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移民报告:子女教育、海外置业两大因素驱动“移民潮”
- 格式:doc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2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塞浦路斯中国的外在环境,比如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等问题确实让人头疼,不排除一部分人是为了有一个好的生活品质而移民海外的,但大部分移民者并不是为了呼吸新鲜空去国外的。
在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中,孩子就是父母的全部,无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商界精英,还是面朝黄土的普通农民,无论你是西装革履的写字楼白领,还是衣衫褴褛的街头小贩。
为人父母的,又有哪一个不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打算呢?而教育,一个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问题,是最令人关心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海外的越来越成为了移民主流。
根据最新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显示,中国人移民的首要原因是子女教育,76.7%的受访者希望通过投资移民为子女教育创建平台,为子女海外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中国式教育,从小就开始备战,小学初中,给孩子留下的只有沉重的包袱,我有一个朋友是初中老师,她曾经跟我说,下辈子再也不做老师这个职业。
因为老师也是要有“业绩的”。
班级的排名,职称的考取等无时无刻不在压着她。
而孩子呢?也需要跟随这个节奏。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的教育改制,但真正又能起多大效果?到了高中,就要面对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高考。
学校考虑的是升学率,老师考虑的是班级录取率,而学生呢?每天像机器人般的机械运动,埋头苦读到“吐血”。
终于到了大学了,天高皇帝远,压抑了十来年在大学全部发泄。
这种严进宽出的教学试问一下,大学里真正能学到什么?大学里的专业技能能掌握多少?念过大学的人心里自然都有数了。
圣捷出国专家称,所以把孩子送到国外念书,并不是父母媚外,而是中国的教育确实不敢恭维。
而世界教育水平最顶级的国家无非就是英国和美国。
塞浦路斯自19世纪中后期被英国占领大概100年,岛上大部分人都可以用英语交流。
独立后成为了英联邦国家,所以岛上的教育属于纯英式的教育,教学理念跟中国教学是截然不同的,英式教育讲究的是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绝对不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谈谈“移民赤字”作者:沙蒙来源:《出国》 2014年第4期文/沙蒙“中国与全球化智库”1月22日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
报告通过对海内外中国国际移民状况分析与研究,归纳出当前中国国际移民现状呈现所谓“17大热点”问题,包括“中国在海外‘新移民’阶层出现”、“移民赤字”现象比较明显、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入” “流出”失衡,“教育移民”成为中国移民的新群体等。
美国移民和公民服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颁发的投资移民签证,中国人占了3/4以上。
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人才输入国。
参照美国历史悠久的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2012年4月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全球有逾6.4亿人有意向移民,大约占到世界各国成年人的13%。
其中约有1.5亿人表示想要移民美国。
有研究预测,到2018年,到美国的技术移民将变为原来的3倍,达到50万人,其中35% - 41%以技能为基础。
可以预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向发达国家的流动依然会是一个趋势。
“移民赤字”现象已然成为一个话题。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主编王辉耀在谈及中国移民现状时表示:“如果在国际市场有更好的投资,就像中国吸引国外投资一样,资金流出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今日中国存在的‘移民赤字’的问题,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移民趋向。
”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估算,1990年,移民海外的中国人数量为408.6万人,同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移民数量仅37.6万人,当年“移民赤字”约为371万人。
到2013年,中国的“移民赤字”达到约849.4万人。
而“2014蓝皮书”调查统计的“移民赤字”指出,2012年,仅中国对四大移民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永久居留移民人数就达到14万8034人,而同年中国的永久居留证发放数量只有1202张。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报告具有语⾔陈述性的特点。
那么⼀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1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xx)》蓝⽪书认为,随着中国⾼净值国际移民在全球配置资产渐成趋势,为其服务的⾦融机构也加速在海外布局,为⾼净值移民进⾏海外投资和资产配置服务。
⼤量⾼净值移民向海外流动,客观上带动了国内⾦融机构及地产公司等资产配置机构的全球化,也为这些机构和公司国际化提供了⼈才⽀撑;⽽反过来,⾦融机构和地产公司国际化,也会促进当地的⾦融服务、地产业务更加具有中国元素,为当地中国国际移民带来便利。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认为,中国投资移民带动对外直接投资,在降低⼈民币升值压⼒、抵消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发挥着积极作⽤。
同时,由于中国投资移民通常是移民不移居,其资本和移民⾝份存在着较⼤的风险,因此,投资移民的业务和事业依然在国内,即使获得了移民⾝份,也没有放弃中国国籍,移民⾝份也有利于其经营跨国业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贸的国际化。
另外,第三代移民潮移民的知识⽔平都⽐较⾼,他们了解中国的情况,在讲好中国故事、重塑中国移民的国际形象等⽅⾯也正在发挥作⽤。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撰、社会科学⽂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XX)》在京发布。
蓝⽪书指出,截⾄XX年3⽉的⼀年间,中国⼈共计花费220亿美元在美国买房,环⽐增长72%,超过其他所有外国客户群体。
