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历任校长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2
重庆大学历任校长第一任校长: 刘湘1929年10月-1935年8月刘湘(1890—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
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
一级陆军上将。
生于1890年7月1日。
老家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提出议案,倡议筹办重庆大学。
只因川局动荡,经费无着,导致创建之议一搁就是数年。
1929年夏,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赞同。
8月4日,刘湘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正式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发表《重庆大学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阐明创建重庆大学的动机、原因和目的。
随后,筹委会就重庆大学开办的日期、经费、校址、招生及聘请教授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商讨。
9月,召开重庆大学第一次校务会议,讨论成立招生考试委员会,并决定了考试时间及准备开学的各项具体事宜,决定立即在菜园坝临时校址招收预科生文、理两班先行开课。
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标志着重庆大学的正式成立。
10月23日,重庆大学筹委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推选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
1935年5月,省政府明定重庆大学为四川省立大学。
关于文字斋(现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修建经费,在那时是一个影响民生的问题,当时的中国可谓战火连连,民不聊生。
餐桌上能吃上猪肉可算得上相当奢侈的了。
刘湘就在猪身上打起了主意,他下令从今以后养猪户每杀一头猪必须上缴一个银元的猪头税,即所谓“割头税”。
就是这笔来自猪的“割头税”使得文字斋得以修建。
第二任校长: 胡庶华1935年8月-1938年7月胡庶华(1886—1968)湖南省攸县人,1886年生于攸县城关镇一个教师世家。
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同时又考入湖南私立明德学校。
重庆大学校史(重庆大学82周年)2011年10月12日12:46:03重庆大学创建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至今。
学校1935年成为省立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大学。
截止1949年,重庆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商、法、医等六个学院,二十一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建校初期至1949年期间,在校任教的著名学者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最早把现代数学引入我国的学者之一的何鲁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教授、中国化工学会创始人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洪源教授、我国第一位赴北极考察学者、著名电讯工程专家冯简教授、著名数学家柯召教授、著名作家艾芜先生等。
1952年重大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1952年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部分老师调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1952年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1952年重大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1952年重大法学院组成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1952年重大体育系科调入西南师范学院,即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1952年重大农业系科调入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1952年重大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1953年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1955年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1956年在重大地质系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地质学院,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1952年调入重大有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学院机械科和电机科,石油专科学校钻探和机械科,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机械科1952年调整中,文,商,法,医学院全部调入他校,工科专业有进有出,理学院暂时保留未动1952年9月20日,以何鲁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开始着手搬迁事宜。
出版物刊名: 高等理科教育
页码: 119-11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 大学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授;重庆;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博士生导师;专业委员会
