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车间6S、静电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0
一、目的为确保无尘车间内静电对产品和设备的损害降到最低,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无尘车间的生产、管理及维护工作。
三、防静电措施1. 地面防静电(1)无尘车间地面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导电地板,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2)定期检查地面导电性能,发现异常及时修复。
2. 环境湿度控制(1)无尘车间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避免因湿度不足而引起静电。
(2)使用加湿设备,保持车间湿度稳定。
3. 人员防静电(1)工作人员进入无尘车间前,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手套。
(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防静电培训,提高其防静电意识。
4. 设备防静电(1)设备应选用防静电材料,如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设备架等。
(2)设备接地线应完好,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5. 电器设备防静电(1)无尘车间内电器设备应选用防静电型电器,如防静电插座、防静电变压器等。
(2)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接地情况,确保接地良好。
6. 防静电材料管理(1)防静电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受污染。
(2)领用防静电材料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四、管理制度1. 无尘车间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本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各项防静电措施落实到位。
2. 定期对无尘车间进行防静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对防静电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4.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无尘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旨在为生产过程提供良好的静电防护,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确保无尘车间静电防护工作落到实处。
电子厂洁净车间如何防范静电安全隐患在电子厂的洁净车间中,静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静电可能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甚至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静电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摩擦、分离或接触。
在电子厂洁净车间中,工作人员的活动、物料的运输、设备的运行等都会产生静电。
静电对电子厂洁净车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电子元件的损害静电放电可能会击穿电子元件的内部结构,导致其性能下降或完全损坏。
这对于高度集成的电子元件来说,危害尤其严重。
2、影响产品质量静电会吸附灰尘和杂质,影响产品的洁净度和外观质量。
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电子产品生产中,静电引起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产品不合格。
3、引发火灾和爆炸在存在易燃气体、液体或粉尘的环境中,静电放电可能会点燃这些物质,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二、电子厂洁净车间静电防范的基本原则1、控制静电的产生通过减少摩擦、分离和接触等活动,以及选择低静电产生的材料和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静电的产生。
2、加快静电的消散使用导电材料、接地装置和加湿设备等,可以加快静电的消散,使其不会积累到危险的程度。
3、静电屏蔽对于一些对静电特别敏感的区域或设备,可以采用静电屏蔽的方法,防止静电的干扰和损害。
三、具体的静电防范措施1、人员静电防护(1)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和鞋等。
这些防静电服装应由导电纤维或抗静电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地将人体产生的静电导走。
(2)工作人员在进入洁净车间前,应通过静电消除器消除身上的静电。
(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静电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静电防护意识。
2、设备静电防护(1)电子厂洁净车间内的设备应采用接地措施,确保设备外壳与大地良好连接,以便及时将静电导走。
(2)对于一些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如印刷机、贴片机等,可以安装静电消除器,消除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车间6S检查标准一、引言车间6S检查标准是为了保持车间环境整洁、安全、高效,并提高生产效率而制定的一项管理标准。
本标准旨在规范车间6S管理的实施和评估,确保车间的日常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提供员工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背景车间6S管理是一种基于日本的管理方法,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和安全的六个步骤,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车间6S检查标准是对这六个步骤的具体要求和评估指标的总结和规范。
