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22
皮肤科常用药物明细[外用药物]一、溶液(SoLution)(一)清洁伤口、湿敷或外洗用:1、3%硼酸溶液(3%Boric acid Solution)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无化脓感染着作湿敷用,清洁创面。
2、0.1%雷佛奴尔溶液(0.1%Rivanol Solution)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合并化脓感染者作湿敷用,清洁感染性创面。
3、1/4.000呋喃西林溶液(1/4,000 Furacilin Solution)用法:同上24、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 Potassium Permanganate Solution)清洁感染性创面,对擦烂型足癣合并感染者可浸泡患处。
5、漂白粉硼酸溶液(Eusol Solution)、(优索溶液)处方:漂白粉12.50 硼酸12.50 水加至1,000.00清洁感染性伤口,有杀菌,去臭和分离坏死组织作用。
6、茶叶水(Tea Solution)(自配)。
茶叶(红茶或绿茶)50克煎水2.5千克,待冷却后去渣作湿敷,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有收敛消炎之功效。
7、食用醋(Vinegar)或3%冰醋酸溶液(3%Glacial acetic acid Solution)。
手足癣(无化脓感染、擦烂渗出者),甲癣,每天浸泡1—2次,每次半小时。
8、雄黄洗剂(方)雄黄15 百部15 月石15 川椒15苦参15 煎水外洗用于疥疮,皮肤瘙痒,外阴,肛周瘙痒等。
(二)外搽(包括酊剂)1、1/2或1/3复方苯酸酒精(Whitfield's Solution) 怀飞氏溶液。
处方:水杨酸 6.0 苯甲酸12.0 75%酒精加至100.0用途:手足癣,甲癣,体癣,花斑癣。
2、复方品红涂剂(Castelleani's Paint)处方:饱和品红溶液10.0 雷锁辛8.0 硼酸3.0醋酮5.0 石碳酸2.0 95%酒精8.0蒸馏水加至100.0用途:手足癣,体股癣,皮肤念珠菌病。
糠酸莫米松的临床应用文/刘光金(山东省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激素恐怖”,在临床上也碰到很多患者或是患儿的家长会说:“医生能不能给我开个不含激素的药膏,比如中药药膏之类的。
”曾有一个医生对我说过:“带‘松’的和带‘德’的药我不会用。
”也就是说对于激素,不仅患者存在恐惧,连医者也甚是害怕。
说透了就是对激素使用的不了解所致的。
所以在此,以糠酸莫米松为例,谈一谈它的临床应用。
糠酸莫米松的药理作用糠酸莫米松是不含氟的激素,属于软性激素。
既有增强了抗炎活性、增加亲脂性、强化了局部疗效的作用,也有降低盐代谢、减少系统吸收及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其全身的吸收量很少或在皮肤内被吸收后,能迅速地被分解代谢为无活性的降解产物,但其仍可局部保留高度的活性,故对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亦有临床试验表明,放射性标记的糠酸莫米松外用于皮肤后,皮肤活检结果显示药物主要在表皮的外层,仅有少量进入真皮层。
大多数药物与角质层相结合,在角质层形成一个糠酸莫米松储存库,缓慢释放,极少部分的糠酸莫米松经皮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因此系统作用发生风险的几率极低。
临床上常见的应用首先,造成群众如此的恐慌的原因就是激素不良反应的过度宣传。
再者,就是激素的不良反应确实把医生们坑惨了。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激素仍在外用或内服药物中占有一席地位,依然是大多数皮肤病治疗的一线用药。
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外用激素,这个问题尤其关键。
糠酸莫米松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作用。
适用部位及人群广泛,其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既可以作为轻中度皮肤病的初始治疗,又可以在疾病控制后通过主动维持治疗控制复发。
也可在重度皮肤病中作为初始治疗或作为阶梯治疗的选择之一。
因而适用于所有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多种皮肤病,尤其是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可以用于中度、轻度甚至重度皮肤病的治疗,如银屑病、扁平苔藓、白癜风等。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如下:常规用法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使用1 次即可。
皮肤科常用药物手册皮肤科常用药物手册[外用药物]一、溶液(SoLution)(一)清洁伤口、湿敷或外洗用:1、3%硼酸溶液(3%Boric acid Solution)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无化脓感染着作湿敷用,清洁创面。
2、0.1%雷佛奴尔溶液(0.1%Rivanol Solution)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合并化脓感染者作湿敷用,清洁感染性创面。
3、1/4.000呋喃西林溶液(1/4,000 FuracilinSolution)用法:同上24、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 PotassiumPermanganate Solution)清洁感染性创面,对擦烂型足癣合并感染者可浸泡患处。
5、漂白粉硼酸溶液(Eusol Solution)、(优索溶液)处方:漂白粉12.50 硼酸12.50 水加至1,000.00清洁感染性伤口,有杀菌,去臭和分离坏死组织作用。
6、茶叶水(Tea Solution)(自配)。
茶叶(红茶或绿茶)50克煎水2.5千克,待冷却后去渣作湿敷,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有收敛消炎之功效。
1、2、40%硫代酸钠溶液(40%Sodium thiosalfaseSolution)3、4%盐酸溶液(4%Acidi Hychoridi Solution)与40% 硫代酸钠溶液交替使用治疗疥疮或花斑癣。
