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有理数的乘方
- 格式:docx
- 大小:436.90 KB
- 文档页数:12
2.4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乘方的意义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难点运用乘方的意义进行正确的计算.一、导入新课问题1: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那么,a·a·a·a呢?问题2:在小学对于字母a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学后,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a还可以取哪些数呢?请举例说明.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点评.二、探究新知1.有理数乘方的相关概念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细胞分裂示意图,提出问题:某种细胞每过30 min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 h,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得出:5 h后要分裂10次,分裂成=1024(个).教师进一步讲解:为了简便,可将记为210.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即=a n.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a 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强调:①一般地,在a 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②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当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2.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教师: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a n就是表示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课件出示:(1)52=________;53=________;54=________;55=________;(2)(-5)2=________;(-5)3=________;(-5)4=________;(-5)5=________;(3)01=________;02=________;03=________.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这几道计算题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3)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引导学生把上述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当a >0时,a n >0(n 是正整数);当a =0时,a n =0(n 是正整数);当a <0时,⎩⎪⎨⎪⎧a n >0(n 为偶数),a n <0(n 为奇数).a 2n =(-a )2n (n 是正整数);a 2n -1=-(-a )2n -1(n 是正整数);a 2n ≥0(a 是有理数,n 是正整数).3.有理数乘方的应用有一张厚度是0.1 mm 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 mm.(1)将这张纸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假设可以将这张纸对折20次,那么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59页“随堂练习”第1、2题.2.平方得9的数有几个?是什么?有没有平方得-9的有理数?为什么?【答案】2.2个 ±3 没有 任何数的平方都大于或等于零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在学习乘方的概念时应注意什么?五、课后作业教材第61页习题2.4第1,2题.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乘方和幂的意义,但在负数的乘方时,对于理解加括号和不加括号的区别,部分学生会有困难.而在后续的拓展中,利用乘方的意义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困难,应用意识不够强.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策略是:师生共同对每一个算式先分析幂的意义,再计算,对易混淆的形式,举例辨析.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1.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2.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难点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一、导入新课问题1:什么叫作乘方?103,-103,(-10)3,a n的底数、指数、幂分别是什么?问题2: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10.学生完成后举手回答,教师进一步讲解问题2:左边用10的n 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零,很容易出现写错的情况,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的n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百亿等.又如像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千米、光速大约是300000000米/秒,中国人口大约是13亿等.教师:我们如何能简单明了地表示大数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科学记数法.二、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请观察第2题:101=10,102=100,103=1000,104=10000,…,1010=10000000000.10n中的n表示n个10相乘,它与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学生:10n=100…0(n个0),n恰巧是1后面0的个数.n比运算结果的位数少1.课件出示:(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00000000000.