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8
化学近两年考题分析与预测双向细目表
重点分析与思考:
1.三年都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基本操作,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化学键,盖斯定律,原电池工作原理,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铁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氯气,二氧化硫与硫酸,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石油、煤的加工,乙醇、乙酸的性质,以“mol”为核心的换算(含N A)。
2.近三年未考查的主干知识点有:等效平衡,烷烃的取代反应
3.近年考查的热点知识有:电离常数的计算,杂化轨道,金属的腐蚀
4.新考纲增加的知识点有:沉淀转化的本质,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反应类型,电负性,杂化轨道类型,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5.分析学生(特别是目标生)缺漏的知识点有:金属的腐蚀,杂化轨道类型判断,电离常数的计算
6.下段复习重点有: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化学基本计算、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这些主干知识。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分类序号知识点内容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 化学基本概念3 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4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5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6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7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8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9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10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1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12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13 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g·mol-1、L·mol-1)的含义14 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15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16 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17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18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19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及新能源的开发等概念20 了解溶液的涵义21 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2 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23 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24 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25 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26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注:综合应用部分不在此表中列出。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分类序号知识点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6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7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8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9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0质量守恒定律。
11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1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溶液13溶液的含义。
14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15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6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8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9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0原子构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3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4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5以 I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6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27化学键的定义。
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形成。
化学反应与能量28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9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个指导教师命题的重要工具,它详细列出了高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以及它们在试卷中的比重和难度。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高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供您参考:
高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目标领域与认知层级
1. 知识
回忆
理解
应用
2. 技能
分析
判断
实验
3. 态度与价值观
兴趣与好奇心
安全意识
环境保护
二、内容主题
1. 物质结构与性质
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
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与反应2.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的类型与能量变化
电化学基础(原电池、电解池)3. 有机化学基础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反应类型与机理
4. 实验技能与安全
实验操作与仪器使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
5. 化学计算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与计算
6. 化学工艺流程与合成
实际生产中的化学工艺流程
有机合成与高分子合成基础
7. 综合应用
各主题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全国甲卷细目表2023()题号7分值题型考查知识点66666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化学与生活(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丁达尔效应、S O2漂白原理、抗氧化剂维生素C)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酯基的水解、原子共面、官能团的识别、与溴水反应)89化学实验基础(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10 11 12阿伏加德罗常数(共价键数目、电子数目、溶液中离子数目、V m的适用范围)元素位构型推断(四种元素N、O、Mg、S、原子半径、简单氢化物沸点、化合物类型、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电解原理的应用——电化学还原C O2制多碳产物(电极反应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离子移动方向、电化学的计算)沉淀溶解平衡p M-p H图像(难溶物K sp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金属离子分步沉淀的原因、特定条件下金属离子沉淀的最大浓度的计算)13 26 27 28 35 366选择题以BaS O为原料制备粉状BaTiO(试剂的用途及试剂的选择与原因、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产物中物431414151515化学工艺流程题化学综合实验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质的物质的量比值的计算)无机物钴配合物[C o(N H)]C l的制备(仪器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操作的目的、不溶物成分的确定、试剂的作363用)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盖斯定律的应用、平衡常数的计算、曲线的分析、转化率的计算、反应进程-能量图的分析)酞菁、钴钛菁、三氯化铝、碳纳米管的相关考查(同素异形体、晶体类型、分子间作用力、化合价的判断、化学键类型、杂化轨道、配位数、晶体密度的计算)阿佐塞米(化合物L)的合成路线(有机物名称、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条件的选择、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反应类型的判断、结构简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及结构简式的书写)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全国乙卷细目表2023()题号7分值题型考查知识点666666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明矾净水、撒盐融雪、暖贴原理、荧光指示牌发光原理)有机物的合成与性质(酯的合成方法、反应类型的判断、原子共面、有机物名称)实验装置的判断(制备C O、分离乙醇和乙酸、SO酸性验证、气体体积的测定)892210 11 12 13元素位构型推断(三种元素C、O、Mg、化合价、原子半径比较、化合物的性质、同素异形体)符号表征: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化学变化(铁盐的性质、硫化钠的性质、溴水褪色的原因、胆矾的变化)二次电池钠-硫电池(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电子流动方向判断、正极反应式、特殊材料的作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图像的分析、特殊点的分析、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李比希元素分析法对有机化合物C H O进行C、H元素分析(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试剂的选择与作用、实验操4642614化学综合实验题化学工艺流程题作的补充、分子式的确定)以菱锰矿M n C O为原料制备L i M n O(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试剂的选择及原因、涉及K的计算、沉淀成分的确324sp27 28 35141515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FeSO·7H O的脱水反应及分解反应(热重曲线的分析、盖斯定律的应用、分压及K的计算、K的影响)42p p橄榄石矿物Mg Fe