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10.66 KB
- 文档页数:2
一般规定1、锚杆实验适用于岩土层中锚杆试验。
软土层中锚杆试验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和计量仪表(压力表、传感器和位移计等)应在试验前进行计量检定合格,且应满足测试精度要求。
3、锚固体灌浆强度设计强度的90%后,可以进行锚杆试验。
4、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5、锚杆试验记录表格可参照表C.5.1制定表C.5.1 锚杆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基本试验1、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
2、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
3、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
试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进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验证杆体与砂浆间粘结强度设计值的试验时,为使锚固体与地层间首先破坏,可采取增加锚杆钢筋用量(锚固段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或减短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的0.4~0.6倍,硬质岩取小值)的措施;2.当进行确定锚固段变形参数和应力分布的试验时,锚固段长度应取设计锚固长度。
3.每种试验锚杆数量均不应少于3根。
4、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级荷载施加或卸载完毕后,应立即测读变形量;2.在每次加、卸载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二次,连续二次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0.01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3.加、卸荷等级、测读间隔时间宜按表C.2.4确定。
表C.2.4 锚杆基本试验循环加卸荷等级与位移观测间隔时间1.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2.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的允许值;3.上层锚杆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倍。
6、试验完成后,应根据试验数据绘制荷载—位移(Q-S)曲线、荷载-弹性位移(Q-S)曲线和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
锚杆支护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办法一、保证项目1、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或材料试验报告,并现场实查。
2、水泥卷、树脂卷和沙浆锚固材料、规格、配比、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或材料试验报告。
二、基本项目1、锚杆安装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检查产品合格证或材料试验报告,不松动。
优良:检查产品合格证或材料试验报告,未接触部必须楔紧。
检查数量:班组逐排检验,抽查时,按规定选取检查点。
检验方法:扳动、观察检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
2、锚杆的拉力应符合以下要求:合格:最低值不小于设计的90%。
优良:最低不小于设计值。
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按公司《锚杆抗拨力检测操作规程及评定办法》执行。
三、允许偏差项目1、锚杆的间距、排距,允许偏差值为100mm。
2、锚杆孔深度允许偏差值为0+50mm。
3、锚杆方向与井巷轮廓线(或岩层层理)角度(限值)允许偏差15,以上三项检验方法按规定选检查点,抽查施工检查记录。
4、杆外露长度:有托板露出托板允许偏差50mm;爆破材料硐室、锚喷巷道允许偏差为0。
按规定选检查点,尺量前检查点前一排锚杆外露长度最大值。
锚杆支护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办法(二)锚杆支护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支护技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锚杆支护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工作。
本文将从验收准备、验收内容和验收标准三个方面,详细阐述锚杆支护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办法。
一、验收准备1.组织工作人员:验收工作一般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需要组织好相应的工作人员,包括设计师、监理工程师、质量检验员等。
2.准备验收文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和监测,同时保存好相关的图纸、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等,作为本次验收的依据和参考。
3.制定验收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验收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度,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并通知相关责任人和参与人员。
基础抗浮锚杆验收试验最大试验荷载的确定抗浮锚杆越来越广泛运用在深基础工程底板下以平衡地下水浮托力,(抗浮锚杆的合理布置能平衡地下水浮托力,也能较好的承受上部荷载,可当作岩石锚杆基础使用)。
涉及抗浮锚杆的规范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2:90。
对抗浮锚杆验收试验最大试验荷载值,在这些规范中有的未做出详细说明,只能依据锚杆(索)规范对其进行设计、施工、检验。
现就根据不同的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其验收试验时的最大试验荷载值。
一、不同规范关于“抗浮锚杆验收试验最大试验荷载”的差别(一)《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第九章试验: (1)9.1一般规定: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杆体极限承载力的0.8倍[N=0.8Afptk其中A——锚杆杆体截面面积(mm2) fptk——锚杆杆体材料的强度标准值(N/mm2) Nt——锚杆轴向抗拉设计值(KN) N——锚杆验收试验最大试验荷载(KN)](2)9.4 验收试验:永久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1.5倍;临时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2倍。
(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 附录 C 验收试验: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杆为1.1£2ASfy;对临时性锚杆为0.95£2ASfy。
