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醋酸仲丁酯生产工艺与经济效益分析_沈劲锋

醋酸仲丁酯生产工艺与经济效益分析_沈劲锋

醋酸仲丁酯生产工艺与经济效益分析_沈劲锋
醋酸仲丁酯生产工艺与经济效益分析_沈劲锋

醋酸乙酯的生产技术

醋酸乙酯的生产技术 醋酸乙酯( EA) 又名乙酸乙酯, 分子式为C4H8O2, 为具有水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具有优异的溶解性、挥发速度和快干性, 在工业中主要用作生产涂料、粘合剂、乙基纤维素、氯化橡胶、乙烯树脂、乙酸纤维素酯、纤维素乙酸丁酯、人造革、油毡着色剂以及人造纤维等的溶剂, 也可作为粘合剂用于印刷油墨、人造珍珠等的生产, 作为提取剂用于医药、有机酸产品等的生产, 此外还可用作生产菠萝、香蕉、草莓等水果香精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的原料, 在纺织工业中用作清洗剂等。近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建筑、汽车等行业发展迅速,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采用高档溶剂生产涂料、油墨、粘合剂等产品已成大势所趋, 从而带动醋酸乙酯类溶剂需求的快速增长。 一、生产技术及其进展 目前, 乙酸乙酯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 醋酸酯化法 乙醛缩合法 乙醇脱氢法 醋酸/ 乙烯加成法 4 种。 目前世界上工业乙酸乙酯主要制备方法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烯加成法和乙醇脱氢法等。传统的乙酸酯化法工艺在国外被逐步淘汰,而大规模生产装置主要是乙醛缩合法和乙醇脱氢法,在乙醛原料较丰富的地区万吨级以上的乙醛缩合法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乙醇脱氢法是近年开发的新工艺,在乙醇丰富且低

成本的地区得到了推广。最新的乙酸乙酯生产方法是乙烯加成法,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迈拉库地区采用日本昭和电工专利技术建成了50 kt/a生产装置。大规模生产装置主要采用后三种方法,其中新建装置多采用乙烯加成法。 (1)乙酸酯化法 乙酸酯化法是传统的乙酸乙酯生产方法,在催化剂存在下,由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而得。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水 反应除去生成水,可得到高收率。该法生产乙酸乙酯的主要缺点是成本高、设备腐蚀性强,在国际上是属于被淘汰的工艺路线。 (2)乙醛缩合法 在催化剂乙醇铝的存在下,两个分子的乙醛自动氧化和缩合,重排形成一分子的乙酸乙酯。 2CH3CHO→CH3COOCH2CH3 乙醛乙酸乙酯 该方法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地已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在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3)乙醇脱氢法 采用铜基催化剂使乙醇脱氢生成粗乙酸乙酯,经高低压蒸馏除去共沸物,得到纯度为99.8%以上乙酸乙酯。 2C2H5OH→CH3COOCH2CH3+H2 乙醇乙酸乙酯氢 (4)乙烯加成法 在以附载在二氧化硅等载体上的杂多酸金属盐或杂多酸为催化剂的存在下,乙烯气相水合后与气化乙酸直接酯化生成乙酸乙酯。 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醋酸行业市场分析

我国醋酸行业市场情况一、国内醋酸产量与消费量

图中看出,近几年来,国内醋酸需求结构有很大变化。其中醋酸酯及PTA占比明显增加,醋酸乙烯则大幅下降,其他如氯乙酸、醋酐及双乙烯酮等均变化不大。醋酸乙酯及丁酯前几年装置建设消息较多,2014年则基本无新装置投产,产能基本处于过剩状态。醋酸仲丁酯新增速度较快,但由于需求领域拓展速度远远低

于产能的新增速度,因此市场过剩明显。临近2014年底,导致市场价格创新低。醋酸乙烯市场在近四年时间里,因产能过剩,落后产能淘汰,产能减少,虽2014年有宁夏45万吨/年新增产能增加,但整体对醋酸的需求占比减少。此外PTA 产能增加较多,尤其是近几年及未来几年的计划新建,虽PTA单吨需求比例较小,但整体产能较大,因此对醋酸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四、下游市场分析 PTA

2006年至2013年我国PTA供需平衡及对外依存度 醋酸乙烯 醋酸乙烯(简称VAc)又称醋酸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醋酸乙烯(PVAc)、聚乙烯醇(PVOH)、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或共聚树脂(EVA)、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EVC)、聚丙烯腈共聚单体以及缩醛树脂等衍生物,在涂料、浆料、黏合剂、维纶、薄膜、皮革加工、合成纤维、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醋酸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电石乙炔法、天然气乙炔法和乙烯气相法3 种。由于我国具有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能源结构,而电石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决定了我国醋酸乙烯生产主要以乙炔法为主。 国内醋酸乙烯消费70%以上集中于PVA,并且多为一体化装置直接生产。我们认为国内醋酸乙烯消费结构分布的不均衡,使得PVA 行业的景气回升可以较大幅度撬动国内醋酸乙烯行业复苏。

醋酸工艺流程

醋酸工艺流程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1 公司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醋酸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醋酸生产流程简述: 酒精氧化:95%原料酒精和本车间回收的76%酒精在配料槽内混合配比成84±%稀酒精,配料酒精经蒸发锅加热送入氧化炉,在555±5℃高温和电解银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气体,反应混合气体经冷凝后进入吸收塔,被一次水吸收后得到8-10%左右的稀乙醛。 乙醛精制与酒精回收:稀乙醛经泵加压进入乙醛精馏塔精馏,控制塔顶温度在45±2℃,压力,塔顶采出得纯乙醛。塔釜温度控制在121±3℃,物料自行压入酒精回收塔精馏,塔顶温度控制在90±5℃塔顶采出约76%酒精供酒精氧化工序配料使用,塔釜温度控制在110±3℃范围内,废水经塔釜排出。 乙醛氧化:乙醛经计量泵加压后进入氧化塔,与来自空压的压缩空气在温度50~80℃、压力~和一定量醋酸锰催化作用条件下反应生成粗醋酸。粗醋酸由氧化

