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教案-2015年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3
教学目标:1. 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3. 了解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教学难点:1. 复杂发育过程的理解。
2. 不同生物类群发育特点的区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
2. 生物发育相关教材或资料。
3. 实验材料(如蚕卵、蝌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发育过程。
2. 提问:什么是发育生物学?它在生物学中有什么重要性?二、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 介绍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胚胎发育、变态发育、生殖发育等。
2. 讲解发育生物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研究生物进化等。
三、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1. 以蚕卵为例,讲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包括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器官形成等。
2. 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各个阶段的特征。
四、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1. 以昆虫、鸟类、哺乳类为例,介绍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2. 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如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3. 讲解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如鸟类的筑巢、哺乳类的胎生等。
五、案例分析1. 以蝌蚪为例,分析其变态发育过程,包括蝌蚪的形态变化、器官形成等。
2. 讨论蝌蚪变态发育的意义,如适应不同环境、提高生存能力等。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深入了解生物发育的某个方面。
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生物教课方案第十一章第二节发育教课目的知识方面:理解发育的看法和青春期的发育特色,认识从婴儿到成人的发育分期。
能力方面:经过课本中曲线图的认识和使用,联合自己的实质状况,对图表进行剖析比较,培育学生的识图能力。
感情方面:经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培育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重难点剖析:青春期的性态、功能发育和性发育的特色。
青春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育特色。
课时安排:参照课时 1 课时教课准备:人体发育的分期图,相关青春期发育特色的录像片。
教课过程前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的生殖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同时也介绍了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成胚胎所需要的营养是怎样供应的。
当胚胎经过大概 280 天的发育后,就从母体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了。
此刻我问大家一个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问题:你从记事时开始到此刻,是从几岁开始猛“窜个子”的?男同学和女同学同样吗?我还能够告诉同学们:一般说来,你们这类“窜个”向来要到18岁左右才会慢慢停止下来。
这是人生中的一个生长顶峰,并且每一个人在这一段期间里正是精力最充足、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强的最正确期间,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所以,往常人们称之为“青春期”。
一、什么是青春期(板书)从生物学看法看,青春期是指一个人从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一般女性12~ 18 岁,男性比女性晚 2 年左右。
自然这第1页/共4页还要看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居住地域随和候冷热等条件。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城里人一般老是比山区里的人发育早些,而热带的黑种人与我们对比,他们又明显比我们早熟。
我们这节课就来介绍人体青春期发育的特色和这个期间应当注意的卫生。
明显,这是和我们每一个人的亲身利益相关的。
二、青春期发育特色(板书)我们介绍一下人体青春期发育的特色。
1。
身体外形上有什么变化(板书):方才我们提到青春期是人体的一个生长顶峰期间。
其实在青春期以前,人体还有一个生长顶峰期,这就是从受精卵到形成胚胎直到出生后两岁左右。
发育生物学基础教学设计一、简介发育生物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生命活动从受精到成熟过程的细胞、分子及遗传机制等。
因此,发育生物学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介绍一种发育生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程并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发育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不同阶段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
3.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4.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的基本知识。
5.对各种实验及技能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发育生物学中最基础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发育生物学基本概念•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基因的结构和作用•基因表达调控•突变和多样性的起源2. 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蛋白质合成与调控•代谢与能量•信号转导、细胞间相互作用3. 不同阶段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受精与胚胎发育初期•稳定性维持及生长发育•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4. 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遗传基础知识•遗传性状的分离和重组•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表观遗传学的基本知识5. 实验与技能•实验室技能及基本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四、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法:在课堂上讲解发育生物学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概念,并使用案例来进行说明和引导。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加深理解。
3.生动化教学法:选取一些有趣、生动的实例来进行案例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4.实验教学法:在实验室中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验,实践掌握理论,并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课程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的初步掌握程度。
2.课堂提问:学生通过讲解、答题等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
3.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中所做的记录和分析,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发育生物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发育生物学教材的第三章“胚胎发育”。
本章主要介绍了胚胎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器官的形成等。
具体内容包括:1. 受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受精卵的形成。
2. 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分化出的各种细胞类型。
3. 胚胎器官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受精过程,理解受精卵的形成。
2. 使学生掌握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分化出的各种细胞类型。
3. 帮助学生理解胚胎器官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受精过程、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器官的形成。
