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66
《鬼谷子》全文及译文共分三个部分:1.鬼谷子简介 2.《鬼谷子》原文及【术》3.神奇相法全書一、鬼谷子简介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
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国标码表中无对应的少数汉字,均以“□”符号代之。
二、《鬼谷子》原文及【注释】《鬼谷子》捭阖第一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阖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宝典]鬼谷子原文及译文【《鬼谷子》序言】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此矣。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
必豫审其变化。
吉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凶大命?焉。
口者~心之门户也。
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说…见《孙庞演义》?。
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故关之矣捭阖~制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之以出入。
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
因此~历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
阖之者~闭也~默也~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
即「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曰『终』。
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
诸言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故与阳言者~依崇高。
与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鬼谷子》全文译文及翻译《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战国纵横家唯一流传至今的著作。
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部谋略学著作,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第一捭阖第二反应第三内揵第四抵巇第五飞箝第六忤合第七揣篇第八摩篇第九权篇第十谋篇第十一决篇第十二符言本经阴符七篇本,事物的根本,经,常见的原则。
阴,暗中。
符,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
阴符,指外界事物的发生与内心所谋暗中契合。
“阴符者,私志于内,物应于外,若合符契,故曰阴符。
由本以经末,故曰本经。
”本篇分为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七种修养方法,指导人们培养内在的神气、意志,以调动自身因素解决外在问题,每一部分阐述了一个问题,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来看,又有一定逻辑关系。
文中有明显与道教相通的说法。
《本经阴符》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可以说是本书的主体和根本,它阐明了纵横家运用谋略时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纵横家的自身修养,运用谋略的原则和方法。
并强调以人的内在修养为根本去治理外物,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根本。
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持枢中经------------------------------------------简介《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战国纵横家唯一流传至今的著作。
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部谋略学著作,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
《鬼谷子》书中以道家老子观点为主,渗透出儒家、阴阳家、兵家等诸家学说的思想内涵,集诸子百家学说之大成。
《鬼谷子》用大量篇幅讲述了洞察心理、权谋策略和口才技巧,是一部入世成事的心机妙典。
《鬼谷子》一书,据传是由鬼谷先生的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此书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
《鬼谷子》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四篇。
中卷含《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八篇。
《鬼谷子》十二篇一、《鬼谷子》捭阖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知存亡之门户。
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
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纳之。
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
必豫审其变化。
吉凶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门户也。
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
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
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故与阳言者,依崇高。
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鬼谷子》原文注释及译文《鬼谷子》原文注释及译文捭阖①第一粤若稽古②,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③。
观阴阳④之开阖以命物⑤。
知存亡之门户,筹策⑥万类⑦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⑧焉,而守司⑨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⑩。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11。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12,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13。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14之。
审定有无,以其实15虚,随其嗜欲16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17,阖而捭之18,以求其利19。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20。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21有守22,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23,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24。
捭之者,料其情25也;阖之者,结其诚26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27,乃为之度数28,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29;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30。
纵横31,反出、反复、反忤32必由此33矣。
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34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35。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36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37,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国学经典】《鬼谷子》全文及译文共分三个部分:1.鬼谷子简介2.《鬼谷子》原文及【术》3.神奇相法全書一、鬼谷子简介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
