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 如皋市2020-2021学年 第一学期 八年级 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数学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6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共33分.1~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3~15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A.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 m/sB.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gC.石家庄冬季平均气温约为-20 ℃D.上课教室门高4 m2.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3.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表的秒表功能记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 km/h B.70 km/hC.50 km/h D.40 km/h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喊声C.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人诊病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5.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 s、0.16 s、0.30 s、0.14 s、0.30 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 B C D6.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7.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B.灯光下看到地上的“人影”C.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D.在化妆镜中看到的“自己”8.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9.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10.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11.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B.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 -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质量大1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 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1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7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 )A.入射角为50°B.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C.折射角为40°D.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B.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C.透镜左移10 cm后,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能看到正立的像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15.甲、乙两个实心金属块,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已知ρ甲>ρ乙,则下列情况存在的是( ) A.V甲>V乙,同时m甲>m乙B.V甲>V乙,同时m甲<m乙C.V甲<V乙,同时m甲>m乙D.V甲<V乙,同时m甲<m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如图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向上运动的一张频闪照片,气泡从点A开始运动,频闪点B、C、D是每隔2 s拍摄的气泡位置,分析照片可知:(1)气泡在AD段做__ 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 ___ ___ _.(2)气泡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 _m/s.(3)该气泡在__ 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17.暖气通常安置于房间的地面上,由于低处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__ _(填“大”或“小”),所以热空气会__ _(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就补充过来,形成冷、热空气的交互循环,更有利于整个房间变得温暖.18.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A B C D图A:冰棍“冒”出的“白气”向__ _(填“上飘”或“下落”),这是冰棍周围水蒸气__ 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图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__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__ _(填“空气”或“真空”)可以传播声音.图C:在空罐的罐底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白天将小孔对着室内的窗户,可观察到户外景物呈现在塑料膜上是__ _(填“正立”或“倒立”)的.图D:在碗底放一枚硬币,自己远离碗一段距离,站到刚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另一同学慢慢向碗中加满水,你将__ _(填“能”或“不能”)看到这枚硬币.1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多普勒效应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加,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上述内容回答:(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__ ___ _工作的.(2)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处运动,__ _(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3)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变高判断,火车正在__ _(填“靠近”或“远离”)观察者.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20、21、22题每题2分,23、24题每空1分,共25分)20.水池中发光点S射出的光线,在池中没有水时射到A处,当池中注入一定深度的水后,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射到池底B处,请你画出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时的入射光、反射光及水面的位置.21.如图所示,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补全光路.22.在水平的实验桌上有已调好的天平一台,提供的砝码如图所示,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增加相应质量的砝码.要求:写出检验的实验步骤.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23.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甲(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___ ,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 cm.