4、5%碘酊(5%Tr.Iodi)用途:甲癣。
5、甲癣酊(Tr. Onychomy cosis)处方:碘10.0 水杨酸10.0 碘化钾8.0 醋酮10.075%酒精加至100.0用途:甲癣9、1—2甲紫溶液(Liquor Methytis Violacei)(龙胆紫)用途: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皮肤念珠菌感染、化脓性皮肤病等。
10、抗头皮酒精(Antiscurf Alcohol)处方:硫黄5.0 煤焦油液10.0 水杨酸3.0 甘油5.0樟脑5.0 75%酒精加至100.0 用途:头皮瘙痒、头皮脂溢性皮炎、单纯性头皮糠疹。
皮肤科常用药物一、抗组胺类药物用途: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等。
1、苯海拉明(Benadryl) 25mg/片,成人:25mg tid;针剂:20mg/针肌注。
2、扑尔敏(chlorpheniramin)4mg/片,成人:4mg tid;针剂:10mg/针肌注。
3、非那根(Phenergan)25mg/片,成人:25mg tid;针剂:50mg/针肌注或静滴。
4、塞庚啶(Cyproheptadine)2mg/片,成人:2—4mg tid.5、息斯敏(Astemizole)10mg/片,成人:10mg qd.6、特非那丁(Terfenadine)25mg/片,成人:60mg Bid;7、脑益嗪(Cinnarizine)25mg/片,成人:25mg tid;8、多虑平(Doxepin)25mg/片,成人:25mg qd—tid;9、仙特敏(Zyetac)10 mg/片,成人:10mg qd.10、甲氰咪胍(Cimetidine)0.2/片,成人:0.2 tid—qid;11、雷尼替丁(Ranitidine)0.15/片,成人:0.15 Bid;12、法莫替丁(Famotidine)20mg/片,成人:20mg Bid;二、钙剂(提醒:钙剂也是重要的内服皮肤疾病用药)用途:过敏性皮肤病,麻疹等。
1、口服:(1)葡萄糖酸钙片(Tab Cal Gluconate)0.5/片,成人:1.0 tid。
(2)活性钙冲剂1包Bid—tid2、肌注:维丁胶性钙(Calcium Ostelin)2ml(im)qd。
3、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lciumGluconate)10ml+维生素C针500mg(iv)qd。
三、激素类用途:结缔组织疾病,天疱疮,严重泛发性湿疹,药物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红皮病。
1、皮质类固醇激素(1)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50—400mg/日,静滴(2)强的松(Prednisone)5mg/片,10—60mg/日(3)去炎松(Triamcinolone)4mg/片,8—48mg/日(4)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0.75mg/片,1.5—9mg/日,5mg/针剂,5—10mg静滴。
抗组胺药是皮肤科常用药,是医师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而且品种繁多,临床常用药物多达20多个。
抗组胺药治疗哪些疾病有效?如何根据临床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以达到最佳疗效,同时又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特殊人群如妊娠、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有肝肾损害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抗组胺药等均是皮肤科医生关注的问题。
有鉴于此,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对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达成初步共识。
一、概念和分类1.概念抗组胺药专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而拮抗组胺病理作用的药物,即组胺受体拮抗剂。
其他可以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不在此列。
抗组胺药并非与组胺受体简单结合,而是将被组胺激活的受体下调至未激活的状态,故又称为组胺受体反向激动剂。
目前已证明有4种组胺受体,其中H1受体激活引起瘙痒,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呼吸道、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出现瘙痒、红斑、风团以及鼻痒、流涕、喷嚏、气喘、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
本文所说的抗组胺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
虽名为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并非仅拮抗组胺,还有某些抗炎作用。
如氯雷他定可以减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分子,通过NF-κB通路抑制细胞黏附分子、IL-5等炎症相关分子的表达[1];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可以抑制嗜酸粒细胞的游走、活化;眯唑斯汀兼有抗白三烯作用,卢帕他定兼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奥洛他定可以拮抗神经源性瘙痒、降低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等。
抗组胺药抗炎作用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2.分类分为第一代及第二代两类。
两代药物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有所不同。
一代多为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
代表药物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羟嗪、去氯羟嗪、曲普利啶、美喹他嗪、新安替根、异丙嗪等。
此类药物半衰期短,需要每日服用2~3次。
皮肤病治疗外用药物疗法(一)外用药物介绍(按性能):1.清洁剂:用来清除皮损上的渗出物、鳞屑和痂等。