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国标码表中无对应的少数汉字,均以“□”符号代之。
二、《鬼谷子》原文及【注释】《鬼谷子》捭阖第一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阖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经典古籍《鬼谷子》经典古籍《鬼谷子》《鬼谷子》是我国古代纵横家的代表著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古籍《鬼谷子》,欢迎参考阅读!经典古籍《鬼谷子》1创作背景《鬼谷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周朝衰微,无实际控制能力,中原各国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间战争日益加剧。
根据许倬云编写的统计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
各国之间的竞争,也间接带动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于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
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
鬼谷子是当时的纵横家,也是活跃于外交舞台上的名士张仪、苏秦的老师,俗称“鬼谷先生”。
《史记》的《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都说他们“习之于鬼谷先生”,“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鬼谷子因隐居于鬼谷,以地得名。
在战国时代频繁的外交活动和热烈的“百家争鸣”的激励下,他曾经东行游学于齐、魏等国,在那里授徒讲学。
并在齐国留下其宝贵的讲稿。
据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约与燕昭王处于同时代,而张仪则与秦惠文王处于同时代,苏秦的活动年代要比张仪晚二三十年。
他们先后在鬼谷先生处学习游说技术,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外交活动家,在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中建过功业,这些都先后为《鬼谷子》的成书创造了条件。
哲学思想《鬼谷子》思想学说之所以能在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独树一峡,不仅在于他的与众不同的纵横理论,更在于他以“道”为理论依托,将其思想学说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鬼谷子》译文鬼谷子,又被称为《鬼谷子异言识鬼》、《鬼谷子无活》,是中国古代兵法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
它由战国时期的鬼谷先生所写,全书共分为十二篇。
下面是对《鬼谷子》的译文。
第一篇:全体篇鬼谷子曰:“俗再者,天下之大矣。
贤者虽在之,为俗所蔑也。
”译文:鬼谷子说:“俗人多,天下之众也。
贤者尽管存在其中,却被俗人所轻视。
”第二篇:至精篇鬼谷子曰:“治大困席,焦利之门,不看全体,受之者多亡。
”译文:鬼谷子说:“执政者面临巨大困境时,不要只着眼于个人利益,忽视全局,否则会导致许多人的死亡。
”第三篇:必胜篇鬼谷子曰:“毋多问者,必胜;少问者,勿亡。
”译文:鬼谷子说:“不要问太多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胜利;问得少的人,也不容易失败。
”第四篇:治军篇鬼谷子曰:“取之于地形者胜,因变以应敌者存。
”译文:鬼谷子说:“能够利用地形的人会获得胜利,能够随机应变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第五篇:言费篇鬼谷子曰:“学者不出,军民必安;而胜如疾风,扶摇而上也。
”译文:鬼谷子说:“学者不出征,百姓会得到安宁;而且胜利如同疾风一般,能够飞扬而起。
”第六篇:计量篇鬼谷子曰:“惩错肃,褒有功,示众以德音。
”译文:鬼谷子说:“对于犯错者要惩戒严肃,对于有功者要表彰奖励,这样才能以德音感化众人。
”第七篇:将巧篇鬼谷子曰:“谓司命者,无小庙宇、无轻刑杀戮。
”译文:鬼谷子说:“所谓司命者,不兴建小庙宇,不轻易刑杀他人。
”第八篇:预篇鬼谷子曰:“疑者不待节,需者明以俟之。
”译文:鬼谷子说:“对于疑点,不要拖延,对于需求,要明确并等待。
”第九篇:不声篇鬼谷子曰:“此非道术之教,按俗不具,非智勇不能立其身。
”译文:鬼谷子说:“这并非是普通的道术教导,按照社会规范是不合适的,只有智慧和勇气才能使自己获得立身之法。
”第十篇:食阳篇鬼谷子曰:“食阳主公,食阴主敌,故谓之食。
”译文:鬼谷子说:“食阳者主宰君主,食阴者主宰敌军,所以称之为食。
”总结:《鬼谷子》是一本兵法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治国安邦、谋略战争的智慧。
鬼谷子全文
简介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文化名人鬼谷子(公元前4世纪)所撰写的一部军事典籍。
全书共十篇,包
括战略、战术、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鬼谷子其人历史地位崇高,被誉为兵家之祖,他的思想对后世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影响深远。
第一篇曲中立
曰:曲中而立,正中而庸,和中而正,中坚而应。
曲中使
验证乎?中正则英,早论则微,不论则废。
探深测险,以合变化,以和抗迁。
观过为犯,受过如市,成不易收不容。
与时偕行,治民如赡,不足与忧。
……
第二篇试一挑百万
曰:备无死角,千里无隐,虽谋之辩,莫易入也。
不畏生
难致之敌,其所知而不用,所易而不者死,所知而用,所难而长者存。
….
……
第十篇常安
曰:天地之会,佑余之入,室事毕于我心,非余不与独知者也。
余不行不止,无有晦而不彰,无有迟而不速,入藏而安之,上德孤而不保,其于日月之实,十天地之常,如钟之有时焉。
….
以上是鬼谷子的全文简介,共有十篇。
每篇都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和政治智慧,是古代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遗产。
鬼谷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其著作也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和研究。
如果您有兴趣深入了解鬼谷子的思想和典籍,请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在多方面的学术和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鬼谷子原文及翻译(原创实用版)目录1.鬼谷子其人及其时代背景2.鬼谷子原文概述3.鬼谷子原文翻译4.鬼谷子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正文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兵家、道家,被尊称为“纵横家之祖”。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战乱纷扰、诸侯割据的时代,各种思想流派纷呈,鬼谷子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鬼谷子原文概述鬼谷子原文是其弟子整理的一部兵书,名为《鬼谷子》,又称《鬼谷子兵法》。
这部兵书包含了丰富的纵横家、兵家、道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鬼谷子原文翻译《鬼谷子》原文共十四篇,各篇内容如下:1.捭阖第一:探讨如何运用言语技巧游说诸侯。
2.反应第二:论述如何观察和应对他人的言行。
3.内揵第三:讲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巩固自己的地位。
4.抵巇第四:探讨如何预测和应对事物的变化。
5.飞箝第五:阐述如何使用褒贬手法控制舆论。
6.揣篇第六:讨论如何分析和预测他人的心理。
7.摩篇第七:介绍如何运用言语技巧说服他人。
8.权篇第八:论述如何在谈判中取得优势。
9.谋篇第九:探讨如何制定和执行谋略。
10.决篇第十:讲述如何作出决策。
11.篇第十一:阐述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12.寒第十二:介绍如何运用道家思想修身养性。
13.炙第十三:讨论如何运用兵家思想战胜敌人。
14.赅词第十四:总结全书的要义。
鬼谷子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鬼谷子的思想主要包括纵横家、兵家、道家三个方面。
他主张运用智慧、策略和手段,实现国家利益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鬼谷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他的理论被后世诸多名家所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