(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___ ___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___ 的实像.乙丙(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丙所示,在(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___ (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5)在(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___ (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___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6)下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次数物距u/cm 成像情况像距v/cm1 50.0倒立、缩小、实像12.5 2 30.0倒立、缩小、实像15.0 3 20.0倒立、等大、实像20.0 4 15.0 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5 8.0/像通过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格中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___ 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24.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 移动.(2)小红同学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 g.然后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 cm3.(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加砝码时,出现了如图丙的情况,小红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砝码盒中还有更大和更小的其他砝码) ___ .A.把右盘中的砝码取下,换更大的砝码B.继续向右盘中加更小的砝码C.直接拨游码(4)横梁恢复水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 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 kg/m3.(5)小明同学感觉小红同学这样测量太麻烦,于是他设计如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作m1;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记作m2;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记作V.根据小明同学实验过程,请你帮他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数学表达式:___ ;你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是否科学?___ (填“科学”或“不科学”),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___ ___ 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5.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1)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3)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保障自己的安全,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多长时间才能从标志牌到达威海.26.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容积为3×10-3 m3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2×10-2m2,容器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其中A容器中盛有水,水面距容器底部0.1 m,B容器中盛有酒精(ρ酒精=0.8×103 kg/m3).求:(1)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2)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3)将质量2.7 kg的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酒精不溢出,求金属块的最小密度ρ金.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共33分.1~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3~15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B)A.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 m/sB.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gC.石家庄冬季平均气温约为-20 ℃D.上课教室门高4 m2.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D)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3.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表的秒表功能记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B) A.90 km/h B.70 km/hC.50 km/h D.40 km/h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喊声C.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人诊病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5.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 s、0.16 s、0.30 s、0.14 s、0.30 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C)A B C D6.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7.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D)A.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B.灯光下看到地上的“人影”C.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D.在化妆镜中看到的“自己”8.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9.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的是(B)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10.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C)11.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B.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 -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质量大1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 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1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7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ACD)A.入射角为50°B.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C.折射角为40°D.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B.