£2—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临时性锚杆取0.92AS—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fy—锚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附录M 岩石锚杆拉拔试验要点:试验采用分级加载,荷载分级不得少于8级。
试验的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锚杆设计荷载的2倍。
锚杆(索)抗拔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17年10月30日锚杆(索)抗拔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设计及建设单位相关文件二、检测目的锚杆试验包括锚杆的基本试验、验收试验。
基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锚固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
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工作程序四、检测仪器设备及要求加载装置:穿心千斤顶、油泵;计量仪表:压力表、测力计、百分表或位移计、秒表等。
仪器设备测试精度、量程应满足要求,且必须在计量周期的有效期限内,其额定压力必须大于试验压力。
五、一般规定1、锚杆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进行试验;2、检测现场环境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要求,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当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时,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应进行复测或重新检测。
4、锚杆试验记录表按下表填写:六、检测仪器设备安装1、检测加载设备宜采用油压穿心千斤顶(穿孔千斤顶)。
千斤顶的中心应与锚杆轴线重合,其额定压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2、荷载量测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测力计、力传感器直接测定;也可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力,根据千斤顶及其示值仪表的校准方程换算荷载。
测力计、力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合理选择其量程,使最大检测荷载不大于其量程的80%,且不小于其量程的50%。
压力表精度应优于0.4级,最大检测荷载不大于其量程的80%,且不小于其量程的50%。
3、位移测量位移测量仪表宜采用大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大于3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率高于或等于0.01mm;②固定和支承位移测量仪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基准桩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浅述地下结构抗浮锚杆检测试验抗浮锚杆检测分为基本试验、验收试验与蠕变试验。
其中基本试验是确定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和锚杆参数的合理性,为锚杆设计、施工提供依据;验收试验是对锚杆施加大于设计轴向拉力值的短期荷载,以验证工程锚杆是否具有与设计要求相近的安全系数;蠕变试验是合理地确定锚杆的设计参数和荷载水平,并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蠕变量,从而有效控制预应力损失。
本文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岩土锚杆技术规程》(CECS_22:2005)[2](以下简称《锚杆规程》)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_50007-2011)[3](以下简称《基础规范》),对某工程抗浮锚杆进行了锚杆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合理选择试验方法,得出相关结论,并对锚杆进行变形分析。
二、工程概况某工程位于丹东市,包括1栋4层酒楼、1栋9层商务酒店、1栋4层洗浴中心、1栋19层五星级酒店(四层裙房)、2栋23层甲级写字楼及2~6层商业裙房组成,工程采用筏板基础,基礎底部埋深约-12.0m。
根据地勘报告,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砾砂、碎石、圆砾、强风化变粒岩、中风化变粒岩。
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砾砂层和圆砾层中的孔隙潜水,具一定承压性,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由于临近鸭绿江水,地下水位埋深受潮汐影响较大,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鸭绿江江水及花园河水。
勘察期间勘探深度内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2.80-5.40m,稳定水位埋深2.80-4.60m。
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筏板基础承受地下水的浮力作用。
本工程采用抗浮锚杆来解决筏板基础抗浮问题。
锚杆杆体采用内置4根K40Si2MnV精轧螺纹钢筋,钢筋直径为φ32。
锚杆孔径取150mm,注浆方式采用高压注浆。
[4]三、锚杆的基本试验锚杆基本试验是锚杆性能的全面试验,目的是确定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和锚杆参数的合理性,为锚杆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抗拔试验设计注意点基桩抗拔载荷试验要点:1、《地规》附录T.0.2试桩钢筋按钢筋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拉力应大于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25倍。
2、《地规》附录T.0.5当采用工程桩作试桩时,桩的配筋应满足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桩的裂缝宽度控制条件,可采用分段配筋。
【建议单独设置抗拔试验桩,则可不控制裂缝,特别是预制桩用工程桩做抗拔试验,会出问题。
】锚杆抗拔载荷试验要点:锚杆分为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基本试验为极限抗拔试验,验收试验规定永久锚杆达到特征值的1.5倍、临时锚杆达到特征值的1.2倍。
对于抗浮锚杆,由于不做试锚杆,现场验收一般按基本试验做。
1、《地规》附录Y.0.1验证杆体与砂浆粘结强度特征值的试验达到极限状态,试验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大于预估破化荷载的1.2倍;。
2、《地规》附录Y.0.2试验时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