(2)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学生完成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把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作科学记数法.教师进一步讲解:现在我们只学习大于10的数的科学记数法,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一些数的科学记数法.说它科学,因为它简单明了,易读易记易判断大小,在自然科学中经常运用.例(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2)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后汇报答案,教师讲评.三、课堂练习教材第61页“随堂练习”第1,2题.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科学记数法?2.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位数有什么关系?五、课后作业教材第61页习题2.4第3,4题.本节课的内容是科学记数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乘方的知识,进而引入本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记数法的概念,知道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理清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位数的关系.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探究的问题愈来愈有挑战性,教师适当点拨和学生充分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利用对科学记数法的认识,设置由浅入深的练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例题的学习、习题的训练,学生对科学记数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方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运算和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规则以及解答习题的方法。
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及性质1. 定义: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和正整数n,a的n次方记为a^n,它表示将a连乘n次的结果。
当n为0时,任何非零有理数a的0次方都等于1,即a^0 = 1。
2. 性质:a. 乘方的运算性质: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和正整数m、n,有以下规则:(a) a^m × a^n = a^(m + n)(b) (a^m)^n = a^(m × n)(c) a^m ÷ a^n = a^(m - n)b. 乘方的特殊性质:(a) 任何数的1次方都等于该数本身,即a^1 = a。
(b) 非零数的负次方等于该数的倒数的正次方,即a^(-m) = 1 / (a^m)。
二、有理数的乘方计算方法1. 同底数的乘方计算:当底数相同时,可以直接将指数进行运算。
例如:计算2^3 × 2^4。
解:由乘方的运算性质(a)得知,2^3 × 2^4 = 2^(3 + 4) = 2^7。
2. 乘方与乘法的关系:乘方运算可以转化为多次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3^4。
解:3^4 = 3 × 3 × 3 × 3 = 81。
3. 有理数的乘方与整数指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方可以转化为整数指数的乘法。
例如:计算(-5)^3。
解:(-5)^3 = (-5) × (-5) × (-5) = -125。
4. 有理数的乘方与分数指数的开方:有理数的分数指数可以转化为开方。
例如:计算4^(2/3)。
解:4^(2/3)等于将4开3次方再平方。
4开3次方得到2,再平方得到4。
三、解答习题例题: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5^2 + 3 × 4^2 - (-2)^3解:由乘方的计算方法可得,5^2 + 3 × 4^2 - (-2)^3 = 25 + 3 × 16 - (-8) = 25 + 48 + 8 = 81。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运算有理数乘方运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我们研究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和相关的性质。
下面是有关有理数乘方运算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有理数的乘方可以通过多个因子相乘的方式来表示。
有理数的乘方可以是一个整数或分数。
例如,对于有理数a,乘方表达式a^n表示将a连乘n次,其中n为非负整数。
当n为0时,a^n等于1。
当n为正整数时,a^n 表示将a乘以自身n次。
二、有理数乘方的性质有理数乘方运算具有以下性质:1. 乘法的幂等性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1 = a。
2. 乘法的零幂法则对于任何非零有理数a,都有a^0 = 1。
3. 乘法的负幂法则对于任何非零有理数a和正整数n,有a^(-n) = 1 / a^n。
4. 乘法的分配律对于任何非零有理数a和b,以及非负整数m和n,有(a * b)^(m + n) = a^m * b^n。
三、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乘方表达式和性质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计算2^3 * 2^(-2),可以利用乘法的幂等性和乘法的负幂法则,将乘方合并和运算简化,得到2^(3 + (-2)) = 2^1 = 2。
四、本册题练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有关有理数乘方运算的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练你的能力。
请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并完成相应的题。
