅弘奥、雄伟博大。这折射出西汉前、中期
A.时代的变迁 B.封建国家的镜一
C.文学的发展 D.政治体制的变化
3.有学者指出: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复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并构成了……通向重振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一现象发生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附唐时期 D.辽宋更命元时期
4.662年,唐高宗欲令僧尼和道士等出家人礼拜君亲。经过朝廷的集议,最终下诏“今道士、女冠、僧、尼等,并尽礼致拜其父母。”据此推知,当时
2 A.实行礼法结合的治国现念 B.推行移风易俗的决心
C.出现"三教合二"的局面 D.皇权受到了一定限制
5.北宋名臣范祖禹指出:“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菁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说明宋初政制
A.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 B.强化了各级机构权力
C.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D.引发了严重财政危机
6.《元史》载:“至正二年(1342年)七月,拂郎国贡异马……”元顺帝“龙心”大悦,下诏令群臣赋诗。节选如下
臣拂郎国,邈限西溟。蒙化效贡,愿归圣明。皇帝谦让,嘉尔远诚。——揭傒斯《天马赞》
宠荣日赐三品禄,不比卫鹤空乘轩。大国怀柔小国贡,君王一顾轻为重。——张昱《天马歌》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添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若(i)i1iab(a,bR),则1iab=
A.1i2 B.1i2 C.1i2 D.1i2
2.命题“0a,12aa”的否定是
A.0a,12aa B.0a,12aa
C.0a,12aa D.0a,12aa
3.函数()exfx在点(0,(0)f)处的切线方程是
A.yx B.1yx C.1yx D.2yx
4.音乐,是人类精神通过无意识计算而获得的愉悦享受,1807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发现代表任何周期性声音的公式是形如Asinyx的简单正弦型函数之和,而且这些正弦型函数的频率都是其中一个最小频率的整数倍,比如用小提琴演奏的某音叉的声音图象是由下图1,2,3三个函数图象组成的,则小提琴演奏的该音叉的声音函数可以为
A.()0.06sin10000.02sin15000.01sin3000ftttt
B.()0.06sin5000.02sin20000.01sin3000ftttt
C.()0.06sin10000.02sin20000.01sin3000ftttt
D.()0.06sin10000.02sin25000.01sin3000ftttt
5.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五号是使用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的,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火箭的最大速度v(单位:m/s)和燃料的质量M(单位:kg)、火箭(除燃料外)的质量m(单位:kg)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M2000ln(1)vm.如果火箭的最大速度达到12km/s,则燃料的质量与火箭的质量的关系是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添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若(i)i1iab(a,bR),则1iab=
A.1i2 B.1i2 C.1i2 D.1i2
2.命题“0a,12aa”的否定是
A.0a,12aa B.0a,12aa
C.0a,12aa D.0a,12aa
3.函数()exfx在点(0,(0)f)处的切线方程是
A.yx B.1yx C.1yx D.2yx
4.音乐,是人类精神通过无意识计算而获得的愉悦享受,1807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发现代表任何周期性声音的公式是形如Asinyx的简单正弦型函数之和,而且这些正弦型函数的频率都是其中一个最小频率的整数倍,比如用小提琴演奏的某音叉的声音图象是由下图1,2,3三个函数图象组成的,则小提琴演奏的该音叉的声音函数可以为
A.()0.06sin10000.02sin15000.01sin3000ftttt
B.()0.06sin5000.02sin20000.01sin3000ftttt
C.()0.06sin10000.02sin20000.01sin3000ftttt
D.()0.06sin10000.02sin25000.01sin3000ftttt 5.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五号是使用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的,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火箭的最大速度v(单位:m/s)和燃料的质量M(单位:kg)、火箭(除燃料外)的质量m(单位:kg)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M2000ln(1)vm.如果火箭的最大速度达到12km/s,则燃料的质量与火箭的质量的关系是 A.6Mem B.6Me1m C.lnMln6m D.6Me1m
1 试卷类型:A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21.0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成为了新的儒学之核心
B.王霸之道倍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C.儒家思想已失去原有的民主特色
D.儒学地位体现了法家的专制原则
3.图1是出土于山东嘉祥县的东汉画像石。图中左边拄拐杖的老者是老子,面前躬身捧雁问礼者是孔子,其身后所随四人为颜回、子路等弟子,此类画像石出土约30余幅。这些画像石并不出自上层贵族墓葬,其墓主多属拥有一定土地和经济基础的社会化群体。这反映了东汉时
2
图1
A.治国理念的变化 B.绘画水平的提高
C.儒学下移的影响 D.学术派别的交流
4.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沟通和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胶州市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和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 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Ⅰ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 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在阐述国家产生的原因时说:组织社会生产,兴建大型水利工程,从事法律 事务、艺术、科学……氏族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了。该学者意在说明
A. 国家是阶级斗争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 国家是各部落抵御外来侵略的产物
C. 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 D. 国家是适应社会管理需要而产生的
2.“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 到亚历山大里亚城,也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
