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大黄蜂、马蜂蛰伤的20种有效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蜂类蜇伤外治经典良方
◆涂擦疗方
1.当被蜂类(黄蜂、蜜蜂、马蜂)蜇伤后,先找出伤口的毒刺,并除之,即取新鲜辣椒1只(顶天椒、米椒等,越辣越好,不用菜椒),破开,涂擦伤口周围,如伤口在眼睛周围,涂擦时,需格外小心,不可涂到眼睛。
2.蜂叮伤后,应除去蜂刺,并立即折鲜芋茎挤汁涂于咬伤处,干后再涂,约涂十多次至症状消失。
3.蜂叮伤后,尽快除去蜂刺,将鲜柚子皮挤汁涂于咬伤处,尽量保持伤处药汁不干。
4.用仙人掌捣烂取汁,调蜂蜜涂患部数次,治马蜂蜇伤。
◆外洗疗方:蜂蜇局部可用肥皂水或5%苏打水清洗,黄蜂蜇伤可用醋清洗。
◆火罐疗方:蜂蜇伤后,如有折断的毒刺,应先设法除去,后用火罐拔出毒汁。
◆中成药疗方:取季得蛇药片10片,捣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
◆外敷疗方
1.鲜马齿苋1把,捣烂敷伤处。
2.韭菜30克,捣烂外敷伤处。
3.活蜗4只,冰片1.5克,共捣烂如泥,外敷伤处,每日换药2次。
4.野菊花叶或甘草叶或夏枯草叶适量(均为鲜品),捣烂敷伤处。
5.将瓦松捣烂,取汁敷伤处,消肿止痛。
6.在阴沟潮湿水流地段,选取干净苔藓适量,捏干水后敷于伤处。
7.鲜青蒿适量,捣烂如泥敷伤处。
◆涂擦疗方:被蜜蜂或黄蜂刺伤,先用醋冲洗伤口,然后用人奶涂擦,1日4次,可消肿止痛。
(王孝成)。
被马蜂蛰了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1.迅速撤离蜂巢区:如果你被马蜂蛰了,首要任务是迅速离开马蜂的领地,以避免更多的蜂类攻击。
尽量远离蜂巢区域,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
2.将蜂刺从皮肤上拔掉:有些马蜂蛰伤会留下蜂刺在皮肤上,这会继续释放毒液并导致更多的疼痛。
使用平头镊子或者指甲刀小心地将蜂刺从皮肤上拔掉。
避免用手指挤压刺入的蜂刺,以免将更多毒液挤入伤口。
3.冷敷伤处:将冰块包裹在一块薄布上,然后轻轻地敷在被蛰处。
冰块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并降低组织对毒液的反应。
每次冷敷约15分钟,每天可以重复数次。
4.使用适当的药膏:涂抹一些适合的药膏可以减轻疼痛和减少肿胀。
药店有许多可用的药膏,如抗组胺药膏和抗炎症药膏。
选择含有苯海拉明或类似成分的药膏,这些成分可以帮助减轻瘙痒和肿胀。
5.使用止痛药:如果被马蜂蛰伤引起了剧烈疼痛,可以考虑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请按照药品说明正确使用。
6.维持休息和保持清洁:马蜂蛰伤可能导致疲劳和不适,尽量多休息。
同时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7.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有些人对蜜蜂或其他昆虫的蛰伤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如果你之前曾经有过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或意识丧失,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8.避免刺激:在伤口治愈期间,避免热水浸泡、使用刺激性化学品或暴露在阳光下,这些都可能加重症状或导致感染。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你对自己的情况感到担忧或症状加重,一定要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你的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被蜜蜂、黄蜂、蚂蜂等蜂类昆虫蛰咬或者蜇伤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蜂蛰伤急救治疗是指对蜂蛰伤的紧急处理和治疗方法,旨在减轻疼痛,防止过敏反应,并加速伤口愈合。
紧急处理步骤:1. 迅速远离蜂巢或者蜜蜂、黄蜂等昆虫,以免再次受到蜇伤。
2. 将被蜂蛰的部位抬高,以减少毒液扩散。
3. 用刀背或者指甲轻刮被蜇处,将蜂刺刮出。
注意不要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压蜂毒。
4. 用清洁的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以防止感染。
5. 用冰袋或者冷敷物敷在被蜇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治疗方法:1. 镇痛药物:可口服非处方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但需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
2. 局部药物:可使用含有抗组胺成份的局部止痒药膏,如氯雷他定凝胶,以缓解瘙痒和不适感。
3. 消肿药物:可使用含有消肿成份的药膏,如糖皮质激素药膏,以减轻肿胀和红肿。
4. 冷敷:持续冷敷被蜇处,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5. 避免搔抓:避免搔抓被蜇处,以免引起感染和加重症状。
6.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
预防措施:1. 注意穿着: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以减少暴露的皮肤面积。
2. 避免香水和花香:蜜蜂等昆虫对香水和花香有很强的吸引力,尽量避免使用强烈的香水。
3. 注意食物:不要在户外进食,特别是甜食和肉类,以免吸引昆虫。
4. 不要走光秃地:避免在光秃秃的地方行走,这些地方通常是昆虫的栖息地。
5. 注意垃圾处理:垃圾桶应保持清洁,避免吸引昆虫。
6. 避免激怒昆虫:不要扰动昆虫巢穴,避免激怒昆虫。
7. 携带急救药品:对于易过敏的人群,应携带急救药品,如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以上是关于蜂蛰伤急救治疗的详细内容,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蜂蜇伤实施方案一、概述。
蜂蜇伤是指人体被蜜蜂、黄蜂、蚂蜂等蜂类昆虫螫伤所致的损伤。
蜂螫伤后,可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蜂螫伤的处理,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二、急救措施。
1. 首先,被蜜蜂或其他蜂类昆虫螫伤后,要及时将蜂刺取出。
可以使用指甲或者针头将蜂刺轻轻刮出,切忌使用手指捏压,以免将毒液挤入伤口。
2. 清洁伤口。
用肥皂水或者消毒酒精棉球擦拭伤口,以避免细菌感染。
3. 冷敷。
用冰袋或者冰块敷在伤口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 局部处理。
可以使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膏或者喷剂,如红霉素软膏、氢化可的松喷雾等,以减轻症状。
5. 注意观察。
被蜂螫伤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三、预防措施。
1. 注意穿着。
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裸露皮肤。
2. 避免使用香水。
