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5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22.08 KB
- 文档页数:15
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题02 因数与倍数一、判断题1.12的因数有6个,12的倍数有无数个。
( )2.如果一个数它的个位上是3、6、9,则它一定是3的倍数。
( )3.17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 )二、选择题4.小明有张数相同的5元和1元的纸币若干,他可能有()元。
A.38元B.25元C.100元D.36元5.一个数既是21的因数,又是21的倍数,这个数是()。
A.1B.3C.7D.216.三位数25是3的倍数,里最大填()。
A.6B.7C.8D.97.一个两位数是5的倍数,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6,这样的两位数共有()个。
A.1B.2C.3D.48.10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数字1~10,任意摸一张,摸到质数的可能性()摸到合数的可能性。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9.一个奇数如果()结果是偶数。
A.加上一个偶数B.乘1C.加上一个奇数D.除以1三、计算题10.直接写出得数。
1.26+4.3= 5.4-2.7=4×3.12= 3.69×100=0.9×0.8= 6.4÷4=7.8÷7.8=0÷78.9=11.脱式计算。
7.05×2.4-5.721.6÷0.8-1.20.4×(3.2-0.8)÷1.212.解方程。
1.5×4+6x=7.8 3.7x-2.1x=8(x-0.8)×5=17四、填空题13.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都是以米为单位的质数,周长是36米,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14.在1,2,14,25,16,29,12,31,91,87这些数中,合数有( ),质数有( ),奇数有( ),偶数有( )。
15.聪聪家密码锁的密码是“35口口”,聪聪还记得这个密码既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这个密码可能是多少?请列举所有的可能。
五年级期中下册复习资料五年级期中下册复习资料随着学期的进行,五年级的学生们即将迎来期中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我整理了一份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篇1. 诗歌鉴赏在下册的课本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美丽的诗歌。
例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复习时,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这些诗歌,体会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同时,也要记住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语法知识在语法方面,我们需要复习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等。
这些基础知识在写作和阅读理解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做一些语法练习题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篇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数学的基础,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运算方式。
在复习时,我们要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2. 分数与小数分数与小数是我们在数学中常见的数形式。
我们需要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
在复习时,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英语篇1. 单词记忆在下册的英语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新的单词。
复习时,我们要通过不断地重复记忆,加深对这些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使用单词卡片、做单词拼写练习等方式来帮助记忆。
2. 句型构造在英语学习中,句型构造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复习各种句型的构造和用法,例如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等。
可以通过模仿和造句的方式来加深对这些句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科学篇1. 生物知识在下册的科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的知识,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分类等。
复习时,我们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定义和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2. 物质与能量物质与能量是科学中的基本概念。
我们需要复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综合篇1. 历史知识在下册的综合课本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历史的知识,例如古代文明、历史事件等。
2021-2022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期中复习基础篇(原卷版)编者的话:《2021-2022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期中复习基础篇。
本部分内容考察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的基础知识及基本题型,属于必会内容,题型和考点众多,建议作为期中复习核心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十七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观察立体图形类型题。
【方法点拨】根据立体图形观察物体时:1.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一般是从前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在画观察到的图形时,遵循三个原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典型例题1】从立体图形到三视图。
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典型例题2】从三视图到立体图形。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
A. B.C. D.【典型例题3】确定正方体的数量。
已知某立体图形是由若干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组成的,这个立体图形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如下,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请问这个立体图形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典型例题4】确定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根据所给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组成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考点二】简单的因数与倍数。
【方法点拨】1.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及关系: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是c的因数,b也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c也是b的倍数。
