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六单元《与诗同行》第5课A卷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与诗同行》同步检测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22分)1. (8分)课外阅读。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 摘花瓣做什么呀?”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
(2)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简要写在下面。
2. (2分)从对面走过来()个人,一边走一边谈话。
A . 两B . 二C . 俩3. (6分)慧眼识字。
健建键________盘________康________设峡陕狭________窄山________________西4. (2分)修辞辨析。
①一群灰鸽在我们面前大摇大摆的散步。
________②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________5. (4分)选词填空详细仔细①王宁做什么事情,都非常________。
②张晶的这篇文章,写得十分________。
赣州市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与诗同行》同步练习A卷一、基础运用 (共10题;共71分)1. (6分)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________隔zhī zhǐ一水间________jiān jiàn数重________山chóng zhòng 那畔________bàn pàn意万重________chóng zhòng聒________碎guō guā2. (4分)根据拼写汉字。
shīhún luòpòzhèněr yùlóng jūn lièmáng l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3分)词语大练兵。
(1)把下列词语填写完整。
(________缘________故) ________大笑垂________丧________ 重振________________勃勃不动________(2)仿照括号的词语,再写两个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3)选词填空。
①在上学的路上,同学们________地谈论昨晚那场足球赛。
②小刚讲的故事逗得大家________③面对严厉的教官,他________,镇定自如。
4.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戎________ 诸________ 竞________ 唯________ 常________猪________ 者________ 竟________ 难________ 尝________5. (8分)组词。
菜____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____妆________、________ 劳________、________6.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个小东西被她放倒地面上。
②清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7. (4分) (2019四下·黔东南期末) 给下列句子选择对应的修辞手法。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与诗同行同步测试A卷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带着问题来念书。
( 共 2 题;共 11 分)1.(9 分)回首课文《香港,绚丽的明珠》,回答下边的问题《香港,绚丽的明珠》一课介绍了香港的________和 ________。
第一自然段先整体介绍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________。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详细介绍了香港。
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主题,颂扬了香港真是“________”与课文开头________ 。
2.(2 分)读课文《与诗同行》,想想回答以下问题。
苏小妹给诗加的“腰”是 _____。
A.摇、映B.舞、隐C.扶、失二、在书写完整正确的一组后边打“√”。
( 共 1 题;共 2 分 )3.(2分)以下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委宛摇篮赚钱锦缎B.湛蓝优患高耷诉苦C.梦幻倒塌鼓舞斑点三、比一比,快乐组词语。
( 共 1 题;共 12 分)4.( 12 分)辨字组词。
坪 ________例________戒________评 ________列________诫________径 ________挑________规________经 ________桃________现________四、修辞方法我会填。
( 共 3 题;共 15 分)5.(7 分)下边句子使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在横线上写出来。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________②秋季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容,她们正在向着我们点头浅笑呢!________③山坡上,大路边,村庄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焚烧起来了。
________④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与诗同行》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10题;共62分)1. (8分)看拼音,写词语。
péng pài qǐdíguǐ dào lǎng sò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ín éyì jìng huā gěng yī wē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分)据意写词。
①有节奏的诵读。
________②纤细而柔弱。
________③亲热的紧靠着。
________④过去经历的事情再次在脑子里显现。
________⑤死板,不灵活。
________3. (6分)准确连线(诗题与作者连线)。
李白________ ①《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王维________ ②《寻陆鸿渐不遇》张籍________ ③《逢入京使》岑参________ ④《子夜吴歌》高适________ ⑤《秋思》僧皎然________ ⑥《山居秋暝》4. (12分)比一比,组词语。
轨________ 喂________ 梗________ 萤________ 隐________ 映________仇________ 偎________ 硬________ 荧________ 稳________ 殃________5. (5分)句子加工厂。
①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被”字句)②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反问句)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缩句)④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⑤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