塔上部出料口排至粗醋酸贮槽,未反应的乙醛由塔顶经冷凝器冷凝分离后,液体回流至氧化塔塔底,尾气经进入鼓泡吸收器进一步吸收后排入大气。 醋酸精制:粗醋酸经高沸锅蒸发将重组份醋酸锰分离,高沸蒸发锅温度控制在120±2℃,高沸锅底部醋酸锰排入乙醛氧化工序的锰循环槽循环使用。顶部轻组份进入浓缩精馏塔,塔釜温度控制在123±3℃,塔釜醋酸连续定量的排入成品蒸发锅,在120±2℃条件下蒸馏冷凝后得醋酸进入成品计量槽,经分析合格后放入成品大罐。塔顶温度控制在100±2℃,塔顶采出的稀酸进入计量槽,经计量后放入稀酸大罐。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CH 3COOH + CH 3CH 2CH 2CH 2 3COOCH 2CH 2CH 2CH 3 + H 2O 2CH 3CH 2CH 2CH 2 3CH 2CH 2CH 2OCH 2CH 2CH 2CH 3 + H 2O CH 3CH 2 CH 2CH 23CH 2CH=CH + H 2O 广东工业大学 学院 专业 班 组、学号 姓名 协作者 教师评定 实验题目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乙酸正丁酯的制备方法,重点学习分水器的使用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反应: 副反应: 为了促使反应向右进行,通常采用增加酸或醇的浓度或连续地移去产物(酯和水)的方式来达到的。在实验过程中二者兼用。至于是用过量的醇还是用过量的酸,取决于原料来源的难易和操作上是否方便等诸因素。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电热套、蒸馏烧瓶、分水器、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温度计、锥形瓶、分液漏斗、滴管、pH 试纸、小烧杯、洗瓶、铁圈。 五、仪器装置图 (回流反应装置图)

六、实验步骤 (1)加料。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5mL正丁醇、22mL冰醋酸及10滴浓硫酸,摇匀后,加入几粒沸石,再安装好分水器(先从分水器上端小心加水至分水器支管处,然后再放去9~10mL的水,再安装上去),回流冷凝管。 (2)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中水位不再上升为止(当水充满时,可以由活塞放出。注意:只要水不回流到反应体系中就不要放水。)。蒸汽回流的高度:超过冷凝管进水口高度2~3cm即可。 (3)冷却(不可以拆卸回流冷凝管)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与分水器中的酯层合并,转入分液漏斗中。 (4)依次用10mL水,10mL10%碳酸钠溶液洗至无酸性(pH=7),再水洗一次,用少许无水硫酸镁干燥。 (5)重蒸(略)。 (6)用一干燥的小烧杯称产品重量(或用量筒量取产品体积)。测其产品折光率。 纯化流程: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1 工艺路线简介制醋酸的方法主要有:(1)生料固态酿造法。(2)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喷淋制醋.(3)空气自吸式发酵罐液态深层发酵制醋。 1.2 工艺流程设计空气自吸式发酵罐液态深层发酵制醋节省了空气压缩系统,减少了设备投资,便于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应用范围广。 主要工艺流程:(1)菌种选择; (2)原料预处理; (3)糖化; (4)酒精发酵; (5)醋酸发酵;(6)压滤;(7)配兑和灭菌;(8)陈酿。 2 设计任务批量生产17吨醋酸发酵罐设计 2.1 技术参数生产规模:年产5000t(醋酸含量4% 质量分数)制度:全年工作300日,三班作业。 项目数量温度控制冷却水温-35℃ pH控制 4.8pH DO控制 20% 2.2.1 物料衡算理论上1g酒精能生产1.30g醋酸,实际的醋酸得率一般以理论得率的80%计算,实际上1g酒精能生产1g左右的醋酸。

2.3结果预算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可供选择的发酵罐如表2所示: 表2 17t/d醋酸精馏塔型号公差容积17 m3 公差容积20 m3 公差容积30m3 塔釜加热电压v 122.5 132.5 117.5 进料量(l/min) 8 9 11 额定压力(MPa) 25 35 50 最高温度(℃) 80 80 80 进料位置下下下 2.4 醋酸精馏塔设计 2.4.1 生产能力的计算每生产1t食醋需酒精发酵成熟醪体积:641.7L = 0.642m3 每天生产食醋17t,醋酸精馏塔填充量70%,则每天需要醋酸蒸馏塔的总容积:17×0.642/0.70 = 15.59m3 2.4.2 醋酸精馏塔数量N的确定:若取公称容积15m3的,实际容积为17m3. N1 = ﹙15.59×8﹚/17 = 7.3 (个)若取公称容积17m3精馏塔7个若取公称容积20m3的精馏塔,实际容积为22m3. N2 = ﹙15.59×8﹚/22 = 5.6 (个)若取公称容积20m3精馏塔6个。 若取公称容积30m3的精馏塔,实际容积为32m3. N3 = ﹙15.59×8﹚/32 = 3.9 (个)若取公称容积30m3精馏塔4个。 2.5 设备结果列表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选择适合此规模要求的相应设计结果如表3 型号流量L/H 最大压力(MPa)额定压力(MPa)最高温度(℃)电机功率(Kw)外形尺寸(长*宽*高)单价(元)厂家公称容30m3 1500 60 50 80 37 1605*1200*1585 20000 上海联环生物设备有限公司结论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薯干(或碎米、高粱等)→粉碎→加麸皮、谷糠混合→润水→蒸料→冷却