三点注意:(1)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在谈因数与倍数时,一定要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是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专项强化复习题:0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选择题(共11题;共22分)1.把一个表面积是50cm2的长方体,按下图所示切三刀,分割成8个小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cm2。
A. 10B. 25C. 50D. 1002.下图是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将它挖掉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
A. 比原来小B. 比原来大C. 不变3.如图,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从中拿去一个小正方体,剩下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来相比()A. 与原来相等B. 比原来增加C. 比原来减少D. 都有可能4.如图,在一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挖去后物体的表面积()。
A. 比原来大B. 比原来小C. 和原来的一样大5.一张长方形纸长40厘米,宽8厘米,把它对折、再对折。
打开后,围成一个高8厘米的长方体的侧面。
如果为这个长方体配一个底面,面积是()平方厘米。
A. 320B. 100C. 80D. 646.把一块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少增加()平方厘米。
A. 12B. 24C. 36D. 487.下图是长方体的四个面,另两个面的面积和是()。
A. 24 cm2B. 40 cm2C. 20 cm2D. 无法判断8.把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长方体的表面积扩大()倍。
A. 3B. 6C. 9D. 279.如果把一个棱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切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比原正方体表面积增加()平方分米。
A. 9B. 18C. 36D. 2710.用4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木块摆成一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不可能是()。
A. 18cm2B. 16cm2C. 24cm211.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其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相比是:A. 增加了B. 减少了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共2题;共4分)1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6倍。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生字词语渲xuàn染勾勒lè低吟yín 迂yū回襟jīn飘带舞拘jū束羞涩sè摔跤jiāo 清晰xī抚fǔ摸新疆jiāng 陷xiàn入同行xíng 拨转zhuǎn 凹āo凸夹jiā道冶yě铁废寝qǐn忘食隧suì道开凿záo 撕扯chě屋脊jí高歌一曲qǔ稀薄bó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妖娆机械开凿巍峨媒体狰狞逞凶撕扯效率贯通热乎乎下马威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浑黄一体精神饱满美轮美奂银装素裹严阵以待始料不及杯水车薪废寝忘食二.比一比组词:吟(低吟)蹄(马蹄)涯(天涯)戎(戎装)娆(妖娆)遐(遐想)冷(冰冷)啼(啼叫)崖(山崖)戒(戒备)浇(浇水)暇(闲暇)晰(清晰)疆(新疆)媒(媒体)狰(狰狞)绕(围绕)暇(无暇)淅(淅沥)僵(僵硬)谋(计谋)挣(挣扎)饶(求饶)绍(介绍)跤(摔跤)缰(缰绳)睁(睁眼)烧(烧饭)招(招手)效(效果)拨(拨转)驰(疾驰)郊(郊外)拔(拔牙)弛(松弛)三.近义词:盼望(渴望)沉思(深思)巍峨(高大)狰狞(凶恶)融化(溶化)热闹(喧闹)响亮(洪亮)天涯(天际)舒服(舒适)洒脱(潇洒)矗立(耸立)欢腾(欢跃)精彩(出色)庆祝(祝贺)繁华(繁荣)凝望(凝视)清晰(清楚)分辩(争辩)软弱(柔弱)表白(表明)高昂(昂扬)提供(供应)迅速(敏捷)实验(试验)威胁(要挟)确实(的确)勾勒(勾画)礼貌(礼节)乐趣(情趣)疾驰(飞驰)惊叹(赞叹)羞涩(害羞)守候(等候)精神饱满(精神抖擞)四、反义词:舒服(难受)洒脱(拘束)冷清(热闹)大方(拘束)羞涩(大方)淡雅(粗俗)鲜艳(素净)漫长(短暂)丰富(贫乏)清晰(模糊)软弱(坚强)表白(沉默)复杂(简单)坚硬(柔软)凝固(融化)狰狞(慈祥)恶劣(优良)稀薄(浓厚)高傲(谦逊)响亮(低沉)动摇(坚定)严肃(随便)失败(成功)五、词语搭配:(清新)的空气(明朗)的天空(满心)的愉快(无边)的绿毯(柔美)的线条(奇丽)的小诗(无限)的乐趣(各色)的衣裳(静寂)的草原(好客)的主人(响亮)的歌声(忽飞忽落)的小鸟(会心)的微笑(浩浩荡荡)的大军(古朴典雅)的石雕(悠悠)的驼铃声(鲜艳)的旗帜(欢腾)的人群(恶劣)的天气(茫茫)的大戈壁(高大挺秀)的身影(巍峨)的昆仑山(一碧千里)的草原(狰狞)的面目拨转马头流入云际表演舞蹈满载货物迎候使节凝望石雕陷入沉思浮起微笑提高效率表白心愿轮番进攻开凿隧道扯得七零八落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源源不断地输氧夜以继日地试验一点一点地延伸六、背诵默写1、日积月累: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人教版小学数学《应用题02》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有一个长方体容器(如下左图所示),长30cm,宽20cm,高10cm,里面的水深6cm,如果把这个容器盖紧,竖起来放置(如下图所示)。
(1)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是()cm3。
(2)当容器竖起来放置以后,水流动了,但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时容器的底面积是()cm2。
用水的体积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就求出水深()cm。
(3)如果原长方体容器中的水深5cm,那么把这个容器盖紧,竖起来放置,容器里面的水深多少厘米?2.一个长方体食品盒,长15cm,宽12cm,高20cm。
如果围着它的四壁贴一圈商标纸,商标纸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分米?3.把这些鱼平均分给5只小猫。
(1)每只小猫可以分到几分之几条鱼?(2)若这些鱼共重7千克每只小猫可以分到几分之几千克鱼?4.用铁丝焊接一个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铁丝多少厘米?如果改成焊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实验小学同学春游,共516人,学校租了几辆客车,同学们正好坐满,每辆客车乘坐人数在40人~50人之间。
学校租了多少辆客车?每辆客车能乘坐多少人?6.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空心钢管,掏空部分的长方体的长为10cm,宽为7cm。
如果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空心钢管一共重多少千克?7.家具厂订购了2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8dm,长是4m。
这些方木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米?8.一间教室长8m、宽6m、高4m。
①这间教室占地多少平方米?②教室门窗和黑板的面积一共是236m。