五、总结有理数乘方运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完成教材中相关章节的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5.1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1.5.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一、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二、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11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乘方及其运算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3.渗透分类讨论思想.重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一、导入新课1.计算:(1)(-934 )÷3;(2)(-6)÷(-4)÷(-115 ).2.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a·a ,记作a 2,读作a 的平方(或a 的2次方);a·a·a 记作a 3,读作a 的立方(或a 的3次方);那么a·a·a·a 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a·a·a·a 呢?a ·a ·a ·…·a,\s\do4(n 个)) (n 为正整数)呢?例如,2×2×2=23;(-2)(-2)(-2)(-2)=(-2)4.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2.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方,a n 可看作是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例如,23中,底数是2,指数是3,23读作2的3次方,或2的3次幂.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通常指数为1时省略不写.二、探究新知1.计算:(1)(-2)3;(2)(-2)4;(3)(-2)5.解:(1)原式=(-2)(-2)(-2)=-8;(2)原式=(-2)(-2)(-2)(-2)=16;(3)原式=(-2)(-2)(-2)(-2)(-2)=-32.小结:根据上面的计算,你能总结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吗?(1)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我们有: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2)你能把上述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吗?当a>0时,a n >0(n 是正整数);当a<0时,⎩⎪⎨⎪⎧a n >0(n 是偶数),a n <0(n 是奇数); 当a =0时,a n =0(n 是正整数).(以上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a 2n =(-a)2n (n 为正整数);a 2n -1=-(-a)2n -1(n 为正整数);a 2n ≥0(a 是有理数,n 是正整数).三、课堂练习1.(-4)5读作什么?其中-4叫做什么数?5叫做什么数?(-4)5是正数还是负数?2.计算:(1)(-1)3; (2)(-1)10; (3)(0.1)3;(4)(32 )4; (5)(-2)3×(-2)2;(6)(-12 )3×(-12 )5; (7)103; (8)105.四、课堂小结1.乘方的有关概念(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2)a n 读作a 的n 次方,a n 看作是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2.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要注意括号的作用.五、课后作业教材课后练习第1题,习题2.11第1,2题.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等五个方面来教学.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时,结合具体的实际例子来进行讲解,及时进行总结,形成方法.有理数的乘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分类讨论思想,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逐步渗透这一思想.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1.复习和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能够迅速地读出和记住下列数字吗?1.光的速度约是300 000 000 m/s,它相当于速度为6 m/s的自行车的速度的多少倍?2.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7 400 000 000人;3.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 300 000 000人;4.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 600 000平方千米;5.我国信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83 000 000 000元.这样的数,读和写都不方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种科学的记数方法吧.二、探究新知1.10n的特征(1)计算102,103,104,…并讨论102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小结:0的个数和指数相同,整数位数比指数多1.(2)练习:①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 000 000,10 000 000 000.②指出下列各数各是几位数:102,105,1012,1025.2科学记数法定义综上所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三、课堂练习1.设n是一个正整数,则10n+1是()A.n个10相乘所得的积B.是一个n+1位的整数C.10后面有n+1个0的整数D.是一个n+2位的整数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00 000;(2)378 000;(3)-112 000; (4)2945;(5)1346.30.3.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1)2.01×104; (2)6.070×103;(3)104; (4)-2.24×103.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整数位数有什么关系?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五、课后作业教材习题2.12第1,2,3题.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概念,知道了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利用有理数乘方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方的意义,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科学记数法.