三、6S检查标准1. 整理(Seiri)目的:清理车间内的杂物,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
评估指标:- 工作区域内是否有无关物品,是否有多余的工具和设备。
- 储存区域是否整齐,物品分类是否明确。
- 废弃物是否及时清理,是否按要求分类处理。
2. 整顿(Seiton)目的:对工作区域进行布局和标记,使物品易于找到和存放。
评估指标:- 工作区域是否合理布局,物品摆放是否整齐。
- 物品是否有明确的标记,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 工作区域是否有足够的通道和空间,是否易于操作。
3. 清扫(Seiso)目的:保持车间环境清洁,减少污染和卫生问题。
评估指标:- 车间地面、设备、工作台等是否清洁无尘。
- 废弃物和垃圾是否及时清理,是否有定期的清洁计划。
- 水、电、气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漏水、漏电等安全隐患。
4. 清洁(Seiketsu)目的:保持车间整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评估指标:- 员工是否遵守工作区域的整洁要求,是否保持个人卫生。
- 工作区域是否有清洁用品,是否有定期的清洁检查和维护计划。
- 车间是否有整洁的工作标准和流程,是否有培训和宣传活动。
5. 素质(Shitsuke)目的: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评估指标:- 员工是否遵守工作纪律,是否按时上下班,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员工是否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是否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
- 员工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有提出改进建议的意识。
车间6S管理内容一、背景介绍车间6S管理是一种基于日本管理哲学的工作场所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改善工作环境,并培养员工的整体素质。
6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质(Shitsuke)和安全(Safety)六个日语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通过实施6S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车间的工作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满意度。
二、整理(Seiri)整理是指对车间内的物品进行分类、清理和整理,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有序。
具体操作包括:1. 审查车间内的物品,将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清理和处理,如报废、捐赠或者回收。
2. 对需要保留的物品进行分类,将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标记清晰。
3. 为每一个物品指定专门的存放位置,确保物品易于找到和取用。
4. 定期检查和清理工作区域,保持整洁和有序。
三、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对车间内的物品进行布局和组织,使其易于取用和操作。
具体操作包括:1. 根据工作流程和频率,将工具、设备和物品进行布局,使其距离操作者更近,并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道畅通。
2. 使用标识和标识牌,清晰地标记每一个物品的存放位置和用途。
3. 为每一个工作人员提供个人工具箱或者储物柜,确保个人物品的安全和整齐。
4. 建立物品借用和归还制度,避免物品的丢失和混乱。
四、清扫(Seiso)清扫是指对车间内的设备、工具和工作区域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具体操作包括:1. 制定清洁计划和清洁标准,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清洁职责和频率。
2. 定期进行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润滑,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 清洁工作区域,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桌面等,保持整洁和无尘。
4. 处理车间内的垃圾和废弃物,确保其正确分类和处理。
五、清洁(Seiketsu)清洁是指对车间内的环境进行整体的清洁和美化,创造一个舒适和有利于工作的环境。
具体操作包括:1. 定期进行车间的彻底清洁和整修,包括墙壁、地面、天花板等。
生产车间6S评分项目引言概述:生产车间6S评分项目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车间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通过对车间环境、设备、工具、人员等方面进行评分,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份详细阐述生产车间6S评分项目的内容。
一、车间环境管理1.1 清洁度评分:评估车间的清洁程度,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等的清洁情况。
1.2 垃圾分类:评估车间是否进行垃圾分类,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的分类处理情况。
1.3 环境整洁度:评估车间的整体环境整洁度,包括无尘、无异味、无杂物等方面。
二、设备管理2.1 设备维护:评估车间是否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2.2 设备标识:评估车间是否对设备进行标识,包括设备编号、功能说明、操作要点等的标识情况。
2.3 设备故障率:评估车间设备的故障率,包括故障频率、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三、工具管理3.1 工具归位:评估车间是否对常用工具进行统一归位,方便使用和管理。
3.2 工具检查:评估车间是否对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损坏情况、使用寿命等的检查和更换。
3.3 工具维修:评估车间是否对损坏的工具进行及时维修,保证工具的正常使用。