中国国际移民在带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等⽅⾯的作⽤正在凸显。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XX)》蓝⽪书认为,随着中国⾼净值国际移民在全球配置资产渐成趋势,为其服务的⾦融机构也加速在海外布局,为⾼净值移民进⾏海外投资和资产配置服务。
⼤量⾼净值移民向海外流动,客观上带动了国内⾦融机构及地产公司等资产配置机构的.全球化,也为这些机构和公司国际化提供了⼈才⽀撑;⽽反过来,⾦融机构和地产公司国际化,也会促进当地的⾦融服务、地产业务更加具有中国元素,为当地中国国际移民带来便利。
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并对中国及其海外社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 经济驱动力: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个人和企业有更多机会在国际市场上发展。
许多人选择移民到其他国家,以追求更好的工作机会、生活质量和商业发展。
2. 投资和贸易:中国海外移民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实力,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贸易机会。
他们在海外开展新的业务,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桥梁。
3. 文化交流:中国海外移民在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带去了中国的语言、艺术、文化和传统,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增强了相互了解和友谊。
4. 知识和技术转移:一些中国海外移民具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他们在海外工作和学习,将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带回中国。
这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 思想观念影响:中国海外移民对国内的社会和个人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影响。
他们在海外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从而形成了新的观念和态度,这也为中国带来了一些变化和思考。
总的来说,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是经济驱动力强、投资和贸易机会丰富、文化交流多样、知识和技术转移积极、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这对中国和海外社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知识转化。
移民调研报告移民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了解移民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目标国家的贡献和挑战,为未来移民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随机选择200名移民填写问卷,了解他们移民的原因、目标国家选择的因素、经济贡献、融入程度等问题。
2.采访:与30名移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移民经历、困难和成功之处。
三、主要调研结果1.移民的主要原因:(1)经济因素:超过70%的被调查者表示移民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
(2)政治因素:约20%的被调查者表示移民是为了逃离政治不稳定或压迫。
(3)教育因素:大约10%的被调查者表示移民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为自己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机会。
2.目标国家的选择因素:(1)语言因素:超过80%的被调查者表示语言能力是选择目标国家的重要因素。
(2)经济因素:约60%的被调查者考虑目标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
(3)文化因素:约30%的被调查者关注目标国家的文化融合程度。
3.经济贡献:(1)就业创造:超过9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目标国家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并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
(2)税收贡献:约70%的被调查者每年缴纳了大量税款,为目标国家的财政做出了贡献。
(3)技能贡献:大约40%的被调查者具备专业技能,填补了目标国家的人才缺口。
4.融入程度:(1)语言交流:约5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移民国家的语言交流上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语言学习。
(2)社交圈子:大约6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目标国家已经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能够与当地居民互动。
(3)文化融合:约3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目标国家的文化融入程度较高,融合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四、主要挑战1.文化差异:超过7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目标国家的文化上存在困惑和困难,需要逐渐适应和融入。
2.歧视与排斥:约4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目标国家存在歧视和排斥现象,对自己的融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法律和政策:大约3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目标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中国国际移民调查报告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移民现象在中国愈发普遍。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国际移民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中国国际移民调查报告展开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国际移民的现状以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中国国际移民调查报告是由中国移民研究中心委托民调机构对全国范围内的移民进行调查和数据收集而得出的结论。
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国际移民的规模、流向、原因以及移民者在目的国的工作、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报告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国际移民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二、中国国际移民现状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移民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和一线城市是中国国际移民的主要来源地,而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是主要的目的地。