蜜蜂等昆虫对花香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避免使用香水等花香味的化妆品。
3. 注意环境。
在野外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踩踏到蜜蜂等昆虫的巢穴。
4. 携带急救药品。
对于易过敏的人群,如蜂螫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的人,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品,以备急用。
四、总结。
蜂蜇伤虽然常见,但如果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可以减轻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于蜂螫伤的处理,需要有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避免蜂螫伤的发生。
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蜂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做好自我防护,保护自己的健康。
治疗马蜂蛰的土方法
治疗马蜂蜇伤的土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将冷水或冰块敷在蜇伤部位,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2. 用牙膏涂抹在蜇伤部位,可以缓解痒感并减轻疼痛。
3. 制作苏打水混合物,将其涂抹在蜇伤部位,有助于中和马蜂蜇刺的毒液,并减轻疼痛和肿胀。
4. 使用洋葱或大蒜切片贴敷在蜇伤部位,可以减轻疼痛。
5. 使用芦荟凝胶或醋敷在蜇伤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消炎和消肿。
6. 蜂蜜具有抗菌和消炎的作用,可以涂抹在蜇伤部位以促进伤口愈合。
7. 使用身体肥皂或温和的洗涤剂清洗蜇伤部位,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请注意,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应立即就医。
这些建议只适用于轻度蜇伤,对于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症状,请及时就医。
被马蜂蛰了怎么处理简介马蜂是常见的昆虫之一,它们以防御性强而著名。
如果不小心惹恼了马蜂,很有可能被它们蛰到。
马蜂的蜇刺含有毒液,蜇伤会引起疼痛、肿胀和瘙痒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被马蜂蛰了的应急处理方法。
1. 尽快离开蜂群区域被马蜂蛰了,首先应该尽快离开蜂群区域,避免再次受到蛰伤。
马蜂一旦感到威胁,会聚集起来发起群体攻击,所以尽快离开是保护自己的首要任务。
2. 寻找安全的避难所被马蜂蛰了之后,要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远离马蜂的攻击范围。
可以选择进入室内或者找到有遮蔽物的地方,如树丛或者建筑物背后等,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蛰伤。
3. 观察蜇伤情况被马蜂蛰了之后,需要仔细观察蜇伤的情况。
如果被蜂刺留在皮肤上,应该尽快将其取出,以免毒液继续释放。
使用镊子或者指甲沿着刺的方向轻轻拔除。
但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压迫蜂刺,以免更多的毒液被注入皮肤。
4. 温水冲洗蜇伤部位将蜇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温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
温水有助于减轻疼痛,减缓毒液的扩散速度。
使用温水冲洗蜇伤部位约15分钟,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5. 冷敷减缓肿胀蜇伤导致的肿胀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以使用冰袋或者包裹冰块的毛巾进行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瘙痒感。
每次冷敷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每隔2小时冷敷一次,直到症状缓解。
6. 使用局部止痛药或抗过敏药在被马蜂蛰伤后,可以使用局部止痛药或抗过敏药来缓解疼痛和瘙痒感。
常见的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应立即就医。
7. 避免抓挠或刺激蜇伤部位被马蜂蛰伤后,蜇伤部位会引起瘙痒感。
但应尽量避免抓挠或刺激该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或增加疼痛。
可以使用温水冲洗和冷敷来缓解瘙痒感。
8. 观察并警惕过敏反应部分人对马蜂的蜇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在被马蜂蛰伤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声嘶哑、面部或嘴唇肿胀、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蜂蜇伤的急救方法蜂蜇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伤害,通常由蜜蜂、黄蜂或其他类似昆虫的蜇刺引起。
蜇伤后,人体会出现疼痛、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虽然大多数蜇伤都是轻微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因此,了解正确的蜂蜇伤急救方法至关重要,以确保受伤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蜂蜇伤的急救方法:1. 立即远离蜜蜂或黄蜂的活动区域,以避免再次被蜇。
2. 将受伤部位放置在心脏位置以上,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3. 用肥皂和温水轻轻清洁受伤部位,以防止感染。
避免使用酒精或氢过氧化物等刺激性物质。
4. 用冷敷物(如冰块或冷水袋)轻轻冷敷受伤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
5. 如果蜂刺仍然留在皮肤上,请使用刀背或指甲轻轻刮去,切勿用手指或镊子捏取,以免挤压蜂毒进入皮肤。
6. 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可以缓解疼痛和瘙痒。
但在使用之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7.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眼睛肿胀、晕厥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8.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建议随身携带紧急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以便在需要时进行紧急处理。
9. 如果蜇伤引起的症状持续数天或恶化,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是一般情况下的蜂蜇伤急救方法。