摘要: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校长。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会长、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连换5个⼤学校长,校长到底由谁来任命?近期的⼤学校长易帜实在有点频繁,除了浙⼤,北⼤、清华、中科⼤等都换了校长——1⽉23⽇,原北⼤副校长陈⼗⼀担任南⽅科技⼤学校长,前任校长朱清时退休;1⽉27⽇,罗俊正式担任中⼭⼤学校长,前任校长许宁⽣调任复旦⼤学校长;2⽉15⽇,林建华正式被任命为北京⼤学校长,原校长王恩哥任中科院副院长;同在今天,邱勇正式被任命为清华⼤学校长,原校长陈吉宁调任环保部部长;据可靠消息,明天,万⽴骏将出任中国科技⼤学校长,接替已调任科技部副部长的侯建国;另,北京航空航天⼤学新校长⼈选也已经确定。
……妈呀,突然换了那么多校长,你是不是想问,⼤学校长的⼈选是怎么定的?怎么宣布?怎么亮相?空缺的“帅位”纷纷迎来了新任掌门,先来看看他们都是何许⼈也~清华⼤学新任掌门| 邱勇资料卡 |邱校长今年已经51岁了,据说这是他在清华的第32个春天。
中国科学院院⼠(技术科学部)主要研究领域:有机发光显⽰技术(OLED)的产业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另外,他在有机光电材料⽅⾯有较好的基础研究,如光电转换材料的合成与性质测定等。
清华“⼟著”:从1983年19岁的邱勇考⼊清华⼤学化学与化学⼯程系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清华。
但他的“⾓⾊”却在不断变迁——学⼦、教师、研究者、重点实验室带头⼈、系主任、校班⼦成员,⼀直到今天的校长。
中国科技⼤学新任掌门坊间⼀直有传闻说浙江⼤学的副校长宋永华将要担任中国科技⼤学新校长,不过据中国科学技术⼤学有关⼈⼠放出的确切消息:万⽴骏将于本周五出任该校新校长,接替已调任科技部副部长的侯建国。
中国科⼤官⽹3⽉25⽇刊登的《关于召开全校教授⼲部⼤会的通知》侧⾯印证了这⼀消息。
该通知显⽰会议召开时间是3⽉27⽇(星期五)上午11:00,据信这将是宣布万⽴骏上任的确切时间。
| 万⽴骏资料卡 |中国科学院院⼠,曾任中科院化学所所长。
⽬前,他还兼任北京分⼦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科院分⼦纳⽶结构与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精编范文】重庆大学讣告-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重庆大学讣告
中共重庆大学委员会、重庆大学十分沉痛地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著名电工理论专家、重庆大学原校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
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泽佳同志,因病医
治无效,于201X年11月10日5时30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老年科逝世,享年93岁。
江泽佳教授1920年11月15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原籍安徽省旌德县人。
1951年参加九三学社,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7月,江泽佳毕业
于重庆大学工学院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9年5月毕业于加拿大麦吉
尔大学电机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1951~1983年任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1983~1987年任重庆大学校长,1985~1990年任国家教委工科电工课程教
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泽佳教授忠诚于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将自己的一生与教育事业紧密相连。
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作风上求真务实,精
神状态上昂扬奋进,职业态度上敬业奉献,行为准则上严谨规范的楷模形象。
根据江泽佳教授生前遗愿及其家属意见,江泽佳教授的遗体捐献医学事业,不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
中共重庆大学委员会
重庆大学
201X年11月10日。
林建华校长在重庆大学2011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家长:上午好!今天对你们、对我都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恭喜同学们,从此奔向你们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同时,大家也应当恭贺我,这是我第一次以重庆大学校长的身份,登上毕业典礼的讲台。
我深知,这是荣誉也是责任。
入职半年来,我一直希望有个机会,和大家说说我的心里话。
我和大家谈的第一个词是“担当”你们马上就要走出重大校门了,这是我今天最想和你们谈的话题。
我知道,在你们这个年纪,尤其是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又充满碰撞的年代,你们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梦想;但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会遇到困难和艰险,有时会因不公而充满困惑甚至暴怒。
但是,请你们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人类历史的进程也早已证明了这一点: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永远是光明的,任何的黑暗最终都不能挡住黎明的曙光。
因此,在任何时候“担当”都决定着你的未来。
在黑夜里叹气、沉沦、抱怨的人,终将会沦为黑夜的俘虏。
记得一位诗人讲: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做个勇敢的战士,为我们的时代担当,为我们的国家担当,为我们的人民担当,也为你自己的未来担当。
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有坚定的信念。
我知道你们聪明,但我更希望你们正直;我知道你们能干,但我更希望你们坚强。
努力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家里,你是可以信任的亲人,在社会上,你是可以信任的下属或上级;由于信任你受到尊重,这远比由于诱惑你被猎取而幸福的多!要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知道,重大学生就意味着诚信和担当,重大校友永远是我们最值得自豪的称谓!我想和你们谈的第二个词是“梦想”你拥有自己的梦想吗?我以一个前辈的经验告诉你们,你的世界会因梦想而变得不同。