报告显示,大部分中国国际移民主要是因为经济机会和优质教育而选择移民,其次是对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的追求。
三、中国国际移民的原因分析中国国际移民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经济因素是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希望通过移民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待遇,以提高其生活水平。
其次,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家长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选择把他们送到海外学校或大学深造。
此外,政治稳定、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也是人们选择移民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中国国际移民的影响中国国际移民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经济方面,移民带来的资金流动和技术转移对中国和目的国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文化方面,移民者对目的国的文化融合和多元化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提升。
最后,在人力资源方面,移民人才的流失对中国本土的人才储备和产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考。
移民调研报告移民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移民是指个体或群体离开自己的原居住地,迁移到其他地方居住和定居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移民现象日趋普遍。
移民的原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移民对社会、经济和个体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理解移民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三、调研范围和方法本次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境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调研对象包括不同背景和群体的移民,如农民工、留学生、投资移民等。
四、调研结果1. 移民对社会影响移民的到来为目标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首先,移民为目标社会增加了多元文化的元素,促进了社会和谐和文化交流。
其次,移民可以填补劳动力市场的空缺,提高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但同时,移民也对目标社会的福利制度和资源分配造成压力,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和不平等。
2. 移民对经济影响移民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移民的劳动力参与提高了目标国家的生产力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其次,移民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税收的贡献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移民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如可能加剧劳动力市场竞争、导致低技能工作岗位工资下降等问题。
3. 移民原因和动因移民的原因和动因各不相同,但主要可以归结为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
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移民动因,包括就业机会、更高的薪资和经济发展的机遇等。
政治因素主要包括政权更迭、开放政策以及政治迫害等。
文化因素主要指的是文化差异和观念转变等。
教育因素主要包括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个人能力等。
五、结论和建议移民作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经济和个体都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在制定移民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移民对目标社会的积极贡献和负面影响,平衡各方利益,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机制。
此外,应致力于解决移民背后的根本问题,减少移民的负面原因和推动因素,为移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中国移民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移民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移民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促进中国移民问题的积极处理和持续发展。
一、问题背景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导致中国移民问题逐渐突显。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流失:大量的人才和财富流失成为中国移民问题的主要表现。
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和职业前景的推动下,中国的优秀人才纷纷选择移民到发达国家,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损失。
2. 社会调整困难:移民问题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
大量的人口流动和文化冲击导致社会结构的扰动,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3. 教育压力: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多,中国政府面临着来自移民子女的教育压力。
这些子女需要接受适应新环境的教育,同时也需要保持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二、问题原因中国移民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如下:1. 经济发展差距:发达国家相对较为稳定的经济发展和较高的生活水平,成为吸引中国移民的重要因素。
相对而言,中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在寻求更好生活的驱动下选择移民。