对于特殊情况或严重过敏反应,建议立即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此外,预防蜇伤也是非常重要的,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和使用香水等物品,以减少被蜜蜂或黄蜂攻击的风险。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咨询。
被蜂类蛰伤的急救方法随着夏季的到来,人们的户外活动频繁起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游玩的同时,会时不时的遇见各种昆虫,一不小心,就会被蜂类蛰伤,马上采取急救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疼痛,控制红肿,减轻过敏反应。
1.首先拔出刺入皮下的毒针,再涂10%氨水止痛,也可用身边的中草药,如:马齿苋、夏枯草、野菊花叶等,任选一种捣烂,敷患处可止痛。
2.梨汁治疗马蜂(蜜蜂)蛰伤。
马蜂或者蜜蜂蛰伤后,用刀削梨1片,来回反复搽蛰伤处,大约半小时疼痛即可消失。
3.被蜂蛰伤后,立即用浓盐水洗患处,可止痛、消肿、去毒。
4.直接用冷水浸洗止痛。
5.黄蜂蛰伤:黄蜂蛰伤与众不同,其毒性呈碱性,因此在拔除毒刺后,用碘酒、酒精消毒,用醋敷抹在伤口上。
并且可以吃抗过敏药。
6。
如有严重的全身红肿症状,必须及时去医院治疗。
简单防治蜂类蛰伤1.立即拔除蛰入皮肤的尾刺。
2.蜜蜂留伤局部可敷肥皂水、碱水或3%氨水。
3.黄蜂(马蜂)蛰伤局部可涂些食醋。
4.被黄蜂或毛虫伤了皮肤,如能立刻用稀氨水搽抹患处,可立即消毒止痛,效果甚佳。
5.被蜂、毒虫刺伤皮肤,可用人乳、酱汁涂擦,能减轻疼痛。
6.还可任选下列一种办法: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用水调成糊状外敷;紫花地丁或蒲公英50—100克,捣烂外敷;葱头一片摩擦蛰伤处亦可消肿止痛。
被蜂螫后轻者伤处见中心有淤点的红斑、丘疹或风疹块,有烧灼感及刺痛。
如螫伤后20分钟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重者伤处一片潮红、肿胀、水疱形成,局部剧痛或搔痒,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
有特异体质者对蜂毒过敏,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处理方法如下:(1)不要紧张,保持镇静。
(2)有毒刺入皮肤者,先拔去毒刺。
(3)选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氢钠水、食盐水、糖水洗敷伤口。
(4)新鲜人乳涂于伤处,每日数次。
(5)玉露散或菊花叶捣烂敷贴。
不小心被蜜蜂
不小心被蜜蜂蛰伤后的处理方式,包括拔除蜂刺,外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抗过敏以及止痛治疗等等。
1、拔除蜂刺。
蜜蜂蛰伤后,部分蜂针会遗留在皮肤内,这时候需要小心的用镊子进行夹除。
2、外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蜜蜂毒属于一种弱酸性的毒素,采用弱碱性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它有助于缓解蜜蜂蜇伤后局部出现的红肿,疼痛以及瘙痒不适感。
3、抗过敏和止痛治疗,主要是对症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进行抗过敏治疗(复方地塞米松软膏,醋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同时也可以口服抗炎止痛的药物治疗,例如布洛芬混悬液等等。
对于蛰伤的皮肤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避免过多的刺激和搔抓,必要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引言概述:蜂蛰伤是指被蜜蜂或者其他蜂类昆虫蜇伤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虽然大多数蜜蜂蜇伤只会导致短暂的不适,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蜂蛰伤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蜂蛰伤的急救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蜂蛰伤的急救治疗方法1.1 清洁伤口蜂蛰伤后,首先要用温和的肥皂和温水清洗伤口。
这有助于去除可能残留在伤口中的蜂毒和细菌,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轻轻擦干伤口后,可以涂抹一些抗菌药膏,以防止感染。
1.2 冷敷伤处冷敷是缓解蜂蛰伤疼痛和肿胀的有效方法。
可以用冰袋或者一块湿毛巾冷敷伤处,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瘙痒感,同时也可以减少炎症反应。
1.3 使用止痒药物蜂蛰伤后,伤处通常会浮现剧烈的瘙痒感。
可以使用一些止痒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
这些药物可以匡助减轻不适感,同时也可以减少病人刮伤伤口的风险。
二、过敏反应的处理2.1 观察症状对于某些人来说,蜂蛰伤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难点、喉咙肿胀、胸闷等。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即将就医,并告诉医生你是被蜜蜂蜇伤的。
2.2 使用急救药物对于已知对蜜蜂蜇伤过敏的人来说,携带急救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和抗组胺药物。
在过敏反应发生时,使用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直到就医。
2.3 寻求专业医疗匡助如果过敏反应严重或者症状持续加重,应即将就医。
医生可能会赋予更强效的药物治疗,如皮质类固醇或者肾上腺素注射剂。
及时就医可以降低过敏反应对健康的危害。
三、预防蜂蛰伤的方法3.1 避免蜜蜂接触要预防蜂蛰伤,首先要避免与蜜蜂接触。
尽量不要挨近蜜蜂巢穴或者花朵,因为这些地方是蜜蜂的活动区域。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开花丛和蜜蜂密集的地方。
3.2 穿着适当的衣物当在蜜蜂活动的环境中活动时,穿着适当的衣物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
建议穿长袖衣物和长裤,以减少蜜蜂蜇伤的机会。
此外,可以戴上帽子和手套,保护头部和手部。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被蜜蜂、黄蜂、胡蜂等蜂类昆虫螫伤后引起的疼痛和局部反应。
对于蜂蛰伤的急救治疗,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标准格式文本:一、蜂蛰伤概述蜂蛰伤是一种常见的昆虫螫伤,通常会导致局部疼痛、红肿、瘙痒和热感等不适症状。
在某些个体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因此,对于蜂蛰伤的急救治疗非常重要。
二、蜂蛰伤急救治疗步骤1. 迅速远离蜜蜂等昆虫,避免再次被蜇。
2. 将被蜇部位抬高,减少血液循环到该部位,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3. 用肥皂和水清洁被蜇部位,避免感染。