A.与中国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B.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C.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D.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3.自然环境与文明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 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古代中国文明 B. 古代埃及文明 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希腊文明
4.德川幕府(1603—1867 年)治者多次颁布禁令: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偷渡者处 以死刑;取缔天主教会传教士,对潜入日本者应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天主教在日本 的蔓延。这说明德川幕府 A.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B.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
潍坊市2015—2016—2学年度高一期末考试历史
2016.7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初算缗钱”,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该政策的实施
A.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B.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
C.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 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谈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该思想主要源于
A.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B.小农经济下物资匮乏 C.手工生产的日益衰败D.海禁闭关使流通不畅
3.明朝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专烧宫廷用瓷,制品有极高成就。同时民窑生产发展很快,产品质量提高,嘉靖万历期间形成官民竞市、官搭民烧的局面。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瓷等品种都取得卓越的成就,景德镇发展为“天下窑器所聚”的中心。据材料可知
A.制瓷业在明代进入彩瓷时期 B.官营手工业以明代开始日益衰落
C.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D.明代制瓷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方面的小论文。他们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到1600年,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人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白银大量流人中国
A.推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B.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促使朝廷放弃抑商政策 D.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6.“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高一模块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A 3.D 4.C 5.D 6.D 7.A 8.D 9.B 10.B 11.C 12.B 13.C 14.C 15.B 16.D 17.B
18.C 19C. 20.B 21.A 22.D 23.B 24.D 25.C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 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1)作用:共议国政,可以削减决策失误;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2)宋初主要问题:地方割据问题。(2分)措施:①收精兵: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别,有利于皇帝把握军权②削实权:减弱和剥夺地方节度使、洲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派文臣担当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州郡直属中心。③制钱谷: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4分)
(3)主要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心和地方各部门。(2分) 作用:提高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是专制皇权高度进展的重要标志。(2分)
(4)中心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减弱;皇权加强,相权减弱。(2分)
27.(1)发动“九.一八“事变,占据东北三省;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斗;偷袭珍宝港,挑起太平洋战斗。(6分)
(2)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协作。(4分)(假如答具体的战役只能得一分)
(3)地位及意义: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斗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有力支援了其他国家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斗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成功是中国近百年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成功,增加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8分)
高一英语
2022.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0页,第Ⅱ卷11-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第I卷(共100分)
留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将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其次节。留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答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面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should the man check in?
A. At 800. B. At 8:30. C. At 9:00.
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have probaly?
A. Tea. B. Ire creant. C. Coffee.
3.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 A squarr. B. A museum.. C. A park.