2. 教育资源:一些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选择移民到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
这样的举动可能会给中国的教育系统造成冲击,同时也增加了中国的移民问题。
3. 国际交流:随着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也促使一些人选择移民。
国际间的快速交流加剧了中国移民问题。
三、解决方案针对中国移民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促进问题的积极处理和持续发展。
1. 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应加大对经济发展较差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资源的均衡发展,从而减少人们移民的动力。
2. 教育改革:应加强中国教育系统的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促进中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减少因教育资源不足而导致的移民。
达成移民:2014年移民发展新方向在今年年初,随着各大留学机构推出的2013年年度报告总结,报告全面解读中国留学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家长更好地为2014年的留学规划做准备。
同时,各大海外高校已开始陆续公布录取结果,随着一封封offer抵达申请者的信箱,2014年录取序幕正式拉开。
而加拿大联邦终结投资移民计划的消息一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多达5.7万被加拿大拒之门外的中国申请人陷入了一片恐慌。
牵一发动全身,加拿大投资移民政策变化给各国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此针对2014年出国移民发展新趋势,做了全面性的说明。
热门国家德国:审核门槛提高2014年APS的审核门槛要提高,去德国留学的难度变大了。
意大利:入学考试要到意参加意大利对中国学生开放留学市场时间不长,且这两年的留学政策变化较快。
赴意留学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增加了“预录取”环节。
在国内,即使过了语言关,有意大利院校同意录取,办好签证后学生到达意大利还要面对入学前的最重要一关—入学考试。
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能正式赴意学习。
法国:对语言要求比往年高88所法国高等商学院近日获中国教育部认证,这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无疑增加了留学院校的选择。
在办理法国签证的过程中,对申请人语言的要求比往年有所提高。
申请法国签证虽然已经不要求学生出具500学时法语学习的证明,但要求申请人的法语水平至少达到中级以上,这个要求其实并不比“500学时法语学习”的要求低。
新加坡:鼓励移民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约有4万名,每年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凭借留学及毕业后留新工作的方式来移民新加坡的学生比例也正日益膨胀。
新西兰:放宽留学生打工限制自2014年1月起,新西兰执行了新的留学签证政策。
新政放宽了留学生打工限制,只要在NZQA(新西兰政府用来对本国及海外学历的认证评估机构)评估合格的学校报读14周以上语言课程,新政允许此类学生找兼职工作。
而攻读研究性硕士或博士的留学生,新政明确可以自由工作,不受时间限制。
中国国际移民调查报告2018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各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移民现象变得日益普遍。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选择移居国外。
中国国际移民调查报告2018是对中国居民移民行为的全面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总体趋势根据该报告,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流动国家之一。
报告称,2018年,全球共有约 1.5亿移民,中国移民人数为1000万人,占全球总数的6.67%。
与2010年相比,中国移民总数增加了10.11%,增幅远高于全球移民总数增长率(3.41%)。
移民原因该报告指出,中国移民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就业机会。
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移民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留学获得更好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而移民。
虽然政治因素仍然是移民的原因之一,但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是因为政治原因而移民。
流入和流出目的地该报告显示,中国移民的主要流向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2018年,这三个国家共接收了70%以上的中国移民。
其中,美国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约有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移民到美国。
此外,澳大利亚也是中国移民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共有35%的受访者选择该国作为他们的移民目的地。
移民人口特征报告称,在中国境内,大多数移民是男性,约占总数的60%。
此外,受访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也是研究的重点。
报告发现,中国年轻一代是移民的主要来源。
超过70%的受访者年龄在18到35岁之间。
此外,报告还指出,移民往往拥有较高的学历和较高的家庭收入。
经济影响该报告还分析了中国移民对目的国经济的影响。
报告指出,中国移民所到达的大多数国家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势。
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中国移民对当地经济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报告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精英人士移民海外的原因及对策作者:乔丽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8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逐步形成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
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先天具有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的特性。
全球化背景促使劳动力市场,特别是精英人才市场国际化,这样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编制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蓝皮书将此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称作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海外移民,并指出“富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是移民主力军”。