4. 用冷敷物(如冰块或冷水)冷敷被蜇部位,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5. 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来减轻瘙痒和过敏反应。
请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来使用。
6. 如果有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胸闷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量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静。
三、蜂蛰伤的常见误区1. 切勿用手指或其他尖锐物品挤压被蜇部位,以免导致蜂毒进一步扩散。
2. 不要用醋或尿液等物质清洁被蜇部位,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刺激,增加疼痛和不适感。
3. 避免自行处理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蜂蛰伤的预防措施1.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减少被蜇的机会。
2. 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和使用花香型的香水等,以免吸引蜜蜂等昆虫。
3. 注意不要赤脚行走在草地上,以免被蜜蜂等昆虫蜇伤。
4. 在花丛附近或有蜂巢的地方要保持警惕,尽量远离这些区域。
五、蜂蛰伤的就医指引如果蜂蛰伤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1. 被蜇部位出现严重的肿胀、疼痛或感染迹象。
2. 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胸闷等。
3. 被蜇部位出现持续性的瘙痒、红肿、渗液等症状。
4. 被蜇部位周围出现红线症状,可能是感染的迹象。
六、蜂蛰伤的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 儿童和老年人对蜂蛰伤的反应较为敏感,应特别注意。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在处理蜂蛰伤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蜂类蛰伤的处理方法
蜂蛰伤是由蜜蜂、黄蜂或其他蜂类虫咬伤皮肤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蜂蛰伤并不危及生命,但可能会引起疼痛、发痒、红肿等症状。
以下是处理蜂蛰伤的方法:
1. 尽快将蜜蜂或黄蜂从皮肤上移走,以减少蜂毒的注入。
可以使用刷子、刀背等工具轻轻刮除,切勿用手指捏压,以免挤出更多蜂毒。
2. 温和地用清洁肥皂和温水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以防止感染。
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免刺激伤口。
3. 使用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被蛰伤的部位。
冷敷可缓解疼痛、肿胀和瘙痒感。
每次冷敷约15分钟,每天重复几次。
4. 使用非处方类止痒药膏或抗组胺药物来减轻瘙痒感。
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自然的止痒物质,例如芦荟胶、薄荷膏或茶树油。
5. 避免刮擦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避免使用酒精、过氧化氢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这可能会延缓伤口愈合。
6. 如果伤口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咽喉肿胀、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果症状持续数天或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排出或发烧等,也应及时就医。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被蜜蜂、黄蜂、胡蜂等昆虫蜇伤所引起的刺痛和红肿症状。
蜂蛰伤的紧急救治非常重要,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蜂蛰伤的急救治疗方法。
1. 快速撤离蜂蛰区域如果被蜂蛰伤,首先要迅速离开蜂蛰的区域,以免再次被蜇伤。
如果有其他人在附近,应尽量匡助他们迅速撤离。
2. 寻觅和移除蜂针蜂蛰伤后,蜜蜂的蜂针会留在皮肤中,因此需要尽快找到并移除蜂针。
使用指甲或者刀刃轻轻刮除蜂针,切勿用手指挤压,以免导致蜂毒进一步渗入皮肤。
3. 温水冲洗伤口用温水冲洗蜂蛰伤处,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
温水的温度应该是舒适的,避免使用过热或者过冷的水。
冲洗时间为5-10分钟,可以匡助清洁伤口并减少蜂毒的作用。
4. 局部冷敷在温水冲洗之后,可以使用冰袋或者冷敷物冷敷蜂蛰伤处。
冷敷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减轻局部炎症。
将冰袋或者冷敷物包裹在毛巾中,每次冷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5. 使用消炎药膏在冷敷之后,可以涂抹一些消炎药膏在蜂蛰伤处。
消炎药膏可以减轻炎症和红肿,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使用时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方法进行。
6. 避免刺激和感染在蜂蛰伤的恢复期间,应避免刺激伤口,如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清洁剂清洗伤口,避免剧烈运动或者磨擦伤口。
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7. 观察过敏反应有些人对蜂蛰伤会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难点、喉咙肿胀、皮肤发红、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即将就医,并告知医生被蜂蛰伤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 防止再次被蜇伤蜂蛰伤愈合后,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再次被蜇伤。
在户外活动中,尽量避免穿着明艳的衣服和使用带有香味的化妆品,以免吸引昆虫。
在野外活动时,可以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并使用防蚊液或者昆虫驱避剂。
以上是关于蜂蛰伤急救治疗的详细介绍。
在处理蜂蛰伤时,要迅速撤离蜂蛰区域,并尽快找到和移除蜂针。
之后,用温水冲洗伤口,然后进行局部冷敷,涂抹消炎药膏。
治疗大黄蜂、xx蛰伤的20种有效方法1、马蜂毒呈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
2、当被蜜蜂蛰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搔痒,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
如果蜜蜂的毒针刺到皮肤里,一定要取出来。
3、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
