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手指
- 格式:ppt
- 大小:647.50 KB
- 文档页数:9
小班手指游戏12345教案教案标题:小班手指游戏12345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手指游戏认识和理解数字1至5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手指游戏锻炼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手指游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准备数字1至5的卡片,每个数字一张。
2. 手指游戏指导图:准备一份简单明了的手指游戏指导图,以帮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
3. 游戏道具:准备一些小球、小玩具或者彩色纸片等作为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坐在圆圈中,并向他们展示数字卡片,逐个询问学生对每个数字的认识,鼓励他们大声说出数字名称。
2. 向学生介绍手指游戏的概念,解释手指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数字并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游戏一:数字指认1. 将数字卡片随机分发给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卡片。
2. 指导学生将卡片放在手心,然后展示自己的卡片,大声读出数字,并鼓励其他学生一起重复。
3. 随机选择一个学生,要求他/她展示自己的卡片,并向全班大声读出数字。
其他学生要根据所展示的数字,用手指展示相应的数字数量。
游戏二:手指计数1. 引导学生坐成小组,每个小组4至5名学生。
2. 向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游戏道具。
3. 指导学生根据手指游戏指导图,依次展示1至5个手指,同时大声读出相应的数字。
4. 学生们可以互相观察并尝试模仿其他小组展示的手指数量。
游戏三:手指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至5名学生。
2. 向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游戏道具。
3. 指导学生根据手指游戏指导图,进行合作游戏。
4. 游戏规则:每个学生依次展示出一定数量的手指,其他小组成员要紧密观察,然后合计所有展示的手指数量,并大声读出结果。
总结:1. 向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手指游戏对数字认知和手指灵活性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手指游戏,并与家人朋友分享所学的数字知识。
扩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字卡片和游戏道具,鼓励他们自己设计手指游戏,并与同学分享。
五个手指的故事5篇600字从那次后,我就时刻提醒毛驴,别打我主意,和他在一起挺好玩的,但是如果当情人,感觉就差了点,我们还像从前一样聚会,只是不那么频繁了,我甚至还告诉毛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五个手指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五个手指的故事1我从小就爱喝稀饭,母亲给我盛稀饭时总是盛得满满的。
从厨房到饭桌前有一段距离,母亲为了把碗端得稳,总是用拇指扣住碗口,这样一来,拇指就很容易接触到碗里的稀饭。
小时候,并没觉得母亲的手指插到稀饭里有什么不妥。
参加工作以后,见的世面多了,讲究了,才知道把手指插进稀饭的做法是很不卫生的。
从那以后,母亲刚盛好饭,我就赶紧跑过去,自己把稀饭端到餐桌上;若是看到母亲的手指接触到稀饭,我便以“不饿”、“没胃口”等理由拒绝那碗从小到大最爱喝的稀饭。
母亲就挺奇怪:“你不是最爱喝稀饭的吗?现在不喜欢了?”母亲哪里会知道,我不喜欢的不是稀饭,而是她的手指。
有好几次,我想告诉母亲端饭的时候不要把手指插进稀饭里,那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每每话到嘴边,怕伤母亲的心,便又把话咽了回去。
去年冬天,我椎间盘突出的病犯了。
去医院做了手术,术后,腰部不能动弹,只好躺在病床上用便盆小解。
一天,突然闻到便盆里泛起一股水果的甜味。
我手头有一份《健康报》,上面有篇文章说,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一般都有甜味,还说肾结石和糖尿病的关系密切,而我多年前就有肾结石。
一种恐惧感骤然膨胀,我不禁大声惊呼起来……母亲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问我怎么了?我像是遇到救星一样,把心中的恐惧和担心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母亲听完,俯身闻了一下,说:“哪有什么甜味啊?你别乱想了!”说完,母亲颤颤巍巍地倒便盆去了。
我没心思去听母亲说什么,也没留意母亲在干什么,只顾躺在病床上抹眼泪了。
不一会,母亲回来了,欣喜若狂地告诉我:“娜娜,你没有糖尿病!”母亲不是医生,又没多少文化,我当然不会相信她的这个结论,就问:“你怎么知道?”真的不是糖尿病!我用手指蘸了点,尝了,一点都不甜!”母亲高兴地说着,孩子似地伸出了一根手指晃了晃。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五个手指的名字吗?