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C.透镜左移10 cm后,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能看到正立的像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15.甲、乙两个实心金属块,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已知ρ甲>ρ乙,则下列情况存在的是(ACD) A.V甲>V乙,同时m甲>m乙B.V甲>V乙,同时m甲<m乙C.V甲<V乙,同时m甲>m乙D.V甲<V乙,同时m甲<m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如图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向上运动的一张频闪照片,气泡从点A开始运动,频闪点B、C、D是每隔2 s拍摄的气泡位置,分析照片可知:(1)气泡在AD段做__变速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在相等的时间内气泡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__.(2)气泡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0.125__m/s.(3)该气泡在__CD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17.暖气通常安置于房间的地面上,由于低处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__小__(填“大”或“小”),所以热空气会__上升__(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就补充过来,形成冷、热空气的交互循环,更有利于整个房间变得温暖.18.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A B C D图A:冰棍“冒”出的“白气”向__下落__(填“上飘”或“下落”),这是冰棍周围水蒸气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图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__空气__(填“空气”或“真空”)可以传播声音.图C:在空罐的罐底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白天将小孔对着室内的窗户,可观察到户外景物呈现在塑料膜上是__倒立__(填“正立”或“倒立”)的.图D:在碗底放一枚硬币,自己远离碗一段距离,站到刚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另一同学慢慢向碗中加满水,你将__能__(填“能”或“不能”)看到这枚硬币.1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多普勒效应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加,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上述内容回答:(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__多普勒效应__工作的.(2)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处运动,__能__(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3)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变高判断,火车正在__靠近__(填“靠近”或“远离”)观察者.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20、21、22题每题2分,23、24题每空1分,共25分)20.水池中发光点S射出的光线,在池中没有水时射到A处,当池中注入一定深度的水后,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射到池底B处,请你画出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时的入射光、反射光及水面的位置.解:21.如图所示,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补全光路.解:22.在水平的实验桌上有已调好的天平一台,提供的砝码如图所示,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增加相应质量的砝码.要求:写出检验的实验步骤.__(1)将两个5_g的砝码分别同时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平衡;(2)保持左盘中5_g的砝码不变,将右盘中5_g的砝码取出,在标尺上将游码向右移动,使游码左侧与5_g刻度线对齐,观察天平是否再次平衡.__23.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甲(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__最短_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10__cm.(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__.(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乙丙(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丙所示,在(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__C__(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5)在(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__凹__(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__近视眼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6)下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次数物距u/cm 成像情况像距v/cm1 50.0倒立、缩小、实像12.5 2 30.0倒立、缩小、实像15.0 3 20.0倒立、等大、实像20.0 4 15.0倒立、放大、实像5 8.0正立、放大、虚像/通过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格中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__30__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投影仪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24.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零刻度线处__.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右__移动.(2)小红同学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 g.然后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60__cm3.(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加砝码时,出现了如图丙的情况,小红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砝码盒中还有更大和更小的其他砝码)__B__.A.把右盘中的砝码取下,换更大的砝码B.继续向右盘中加更小的砝码C.直接拨游码(4)横梁恢复水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62__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1.1×103__kg/m3.(5)小明同学感觉小红同学这样测量太麻烦,于是他设计如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作m1;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诘.责(jié)倔.强(jué)蒙昧.(wèi)触.目伤怀(chù)B.教诲.(huì)洗涤.(dí)炽.热(chì)坦荡如邸.(dǐ)C.差.事(cāi)私塾.(shú)防御.(yù)振聋发聩.(kuì)D.窒.息(zhì)胆怯.(qiè)俯瞰.(kàn)杳.无音信(yǎo)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老舍是的语言大师,在运用的北京语进行文学创作和话剧创作方面,老舍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的。
