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作业的分类

施工作业的分类

施工作业的分类

一、前言

施工作业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施工作业的分类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施工作业的分类入手,详细介绍各类施工作业的特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按施工阶段分类

1. 土方工程:主要包括挖掘、填方、回填等土方作业。

2. 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地下室施工等基础作业。

3. 主体结构:主要包括框架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主体结构的搭建。

4. 装饰装修:主要包括墙面装修、天花板装修、地面铺设等室内装修作业。

三、按专业分类

1. 土建专业:主要包括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

2. 结构专业: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和钢结构。

3. 建筑装饰专业:主要包括室内外墙面装修、天花板装修等。

四、按人员类型分类

1. 普通劳动者:指从事一般性施工作业的劳动者,如砌墙、切割等。

2. 技术工人:指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施工作业的劳动者,如电焊、钢筋加工等。

3. 管理人员:指从事施工管理和协调的人员,如工程师、监理等。

五、按安全风险分类

1. 高风险作业:指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施工作业,如高空作业、爆破

作业等。

2. 中风险作业:指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施工作业,如电焊、切割等。

3. 低风险作业:指存在较小安全风险的施工作业,如砌墙、铺地面等。

六、按地点分类

1. 室内施工:主要包括室内装修和室内管道敷设等。

2. 室外施工:主要包括室外道路建设和室外景观建设等。

七、注意事项

1. 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技术交底,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按照不同类型的施工作业,配备相应数量和专业技能齐全的劳动人员。

3.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

备和保护措施。

4. 对于高风险作业,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或人员进行施工。

5. 施工结束后,进行详细的验收和记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八、结语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施工作业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注意

事项。通过合理的分类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

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施工作业的分类

施工作业的分类 一、前言 施工作业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施工作业的分类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施工作业的分类入手,详细介绍各类施工作业的特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按施工阶段分类 1. 土方工程:主要包括挖掘、填方、回填等土方作业。 2. 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地下室施工等基础作业。 3. 主体结构:主要包括框架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主体结构的搭建。 4. 装饰装修:主要包括墙面装修、天花板装修、地面铺设等室内装修作业。 三、按专业分类 1. 土建专业:主要包括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 2. 结构专业: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和钢结构。 3. 建筑装饰专业:主要包括室内外墙面装修、天花板装修等。 四、按人员类型分类

1. 普通劳动者:指从事一般性施工作业的劳动者,如砌墙、切割等。 2. 技术工人:指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施工作业的劳动者,如电焊、钢筋加工等。 3. 管理人员:指从事施工管理和协调的人员,如工程师、监理等。 五、按安全风险分类 1. 高风险作业:指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施工作业,如高空作业、爆破 作业等。 2. 中风险作业:指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施工作业,如电焊、切割等。 3. 低风险作业:指存在较小安全风险的施工作业,如砌墙、铺地面等。 六、按地点分类 1. 室内施工:主要包括室内装修和室内管道敷设等。 2. 室外施工:主要包括室外道路建设和室外景观建设等。 七、注意事项 1. 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技术交底,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按照不同类型的施工作业,配备相应数量和专业技能齐全的劳动人员。 3.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 备和保护措施。 4. 对于高风险作业,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或人员进行施工。

铁路施工分类

临近营业线施工分为三类: 1.临近铁路营业线进行以下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A类施工,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1)吊装作业时侵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杆外侧2米、非电气化铁路信号机立柱外侧1米范围(以下简称“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2)架设或拆除各类铁塔、支柱及接触网杆等在作业过程中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3)开挖路基、线路注浆、CFG桩等影响路基稳定的施工。 (4)需要对临近的营业线进行限速的施工。 2.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因翻塌、坠落等意外而危及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B类施工。B类施工应设置防护设施并经铁路局有关部门审批,确不能设置防护设施时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防护设施设置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1)使用高度或作业半径大于吊车至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之间距离的吊车吊装作业。 (2)影响铁路通信铁塔、基站、通信信号中继站及供电铁塔、支柱等基础稳定的各类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现浇梁、钢板桩、钢管桩、搭设脚手架、膺架等施工的设备和材料翻落后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4)营业线路堑地段有可能发生物体坠落,翻落侵入营业线设 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影响铁路路基稳定、行车设备使用安全的施工,列为C类施工: (1)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作业。 (2)人工开挖基坑和人工挖孔桩施工。 (3)临近通信、信号及供电光、电缆沟10米范围内的挖沟、取土、路基碾压等施工。 (4)绑扎钢筋、安装拆除模板等未侵入限界的施工。 (5)路基填筑或弃土等施工。 (6)其他涉及营业线行车设备稳定的施工。 A类及B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的施工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有关规定执行。 B类不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的施工以及C类施工由铁路局负责编制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监督计划,并作为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的附件下发。 既有线施工分为三个等级: 1.Ⅰ级施工 (1)繁忙干线封锁5小时及以上、干线封锁6小时及以上或繁忙干线和干线影响信联闭8小时及以上的大型站场改造、新线引入、信联闭改造、电气化改造施工。 (2)繁忙干线和干线大型换梁施工。 (3)繁忙干线和干线封锁2小时及以上的大型上跨铁路结构物施工。 2.Ⅱ级施工

