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知识培训及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140
二、高7-3井井控案例一)基本情况该井设计井深3621m,设计泥浆密度1.29g/cm3(三开后井队申请提高密度至1.38 g/cm3,甲方批准施工密度为1.35 g/cm3),133/8〞表层套管下深127m,9 5/8〞技术套管下深2065.88m。
二)事故经过1.三开后于2月11日9︰30钻至井深3362m接单根时,发现井口有少量外溢,井内泥浆密度为1.35 g/cm3,9︰30~10︰30加重晶石15吨,使泥浆密度提至1.41 g/cm3,井内泥浆无外溢,恢复钻进。
2.2月11日19︰20钻至井深3384m,钻时45mi n/2m(22.5mi n/m),3384~3386m钻时7mi n/2m(3.5mi n/m),3386~3388m 钻时3min/2m(1.5mi n/m)。
3.钻时加快后井队立即停钻循环观察,19︰35~19︰45外溢泥浆量4m3,停泵观察时在4﹟罐加重晶石15吨,配密度1.62 g/cm3的泥浆25 m3。
4.19︰45~20︰20,将25 m3密度为1.62 g/cm3的重浆打入井内,循环返出泥浆涌出转盘面,停泵,关封井器,立压为0,套压上升至16MPa。
5.开节流阀,节流循环排量28升/秒,泵压10MPa,节流套压5~8.5MPa。
6.20︰20~21︰35,加重井浆,节流循环,加重晶石20吨,进口泥浆密度未测,返出密度由1.40降至0.8g/cm3,因井场重晶石加完,停泵关井。
7.21︰35~23︰30找邻井拉重晶石及供应组织上重晶石150吨,在4﹟罐配1.70g/cm3的泥浆25 m3。
此时套压由0.2MPa上升至8.5MPa,发现井口周围冒气泡,决定向井内打入重浆。
23︰30~23︰50打1.70g/cm3的重浆25 m3,控制套压5~6MPa,当替密度为1.40 g/cm3的泥浆5方时,井口一声巨响,泥浆全部从井8.5MPa,发现井口周围冒气泡,决定向井内打入重浆。
井控事故案例.doc井控事故案例近年来,井控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井控事故,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些典型的井控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发生在某煤矿的井控事故案例。
该煤矿位于山区,经营已有多年,但在井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事故发生后,经过初步调查,发现鼠洞侵蚀和矿井支护不力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井下通风不畅,导致鼠洞生长迅速,进一步侵蚀矿井支护结构;同时,井下支护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有效抵御鼠洞侵蚀。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井下安全隐患的逐渐积累,最终引发了严重的井控事故。
针对这起事故,煤矿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井下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更新,特别是针对鼠洞侵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定期清理鼠洞,加强矿井支护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此外,井下通风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应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水和尘土,保障井下空气流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一起井控事故发生在某油田。
该油田位于沿海地区,附近有多片沼泽地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沼泽地内地下水位上升导致井口失稳。
在这起事故中,油田管理部门曾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过监测,但监测结果没有及时传达给井场作业人员,导致井口失稳时无法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油田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监测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地下水位的监测数据能够及时传达给井场作业人员,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此外,油田在选址和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附近沼泽地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井口加固措施,确保井口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井控事故案例中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无不归结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维护不力等问题。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维护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井控事故的发生。
因此,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井控事故的防范工作,加强监管,规范作业,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是几起典型井控事故案例的分析和应对方案,希望对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所启发,为井下作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环境。
井控知识培训井控(Well Control)是指在油气井钻探、完井和生产过程中对井眼压力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井控能够有效地防止井的喷流和井喷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井的连续生产。
井控知识培训旨在教育和培训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掌握井控技术和方法,提高其应对井控突发事件的能力。
1.井控基础知识1.1井控的概念和意义井控是指有效控制井压,防止井喷事故发生的技术和方法。
井控的意义在于保障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保证油气生产的连续进行。
1.2井控的原理和基本流程井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井底压力和井眼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维持井眼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井控的基本流程包括井底压力预测、压井液设计、井筒压力监测和控制等环节。
1.3井控相关设备和工具井控相关设备和工具包括压井液泵、压井液储备罐、井筒压力监测仪、井眼防喷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在井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井控的关键技术2.1井斜井控技术井斜井控是指在井斜井钻探和井眼方向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进行井控的技术。