4. When can the man see Professor Brown?
A. On Monday. B. On Wednesday C. On Friday.
5. What is in the woman going to do?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位于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2018年以来发现白垩纪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十几种,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恐龙时代古生态、古气候、古环境、古植被演变提供了重要证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通过化石可推知当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 B. 温暖湿润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
2. 该古生物群生存时期( )
A. 裸子植物兴盛
B.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C. 联合古陆形成
D. 爬行动物开始出现
【答案】1. B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发现白垩纪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十几种,蕨类植物一般喜潮湿,而裸子植物一般为常绿乔木,因此得知当时的环境森林密布,气候温暖湿润,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古生物群生存时期为中生代的白垩纪,裸子植物兴盛,A正确。哺乳动物快速发展时期为新生代,B错误。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C错误。爬行动物开始出现是在中生代的早期,D错误。故选A。
【点睛】考察地球演化史。
2020年8月14日,印尼北苏门答腊省锡纳朋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呈羽状喷向高空,向四周弥漫。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次火山活动的岩浆最先经过的圈层是(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
A.25 B.35 C.70 D.90
2.某校共有学生2500人,为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年级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其中高一抽取14人,高二抽取16人,则该校高三学生人数为( )
A.600 B.800 C.1000 D.1200
3.△AOB的斜二测直观图△A'O'B'如图所示,则△AOB的面积是( )
A. B.2 C.2 D.4
4.我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为“金,石,木,革,丝,土,匏(páo),竹”,其中“金,石,木,革为打击乐器,“丝”为弹拨乐器,“土,匏,竹”为吹奏乐器,现从“金,石,土,竹,丝”中任取两种乐器,则至少有一种为吹奏乐器的取法种数为( )
A.5 B.6 C.7 D.8
5.若一个底面半径为1的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顶角为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A.π B.π C.π D.2π
6.如图所示,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2AA1,P,Q分别是AD和B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1P与B1Q所成的角为( )
A.90° B.60° C.45° D.30°
7.从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任取3个点为顶点,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概率为( ) A. B. C. D.
8.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设事件E=“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事件F=“第二枚硬币反面朝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E与F相互独立 B.E与F互斥
C.E与F相等 D.P(E∪F)=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为一个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b⊂α,则a⊥α B.若a⊥α,a∥b,则b⊥α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下列企业中符合材料论述的是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轮船招商局
D.继昌隆缫丝厂
参考答案:
C
【详解】本题评价的是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的性质和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正确答案是C项。而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则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所以A、B两项不符合题意;继昌隆缫丝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项错误。
【点睛】洋务运动这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却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C.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参考答案:
C
【分析】
依据材料中时间“1762年”说明该案件发生在英国《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此时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擅自逮捕议员的做法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即议员言论自由不受行政干预,故C正确;材料中英王的做法违背了《权利法案》,不会受到各界的普遍支持,故A错误;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擅自逮捕议员的做法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不是正当行使权力,故B错误;英王的做法是违背法律的,不可能维护英国政府权威,故D错误。
3.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内阁权力很大,君权旁落
1 / 6
高二(2020级)12月份月结学情检测
历 史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第I卷(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
一、单选题
1.明朝万历皇帝因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七、六,史称“万历怠政”。这实质上说明
A.内阁的政治地位上升 B.君臣之争引起官场混乱
C.君主专制在不断弱化 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2.下图是近代英国某部法案的部分条款,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B.内阁的权力高于王权
C.议会取得行政监督权 D.维护了光荣革命成果
3.据《史记》记载:西周初定天下时,周公怕诸侯背叛周,便摄政主持国家大事。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奉命讨伐武庚、管叔,流放蔡叔。用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的后代,建国于宋。这一记载反映了A.宋国建立强化了中央的垂直管理
B.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现象
C.安抚商朝余部是巩固西周统治重要方式
D.平定武庚叛乱有利于确立官僚政治体制
4.据考订,殷商时代的人认为天命将永远不离子孙;周人由殷商覆亡的教训中体会出天命靡常,恒无一定的道理,认为上苍鬼神是否佑助周王朝,并非上苍自己的决定,应该凭恃百姓的意志决定。据此可知,周人
A.萌生尊重祖先的意识 B.具有敬德保民的观念
C.否定崇拜先王的行为 D.传承天命靡常的思想
5.唐代公议、公论使用频率大大超过前代。唐代各类文献中,公议一词共有约106处、114例,该词大量的用例常常出现于授官、贬黜的文书中,显示出朝廷对某位官员公共意见的重视。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
A.专制皇权受到制约 B.实现决策民主化
C.监察体制日益成熟 D.政府行政理性化
6.1776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宪法》规定“所有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官员是他们的受托人和公仆,且时时向他们负责”;“立法、执法和司法部门应当分立与不同;任何一个部门皆不得行使正当属于其它部门的权力,且任何人不得同时行使一项以上的权力”。这些规定
1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
历史试题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文字的发明、铜器的使用、城址的大量出现、薄胎黑陶及快轮制陶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大型墓葬的发现、成组玉器的存在,昭示这一时期阶级分化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由此推断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奴隶制国家已经正式诞生
D.中华古代文明领先于世界
2.商朝时,“外服”主要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到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由此可见,与商王朝相比,西周统治者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铲除了地方割据基础
C.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D.解决了贵族权力纷争
3.下表是不同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人物 评价
司马迁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李贽 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毛泽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A.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准确
B.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2 C.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
D.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
4.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针对这一困局, 秦朝推行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焚书坑儒
5.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立夏勿下雨,犁粑倒挂起”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试卷类型:A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21.5
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函数lgtan1fxx的定义域为( )
A.ππ,2xxkkZ B.ππππ,22xkxkkZ
C.πππ,2xkxkkZ D.ππππ,42xkxkkZ
3.在现代社会中,信号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技术,而信号处理背后的“功臣”就是正弦型函数.若某种信号的波形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sinsin33xfxx,则其部分图像为( )