醋酸仲丁酯在涂料中的应用探讨

上海涂料 6第 46 卷 1.2 溶解性试验 1.2.1 醋酸仲丁酯与涂料用树脂的混溶性试验 我们收集了部分汽车涂料、木器涂料及塑料涂料等溶剂型涂料中常用的各类树脂,用醋酸仲丁酯溶解或稀释,观察其溶解性能。 混溶性试验方法为:固体树脂,按树脂/溶剂=1/2(质量比)溶解;而液态树脂则按树脂/溶剂=5/1(质量比)稀释。搅匀后,取0.5 g样品,滴在玻璃板上,用75 μm的湿膜制备器制膜,闪干10 min 后,于80℃烘1 h,采用目测观察漆膜的清晰、透明程度来评价混溶性。 1.2.2 醋酸仲丁酯与其它溶剂的溶解能力比较 和其它溶剂相比,醋酸仲丁酯的溶解性能到底如何呢?我们选用伊士曼的醋酸丁酸纤维素CAB381-2来进行测试,醋酸丁酸纤维素在汽车金属底色漆中广泛应用,而一般的溶剂,如甲苯、二甲苯很难单独溶解之。不同溶剂因溶解性能的差异,所得溶液的粘度有较大差异,由此可比较溶剂的相对溶解能力。 试验方法:在300 mL铁罐中,放入30 g CAB 粉末和170 g溶剂,搅拌0.5 h后,在25℃恒温室中放置48 h至CAB 粉末完全溶解,调整溶液的固含量为15%,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测定溶液的粘度。 1.3 醋酸仲丁酯在金属闪光漆中试用 1.3.1 醋酸仲丁酯在汽车修补用金属闪光漆中试用 分别用BAC和SBAC作稀释剂,按稀释比(稀释剂/漆)0、20%、30%、50%稀释汽车修补用CTY-106中银闪光底色漆,用涂-4杯测定稀释后的涂料粘度,从涂料粘度的降低和漆膜外观来比较两者的差异。 1.3.2 醋酸仲丁酯在ABS塑料用银粉漆中试用 分别用BAC和SBAC单独稀释ABS塑料用银粉漆至喷涂粘度,制板,从漆膜外观(光泽、铝粉定向性等)来比较两者的差异。 1.4 SBAC对汽车涂料的影响试验 在常温自干的双组分汽车修补白漆和氨基烘烤金属闪光底漆中,用SBAC代替BAC配制稀释剂,调配涂料、制板,考察其对漆膜外观及性能是否有不良影响,能否等量代替BAC。 1.4.1 SBAC应用于常温自干的双组分汽车修补白漆 以双组分白漆(颜料分占总固体分的40%,以HDI三聚体作固化剂)为例,使用表3中稀料兑稀,兑稀率一般为原漆的20%~30%。在马口铁板上喷涂后,闪干1 min,80℃烘烤1 h,测漆膜性能。 1.4.2 SBAC应用于氨基烘烤金属闪光底漆 以汽车涂料中的烘烤型氨基聚酯金属闪光漆为例,使用表4中的稀料兑稀,兑稀率一般为原漆的50%~100%。在马口铁板上喷涂后,闪干10 min,140℃烘烤20 min, 测漆膜性能。 1.5 SBAC在树脂合成中的应用 直接用SBAC代替BAC合成低羟值丙烯酸树脂,比较溶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并配白漆考察漆膜性能,评定SBAC能否代用BAC。 该低羟值丙烯酸树脂主要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等单体组成,合成溶剂原为甲苯/醋酸丁酯=1/1,现用SBAC等量代替BAC,平行比较两者的差异。 2 结果与讨论 2.1 醋酸仲丁酯对涂料用树脂的混溶性 混溶性试验结果详见表5。

醋酸的生产工艺

甲醇低压羰基合成工艺 成熟的醋酸生产工艺有乙炔乙醛法、乙醇乙醛法、乙烯乙醛法、丁烷氧化法和甲醇低压羰基合成法。乙炔乙醛法由于存在严重的汞污染已被淘汰;乙醇乙醛法因生产工艺落后、成本高,国外也已淘汰,国内尚有少量生产;乙烯乙醛法因需消耗乙烯资源,产品成本较高,国外已淘汰,但在我国目前还是主要生产工艺;丁烷氧化法仅适用于轻油比较丰富的地区,不具推广性。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为甲醇低压羰基合成法,依据催化剂体系不同,各公司开发出各具特色的甲醇低压羰基合成工艺技术: ★BP Cative工艺 BP公司在其传统工艺技术上,将铑系催化剂改为铱系催化剂,即为BP Cative工艺。该工艺采用铼、钌、锇等多种稀有金属为助催化剂,铱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铑系,水含量较低时,铱系催化剂稳定性高,能耗低,丙烯等副产物少,并可在水含量≤5%(Vol,下同)下操作,可大大改进传统的甲醇羰基化过程,降低生产费用和投资。此外,因水含量降低,CO的利用效率提高,蒸汽消耗减少。Cative工艺首先在韩国三星公司的醋酸装置应用成功,目前重庆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和南京也拟采用该工艺。 ★塞拉尼斯AO Plus工艺 1980年,美国塞拉尼斯公司推出AO Plus工艺(酸优化法)。该工艺通过加入高浓度的无机碘(主要是碘化锂)改变催化剂的组成,使反应器在低水含量4%~5%下运行,提高了羰基化反应的产率和精制能力。该工艺采用特殊的专利技术,可使醋酸的产率达99%,反应速率也非常快,产品残留的总碘含量低于5×10-12。 ★塞拉尼斯Silverguard工艺 塞拉尼斯公司针对AO Plus工艺在高碘含量下易造成设备腐蚀、产品中碘残留量高、会引起下游应用中催化剂中毒的缺陷,开发了Silverguard工艺。该工艺采用银离子交换树脂为铑催化剂载体,可将产品中残留碘降至2μg/g;而采用传统方法,产品中残留碘一般为10μg/g。 ★千代田Acetica工艺

