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九章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三江源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1 世界屋脊1.世界屋脊特色景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青海湖周围高山环抱,山青水秀;唐古拉山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旅行必备物品防晒箱.防紫外线眼镜、帽子、氧气袋、羽绒服等(温度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知识2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2.青稞和小麦高产的原因青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虽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
3.青藏地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1 江河的源地1.“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潮沧江总水量的35%均来源于这里。
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的水源⑴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2)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海。
知识2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1)生物多祥性: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2)水源地: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3)重要性: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4)三江源地区分布有国家与青海省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盘羊、野驴、冬虫夏草、兰科植物等。
2.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1)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縮,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2)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3)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播放教材动画《自然特征与农业》、《三江源地区》。
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梳理知识,形成框图。
观看视频,回顾本章内容,梳理知识,形成框图:活动意图说明:借助视频动画快速回顾所学重点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青藏地区的基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环节三:任务一——梳理本章知识框架,归纳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师活动3学生活动3教师点拨整理学习一个区域的一般方法:相互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补充。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形成地理区域分析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的素养。
任务一完成学习目标1。
(对应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熟练掌握青藏地区的基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归纳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用以学习其他区域。
)环节四:任务二——比较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理解因地制宜的原则。
教师活动4学生活动41、出示图片及表格阅读地图,填写表格2.引发思考:(1)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差异很大,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什么?(2)自然环境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我们在利用环境、改造自然时应遵循什么原则?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气候 河湖植被 人文地理特征农业生产人类生活7.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该地区大部分区域()A.地势高,气温低B.温和湿润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终年炎热干燥2.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A.西北部B.东南部及东部边缘C.中部及南部D.北部及西南部3.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A.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B.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C.由于本区各种牲畜对环境造成了太大破会,因此应禁止放牧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综合题4.为期三年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于2020年6月30日全面完成,并开始运营。
《青藏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
2. 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景观。
3. 掌握青藏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导学重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青藏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
3. 青藏地区的人文景观和发展现状。
导学难点:1. 青藏地区的综合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2. 青藏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请学生观看一段介绍青藏地区的视频,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20分钟)1. 请学生打开课本,一起探讨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青藏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2.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青藏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气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请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景观,并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
三、拓展延伸(15分钟)1. 请学生分析青藏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思考如何实现青藏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 请学生就青藏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巩固提升(10分钟)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青藏地区的小练习,以检验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课堂总结(5分钟)请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等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以“探索神秘的青藏地区”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对青藏地区的理解和感悟。
注:本导学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提升自我。
愿同学们在探索青藏地区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知识和智慧,感受更多美好和希望。
愿我们的未来越来越美好!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资源分布情况。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学习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的太阳辐射。
自主学习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_____部,_____山脉以西,______山脉和______山脉以南,南至___________。
2.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米以上,是世界最_________的大高原,有“______________”之称。
3.“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4.青藏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________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合作探究1.青藏高原气温低,为什么太阳能资源却非常丰富?2.讨论完成教材P87“活动2”。