【0.9的倒数既是1.11,即标准值的1.11倍。
】3、《地规》附录Y.0.10-1试验大荷载按0.85Asfy确定。
【0.85的倒数既是1.176,即设计值的1.176倍。
】3、《边坡规范》附录C.2.2试验时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标准值的0.85倍,普通钢筋不应超过其屈服值的0.9倍。
【0.9的倒数既是1.11,即屈服值的1.11倍。
】3、广东《地规》规定:最大试验荷载产生的应力不超过钢丝、钢绞线、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8倍。
【0.8的倒数既是1.25,即标准值的1.25倍。
】4、《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中9.1.1条规定锚杆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0.8倍。
【0.8的倒数既是1.25,即钢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1.25倍。
】综上所述,试验锚杆杆体的强度标准值建议取试验荷载的1.25倍,即抗拔特征值的2.5倍。
锚索基本试验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深圳罗湖区原金威啤酒厂区内,布心路与东昌路交接处。
基坑占地面积为19015平方米,基坑底周长为578米。
基坑深度西侧为 4.2m~8.1m,东侧为 3.1m,其余区段一般为9.29m~16.95m。
本工程支护类型主要采用旋挖桩+预应力锚索为主,旋挖桩共计303条,锚索孔径为150mm,规格为5束、4束、3束。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锚索抗拔基本试验数量为3根。
二、试验依据《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三、试验目的1、通过抗拔试验,确定锚杆(索)抗拔承载力特征值2、进一步查明地质情况3、实测每根锚索施工时间,作为以后工期计划的依据4、确定注浆压力、配比率等整个工艺的其它参数5、甲方、监理、施工方三方共同确认签字四、试验数量锚索3根(5束、4束、3束)五、基本试验位置选择依据1、现场土方开挖情况;2、设计施工图纸;3、现场地质情况。
六、基本试验成孔位置(具体见平面布置图)1、B6剖面试验5束锚索一根,成孔深度30米,角度20°2、A11剖面试验3束锚索一根,成孔深度15米,角度25°3、A2剖面试验4束锚索一根,成孔深度26米,角度23°试验坡面锚索类型成孔深度自由段成孔角度拉力标准值(KN)最大试验值(KN)A11 3束15米5米25°300 540 A2 4束26米7米23°400 720 B6 5束30米8米20°550 990七、基本试验计划成孔时间及检测时间1、成孔时间:2016年1月25日2、检测时间:2016年2月23日八、检测方法本试验采用模拟锚杆(索)抗拔实际工作状态的试验方法,通过经系统标定过的穿心千斤顶进行加载,0.4级压力表测度试验荷载,百分表测读在各级荷载下的位移量。
最大试验荷载取轴向拉力标准值的 1.8倍。
锚杆(索)检测项目数量细则一、《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适用对象:基坑锚杆(索)、基坑土钉1、基坑锚杆(索)A 基本试验数量:同一条件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的锚杆(索)的数量不应少于3根。
B 验收试验数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索)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2、基坑土钉A 基本试验数量:同一条件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的土钉的数量不应少于3根。
B 验收试验数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同一土层中的土钉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适用对象:边坡锚杆(索)A 基本试验数量:每种试验锚杆(索)的数量均不应少于3根。
B 验收试验数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自由段位于Ⅰ、Ⅱ或Ⅲ类岩石内时取总数的3%),且均不应少于5根。
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适用对象:各类锚杆(索)A 基本试验数量:同一条件下的试验锚杆(索)的数量不应少于3根。
B 验收试验数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3根。
四、《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 -2001四、《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 J336-2004适用对象:抗浮锚杆A 基本试验数量:抗浮锚杆的数量不应少于3根。
B 验收试验数量:宜采用《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3根。
五、《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 F80/1-2004适用对象:公路边坡等验收试验数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索)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锚杆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
锚杆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是在锚杆施工完毕后进行的两个重要测试。
它们用于验证锚杆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锚固体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锚杆基本试验:
锚杆基本试验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一系列测试,主要目的是确定锚杆的承载能力和性能。
常见的锚杆基本试验包括:
-钢筋拉拔试验:通过施加拉力来测试钢筋的强度和锚固效果。
-注浆试验:注入压浆剂进行固化,测试注浆质量和固结效果。
-锚杆锚固力测试:施加负荷来测试锚杆的锚固力和变形性能。
2. 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是在锚固体系完成后进行的一系列测试,用于评估施工质量和确认工程的可交付性。
验收试验常包括以下内容:-静载试验:通过施加静载来测试整体锚固体系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动载试验:通过施加动态载荷考察锚杆在振动或冲击荷载下的反应。
-锚固体系监测: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对锚杆的变形、应力、振动等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锚杆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的目的是确保锚杆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
要求,并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
这些试验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由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