他不但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学的先驱者之一,而且是凭借纯北京语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的作家。
A.杰出新鲜首屈一指绝无仅有B.杰出鲜活首屈一指独一无二C.出色鲜活首当其冲独一无二D.出色新鲜首当其冲绝无仅有3.对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你只会感到更高邈,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句中的“高邀”和“灵魂”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和名词。
B.“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句中两个“画”字词性相同。
C.“性格温和”“重峦叠嶂”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D.“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藤野先生是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好老师。
B.鲁滨逊第四次航海受人哄诱到非洲贩运黑奴,遇到风暴,漂到荒无人烟的小岛。
鲁滨逊开始了挑战自然的28年2个月19天的荒岛生活。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 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D.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57cm、3.58cm、3.59cm、3.58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3.57cmB. 3.58cmC. 3.585cmD. 3.59cm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 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 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 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5、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风和水B. 山和船C. 船和地面D. 风和地面6、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7、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
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 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D. 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 “响鼓也要重锤敲”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9、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天边彩虹B. 镜中小狗C.镜下字迹D.地上影子10、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B. 上衣、裙子都呈红色C. 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D. 上衣、裙子都呈黑色11、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12、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C.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13、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水在4℃时密度最小B. 4℃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 水在0~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D. 示意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14、关于密度的公式ρ=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 由公式ρ=mv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物质的类别D.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15、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度量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度量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酱油>ρ白酒)()A. 等于0.5kgB. 小于0.5kgC. 大于0.5kg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6、如图甲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八年级 生物(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日常食用的蘑菇属于( ) A.植物B.细菌C.真菌D.动物2.进入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交往,正确的做法应当是( ) A.互相回避 B.互相歧视C.谈情说爱D.有理有节3.某些细菌能将水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引起食物腐败,这些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4.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B.豌豆的高茎和圆粒 C.红色玫瑰和白色牡丹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5.下列关于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B.身高没有明显增长 C.女孩出现月经现象D.心肺功能明显增强6.夏天,衣服和食品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下列哪种微生物引起的( ) A.霉菌B.乳酸菌C.病毒D.细菌7.人类新生命的起点是 ( ) 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新生儿8.宜州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家蚕吐丝的阶段是( ) A.卵B.幼虫C.蛹D.成虫9.下列有关措施中,不能..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是( ) A.产前诊断 B.吃好穿好 C.禁止近亲结婚 D.遗传咨询 10.下列不属于...女性生殖系统组成的是( ) A.子宫 B.输卵管 C.睾丸 D.卵巢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整容后形成的高鼻梁B.双眼皮的父母生出的单眼皮孩子C.夏天晒太阳皮肤变黑D.小花生品种因水肥充足长出大花生12.制作米酒(酒酿)过程中,酵母菌将糖类转化为( ) A.酒精和二氧化碳B.乳酸C.维生素D.抗生素 13.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的原因是( )密 封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AB图1A.细胞内所含基因几乎完全一样B.来自相同的父母C.休内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D.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14.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在水中完成B.青蛙有雌雄抱对行为C.蝌蚪尾部逐渐消失D.成蛙用鳃呼吸15.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B.生物的性状遗传实质是亲代把基因传递给子代C.