也许你们中大部分人都会很骄傲的回答:“有!我有梦想!”那么你做好准备为实现梦想而付出了吗?你们将会发现,愿意付出茶余饭后的,梦想蜕变成了爱好;愿意付出八小时以内的,梦想蜕变成了工作;只有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人,才能在梦想的追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像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样:“醉心于某种事业的人,是幸福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刘湘与重庆大学有何关系?他与刘文辉是什么关
系
导语:刘湘,又叫刘元勋,字甫澄,法号叫玉宪。
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
在重庆大学成立时,刘湘是重庆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而且他
刘湘,又叫刘元勋,字甫澄,法号叫玉宪。
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
在重庆大学成立时,刘湘是重庆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而且他还为重庆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刘湘在小时候只读过乡下的私塾,之后考入大邑县立高等小学堂。
就在那个时候哦,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设立文武学堂,用来训练新兵。
当时不满十七岁的刘湘背着父亲就去考试了,没想到被四川武备学堂录取了。
在刘湘一从速成学堂毕业就被分配到建成不久的新军三十三混成协。
在1910年,通过队官批准,被送到刚开办的四川陆军讲武堂深造,之后被派到成都,参与镇压保路同志军的战斗。
辛亥革命后,原来的第十七镇改名为第一镇,而刘湘则被任命为第二标张邦本支队队的少校差官,之后还跟随部队驻扎在川北地区。
在1912年的时候,第一镇再次被改名,这次被改编为川军第一师,张邦本支队按照命令归还了建制。
但是支队的杨森并没有接受命令。
那时候的刘湘也是个聪明人,他就和当时的都练官孙中华、队官唐式遵、杨国桢等人串通一气,把杨森甩开了,还把第二营拖到了资中。
刘升成为了第二营的营长。
没过多久,就把不对开拔驻扎到了泸州。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当时四川的都督胡文澜是袁世凯的爪牙。
卢沟桥事变后,刘湘出川抗战,但是很不幸在1938年的时候刘湘因病在汉口去世。
生活常识分享。
林建华校长亲临重庆大学科协调研
钟远萍
【期刊名称】《大学科普》
【年(卷),期】2012(006)001
【摘要】2011年10月10日,在行政办公楼503会议室,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亲临重庆大学科协,亲切地看望了默默无闻坚守在科协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并与重庆大学科协工作人员、老教师科协代表、青年教师科协代表、研究生科协代表、学生科技社团代表亲切交谈。
【总页数】1页(P82-82)
【作者】钟远萍
【作者单位】《大学科普》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4
【相关文献】
1.重庆大学科协主席林建华新年的心声使命的力量 [J], 林建华;
2.《大学科普》科学顾问林建华当选重庆大学科协主席 [J], 无;
3.中国科协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组专程到重庆大学科协调研 [J], 张镰千
4.林建华老校长对重庆大学科协的嘱托 [J], 张瑞辰;王张有;
5.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建华校长在重庆大学201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校历任校长北大历任校长2010-07-29 11:21:59孙家鼐(1898. 7 ----- 1900. 春)许景澄(1900. 春----- 1900. 8)张百熙(1902. 1 ----- 1904. 1)张亨嘉(1904. 1 ----- 1906. 2)李家驹(1906. 3 ----- 1907. 8)朱益藩(1907. 8 ----- 1908. 1)刘廷琛(1908. 1 ----- 1911. 12)柯劭愍(1910. 12 ----- 1911. 12)劳乃宣(1911. 12 ----- 1912. 2)严复(1912. 2 ----- 1912. 10)章士钊(1912. 10 ----- 1912. 12)何燮侯(1912. 12 ----- 1913. 11)胡仁源(1913. 11 ----- 1916. 12)蔡元培(1916. 12 ----- 1927. 7)刘哲(1927. 8 ----- 1928. 6)李煜嬴(1928. 6 ----- 1929. 1)陈大齐(1929. 1 ----- 1929. 8)蔡元培(1929. 9 ----- 1930. 12)蒋梦麟(1930. 12 ----- 1945. 10)胡适(1945. 10 ----- 1948. 12)汤用彤(1949. 5 ----- 1951. 9)马寅初(1951. 9 ----- 1960. 3)陆平(1957. 10 ----- 1966. 5)周培源(1978. 7 ----- 1981. 3)张龙翔(1981. 6 ----- 1984. 3)丁石孙(1984. 3 ----- 1989. 8)吴树青(1989. 8 ----- 1996. 8)陈佳洱(1996. 7 ----- 1999. 12)许智宏(1999. 11-----2008.11)周其凤(2008.11----今)清华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一览表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姓名职务任期清华大学1949年1月至今顾秉林校长2003.4 - 至今胡和平党委书记2008.12 - 至今陈希党委书记2002.2 - 2008.12王大中校长1994.1 - 2003.4贺美英党委书记1995.9 - 2002.2方惠坚党委书记1988.9 - 1995.9张孝文校长1988.10- 1994.1李传信党委书记1984.2 - 1988.9高景德校长1983.5 - 1988.10林克党委书记1982.7 - 1984.2刘达党委书记1977.4 - 1982.7校长1978.6 - 1983.5蒋南翔校长1952.11- 1966.6党委书记1956.5 - 1966.6袁永熙党委书记1953.9 - 1956.5刘仙洲院系调整筹委会主任1952.6 - 1952.9何东昌党委书记1950.3 - 1953.9叶企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5 - 1952.6彭珮云党总支书记1949.3 - 1950.3冯友兰校务会议临时主席1948.12- 