4、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5、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民,扑而敏等抗过敏药物。
6、对于局部肿胀的可以使用硫酸镁局部热敷进行治疗。
7、给马蜂蛰咬的当时,应该试用氨水涂抹,没有的话用自己的尿液也可以。
试用洋葱涂抹也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8、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9、仔细检查伤口局部,如有留在伤口的尾刺及毒腺,及时用针挑除。
10、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的液体中和,如用1%醋酸或食醋洗敷伤口。
11、口服抗过敏的药物、止痛药及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季德胜蛇药、牛黄解毒片等。
12、红肿严重伴有水疱渗液时,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
另外,如果有明显的过敏反应(荨麻疹、喉头水肿、胸闷气急等)及全身中毒症状(休克、嗜睡、昏迷肌肉痉挛等),请及时到医院采取相应急救治疗,不可延误!蜂的种类很多,包括蜜蜂、大胡蜂、黄蜂、马蜂等,其中以大胡蜂的蜂毒最烈。
蜂族大多数与人无争,但它们却有一个可怕的缺点:一旦对某物感兴趣,或以为受到侵犯,就会孜孜以求或疯狂报复。
虽然蜂螫伤是一种意外伤害,但人被蛰几百次后,中枢神经就会麻痹,尤其对于变态反应体质的人来说,仅一次蜂螫伤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13、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溶液洗涤涂擦伤口,中和毒液。
也可用生茄子切开涂擦患处以消肿止痛。
伤口肿胀较重者,可用冷毛巾湿敷伤口。
若被黄蜂螫伤,因其毒液呈碱性,所以要用酸性液体中和,如食醋、人乳涂擦患处可止痛消痒。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蜜蜂、黄蜂、马蜂等昆虫螫刺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蜂蛰伤通常会导致局部疼痛、红肿、瘙痒和疼痛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甚至休克。
因此,在遭受蜂蛰伤后,及时的急救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标准步骤和注意事项:1. 立即远离蜜蜂等昆虫的蜂巢或巢穴,避免再次被蜂蛰伤。
2. 将被蜂蛰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湿毛巾。
3. 用肥皂和温水清洗被蜂蛰伤的部位,以预防感染。
轻轻擦干,避免搓揉。
4. 将被蜂蛰伤的部位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向该区域,减轻肿胀。
5. 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非处方类固醇消炎药(如布洛芬)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请按照药品说明或咨询医生的建议使用。
6.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面部肿胀或晕厥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就医。
7. 如果被蜂蛰伤的人曾经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史,应尽快使用自己携带的过敏紧急救治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8. 对于蜂蛰伤造成的局部瘙痒,可以使用非处方的抗组胺药物或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
9. 如果蜂蛰伤引起局部感染,如红肿、渗液或化脓,应就近就医寻求医生的进一步指导和治疗。
10. 在急救和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挤压被蜂蛰伤的部位,以免毒液扩散。
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注意事项:1.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特别是曾经有严重过敏反应史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近蜜蜂等昆虫的巢穴,以减少被蜂蛰伤的风险。
2. 对于有蜂蛰伤过敏史的人,建议随身携带过敏紧急救治药物,并告知身边的亲友和同事,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3. 在处理蜂蛰伤时,避免用手直接抓住蜜蜂等昆虫,以免再次被蜇伤。
4. 如果被蜂蛰伤的部位出现严重疼痛、红肿或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感染等并发症。
5.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被蜂蛰伤者的镇定,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总结:蜂蛰伤急救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处理被蜂蛰伤的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并及时就医处理严重的过敏反应或感染。
黄蜂针了怎样处理方法黄蜂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昆虫,一旦被黄蜂针刺伤后会导致身体的疼痛与肿胀。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黄蜂毒素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比如过敏性休克或呼吸困难。
因此,在遭遇黄蜂针刺后,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非常关键,下面我来介绍一些处理黄蜂针刺的方法。
一、将黄蜂的针取出:当你被黄蜂针刺后,最重要的是将针头尽快取出,以免毒素释放到身体中。
使用一张消毒的干净手巾或者棉球,轻轻擦拭刺伤部位,这样可以让针头自然滑出皮肤而不会增加针头的摩擦和刺痛。
二、冷敷创口:黄蜂针刺伤后,可以使用冷水敷在创口附近,这样可以舒缓疼痛感和减轻肿胀。
若没有冷敷物,可将干净的手巾浸入冰水中,然后轻轻敷在创口上,让其持续十至二十分钟。
重复几次可以使志同道合感减轻。
但是,因为冰水会刺激创口,故在敷公然中悟出一条干净毛巾,再将毛巾折倍后浸水,轻按出多余的水,敷在被黄蜂针的创口上即可。
三、应用绷带压缩部位:黄蜂针刺伤后,创口周围肿胀可能会严重影响伤口的愈合,因此,使用绷带压缩肿胀部位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这种方法适用于黄蜂针刺不严重的时候。
如肿胀范围小,针头的位置与关节无关,可选择短绷带。
四、应用带有成分的药膏:一些药膏可以有效减轻被黄蜂针刺后的疼痛,另外也可以减轻瘙痒和过敏反应。
比如:红霉素、鲍氏药膏或是维生素E等药膏均可以用来减轻被黄蜂针刺后的部位疼痛。
五、应用消炎药或是退热药:如果受伤部位的症状不断加重,比如疼痛感大且发生了感染,可使用消炎药或是退热药。