为此,通过实例,引入了科学记数法,而通过例题的讲授,使学生知道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在表示中应重点注意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整数位数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1.5有理数的乘方(人教版)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1课时乘方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理解乘方运算、幂、底数等概念的意义.3.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阅读教材P41~42,思考下列问题.1.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后,这种细胞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1)细胞每30分钟分裂一次,则5个小时共分裂10次;(2)5个小时后,细胞的个数一共有2×2×2×…×2,sd4(( 10 )个2))=1__024个,为了简便,可以记作210个.2.(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2;(2)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为:a3;(3)把一张纸对折1次可裁成两张,对折2次可裁成4张,问对折3次可裁成几张?用算式如何表示?如果对折10次、100次,用算式如何表示?知识探究1.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乘方an有双重含义:(1)表示一种运算,这时读作“a的n次方”;(2)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这时读作“a的n次幂”.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自学反馈1.在(-2)6中,底数是-2,指数是6,运算结果是64;在-26中,底数是2,指数是6,运算结果是-64.2.底数是-12,指数是3的幂是__-18.3.(-1)2 017=-1,02 017=0,(-0.1)4=0.000__1.在书写乘方时,若底数为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加括号.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计算:(1)(-4)3;(2)(-2)4;(3)(-23)3.解:(1)(-4)3=(-4)×(-4)×(-4)=-64.(2)(-2)4=(-2)×(-2)×(-2)×(-2)=16.(3)(-23)3=(-23)×(-23)×(-23)=-827.例2 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解: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8)∧5=显示:(-8)∧5-32768.((—)3)∧6=显示:(-3)∧6729.所以(-8)5=-32 768,(-3)6=729.活动2 跟踪训练1.(-12)4表示的意义是4个-12相乘,23×23×23×23可写成(23)4.2.计算:(-25)3=-8125;3×23=24;(3×2)3=216;(-3) 3×(-42)=432;(-324)2-324=4516.3.计算(-2)3,(-3)3,(-12)3,(-13)3,并找出其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解:(-2)3=-8,(-3)3=-27,(-12)3=-18,(-13)3=-127.其中最大的数为-127,最小的数为-27.4.平方得64的数是±8;立方得64的数是4.5.若a满足(2 006-a)2 008=1,则a=2__005或2__007.活动3 课堂小结1.乘方.2.乘方的计算:3.乘方的性质.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阅读教材P43~44,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讨论:2×(-3)3-4÷(-13)+15中有哪几种运算?可以分几类?试着计算出结果.知识探究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自学反馈1.下列运算结果是正数的是(B)A.1+(-2)3 B.-22×(1-22).(-2)3÷(-3)2 D.-32-(-2)22.计算13×(-3)÷(-13)×3等于(B)A.1 B.9 .-3 D.273.计算(-1)2 016+(-1)2 017-(-1)2 018+02 019等于(B)A.0 B.-1 .1 D.2(1)(-1)10×2+(-2)3÷4;(2)(-5)3-3×(-12)4.解:(1)0. (2)-125316.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计算:(1)2×(-3)3-4×(-3)+15;(2)(-2)3+(-3)×[(-4)2+2]-(-3)2÷(-2).解:(1)-27.(2)-5712.例2 探究规律.观察下面三行数:-2,4,16,-8,-32,64,…;①0,6,-6,18,-30,66,…;②-1,2,-4,8,-16,32,….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解:略.提示学生从乘方出发,在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研究,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时要依次递进,在递进中总结规律,激励学生拿起笔大胆计算.活动2 跟踪训练(1)-0.752÷(-112)3+(-1)12×(12-13)2;(2)[(-3)2-(-5)2]÷(-2);(3)-10+8÷(-2)2-3×(-4)-15.解:(1)736.(2)8.(3)3.2.观察下列各式:1=21-1,1+2=22-1,1+2+22=23-1,….猜想:(1)1+2+22+23+…+263=264-1;(2)若n是正整数,则1+2+ 22+23+…+2n=2n+1-1.活动3 课堂小结1.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2.探究规律.1.5.2 科学记数法1.认识比较大的数据.2.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写法.3.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据.阅读教材P44~45,思考如何表示一些比较大的数.知识探究把一个大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即1≤a<10;n等于原整数的位数减去1).自学反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 000 000=1×106;(2)57 000 000=5.7×107;(3)-123 000 000 000=-1.23×1011;在上面的计算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 -1.