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24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2019 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科附答案江西上饶二中)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数学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 1 .设会集,会集,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2.已知函数定义域是,则的定义域A.B.C .D. 3 .“ ”是“函数在上单调递加”的 A .充分不用要条件 B .必需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需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用要条件 4. 以下四个图中 , 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5 .若幂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则它在点 A 处的切线方程是A.B . C.D.6 .函数的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 (0,1) B. (1,2)C. (2,3)D. (3,4) 7.已知定义在 R上的偶函数,在时,,若,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D. 8 .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A.奇函数 B .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非奇非偶函数9.设函数,若互不相等的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 C. D . 10 .己知是定义在 R上的增函数,函数的图象关于点 (1 ,0) 对称,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A . (3,7) B . (9,25) C . (13,49] D . (9,49) 11 .设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当时,对全部的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A.B.或 C.或或 D.或或 12.已知函数满足,当时,函数在内有 2 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 13. 若函数在其定义域上为奇函数,则实数. 14. 已知命题 : 关于的方程在有解;命题在单调递加;若“ ”为真命题,“ ”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5. 已知幂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 16 .关于函数,有以下 4 个命题:①任取,都有恒成立;②,关于全部恒成立;③函数有3 个零点;④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则此中全部真命题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 分)已知会集,.(1)分别求,;(2)已知会集,若,务实数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幂函数,为偶函数,且在区间内是单调递加函数.(1)求函数的分析式;(2)设函数,若对任意恒成立,务实数的取值范围.资*19. (本小题满分12 分)已知函数,是偶函数.(1)求的值;(2)若方程有解,务实数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定义域;(2)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加,求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 分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1)求,的值;(2)证明:函数在上是减函数;(3)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务实数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1)若函数有零点,求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有两个异相实根,求的取值范围.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答案理科数学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题号答案A$DACCCBBDCD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3. 14. 15. 16.①③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即,,,,即,,;,(2)由(1)知,当当 C 为空集时,资* 源%库当 C为非空会集时,可得综上所述 18. (1);(2). 19. (1);(2). 20. (1);(2). 21. (Ⅰ)(1)∵ 是上的奇函数,∴ ,即,解得,从而有,又知,解得.当,时,,∴ ,∴ 是奇函数.从而,吻合题意.(2)证明:由( 1)知,设,则,∵,∴ ,∴ ,即.∴函数在上为减函数.(3)∵ 是奇函数,∴不等式,.∵是上的减函数,∴ ,即对全部,有,从而,解得. 22. (1)∵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函数的值域是,要使函数有零点,则只需,∴ 的取值范围是;(2)∵方程有两个异相实根,∴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一样的交点;∵ ,∴其对称轴为,张口向下,最大值为.由( 1)知,函数的值域是,即的最小值为,∴ ,即,故的取值范围是.。
2019届江西省高三2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维持B. 内环境溶质微粒越少,渗透压越大C. 毛细淋巴管堵塞可能导致组织水肿D. 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B. 自身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抗原C. 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 T 细胞不能D. 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3. 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B. 农业上可以应用赤霉素打破种子的休眠C. 2 , 4﹣D 是一种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D. 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4. 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 B 、 D 基因。
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 A 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 AaBD 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 =2 : 1 : 1,则导入的 B 、 D 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A. 均在 1 号染色体上B. 均在 2 号染色体上C. 均在 3 号染色体上D. B 在 2 号染色体上 ,D 在 1 号染色体上5. 图为噬菌体感染细菌后,细菌内放射性 RNA 与噬菌体 DNA 及细菌 DNA 的杂交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3 H- 尿嘧啶用以标记 RNAB. 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 RNA 为相应 DNA 的转录产物C. 第 0min 时,与 DNA 杂交的 RNA 来自噬菌体及细菌 DNA 的转录D. 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噬菌体 DNA 的转录增加,细菌 DNA 转录受到抑制6. 某生态系统中有 a 、 b 、 c 、 d 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 , d 为分解者,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 b 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的甲表示 b 的同化能量,乙表示 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 丙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 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K 值D. 图中 d 的能量全部来自 b 生物二、综合题7.( 1 )图示过程体现了下丘脑既参与______________ 调节,也参与___________ 调节,图中胰岛和骨骼肌属于______________ 。
2019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二.(本题有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1/v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四边形BB′C′C 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C.四边形面积ABB 'A '表示质点运动时间D.1/v -x 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1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当A 物体被水平抛出的同时,B 物体开始自由下落(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曲线AC 为A 物体的运动轨迹,直线BD 为B 物体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相交于O 点,则两物体( ) A. 在O 点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等 B. 在O 点时重力的功率一定不相等C.A 、B 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动量变化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A 、B 两物体从开始到相遇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不相等16.在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烘干房内,果农用图示支架悬挂葡萄。