13第13章醋酸生产技术

第十三章醋酸生产技术 一、醋酸的性质、产品规格及用途 醋酸,分子式CH3COOH,分子量,化学名称为乙酸。 很早以前,中国就已经用粮食酿造食醋。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故乙酸俗称醋酸。 二、醋酸的原料来源及生产方法

生产制造醋酸的原料有多种,基本原料有乙醛、甲醇、一氧化碳、裂解轻汽油以及农副产品等。乙醛是生产醋酸的主要原料之一。 醋酸生产有乙醛氧化法、甲醇碳基合成法、淀粉发酵法、水果及其下脚料发酵法以及木材干馏法等,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乙醛氧化法 乙醛氧化生产醋酸,不改变原料的碳链骨架,最早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氧化法以乙炔为基本原料,乙炔水合先合成乙醛,然后氧化生成醋酸,这条路线的基础是煤和天然气,原料成本相对较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乙烯为基本原料,乙烯氧化为乙醛,乙醛氧化生成醋酸,此路线以石油为基础原料,原料成本较低,技术成熟,目前,中国在醋酸生产中,此法仍占相当比例。 2.甲醇羰基合成法 甲醇羰基合成法,20世纪7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甲醇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醋酸。此法基础原料可以是煤、天然气和石油,基础原料多样化,原料来源广,催化效率高、损耗低,转化率、选择性高,产品纯度高、三废少,工艺技术先进。按醋酸的产量计,该法处于绝对优势,是目前醋酸生产的主流方法 3.粮食发酵法 粮食发酵法源于食醋发酵,是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醋酸菌发酵生产醋酸的方法。由于该法以可再生资源——粮食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醋酸,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因而受到广泛重视。随着现代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粮食发酵生产醋酸的成本不断降低,由粮食生产醋酸将成为可能。 4.长链碳架氧化降解法 利用C4~C8裂解原料烃,采用氧化降解法生产醋酸,此法以裂解产物轻汽油为基本原料,基础原料也是石油,原料成本虽然较低,但因原料组成复杂,氧化反应复杂,副产物较多,分离过程复杂、能耗较大。 第二节 乙醛氧化生产醋酸 一、工艺原理 1.主、副反应 以重金属醋酸盐为催化剂,乙醛在常压或加压下与氧气或空气进行液相氧化反应生成醋酸的主反应方程式为: 3231CH CHO +O CH COOH 2 → 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伴随有以下主要副反应: 323CH CHO +O CH COOOH →(过氧醋酸) 332CH COOOH CH OH +CO → 322CH OH +O HCOOH +H O → 33332CH COOH +CH OH CH COOCH +H O → 3233223CH CHO +O CH CH(OCOCH )+H O →

醋酸仲丁酯的应用及市场分析

醋酸仲丁酯的应用及市场分析 醋酸仲丁酯,即乙酸仲丁酯,也称醋酸另丁酯,为无色、易燃、具有果实味的液体,可溶解多种树脂及有机物,是醋酸丁酯的四种异构体之一,它与其它异构体的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相似,其作溶剂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沸点较常用的正丁酯和异丁酯低,蒸发速度较快。因此,与正丁酯相比,应用时要加入挥发度较低的组分以调节体系的挥发度或减少高挥发度溶剂的用量,以达到良好的性能。 最近几年,由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严格,人们趋向于减少甲苯、二甲苯、酮类等溶剂的用量,其发展方向是开发和利用树酯涂料和用醋酸酯类等含氧溶剂取代挥发性涂料配方中的芳烃和酮类,而由价格低廉的正丁烯(2-丁烯)来生产醋酸仲丁酯正可满足这一趋势。 1醋酸仲丁酯的应用 (1)作香料 醋酸仲丁酯存在于贻贝、熟香蕉、烘山芋、苹果汁香精等物质中,是这些物质的致香组分之一,因此,可用作果实味香精。 (2)作溶剂 醋酸仲丁酯对许多物质具有良好溶解性。工业上它可用作制造硝基纤维素漆、丙烯酸漆、聚氨酯漆等的溶剂,这些漆类可用作飞机机翼涂料、人造皮革涂料、汽车涂料等,也可用于赛璐珞制品、铜板纸、漆皮等的制造。它还可用作印刷油墨中的挥发性溶剂和感光材料的快干剂。 (3)用于医药 醋酸仲丁酯由于其挥发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可用作药物吸收促进组分。 (4)作反应介质组分 醋酸仲丁酯和其它两种常用的醋酸丁酯一样,可作为反应介质,如用于合成三烷基胺氧化物,N,N二丙烯基乙二胶等。 (5)作萃取剂组分 醋酸仲丁酯可用作萃取剂组分,用作共沸蒸馏溶剂组分和部分取代以往采用甲苯、二甲苯和甲基异丁基酮等作为溶剂的场合,如萃取分离乙醇丙醇、丙烯酸等物质。 (6)作金属清洗剂组分 醋酸仲丁酯可以用作金属清洗剂组分,清除金属表面的涂料。 2 醋酸仲丁酯的生产及使用情况 目前醋酸仲丁酯的生产方法有两种:醇酯化法和正丁烯加成法。70年代前,醋酸仲丁酯在国内外均有生产,美国Union Oil Company的Amosco公司曾有溶剂用醋酸仲丁酯产品,目前,美国已不再使用醋酸仲丁酯作溶剂,而只用作试剂。我国50、60年代在涂料中用过醋酸仲丁酯,用户反映性能尚可,后来无货供应,改为醋酸正丁酯及其它混合物代替,目前,我国无工业用醋酸仲丁酯的生产,天津化学试剂二厂和上海试剂一厂有醇法生产,只适于少量试剂的生产,由于市场需求很少,目前未生产,上海的一家油漆厂对醋酸仲丁酯用于涂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部分取代醋酸丁酯。目前醋酸仲丁酯工业应用较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70年代前,由于正丙醇来源困难,制正丙酯成本较高。醋酸仲丁酯可由发酵法和水合法制得的醇合成,价格较低,可用其替代醋酸正丙酯,因此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应用。60年代后,随着羰基合成工艺的改进,制备正构醇已变得相当容易,价格也相对较低,制成的醋酸正丙酯价格也相对较廉,由于其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夺回了被醋酸仲丁酯取代的部分,而且还取代了醋酸仲丁酯。