我国的海外移民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到55岁,多为社会的中坚阶层,他们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相较其他群体要多,对社会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大。
国内耗费了数十年的资源才辛苦培育出来的精英人士,就这么轻易的流失海外,可谓“肥水流向外人田”,我们不免感到遗憾。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么多精英在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向上的时候,选择奔向国外.....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展开分析。
首先了解一下目前精英人士移民的真实现状。
一、精英流失海外的现状中国“人才移民赤字”、“投资移民赤字”和“留学人才赤字”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巨大。
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3年间增长了128.6%,中国已从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至第四大输出国。
2013年底发布的胡润百富榜则显示,2013年已经移民,正在移民和正在考虑移民的富豪比例加起来,比上一年上升了6.7%,达到64%。
最新的葡萄牙移民官方网站发布数据,截至2014年月30日,全球已有1166位投资者顺利拿到葡萄牙黄金居留签证,来自中国投资者的有952名,占总体的81%,而在创造的7.23亿欧元总投资中,房产投资6.62亿欧元,占比91%以上。
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则显示中国移民数量居全澳洲第三,截至2014年6月24日,澳洲500万投资移民已批225个签证,中国人占85.5%。
海外置业投资移民——移民是主要目的随着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财富的积累持续增加。
近年来受国内楼市的持续调控影响,不少买家开始考虑在海外置业投资。
国外市场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房地产价格在不断下跌,这正好与国内形势相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外国房产楼市信息。
本文通过调查总结,主要分析了如下几个问题:国外投资者对海外置业的印象是如何的?国人海外置业的目的有哪些?置地买房他们首选的是哪个国家?愿意花多少钱在国外买房?中国人最喜欢什么样的房产?在置业过程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海外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移民政策成了最关心话题提到海外置业,64.5%的受访者最先想到的是海外置业能送绿卡,国外福利和教育都很好;47%的受访者则认为国外房地产价位低,比较划算;而24.2%的人则认为国内买房政策严,海外门槛较低;另有19.3%的人认为海外置业是一种资产配置的方式,是资产保值增值的最佳途径。
不过,由于海外置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也令有些潜在买家有进退失据之感。
调查数据显示,47.6%的受访者海外置业的最根本目的是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42.4%的人则是为了子女的教育,为子女出国读书而准备的;排名第三位的则是为了移民,占41.1%;而投资的比例也高达23%。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因为退休养老的问题而选择海外置业的人群也占了1成多。
在问及“最关心房产所在国的哪些问题”时,超过6成的受访者在海外置业中最关心的是房产所在国的移民政策,其次才是投资状况,贷款政策,以及房屋质量、价格及周边环境等,分别占40.1%、36.3%和35.7%。
另外,35.2%受访者对资金的安全也颇为关注,而税费情况、房屋管理、转让是否自由等方面也都是受访者关心的内容。
投资买房,国人首选澳大利亚、加拿大在置业的首选国家方面,尽管传统移民大国并没有过多放松投资移民的门槛,但国人对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移民热度丝毫不减,分别占45.4%、45%、35.9%的比例。
新移民报告:国人为何纷纷涌向国外第一篇:新移民报告:国人为何纷纷涌向国外新移民报告:国人为何纷纷涌向国外2014-06-17 省泰中剑桥国际中心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公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显示,截至到2013 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 万人,23年增长了128.6%。
中国已经从1990 年的全球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为目前的第四位。
然而远离故土对大部分仍有着深厚乡土观念的中国人来说,绝对不是个轻松的选择。
究其原因,可综合为以下几点。
Reason 1: 无可遏制的污染将国人越推越远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 月的28 天中,北京仅有7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不在“污染”行列。
其中20 日~26 日,北京的全部检测区域都被意味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 指数在175~185 之间。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解释说,空气中以PM2.5 为代表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于燃煤、工地扬尘和汽车尾气。
北京的雾霾更多的是后者。
“这么小的颗粒很难自然沉降,会在空气中停留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本身对呼吸系统就有影响,造成咳嗽、不适。
而小颗粒物上吸附的致癌物,更会导致癌症高发。
早些年我曾对城市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影响做过研究,其中就包括PM2.5,由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污染对他们肺功能的影响和损害更为严重。
”2013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曾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 是地下水,全国90% 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 污染严重。
据新华社报道,有关部门对118 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 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 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全国有80% 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有近7 亿多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 亿多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同时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