1949.5国立清华大学1946.10 - 1948.12贻琦校长1946.10- 1948.1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3 - 1946.5(北大清华南开组合)梅贻琦常务会主席1938.5 - 1946.5 清华校长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10- 1938.2(北大清华南开组合)未设校长,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任常务委员国立清华大学1928.8 - 1937.8梅贻琦校长1931.12- 1937.8吴南轩校长1931.4 - 1931.6罗家伦校长1928.8 - 1930.5清华学校1912.10 - 1928.8温应星校长1928.4 - 1928.6曹云祥校长1922.4 - 1927.12金邦正校长1920.9 - 1921.10张煜全校长1918.7 - 1920.1周诒春校长1913.10- 1918.1唐国安校长1912.10- 1913.8清华学堂1911.4 - 1912.10唐国安监督1912.4 - 1912.10周自齐监督1911.2 - 1912.4武汉大学历任校长当时校名姓名职务名称任期自强学堂张之洞创办人1890年蔡锡勇总办1893年--1897年张斯枸总办1897年冬--1899年5月钱恂提调1893年--1898年9月汪凤瀛提调1898年--1899年4月程颂万提调1899年4月--1902年10月方言学堂程颂万提调1902年10月--1905年春馨龄监督1905年春--1911年曾广熔监督1905年春--1911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贺孝齐校长1913年7月--1914年11月张渲校长1914年11月--1919年9月谈锡恩校长1919年9月--1922年1月张继煦校长1922年6月--1923年8月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张继煦校长1923年9月--1924年9月国立武昌大学石瑛校长1924年12月--1925年12月张廷校长(代)1926年2月--1926年5月李汉俊校务维持会主任1926年5月--1926年10月黄侃校务维持会主任1926年5月--1926年10月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徐谦校务委员会主任1927年2月--1927年12月国立武汉大学刘树杞校长(代)1928年7月--1929年春李四光建筑筹备委员长1928年7月--1938年4月王世杰校长1929年2月--1933年4月王星拱校长1933年5月--1945年6月周鲠生校长1945年7月--1949年8月武汉大学邬保良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8月--1952年11月李达校长1952年11月--1966年8月庄果校长1980年6月--1981年6月刘道玉校长1981年7月--1988年4月齐民友校长1988年4月--1992年10月陶德麟校长1992年10月--1996年10月侯杰昌校长1996年10月--2003年9月刘经南校长2003年9月--2008年11月顾海良校长2008年11月-- 至今浙江大学历任校长校名职位姓名任期一、求是书院至浙江高等学校时期求是书院总办(兼)林启1897-1900求是书院总理陆懋勋1900-1901.9浙江求是大学堂总理劳乃宣1901.10-1902浙江大学堂总理劳乃宣1902-1903.6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陶葆廉1903.7-1904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陆懋勋1904-1905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项藻馨1905-1906.7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吴震春1906.8-1910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孙智敏1910-1912浙江高等学校校长邵裴子1912-1912.6浙江高等学校校长陈大齐1912.7-1913浙江高等学校校长胡壮猷1913-1914二、国立第三中山大学至国立浙江大学时期校长蒋梦麟1927.7-1930.7校长邵裴子1930.7-1931.11校长程天放1932.4-1933.3校长郭任远1933.4-1936.2校长竺可桢1936.4-1949.5四、原杭州大学(含浙江师范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师范学院院长(兼)刘丹1952.2-1952.12浙江师范学院院长(兼)俞仲武1952.12-1957.6浙江师范学院院长陈立1957.6-1958.11 杭州大学校长(兼)林乎加1959.9-1962.5杭州大学校长(兼)吕志先1962.5-1964.4杭州大学校长(兼)王家扬1978.7-1979.2杭州大学校长陈立1979.2-1983.10杭州大学校长薛艳庄1983.10-1986.1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1986.1-1996.6杭州大学校长郑小明1996.6-1998.9注:1983年10月至1998年9月陈立任杭州大学名誉校长五、原浙江农业大学(含浙江农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农学院院长(兼)吴植椽1952.12-1957.6浙江农学院院长金孟加1957.6-1960.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李丰平1960.3-1961.10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1961.10-1965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陈作霖1978.4-1979.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1979.3-1979.6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朱祖祥1980.3-1983.10浙江农业大学校长陈子元1983.10-1989.9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李德葆1989.9-1993.