四、人员管理4.1 培训计划:评估车间是否有员工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
4.2 工作纪律:评估车间员工的工作纪律,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
4.3 安全意识:评估车间员工的安全意识,包括佩戴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等方面。
五、改进措施5.1 问题发现:评估车间对问题的发现和记录情况,包括问题的来源、解决过程和效果等。
5.2 改进方案:评估车间对问题的改进方案,包括改进目标、改进措施和改进效果等。
5.3 持续改进:评估车间对改进措施的跟踪和持续改进情况,包括改进计划的执行和效果评估等。
通过以上五个部份的评分,可以全面了解生产车间的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无尘车间标准
无尘车间标准是指在生产或实验环境中,通过控制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因素,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微粒,从而提供一个无尘的工作环境。
无尘车间标准通常由国家、地区或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
无尘车间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空气质量要求:无尘车间要求空气中的微尘、细菌、病毒等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的限制标准,通常通过空气过滤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来达到要求。
2. 温度和湿度控制:无尘车间要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湿度控制是为了防止产品受潮和设备出现故障。
3. 静电控制:无尘车间要求采取静电防护措施,以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产品损坏等问题。
常见的静电控制措施包括地面铺设导电材料、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服装等。
4. 设备和工具要求:无尘车间要求使用无尘设备和工具,以减少产生或引入污染物的可能性。
5. 人员要求:无尘车间要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无尘车间的操作规程和个人卫生要求,以确保无尘车间的正常运营。
无尘车间标准的具体要求可能因不同的行业、产品和国家而有
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无尘、无污染的工作环境,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
净化车间环境控制指标静电电压1、无尘车间:半导体、平面液晶显示器、光电子和生物医药都需要洁净的生产车间,通常无尘车间是指空间空气悬浮粒子浓渡被控制在规定界限内的房间或限定空间,这尘埃粒子的粒径越小和被限定的粒数越小,洁净度便越高。
2、无尘车间的静电:由于无尘车间的洁净度要求(常规)①大量的高绝缘介质装饰材料、地面、墙、门、顶棚、隔断、工作台、椅子等等,这些材料摩擦容易起电带电,不易泄漏释放。
地面500V~1000V,扩散间塑料地面500V~1500V,瓷砖地面也有500V~1500V,塑料墙纸700V,塑料顶棚OV~1000V,金属活动皮芏椅面500V~3000V。
②人穿洁净工作服、鞋、步行或工作时,与不同物质设备器材摩擦要产生静电,人、衣服、鞋都会带电。
人穿尼龙衣、塑料胶底鞋缓慢地在清洁的地板上走动,人身上带7000V~8000V静电压。
在乙烯基地板上行走可带1200V(10%~20%RH)、250V(65%~90%RH)静电压,在地毯上行走可带35000V(10%~20%RH)、1500V(65%~90%RH),晶片装配线工人穿的工作服可达10KV。
③空调气流经过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无尘出口气流是带静电的。
铝板送风口、回风口约为500~1000V。
④大量的绝缘器材、装备和工具,也是重要的静电电荷源。
晶片装配生产线:晶片装料盒35KV,有机玻璃盖8KV,石英制品1.5KV,晶片托盘6KV,丙烯酸脂盖20KV,台桌面10KV,塑料存贮柜30KV,玻璃纤维晶体载料盒滑过聚丙烯桌面带10KV。
总之:无尘车间的洁净度要求越高,静电带电便越严重。
二、无尘车间静电的危害1、静电库仑力:在静电库仑力的作用下,吸附的粉尘、污物造成元器件增大泄漏或形成短路,使性能受损,成品率和可靠性大大下降。
如粉尘粒径>100μm,铝线宽度约100μm,氧化膜厚度在50μm时,最易使产品报废。
现在线径更细,氧化膜很薄,粒径很小的尘粒子就会损害元器件,这种情形多发生在腐蚀清洗、光刻、点焊和封装等工艺过程中。
"6S"是一种工业管理方法,通常用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6S"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每个步骤都以"S"字母开头:
1. 整理(Seiri 整理):
确保车间内只有必需的物品,移除不必要的物品,减少杂乱。
2. 整顿(Seiton 整顿):
安排物品的有序存放,确保工作场所井然有序,提高工作效率。
3. 清扫(Seiso 清扫):
定期清理和维护车间,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减少灰尘和杂物。
4. 标准化(Seiketsu 标准化):
制定并强制执行一套标准,确保整个车间保持一致的工作标准。
5. 维护(Shitsuke 维护):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遵循和贯彻执行上述5S标准,持续改进和保持高效的工作环境。
6. 安全(Safety 安全):
强调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注重安全,确保员工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对于洁净车间,实施6S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改善工作条件,确保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
在具体的洁净车间环境中,可以根据6S原则制定一套符合洁净环境要求的具体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确保工作台面整洁,不留下不必要的物品;
➢设立明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置规定;
➢定期进行车间清洁,清理灰尘和杂物;
