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时代变迁中的音乐—管弦乐序曲红旗颂课件》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4.08 MB
- 文档页数:17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教案【摘要】:【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建国后30年我国音乐蓬勃发展的状况及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的影响。
2、熟悉四个作品的主题音乐;记住《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3、在评论作品中,学会理性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与创作方精品源自政治科【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建国后30年我国音乐蓬勃发展的状况及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的影响。
2、熟悉四个作品的主题音乐;记住《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3、在评论作品中,学会理性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影响”、“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作品【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导学】一、《红旗颂》【背景搜寻】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高。
祖国日益昌盛、发展前景广阔而美好,作曲家吕其明由衷地欣喜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充溢于他所创作的这部音乐作品——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当中。
这部作品创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弦乐团联合首演。
《红旗颂》成为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思想感情内涵的优秀中国管弦乐作品。
而这部作品自首演之后,常常成为重大音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曲目。
2003年,第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暨北京首届交响乐演出节开幕式音乐会演出的第一个作品,就是由中国爱乐乐团在德国人克劳斯•韦瑟的指挥下演绎的“红色经典”——吕其明的《红旗颂》。
【吕其明】(1930——)安徽无为县人,作曲家。
1955年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
代表作品有:交响诗《铁道游击队》、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
还有《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百余首。
(二)《洪湖主题随想》挖掘你的潜能铸造巨大的成功成功源于合作【背景搜寻】这首作品是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根据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唱段改编而成的。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作曲家吕其明。
2、了解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3、认识三连音节奏型。
.能力目标:1、学会演唱《红旗颂》呈示部主题音乐。
2、跟随音乐划节拍。
情感目标:1、理解《红旗颂》融入社会和鸣、成为时代旋律。
2、理解五星红旗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能通过聆听、试唱、对比、实践等,对乐曲产生更深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节奏、速度等要素来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各种情感,理解五星红旗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积极思索,通过聆听、对比、分析、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逐步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重温开国大典、导入课题。
新课学习:介绍作者吕其明。
介绍创作背景。
总听:1、初步体验作品。
2、通过分析红旗主题三次出现,认识作品的结构。
分听:(分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跟随音乐的速度力度打节拍。
)引子——认识三连音。
呈示部——聆听优美的红旗主题旋律,感受速度力度。
表达了革命胜利的喜悦,对红旗的热爱。
学唱:呈示部红旗主题(提示学生注意音准、时值)。
学做指挥:呈示部红旗主题旋律。
连接部——分析旋律走向。
回忆峥嵘岁月。
展开部——感受速度力度和进行曲音乐风格。
赞扬中国人民前进不止的英雄气概。
学做指挥:展开部红旗主题旋律。
再现部——红旗主题再现情绪更加热烈。
表达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
尾声——再次奏响号角主题。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
总结:红旗为主题三次出现表达的情感。
讨论:《红旗颂》为什么能成为红色经典?伴随时代旋律融入、时代和鸣。
拓展活动:唱出赞美红旗的歌曲,用歌声表达五星红旗凝聚的爱国深情!总结本堂课内容:布置作业:感受时代旋律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