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2.81 MB
- 文档页数:832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古井》知识与技能目标: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受到启迪,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独立自主识字,提高学生多种形式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品读文本,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学习懂得古井为人们作出了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课文中描写古井和乡亲们高尚品格的部分教学难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策略与方法:读中感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记下来。
课前准备:钢琴曲《秋日私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师:太阳奉献给我们温暖,大树奉献给我们清凉。
小草奉献给我们绿色……自然界的万物呀无时无刻在奉献着自己。
我们村东头的那口古井又奉献给我们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古井》。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交流初读感受课文按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每天都到古井取水——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古井给人的启示来叙述的。
三、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1.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轮读,纠正字音,注意“哺”“酬”“络绎”的读音。
2.在小组内合作记忆字形。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采用比较形近字的方式加强记忆,注意“暮”与“幕”“治”与“冶”的区别。
3.多种形式理解词语。
(1)借助词典理解:哺育、熹徽、络绎不绝、六旬、报酬、陶冶。
(2)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叮叮当当、湿漉漉、单薄。
4.指导书写。
把字写漂亮、写规范。
四、熟读课文检查读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听者可习惯性的评价,纠正错误。
小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第—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单元主题分析:大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智慧的根。
从古至今,无论人类文明的脚步走得有多快,智慧的翅膀飞得有多高,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眷顾与依恋。
和作家、诗人、旅游家、探险家一起走进大自然那漂亮的画卷吧,从(桂林山水)(望天门山)(望洞庭湖)中发觉怎样观赏名胜;从(秋色)(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中体会怎样用心和自然交流……学习这一单元,一要注意品味朗读,想象画面,入情入境,体验自然美景,并学习作者观察自然、发觉自然、感想自然的方法。
二要注意师生一起投身自然,回归自然,让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在大自然中鲜活起来,也让师生的语文生活和语文体验丰富、充实起来。
三要注意审美教育,正如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言:“美育是学生全面开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局部。
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制造力。
〞因而,审美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更自主地认识“鼾、屏、蔚〞等34个生字,并能标准、端正、整洁地书写“潮、涛、增、〞等44个生字。
2、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背诵累积相关的篇章。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累积,理解生词的意义。
用心去感受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借助言语展开想象。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累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言语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学习到的写景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容。
6、通过相互鉴赏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7、能用一般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在广泛的阅读中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感想言语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
3、尝试在习作中将课文中学习到的写景方法加以运用。
4、能用一般话交谈,采纳论辩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不同景点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