移民问题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移民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
移民不仅涉及到个人的自由迁徙权,也涉及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移民问题进行总结,旨在全面了解移民问题的根源、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一、移民问题的背景与原因全球范围内的移民现象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1.经济原因:许多人选择移民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机会。
他们可能从贫穷国家或地区移居到发达国家,寻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2.政治原因:政治动荡、战争、人权侵犯等原因也促使人们选择移民。
这些人可能是出于寻找安全的考虑,或是迫于国家政府的迫害而离开原居地。
3.教育原因:很多家庭希望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因此选择移民到教育资源更丰富的国家。
4.社会原因:有些人可能因为种族、宗教或性别等原因而受到社会歧视和排斥,因此选择移民到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
二、移民问题的影响移民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既包括正面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1.经济影响:移民可以为目的地国家的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
他们可以填补劳动力市场的空缺,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创新和创业活动。
然而,移民也可能导致本地工人就业机会减少,工资水平下降等问题。
2.社会影响:移民对于目的国的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可以丰富目的国的社会,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然而,移民也可能导致社会分裂,文化冲突等问题。
3.政治影响:移民问题往往也是政治问题。
不同的移民群体可能会对目的国的政治格局产生影响,引发争议和政治纷争。
三、解决移民问题的方案针对移民问题,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1.建立合理的移民政策:各国应该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以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政策应包括对移民的数量、资格和流程的明确规定。
2.提供公平的福利和保护:目的国应该确保移民享有与本国公民相同的权利和福利,保护他们的人权和劳动权益。
3.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移民问题。
2014全球投资移民政策动荡引爆危机作者:策划/徐丽娟统筹/周畅设计/邓旋通来源:《出国》 2014年第12期策划,徐丽娟统筹,周畅设计/邓旋通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2014年的《全球财富报告》,全球富裕人群大约将其6%左右的净资产投资于海外。
全球各地的富裕人群,都选择将部分资产配置海外,既可以分散地域投资风险,叉可以最大限度在全球范围内享受经济成长的收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投资的利润也在变薄。
尽管从绝对量上说,中国经济还在保持增速,但由于增长严重依赖于投资驱动,投资回报率下滑。
于是,一些富裕人群开始积极走向海外,有参与到房地产的,也有从事大宗商品买卖的,谨慎的干脆选择了持币观望。
这些富裕人群的投资大多带有“中国特色”:投资要省事省心省力,回报要看得见摸得着。
在微观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投资移民的市场一直在不断扩大。
那么,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里投资移民市场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在如何投资方面又有什么可以挖掘的呢?投资移民是近年来中国富商最热衷的一种移民方式。
2014年,各国移民政策变化不断。
首先是传统大国,加拿大魁省移民将重开,澳大利亚超级富豪签证的重磅面世引爆了申请人的投资热情,但名额有限、资金有限让部分投资移民人不得不望而却步。
同时,英国、匈牙利等欧洲移民国也传来涨价的确凿消息,唯有葡萄牙另辟蹊径一路高唱凯歌。
在这些资讯纷纷接踵而来的时候,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在EB-5投资移民政策方面是否也随之震荡呢?北美区美国:案件申请已是史上最高,排期恐将如约而至数据显示,在2014年年初,EB一5项目的经济影响力就比上年增加了一倍,为美国带来了近34亿美金的投资,并且创造了超过42,000个就业岗位。
因此,EB一5项目为美国带来的经济效益让越来越多的项目愿意使用EB一5的资金,可以说,EB一5在中美两国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大。
回顾2014年美国EB一5政策可归结为几个方面的特征,审核愈发严谨、投资额增长、案件积压严重、签证排期倒退等。
移民潮调查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的移民潮现象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了解移民潮对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1. 调查背景移民潮是指大量人口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象。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移民潮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移民潮的原因、成因和特点。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群。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移民的动机和目的、个人信息、教育与职业状况以及移民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个别访谈则采访了一些移民群体的代表,从他们的角度了解移民潮对他们个人和社区的影响。
3. 移民潮的原因在对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导致移民潮的出现:a. 经济因素:经济不稳定、贫困和高失业率成为许多移民离开原籍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原因。
b. 教育因素:尽管经济原因占主导地位,但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也是一些家庭选择移民的重要因素。