➢制定洁净车间的工作标准和程序;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并确保员工遵循安全规定;
➢制定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如穿戴洁净服。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洁净车间需求进行定制。
在实施过程中,培训员工并建立一套持续改进的机制是非常关键的。
生产现场6S治理标准一、目的标准生产现场6S治理标准。
二、范围本标准了公司生产现场6S治理的相关要求;生产现场各类定置图、牌的有关标识;6S治理责任区域划分;厂房内部色觉和现场机械设备外表油漆颜色等;三、生产现场6S治理要求本标准要贯彻的原那么是:使生产现场的一切物品都有区〔位〕;一切区域都有标识;一切设备、设施的用途和状态都明确;一切污染源都得到有效操纵;一切不平安因素都要排除。
具体操作方法只是初步探讨,不是最终,还有待于不断修改和完善。
各生产车间在具体实践中如有更为合理、适用的方法时,在通过公司有关部门认可条件下,准许应用。
1、生产现场的通道、地面、墙壁、门帘、设备、平安设施和特不物品以及废弃物往除1.1 对生产现场现场通道的定置要求人行通道宽不小于1m;汽车及消防通道宽不小于3.5m。
平安通道要用黄色实线标出宽度,线宽为70mm—100mm,通道地面用绿色油漆,随时保证畅通无阻。
1.2 对地面、墙壁、门窗以及废弃物往除厂房内地面要维持干净、无尘、无杂物,不准许有任何缘故产生的积水、积油,不准许有油漆渍,不准许有散落零件和产品。
地面区域线清楚无剥落,两侧物品不压线。
厂房内墙壁、门窗上不准许有钉子、电线、宣传标语等废弃物,要维持干净无尘;窗台上无杂物,门窗玻璃上无乱张贴现象;墙壁无不用物吊挂,无蜘蛛网。
但凡经主管部门认定为废弃无用的配电箱、柜、盒、线路、管路、消防栓等要进行完全往除,不得残留占据空间、场地,碍事瞧瞻;凡正常使用的上述设施要维持清洁、干净,损坏的要及时修补,要明确责任人、监督人。
1.3 对设备的定置要求按工艺流程定置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平安和操作方便的因素。
各类设备标识标准、平安保卫设施齐全;设备保养、油封符合标准;设备附件要定位摆放,妥善保管;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时;完好、不完好、封存设备标识、档案齐全。
设备上无散放置的杂物。
1.4 对特不物品、部位的定置要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定置,要远离明火作业区,存储定置的位置要符合?职业平安卫生标准?的要求,但凡实行特不定置的场所,应明示国家的统一标志。
无尘车间防静电措施和解决方案,喜格建设介绍说,无尘车间作为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的场所,防止静电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无尘车间防静电措施和解决方案。
一、详细介绍1. 防静电地板无尘车间中最基本的防静电措施就是使用防静电地板。
防静电地板通常使用的是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比如钢化玻璃、金属板、橡胶等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
2. 防静电工作服工作人员在无尘车间工作时,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防止静电对产品的影响。
3.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无尘车间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可以消除静电的电荷,从而防止静电对产品的损坏。
4. 静电检测仪无尘车间中使用的设备和产品都是十分敏感的,因此为了防止静电的影响,必须要进行静电检测和监控。
选择优质的静电检测仪可以有效地检测无尘车间中的静电情况。
二、注意事项1. 保持空气湿度在无尘车间中保持空气湿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干燥的空气会使产生的静电电荷积累。
因此需要采用加湿器等设备来保持空气湿度。
2. 加强培训和管理在无尘车间中,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尘车间中的相关规定,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3. 安全接地在无尘车间中需要保证设备、设施和人员的安全接地,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传播。
相关热门问题和回答Q1: 无尘车间中的防静电措施有哪些?A1: 无尘车间中主要的防静电措施包括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服、静电消除器和静电检测仪等。
Q2: 无尘车间中如何保持空气湿度?A2: 无尘车间中需要采用加湿器等设备来保持空气湿度。
Q3: 无尘车间中的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什么?A3: 无尘车间中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尘车间中的相关规定,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无尘车间是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的场所,防止静电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否则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防静电措施和方法来保障无尘车间的正常工作。
6S要求
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急等要的东西找不到,心里特别烦燥
•桌面上摆得零零乱乱,以及办公室空间有一种压抑感
•没有用的东西堆了很多,处理掉又舍不得,不处理又占用空间
•工作台面上有一大堆东西,理不清头绪
•每次找一件东西,都要打开所有的抽屉箱柜狂翻
•环境脏乱,使得上班人员情绪不佳
•制订好的计划,事务一忙就“延误”了
•材料、成品仓库堆放混乱,帐、物不符堆放长期不用的物品,占用大量空间
•生产现场设备灰尘很厚,长时间未清扫,有用和无用的物品同时存放,活动场所变得很小;
•生产车道路被堵塞,行人、搬运无法通过。
如果每天都被这些小事缠绕,你的工作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解决上述“症状”的良方——推行6S管理。
一、6S之来源
6S管理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高行销全球的成功之处。
二、何为6S?