课堂检测1.我国下列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海南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2.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高温多雨B.干旱C.高寒D.湿润3.下列各组河流均源于青藏高原的有( )A.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黄河 B.雅鲁藏布江、黑龙江、长江C.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 D.长江、黄河、珠江4.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泊是( )A.洞庭湖 B.青海湖 C.鄱阳湖 D.错那湖5.“高原之舟”指的是( )A.牦牛B.骆驼C.藏绵羊D. 藏山羊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山脉: A: ;B: ;C: ;D: ;E: 。
(2)江河、湖泊:i 湖;h 江;a 河;f 河;g 江。
(3)城市:b ;d ;e 。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D2.C3.C4.B5.A6.(1)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2)青海长黄印度雅鲁藏布(3)拉萨西宁格尔木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2)学习目标理解高寒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部编RJ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学期春(导学案)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2)学习目标理解高寒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1.青藏高原是我国的______牧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适应高原特殊环境的牲畜。
2.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称为农业,如南部的_______________谷地,东部的_______谷地。
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合作探究1.分析青藏地区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2.讨论完成教材P90“活动”课堂检测1.下列地区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区的重要农业区是( )A.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B.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C.青海省西部的柴达木盆地 D.四川省东部的四川盆地2.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有丰富的水源B.土壤十分肥沃C.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气温较高,风力较小3.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A.管理水平高B.气温高C.降水丰富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4.下列说法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5.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A.本区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自然特征是"高"和"寒"B.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C.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边缘D.本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6.关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谷农业是其特有的农业生产方式B.牧民居住的房子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C.为抵御严寒,藏族男女老幼都喜欢饮青稞酒,味淡醇香D.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往往出现在河流灌溉地区、河谷及山麓地带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A2.D3.D4.C5.A6.B。
《青藏地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2. 了解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宗教崇奉和民俗风情;3. 了解青藏地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导学内容:一、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1. 青藏地区的位置: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
2. 青藏地区的地形: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3. 青藏地区的气候: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暂,气温差别大。
二、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1. 青藏地区的水资源: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拥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
2. 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青藏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铜、锂、稀土等。
3. 青藏地区的动植物资源:青藏地区拥有奇特的高原生态系统,有藏羚羊、藏野驴、藏狐等珍稀动物,以及高原植物如藏草、藏花等。
三、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1. 青藏地区的语言文字:青藏地区有多种语言文字,如藏语、汉语等,藏文是藏族人民的平时语言文字。
2. 青藏地区的宗教崇奉:青藏地区崇奉藏传佛教,拉萨的布达拉宫和色拉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3. 青藏地区的民俗风情:青藏地区有奇特的藏族民俗文化,如藏族舞蹈、藏族服饰、藏族节日等。
四、青藏地区的历史沿革1. 青藏地区的历史:青藏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 青藏地区的发展现状: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旅游业、农业、畜牧业等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息提高。
3. 青藏地区的未来展望:青藏地区将继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导学活动:1. 观看青藏地区的纪录片或图片,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风貌和自然景观。
2. 阅读关于青藏地区的书籍或文章,了解青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3. 制作青藏地区的手工制品,体验藏族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第九章青藏地区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
3、理解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4、了解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5、了解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6、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二、预习要点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4、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课上自测1.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A.湟水谷地B.河套平原C.河西走廊D.宁夏平原2.下列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是()A. 珠江、怒江B. 黄河、海河C. 黄河、长江D. 黑龙江、长江3.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保护区是哪三条大河的发源地()A、长江、黄河、淮河B、黄河、怒江、珠江C、长江、黄河、澜沧江D、长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4.青藏地区无污染的洁净能源有()A.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B. 石油、天然气、煤C. 核能、地热能、风能D. 生物能、风能、太阳能5.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A、终年寒冷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很少C、降水丰富D、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6.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A、面积最大的高原B、纬度最高的高原C、气温最高的高原D、海拔最高的高原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北方地区的主要是水稻C、青藏地区的气候以“高、寒”为主要特征,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为主8.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C.藏南谷地、湟水谷地D.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9.喝青稞酒、品酥油茶,是我国哪一地区人们的待客之道()A.黄土高原 B.新疆牧区 C.东北大平原 D.青藏高原10.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是()A.三河马 B.三河牛 C.细毛羊 D.牦牛探究案要点一:世界屋脊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的表现:主要地形、气温、温度带、年降水量、干湿区、气候类型、土壤类型。
第九章青藏地区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
3、理解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4、了解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5、了解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6、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二、预习要点