A. B.
C. D.
4.若π,02,则1sin2a( )
A.sincos B.sincos C.sincos D.cossin
5.斐波那契螺旋线被誉为自然界最完美的“黄金螺旋”,它的画法是:以斐波那契数1,1,2,3,5,8…作为正方形的边长拼成长方形,然后在每个正方形中画一个圆心角为90°的圆弧,这些圆弧所连起来的弧线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如图这些圆弧所连成的弧线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的前一部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矩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连城一中2020—2021学年上期高 一 年级月考一 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罗淑华 审题人:谢家龙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作者意在说明
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B.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
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 D.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
3.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制造方面能够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 )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封制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5。春秋时期,周襄王被其弟太叔带赶跑,晋文公约会诸侯用武力平定了太叔带的叛乱,恢复了周襄王的地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城淮大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其霸主地位得以认可.这说明
A.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B。晋文公成为第一个霸主
潍坊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该图
A.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 B.说明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C.体现了地域文化同步发展 D.显示文化区系相对封闭
2.盐、铁、酒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和销售量极大的商品,并称“三业”。起初皆可私营,武帝时收归官府,实行专营。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商品流通 B.稳定市场秩序 C.加强经济控制D.维护小农经济
3.历史上的某次土地制度改革,其目的不是改变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地改变当时私有土地的占有状况,但它把公有土地平均分配给耕种者,然后要求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承担同等数额的租赋。这次改革
A.阻断了土地兼并 B.促进了人口流动
C.稳定了社会秩序 D.消除了社会矛盾
4.由于地处长城内外,长城外各族以游牧经济为主,长城以南则是以城郭为居的农业经济。为适应这种状况,辽中央政权釆取了灵活的统治策略。这一做法
A.解决了辽宋之间的矛盾 B.促使辽过渡到农耕文明
C.适应了不同生产方式的需求 D.促进了南北经济贸易往来
5.它比古代经传更有系统和更为完整,并因其重新解释古代经典著作而赋予儒家思想以更多推理的内容。这种新形式的儒家思想,经过加工,提供了对生活问题的更多解答。它指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明清新儒学
6.图2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疆域轮廓图。推断这一时期是
A.唐 B.元 C.明 D.清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成就,还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四大发明,都源于现实生活的“利禄”而产生,满足大一统专制社会中各方面的需要。这旨在强调中国古代科技具有
A.实用性 B.经验性 C.总结性 D.规律性
8.维新运动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传统功名不高的读书人发动的,阻力重重。但在短短一两年内,维新运动便能达高潮,甚至一时出现“咸与维新”,一些高官也屡屡“赞助”以显自己的“开明”的局面。这表明当时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B.君主立宪成为社会共识
C.民主科学思想广泛传播 D.广大社会民众充分觉醒
9.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第3课:“牛耕于田,不勤,牧童鞭之。牛岀现于当时的小学教材,其目的是
A.号召民众推翻满清政府 B.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主自由
C.呼吁西方列强保护弱国 D.宣传优胜劣汰,进行思想启蒙
10.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以领导工人运动为工作重心 B.准确把握了中国的国情
C.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 D.认识到农民阶级同盟军地位
11.表1为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人数表。1927年党员人数的激增
A.受益于孙中山扶助农工政策 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促使中国革命出现崭新局面 D.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结果 12.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到1947年春天,解放区约2/3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此次改革
A.实现了农民均分财富的理想 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
C.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 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3.图3所示为我国1953-1956年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C.农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4.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三线”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高达52.7%,一批大中小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新兴的城镇在荒山僻野中拔地而起。这些建设
A.得益于当时雄厚的工业基础 B.着眼于提高当地民众生活
C.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D.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布局