性状相同的两个生物体,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可控制生物的多个性状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16.(2分)猫妈妈生了三只小猫,每只小猫都有着和妈妈一样的蓝眼睛,但它们的毛色各不相同。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在下列“和平”、“禁毒”、“志愿者”、“节水”这四个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6a a a ⋅=B .()236a a a =C .()33326ab a b =D .933a a a ÷= 3.如图,ABC DEC ≌△△,点B ,C ,D 在同一直线上若4CE =,7AC =,则BD 长为( )A .3B .8C .10D .114.如图,用纸板挡住部分直角三角形后,能画出与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其全等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SAD .HL 5.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锐角为( ) A .30︒ B .45︒C .60︒D .75︒ 6.已知4mn =,1m n -=,则22m n +的值为( )A .5B .9C .13D .17 7.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P 是ABC △内一点,且PBC PCA ∠=∠,若115BPC ∠=︒,则A∠的度数为( )A .50︒B .55︒C .60︒D .65︒ 8.如图,在ABC △中,60B ∠=︒,点D 在边BC 上,且AD AC =,若6AB =,4CD =,则BD 的长为( )A .3B .2.5C .2D .19.如图,在Rt OAB △中,50OAB ∠=︒,90AOB ∠=︒,点O 与坐标系原点重合,若点P 在x 轴上,且APB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定义关于m ,n 的新运算:()()()f m n f f n m +=⋅,其中m ,n 为正整数.例如,已知()25f =,则()()1055224f f ==⨯=+.若()3f k =()0k ≠,则()()23202f n f ⋅的结果为( )A .674kn +B .674knC .674n k +D .32022n k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终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点()1,4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12.计算:()()432628x x x -÷-=______.13.如图,ABC △中,90C ∠=︒,30B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若1CD =,则BD 的长为______.14.如图,在ABC △中,直线DE 垂直平分BC ,垂足为E ,交AC 于点D ,若ABC △的周长为12,5AB =,则AC 的长为______.15.如图,小明用7块高度都是1cm 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尺ABC ,点C 在DE 上,点A ,B 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 .16.如图,在ABC △中,6AB =,9AC =,11BC =,以A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分别以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 ∠的内部相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BC 于点D ,点E 在AC 边上,AE AB =,连接DE ,则CDE △的周长为______.17.小丽在计算()()241413⨯⨯++时,把3写成()41-后,发现可以连续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用类似方法计算:2481511111111122222⎛⎫⎛⎫⎛⎫⎛⎫+⨯+⨯+⨯++= ⎪ ⎪ ⎪ ⎪⎝⎭⎝⎭⎝⎭⎝⎭______. 18.如图,AC ,BD 在AB 的同侧,3AC =,18BD =,12AB =,点P 为AB 的中点,连接CP ,DP ,CD ,若120CPD ∠=︒,则CD 的最大值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1)()32254x y xy x -÷; (2)()()22x y x xy y +-+.20.先化简,再求值:()()()()222a a b a b a b a b -++---,其中2a =,1b =-.21.图①,图②,图③都是33⨯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图中的A ,B ,C 均为格点.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画一条不与AB 重合的线段MN ,使MN 与AB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M ,N 为格点.(2)在图②中,画一条不与AC 重合的线段PQ ,使PQ 与AC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P ,Q 为格点.(3)在图③中,画一个DEF △,使DEF △与ABC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D ,E ,F 为格点.22.如图,AB AC =,BD CE =,求证B C ∠=∠.23.如图,90AOB ∠=︒,OC 是AOB ∠的平分线,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P 在射线OC 上滑动,两直角边分别与OA ,OB 相交于点D ,E .求证PD PE =.2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点E 在AB 上,四边形EFGB 是边长为b 的正方形,连接AC ,CE .(1)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GC =______,AEC △的面积=______;(2)若BCE △的面积为10,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60,求GC 的长.25.在等边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N ,点D 为ABC △外一点,且60MDN ∠=︒,120BDC ∠=︒,BD CD =.(1)如图1,点M ,N 在边AB ,AC 上,2BM CN ==,求MN 的长;(2)如图2,点M ,N 在边AB ,AC 上,BM CN ≠,试猜想BM ,CN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当点M ,N 在AB ,CA 的延长线上时,若等边ABC △的周长为l ,AN 的长为n ,则AMN △的周长为______(用含有l ,n 的代数式表示).26.【了解概念】如图1,已知A ,B 为直线MN 同侧的两点,点P 为直线MN 的一点,连接AP ,BP ,若APM BPN ∠=∠,则称点P 为点A ,B 关于直线l 的“等角点”.【理解运用】(1)如图2,在ABC △中,D 为BC 上一点,点E 关于直线AB 对称,连接EB 并延长至点F ,判断点B 是否为点D ,F 关于直线AB 的“等角点”,并说明理由;【拓展提升】(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70A ∠=︒,AB AC =,点Q 是射线EF 上一点,且点D ,Q 关于直线AC 的“等角点”为点C ,请利用尺规在图2中确定点Q 的位置,并求出BQC ∠的度数;(3)如图3,在ABC △中,ABC ∠,BA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点O 到AC 的距离为1,直线垂直平分边BC ,点P 为点O ,B 关于直线“等角点”,连接OP ,BP ,当60ACB ∠=︒时,OP BP +的值为______.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D C C B A D D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1,4 12.234x x -+ 13.2 14.715.7 16.14 17.218.2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4分)19.解:(1)()32254x y xy x -÷()23654x y x y x =-÷74y =-;(2)()()22y y x x xy -++322223x x y xy x y xy y =-++-+33x y =+.20.解:()()()()222a b a b a a b a b ++---- ()()22222222a ab a b a ab b =-+---+222222222a ab a b a ab b =-+---+2223a b =-.