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夏英武1993.3-1997.12浙江农业大学校长程家安1997.12-1998.9注:1984年6月至1996年朱祖祥任浙江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六、原浙江医科大学(含浙江医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医学院院长(兼)洪式闾1951.10-1955.4浙江医学院院长王仲侨1956.5-1958.9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郑平1960.2-1963.9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李兰炎1964.3-1968.1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王耀庭1978.7-1979.3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王季午1979.3-1984.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郑树1984.1-1996.1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陈昭典1996.11-1998.9注:1984年1月至1998年9月王季午任浙江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同济大学历任校长埃里希.宝隆1907─1909福沙伯1909—1917贝伦子1912—19191921—1927沈恩孚1917—1923袁希涛1923—1927阮尚介1917—1927张仲苏1927—1929张群1929.3—1929.6 胡庶华1929—1932翁之龙1932—1939赵士卿1939—1940周均时1940—1942丁文渊1942—1944徐诵明1944—1946董洗凡1946—1947丁文渊1947—1948夏坚白1948—1952薛尚实1953.1—1959.7 王涛1959—1977李国豪1977.10—1984.4江景波1984.4—1989.2高廷耀1989.2—1995.2吴启迪1995.2—2003.7万钢2003.7—2004.7主持工作副校长2004.7—至今校长南京大学历任校领导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1902)缪荃孙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1902)陈三立两江师范学堂监督(1905-1911)李瑞清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14-1919)江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919-1925)郭秉文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及中央大学校长(1927-1930)张乃燕中央大学校长(1930-1931)朱家骅中央大学校长(1932)李四光中央大学校长(1932-1941)罗家伦中央大学校长(1941-1943)顾孟余中央大学永久名誉校长兼校长(1943-1944)蒋介石中央大学校长(1944-1945)顾毓琇中央大学校长(1945-1947)吴有训中央大学校长(1948-1949)周鸿经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49-1951)梁希南京大学校长(1951-1957)潘菽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53-1955)孙叔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55-1957)陈毅人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7-1963)郭影秋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63-1966)匡亚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66-1968)彭冲南京大学革委会主任(1968-1970)方敏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70-1975)王勇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5-1978)周林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78-1982)匡亚明南京大学代校长(1982-1984)郭令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2-1984)章德南京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1984-1997)曲钦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6-1989)陆渝蓉南京大学代校长(1996-1997)陈懿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1997-2006)蒋树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90-2003)韩星臣南京大学党委书记(2003-)洪银兴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2006-)陈骏。
清华学子中的422位大学校长清华学子中的422位大学校长该统计还不完全,并且均不包含各高校党委书记和就任北京清华大学本校校长的清华学子,其中有多位校友担任过两所以上大学的校长职务,这里只记一次。
清华学子中的大学校长总数在国内以较大优势位居第一。
大学校长(正职)==================================================================== 姓名毕业年份任教年份任职学校曹传钧 1945年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1982.11-1988.7)。
沈元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40年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1946-1952年清华大学航空学院院长,院系调整后曾任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长(1980.10-1982.11),名誉院长、校长(1982.11至今)。
马寅初 1911年清华留美津贴生,曾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 1910年清华留美津贴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周培源 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 1929-195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78.7-1981.3)。
张龙翔 193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1981.6-1984.3)。