与诗同行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机灵.(línɡ linɡ)森.林(shēn sēn)逸.闻趣事(yì yí)思索.(suǒ shuǒ)皎.洁(jiǎo jiāo)澎.湃(pénɡ pēnɡ)二、读拼音,写词语。
jiè shào liú chuán ī tài duàn duàn ùù()()()()lǎnɡ sònɡ tiào wǔ liú tǎnɡ rónɡ wéi yì tǐ()()()()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大——富足——欢笑——减少——讨厌——疏——四、填空。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
2、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A、比拟B、夸张(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过的诗句填空。
1、现代人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2、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拔,我豁然开朗,真是“”。
3、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六、请分别写出带有“花”、“鸟”、“鱼”这些事物的诗句。
花:鸟:鱼:部分答案:一、linɡ sēn yì suǒ jiǎo pénɡ二、介绍流传姿态断断续续朗诵跳舞流淌融为一体三、窄小贫穷哭泣增加喜欢密四、1、赋比兴2、(1)A (2)B五、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六、参考答案,不唯一。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与诗同行》同步检测(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20分)1. (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北京——澳大利亚在北京动物园,有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名字叫盼盼。
他有一个叫亚特的袋鼠朋友,住在澳大利亚。
一天早上,盼盼打开电脑,收到了亚特的电子邮件:“盼盼,秋天到了,树叶黄了。
我用树叶做了好多书签,选最漂亮的送给你做礼物。
书签已用信封装好邮寄出来了,你很快就会收到。
”盼盼揉揉眼睛,朝窗外看看,小草青青的,树叶绿绿的,迎春花艳艳的,粉红粉红的桃花开得正欢哩!“明明是春天,亚特却说是秋天,真糊涂,把季节都弄错了。
”盼盼对妈妈说。
可妈妈却说:“你是对的,亚特也没错。
”多有趣呀,春天收到秋天的礼物!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在横线上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的树叶 _______的小草 _______的桃花(2)你读懂了短文的内容吗?下面的说法不对的是()。
A . 盼盼是一只住在北京的大熊猫B . 亚特生活在澳大利亚C . 盼盼得到的书签是亚特用春天的树叶做成的2. (2分)找出下列词语中有误的一项:()A . 兄弟票房乐呵呵鼻涕B . 可玲照顾寡妇照料C . 抚养麻烦怀疑照料D . 吆喝佩服严肃薄荷3. (5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承担一切辛苦和埋怨。
办事不辞劳苦,不计较别人的埋怨。
_______②指非常忠诚的心。
_______③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_______④艰苦到了极点。
形容极其艰苦。
_______⑤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_______4. (4分)一般来说,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觉度来进行。
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觉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与诗同行》同步检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31分)1. (14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杨时是宋朝学者。
他年轻时很爱好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吵起来。
为了尽(jǐn jìn)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jiào jué)。
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们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
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
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
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
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程颐被他们尊师好(hào hǎo)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选出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尽(jǐn jìn)_______快午觉(jiào jué)_______好(hào hǎo)_______学(2)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你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写在后边的横线上:_______2. (2分)下列四个词语中第()没有错别字。
A . 泌人心脾B . 致高无尚C . 前赴后继D . 落慌而逃3. (4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随着风飘扬。
_______②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气势猛,力量强。
_______③怀着敬意观看。
海之南教育集团保亭海之南实验学校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与诗同行之第4课指南(A卷)课时:1课时评分:课题:《给诗加“腰”》备课人:陶敏审核人:学习目标:1.赏析诗歌,激发我们对诗歌的兴趣。
2.推敲诗歌字句,尝试给诗填字,补充诗句,初步感受诗歌魅力。
措施:1.搜集有关《给诗加“腰”》的资料然后25分钟讨论分析二、三、四、五大题并订正答案。
2.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后15分钟对二、三、四、五大题的理解进行展示。
一、一起读课文(5分钟)1、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朗读收获是。
二、课题大揭秘(1分钟)这篇课文通过讲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给诗加“腰”的传说,告诉我们琢磨字眼的重要性。
三、词语会理解。
我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4分钟)1.逸闻趣事:2.皎洁:3.略胜一筹:四、文本会分析。