乙酸丁酯合成工艺

乙酸丁酯的合成 乙酸丁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香蕉似香味,是G B 2 7 6 0 —8 6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大量用于配制香蕉、梨、菠萝、杏、桃及草莓等型香精,乙酸丁酯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溶剂、涂料、医药和香料等工业。现有乙酸丁酯的生产均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由于硫酸的强氧化性导致副反应较多,原料消耗较大,同时后续工序分离困难,腐蚀性强。 近年来,以各种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较多,所用的方法有:对羟基苯甲酸合成,对甲基苯甲酸催化合成,活性碳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等工艺设计。这些工艺方法有的可获得较高的转化率、酯收率和酯化选择性,反应温度低,产品无色,反应的催化剂无氧化性,无碳化作用,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时,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产品纯度高,不腐蚀设备,减少污染等优点。这些催化剂虽然克服了硫酸催化剂的不足,但有些存在价格较高,有些稳定性差,有些原料回收利用率低等缺点,因此工业化应用效果不理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丁酯。用”c核磁共振光谱表征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结构;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考察r进料量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在反应釜温度1 2 0℃、分馏柱顶部温度9 l ~9 2℃、正丁醇与乙酸摩尔比 1 .O 2、进料量6 0m L /h 的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为9 5 .1 %,达到了采用硫酸催化剂时的水平。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寿命在 5 0 0 h以上,稳定性好,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具有反应时间短、副反应少、对设备无腐蚀、产量高、无三废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1 实验部分 1 .1 反应原料 乙酸:工业品,质量分数大于等于9 9 .0 %正丁醇:工业品,质量分数大于等9 8 .0 %。 1 . 2 催化剂的制备 将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完全混合后,加入固体石蜡,按一定的进料量加入到水相中,调节搅拌速率,控制油珠的均匀程度;升温使油珠固化,过滤、洗涤、干燥反应物料,收集2 0—5 0目的聚合物油珠进行物理结构稳定化处理,得到苯乙烯一二乙烯基苯共聚物树脂;在共聚物树脂中加入催化剂和吸电子基团试剂( 氯) 进行基团化反应,得到基团化共聚物树脂;基团化共聚物树脂中加入磺化剂( S O 或发烟硫酸) 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磺化树脂;洗涤磺化树脂,进行活性基团稳定化处理得到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1 .3 催化剂的表征采用B r u k e r公司Ms l一3 0 0型核磁共振( r ~i R) 仪表征试样的分子结构。 1 .4 实验及分析方法 在1 L四口烧瓶( 反应釜)上安装2 5 mm、高5 0 0 mm的分馏柱,内装3 r a i n×3 r a i n的不锈钢网环填料,分馏柱上装有气相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分水器。

醋酸工艺设计.doc

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 第一章概述 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又叫乙酸(ethanoic acid)别名:醋酸(acetic acid)、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是典型的脂肪酸。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 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 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醋酸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发正在日益加深和发展。从最初的粮食发酵, 木材干馏生产醋酸开始, 合成醋酸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乙醛氧化法、乙炔电石法、乙醇氧化法、乙烯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和羰基合成法等。这些方法都各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合成醋酸的路线时,应与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因地制宜,按醋酸用量的大小,工业技术条件等作综合的平衡. 本设计采用成熟的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 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其次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然后对其中的单元设备——精馏塔进行设备设计,最后对此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1 醋酸生产的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经能够用酒经过各种醋酸菌氧化发酵制醋。[1]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从木材干馏制木炭的副产馏出液中可以回收醋酸,成为醋酸的另一重要来源. 但这两种方法原料来源有限,都需要脱除大量水分和许多杂质,浓缩提纯费用甚高,因此,随着20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诞生了化学合成醋酸的工业. 乙醛易氧化生成醋酸,收率甚高,成为最早的合成醋酸的有效方法. 191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醋酸的工业装置并迅速推广到其它国家.[2]早期的乙醛来自粮食、糖蜜发酵生成的乙醇的氧化,1928年德国以电石乙炔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醛,是

醋酸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题目名称醋酸的生产工艺 审题人(指导教师) 题目性质□√真实题目□ 虚拟题目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技术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 学生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学生层次高职专科 2012年11月02日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者: 学号: 学院: 化工学院