OA 、OB 为承重的轻杆,AOB 始终在竖直平面内,OA 可绕A 点自由转动,OB 与OA 通过铰链连接,可绕0点自由转动,且OB 的长度可调节,现将新鲜葡萄用细线挂于0点,保持OA 不动,调节OB 的长度让B 端沿地面上的AB 连线向左缓慢移动,OA 杆所受作用力大小为F 1,OB 杆所受的作用力大小为F 2,∠AOB 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1逐渐变大,F 2先变小后变大 B .F 1先变小后变大,F 2逐渐变大 C .F 1逐渐变小,F 2逐渐变小 D .F 1逐渐变大,F 2逐渐变大17.如果地球的质量可以由表达式M=Gca b求出,式中G 是引力常量,a 的单位是m/s,b 是a 的指数,c 的单位为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b=2,c 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a 是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运动的速度,b=2,c 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C.a 是第一宇宙速度,b=4,c 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a 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b=2,c 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18.如图所示,一辆有四分之一圆弧的小车停在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静止开始由车的顶端无摩擦滑下,且小车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值是( )A .2mgB .mgC .52mgD .32mg1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三角形滑块置于水平光滑的地面上,三角形的底边长为L,斜面亦光滑,当质量为m 的滑块(看作质点)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 ) A ,M 与m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m 沿斜面滑到底端时,M 移动的位移大小为Mm mLC, m 对M 的冲量大小等于M 的动量变化量 D,m 克服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 增加的动能2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 、B 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 、B 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静止时,A 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 、B 无滑动,则( ) A .速度可以向左,加速度可以小于μg B .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C .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D .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21.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玻璃管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管内底部竖直放置处于自然长度的轻质弹簧。
2019届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级·物理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其中1~7小题为单选题,8~1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26/t m s υ=,该质点在2t s =时的速度和2t s =到3t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m/s 39m/sB .24m/s 38m/sC .12m/s 19.5m/sD .24m/s 13m/s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30~t 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B .甲质点在10~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23~t t 时间内的加速度相同C .甲质点在10~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20~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在3t 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由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弹簧水平,两球间距为R 且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则弹簧的原长为( )A .mg R k +B .2mg R k+C RD R + 4.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 、BM 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则( )A .a 球最先到达M 点B .b 球最先到达M 点C .c 球最先到达M 点D .b 球和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 点5.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b ,悬挂于O 点.现在两个小球上分别加上水平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 球上的力大小为F 、作用在a 球上的力大小为2F ,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则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cos F θB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 m g +C .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D .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7.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则乘客(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 )A .处于超重状态B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 .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 .所受合力竖直向上8.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 点,后又滑回至a 点,c 是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上滑至b 所用时间为t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物块从c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 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B .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C .物块下滑时从b 运动至c 所用时间为2D .物块上滑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9.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晚10时0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入轨并正常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如图.关于“天宫二号”与火箭起飞的情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运载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反作用力,火箭获得向上的推力C.运载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D.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向下喷气,但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10.如图所示,在固定好的水平和竖直的框架上,A、B两点连接着一根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的不可伸长的细绳,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按照以下的方式缓慢移动细绳的端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拉力变小B.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拉力不变C.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拉力变小D.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拉力变大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1.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结点为O,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如图甲所示;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B上,如图乙所示.(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a.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a、b长度要相同b.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要测量图甲和图乙中橡皮筋的长度d.要记录图甲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e.要记录图乙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2)对该实验“两条相同的橡皮筋”的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橡皮筋的材料和原长相同即可b .橡皮筋的材料和粗细相同即可c .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1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C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 .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且间距1x 、2x 、3x 、3x 、4x 、5x 、6x 已量出分别为3.09 cm 、3.43 cm 、3.77 cm 、4.10 cm 、4.44 cm 、4.77 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 与所受外力F 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 —F 图线,如图所示.图线 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 =kg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
