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压裂数值模型分析_张士诚
- 格式:pdf
- 大小:423.74 KB
- 文档页数:6
压裂投产低—特低渗透油藏井排距设计卞晓冰;张士诚;张景臣;汪道兵【摘要】为了模拟压裂投产低—特低渗透油藏中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在原有黑油模拟器的基础上,建立并求解了考虑两相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敏感性以及裂缝导流能力失效性的三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压裂井波及椭圆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并推导了矩形井网和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排距公式.压裂井波及椭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对压裂水井初期的波及椭圆大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注入压差和启动压力影响增大;各因素对波及椭圆的形状没有显著影响.通过遗传算法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可准确求取压裂井波及椭圆参数.为实现井网系统和裂缝系统的最优匹配,以压裂井对油藏波及系数最大为目标,推导了矩形井网和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排距公式.现场应用表明,压裂后平均日产油量可提高1.25倍,且长期增产效果显著.【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5(042)005【总页数】6页(P646-651)【关键词】低—特低渗透油藏;压裂井;波及椭圆;井排距设计【作者】卞晓冰;张士诚;张景臣;汪道兵【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大量开发实例表明,低—特低渗透油田具有产能递减快、注水效果差、见水后油井含水率急剧上升、最终采收率低的特点[1-2],应用经典达西定律已不能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作出合理解释。
由于低—特低渗透油藏具有比中高渗油藏更细小的孔隙和喉道[3-4],流体在其中流动时会受到除黏滞阻力之外的附加渗流阻力,从而表现出非达西渗流特征。
低—特低渗透油田多采用压裂后投产的方式,研究表明,压裂井(油、水井)生产时的等势线是以井点为中心的椭圆簇[5-6]。
目前部分学者提出了地层参数、压裂井生产制度及裂缝参数等因素对压裂井波及椭圆的影响规律,并以波及椭圆为基础进行井网部署优化[7-8],但研究井别主要针对生产井,且关于低—特低渗透地层非达西渗流特征及人工裂缝生产失效性等因素进行的研究较少,因此不可避免会对低—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产生影响。
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探析我国页岩气资源量较大,分布较广,勘探潜力大,远超过其它非常规天然气,其勘探开发成为世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
但其产层致密或超致密,采收率较低,需通过压裂才能提高其产能。
而我国页岩气井压裂技术处在探索阶段,而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关键技术,尚需研究和攻关。
因此对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做出探讨,对页岩气水平井的充分有效开发具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方式选择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标签: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支撑剂浓度;段塞;复杂裂缝页岩气藏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直井压裂只能在开采前期获得较多产能,但产量会随开采进程而不断递减。
因此,如何对页岩气进行充分开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此过程中,对水平井完井方式以及分段压裂技术设计的优化做出探讨,有利于页岩气经济价值的充分实现。
1 水平井压裂方式选择在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应用中,为满足压裂改造要求,施工方式必须与完井方式契合,井位的设置、钻井轨迹的确定等都需要对压裂工艺要求作充分的考虑。
从国内外对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方式可以看出,裸眼完井与套管完井是水平井最主要的完井方式。
其中,裸眼完井优势为节约时间成本及保护井壁,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如井壁的不稳定性、裂缝位置难以得到精细确定等,且一旦出现堵砂等现象,很难进行有效处理;套管完井的优势为能够对裂缝的初始点有效控制,且该压裂技术相对成熟,然而时间成本的提升与固井质量的不理想等也制约着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在井壁应力相对集中并需开展多段压裂的页岩气水平井中,可以选择套管完井下桥塞分段压裂技术。
而如果井壁稳定性好,则可使用裸眼完井,使用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2 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的优化在开展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中,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擬,从而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以及找出影响施工效果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降低施工风险、选择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
