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七章
- 格式:ppt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32
《成本会计》第七章分步成本法一、分步成本法的含义分步成本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简称分步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或车间。
如纺织、冶金、化工制品、肉类加工、造纸等制造企业。
二、分步法的特点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步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计算对象在分步法下,成本计算对象是各个生产步骤的各种产品,因此,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需为每个生产步骤的每种产品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用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凡是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记入各成本计算单中;间接计入费用则应先按生产步骤归集,然后按一定标准在该步骤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必须注意,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与实际的生产步骤不一定完全一致,也就是分步法的步骤与产品的生产车间有时相同,有时并不完全相同.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是根据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分步计算成本也就是分车间计算成本,但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有时可将几个车间合并为一个步骤,有时一个车间又分为几个步骤。
因此,分步计算成本不一定就是分车间计算成本。
2.成本计算期在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里,成本计算期是定期的,即成本计算工作在每月末定期进行,因此,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而与会计核算期一致.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其产品往往跨月陆续完工,月末经常有一定数量的在产品,因此,归集在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大多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又按先进先出法计价,在这种方法下,是假设生产的产品按投入生产的时间先后顺序完工,那么月初在产品应先于本月投产产品完工,在产品生产周期小于一个月的情况下,月初在产品将在本月全部完工,这样,月初在产品成本应全部计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只需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三、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直至最后生产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东财《成本会计》第七章生产损失的核算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主要介绍生产损失、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包括的内容及其计算和账务处理,重点掌握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
◆知识点整理一、生产损失的含义及分类生产损失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失,是企业为了生产合格产品而不可避免连带发生的损失。
企业为了控制损失的金额,同时明确产生损失的责任,有必要对废品损失单独核算。
生产损失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其中废品损失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而发生的损失。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因季节性等原因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
二、废品损失的内容废品是指经检验在质量上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需要在生产中经过重新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产品。
废品损失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而发生的损失。
它主要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减去废品残值后的报废损失。
这里所指的废品和废品损失仅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品损失,销售后发现的废品属于“三包”损失,列入管理费用当中,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三、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在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里,应设置“废品损失”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贷方登记应由保险公司、责任人赔偿的损失和结转的废品净损失。
废品净损失应转入当月生产的同种产品中,由合格品负担,结转后“废品损失”科目期末无余额。
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应根据各有关费用分配表,分别计入到所设置的“废品损失明细账”中。
对于不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须采用一定的办法,将某种产品的成本,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2)按定额成本计算四、停工损失的内容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停工期间应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计提的应付福利费、应分配的制造费用等。
会计第七章知识点总结第七章知识点总结在会计的学习过程中,第七章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其中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成本会计体系成本会计是会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记录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成本会计的核心观念是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即企业的成本应该与其所获得的效益相匹配。
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二、成本分类在成本会计中,成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工资等。
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间接材料费用等。
此外,成本还可以按照其发生的时机进行分类,如期间成本和买卖成本等。
三、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它将成本按作业进行分配,以确定每个作业所需的成本,并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效益。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各个作业的成本和效益,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四、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它将成本按照生产过程进行分配,以确定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成本,并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效益。
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
五、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在生产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增加产量的成本和效益,从而做出是否增加产量的决策。
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发生变化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变动成本则是随产量变动而发生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工资等。
理解和管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关系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十分重要。
七、策略成本管理策略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成本的方法,它主要关注如何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策略成本管理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驱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