2019届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其中1~7小题为单选题,8~1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26/t m s υ=,该质点在2t s =时的速度和2t s =到3t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m/s 39m/sB .24m/s 38m/sC .12m/s 19.5m/sD .24m/s 13m/s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30~t 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B .甲质点在10~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23~t t 时间内的加速度相同C .甲质点在10~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20~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在3t 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由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弹簧水平,两球间距为R 且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则弹簧的原长为( )A .mg R k +B .2mg R k+ C .23mg R + D .3mg R + 4.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 、BM 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则( )A .a 球最先到达M 点B .b 球最先到达M 点C .c 球最先到达M 点D .b 球和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 点5.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b ,悬挂于O 点.现在两个小球上分别加上水平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 球上的力大小为F 、作用在a 球上的力大小为2F ,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则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cos F θB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 m g +C .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D .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7.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则乘客(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 )A .处于超重状态B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 .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 .所受合力竖直向上8.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 点,后又滑回至a 点,c 是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上滑至b 所用时间为t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物块从c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 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B .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C .物块下滑时从b 运动至c 所用时间为22t D .物块上滑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9.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晚10时0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 —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入轨并正常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如图.关于“天宫二号”与火箭起飞的情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天宫二号”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运载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反作用力,火箭获得向上的推力C.运载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D.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向下喷气,但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10.如图所示,在固定好的水平和竖直的框架上,A、B两点连接着一根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的不可伸长的细绳,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按照以下的方式缓慢移动细绳的端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拉力变小 B.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拉力不变C.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拉力变小 D.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拉力变大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1.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结点为O,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如图甲所示;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B上,如图乙所示.(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a.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a、b长度要相同b.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要测量图甲和图乙中橡皮筋的长度d.要记录图甲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e.要记录图乙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2)对该实验“两条相同的橡皮筋”的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a.橡皮筋的材料和原长相同即可 b.橡皮筋的材料和粗细相同即可c.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1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C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 .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且间距1x 、2x 、3x 、3x 、4x 、5x 、6x 已量出分别为3.09 cm 、3.43 cm 、3.77 cm 、4.10 cm 、4.44 cm 、4.77 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 =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 与所受外力F 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 —F 图线,如图所示.图线 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 = kg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
江西上饶二中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理科附答案)wWw高三年级数学月考试卷(理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复数满足,则()A.B.C.D.2.函数,的值域是()A.B.C.D.3.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B.C.D.4.已知集合,集合,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②③④A.4B.3C.2D.15.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ZB.ZC.ZD.Z6.设函数,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的一个周期为B.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C.的一个零点为D.在上单调递增7.若二次函数对于一切恒有成立,则的最小值是()A.0B.2C.D.-38.函数是()A.周期为的奇函数B.周期为的偶函数C.周期为的奇函数D.周期为的偶函数9.若方程在区间上有两个不相等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D.10.将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像.若在上为增函数,则的最大值为()A.B.C.D.11.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B.C.D.12.设函数满足,,则时,()A.有极大值,无极小值B.有极小值,无极大值C.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D.既无极大值,也无极小值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函数则使得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14.把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函数图像的解析式为.15.函数的最大值为.16.已知函数,R.若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且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为.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必要计算过程,推理步骤和文字说明,共70分)17.(本小题满分10分)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1)求,的值;(2)若,求边的长.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向量,,.(1)求角的大小;(2)若,,求边长的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向量m,n,mn.(1)求角的大小;(2)若,,成等差数列,且,求边的长.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若,求的极值;(2)若对于任意的,,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求的定义域与最小正周期;(2)讨论在区间上的单调性.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讨论的单调性;(2)设,当时,,求的最大值.数学参考答案(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9届江西省上饶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依序排列上交。