专业: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题目: 醋酸的生产工艺及制备 指导者: 评阅者: 2012年12月 摘要 本设计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制取方法了解它们各自的制备及生产工艺。从而寻找出较好的制取醋酸的生产工艺。培养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能更好的运用他们来服务人类,为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通过对醋酸的生产工艺以及制备的深入探索,能更好的运用现代技术去制取醋酸。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制取醋酸提供了方便。也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更好的让产品服务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醋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醋酸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印染、轻纺、食品、造漆、粘合剂等诸多工业部门因此,醋酸工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息息相关。 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老师,采用了乙醛氧化法的醋酸生产技术。详细的对此方法的优缺点及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对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催化剂、生产设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制备;生产工艺;有机合成;醋酸;乙醛氧化。 目录 摘要 (3) 目录 (5) 第一章醋酸的结构 (5)

1.1醋酸的结构 (5) 1.2 醋酸的物理性质 (6) 1.3醋酸的化学性质 (6) (6) 1.3.2乙酸的二聚体 (8) 1.3.3化学反应 (7) 1.4醋酸的用途 (8) (8) 第二章.醋酸生产工艺 (8) 2.1 醋酸生产的历史沿革 (8) 2.2 醋酸工艺生产方法 (9) 2.3 乙醇的氧化法 (10) 2.4 乙烯的氧化法 (11) 2.5 丁烷氢化法 (11) 2.6 干代田工艺 (11) 2.7 乙醛氢化法 (11) 第三章乙醛的氧化法 (12) 3.1乙醛氧化法的工艺过程 (12) (12) 参考文献 (23) 谢辞 (25)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实验六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及折光率测定(06,11,11) 一 实验目的 1、 认识酯化反应原理,掌握乙酸正丁酯的制备方法。 2、 掌握共沸蒸馏分水法的原理和分水器(油水分离器)的使用。 3、 学习有机物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 酸与醇反应制备酯,是一类典型的可逆反应: Reaction: Side reaction:CH 3COOH +CH 3CH 2CH 2CH 2OH CH 3COOCH 2CH 2CH 2CH 3+H 2O CH 3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O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CH 2 为提高产品收率,一般采用以下措施: 1.使某一反应物过量; 2.在反应中移走某一产物(蒸出产物或水); 3.使用特殊催化剂 用酸与醇直接制备酯,在实验室中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共沸蒸馏分水法,生成的酯和水以沸臃物的形式蒸出来,冷凝后通过分水器分出水,油层回到反应器中。 第二种是提取酯化法,加入溶剂,使反应物、生成的酯溶于溶剂中,和水层分开。 第三种是直接回流法,一种反应物过量,直接回流。制备乙酸正丁配用共沸蒸馏分水法较好。 为了将反应物中生成的水除去,利用酯、酸和水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物,采取共沸蒸馏分水法。使生成的酯和水以共沸物形式逸出,冷凝后通过分水器分出水层,油层则回到反应器中。 三 实验内容 1.乙酸正丁酯粗品的制备; 2.乙酸正丁酯的精制; 3.乙酸正丁酯折光率的测定。

五、实验步骤 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装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混合均匀,投入沸石,然后安装分水器及回流冷凝管,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水略低于支管口,记下预先所加水的体积。在石棉网上加热回流,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回流液滴逐渐进入分水器,控制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在原来的高度,不致于使水溢入圆底烧瓶内。约40min后不再有水生成,表示反应完毕。停止加热。 冷却后卸下回流冷凝管,将分水器中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分出水层,酯层仍然留在分液漏斗中。量取分出水的总体积,减去预加入的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的水量。把圆底烧瓶中的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与分水器中分出的酯层合并。分别用10mL水、10mL10%碳酸钠液、10mL水洗涤反应液,用10mL 10%的碳酸钠洗涤,检验是否仍呈酸性(如仍呈酸性怎么办?),分去水层。将酯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分去水层。 将酯层倒入小锥形瓶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 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倾入干燥的30mL蒸馏烧瓶中(注意不要把硫酸镁倒进去!)加入1-2粒沸石,安装好蒸馏装置,在石棉网上加热蒸馏。收集124-126℃的馏分。 产品称重后测定折射率。前后馏分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冰醋酸在低温时凝结成冰状固体(熔点16.6℃)。取用时可温水浴加热使其熔化后量取。注意不要触及皮肤,防止烫伤。 2、在加入反应物之前,仪器必须干燥。(为什么?) 3、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只需少量即可。也可用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 4、当酯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可连续蒸出乙酸正丁酯,正丁醇和水的三元共沸物(恒沸点90.7℃),其回流液组成为:上层三者分别为86%、11%、3%,下层为19%、2%、97%。故分水时也不要分去太多的水,而以能让上层液溢流回圆底烧瓶继续反应为宜。 5、本实验中不能用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因为它与产品能形成络合物而影响产率。 6、根据分出的总水量(注意扣去预先加到分水器的水量),可以粗略的估计酯化反应完成的纯度。 7、产物的纯度也可用气相色谱检查。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为固定液。柱温和检测温度

醋酸工艺流程

醋酸工艺流程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1.1 公司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醋酸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醋酸生产流程简述: 酒精氧化:95%原料酒精和本车间回收的76%酒精在配料槽内混合配比成84±%稀酒精,配料酒精经蒸发锅加热送入氧化炉,在555±5℃高温和电解银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气体,反应混合气体经冷凝后进入吸收塔,被一次水吸收后得到8-10%左右的稀乙醛。 乙醛精制与酒精回收:稀乙醛经泵加压进入乙醛精馏塔精馏,控制塔顶温度在45±2℃,压力,塔顶采出得纯乙醛。塔釜温度控制在121±3℃,物料自行压入酒精回收塔精馏,塔顶温度控制在90±5℃塔顶采出约76%酒精供酒精氧化工序配料使用,塔釜温度控制在110±3℃范围内,废水经塔釜排出。 乙醛氧化:乙醛经计量泵加压后进入氧化塔,与来自空压的压缩空气在温度50~80℃、压力~和一定量醋酸锰催化作用条件下反应生成粗醋酸。粗醋酸由氧化