当2a =,1b =-时,原式()2222351=-⨯-⨯=.21.解:图略,答案不唯一,每小题2分.22.证明:AB AC =,BD CE =,AD AE ∴=.在ABE △和ACD △中,AB AC A A AE AD =⎧⎪∠=∠⎨⎪=⎩∴ABE ACD ≌△△()SAS .B C ∴∠=∠.23.证明:作PF OA ⊥,PG OB ⊥,垂足分别为F ,G .∵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在OC 上,∴PF PG =,90F PGE ∠=∠=︒.∵90AOB ∠=︒,90DPE ∠=︒,∴180PDF OEP ∠+∠=︒.∵180PEG OEP ∠+∠=︒,∴PDF PEG ∠=∠.在PDF △和PEG △中,PFD PGE PDF PEG PF PG ∠=∠⎧⎪∠=∠⎨⎪=⎩∴PDF PEG ∠∠≌()AAS .∴PD PE =.24.解:(1)a b +,21122a ab -; (2)∵BCE △的面积为10,∴1102ab =,即20ab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60, ∴2260a b +=.∴()2222100a b a b ab +=++=.∴10GC a b =+=.25.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BC ACB ∠=∠=︒.∵120BDC ∠=︒,BD CD =,∴30DBC DCB ∠=∠=︒.∴90M DCN ∠=∠=︒.在BDM △和CDN △中,BD CD DBM DCN BM DN =⎧⎪∠=∠⎨⎪=⎩∴BDM CDN ≌△△()SAS .∴BDM CDN ∠=∠,DM DN =.∵60MDN ∠=︒,∴DMN △是等边三角形,30BDM ∠=︒. 在Rt BDM △中,24DM BM ==,∴4MN DM ==.(2)BM CN MN +=,理由如下:延长MB 至点P ,使BP CN =,连接DP .在BDP △和CDN △中,BD CD DBP DCN BP CN =⎧⎪∠=∠⎨⎪=⎩∴BDP CDN ≌△△()SAS .∴DP DN =,BDP CDN ∠=∠.∵60BDM CDN ∠+∠=︒,∴60BDM BDP ∠+∠=︒,即60PDM ∠=︒,∴PDM NDM ∠=∠.在PDM △和NDM △中,DP DN PDM NDM DM DM =⎧⎪∠=∠⎨⎪=⎩∴PDM NDM ≌△△()SAS .∴MP MN =.∴BM CN MN +=.(3)223n l +. 26.解:(1)是,理由如下:∵点D 与点E 关于直线AB 对称,∴AB 垂直平分DE .∴EBA DBA ∠=∠. ∵EBA MBF ∠=∠,∴DBA MBF ∠=∠.∴点B 是否为点D ,F 关于直线l 的“等角点”.(2)尺规作图(作法不唯一,正确印给分)∵70A ∠=︒,AB AC =,∴55ABC ACB ∠=∠=︒.∵点D ,Q 关于直线AB ,AC 的“等角点”分别为点B 和点C ,∴55MBQ NCQ ∠=∠=︒.∴70CBQ BCQ ∠=∠=︒.∴40BQC ∠=︒.(3)2.。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6分)“雪场凌空”的谷爱凌,“一鸣惊人”的苏翊鸣,“龙腾虎跃”的李文龙······中国体育代表团的00后运动员在冬奥赛场崭露头角并取得优异成绩,无愧为大展作为、大有作为的一代。
选手们拼搏奋斗、自信yáng yì,为róng yù而赛,也为祖国代言。
在冬奥会赛场上,“冰雪白”和“中国红”A(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年轻一代运动员用表现证明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可期,中国的未来可期。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
(2分)A处的短语是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修改意见: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书能丰富情感。
读梁衡的《壶口瀑布》,我们读出了黄河的伟大性格,读出了作者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B.古诗词诵读讲究声情并茂。
《卖炭翁》揭露了“宫市”的罪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同情朗读的语调要高昂明快。
C.演讲词因听众不同而特点各异。
《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有极强的现实性,语言慷慨激昂,情感爱憎分明。
D.好的游记往往要具有知识性。
《一滴水经过丽江》中谈到丽江的历史,谈到东巴文字,这些知识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
5.北京冬奥开幕仪式上,象征着每个国家的小雪花组成一朵大雪花,象征着和平、光明的圣火居中放置,向世界展示了和平友谊、共同发展的中国理念。
江海中学开展以“和”为话题的演讲比赛,小语同学撰写了一篇《以和为贵》演讲提纲初稿。
(1)根据开头中心论点和主体部分的材料,请你帮小语在表格①处补写一个分论点。
(2分)(2)请你结合《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在下面表格②③处分别选择一部为作者论点补充论证材料。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生物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卷共4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智学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血液涂片,图中具有运输氧气以及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分别是A.②、③B.④、①C.①、③D.②、④2.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医“切脉”时触摸到搏动的结构是动脉B.动脉出血要快速按压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C.静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所以选择静脉注射更安全D.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3.下列关于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A.判断新鲜猪心左右侧最简便的方法是剖开心脏观察B.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持续不断的流动C.心脏的瓣膜可以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4.图2中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肾脏时,氧气含量的变化C.从平原进入高原后,红细胞数量的变化D.人体患扁桃体炎后,白细胞数量的变化5.图3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流的血液是暗红色的静脉血B.①所表示的血管与心房连通C.此器官是体循环所经过的某处器官D.③所表示的血管是肺动脉6.表1是几份尿液样本的化验数据,表中“-”表示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则样本a、b、c分别是A.肾炎患者的尿液、正常的尿液、糖尿病患者的尿液B.正常的尿液、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肾炎患者的尿液C.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正常的尿液、肾炎患者的尿液D.肾炎患者的尿液、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正常的尿液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形成神经,神经能传导神经冲动C.脊髓只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没有神经中枢D.脑干里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8.盲人“看”盲文时,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A.视觉中枢、语言中枢B.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C.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D.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9.图4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