井斜井控技术需要考虑井底压力、井深、地层情况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2流体性质对井控的影响井控涉及到使用压井液控制井眼压力,而压井液的性质对井控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压井液对井控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压井液以实现有效的井控。
2.3井控参数的监测和调节井控参数包括井底压力、井眼压力、压井液密度、泥浆重度等,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
掌握井控参数的监测方法和调节技术是保障井控效果的关键。
3.井控案例分析3.1压井液失效导致井喷通过对压井液失效导致井喷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失效原因及应对措施,加深对井控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3.2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引发井控事件通过对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引发井控事件的案例分析,总结应对措施和井控技术的改进方向,提高井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井控模拟训练4.1井控操作流程训练安排实际操作环境和设备进行井控操作流程的模拟训练,让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井控操作流程。
井控安全经验分享案例一、井控设备操作在进行钻井作业时,井控设备的正确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在操作过程中,遵循严格的井控设备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二、防喷演习防喷演习是提高应对井喷事故能力的重要手段。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定期进行防喷演习,模拟真实井喷场景,加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演习,员工熟悉了防喷设备的操作流程和配合方式,确保在实际事故中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井喷。
三、钻井液处理钻井液处理对于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对钻井液进行了有效的处理,保持了其良好的性能指标。
同时,根据钻遇地层情况及时调整钻井液性能,确保了钻井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四、异常监测与处理对钻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安装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钻井液密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五、人员培训与演练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是提高井控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井控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加强员工之间的协作配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六、应急预案制定与执行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关键。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每个员工都熟悉预案内容。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七、井场布局优化优化井场布局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对井场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使得各种设备和管线布局合理、维护方便。
同时,加强了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有序。
八、沟通与协作增强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是保障井控安全的重要条件。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配合。
一、塔中823井井喷事故请进一步分析,该井发生本次井喷失控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是什么?应汲取的主要经验与教训是什么?A.直接原因:井队对地下情况认识不足,在井口压力不稳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拆装井口作业,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拆卸采油树之后,未能及时抢装上旋塞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另一直接原因。
B.间接原因:监督指令下达不规范,是其中一个间接原因。
应汲取的主要经验与教训:1)对高含硫油气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高含硫油气井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的配备。
2)应进一步加强对钻井及相关作业队伍的管理,确保作业队伍的人员素质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轮古19井井喷事故对这起事故原因的分析?答:1)压裂酸化中,采油树油管挂双公短节螺纹断裂是造成后续复杂工作的直接原因。
2)对该井压井和换装井口的难度缺乏足够认识,施工方案存在疏漏。
3)压井作业没有为换装井口提供足够时间。
4)发现油管内冒压井液后,处理措施不当。
应汲取哪些经验与教训?答:1)在进行换装井口作业时,一定要压稳油气层,并为换装井口提供足够的时间,确保换装井口期间井口安全。
2)高风险作业不宜在夜间施工。
3)换装井口作业时,要有控制管内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LN2-S2-25井断钻具事故事故原因分析,请填补事故原因分析所得出的结论:1、司钻不遵守操作规程,违章操作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司钻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起钻过程中不看指重表也是发生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现场管理混乱,特殊工况未落实到人,值班干部、安全人员未尽到职责也是发生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4、测试队现场钻台值班人员岗位员工责任心不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5、气源压力低导致防提断装置控制的刹车气缸刹车失效,不能起到刹车的作用是本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四、中古15-1H井溢流险情事件井控险情原因分析,请填补井控险情原因分析所得出的结论1、当班书记未发挥出井控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处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