丁石孙1950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84.3-1989.8)。
汤用彤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1949.5-1951.9)。
梅贻琦 1909年清华首届留美生,新竹清华大学校长。
陈可忠1920级清华学校毕业中山大学校长(1948.6-1949.7);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
阎振兴1934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曾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1969-1970)、台湾大学校长、成功大学校长。
钱思亮 193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台湾大学校长。
徐贤修1935年清华大学算学系毕业,曾任新竹清华大学(第四任)。
重庆大学校史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1935年为四川省立大学,1942年成为国立大学;截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大学院的国内外知名综合性大学。
学校地处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中西部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直辖市,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学校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
在1934年3月13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到沙坪坝视察重庆大学后赞叹学校“颇有蒸蒸日上之势”。
抗战时,蒋介石甚至准备把重庆大学办成中国的“剑桥”。
重庆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当时学校全称为“国立重庆大学”。
位居民国十大国立大学之列。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李四光、马寅初、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潘序伦、郑衍芬、段调元、俞建章、朱森、毛鹤年、丁道衡、丁洪范、朱祖晦、柱国璋、张圣奘、傅丽夫、潘大逵、王铁崖、刘觉民、罗蜇潭、叶谦吉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
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理工,经管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艺术、法学、经济、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
1952年前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重庆大学的文、理、商、法、医五个学院及工学院中的土建系、化工系等被调整到其他高校,经并入其他高校的部分工科专业后,成为一所以机械、电气、动力、采矿、冶金等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截止1966年,全校共有6个系,15个本科专业。
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经管、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法学、环境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奠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坚实基础。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毕业典礼致辞互道珍重,从此寒暑成追忆;共话重逢,几度春秋载誉还。
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毕业典礼致辞:情如初时,我为你送行亲爱的同学们:激情的6月,热浪一浪高过一浪。
近段时期,美丽校园的夜空,总会划过宿舍里传来的阵阵欢呼声,我不知道那是同学们在为所喜爱的世界杯劲旅摇旗呐喊呢还是在为毕业欢呼。
我知道,球迷很多,还看到我们的女同学上报当“非女郞”(好像一个叫舒舒,一个叫刘荫是吧)。
只是足球固然精彩,但与我们相距遥远,泱泱大国目前只有“呜呜祖拉”,无缘“大力神杯”。
我们还是为自己欢呼吧,欢呼我们的胜利毕业!今天我们在这里万人集会,以最隆重的场面、最热烈的方式为201X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
在这盛大的节日里,所有的欢呼、所有的荣耀、所有的祝福都归属于在场的每一位毕业同学!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同学们健康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学校发展、关爱同学们成长的家长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时光如流,岁月如梭。
年复一年,我们在这里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学子。
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情相似,心中既为你们的成才而欢欣喜悦,又为你们即将远离而依依不舍。
你们在重大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母校永远也不会忘记。
你们面对百年不遇的干旱和高温天气,毅然挺进虎溪,虎溪校区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勃勃生机;你们面对无情的汶川地震,虽心有惶恐却表现得井然有序,在救灾志愿者的队伍里出现了你们爱的足迹;面对来势凶猛的流感,你们镇定自若,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决定,让那肆虐的流感在我们校园未能得逞毫厘;不仅仅如此,你们还直接参与学校的建设,直接见证学校发展的历史,学校事业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你们的青春汗水,学校前进的每一个步伐都留下了你们拼搏进取的印记;特别是80周年校庆,你们意气风发、激情满怀,所表现出的重大学子风范让海内外校友深刻记忆。
重庆大学历任校长第一任校长: 刘湘1929年10月-1935年8月刘湘(1890—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
