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与中天勤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79 MB
- 文档页数:41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过程---------弥天大谎——中国安然事件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
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一)疑点(1)利润率高达46%(2000年),而深沪两市农业类、中草药类和葡萄酿酒类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鲜有超过20%的。
(2)如果天津广夏宣称的出口属实,按照我国税法,应办理几千万的出口退税,但年报里根本找不到出口退税的项目。
2000年公司工业生产性的收入形成毛利5.43亿元,按17%税率计算,公司应当计交的增值税至少为 9231万元,但公司披露 2000年年末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负数,不但不欠,而且还没有抵扣完。
(3)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与应收款项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合计与短期借款也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考虑到公司当年销售及资金回笼并不理想,显然公司希望以巨额货币资金的囤积来显示销售及回款情况。
(4)签下总金额达60亿元合同的德国诚信公司(Fedelity Trading GmBH)只与银广夏单线联系,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却是注册资本仅为10万马克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
(5)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整个厂区恐怕都盛不下,而库房、工艺不许外人察看。
(6)萃取技术高温高压高耗电,但水电费1999年仅20万元,2000年仅70万元。
(7)1998年及之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
金融监管案例简要分析---世纪黑马银广夏爆出惊天骗局,注会五强中天勤难逃出局厄运(一)案例2001年的8月,一篇关于银广夏虚假利润的文章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曾经是股市里面一个神话的银广夏,竟然是一个烂摊子。
对银广夏事件,中国证监会经过一个月的稽查,终于公布了稽查结果:事实表明银广夏存在严重造假行为,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
据此,银广夏风光多时的业绩神话破灭了,被连续两年半亏损的事实所取代。
1987年4月,陈川创立“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1993年11月,陈川在宁夏合资成立“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后银广夏投资牙膏、水泥、白酒、牛黄、活性炭、葡萄酒、房地产,但收效并不显著。
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创建闻名于世的银广夏麻黄草种植基地,银广夏由此踏上发迹的征程。
1998年10月20日,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签订了蛋黄卵磷脂和桂皮、生姜精油、含油树脂等萃取产品出口供货协议,供货金额5600万马克。
1999年天津广夏实现对德国诚信公司出口1.1亿马克,使当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达到1.58亿元,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飞涨到35.83元;2000年银广夏创始人陈川去世,宁夏科技厅厅长张吉生接过指挥棒,天津广夏再立新功,当年实现出口1.8亿马克,并且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60亿元人民币,使银广夏的业绩和股价两个车轮飞转,成为深沪两市屈指可数的蓝筹牛股。
然而,2001年8月,银广夏却因媒体一份质疑,露出了造假的破绽,身价一落千丈,成为千古之恨。
银广夏三大疑点银广夏质疑之一:天津广夏到底有没有产品出口按照银广夏的公告,1998年天津广夏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5600万马克的萃取产品出口供货合同,1999年出口合计1.1亿马克,2000年出口1.8亿马克,2001年天津广夏与德国诚信公司又签署出口协议三年期60亿元人民币。
一.从注册会计师内部分析审计失败的成因:1、对客户的经营业务及其状况了解不够在“银广夏”案件中,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在事后承认他们不擅长外贸业务。
中天勤因不了解银广夏经营状况无法正确判断该客户所具有的营业风险,对银广夏公司干1999年变更了主营业务一经营活动没有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进而为审计失败埋下祸根2、没有重点分析会计舞弊的根源促使银广夏会计舞弊和错报的条件齐备,比如上市、配股、增发股票的资格给银广夏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小的压力,公司为了暂时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和投资者信任作假等。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没有重视这些舞弊和错报的条件,仅仅以财务报表表面的结果草草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这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要求相距甚远。
3、缺乏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和专业判断能力琼民源1996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较1995年分别增长848倍和1290倍,资本公积在一年中增加6.57亿元达到ll亿之多,股价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升幅高达l6倍。
琼民源2006年琼民源公司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有如此惊人的业绩略有会计常识的人都会质疑其真实性,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能够保持其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对此予以充分关注,发现琼民源会计舞弊就不会是个难题。
4、审计程序不当中天勤在天津广夏审计中未能有效执行查询及函证程序,也未执行有效的分析性程序测试。
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对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末的银行存款余额未实施有效的检查及函证程序;天津广夏1999年的水电费才20万元,2000年才70万元,萃取是高温高压高耗电,水电费如此之少,连新闻记者都怀疑了其真实性,而审计人员却没有进行怀疑。
注册会计师不遵守执业准则,有效地执行审计程序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创造了机会,由此可见全面有效的执行分析程序是发现会计舞弊的重要方法。
二、从注册会计师外部分析审计失败的成因1、审计市场过度竞争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的偏低,一些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
金融监管案例简要分析---世纪黑马银广夏爆出惊天骗局,注会五强中天勤难逃出局厄运(一)案例2001年的8月,一篇关于银广夏虚假利润的文章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曾经是股市里面一个神话的银广夏,竟然是一个烂摊子。
对银广夏事件,中国证监会经过一个月的稽查,终于公布了稽查结果:事实表明银广夏存在严重造假行为,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
据此,银广夏风光多时的业绩神话破灭了,被连续两年半亏损的事实所取代。
1987年4月,陈川创立“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1993年11月,陈川在宁夏合资成立“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后银广夏投资牙膏、水泥、白酒、牛黄、活性炭、葡萄酒、房地产,但收效并不显著。
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创建闻名于世的银广夏麻黄草种植基地,银广夏由此踏上发迹的征程。
1998年10月20日,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签订了蛋黄卵磷脂和桂皮、生姜精油、含油树脂等萃取产品出口供货协议,供货金额5600万马克。
1999年天津广夏实现对德国诚信公司出口1.1亿马克,使当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达到1.58亿元,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飞涨到35.83元;2000年银广夏创始人陈川去世,宁夏科技厅厅长张吉生接过指挥棒,天津广夏再立新功,当年实现出口1.8亿马克,并且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60亿元人民币,使银广夏的业绩和股价两个车轮飞转,成为深沪两市屈指可数的蓝筹牛股。