◄油气开发►doi:10.11911/syztjs.2024012引用格式:张衍君,王鲁瑀,刘娅菲,等. 页岩油储层压裂–提采一体化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J]. 石油钻探技术,2024, 52(1):84-95.ZHANG Yanjun, WANG Luyu, LIU Yafei, et al.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of integration of fracturing and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shale oil reservoirs [J]. 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 ,2024, 52(1):84-95.页岩油储层压裂–提采一体化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张衍君1, 王鲁瑀2, 刘娅菲1, 张佳亮3, 周德胜1, 葛洪魁3(1.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2.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 香港 999077;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 102249)摘 要: 页岩油储层压裂开发中,以远超地层吸收能力的注入速率向储层注入包含各类添加剂的工作液,基本完成了压裂介质一次注入、油井开发全生命周期受益的使命。
其中,2个问题尤为关键:1)如何形成均匀展布的裂缝网络,增大裂缝和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液体流动效率?2)在形成高效传压传质缝网的基础上,存地压裂液如何提高储层中原油的可动性?压裂和提采一体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思路。
为此,阐述了页岩油储层压裂–提采一体化的内涵,归纳了实现压裂–提采一体化的模拟和试验技术;明确了页岩油储层压裂–提采一体化的科学问题:均衡应力压裂形成均匀展布的缝网,提高均布缝网中流体流动与传输的效率,强化基质孔隙中油气的动用。
同时,指出了压裂–提采一体化面临的挑战:明确裂缝非均匀扩展导致的压裂井间干扰机理并建立控制方法,形成裂缝中高压流体高效作用于基质孔隙的途径,揭示压裂液–储层–原油相互作用提高原油可动性机理。
一种多段压裂水平井改造体积的计算方法
王飞;张士诚
【期刊名称】《油气井测试》
【年(卷),期】2015(024)002
【摘要】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已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增长,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使得此类非常规资源具有了工业开采价值.压裂改造体积是评价压裂施工效果、预测压后单井产能及采收率的重要指标.目前压裂改造体积往往依靠微地震成像的粗略计算或者通过建立压裂模型拟合现场压裂施工数据的方法来获得.针对多段压裂水平井,提出了一种改造体积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不稳定试井理论,在建立的压后生产模型中考虑了次生裂缝的影响因素,利用压后不稳定生产数据进行改造孔隙体积计算.通过对苏里格致密气田一口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运算过程简便快速、计算结果有效.
【总页数】4页(P1-4)
【作者】王飞;张士诚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一种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
2.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的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
3.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体积计算方法
4.基于改造模式的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动态分析
5.页岩压裂水平井增产改造体积的动态演化模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逐渐受到了广泛。
页岩气储层具有巨大的储量和生产潜力,但其开采和生产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工程技术和地质因素。
为了提高页岩气储层的开采效率,本文将探讨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
页岩气储层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沉积岩层中。
这些储层通常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因此需要进行压裂作业以提高产能。
可压裂性评价技术是指通过对储层特性进行分析,评估其是否适合进行压裂作业以提高产能的技术。
页岩气储层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如多孔性、裂缝性等。
多孔性是指储层中存在许多纳米级孔隙,这些孔隙是页岩气的主要存储空间。
裂缝性是指储层中存在天然裂缝或岩石断裂,这些裂缝可以为页岩气提供运移通道和存储空间。
这些特点对可压裂性评价技术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压裂作业的效果和产能。
可压裂性评价技术主要包括岩芯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
岩芯实验是通过钻取储层中的岩石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压裂实验,观察储层的压裂特性和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实际压裂作业过程中的情况,从而对储层的可压裂性进行评价。