塔上部出料口排至粗醋酸贮槽,未反应的乙醛由塔顶经冷凝器冷凝分离后,液体回流至氧化塔塔底,尾气经进入鼓泡吸收器进一步吸收后排入大气。 醋酸精制:粗醋酸经高沸锅蒸发将重组份醋酸锰分离,高沸蒸发锅温度控制在120±2℃,高沸锅底部醋酸锰排入乙醛氧化工序的锰循环槽循环使用。顶部轻组份进入浓缩精馏塔,塔釜温度控制在123±3℃,塔釜醋酸连续定量的排入成品蒸发锅,在120±2℃条件下蒸馏冷凝后得醋酸进入成品计量槽,经分析合格后放入成品大罐。塔顶温度控制在100±2℃,塔顶采出的稀酸进入计量槽,经计量后放入稀酸大罐。

醋酸仲丁酯工艺及市场分析

目录 一、醋酸仲丁酯的性能和用途 (1) 1.醋酸仲丁酯的性能 (1) 2.醋酸仲丁酯的用途 (2) 二、醋酸仲丁酯的生产方法简介 (3) 1.醇酯化法 (4) 2.正丁烯加成法 (4) 三、醋酸仲丁酯目前的市场情况 (6) 四、醋酸仲丁酯未来市场前景 (9)

醋酸仲丁酯工艺及市场分析 一、醋酸仲丁酯的性能和用途 1.醋酸仲丁酯的性能 乙酸仲丁酯是乙酸丁酯的四种同分异构体之一,为无色、易燃、带有水果香味的液体,与其他同分异构体的性能相似,对多种合成树脂及天然树脂具有优良的溶解能力。其沸点较常用的乙酸正丁酯和乙酸异丁酯低,蒸发速度较快。 分子式 C6H12O2;结构简式:CH3COOCH(CH3)CH2CH3 产品理化性质 序号项目数据 序 号 项目数据 1 外观 无色 液体 8 密度(20℃),867.4 2 相对分子 量 116. 2 9 闪点,℃ 19(开 口) 31(闭 口) 3 沸点(常 压) 112. 3 1 蒸发热,36.3 4 熔点,℃ -98. 9 1 1 粘度(21℃) 23.33*1 0-3 5 蒸汽 (25℃),kPa 3.2 1 2 爆炸上限15.0 爆炸下限 1.7 6 折射率 (20℃) 1.38 94 1 3 比热容(20℃) 1.92 7 大鼠经口 LD50,mg.kg-1 1340 1 4 车间空气中卫生标 准 950 醋酸仲丁酯与相关溶剂性质的比较 溶剂名称 缩 写 分 子量 沸 点℃ 闪 点 密 度 挥 发性 毒 性

醋酸仲丁酯 S BAC 1 16.2 11 2.3 19/ 31 8 72.0 18 1 1 3400 醋酸正丁酯 N BAC 1 16.2 12 6.1 27 (闭) 8 80.7 10 1 0768 醋酸异丁酯 I BAC 1 16.2 11 8.3 18/ 31 8 74.5 15 4 1 5400 醋酸异戊酯 A AC 1 30.2 14 2.0 25/ 27 8 71.9 39 甲基异丁基酮 M IBK 1 00.1 11 5.8 24. 7 96 16 8 2 080 甲苯 T OL 9 2.1 11 0.6 7.2 8 67 20 6 36 二甲苯 X YL 1 06.2 14 1 25 8 66 77 5 000 环己酮 C YC 9 8.2 15 5.7 44 9 48 30 1 535 2.醋酸仲丁酯的用途 (1)用作涂料溶剂:乙酸仲丁酯的溶解性能与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相似,在涂料配方中可以替代乙酸正丁酯和乙酸异丁酯。广泛用作硝基漆、丙烯酸漆、聚氨酯漆、聚酯漆、氨基漆、环氧漆等涂料的溶剂。 (2)用作合成树脂制造过程的溶剂。 (3)用作固化剂制造过程的溶剂。 (4)用作油墨溶剂:可以完全替代乙酸正丁酯用作印刷油墨中的挥发性溶剂。 (5)用作胶粘剂制造过程的溶剂。 (6)用作稀释剂:乙酸仲丁酯是天那水、香蕉水等稀释剂中成本低毒性低的理想组分。 (7)用作清洗剂:乙酸仲丁酯可用于配臵洗网水、洗模水、洗板。

醋酸生产工艺

摘要 (2) 一、概述 (3) (一)醋酸生产的历史 (3) (二)醋酸的物理性质 (3) (三)醋酸的化学性质 (4) (四)醋酸的主要生产方法及比较 (5) 二、工艺流程设计 (6) (一)工艺原理 (6) (二)工艺条件 (7) (三)反应器 (8) (四)工艺流程 (8) 三、物料衡算 (10) (一)设计依据 (10) (二)氧化塔物料衡算(1,2,3,4四个塔和在一起算) (10) (三)脱低沸物塔物料衡算 (13) (四)脱高沸物塔物料衡算 (14) (五)醋酸回收塔物料衡算 (15)

摘要 醋酸,也叫乙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冰醋酸(无水乙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能力它是一种弱酸,但是醋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醋酸的需求,开展了此年产10万吨醋酸项目。本设计采用成熟的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然后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 关键词:醋酸,工艺流程,物料衡算