常用的有:生理盐水、1/8000PP、3%硼酸、植物油、液体石腊。
2.保护剂:具有保护皮肤、防止外来刺激的作用。
常用的有:氧化锌粉、淀粉、植物油。
3.止痒剂:按作用机理可分为3类。
(1)清凉剂:用清凉感来转移痒感。
常用的有“止痒三脑”,即0.5~2%薄荷脑、1-2%樟脑、0.5~1%麝香草脑。
(2)表皮麻醉剂:能麻醉表皮神经从而达到止痒。
常用的有1%石炭酸、1%达克罗宁液、5-10%苯唑卡因等,(3)抗组胺药及其它药:常用的有3%非那根及3%苯海拉明等。
焦油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外用都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4.抗菌剂(消毒防腐剂):指能杀灭或抑制细菌的药物。
皮肤科使用的药物甚多,常用有1~2%龙胆紫、0.1~0.3%利凡诺、1/8000PP、3%硼酸、1/2000新洁尔灭等。
某些抗菌素如新霉素、杆菌肽等常外用,四环素、红霉素偶尔也可外用。
莫匹罗星(百多邦)和夫西地酸是新开发的外用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作用强大。
5.抗真菌剂:5~10%水杨酸、6~12%苯甲酸、2.5~5%碘酊、4-8%间苯二酚(雷琐辛)、5-10%硫磺、1%益康唑、3%克霉唑、1%联苯苄唑、1%酮康唑等,新药还有1%特比奈芬。
6.抗病毒剂:0.5~1%碘苷、0.1%酞丁胺液、0.1~3%酞丁胺霜、2~3%无环鸟苷霜等。
7.杀虫剂:具有杀灭疥螨、虱、蠕形螨等寄生虫的作用。
常用者有关5~10%硫磺、1%丙体六六六、2%甲硝唑、50%百部酊等。
8.角质促成剂:指能促进角化过度的表皮角质层恢复正常的外用药,实质是加快角质层脱落,但仍然不被肉眼所见。
此类药有收缩血管、减轻炎性渗出和浸润的作用。
常用的有2~5%煤焦油或糠馏油、5~10%黑豆馏油、3%水杨酸、5-10%硫磺、0.1~1%蒽林等。
9.角质松解剂:能使角化过度的角质层松软解离而脱落的药物。
皮肤科常用药物配制及用法
皮肤科常用药物有不少需要配制,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硫磺痒症药膏
硫磺痒症药膏主要成分是硫磺,有效缓解皮肤痒痛和荨麻疹等皮肤症状。
其配制方法如下:
- 硫黄:15g
- 氢化可的松:5g
- 鲜橙皮汁:50ml
- 丙酮:50ml
- 复方盐酸苯海拉明酊:适量
- 铝镁乳剂:适量
将硫黄和氢化可的松加入鲜橙皮汁中,然后加入丙酮,反复搅拌至均匀。
最后加入适量的复方盐酸苯海拉明酊和铝镁乳剂,即可制成硫磺痒症药膏。
石蜡软膏
石蜡软膏主要成分是石蜡,常用于治疗皮肤干燥、皮肤裂开等。
其配制方法如下:
- 石蜡:30g
- 液体石蜡:30g
- 植物油:30g
- 白色蜡:10g
将石蜡、液体石蜡、植物油加入中,然后隔水加热,加入白色蜡,搅拌至熔化。
最后将混合物倒入中,放置自然冷却即可制成石
蜡软膏。
制霉素软膏
制霉素软膏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软膏,常用于治疗湿疹、痤疮
等皮肤疾病。
其配制方法如下:
- 制霉素:30mg
- 聚乙烯醇:4000mg
- 聚山梨酯80:1500mg
- 短链脂肪酸甘油酯:2000mg
- 丙二醇:2000mg
将制霉素粉末加入聚乙烯醇中,搅拌至溶解。
将聚山梨酯和短链脂肪酸甘油酯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溶解的制霉素和丙二醇,再次搅拌均匀。
最后倒入中,放置自然冷却即可制成制霉素软膏。
以上就是皮肤科常用药物的配制及用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氨甲环酸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氨甲环酸是一种广谱止血药,最初用于妇科急性或慢性出血。
近年来,随着对氨甲环酸药理作用的深入认识,其在皮肤科的应用逐渐受到。
本文将综述氨甲环酸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氨甲环酸,又称凝血酸,是一种合成的氨基酸衍生物,结构与赖氨酸相似。
其具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性或慢性出血性疾病。
氨甲环酸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重药理作用,近年来其在皮肤科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
激光美容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皮肤治疗方法。
然而,激光治疗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色素沉着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氨甲环酸作为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氨基酸衍生物,被证实可减轻激光治疗后炎症反应和色素沉着,提高激光治疗效果。
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激光治疗后,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炎症反应和色素沉着明显减轻,皮肤质地改善。
氨甲环酸还可以抑制激光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从而减少真皮胶原纤维的降解,维持皮肤弹性。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引发光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然而,光动力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对皮肤组织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氨甲环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减轻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皮肤损伤。
一项动物实验发现,在接受光动力治疗前使用氨甲环酸预处理可有效降低皮肤组织中的丙二醛水平,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轻皮肤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光动力治疗对皮肤的损伤。