在使用过程中,最好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
六、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症状:如果你发现你自己已经对黄蜂针刺产生了过敏反应,建议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不要等到症状更严重再去就诊。
七、将自己远离黄蜂:最后,为了避免遭受黄蜂的袭击,请保持动静、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同时也不要攻击黄蜂巢,因为黄蜂视其为生存平台,它们会不惜用尽手段保卫自己的家园。
总之,被黄蜂针刺后,建议首先取出针头,然后使用冷敷或者绷带压缩消肿。
蜂蜇伤的急救方法蜜蜂、黄蜂、胡蜂等蜂类昆虫的蜇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蜂蜇伤后,蜂毒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掌握正确的蜂蜇伤的急救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蜂蜇伤的急救步骤。
1. 迅速远离蜜蜂或者黄蜂等昆虫的攻击范围。
如果蜜蜂或者黄蜂在你身上停留,不要慌张,轻轻地将其拂开。
2. 将被蜇的部位置于心脏以下位置,以减缓蜂毒的传播速度。
例如,如果被蜇在手臂上,应将手臂抬高。
3. 用香皂水或者温和的肥皂水清洁被蜇的部位。
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进行清洁,以免加重疼痛和刺激。
4. 用冷敷物或者冰袋冷敷被蜇的部位,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
冷敷时间普通为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5. 如果蜂蜇伤引起了剧烈疼痛,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但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
6. 不要用手挤压被蜇部位,以免将更多的蜂毒挤入皮肤中。
7. 监测身体反应。
如果浮现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如呼吸难点、喉咙肿胀、皮疹、晕厥等,应即将就医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临床上,蜂蜇引起的过敏反应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过敏反应可自行缓解,中度和重度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8. 如果蜂蜇伤部位浮现明显感染迹象,如红肿、化脓、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9. 预防蜂蜇伤的再次发生。
在户外活动中,尽量避免穿着明艳的衣物和使用香水等挥发性物质,以免吸引蜜蜂或者黄蜂等昆虫的注意。
总结起来,蜂蜇伤的急救方法包括迅速远离蜂类昆虫、清洁伤口、冷敷、口服止痛药、监测身体反应、就医处理等。
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镇静,避免慌乱,及时寻求医疗匡助,以确保伤口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治疗。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蜂类昆虫的认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蜂蜇伤的发生。
蜂蛰伤急救治疗一、背景介绍蜂蛰伤是指蜜蜂、黄蜂、马蜂等蜂类昆虫蛰咬人体后引起的伤害。
蜂蛰伤常见于户外活动、花园、农田等环境中。
蜂蛰伤的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引起过敏反应、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蜂蛰伤的急救治疗方法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步骤和方法1. 迅速远离蜂群蜂蛰伤发生后,首先要迅速离开蜂群,避免被更多的蜜蜂或黄蜂攻击。
2. 拔出蜂刺将蜂刺迅速拔出,刺口处可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但不要用手指挤压刺口,以免将毒液挤入伤口。
3. 清洗伤口用温和的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不要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加重疼痛和刺激。
4. 冷敷将冰块或冷水敷在被蜂蛰的部位上,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以免引起低温烫伤。
5. 使用止痛药可适量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6. 观察症状蜂蛰伤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皮肤红斑、过敏反应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7. 进一步处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避免剧烈活动,松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三、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注意事项1. 避免用手指挤压刺口,以免将毒液挤入伤口。
2. 不要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加重疼痛和刺激。
3. 冷敷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以免引起低温烫伤。
4.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5.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避免剧烈活动,松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四、蜂蛰伤急救治疗的常见误区1. 不要用嘴吸出毒液,以免引起感染和传播疾病。
2. 不要用手指挤压刺口,以免将毒液挤入伤口。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被蜜蜂、黄蜂、胡蜂等蜂类昆虫螫伤后引起的疾病。
蜂蛰伤通常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和系统性症状。
在应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蜂蛰伤的急救治疗方法。
1. 确认蜂蛰伤:如果被蜂蛰伤,请尽快确认是否为蜂蛰伤。
一般来说,蜂蛰伤会在皮肤上留下蜇刺,周围会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如果您确定是蜂蛰伤,请立即进行急救。
2. 去除蜇刺:使用细尖的物品,如指甲、铁丝等,轻轻刮除蜇刺。
刮除时要注意不要用手指挤压蜇刺,以免将更多的毒液挤入伤口。
3. 清洁伤口:用温和的肥皂水或清水轻轻清洗伤口,以防止感染。
清洗时要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以免进一步刺激伤口。