一、概述 醋酸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羧酸,还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醋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醋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醋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一)醋酸生产的历史 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经能用酒经过各种醋酸菌氧化发酵制醋。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从木材干馏制木炭的副产馏出液中可回收醋酸[1],成为醋酸的另一重要来源。但这两种方法原料来源有限,需要脱除大量水分和许多杂质,浓缩提纯费用甚高,因此,随着20世纪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诞生了化学合成醋酸的工业. 乙醛易氧化生成醋酸,收率甚高,成为最早的合成醋酸的方法。191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醋酸的工业装置并迅速推广到其它国家早期的乙醛来自粮食、糖蜜发酵生成的乙醇的氧化[2],1928年以电石乙炔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醛,是改用矿物原料生成醋酸的开始。二次大战后石油化工兴起发展了烃直接氧化生产醋酸的新路线,氧化产物组分复杂,分离费用昂贵。因此1957~1959年德国的两个公司联合开发了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法后,乙烯—乙醛—醋酸路线迅速发展为主要的醋酸生产方法。70年代石油价格上升,以廉价易得、原料资源不受限制的甲醇为原料的羰基化路线开始与乙烯路线竞争。甲醇羰基化制醋酸虽开始研究于20年代,60年代已有BASF公司的高压法工业装置,但直到1971年美国Monsanto公司的甲醇低压羰基化制醋酸工厂投产成功,证明经济上有压倒优势,现已取代乙烯路线而占领先地位。1989年世界醋酸总生产能力为480kt,一套甲醇低压羰基化装置的生产能力总计2000kt/a以上,除个别厂外,都已建成投产。 中国工业生产合成醋酸同样从发酵法、乙醇—乙醛氧化法及电石乙炔—乙醛氧化路线开始,60年代末全国已形成60kt/a的生产能力。70年代开始发展乙烯路线,引进了每套年产约7万吨大型装置。轻油氧化制醋酸,天然气制甲醇,低压羰基化制醋酸的工艺路线正积极研究。可以肯定这些将会使我国的醋酸生产出现一个飞跃。 (二)醋酸的物理性质 分子式:C2H4O2 分子量:60.050 性质:无色透明液体。熔点16.635℃,沸点117.9℃,相对密度1.0492(20/4℃)折射率1.3716,闪点(开杯)57℃,自燃

醋酸乙烯生产的工艺流程

醋酸乙烯生产的工艺流程 摘要醋酸乙烯(VA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特别是醋酸乙烯通过自身聚合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可以生成应用很广的衍生物。醋酸乙烯生产方法有乙炔法、乙烯法以及碳一化学法等,醋酸乙烯工业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关键字醋酸乙烯工艺 1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 乙炔气相法原料是醋酸和乙炔。用该法合成醋酸乙烯反应有许多副产物的产生。 主要反应方程式 C 2H 2 +CH 3 COOH →CH 3 COOCHCH 2 放热 随着温度的升高,副反应加剧,因此应控制反应温度和避免局部过热。 1.2醋酸乙烯工艺流程 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工艺流程包括合成和气体分离两个工段

合成工段是乙炔与醋酸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通过活性碳醋酸锌催化合成醋酸乙烯,分离工段把合成气中的高沸物醋酸和醋酸乙烯等液化,与不凝气乙炔、氮气、二氧化碳等分开。分离工段的分离塔为筛板和泡罩的混合塔板结构,全塔共22 块塔板,分为三段,从下往上数1~8 层为第一段,9~14 层为第二段,15~22层为第三段。第一段是利用循环液洗涤掉气体中含有的催化剂粉末;第二段是冷凝大部分的醋酸、醋酸乙烯、巴豆醛和水等高沸物;第三段是分离出不凝气乙炔。 新鲜乙炔经净化脱除 HS、PH等杂质后与来自气体分离塔顶的循环乙炔混合(称混合乙炔),用鼓风机升压到~ (表压)后,由切线方向加入气体混合槽。新鲜醋酸、精馏醋酸和回收醋酸按一定比例加入醋酸贮槽,用泵连续加入中央循环管型的醋酸蒸发器,用醋酸蒸发器液面(维持恒定)自动调节加入的醋酸量,采用6atm(表压)蒸汽间接加热使醋酸气化。气态醋酸进入气体混合槽,在此与乙炔混合,并控制乙炔与醋酸的摩尔比为:1。由于醋酸蒸发器内的杂质(如乙醛、巴豆醛、醋酸乙烯等)在高温下能够聚合生成树脂状物质,积聚在蒸发器底部,会导致蒸发器传热效果下降和列管堵塞,为此要连续排出釜液,送往精馏进行处理。 混合后的气体经正逆阀调节后分成两路送出,一路送入蒸汽预热器和油预热器,混合气体被加热到140~150℃,在反应器入口之前与另一路未经加热的冷气汇合调节混合气体温度为130~140℃,再从底部进入醋酸乙烯流化床合成反应器。进入的气体和催化剂一道被流化起来,发生放热反应,生成醋酸乙烯和其它少量副产物(乙醛、巴豆醛等),反应温度为167~220℃。反应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反应合成气体带出,另一部分用于加热入口气体,还有一部分被夹套中的循环油(温度为135~200℃)撤走,用来供混合气体在油预热器予热。为了保证催化剂的活性和补充被反应气体带出的催化剂,定期从反应器下部卸出旧催化剂,从顶部加入一部分新催化剂。 温度为 160~250℃的合成气体由反应器顶部排出以后,从下部进入气体分离塔,在向上流动过程中,在塔板上与温度为90℃的第一循环液(主要是醋酸,沸点118℃,循环量40m/h)接触。气体被冷却的同时,大部分醋酸被冷凝下来,同时气体中含有的少量催化剂粉末被循环液洗涤下来。为了控制第一循环液中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