活动1 小组讨论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中国森林面积有128 630 000公顷;(2)2008年临沂市总人口达1 022.7万人;(3)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50 000 000千米;(4)光年是天学中的距离单位,1光年大约是950 000 000 000千米;(5)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预算收入为140 000 000美元;(6)一只苍蝇腹内的细菌多达2 800万个.(在使用科学记数法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如1万=104,1亿=108)解:(1)1.286 3×108.(2)1.022 7×103万.(3)1.5×108.(4)9.5×1011.(5)1.4×108.(6)2.8×103万.活动2 跟踪训练1.将0.36×45×105的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B)A.16.2×105 B.1.62×106.16.2×106 D.16.2×100 0002.1纳米相当于1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头发丝的半径是(D)A.6×103纳米 B.6×104纳米.3×103纳米 D.3×104纳米3.若-5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则a =-5.96,n=7.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700 900;(2)-50 090 000;(3)人体中约有25 000 000 000 000个细胞;(4)地球离太阳约有一亿五千万米;(5)在1∶5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1.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多少米?解:(1)7.009×105.(2)-5.009×107.(3)2.5×1013.(4)1.5×108.(5)6.5×105.活动3 课堂小结1.现实生活中的大数据.2.科学记数法: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2.能按要求取近似数.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阅读教材P45~46,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样的数是近似数?近似数与准确数有哪些区别?分别试举出几个例子.知识探究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自学反馈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0.025;(2)0.404 0;(3)1.8;(4)1.80;(5)103万; (6)1.60×104; (7)10亿; (8)10.解:(1)千分位.(2)万分位. (3)十分位.(4)百分位. (5)万位.(6)百位. (7)亿位.(8)个位.精确度的一般表示形式是精确到哪一位.活动1 小组讨论例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15 8(精确到0.001);(2)304.35(精确到个位);(3)1.804(精确到0.1);(4)1.804(精确到0.01).解:(1)0.015 8≈0.016.(2)304.35≈304.(3)1.804≈1.8.(4)1.804≈1.80.活动2 跟踪训练1.1.90精确到百分位.2.用四舍五入法对60 340取近似值(精确到千位):60 340≈6.0×104.3.近似数6.00×103精确到十位.4.0.020 76保留四位小数约为0.020__8.5.对3.04×104精确到千位约是3.0×104.6.圆周率π=3.141 592…,精确到百分位是3.14.活动3 课堂小结精品文档1.准确数与近似数.2.按要求取近似值.11/ 11。
精讲提升题型一:有理数乘方 【知识梳理1】1、定义:n 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a ·a ·…·a(个),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读作a 的n 次方或a 的n 次幂.2、运算法则:负数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例题精讲】例1 判断下列乘方的幂的符号.(1)223- (2)3(0)a a < (3)21(2)n +-例2 计算(1)31(1)2- (2)3(0.75)- (3)4(2)-- (4)23(2)⨯- (5)548(2)÷- (6)32(2)(3)-⨯-解:(1)331327(1)()228-=-=-(2)33327(0.75)()464-=-=- (3)4(2)16--=- (4)23(2)3412⨯-=⨯= (5)5348(2)48(32)2÷-=÷-=- (6)32(2)(3)8972-⨯-=-⨯=-例3 当2a =-,23b =,14c =-时,求222a b c +-的值。
解:当2a =-,23b =,14c =-时,222222214155(2)()()4434916144a b c +-=-++-=+-= 例4 (1)如果一个有理数的正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数是( )9(1)=-871()88⨯=20032002()1()()...()(5)(5)...(5)=5555-⨯-⨯⨯-⨯-⨯-⨯⨯--个个(1)1(1)10-++⋅⋅⋅+-+=;2011(1)(1)(1)(1)(1)1-⨯-⨯-⨯-⋅⋅⋅-=-;是有理数,且211(1)024x x y ++-+=,求y x 的值。
0≥,21(1)04x y -+≥, 又因为)(2011-所以10,30,310,a b c -=⎧⎪+=⎨⎪-=⎩所以1,3,1.3a b c ⎧⎪=⎪=-⎨⎪⎪=⎩所以1a b c ⨯⨯=-,93211(27)39a b c ⨯⨯=⨯-⨯=-,所以125125()(1)1a b c ⨯⨯=-=-, 所以125()a b c ⨯⨯÷932()a b c ⨯⨯=(1)-÷(3)-=13.题型二:科学记数法【知识梳理2】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a×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上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这种表示方法叫科学记数法.【例题精讲】例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696 000; (2)1 000 000; (3)58 000; (4)―7 800 000。
解:(1)原式=56.9610⨯;(2) 原式=610;(3) 原式=45.810⨯;(4) 原式=67.810-⨯。