难点: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分化出的各种细胞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显微镜、胚胎发育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婴儿出生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胚胎发育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使用PPT,结合胚胎发育模型,讲解受精、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器官的形成的过程。
a. 受精卵是如何形成的?b. 胚胎干细胞是如何分化的?c. 胚胎器官是如何形成的?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分享彼此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受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受精卵的形成。
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分化出的各种细胞类型。
胚胎器官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七、作业设计1. 描述受精过程。
2. 画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过程。
3. 描述胚胎器官的形成过程。
答案:1. 受精过程: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2. 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胚胎干细胞分化出内细胞团、滋养层细胞和胚外中胚层细胞。
3. 胚胎器官形成过程: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逐渐形成和发育。
第二节发育教学目的:1.理解发育的概念和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知道从婴儿到成人的发育分期。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教学难点: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结合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联系有关激素(性激素)的知识来分析,进而理解发育的概念及人体发育的过程。
人体发育分期的知识,可以结合课文中图VI-86人体发育分期图进行教学。
重点指出人体发育过程中的青春期是个重要时期。
青春期的形态、功能发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形态发育的特点,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自身变化的情况、结合课文中图VI-87来来讲述身高、体重的变化特点,并指出骨骼、肌肉的变化特点。
功能发育的特点,同样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变化的情况来分析,如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敏捷的提高程度来分析神经系统的变化特点等。
青春期的性发育中,要明确指出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虽然已有生殖能力,但是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发育完善,要到25岁左右,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生理角度去理解提倡晚婚的道理。
教具准备:有关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录像片及相关设备。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与观看有关录像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有关生殖方面的知识,下面提个问题请大家回答。
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他由母体出生那时开始的,这种说法对吗?回答:不正确。
一个人的生命是从母体内的受精卵开始的。
讲述: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学习有关发育的知识。
第二节发育一、发育的概念什么是发育?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人体发育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为成熟的胎儿。
第二阶段: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
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体发育,通常是指从婴儿出生发育为成年人的过程。
根据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征,这个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发育时期。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观察发育一节中“人体发育的分期”的插图。
谁能根据插图,总结出人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教学日志章节名称绪论学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学生考勤应到:实到:请假:旷课:课程类型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技能课□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目的要求1. 了解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掌握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3. 掌握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种类及其特点4. 了解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重点难点重点: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难点: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思考题作业教学后记作业批改及实验记录说明:1、每次授课前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填写。
2、授课时间:指授课日期和节次;教学进度:指是否符合教学进度简表绪论第一节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二、发育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个体发育(多细胞生物题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和生物系统发生中生命发展的机制。
三、发育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发育遗传程序及其调控机制。
四、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第二节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一、多细胞有机体的发育有两个主要的功能1.产生细胞的多样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保证世代的交替和生命的连续2.通过繁殖产生新一代的个体,使世代延续二、动物发生过程三、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三节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一、后成论和先成论二、细胞理论对胚胎发育和遗传概念的影响三、发育的嵌合型和调整型四、诱导的发现五、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的结合第四节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一、脊椎动物模式生物: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小鼠二、无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果蝇、线虫三、发育生物学模式植物:拟南芥第五节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一、常用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一)显微镜技术(二)组织切片技术(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四)原位杂交技术(五)显微注射(六)报道基因技术(七)细胞标记技术二、发育遗传学技术(一)正向遗传学技术1.大规模诱变筛选技术2.插入诱变筛选3.突变基因的克隆(二)反向遗传学技术1.基因敲除技术2.条件基因敲除技术3.RNA 干扰技术4.吗啉代寡聚核苷酸5.显性抑制6.转基因技术7.基因捕获8.果蝇中的克隆化分析教学日志章节名称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学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学生考勤应到:实到:请假:旷课:课程类型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技能课□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目的要求1. 掌握细胞形态发生决定子、定型、分化的概念2. 了解胚胎细胞相互作用的概念重点难点重点:细胞形态发生决定子、细胞定型、细胞分化难点:胚胎细胞相互作用思考题作业教学后记作业批改及实验记录说明:1、每次授课前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