4. 冷敷:将冰袋或冷水敷在被蜂蛰伤的部位,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约1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5. 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可以口服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但请务必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6. 避免刺激:在伤口未愈合之前,尽量避免刺激,如不要用力搔抓、不要涂抹刺激性药膏等。
7. 观察过敏反应:部分人对蜂蛰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皮疹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您被蜂蛰伤的情况。
8.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蜂蛰伤引起的症状严重,如剧烈疼痛、持续肿胀、感染等,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急救治疗蜂蛰伤的关键是迅速清除蜇刺、冷敷和止痛。
此外,及时观察过敏反应并寻求医疗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请大家在野外活动或与蜜蜂等昆虫接触时保持警惕,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被蜜蜂、黄蜂、马蜂等昆虫蜇伤后引起的局部疼痛、红肿和过敏反应。
在蜂蛰伤急救治疗中,及时的处理和适当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并加快伤口的恢复。
以下是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标准格式文本:一、蜂蛰伤的症状和特征:蜂蛰伤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红肿、瘙痒和灼热感。
伤口周围可能会出现红色的肿胀,并伴有局部的瘙痒感。
有些人对蜂毒过敏,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等过敏反应。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二、蜂蛰伤的急救治疗步骤:1. 迅速将被蜂蛰伤的部位拔出蜂刺,刺头应尽量保留完整,不要用手指挤压刺头,以免将蜂毒挤入伤口。
2. 用肥皂水或洗伤口的消毒液清洗伤口,确保伤口清洁,并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
3. 将冰块或冷敷袋包裹在干净的毛巾中,轻轻敷在被蜂蛰伤的部位上,可有效减轻疼痛和红肿。
4.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务人员被蜂蛰伤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三、蜂蛰伤的常见急救处理方法:1. 局部冷敷:用冰块或冷敷袋轻轻敷在被蜂蛰伤的部位上,每次持续敷用10-15分钟,可缓解疼痛和红肿。
2. 局部止痛药:可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按照药品说明使用。
3. 抗过敏药物: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以减轻过敏症状。
4. 避免搔抓:尽量避免搔抓被蜂蛰伤的部位,以免感染伤口。
5. 观察症状:被蜂蛰伤后,应密切观察伤口的变化和症状的发展,如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四、蜂蛰伤的预防措施:1. 注意穿着:在户外活动时,应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尽量避免暴露皮肤,减少被蜂蛰伤的机会。
2. 避免香水和鲜艳的衣物:蜜蜂等昆虫对香水和鲜艳的衣物有较强的吸引力,应尽量避免使用香水和穿着鲜艳的衣物。
3. 避免靠近蜂巢: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靠近蜂巢,以免引起蜂蛰伤。
4. 防蚊虫叮咬:使用驱蚊剂,避免蚊虫叮咬,以减少引起过敏反应的机会。
治疗大黄蜂、马蜂蛰伤的20种有效方法
1、马蜂毒呈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
2、当被蜜蜂蛰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搔痒,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
如果蜜蜂的毒针刺到皮肤里,一定要取出来。
3、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
4、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5、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民,扑而敏等抗过敏药物。
6、对于局部肿胀的可以使用硫酸镁局部热敷进行治疗。
7、给马蜂蛰咬的当时,应该试用氨水涂抹,没有的话用自己的尿液也可以。
试用洋葱涂抹也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8、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9、仔细检查伤口局部,如有留在伤口的尾刺及毒腺,及时用针挑除。
10、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的液体中和,如用1%醋酸或食醋洗敷伤口。
11、口服抗过敏的药物、止痛药及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季德胜蛇药、牛黄解毒片等。
12、红肿严重伴有水疱渗液时,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
另外,如果有明显的过敏反应(荨麻疹、喉头水肿、胸闷气急等)及全身中毒症状(休克、嗜睡、昏迷肌肉痉挛等),请及时到医院采取相应急救治疗,不可延误!
蜂的种类很多,包括蜜蜂、大胡蜂、黄蜂、马蜂等,其中以大胡蜂的蜂毒最烈。
蜂族大多数与人无争,但它们却有一个
可怕的缺点:一旦对某物感兴趣,或以为受到侵犯,就会孜孜以求或疯狂报复。
虽然蜂螫伤是一种意外伤害,但人被蛰几百次后,中枢神经就会麻痹,尤其对于变态反应体质的人来说,仅一次蜂螫伤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13、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溶液洗涤涂擦伤口,中和毒液。
也可用生茄子切开涂擦患处以消肿止痛。
伤口肿胀较重者,可用冷毛巾湿敷伤口。
若被黄蜂螫伤,因其毒液呈碱性,所以要用酸性液体中和,如食醋、人乳涂擦患处可止痛消痒。
若被马蜂螫伤,用马齿苋菜嚼碎后涂在患处可起到止痛作用。
蜂螫后局部症状严重、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者,除了给予上述处理外,如带有蛇药可口服解毒,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被蜜蜂蛰了,取些碱面(食用碱就行)弄湿了敷于被蛰处就行,这种方法简单却很管用。
在野外被蜜蜂蛰了,如果没有碱的话,你可以找一种叫“荆条”的灌木丛(野外这种植物很多的),把它的叶子捣碎(没工具时,用石头就行)敷在被蛰处.