(引导幼儿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学习发好字音。
)
2.师:下面我们来玩“五个手指起床了”的游戏,老师说到哪个手指起床了,你们就把那个手指伸出来。
(带领幼儿玩游戏,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
)
二、学习动词,理解儿歌的内容
1.教师: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种动作。
教师演示儿歌中的手指动作。
食指拇指碰碰,让幼儿看看像什么动物的嘴,(小鸡)。
做食指中指并拢分开(像剪刀)。
捏个拳头敲敲(像榔头)。
做翘起拇指(是赞扬)。
2.幼儿模仿儿歌中的动作。
三、学习儿歌
1.教师边做动作边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歌谣,题目叫《手指谣》。
教师边做动作边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3.师:下面我们看着图,一起来念一念儿歌
(启发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来记忆和学习儿歌。
)
4、幼儿与同伴面对面表演儿歌。
四、仿编儿歌。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
刚才我们用手指做出了小鸡、剪刀、榔头和夸赞别人的动作,还可以变做什
么呢?
手指谣
食指拇指碰碰,
做只小鸡叫叫:
叽,叽,叽!
食指中指并拢,
做把剪刀玩玩:
嚓,嚓,嚓!
五个手指捏捏,
做个鎯头敲敲,
咚,咚,咚!
伸出拇指翘翘,
夸你戴上红花:
好,好,好!。
如何5 指操作方法
5指操作方法是一种在智能手机或触摸屏设备上进行手指手势操作的方法。
下面是常见的5指操作方法:
1. 五指捏合:将五指放在屏幕上,然后将它们一起向内捏合。
这个手势可以用于缩小屏幕上的图片、网页或应用程序。
2. 五指展开:将五指放在屏幕上,然后将它们一起向外展开。
这个手势可以用于放大屏幕上的图片、网页或应用程序。
3. 五指上划:将五指触摸屏幕,然后向上滑动。
这个手势可以用于返回主屏幕或进入多任务视图。
4. 五指下划:将五指触摸屏幕,然后向下滑动。
这个手势可以用于打开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
5. 五指左右划:将五指触摸屏幕,然后向左或向右滑动。
这个手势可以用于切换屏幕上的应用程序或在多任务视图中切换应用程序。
这些5指操作方法可以根据具体设备和操作系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可能需要在设备的操作指南或设置中查找详细的指导。
手指头5个手指的说法手指头5个手指的说法手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身体部位,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手指头”实际上是指手上的五个指头。
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下,我们会使用不同的词汇来形容这五个手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节:基本概述1. 手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为常用的词汇就是“手指”。
它是一个泛称,用来形容人类手部末端的肢体结构。
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包括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
2. 手足在古代汉语中,“手足”是一个统称,用来形容人类四肢末端的肢体结构。
后来随着语言演变,“手足”逐渐分化成了两个词汇,“手”和“足”,分别用于形容上肢和下肢。
第二节:各种说法1. 手掌“掌”字原本是一个泛称,早期用于形容动物或鸟类等爬行动物脚掌或鸟爪子上的肉垫。
后来逐渐演变为人类双手掌心的称呼,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
因此,“手掌”就是指手的掌心部分,不包括手指。
2. 手心“手心”和“手掌”很相似,但是它更强调的是手掌中央的凹陷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说“把东西放在手心里”,这时候我们指的就是双手合拢后,中间形成的凹陷部分。
3. 指头“指头”和“手指头”是同义词,都用来形容人类手部末端的肢体结构。
在口语中,“指头”更为常用,在书面语言或正式场合中则多用“手指头”。
4. 拇指“拇指”是五个手指中最短、最粗、最灵活的一个。
它与其他四个手指不同之处在于只有两个关节而非三个关节,这使得它能够做出更多种类的动作。
拇指可以单独弯曲,并且能够与其他四个手指一起协作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5. 食指“食指”又称“示指”,是五个手指中最长、最细、最敏感的一个。