(7分钟)1、默读课文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钟)2、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试着概括段意。
(4分钟)五、我会填图表。
(7分钟)六、我会来展示(15分钟)内容:展示第三、四、五大题。
措施:1、根据问题的特点可以采取小组、个人的形式或充当老师的角色等来进行展示。
2、潜能生展示,中等生点评,优等生质疑。
3、各小组展示完毕,小组长小结。
七、小结: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小结。
(1分钟)人物给诗加“腰”苏东坡清风()细柳,淡月()梅花黄山谷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苏小妹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英文名中文名班级学号- 1 -。
三明市语文六年级上册与诗同行同步测试A卷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共2题;共17分)1. (2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A . 诗句的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B . 诗句表达了诗人宁折不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
C . 诗句表现了诗人不甘平凡,一心想当英雄的情怀。
2. (15分)《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
课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此外,________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泉水从那个深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打“√”。
(共1题;共2分)3.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漫灭思朝回忆清响B . 整齐节拍嫩绿集中C . 白桦涂色朝霞锦绣D . 潇洒流苏齐绽金晖三、比一比,快乐组词语。
(共1题;共8分)4. (8分)形近字组词界________ 另________怪________ 棵________介________ 别________圣________ 颗________四、修辞方法我会填。
(共3题;共9分)5. (5分)拟声词我会用!①我听见山泉在岩石间________地流淌。
②风吹竹叶________伴唱。
③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________地叫。
④树上的小鸟________地叫着。
⑤我的一句话逗得大家________大笑。
6. (2分)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中秋节的夜晚,我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像________,心里想________7. (2分)课文《草原》里有不少打比方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玻璃的带子”指________,写出了河的________特点。
毕节市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与诗同行》同步检测A卷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30分)1. (10分)把下列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正直是________之本。
迈哈福兹《________》(2)眼泪无法洗去________。
拉克司内斯《________》(3) ________是最朴实的。
戈尔丁《________》(4)人是为了________才活着的。
肖洛霍夫《________》(5) ________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马尔克斯《________》2. (2分)含有2个以上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无精打彩流光溢彩精兵简正困惑不解B . 服荆请罪初出茅庐湛测路线理志气状C . 神彩奕奕浓妆淡抹汗流夹背顾名思义D . 走投无路指手划脚不径而走寥寥无几3. (5分)读拼音,写词语。
hú lu mó ɡu liánɡ shuǎnɡbō lànɡzhē ten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5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 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纳米的长度________。
(2)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纳米________的特性。
5. (8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骆驼一________牙齿一________脚印一________铅笔一________老人一________头发一________老师一________教材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9分)6. (19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书如命的人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海之南教育集团保亭海之南实验学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与诗同行之第5课指南(A卷)课时:1课时评分:
课题:《诗中的“秋”》备课人:陶敏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
2.搜集文中诗句,举例分析、理解。
3、结合自己的理解,交流自己在学习诗句时的方法。
措施:1.搜集有关《诗中的“秋”》的资料然后25分钟讨论分析二、三、四、五大题并订正答案。
2.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后15分钟对二、三、四、五、六大题的理解进行展示。
一、一起读课文(5分钟)
1、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朗读收获是。
二、课题大揭秘(2分钟)
这篇课文通过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告诉我们一些欣赏古诗、读懂古诗的方法。
三、词语会理解。
我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5分钟)
1.妙处:
2.龙钟:
3.路漫漫:
4.传语:
四、文本会分析。
(7分钟)
1、默读课文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钟)
2、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试着归纳段意。
(4分钟)
五、我会填图表。
(5分钟)
六、我会来展示(15分钟)
内容:展示第三、四、五大题。
措施:1、根据问题的特点可以采取小组、个人的形式或充当老师的角色等来进行展示。
2、潜能生展示,中等生点评,优等生质疑。
3、各小组展示完毕,小组长小结。
七、小结: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小结。
(1分钟)
作者诗题名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清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