巩固:宇宙现在的年龄约为200亿年,20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2×1011B .2×1010C .200×108D .2×109解:将20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010. 故选:B .例2:地球上的植物每年能生产1.65×1017克即6.6×1017大卡的有机物质,但实际上人类只能利用101,即6.6×1016大卡,若每人每天消耗2200大卡植物能量,试问地球上最多可以养活多少亿人口?解:6.6×1016÷365÷2200÷108≈833.33亿.巩固:在一次水灾中,大约有2.5×107个人无家可归,假如一顶帐篷占地100平方米,可以放置40个床位(一人一床位),为了安置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需要多少顶帐篷?这些帐篷大约要占多少地方?若某广场面积为5000平方米.要安置这些人,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广场?(所有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解:帐篷数:2.5×107÷40=6.25×105;这些帐篷的占地面积:6.25×105×100=6.25×107;需要广场的个数:6.25×107÷5000=1.25×104.例3:一粒米微不足道,平时总会在饭桌上毫不经意地掉下几粒,甚至有些挑食的同学会把整碗米饭倒掉.针对这种浪费粮食现象,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实际测算,称得500粒大米约重10克.现在请你来计算 (1)一粒大米重约多少克?(2)按我国现有人口13亿,每年365天,每人每天三餐计算,若每人每餐节约一粒大米,一年大约能节约大米多少千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假若我们把一年节约的大米卖成钱,按2元∕千克计算,可卖得人民币多少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对于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学费按每人每年500元计算,卖得的钱可供多少名失学儿童上一年学? (5)经过以上计算,你有何感想和建议? 解:(1)10÷500≈0.02(克). 答:一粒大米重约0.02克.(2)0.02×1×3×365×1300000000÷1000=2.847×107(千克).答:一年大约能节约大米2.847×107千克.(3)2×2.847×107=5.694×107(元).答:可卖得人民币5.694×107元.(4)5.694×107÷500=1.1388×105;答:卖得的钱可供1.1388×105名失学儿童上一年学;(5)一粒米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一年节约下来的钱数大的惊人. 所以提倡节约,杜绝浪费,我们要行动起来.题型三:混合运算【知识梳理3】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里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例题精讲】例1:(1)(-33)-(-18)+(-15)-(+1)+(+23)(2)(+6.6)+(-5.2)-(-3.8)+(-2.6)-(+4.8) (3)-53-21+43-52+21-87(3) 22-×()221-÷()38.0- (4)2-×23-()232⨯-【巩固练习】(1)-4×()[]3671÷-+()[]()33235-÷--(2)-33-()[]1283--÷+()23-×()32-÷25.01(3)-{()⎥⎦⎤⎢⎣⎡-÷⎪⎭⎫ ⎝⎛-⨯+--)2(2114.0333}(4)-41+(1-0.5)×31×[2×()23-]【答案】:1、20 2、-43 3、30.3 4、2达标检测1、811表示( )。
A 、11个8连乘B 、11乘以8C 、8个11连乘D 、8个别1相加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绝对值大于1的数的平方一定大于1B.一个数的立方一定大于原数C.任何小于1的数的平方都小于原数D.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 3、对于4(2)-与4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意义相同B.它们的结果相同C.它们的意义不同,结果相等D.它们的意义不同,结果不等 4、a ,b 互为相反数,0a ≠,n 为自然数,则( )。
A. na ,nb 互为相反数 B. 2na ,2nb 互为相反数 C. 21n a+,21n b+互为相反数 D.以上都不对5、的值等于( )。
A 、0B 、1C 、-1D 、2 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2()a a =- B. 33()a a =- C. 22a a -=- D. 33a a =7、当=a 时,代数式()218+-a 取得最大值 ,此时代数式122+-a a 的值为 .8、已知2.0,21-=-=y x ,求y x y x 3223---的值.9、若()()02322=-++b a ,求5a b-的值.10、已知b a ,互为相反数,d c ,互为倒数试求20032003)()()(cd b a x cdba b a -++++++的值200320022001)1(|1|)1()1(-+-÷-+-1、乘方的定义是什么?怎么理解乘方的中的底数跟幂的符号的关系?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②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③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课后巩固一、填空1. 在下列各式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5)+( )=5(2)( )×(-9)=-1 (3)(+53)×( )=1 (4)(-7)-(-2)=( ) (5)( )÷(-41)= 4(6)(-5)÷( )=15(7)-5×4×51=( )(8)3×5×7+(-3)(-5)(-7)=( )(9))(=912. 填写下表空格原数 -15 0 0.•3 相反数 -231倒数 a 绝对值二、选择题1. 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非负数 (B )非正数(C )负数(D )正数11. -1×⎭⎬⎫⎩⎨⎧--÷⎥⎦⎤⎢⎣⎡-⨯-+-÷2)32()4.0()411()4(324答案及解释一、填空: 1. (1)、0;(2)、91;(3)、35;(4)、-5;(5)、-1;(6)、-31;(7)、-4;(8)、0;(9)、±91(此题错得多) 2. 填写下表空格原数 -15 231 0 0.•3 a 1 相反数 15 -2310 -0.•3 -a1 倒数-151 73 不存在3a绝对值 15231 00.•3a1 二、选择: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ACCCDCBDCADCBC三、判断:1、2、3、4、7、8、9错,其他对 四、计算: 1、-41;2、-81;3、-10;4、-338;5、-34;6、74;7、-60;8、13.34;9、-471;10、-19;11、0;12、165、解:原式=8+1 =96、解:原式=3-[-12] =15四、1、解:-[4+(-3)] =-1 2、解:-1-(-+) =-1-() =-1+=-3、(-11)-(-7) =-11+7 =-4五、1、解:原式=-2-2+4 =2+1 =-12、解:原式=-2+4.7-0.5+2.4-3.2 =4.7-3.7 =1 六、解:-3+5-3 =-1 答:半夜的气温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