现在要粉刷教室的顶面和四面墙壁,粉刷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9.某种牛奶采用正方体塑料纸盒包装,从外面量盒子的棱长是7cm,盒子注明“净含量350mL”,该厂是否存在虚假行为?为什么?10.一个水箱,从里面量长18分米,宽12分米,高5分米,这个水箱最多能装水多少升?11.一块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造成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分米?12.挖一个长60米、宽30米、深20分米的长方体水池,一共需挖土多少立方米?如果在水池的底面和侧面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3.一间长8米、宽6米、高2.5米的办公室需要粉刷,已知门窗共42平方米,需要粉刷的面积有多大(地面不刷)?14.做一个长方体的浴缸(无盖),长8分米,宽5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钱,至少需要多少钱买玻璃?15.一个长方体礼品盒(如图),长20厘米,宽20厘米,高5厘米,打结处长25厘米,捆扎这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准备一根多长的丝带?16.要测量一块不规则的岩石标本的体积,实验小组的同学先将1L水倒进一个长方体水箱,量得水深8cm,然后将岩石标本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深13cm。
五年级期中下册复习资料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孩子们转变为初中生的关键时期。
期中考试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对于寻找问题、巩固和提高学习成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是五年级期中下册复习资料,分为数学、语文、英语三个科目,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数学1.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1)加减法口诀:隔位相加,进一位;不够减十补一,借位减法。
(2)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面积的计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圆形。
(4)常用单位的换算,如:多少千克等于一吨,多少米等于一千里等。
2. 针对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以下是复习方法:(1)加减法口诀的口诀练习。
(2)做分数的练习题,大多数题目都需要转化成通分后再进行计算。
(3)做面积计算的练习题,注意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4)做与单位换算有关的练习题,记住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语文1.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1)识字、理解、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
(2)口头表达、书写基本规范的掌握。
(3)课文朗读、理解、背诵。
2. 针对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以下是复习方法:(1)扩大词汇量,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练习。
(2)写作方面,重点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找出常用的好词好句,进行背诵和模仿;养成语文习惯。
(3)课文的朗读,下意识掌握文意,运用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等因素抒发感情。
英语1.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1)掌握英语基本语法,包括时态、语态、句型、虚拟语气等。
(2)掌握英语基本词汇和常用短语。
(3)熟练掌握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针对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以下是复习方法:(1)对照英语基本语法进行练习,多读、多听、多加思考。
(2)利用语境和场景加强词汇记忆,不要盲目枯记。
(3)综合利用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加强对语言体系的掌握。
以上是五年级期中下册复习资料的相关内容,以便学生进行各科目的复习。
复习方法的最重要的就是做题,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祝每位同学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1《草原》A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B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3《白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A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含义深刻的句子: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
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全面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集训1. 看拼音,写词语。
ēn huìguàn jūn bēng tābǎo lǎnxiē liáng xiá zhǎi cí tuìzhěn tou2. 看拼音,写词语。
xùn qīfáng ài lǎn duò píng héngdǎn qièyǔn nuòqīn lüèjīng tiáo3. 读拼音,写词语。
shī fu qīng mièfàng sìzhē yǎnfù yōng lǒng zhào nán kān hóu lóng4.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fēn fùlǎn duòhuī huáng líng lóng shā jūnài mùzhì pǔjīng zhìxīn kuàng shén yí5. 看拼音,写词语。
ɡuàn jūn fǔ shēn pēn chūméi jǔhuǒ jiànzhào jídà chén huì yìhuánɡɡōnɡfènɡ xiàn词语补充6.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别出(____)(____)(____)(____)吞枣与众(____)(____)(____)欢(____)合如(____)似(____)(____)肠(____)肚句子:《西游记》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____)常使我(____)。
1、《草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A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生于北京。
代表,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B 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古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这么深,怎么舍得分别呢?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上相互倾诉惜别之情。
体会到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C 课后练习那些小丘的线条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答:把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答:采用比喻。
把各色的衣裳,疾驰群马,飘舞的衣带比作一条彩虹,写出了蒙古人民身穿节日盛装远迎来客。
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交流(中西友谊之路)资料袋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3《白杨》作者1924 年生家。
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A 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 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 含义深刻的句子:(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外在特点:高大挺秀内在特点:本性正直生命力强坚强不屈(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不软(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