高处作业的基本类型

高处作业的基本类型 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洞口、攀登、悬空、交叉等五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高处作业是高处作业伤亡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地点。 一、临边作业 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下列作业条件属于临边作业: 1、基坑周边,无防护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等; 2、无防护楼层、楼面周边; 3、无防护的楼梯口和梯段口; 4、井架、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的通道两侧面; 5、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的周边。 二、洞口作业 洞口作业是指:孔、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 建筑物的楼梯口、电梯口及设备安装预留洞口等(在未安装正式栏杆,门窗等围护结构时),还有一些施工需要预留的上料口、通道口、施工口等。凡是在2.5cm以上,洞口若没有防护时,就有造成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或者若不慎将物体从这些洞口坠落时,还可能造成下面的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三、攀登作业 攀登作业是指: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在建筑物周围搭拆脚手架、张挂安全网,装拆塔机、龙门架、井字架、施工电梯、桩架,登高安装钢结构构件等作业都属于这种作业。 进行攀登作业时作业人员由于没有作业平台,只能攀登在可借助物的架子上作业,要借助一手攀,一只脚勾或用腰绳来保持平衡,身体重心垂线不通过脚下,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大,若有不慎就可能坠落。 四、悬空作业 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中的构件吊装,利用吊篮进行外装修,悬挑或悬空梁板、雨棚等特殊部位支拆模板、扎筋、浇砼等项作业都属于悬空作业,由于是在不稳定的条件下施工作业,危险性很大。 五、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现场施工上部搭设脚手架、吊运物料、地面上的人员搬运材料、制作钢筋,或外墙装修下面打底抹灰、上面进行面层装饰等等,都是施工现场的交叉作业。交叉作业中,若高处作业不慎碰掉物料,失手掉下工具或吊运物体散落,都可能砸到下面的作业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伤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基本类型及可能发生的事故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基本类型及可能发生的事故 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洞、攀登、悬空、交叉等五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高处作业是高处作业伤亡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地点。 一、临边作业 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以下作业条件属于临边作业: 1、基坑周边,无防护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等; 2、无防护楼层、楼面周边; 3、无防护的楼梯和梯段; 4、井架、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的通道两侧面; 5、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的周边。 二、洞作业 洞作业是指:孔、洞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 建筑物的楼梯、电梯及设备安装预留洞等〔在未安装正式栏杆,门窗等围护结构时〕,还有一些施工必须要预留的上料、通道、施工等。凡是在2.5cm以上,洞假设没有防护时,就有造成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或者假设不慎将物体从这些洞坠落时,

还可能造成下面的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三、攀登作业 攀登作业是指: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纳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在建筑物四周搭拆脚手架、张挂安全网,装拆塔机、龙门架、井字架、施工电梯、桩架,登高安装钢结构构件等作业都属于这种作业。 进行攀登作业时作业人员由于没有作业平台,只能攀登在可借助物的架子上作业,要借助一手攀,一只脚勾或用腰绳来坚持平衡,身体重心垂线不通过脚下,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大,假设有不慎就可能坠落。 四、悬空作业 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其特点是在操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中的构件吊装,利用吊篮进行外装修,悬挑或悬空梁板、雨棚等特别部位支拆模板、扎筋、浇砼等项作业都属于悬空作业,由于是在不稳定的条件下施工作业,危险性很大。 五、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穿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现场施工上部搭设脚手架、吊运物料、地面上的人员搬运