然而,2001年8月,银广夏却因媒体一份质疑,露出了造假的破绽,身价一落千丈,成为千古之恨。
银广夏三大疑点银广夏质疑之一:天津广夏到底有没有产品出口按照银广夏的公告,1998年天津广夏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5600万马克的萃取产品出口供货合同,1999年出口合计1.1亿马克,2000年出口1.8亿马克,2001年天津广夏与德国诚信公司又签署出口协议三年期60亿元人民币。
银广夏案例银广夏失败案例分析一、基本情况银广夏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主要由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合并改组、并吸收其他6家发起人,通过向社会公众和内部职工募集新股设立而成。
1987年4月,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经深府外复(1987)63号文批复成立,由深圳市汇文企业总公司、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登宝山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注册资本为141万美元,三家分别出资13.43%、61.57%、25%,主营录像带的生产和销售,1988年10月在深圳开业。
后深圳市汇文总公司被公告撤销,撤销前已将其持有股权的3.84%经公证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所余9.59%的股权交深圳思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继承和管理,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股权中的10%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
1989年7月,经深府外复(1989)435号文批复,深圳广夏文化有限公司(最后更名为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与宁夏电子计算机开发公司、香港登宝山磁制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70万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65%、10%、25%,经营范围为生产和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mdf)和提供技术服务。
1992年9月,经宁科(计)字(1992)225号文批准,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和香港中昌国际有限公司在银川合资经营“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30%、45%、25%,主要生产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1993年4月正式投产。
1993年5月26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广夏)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字(1993)67号文批准筹建,1993年6月14日在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宁工商企字第003号《筹建许可证》,1993年8月28日和11月20日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1993)19号、98号文及1993年11月15日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外经贸资二函字第736号文同意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在宁夏银川市登记注册。
中天勤:审计银广夏α一、财政部正式处罚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天勤),未能发现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银广夏,000557)(Exhibit 1)相关年报重大不实陈述,系有重大过失,为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行为。
财政部决定,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和徐林文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执业资格。
1稍后,财政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行文,收回中天勤注册会计师证券许可证。
2刘加荣和徐林文先生,均系中天勤合伙人;中天勤及其前身,为银广夏1999年和2000年年报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也就在2000年,原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中天)和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天勤)合并组建为中天勤。
合并之后,事务所共有320余名员工、近百名注册会计师和60余家上市公司客户。
年均业务收入,超过6,000万元。
在深圳,排行第一;在全国,名垂五强。
3在财政部的处罚决定正式做出前,已有中天勤客户与其解除年报审计委托关系;中天勤注册会计师,也次第离职;昔日繁忙的事务所办公大楼,亦人去楼空。
4二、两个中华会计师事务所2000年,中天和天勤合并,组建中天勤。
在当年,在深圳业界,中天和天勤,均为龙头老大;亦为建所最早的事务所。
中天的前身,为原深圳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深圳中华),成立于1986年12月4日。
天勤的前身,为蛇口中华会计师事务所(蛇口中华),成立于1984年4月26日。
两家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均由政府部门创办。
深圳中华的主管部门,是当年的电子工业部;蛇口中华的主管部门,是当年的交通部。
5深圳中华首任所长,系政府官员出身,为电子工业部财务司综合处处长朱震昌。
在朱震昌先生领衔筹办之初,事务所员工仅有寥寥数人;在开业之际,也不过18人。
当年的事务所员工,都住筒子楼,条件相当艰苦。
但三年之后,深圳中华成为深圳市生意最兴隆的事务所。
至1993年,以2,000万元业务收入,位居全国第一。
就实质而言,深圳中华为国有事务所,但当年实行的是“自收自支”分配政策。
经典审计案例之一:“银广夏”上市公司造假案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是1993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体改委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采用社会筹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是宁夏首家上市公司,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A股(股票代码:00055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6年内公司的资产总额从1.79亿元增至24.3亿元,股本从7400万股扩张至50526万股,税后利润增长率达540%,具备了成为中国未来大蓝筹股的潜力。
这是自治区确定的中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态建设先进企业经营;高科技中药制药生产、销售;动植物养殖、销售;食品、日用化工品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销售;餐饮业、酒店业;葡萄酒的生产、销售(建成3.24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公司采用多项高新技术治理沙漠,在沙漠治理及生态农业方面的卓越成绩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获得多项荣誉。
江泽民主席称赞银广夏不但治了沙,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开创了我国企业治沙的先河,在西部大开发中打响了头一炮。
胡锦涛副主席赞扬说:你们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是指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称为"绩优股")这只股票是1999年12月30日股价开始启动,至2000年4月19日已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复权后股价更是高达340元。
2001年8月,媒体对银广夏会计报表造假进行了全面报道,据财政部、证监会、中注协的调查表明,银广夏从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销售收入104962.6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至虚增利润77156.7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万元,1999年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2000年虚增利润56704.74万元,2001年上半年虚增利润8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