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
一级陆军上将。
生于1890年7月1日。
老家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提出议案,倡议筹办重庆大学。
只因川局动荡,经费无着,导致创建之议一搁就是数年。
1929年夏,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赞同。
8月4日,刘湘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正式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发表《重庆大学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阐明创建重庆大学的动机、原因和目的。
随后,筹委会就重庆大学开办的日期、经费、校址、招生及聘请教授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商讨。
9月,召开重庆大学第一次校务会议,讨论成立招生考试委员会,并决定了考试时间及准备开学的各项具体事宜,决定立即在菜园坝临时校址招收预科生文、理两班先行开课。
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标志着重庆大学的正式成立。
10月23日,重庆大学筹委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推选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
1935年5月,省政府明定重庆大学为四川省立大学。
关于文字斋(现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修建经费,在那时是一个影响民生的问题,当时的中国可谓战火连连,民不聊生。
餐桌上能吃上猪肉可算得上相当奢侈的了。
刘湘就在猪身上打起了主意,他下令从今以后养猪户每杀一头猪必须上缴一个银元的猪头税,即所谓“割头税”。
就是这笔来自猪的“割头税”使得文字斋得以修建。
第二任校长: 胡庶华1935年8月-1938年7月胡庶华(1886—1968)湖南省攸县人,1886年生于攸县城关镇一个教师世家。
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同时又考入湖南私立明德学校。
1913年考取公费留学德国,先入柏林矿科大学,后转柏林工科大学。
1920年获钢铁冶金工程师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
1922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湖南公立专门学校教授、武昌大学代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从1926年起,先后任上海炼钢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南京政府农矿部技监兼农民司司长和烈山煤矿局局长。
他决心发展中国冶金工业,提出一些改革设想,均因官场腐败而落空,科学救国理想亦破灭。
1929年,在教育部长蒋梦麟极力推荐下,任同济大学校长,从此毕生致力教育事业。
尔后还担任过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素以廉洁的操守、热烈的心肠和干练的才学而著称。
他在学术特别是冶金专业方面有不少建树,著有《铁冶金学》、《冶金工程》、《钢铁工业机《中国战时资源问题》等著作。
第三任校长: 叶元龙1938年10月-1941年7月叶元龙(1897—1967),又名卫魂,安徽歙县蓝田人。
民国4年(1915)以第一名成绩考取上海大同大学,自费留学美、英、法三国,获美国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该校“金钥”奖。
民国16年回国,历任南京大学教务长,金陵大学、上海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国立政治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等校经济系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教务处长兼法学院经济系副教授。
民国21年4月调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9月兼任财政厅长。
支持陶行知手脑并用的教育思想,在省立第四女子中学试办职业训练班,特别关注家乡教育事业,曾派严永济、胡沙白来歙主持教育工作,发展国民小学。
民国22年5月任暨南大学经济系主任兼教授、商学院院长。
民国24年4月任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财政厅长。
后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第二厅中将厅长。
民国26年任西安行营第二厅厅长时,曾面见周恩宋,对共产党人提出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十分赞赏。
胡庶华辞职后,叶元龙教授接替了重大校长职位,一到任,马上抓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重庆沙坪文化区自治委员会”的改组活动,一件是重庆大学省立申改国立的促进工作。
1939年1月30日,重庆大学会议厅举行了“重庆沙坪文化区自治委员会”改组扩大会。
这次会议由叶元龙派出的代表沈重宇主持,认真讨论了新的组织草案,并扩大改组,重新将该会定名为“巴县沙坪文化区社会事业促进会”。
选出叶元龙、王韬甫(巴县县长)、罗家伦(中央大学校长)、周越浩(金城银行沙坪坝办事处主任)、潘仰山(豫丰纱厂经理)为该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叶元龙为主任委员、王韬甫为副主任委员。
在抗战烽火中,重庆大学积极投入宣传的洪流,为民众觉醒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努力。
在日寇重压下,国民党二号人物、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汉奸集团叛国投敌,卖身求荣,叶元龙校长率全校教职员工发出《阐明国是声讨汉奸》的电文,对其卖国行为作了深刻揭露和无情抨击。
电文指出,“立国之本,在于文化与教育。
……今日誓死抗战之意识植基于此,将来无穷建国之大业,亦植基于此”。
当时,沙磁地区各界纷纷举行以“讨逆锄奸”为主旨的活动,冯玉祥将军倡导发起“捐款建墓铸逆”运动。
重庆大学师生热烈响应,走上街头,向民众散发讨汪传单。
当时教育部久有大学国立的规定,而且数年之间,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等皆先后改为国立,省立大学所剩无几。
宣言呼吁政府公鉴,改重庆大学为国立,以获发展之规模,以应抗建之需求。
然而,宣言递送国民政府最高当局蒋介石手中,答复是“应暂缓议”,便搁了下来。
直到1942年12月29日,行政院才通过将重庆大学改为国立。