•整理(SEIRI)
•整顿(SEITON)
•清扫(SEISO)
•清洁(SETKETSU)
•素养(SHITSUKE)
安全(Safety)
六个项目,因其古罗马发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6S。
1.整理(SEIRI)
定义: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以外,其它的都给予清除掉。
对象:清理工作区域所被占有而无效用的[空间]
目的:a. 腾出空间/空间活用
b. 防止误用,误送
c.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注意:
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这是5S的第一步。
2.整顿(SEITON)
定义: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置整齐,加以标识。
对象:减少工作区域可能浪费时间的场所。
目的:a. 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b. 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c. 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d. 消除过多的绩压物品
注意: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3.清扫(SEISO)
定义: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对象:消除工作区域处所发生的污迹
目的:a. 稳定品质
b. 减少工业伤害
c. 防止环境污染
d. 保持前2S的成果
4.清洁(SEIKETSU)
定义:维持上面3S的成果,使工作人员觉得环境整洁舒适。
对象:透过我们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使人员精力充沛。
目的:a. 养成持久有效的习惯
b. 维持和巩固前3S的成果
5.素养(SHITSUKE)
定义: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守规则做事,培养主动绩极的精神。
对象:通过持续不断的4S活动,从而改造人性、提升道德品质。
目的:a. 培养好习惯
b. 遵守规则的员工
c. 营造团队精神
d. 提高个人素质
6.安全(Safety)
定义:消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发生。
对象:通过前面的5S保证人的安全。
目的:a.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b.保证生产的连续安全正常的进行
c.减少因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6S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证明5S推行不良,会产生下列不良后果:
•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
•造成职业伤害,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降低设备的精度及使用寿命;
•由于标识不清而造成误用;
•影响工作和产品质量。
五、推行6S管理的作用
•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场所;
•塑造一个企业的优良形象,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稳定产品的质量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
•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6S活动始于素养,终于素养
一切活动都靠人,假如人缺乏遵守规则的习惯,或者缺管乏自动自发的精神,推行6S易于流于形式,不易持续。
车间纪律
•上下班时按指定线路行走,并保持安静,不可聊天、嘻笑。
•按规定时间下班。
•不允许将与工作无关的物件带入车间,特别是零食和易燃易爆物品。
•服从上司安排,按时完成任务。
•严格按照作业规格作业,不违章作业。
•生产工具、物料、工作服要按指定位置摆放,不可乱丢乱扔。
车间着装管理规范