氨甲环酸在皮肤科还可应用于传统药物治疗中。
例如,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有报道称,将氨甲环酸与维A酸联合使用可治疗黄褐斑,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将氨甲环酸与维A酸联合使用治疗黄褐斑,不仅可显著减少黄褐斑面积和颜色深度,还能改善皮肤质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氨甲环酸还可与其他药物如泼尼松等联合使用,治疗多种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等。
氨甲环酸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显示了其在激光美容、光动力治疗、传统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广阔前景。
1:颜面部脂溢性皮炎VIT-B6软膏,艾洛松软膏
2:单纯皮肤瘙痒去炎松尿素霜,酮替芬
3:慢性苔藓化皮损肤疾宁贴膏
4:百令胶囊为免疫增强剂昆明山海棠2# po bid/tid 可用于RF,SLE等,对性腺骨髓有抑制作用,本药---火把花根---雷公腾三种药的副作用逐渐增加,疗效也递增.
5:固邦用法进食前半小时用,用200ml水送服,用后至少站立半小时,不可咀嚼,用后24小时内不用高钙品,,抗酸药及桔子,咖啡等药,口服过量有胃肠道反应,低钙血症等.
6:CTX冲击治疗0.5-1g/m2+NS 250ML 中每月一次,同时予以美安震400mg IV BID(0,12小时during CTX 使用期间)以减轻其对膀胱的副作用,用药前后24小时补液2000ml左右并大量饮水,尿量2000ml/日左右)
7:激素依赖型皮炎局部皮肤发紧,干,红,可外用VIT-B6软膏bid,同时用他克莫司bid,或改用较弱激素软膏逐渐过渡,1-2周好转后他克莫司可减量.
8:冻疮破溃处可用百多帮,不破处外用喜疗妥软膏,口服VIT-E,潘生丁,复方丹参片等,注意与寒冷性多形红斑相鉴别,前者以水肿性红斑为主,伴夜间瘙痒,手足多汗,发凉,而后者以圆形损害为主,中心色深或有坏死,肿胀,但肿胀较前者为轻
9:银屑病砺壳样皮疹可外用金霉素软膏,去炎松尿素霜(破溃处不用), 红霉素软膏,凡士林等.
10:颜面部可外用的抗生素软膏金霉素眼膏,百多帮软膏.可外用的激素软膏为尤卓尔,艾洛松软膏,非激素类为他克莫司软膏,萌尔夫软膏,不用达力士,慎用氢考生理盐水液,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尤其是面部过敏性皮炎.可用DXM10mg+NS 500ml 外用湿敷,。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儿童常见皮肤病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以起效迅速,能对疾病有很好的控制力且应用方面广,使其在皮肤科得到了广泛临床使用,成为皮肤科医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1]。
由于儿童皮肤薄嫩且毛细血管丰富,对外界的温度反应较成人敏感。
容易发生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激素软膏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已经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等。
而非甾体类皮肤外用药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经过长期的临床用药观察,在治疗儿童皮肤疾病方面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通过文献回顾总结综述如下:1.药理作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为布特,主要成分是5%的氟芬那酸丁酯,具有抗炎、止痒、镇痛三种功效的非甾体皮肤外用药物,是氟芬那酸的衍生物。
其抗炎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机体细胞内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过程中环氧酶(COX)的活性,从而阻断前列腺素(PG)及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合成 [2]。
而这些炎性介质是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它维持体内溶酶体膜的稳定性, 抑制了水解酶的释放,阻断了炎症的发生发展从而达到抗炎的目的,这与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外用时透皮分布于深层组织有所不同[3,4]。
2.临床应用2.1 婴幼儿皮炎湿疹婴幼儿皮肤炎湿疹是具有渗出倾向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常见表现为红斑、糜烂、渗液等,瘙痒明显,治疗上往往需要联合用药。
郝鹏锴,张洪洋,韩敬华,等[5]观察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治疗儿童湿疹获较好疗效,分实验组40例、对照组43例,实验组先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涂于患处,每日1次,连用3天;后改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每日早1次,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晚1次。
连用4天;再改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7天。
对照组: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涂于患处。
每日1次,连用2周。
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79.1%,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χ2=4.57,P<0.05,有显著性差异。
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发红现象,停药1天后消失,继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