8、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自行保管,以供教师讲评分析试卷使用。
一、选择题(其中1~7小题为单选题,8~1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26/t m s υ=,该质点在2t s =时的速度和2t s =到3t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m/s 39m/sB .24m/s 38m/sC .12m/s 19.5m/sD .24m/s 13m/s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30~t 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B .甲质点在10~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23~t t 时间内的加速度相同C .甲质点在10~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20~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在3t 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由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弹簧水平,两球间距为R 且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则弹簧的原长为( )A .mg R k +B .2mg R k+ C .3R k+ D .3R k + 4.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 、BM 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则( )A .a 球最先到达M 点B .b 球最先到达M 点C .c 球最先到达M 点D .b 球和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 点5.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b ,悬挂于O 点.现在两个小球上分别加上水平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 球上的力大小为F 、作用在a 球上的力大小为2F ,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则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cos F θB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 m g +C .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D 7.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则乘客(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 )A .处于超重状态B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 .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 .所受合力竖直向上8.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 点,后又滑回至a点,c 是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上滑至b 所用时间为t ) A .物块从c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 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B .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C .物块下滑时从b 运动至c所用时间为2t D .物块上滑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9.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晚10时0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 —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升()A .“天宫二号”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运载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反作用力,火箭获得向上的推力C .运载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D .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向下喷气,但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10.如图所示,在固定好的水平和竖直的框架上,A 、B 两点连接着一根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的不可伸的是( )A .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 ′点,拉力变小B .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 ′点,拉力不变C .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 ′点,拉力变小D .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 ′点,拉力变大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1.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结点为O ,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 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如图甲所示;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B 上,如图乙所示.(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 .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a 、b 长度要相同b .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 .要测量图甲和图乙中橡皮筋的长度d .要记录图甲中结点O ′的位置及过结点O 的竖直方向e .要记录图乙中结点O ′的位置及过结点O 的竖直方向(2)对该实验“两条相同的橡皮筋”的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橡皮筋的材料和原长相同即可b .橡皮筋的材料和粗细相同即可c .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1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C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 .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且间距1x 、2x 、3x 、3x 、4x 、5x 、6x 已量出分别为3.09 cm 、3.43 cm 、3.77 cm 、4.10 cm 、4.44 cm 、4.77 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 =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 与所受外力F 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 —F 图线,如图所示.图线 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 = kg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Na:23Cl:35.5K:39Cr:52Mn:55 Ba:137Ag:108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应选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噬菌体染色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选用新鲜肝脏中的H2O2酶做实验材料C.在“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产物不同,即酒精和CO2构成对照实验D.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不需要设计多组对照实验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小则代谢越强C.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在生物膜上D.酶通过提供能量和降低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3.图中 a、b、c 表示物质运输的几种类型,▲、■、○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P、Q 分别表示细胞的两侧。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P 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B.b 过程载体在运输物质的同时有ATP 水解放能C.c 过程不能实现细胞外界物质进行选择性吸收D.a 过程中,X 离子和Y 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4.2018年10月1日,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因为在肿瘤免疫领域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有关恶性肿瘤(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人体细胞内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C.癌细胞对各种凋亡诱导因子的敏感性增强D.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5.将单基因杂合子的某植物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其中的隐性个体。