高处作业分类

高处作业分类 一、高处作业的定义 高处作业是指在高空环境下进行的各类操作和工作,包括建筑施工、维修工作、电力线路巡视、悬挂装置安装等等。由于高处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对高处作业进行分类是必要的。 二、高处作业的分类依据 高处作业的分类可以基于多个因素进行,下面将从作业对象、作业空间和作业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2.1 作业对象分类 高处作业的对象不尽相同,可以根据其对象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建筑高处作业:包括建筑施工中的各类工程、安装和拆除构件等。 2.设备高处作业:指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测以及安装等作业。 3.管道高处作业:包括对管道进行维修、清洗和安装等作业。 2.2 作业空间分类 高处作业的空间环境不同,根据作业的不同空间环境可以将高处作业分为以下几类: 1.室内高处作业:指在室内空间进行的高处作业,如建筑内部维修、装修等。 2.室外高处作业:指在室外空间进行的高处作业,如建筑外墙维修、电力线路 巡视等。 2.3 作业方式分类 高处作业的方式也是分类的一种依据,可以根据作业的方式将高处作业分为以下几类: 1.登高作业:指通过登高工具(如登高梯、登高车等)进行的作业。

2.悬垂作业:指通过悬挂装置(如绳索、脚手架等)进行的作业。 3.塔吊作业:指通过塔吊进行的作业,一般用于建筑工地等。 4.爬升作业:指通过爬升设备(如升降机、吊篮等)进行的作业。 三、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 高处作业的安全非常重要,下面列举了一些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持证上岗,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2.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3.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合适的登高工具和安全设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定期检查和维护作业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5.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并配备专人进行监护。 四、高处作业的风险管理 高处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进行风险管理是必要的,下面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 4.1 事前风险评估 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进行详细的事前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4.2 建立安全控制措施 根据事前评估确定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工作程序、安全要求、应急预案等,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4.3 加强监督和培训 对高处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其具备高处作业所需的能力。

高处作业ab类分类方法

高处作业AB类分类方法 一、引言 高处作业是指在高空环境中进行的各类作业,如建筑施工、电力维修、通信设备安装等。由于高处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高处作业进行分类和规范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高处作业AB类的分类方法,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 和应对高处作业的风险。 二、高处作业AB类概述 高处作业AB类是指高处作业中的两大类别,分别为A类和B类。A类高处作业是 指高度超过2米,但不超过20米的作业,B类高处作业是指高度超过20米的作业。由于高处作业的高度差异较大,对于不同类别的作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方法。 三、高处作业AB类分类方法 3.1 A类高处作业分类 A类高处作业根据作业特点和风险程度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个子类别: 3.1.1 建筑施工类 建筑施工类高处作业主要包括搭建脚手架、安装建筑材料等。在进行建筑施工类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搭建脚手架牢固可靠,避免发生坍塌事故。 - 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工人从高处坠落。 3.1.2 电力维修类 电力维修类高处作业主要包括电线维修、电线架设等。在进行电力维修类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电线的绝缘性能良好,避免触电事故。 - 使用绝缘工具和绝缘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保护工人的安全。

3.1.3 通信设备安装类 通信设备安装类高处作业主要包括天线安装、信号线接驳等。在进行通信设备安装类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天线安装牢固,避免发生倾斜或脱落。 - 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工人从高处坠落。 3.2 B类高处作业分类 B类高处作业根据作业特点和风险程度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个子类别: 3.2.1 建筑施工类 B类建筑施工类高处作业主要包括高楼大厦的建筑施工。在进行B类建筑施工类高 处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安全吊篮和防护网等设备,确保工人的安全。- 对高楼大厦的结构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避免发生结构失稳事故。 3.2.2 高空维修类 高空维修类高处作业主要包括高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在进行高空维修类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安全吊篮和安全带等设备,确保工人的安全。 - 对高空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维修计划,避免发生设备故障。 3.2.3 高空清洁类 高空清洁类高处作业主要包括高楼外墙的清洁和维护。在进行高空清洁类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安全吊篮和防护网等设备,确保工人的安全。 - 对高楼外墙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避免发生坠落事故。 3.2.4 高空拍摄类 高空拍摄类高处作业主要包括航拍和摄影。在进行高空拍摄类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工作人员从高处坠落。 - 对飞行器或摄影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高处作业AB类的安全管理 对于高处作业AB类,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以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 作质量。以下是高处作业AB类的安全管理措施:

高空作业有哪几种

高空作业有哪几种 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洞口、攀登、悬空、交叉等五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高处作业是高处作业伤亡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地点。 1、临边作业 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下列作业条件属于临边作业: (1)基坑周边,无防护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等; (2)无防护楼层、楼面周边; (3)无防护的楼梯口和梯段口; (4)井架、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的通道两侧面; (5)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的周边。 2、洞口作业

洞口作业是指:孔、洞口旁边的作业.在水平方向的楼面、屋面、平台等上面短边小于25cm(大于2.5cm)的称为孔,等于或大于25cm 称为洞。 在垂直于楼面、地面的垂直面上,则高度小于75cm的称为孔,高度等于或大于75cm,宽度大于45cm的均称为洞。凡深度在2m及2m 以上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道等孔洞边沿上的高处作业都属于洞口作业。 建筑物的楼梯口、电梯口及设备安装预留洞口等(在未安装正式栏杆,门窗等围护结构时),还有一些施工需要预留的上料口、通道口、施工口等。 凡是在2.5cm以上,洞口若没有防护时,就有造成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或者若不慎将物体从这些洞口坠落时,还可能造成下面的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3、攀登作业 攀登作业是指: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在建筑物周围搭拆脚手架、张挂安全网,装拆塔机、龙门架、井字架、施工电梯、桩架,登高安装钢结构构件等作业都属于这种作业。

进行攀登作业时作业人员由于没有作业平台,只能攀登在可借助物的架子上作业,要借助一手攀,一只脚勾或用腰绳来保持平衡,身体重心垂线不通过脚下,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大,若有不慎就可能坠落。 4、悬空作业 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中的构件吊装,利用吊篮进行外装修,悬挑或悬空梁板、雨棚等特殊部位支拆模板、扎筋、浇砼等项作业都属于悬空作业,由于是在不稳定的条件下施工作业,危险性很大。 5、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现场施工上部搭设脚手架、吊运物料、地面上的人员搬运材料、制作钢筋,或外墙装修下面打底抹灰、上面进行面层装饰等等,都是施工现场的交叉作业。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检修管理培训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检修管理培训教材 培训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检修管理有全面认识。使学员了解施工分类;掌握施工计划管理及施工的组织实施过程;了解接触网停电挂地线作业方法;掌握工程车开行组织及调试列车开行组织程序;了解抢修施工作业过程。 为使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乘客服务的需要,必然要对行车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有时需要对行车设备进行扩建、改建。但施工维修不可避免会对行车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意义重大。 第一节施工的分类 一、施工等级分类 施工等级分为:一级施工、二级施工和三级施工。 1. 一级施工是指作业内容复杂、影响面较大、需多部门、多专业联合的施工作业,如新建线路、旧线改造、接触网换线、轨道应力放散等; 2.二级施工是指影响面较小、多专业联合的施工作业,如道岔更换、多辆工程车配合的施工等;

3.三级施工是指作业内容简单、只需单个部门或中心配合的施工,如堵漏、道岔检查、接触网检修等。 二、施工计划分类 1.按时间分为:月计划、日补充计划和临时补修计划。 (1)月计划 汇总一个月的设施设备施工、检修、维护及工程车、调试电客车开行的计划。 (2)日补充计划 在月计划里未列入的对行车有一定影响的检查、维修计划进行补充的计划。 (3)临时补修计划 运营时间内对行车有一定影响的设备进行临时抢修,须在停运后继续设备维修的作业,特殊情况下未列入月计划和日补充计划须在当日进行的施工作业。 2.按施工作业地点和性质分类 (1)影响正线、辅助线行车的施工为A类:其中在正线、辅助线开行电客车、工程列车的施工为A1类;在正线、辅助线不开行电客车、工程列车的施工为A2类;车站、地铁大厦以及变电所等范围内影响正线、辅助线行车设备设施的施工为A3类; (2)在基地/车场的施工为B类:其中开行电客车、工程列车的施工(不含库内)为B1类;不开行电客车、工程列车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