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4、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课上自测
1.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
A.湟水谷地
B.河套平原
C.河西走廊
D.宁夏平原
2.下列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是()
A. 珠江、怒江
B. 黄河、海河
C. 黄河、长江
D. 黑龙江、长江
3.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保护区是哪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A、长江、黄河、淮河
B、黄河、怒江、珠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长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
4.青藏地区无污染的洁净能源有()
A.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B. 石油、天然气、煤
C. 核能、地热能、风能
D. 生物能、风能、太阳能
5.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A、终年寒冷
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很少
C、降水丰富
D、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
6.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A、面积最大的高原
B、纬度最高的高原
C、气温最高的高原
D、海拔最高的高原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北方地区的主要是水稻
C、青藏地区的气候以“高、寒”为主要特征,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为主
8.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D.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9.喝青稞酒、品酥油茶,是我国哪一地区人们的待客之道()
A.黄土高原 B.新疆牧区 C.东北大平原 D.青藏高原
10.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是()
A.三河马 B.三河牛 C.细毛羊 D.牦牛
探究案
要点一:世界屋脊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的表现:主要地形、气温、温度带、年降水量、干湿区、气候类型、土壤类型。
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自然景观、气候、景观变化、河流。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就是:高寒
青藏高原地势高,地势高的表现之一是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这里有黄河、长江等河流,由于冰雪融水的补给,加上地势高,青藏地区成为我国甚至亚洲的“水塔”,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气候(高寒):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空气稀薄、日照充足、辐射强烈
典例精析:课件
要点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因为青藏地区的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之后草类生长,只能发展畜牧业,不宜发展种植业。
平原地区的畜种一般不能在青藏地区正常生长,青藏高寒牧区的畜种必须能够适应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高寒、缺氧、低气压。
高寒牧区:牦牛、臧绵羊、臧山羊
青藏地区也能种植小麦和青稞等农作物。
但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地区有限,只能分布在湟水谷底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南部)
湟水谷地(东部)
河谷地区海拨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具有发展种植业的条件,故称为河谷农业。
与青藏该地区分布的特殊畜种相似,河谷农业区种植的农作物页独具特色,主要是喜温凉的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等。
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饮食:糌粑、牛羊肉
建筑:牛毛毡帐篷、平顶碉房
服饰:藏袍
典例精析:课件
要点三:江河的源地
“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三江”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即源头,发源地;“三江源”就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最后汇集成江河的源流;湖泊和沼泽是河流天然的调蓄器,雨季和冰雪融水丰盈时,湖泊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冬、春季节时候。
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讲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因此湖泊和河流是天然的调蓄器。
典例精析:课件
要点四: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三江源作为三大河流的源头,我们必须要保护好三江源的环境,保护水源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关系到下游的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
①自然原因:冰川消融、湿地缩小、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三江源地区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它本身,也会给长江、黄河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带来不利影响。
保护三江源地区措施与对策: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典例精析:课件
当堂达标
1.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
A.青稞、小麦
B.小麦、玉米
C.青稞、玉米
D.青稞、水稻
2.青藏地区与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热量条件
B.地势高低
C.气温和降水
D.季风影响
3、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小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4. 影响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能源
5. 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温暖
B.湿热
C.干旱
D.高寒
6.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①高寒缺氧②冻土广布③生态环境脆弱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 青藏地区丰富洁净的能源指的是( )
A.铀矿、石油
B.地热、太阳能
C.煤、水能
D.水能、天然气
8. 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北方地区——热量
B. 南方地区——洪涝
C. 青藏地区——高寒
D. 西北地区——干旱
9. 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生产基地
B.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主要的小麦、茶叶、甘蔗和热带作物产区
C.西北地区自西向东,自然景观大致呈现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D.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的产量不高
10. 我国下列优良牲畜品种与其他产地的组合,正确的是()
A、滩羊——西藏自治区
B、牦牛——内蒙古自治区
C、细毛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三河马——宁夏回族自治区
11. 下列著名畜种与牧区搭配正确的是()
A、三河牛——新疆牧区
B、滩羊——青海牧区
C、牦牛——西藏牧区
D、细毛羊——内蒙古牧区
12.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13.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行,首次开通四列旅游专线。
关于入藏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须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
B. 须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
C. 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
D. 选择冬季旅游最好
14. 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生产基地
B.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主要的小麦、茶叶、甘蔗和热带作物产区
C.西北地区自西向东,自然景观大致呈现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D.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的产量不高
15. “三江源”地区是哪些河流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长江、松花江、澜沧江
C、长江、黄河、怒江
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16、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柴达木盆地、湟水谷地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参考答案一、课上自测
1-10题:ACCAA BDCCD
二、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