他在我校当校长期间,聘请了多位著名学者,工学院院长由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担任,理学院院长由著名数学家何鲁担任,商学院院长由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担任。
延聘任教的著名学者有:潘序伦、柯召、李四光、段调元、俞建章、朱森、毛鹤年、丁洪范、朱祖晦、柱国璋、张圣奘、傅丽夫、刘觉民、罗蜇潭、叶谦吉……第四任校长:张洪沅1941年9月-1949年11月张洪沅,字佛宁,190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
童年时,父母早逝,家境清贫,由伯母抚养。
1916年,张洪沅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在校期间,对化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常同时做两项实验,全学期的实验不到一半时间就做完了。
他痛恨帝国主义国家仗其科学技术优势侵略我国,感到要强国雪耻,必须普及教育,发展科学,兴办实业,走“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的道路。
1924年8月毕业后,张洪沅到美国留学,入加州理工学院化工系三年级学习。
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刺痛了他的心:在他们参加冬令会时,有一同学去理发,但理发店不给理,说他是有色人种。
张洪沅与同学们对此非常气愤,一起提出抗议。
他感到国家落后,受人歧视,民族没有地位,人民抬不起头,这是莫大的耻辱。
他立下誓言:“刻苦学习,振兴中华乃我辈己任。
”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还利用暑假去加州大学选读“企业管理”等3门课程。
1926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后即去麻省理工学院深造。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他在去麻省的途中,还进威斯康辛大学暑期学校,选学了“微分方程”和“有机制备”两门课。
1928年1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即去俄亥俄纸厂任化学工程师,后任麻省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30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升为副研究员,并继续在那里做研究工作。
当时美国中部一州立大学拟聘他任助理教授,但要求加入美国籍,他拒绝了这一聘请。
他只有一个心愿:“我是中国人,学成后为祖国的富强效力。
”1931年张洪沅回国后,有人请他去化工厂,希望他成为化工企业家,但他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
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就要有自己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于是他应聘到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任教授。
1932年张洪沅到南开大学化工系任教授,讲授“化工原理”、“化工计算”等课,编写教科书,并进行科研工作。
重庆大学因反对重庆国民政府关于并校的决定于1941年9月初被勒令解散后,是年底,张洪沅受命担任重庆大学整理委员会主任,恢复了重庆大学。
1942年2月他正式出任重庆大学校长。
他到任后,首先组织行政会议和校务会议,加强对学校的领导,并在教授、副教授中按101的比例由教授会选出代表参加校务会议,使一般教授都能发表意见,直接参加学校管理。
为了扩充教师队伍,加强各级领导,提高教学质量,他特别注意聘用海内外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如文理学院院长段子夔、工学院院长冯简、商学院院长陈豹隐、医学院院长陈志潜、法学院院长罗志如,还聘请了一批有名的教授,如物理系谢立惠、化学系谢秉仁、教育系罗容梓、政治系潘大逵等。
与此同时,他对学校校风、纪律进行了整顿,发现学风不正、舞弊现象,坚决加以纠正,明令禁止考试舞弊,对无视校纪者予以开除处分,有后台的学生也不例外,从而扭转了重庆大学校风,开始稳步发展、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
张洪沅依靠社会,面向生产,从1942年起,先后建立了应用化学研究室和公路工程实验室。
应用化学研究室由化学系、化工系共同举办,张洪沅亲兼主任,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它的宗旨是:“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关于化工之一切咨询、设计及代为化验等业务,并应社会需要从事生产调查及研究。
”为了服务工业生产,该室还为四川自流井富荣试验盐工改进操作,由张洪沅、金锡如、杜长明合作设计制造了真空制盐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公路工程实验室则和四川省公路局合作进行材料试验和公路设计。
同时为重庆运输统制局开展公路研究,统制局则向该室提供经费,互相协作。
为了改善重庆大学办学的经济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这期间张洪沅和全校师生一道为将重庆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他们多次上书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据理力争。
1942年秋,张洪沅亲自去成都会见当时的四川省政府兼主席张群,进一步阐明改重庆大学为国立的理由,促省政府致函教育部。
最后于1943年1月3日获准将重庆大学改为国立,实现了重庆大学师生多年来的愿望,使重庆大学步人了全国高等学府行列,并不断进步发展。
在张洪沅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学校的规模有很大的发展,由原来的3个学院12个系及2个专修科发展为6个学院20个系,3个研究所和1个专修科,成为西南地区院系比较齐全的有名望的高等学府。
张洪沅工作繁忙,但他从不脱离教学?科研工作,一直担任本科学生的教学工作,并兼任化工系主任,还担任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化学工程研究生。
第五任校长: 何鲁1950年3月-1952年11月何鲁,四川省广安县人,字奎垣,笔名云查,属马,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
1903年春,成都机械学堂招生,何鲁报名参考,作文一气呵成,口试应对如流,主考为之惊讶,即出一上联要何鲁应对:“童子鸿不因人热,”何鲁应声对曰:“学生鲁当以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