c. 政治因素:政治动荡、战争和社会不稳定也推动了一些人选择移民,以寻求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4. 移民潮的影响移民潮对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经济影响:移民潮为接收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加了劳动力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b. 社会影响:移民潮带来的多元文化和社会交流对接收国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c. 教育影响:移民潮使接收国的教育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多元化的学生群体。
d. 政治影响:移民潮对接收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来应对。
5. 对策建议针对移民潮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 加强监管:各国政府应加强对移民流动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移民潮符合法规和国家利益。
【导语】在中国移民热潮的推动下,留学话题与家庭移民紧密地联系在⼀起,越来越多的⼈选择了“先移民后留学”的⽅式来保证⼦⼥获得优质的教育,因⼦⼥教育因素⽽选择移民需求的⼈群占据了多数。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为什么⼦⼥教育成美国移民的主要因素,欢迎阅读! ⼊学优势 众所周知,如果⾼中毕业后要留学美国,学⽣⾸先得获得合格的TOEFL、GRE等成绩,申请⼀所⼤学并被其接收,然后才能带着护照、成绩单、履历、导师介绍信、⽗母职业证明等⼀系列资料到⼤使馆申请,等待⾯试。
获得留学签证所需要的时间长且不说,单是要获得有利的TOEFL成绩也不容易。
虽然2012-2013年美国的留学政策有所放宽,但留学队伍的膨胀⽆形中也让竞争更为激烈,TOEFL分数要求也越来越⾼,中国学⽣不得不耗费⼤量的时间和⾦钱来获得更⾼的分数,才能增⼤被录取、获签的⼏率。
⽽如果已经移民,获得了永久居民的⾝份,⼤可以绕过留学签证这⼀环节,直接选择合适的学校开始学习。
⽽在学校的选择上移民者也更具优势。
因为不管是在美国、加拿⼤、新加坡这样林⽴的国家,还是英国或其他欧洲国家这样⽂化氛围浓烈的⽼牌国家,各⼤⾼校对留学⽣的招收⽐例是固定的,很多的某些热门专业甚⾄不对留学⽣开放申请,留学⽣申请的机会或申请的专业就变得⾮常有限。
以加拿⼤来说,加拿⼤公⽴⼤学规定国际留学⽣不能超过全部学⽣的10%,因此中国留学⽣占⽐较⼩,名额⾮常有限,粥少僧多,录取难度⾃然⼤⼤增加。
⽽剩下的⼤量名额均留给了公民和永久居民。
移民后获得永久居民⾝份,不仅学校选择更多,⼊读世界的⼏率也⼤⼤增加。
费⽤优势 ⾸先,各⼤院校对本地居民与留学⽣收取的费⽤是完全不同的。
单就学费⽽⾔,留学⽣与本地学⽣在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所需付的学费可能是本地学⽣的4-5倍。
⽐如,澳⼤利亚的留学学费每年需⼈民币25-30万,如果在低龄开始就⼊学,则需要花费更多。
因为澳⼤利亚公⽴初⾼中⼀直以来只招收本地学⽣,如果想要⼦⼥较早就在海外接受优质的教育,就必须选择学费⾼昂的私⽴学校,这部分的花费不仅是公⽴学校的2-3倍,留学的⼀些限制、要求也让年幼的孩⼦在申请⼊学时存在很⼤困难。
2014中国移民报告:子女教育、海外置业两大因素驱动“移民潮”
23日上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
报告研究了中国海外国际移民的概况,总结了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中国人特有的“置业情结”在新移民的发挥下掀起了全球“购房潮”,而中国人移民的首要原因是子女教育。
中国为第四大移民来源国
蓝皮书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3年增长了128.6%。
中国从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为第四大移民输出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传统的移民国家,是中国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国。
目前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过去10年中,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数量一直在上升,2012年有25509名中国公民获得澳大利亚永久居留签证。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移民来源国,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
而在新西兰,华裔已经成为第二大少数民族。
中国购房团席卷全球
近年来,伴随着投资移民迅速增长,“海外置业”迅猛增加。
过去的一年,中国人海外购房可谓疯狂,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中国房地产买家迅速成为了当地房产市场的新客户群,被称为“中国购房团”。
蓝皮书显示:中国人投资国外房地产尤其是欧洲房产,掀起了一阵热潮。
截至2012年3月,持有英国出租房的海外购房者数量首次突破200万人。
目前,德国和比利时等欧洲其他国家也成为了中国购房团的目标。
中国购房者正在海外扩大阵地,英国爱丁堡、底特律和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也成为中国投资海外置业领域的一个选项。
据悉,中国海外置业投资在加拿大温哥华的比例,从2011年的29%上升到2012年的40%以上。
研究统计表明,中国人是温哥华、布里斯班、伦敦这三个城市地产业的最大海外置业投资家,其购房额占到当地房地产销售总额的20%至40%。
根据搜房国际的调查,在1200万参与调查的潜在购房者中,43%表示移民是海外置业的主要目的;其次是教育,占25%;投资占比为23%。
“教育移民”成为移民新群体
蓝皮书指出,教育移民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家庭移民——“一切为了孩子”。
目前,中国家庭选择的投资移民目的国主要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等。
在这些国家中,申请加拿大投资移民的数量最多,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已有约1.6万人申请加拿大投资移民。
根据美国移民和公民服务局最新数据,2013年第一季度,美国在全球批准了1943个移民家庭进入美国,其中82%的移民家庭来自中国。
据新财富调查,中国人移民的首要原因是子女教育,认可者达76.7%。
他们希望通过投资移民为子女教育创建平台,为子女海外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专家指出,教育移民成为我国新一轮移民的重要群体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同一般留学相比,无论从费用、各种福利待遇,还是从将来的就业来说,教育移民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移民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时间规划和空间选择。
目前,国外高校出于对本国学生的保护,一些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不向海外学生开放,通过移民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同时,具有移民身份的学生在将来就业方面的选择路径上也增加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