1.防尘帽要戴正、长发和刘海,耳朵要裹到帽子里面,头发不外露。
2.穿防静电工作服时,工作服的纽扣要扣好,领子、袖口和衣服不得有污秽,应保持清洁。
3.防静电手腕带:是通过腕带及接地线将人体的静电导到大地,安全的除去人体内产生的静电,有效的防静电。
4.防尘鞋要穿好,不可当拖鞋穿,斜面要干净清洁。
5.不带金属饰品。
6.必须佩带手套或手指套,特出情况除外。
静电防护(ESD)
一、认识静电:
•静电就是静止的电荷
•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任何一种材料,不论它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不论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都会因为摩擦而使它带上电荷•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最容易最常见的莫过于摩擦生电。
二、静电的产生
静电产生的条件:1、物体相互磨擦
2、物体接触分离
3、人体带有静电
4、导体静电感应和传导
5、电容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多方面感觉得到静电:
---------闪电
---------冬天在地毯上行走以及接触把手时的触电感
---------在冬天脱毛衣时所产生的噼啪声和“火花”
这些都似乎对我们没有影响,但它对电子元件及电子产品有很大的冲击。
三、静电的危害
1.对元器件的损坏:
静电放电时产生的高电压和高温可以使元器件完全或间歇性失去功能,尤其对半导体元器件的危害更为明显。
如我公司产品中的LED(发光二极管)对静电非常敏感。
2.对元器件的污染:
静电会把微小颗粒的污染物吸附到元器件的表面或电路中,造成污染、短路、腐蚀等潜在危害,特别是对高精密的集成电路、半导体晶片和要求高洁净度的光电产品。
四、静电的防护
1.屏蔽静电
a.使用防静电周转箱周转或用静电屏蔽袋包装
b.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和容器周转、储存和运输
c.穿着防静电工作服、鞋帽,偑戴防静电胶指套或手套
2.排放静电
a.把所有工具、机器工作台、搬运车接上地线
b.采用静电防护桌垫、防静电椅
c.作业人员带上防静电环并连接地线
3.中和静电
使用离子风枪、离子风机等的离子风去除元件或物料表面的静电
4.其它
a.遵守电气安全及ESD规定
b.禁止没有采用静电防护的员工、干部或客人进入静电防护工作站
c.作业时要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带防静电环、偑戴防静电胶指套或手套
d.确保作业时工作台、静电环等接地良好
e.按规定定期检测静电环
五、静电防护措施
进入生产车间的所有人员需穿防静电衣或无尘服,戴好防静电帽,
其防静电衣的穿着标准为:
•头发不可外露。
•防静电衣所有扣子须全部扣好,袖
子不可卷起。
•厂服衣领不得盖在防静电衣的衣领上
•厂证要正挂于左胸前
防静电环
由于我司生产的LED是对静电敏感的产品而人体在活动时身体和衣服之间摩擦所产生的电荷。
因此我们采用佩戴静电手腕带(即防静电环)方式,将人体静电释放到大地,其佩戴方法:
•手腕带的金属块与皮肤充分接触,不能有松弛现象。
•末端(夹子)固定在ESD的接地铜线上。
•所有接触产品或部件的人员要配戴检测OK之静电环
•静电环需每天早晨上班前检点一次,并予以记录
防静电手指套
•防静电手指套通过物理方式降低电阻率来降低人体带电对LED产品的危害及潜在隐患
•翔泰分光分色站和备料站的作业员必须使用防静电手指套,在套着手指套的状态下进行指尖静电管理。
手指套需每四小时换一次.
防静电工作椅
是通过物理方式降低电阻率来降低人体带电对LED产品的危害及潜在隐患.我司生产的LED对静电敏感的产品则工作时需用防静电工作椅来降低ESD对产品的损伤。
作业员在使用防静电椅的过程中对其保护,坐的时候的不能摇晃。
物料的认识
一、SMD、LAMP
SMD和LAMP都是为成品提供光源的电子元件
它们都是由LED(发光二极管)封装而成的,所以都有正负极之分
LAMP又叫发光管,有两个引脚,长脚一般为正极,短脚为负极
常见不良有:缺亮、闪烁(点亮时要注意电流电压不可过高)
二、PCB、FPC
是成品的线路部分,即线路板
PCB是普通线路板,FPC是软性线路板
它们都有正负极之分
线路板上的焊盘,通常分镀金、镀铜、镀锡、喷锡等几种。
常见不良有:短路、断路、缺金金道断裂、变形等。
三、双面胶是两面都有不干胶的贴布
它主要起粘贴作用
常见不良有:折皱、溢胶、卷胶、破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