它通常被用来做出一些精细的动作,如按键、切割、拨弦等。
在文化上,“食指”还有“点菜”的意义,表示对某种食品的喜爱或推崇。
6. 中指“中指”是五个手指中长度排第二的一个,通常被用来做出一些精细的动作,如书写、绘画、打字等。
在西方文化中,“中指”还有比较负面的含义,表示蔑视或挑衅。
幼儿五个手指头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幼儿的五个手指头: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学会分辨和说出五个手指头。
•练习使用手指头进行简单的活动和游戏。
二、教学准备•幼儿专用的卡片或插画,上面画有五个手指头的图示。
•适当的音乐或儿歌。
三、教学步骤1.导入:播放一段适合幼儿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晃动手指头,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2.引导认识手指头:用卡片或插画,向幼儿展示五个手指头的图示,依次介绍每个手指头的名称,同时示范一下。
–大拇指:指向自己的拇指并说出“大拇指”。
–食指:指向自己的食指并说出“食指”。
–中指:指向自己的中指并说出“中指”。
–无名指:指向自己的无名指并说出“无名指”。
–小指:指向自己的小指并说出“小指”。
3.引导幼儿模仿:鼓励幼儿跟着说出手指头的名称,并进行模仿动作。
可以示范一下,由老师领读手指头名称并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让幼儿依次模仿。
4.游戏时间: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巩固幼儿对手指头的认识。
–游戏一:数数手指头。
让幼儿轮流数数自己的手指头,可以从大拇指开始,数到小指,反复进行。
–游戏二:猜猜手指头。
老师或幼儿随机伸出一个手指头,其他幼儿要猜猜是哪个手指头,并说出手指头的名称。
–游戏三:找出手指头。
在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隐藏着五个手指头,让幼儿辨认并说出手指头的名称。
5.练习动作:让幼儿用手指头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和动作。
–抓物体:用大拇指和食指可以模仿抓取小物体的动作。
–拍手:用五个手指头拍掌。
–张开手掌:让幼儿张开手掌,模仿展开手指头的动作。
6.结束:通过鼓掌和表扬的方式结束教学活动,同时复习一下五个手指头的名称。
四、教学延伸•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他们的手指头,例如在洗手、穿衣等过程中,鼓励幼儿自己数数手指头。
•可以制作手工艺品,让幼儿用手指头按压在纸上,留下手印,然后画上五个手指头的图案,强化对手指头的认识。
•配合相关的儿歌或歌谣,让幼儿通过唱歌的方式记住手指头的名称和顺序。
手指1到5指的专业术语1. 大拇指呀,在医学上叫拇趾或者拇指。
这大拇指可就像个大力士,啥重活累活都得它先上。
比如说你拧开一个很紧的瓶盖,是不是下意识就用大拇指去抵住瓶盖边缘呀?它的力气最大,能给你帮大忙呢。
2. 食指呢,也叫示指。
嘿,这食指可机灵啦,就像个小指挥家。
你看,当你指东西的时候,多半是用食指吧?像在图书馆里,小明想让小红看那本特别的书,就会伸着食指说:“看,就是那本!”它总是冲在最前面给大家指示方向。
3. 中指啊,它的学名就是中指。
这中指可有点小傲娇呢,在手指家族里它最长。
有时候它还像个小旗杆,你把手举起来的时候,它就像旗杆似的立在中间。
就像在一群小伙伴里,有个长得最高的,总是特别显眼,中指就是这么个存在。
4. 无名指,也被叫做环指。
哎呀,无名指就像个低调的小绅士。
你知道结婚戒指为啥戴在无名指上不?有人说无名指上有根血管直接连着心脏呢。
就像爱情默默藏在心里,无名指也是默默地待在那儿,但是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像小莉和小辉结婚的时候,小辉轻轻地把戒指套在小莉的无名指上,那场面可温馨啦。
5. 小拇指呀,它叫小指。
这小拇指就像个小跟班,小小的,萌萌的。
你和别人拉勾的时候,小拇指就派上用场了。
比如两个小朋友约定好了一件事,就会伸出小拇指,勾在一起,还念念有词:“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它虽然小,但是在这种约定的时候可起着大作用呢。
6. 大拇指,这个“大个头”在手部功能里是顶梁柱。
想象一下,没有大拇指,你怎么稳稳地握住笔写字呢?就像盖房子没有大梁,整个房子都会塌掉一样。
它的力量和灵活性对我们日常的抓握动作太重要了,它可是手指里的关键先生呢。
7. 食指就像个探险家,总是充满好奇地去探索世界。
不管是触摸新奇的小物件,还是指向远方未知的东西,它都一马当先。
你要是在森林里,想告诉同伴那边有个好玩的小动物,食指就会立马指向那个方向,简直就是手指界的哥伦布啊。