SiO中元素的相关考查(价电子排布式、电负性比较、物质熔点的原因、物质的空间结构、x2x-4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杂化类型、物质化学式的确定、原子间的最近距离)奥培米芬(化合物J)的合成路线(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结构简式的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名称、反应类型的判断、一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及特定情况结构简式的书写)36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新课标卷细目表2023()题号分值题型考查知识点7 8 966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文物中的化学知识(竹简、龟甲的化学成分、修复古陶瓷的熟石膏、颜料中的铁红)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有机材料的性质、手性碳原子的判断、产物结构的分析、反应类型的判断)物质结构与性质(氢键的判断、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未成对电子数判断、杂化轨道类型)二次电池以V O和Zn为电极、Z n(C F SO)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离子的移动方向、充电时2533210 11 1266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总反应方程式、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实验方案的评价(氧化性强弱比较、离子的检验、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有机化学反应)N H O H与N H转化为肼的反应历程(极性分子的判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催化剂的变化历程、同位素产物23的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对数关系图(曲线的判断、溶度积的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3 27 286选择题1414化学工艺流程题化学综合实验题以铬钒渣为原料分离提取铬和钒(物质化学式的确定、浸渣成分的确定、不同pH的影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安息香为原料制备二苯乙二酮(仪器的识别、实验操作的目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评价、试剂的用途、产率的计算)以合成氨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盖斯定律的应用、速控步的分析、晶胞中所含原子数目的计算、平衡曲线的分析、压强平衡常数K p的计算)29 301515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物质结构与性质莫西赛利(化合物K)的合成路线(有机物的化学名称、杂化轨道类型、官能团的名称、反应类型的判断、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与特定条件的结构简式的书写)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湖南卷细目表2023()题号分值题型考查知识点13选择题化学与传统文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淀粉和纤维素、常见合金的组成、传统硅酸盐材料)化学用语(共价型分子结构式、电子式、原子中相关数值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23选择题3 433选择题选择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础操作、蒸馏与分馏、过滤、中和滴定)物质结构和性质(分子的手性、配合物的应用、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酰胺的性质与应用)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常见阳离子的检验)5 633选择题选择题物质结构和性质位构性推断(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能级间能量大小比较、元素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7 8 9333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氨水的性质、氢氧化铝、铁盐的检验、常见的几种羧酸)有机化学基础(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电解原理的应用、羧酸酯化反应、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工艺流程微题型(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元素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的计算、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10 11 12333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物质结构和性质晶胞结构(根据晶胞结构确定晶体化学式、晶胞的有关计算)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曲线(影响水电离的因素、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图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13 14 1533选择题选择题化学反应机理图(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共价键的形成及主要类型)雷尼N i的制备及其催化氢化性能探究(铝与强碱溶液反应、常用仪器及使用、物质制备的探究、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中化学实验综合以聚苯乙烯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溶度积)16 17 18难难中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工艺流程有机化学基础以粗镓为原料制备超纯G a(C H3)3(控温的原因、电极反应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理由的分析、分子中键角大小的判断)含吡喃萘醌骨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有机合成综合考查、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酸酸性强弱比较、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合成路线的设计)题号分值 题型 考查知识点 13 选择题 化学与 S T S E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新能源的开发) 化学反应基本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定义及特征、原电池原理理解、同主族元素性质递 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23 选择题 3453 3 3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硅的制备、熵判据、实验安全、常见共价晶体的结构)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分子的手性、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综合判断、共价型分子结构式、电子式、缩聚反应机理及判断、共价键的实质与形成) 物质结构与性质位构性推断(电离能变化规律、键能、键长、键角及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 子) 63 选择题 化学与 STSE (淀粉和纤维素组成与结构、淀粉、纤维素的水解、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 意义) 783 3 3 3 3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化学实验基础(乙酸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制备实验、常见有机物的制备) 分子结构与性质(键能、键长、键角及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 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原创2023)化学高考双向细目表一、无机化学1. 元素和化合物- 1.1 元素周期表- 1.2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1.3 水和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1.4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2. 化学反应- 2.1 燃烧反应- 2.2 氧化还原反应- 2.3 酸碱中和反应- 2.4 沉淀反应- 2.5 气体生成和反应3. 化学原理- 3.1 序列化反应和电位差- 3.2 动态平衡和平衡常数- 3.3 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 3.4 催化剂和化学反应速率二、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 1.1 碳的特性和共价键- 1.2 烃类化合物- 1.3 醇、酚、醚类化合物- 1.4 醛、酮、羧酸类化合物- 1.5 氨基酸和蛋白质2. 有机反应- 2.1 烃类的燃烧反应- 2.2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 2.3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 2.4 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合成- 2.5 脂肪酸和酯的反应3. 有机化学原理- 3.1 反应机理和反应路径- 3.2 功能团和化学性质- 3.3 离子和自由基反应- 3.4 共轭系统和共轭反应三、化学实验1. 基本实验操作- 1.1 实验室安全和实验室常识- 1.2 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技巧- 1.3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2. 实验现象和解释- 2.1 气体生成与气体收集- 2.2 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2.3 岩石和矿石的检验- 2.4 酸碱中和和中和滴定- 2.5 电解质的电导性实验3. 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 3.1 实验变量和实验因素- 3.2 实验设计和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的误差和精度- 3.4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结论以上为高考化学学科的双向细目表,其中包含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三个部分的细分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这份细目表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以便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高考知识要求的三个层次(高层次包含低层次):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下表标为“A”。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下表标为“B”。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下表标为“C”。
附:
2013、20XX年化学学科高考双向细目表
根据重庆市高考化学考试说明,学生参加高考主要涉及两部分的考查,一部分为化学学习能力和品质,另一部分为分层次的化学知识及运用。
具体如下。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2、化学选考内容(2、化学必考内容Ⅱ-2014)
(1)表格中,是20XX年与20XX年重庆高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对比;
(2)表格中,红色为增加、提升、变化等项,复习教学应特别重视;
(3)表格中,蓝色内容为删除、或命题背景材料,学校教学应根据层次学生处理。
可以供高三化学教师复习教学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