(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
(4)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卫士暗指白杨(5)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出神沉思: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沉思:由树想到自己的孩子,有自己想到了孩子的未来。
(6)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微笑:听到孩子们关于白杨树的争论,那么天真。
(7)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严肃:与孩子们谈白杨树的特点,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
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乐观向上第二单元1.《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
2.《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
3.《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字洞宾,,知所终。
诗意:广阔的原野上绿草如茵,晚风中,悠扬的笛声时断时续。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今属江西)人。
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四大家之一。
诗意:一条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今山东济南)人,有《稼轩长短句》。
诗意: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坐落在长满青草的溪边。
听到屋里有人操南方口音带着醉意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大儿子在溪的东边锄豆田里的草,中儿子在编织鸡笼。
最讨人喜欢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卧在溪边剥莲蓬。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A 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B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看骆驼咀嚼1~4想象铃铛作用 5~9想替骆驼剪毛11~14追问骆驼去处15~16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课文中,骆驼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有趣、情趣、美好。
7.《祖父的园子》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8.《童年的发现》作者:俄国费奥多罗夫A 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
B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产生疑问,就去请教老师,老师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引出了人是怎样来的,我进入了痴迷的思索,并大胆猜想,最后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C 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答:一语双关:1、讲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某些真实情况,如哥白尼等都有这样的遭遇。
2、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对此事的看法,谁让我是重大发现呢?被老师轰出教师也不足为奇了。
9.《儿童诗两首》A《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B《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第三单元10.《杨氏之子》A《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B 古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他的儿子九岁,很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就叫他的儿子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C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机智的驳斥了孔君平,又是他无言以对。
二是他用幽默的语言回答,表达了他应有的礼貌。
从中可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或:1、抓住别人话中的要害,用对方的方法反驳对方,让对方陷入两难选择。
2、用否定的话语更委婉,表示应有的礼貌。
E 杨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1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A 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
B《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结构严谨C 晏子:机智、勇敢、爱国D 晏子说的话妙在哪里1、没有选择余地要楚王打开城门2、以贬低自己来贬低楚国3、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是因为楚王治国无方,造成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坏人。
12.《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
13.《打电话》A 本文是一段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B 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第四单元14.《再见了,亲人》A 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B 课文描写了1958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C 大娘: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亲人。
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
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
D 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答: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表达密不可分的亲情。
中间叙述送别的情境和追忆难忘的往事。
结尾以充分肯定的语气的反问句结尾。
抒情与叙事相结合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表达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热爱之情E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用反问的语气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谊。
15.《金色的鱼钩》A 写出了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B 课文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C“金色的鱼钩” 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D“灿烂的光芒”指的是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16.《桥》: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主要内容:洪水来了,老汉以自己的威信,果断地指挥村民们安全撤离,到达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