15.1978年9月13日至20日,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及唐山和天津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谈话论及体制改革和开放,强调现代化建设抓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
的重要性,称为“北方谈话”。此次谈话
A.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C.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16分)唐朝国力强盛.制度先进,文化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宰相制度的创新之处及其作用。(6分)
材料二
(2)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10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元朝,全体百姓被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延“国族”,色目人是其主要助手。蒙古人、色目人因从政、驻防、屯田、谪戍、流亡、经商等原因大量涌入内地,与汉族杂居。例如在元朝后期镇江路所辖一司三县,即住有非汉族的外来侨寓人口170余户,其中包括蒙古29户、畏兀儿14户、回回59户、也里可温(指外来的基督教徒)23户、河西(党项)3户,其他地方的情况亦可想见。入居汉地的蒙古、色目人受到汉族社会、文化的影响,逐渐汉化。一些驻军“初至犹以射猎为俗,后渐知耕垦播植如华人”。一部分人渐受汉族礼俗影响,开始遵行守节、丁忧之制。在雅文化层面的儒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入居汉地的蒙古、色目人亦渐受東染,且不少人研习颇有成就。
——摘编自袁行需《中华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元代的民族关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2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成,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二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哉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御外敌的侵略。
(1)上述材料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双方分别发表的宣言或声明。请判断两则材料分别是由何方发表,并说明判断依据(8分) (2)指出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分析这些共识对抗战胜利的影响。(6分)
19.(13分)下表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发展状况
1927年 在上海建立第一家瓶装厂,最初翻译为“蝌蝌啃蜡”,古怪的味道,奇怪的名字,销售情况非常差。
1928年 350万英镑重金悬赏征求译名,获得最佳品牌名——可口可乐。相继在南京、天津、青岛等地建立瓶装厂。
1948年 上海厂成为美国境外第一家年产100万箱的瓶装厂。
1949年 可口可乐公司撤离中国大陆。
1950年 朝鲜战争爆发,可口可乐被视为美帝国主义“倾销”到全世界的“特权产品”,“腐蚀被侵略民族的青年们的意志”。
1978年 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1979年 3万箱可口可乐被运到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大商场和宾馆寄卖。
1981年 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08年 中国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
——据徐琪琪《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进退流转》等整理
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经历了初入中国、撤离中国、重返中国三个阶段。请从中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加以简要分析。(13分)
答案:
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2.C3.C4.C5.C6.D7.A8.A9.D10.A11.C12.B13.A14.D15.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6分)
(1)创新之处:设立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权力。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6分)
(2)示例
信息:唐朝文化深受异域文化影响。(2分)
说明: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疆域辽阔,统治者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之丝绸之路便利交通条件,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受西域文化及周边外来文化影响较深。(8分)
其他示例: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包容。
(还可从人物的形态体现出唐朝人自信的气质;乐舞风格多样、壮阔欢腾;彩绘浮雕及壁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形象清晰、线条流畅、色彩丰富等方面提取,但如果仅提取表面信息只能得2分)
17.(12分)
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4分)
元朝统治者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存在民族矛盾。但在大一统局面下,民族间的接触交往频繁,各民族之间相互杂居、交融,周边民族与内地经济、文化的联系加强,且较为持久稳定,民族认同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8分)
18.(14分)
(1)材料一是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材料二是共产党发表的。(2分)
依据:材料一强调“政府”领导抗战,当时的中央政府是国民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材料二中“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强调全民族抗战,并承诺苏区取清,红军改编,可判断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6分)
(2)共同之处:都强调抵御日本侵略;都认同团结抗战。(2分)
影响:国共两党在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口号下,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分)
19.(13分)
示例1:初人中国阶段1927~1948年。(3分)
1927年“可口可乐”初人中国上海后,销售不畅,调整营销策略后初步打开了销路。二战结束后,美国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进一步加深,中国成为美国商品倾销市场,销量大增。(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