利用余下的植株进行两种不同的实验:①让其所有植株之间相互传粉;②全部让其自交。
①②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显性性状的子代所占比例分别为()A.3/8、1/6 B.8/9、5/6 C.7/12、5/6 D.2/3、7/96.右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体内细胞进行分裂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可表示人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分裂过程图B.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此细胞发生了显性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D.若该动物为雄性,则该细胞可分裂形成的精细胞有两种基因型7.《新修本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中药学著作,记载药物844种。
其中有关用“青矾”制备“绛矾”的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
”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A.Fe2O3B.FeSO4·7H2O C.Na2SO4·10H2O D.CuSO4·5H2O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浓盐酸分别和MnO2、KClO3反应制备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 AB.1molH2O最多可形成4N A个氢键C.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1L中,硫酸和水电离的H+总数为0.01N AD.常温常压下,O2与O3的混合气体16g,分子总数为N A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的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人选美国2016年十大创新术。
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C.利用该装置不但可减少CO2的排放,还可利用二氧化碳资源D.该装置中的两电极材料均被消耗,需定期补充、更换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1/4,离子化合物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与Y属于同一主族,NY2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和W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2Y>X2W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2-< Z2+ < N-< W2-C.ZX2和NY2中化学键一致,且微粒个数之比均为1∶2D.盐酸加入硫化钠中生成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可证明非金属性:N > W12.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pH相等的①NH4Cl、②NH4Al(SO4)2、③NH4HSO4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B.HA的电离常数K a =4.93×10−10,则等浓度的NaA、HA混合溶液c(Na+)>c(HA)>c(A−)C.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与c(HCO3−)的比值将减小D.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酸性HF >CH3COOH,则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c(F−)>c(K+ )− c(CH3COO−)13.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PAE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B.CPA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CPAE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D.CPAE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t1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B.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比a车的大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率比a车的大15.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s=20t-2t2(s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A.25m B.50m C.100m D.200m16.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v=gr,可知v A<v B<v C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A>F B>F CC.向心加速度a A>a B>a C D.运动一周后,C先回到原地点17.图中K、L、M为静电场中的三个相距很近的等势面。
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后,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按a→b→c→d→e轨迹运动。
已知电势U K<U L<U M。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粒子在bc段做减速运动B.粒子带负电C.粒子在b点与d点的速率大小相等D.粒子在c点时电势能最大18.光滑的圆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管连同底座总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一光滑的小球开始时位于轨道底端A点,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管的直径,且远远小于轨道半径R,现给小球一初速度,小球开始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整个过程轨道与底座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点位于轨道顶端,轨道上的C、D两点位于过圆心O的水平线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过最高点时对轨道下壁有压力B. 当小球位于圆弧BD之间时,地面对底座的摩擦力向右C. 小球在轨道底端A点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D. 当小球位于圆弧AC之间时,地面对底座的摩擦力向右19.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墙的压力减小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D.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20.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相互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
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
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 > OB,则:()A. 星球A的质量一定小于星球B的质量;B. 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小于星球B的线速度;C. 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总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D. 双星的总质量一定,双星间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21.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分别固定在a、b、c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O点和另一个顶点d点处,两点相比()A.d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O指向dB.+q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C.d点的电势小于O点的电势D.d点的电场强度小于O点的电场强度第Ⅱ卷(共174分)22.(9分)(1)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加速度a与合外力F和质量m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b.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2)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A.利用公式计算;B.根据利用逐差法计算。
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比较合理。
23.(6分)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4.(13分)如图所示,遥控赛车比赛中一个规定项目是“飞跃壕沟”,比赛要求:赛车从起点出发,沿水平直轨道运动,在B点飞出后越过“壕沟”,落在平台EF段。
已知赛车的额定功率P=10.0W,赛车的质量m=1.0kg,在水平直轨道上受到的阻力f=2.0N,AB段长L=10.0m,BE的高度差h=1.25m,BE的水平距离x=1.5m。
若赛车车长不计,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1)若赛车在水平直轨道上能达到最大速度,求最大速度v m的大小;(2)要越过壕沟,求赛车在B点最小速度v的大小;(3)若在比赛中赛车通过A点时速度v A=1m/s,且赛车达到额定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