14、被蜂螫伤后的救治
蜂螫后会引起人体的变态反应,受螫部位明显疼痛和严重肿胀,甚至还可能扩展到身体各个部位,形成瘙痒的红色丘疹,严重时伤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甚至出现虚脱等现象。
黄蜂蜇后皮肤内不留下刺,蜜蜂蜇后刺留在皮肤内,并带有毒腺。
被蜜蜂蜇伤后先要小心把剌拔除,拔刺时不要挤压毒腺,以免更多的毒液注入皮肤内,最好用指甲或小刀将刺刮出,或用镊子拔出,也可用针剔出。
用清水冲洗伤口。
如被蜜蜂螫伤,可用稀氨水、5%-10%的小苏打溶液、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
黄蜂刺伤,用5%硼酸溶液或食酷等弱酸性溶液冲洗。
用冷水湿敷受螫部位,可消肿止痛。
大多数情况下变态反应会会在30分钟内消退。
也可涂抗组织胺或皮质激素膏。
15、螫伤后切忌马上入浴或饮酒。
如果变态反应严重,应请医生诊治。
马蜂蜇伤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马上在蜇伤处涂搽淡醋酸(或食用醋),也可用柠檬、橙子等水果汁搽。
单味马齿苋治疗马蜂蜇伤效果好。
给马蜂蛰咬的当时,应该试用氨水涂抹,没有的话用自己的尿液也可以。
试用洋葱涂抹也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不知道你现在被蛰了多长时间,如果没有呼吸困难、头晕、胸闷、手足麻木等全身性症状,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或者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
不放心的可以到医院使用肌注或者静脉注射的方法用药。
大量喝水以及补液是促进机体排除毒素的方法之一。
16、紧急处理原则
1.当被蜜蜂蛰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搔痒,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
如果蜜蜂的毒针刺到皮肤里,一定要取出来。
2.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3.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民、扑而敏等抗过敏药物。
4.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蜂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及土蜂之分。
雌蜂的尾部有毒腺及蛰针。
蜜针本为产卵器的变形物,可由它注毒液到人体。
雌蜜蜂的毒刺上尚有逆钩,刺入人体后,部分残留于伤口内。
黄蜂的刺则不留于伤口内,但黄蜂较蜜蜂蛰伤严重。
雄蜂之毒腺及蛰针不伤入。
17、蜂毒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和组胺。
人被蛰伤后,主要是局部剧痛、灼热、红肿或水疱形成。
被群蜂或毒力较大的黄蜂蛰伤后,症状较重,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寒、发热、烦躁、痉挛及晕厥等。
少数可出现喉头水肿、气喘、呕吐、
腹痛、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休克和昏迷。
被蜂蛰伤后,可采取以下方法急救:
1.立即在被蛰局部寻找到蜂针并拔除,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
2.局部用3%氨水、5%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洗净。
对黄蜂蛰伤则不用上药而局部涂涂以醋酸或食醋。
3.可在伤口周围涂南通蛇药或在下列草药中任选一种捣烂外敷,如紫花地丁、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等。
有神志障碍、呼吸困难或血尿的重症病人,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18、被蜜蜂蛰了,取些碱面(食用碱就行)弄湿了敷于被蛰处就行,这种方法简单却很管用.
在野外被蜜蜂蛰了,如果没有碱的话,你可以找一种叫"荆"的灌木丛(野外这种植物很多的),把它的叶子捣碎(没工具时,用石头就行)敷在被蛰处.
不过如果太严重的话比如说被大群的蜂蛰的较重的话,还是送医院吧,野外有一种蜂叫牛蜂,有大拇指那么长,而且很胖,不要说人,蛰死牛的情况也是有的.有一种黄蜂也很厉害。
确认你是被马蜂蛰了才需要这么大动干戈,马蜂蛰人最严重时可以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但单个蜜蜂蛰伤却除了疼没有别的危险。
19、野外,树丛中是马蜂出没较多的地方,一不小心被马蜂蜇伤后,伤口会立刻红肿,且感到火辣辣的痛。
此时,应马上涂抹一些碱水(氨水的效果更好),使酸碱中和,减弱毒性,亦可起到止痛的作用。
如果当时有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效果也不错。
注意,特别提出请大家重视的是不是任何损伤,都不要以土、破布、脏手绢等东西堵塞伤口,以免感染破伤风病菌,造成人为的死亡。
20、黄蜂蜇后皮肤内不留下刺,蜜蜂蜇后刺留在皮肤内,并带有毒腺。
被蜜蜂蜇伤后先要小心把剌拔除,拔刺时不要挤压毒腺,以免更多的毒液注入皮肤内,最好用指甲或小刀将刺刮出,或用镊子拔出,也可用针剔出。
用清水冲洗伤口。
如被蜜蜂螫伤,可用稀氨水、5%-10%的小苏打溶液、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
黄蜂刺伤,用5%硼酸溶液或食酷等弱酸性溶液冲洗。
用冷水湿敷受螫部位,可消肿止痛。
大多数情况下变态反应会会在30分钟内消退。
也可涂抗组织胺或皮质激素膏。
被蜜蜂螫伤后,要仔细检查伤口,若尾刺尚在伤口内,可见皮肤上有一小黑点。
可用镊子、针尖挑出,在野外无法找到针或镊子时,可立即用胶布拔出尾刺或用嘴将刺吸出。
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也不能用红药水、碘酒之类药物涂擦患处,这样只会加重患处的肿胀。
螫伤后切忌马上入浴或饮酒。
如果变态反应严重,应请医生诊治。
在林中行走时不要去触动蜂窝和附近的游蜂。
万一碰到蜂窝,惊扰蜂群飞起,应立即蹲下,身上用衣服或其他布块遮盖,尤其是头面部更需防护好。
千万不可乱跑、乱拍打,待蜂群归巢后再慢慢撤离。
野外旅游时,应随身携带治疗蜂螫伤的急救包。
不要在草丛中赤足行走,或玩耍,因为黄蜂、大胡蜂常躲在这些地方。
掩盖好所有食物,避免吸引蜂类觅食。
蜜蜂与黄蜂喜欢吃甜食,而大胡蜂则什么都吃。
注意盖好汽水瓶盖子,有时蜜蜂会飞进瓶中,如不小心喝进口中,会被它们螫伤舌头及喉咙。
不要涂莲花香型香水,会则会引来狂蜂。
遭蜂群袭击时,要保持冷静,最好伏地不动,切忌攻击或扑打它们,因为这样会招致更多的蜂螫,甚至有生命之虞。
要知道蜂螫人是蜂族的一种自卫行为,在蜂族未遭攻击时,一般是不会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