8. 中指,虽然有时候被人调侃,但它在手部平衡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到10标准手势首先,我们来介绍1到10标准手势的基本形态。
1到10标准手势是指用手指表示数字1到10的手势,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手指姿势。
比如,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表示数字1,食指表示数字2,中指表示数字3,无名指表示数字4,小指表示数字5。
而表示数字6到10时,则需要用两只手来配合完成。
这些手势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记忆。
接下来,我们将逐个介绍1到10标准手势的具体形态和用法。
首先是数字1,用大拇指竖直伸出,其他四指握成拳头。
数字1通常用于表示“第一”、“最好”等含义。
数字2,则是用食指和中指伸出,其他三指握成拳头。
数字2通常用于表示“第二”、“两个”等含义。
数字3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伸出,其他两指握成拳头。
数字3通常用于表示“三个”、“第三”等含义。
数字4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出,大拇指握成拳头。
数字4通常用于表示“四个”、“第四”等含义。
数字5则是用五个手指全部伸出,通常用于表示“五个”、“第五”等含义。
当表示数字6时,需要用两只手,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伸出,两只手相互对齐。
数字7是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伸出,两只手相互对齐。
数字8是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伸出,两只手相互对齐。
数字9是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伸出,两只手相互对齐。
最后,数字10是用两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出,两只手相互对齐。
在日常生活中,1到10标准手势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简单的计数和交流。
比如,在购物时,商家可以用手势表示价格,顾客也可以用手势表示数量。
在学习时,老师可以用手势帮助学生记忆数字。
在体育比赛中,裁判可以用手势表示比分。
在旅行时,游客可以用手势询问路人关于方向和距离。
在聋哑人士的交流中,手势更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总之,1到10标准手势作为最基础的手势之一,其形态简单直观,用法广泛灵活。
5 手指《手指》教学设计:A案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课前准备: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2.自学题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1.自读课文,填表格.手指名称优点缺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小学教案《手指》教学设计_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转载本站文章,请务必注明来源信息!。
五个手指的对话作文
夜深了,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在这静静的深夜里,房间里传来了五个手指兄弟的对话。
大拇指首先说话,他摇摇头叹口气说:“我是五个指头中最累的,是主人用的最多的。
按电梯,翻书,拿斧头,把不平的东西压平都是我的工作,我是你们中最辛苦的了,你们谁都比不过我!”
“要说最累的,应该就是我!”食指哭着说:“小主人什么都不会做,害得我总是伤痕累累的。
一次劳动课,小主人不会用针线缝口袋,针头老是扎进我的身体,弄得我满身鲜血淋淋的。
我总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
这时,中指坐了起来,接着说:“咱们真是同病相怜,小主人写字时,我必须弓着腰和你们俩合作,用勃子去撑笔杆,瞧,这儿都磨掉了一块皮,还有一条伤痕。
”“咱们的命运真惨!
“不要说了,说什么你们也不如我,看我身体敏捷,动作迅速,每当小主人弹钢琴时,我都得受最重的苦,特别是那首《丰收锣鼓》几乎都是要我弹。
你们几个呢?哼,简直就是扮演者的一部分了,而我却是主角。
”无名指说完便骄傲地把头扭了过去。
这时,小指也忍不住,也出了声:“我比你们还惨,我每天被冻得像一根小红萝卜头,你们怎么体会得了?”说完就缩进了被子。
终于,在悲痛的叹息中,五兄弟伸展着疲惫的身子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