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C.4.4.60-10 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检测报告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地基基础检测报告工程名称:/检测项目:振冲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检测委托单位:/检测性质:委托检测检测日期: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检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地勘单位:/施工单位:/-试验:审核:签发:目录一、前言 (4)二、检测标准、原理 (4)三、工程慨述 (5)四、工程地质概况 (5)五、检测的仪器设备 (6)六、试验点位的选取 (6)七、检测结果 (6)八、结论 (8)附图表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及P~S曲线图动力触探检测结果汇总表及曲线图桩位平面布置示意图声明:1、报告无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以及委托检验专用章或业务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经重新加盖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以及委托检验专用章或业务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人、批准人签章无效。
4、报告涂改、换页无效,无骑缝章无效。
5、对送样委托检测,检测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6、对检测报告假设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医疗中心医院建设工程纯地下室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检测一、前言我公司受×××的委托,于年月日至日对×××工程纯地下室的振冲碎石桩桩体进行了动力触探检测;于年月日至月日进行了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检测目的:通过静载试验,模拟建筑物地基的实际受荷条件,测定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参数。
通过动力触探,对桩体进行评价,判定地基振冲碎石桩桩体的施工质量。
现根据试验数据和资料综合分析提交试验报告。
二、检测标准、原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标准》〔JGJ79-2012〕;《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50021-2001 2009版〕;《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
1、静载荷试验:采用正方形承压板,压板面积为m2,由千斤顶反力加荷,精密百分表测量沉降。
根据沉降计算各测点承载力特征值。
试验加荷共分8级,每级加荷后立即读记一次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每级荷载的维持时间均不得少于小时,稳定标准为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检测完整报告一套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检测,对目标区域地基的承载力和土层结构进行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试验内容1.被试地点:选取目标区域进行试验,确保地基条件具有代表性。
2.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采用静负荷法进行试验,安装不同规格和数量的静负荷装置,对地基进行测试。
3.动力触探检测:使用动力触探设备,测定地基的地层参数及土层结构等信息。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土层结构。
三、试验过程1.准备工作在试验地点进行勘测和标记,确定试验点的位置。
搭建静负荷装置和动力触探设备,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准备试验所需的静负荷装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器等。
2.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按照设计方案,在目标区域进行静负荷装置的安装,确保装置平稳并与地基有良好的接触。
施加预先确定的静载荷,记录每个荷载点的应变值和变形情况。
根据试验要求和现场情况,分别施加不同的静负荷。
控制试验时间和荷载大小,确保试验数据有效可靠。
3.动力触探检测使用动力触探设备,对试验区域进行连续动力触探测定。
记录地面反射波及任意两台地震仪之间的传播时间。
根据测得的传播时间,计算地层参数和土层结构。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静负荷试验和动力触探检测的结果,分析地基的承载力和土层结构。
绘制承载力与变形关系曲线、土层分层图等相关图表。
分析试验结果,并提出应对方案和建议。
四、结果与结论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检测,得到了目标区域地基的承载力及土层结构等重要参数。
根据试验结果,对地基的承载力和土层结构进行了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在试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五、质量控制本试验过程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取了合适的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
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检验检测报告报告日期:2019年2月23日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检验检测报告现场检测: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报告签发: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四日目录1. 工程概况 (4)2. 检测目的 (4)3. 检测依据 (4)4. 检测主要设备 (4)5. 检测方法 (5)5.1 试验地基选定 (5)5.2 反力装置 (5)5.3 加卸载方式 (5)5.4 荷载测量 (6)5.5 沉降测量 (6)6. 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7)6.1 检测数据的处理 (7)6.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析 (7)6.3 单位工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析 (7)7. 试验结果的分析 (8)7.1 原始数据汇总 (8)7.2 试验结果 (10)8. 结论 (10)9. 现场检测图片 (10)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检验检测报告1. 工程概况实训基地2#基桩设计桩长5.0m,桩径1.0m,桩型为端承桩,桩身砼强度C30,成孔工艺为人工挖孔。
将2#基桩模拟为混凝土桩处理的复合地基,具体模拟的设计参数见表1-1。
受专家评审组委托,我公司于2019年2月24日对2#基桩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现场考核。
2. 检测目的载荷试验是对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通过对复合地基进行载荷试验,测试复合地基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等指标参数,绘制压力-沉降曲线、沉降-时间对数曲线以达到以下目的:(1)验证本公司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能力及检测人员试验操作的规范性;(2)判断单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2)设计文件等有关资料。
4. 检测主要设备载荷试验加载装置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用砼试块做配重,反力装置由主梁、次梁、反力支撑墩等组成。
载荷试验主要仪器设备详见表4-1。
以上检测仪器均经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检校周期内。
5. 检测方法5.1 试验地基选定本次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加载参数见表5-1。
(2023)地基触探试验报告(用)(一)背景介绍•地基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旨在了解地下情况、土壤物理性质等信息。
•本次试验是为了从土壤物理性质的角度,对于地基施工前的土壤条件做出评估和判断。
试验过程•本次试验选用了XX仪器进行触探,选定了XX地点,共进行了XX次触探。
•触探所得数据包括:深度、阻力、摩阻力等,详细数据见附件。
•印证试验所得数据的可靠性,我们还进行了重复测试和对比分析。
结果分析•通过试验所得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本地土壤情况,有利于施工前的土壤处理、固结设计等工作的开展。
•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块状黄土层深度大概为XX米,阻力值大约为XX,摩阻力在XX以下,等等。
评估与展望•本次试验结果对于地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也为今后的地基构造设计、土壤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其他方面的应用(例如XXX)也需要依据试验结果进行进行准确评估。
结束语•本次试验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地基施工前的土壤情况评估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进行试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注意。
•希望本次试验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施工等工作提供帮助。
附:数据表格深度(m)阻力(MPa)摩阻力(MPa)1 3.2 2.12 4.8 2.43 5.6 2.94 6.2 3.25 6.9 3.56 7.5 3.97 8.1 4.28 8.6 4.69 9.2 4.810 9.8 5.1以上仅为部分数据,完整数据详见附件。
附:参考文献•土壤力学与岩土工程基础•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以上是本次试验所参考的两本相关领域的书籍,对地基触探试验的原理和数据分析方面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附:致谢在本次试验中,得到了某某部门和某某人的大力协助,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本次试验的人员,希望今后的工作能够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