但是,岩芯实验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数值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模型对储层进行模拟压裂,以评估其可压裂性和产能。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压裂作业,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成本效益。
但是,数值模拟需要依赖一定的假设和简化,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北美地区的页岩气田,通过可压裂性评价技术对储层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指导压裂作业和提高产能。
在国内,该技术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应用,例如在川渝地区的页岩气田,通过可压裂性评价技术的运用,成功地提高了产能和开采效率。
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对于提高页岩气田的开采效率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实践经验,并指出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张士诚,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第七届编委会委员;长期从事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地址:(102249)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电话:(010)89733047。
E‐mail:zhangsc@cup.edu.cn页岩气压裂数值模型分析张士诚1 牟松茹1 崔勇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 张士诚等.页岩气压裂数值模型分析.天然气工业,2011,31(12):81‐84. 摘 要 水力压裂和水平井开采是页岩气开发的主要技术,在我国尚处在工业试验阶段,存在很多技术瓶颈。
在总结分析了页岩气压裂的特点基础上,探讨了网状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及裂缝扩展模型、产能预测模型的类型以及优缺点。
结果认为,特殊的赋存生产机理、复杂的裂缝形态和多尺度的渗流模式是页岩气压裂的主要特点,其目的是形成网状裂缝,扩大储层改造体积;网状裂缝的形成主要受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夹角、水平主应力差和岩石的脆性等因素的控制。
页岩气压裂产能预测模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裂缝形态的模拟和气体流态的描述,主要有非常规裂缝模型、离散裂缝模型和双重介质模型等,这些模型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页岩气压裂裂缝形态和渗流特点,但没有考虑不规则的裂缝形态等。
关键词 页岩气 开发 压裂(岩石) 裂缝扩展模型 产能预测模型 渗流 特点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1.12.0141 页岩气藏的特点1.1 特殊的赋存生产机理 页岩既是烃源岩又是储集层,就近赋存是页岩气成藏的特点。
页岩气的赋存方式多样,游离方式、吸附状态和溶解状态并存。
总体上主要以游离气和吸附气为主,吸附状态天然气的含量变化介于20%~85%。
目前认为页岩气的产出分为3个阶段:①在压降的作用下,基质系统中的页岩气在基质表面进行解吸附;②在浓度差的作用下,页岩气由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进行扩散;③在流动势的作用下,页岩气通过裂缝系统流向生产井筒。
第 39 卷 第 4 期• 37 •陆国琛,等.页岩Ⅰ区块体积压裂缝网模拟研究图7 三维缝网5 结论(1)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页岩气开发只有进行体积压裂,形成有效的缝网才具有工业价值。
(2) 从地质因素、力学因素以及工程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页岩Ⅰ区块具有进行体积压裂的条件。
(3) 对页岩Ⅰ区块压裂裂缝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裂缝半长200 m 、裂缝段数为10段、裂缝导流能力为10 μm 2·cm 。
(4) 三维裂缝模拟结果证实页岩Ⅰ区块能够形成有效缝网,并且满足优化的裂缝参数,能够进行体积压裂。
参考文献:吴奇, 胥云, 刘玉章, 等. 美国页岩气体积改造技术现状及对[1] 我国的启示[J]. 石油钻采工艺, 2011, 33(2): 1-7.程远方, 李友志, 时贤, 等. 页岩气体积压裂缝网模型分析及[2] 应用[J]. 天然气工业, 2013, 33(9): 53-59.张士诚, 牟松茹, 崔勇. 页岩气压裂数值模型分析[J]. 天然气[3] 工业, 2011, 31(12): 81-84.雷群, 胥云, 蒋廷学, 等. 用于提高低—特低渗透油气藏改造[4] 效果的缝网压裂技术[J]. 石油学报, 2009, 30(2): 237-241.任俊杰, 郭平, 王德龙, 等.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及[5] 影响因素[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2, 36(6): 76-81.Fathi E , Akkutlu I Y. Matrix Heterogeneity Effects on Gas[6] Transport and Adsorption in Coalbed and Shale Gas Reservoirs[J].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 2009, 80(2): 281-304.闪从新, 李晓平, 秦海菲, 等. 多裂缝水平井非稳态产能模型[7] 及计算方法研究[J]. 油气井测试, 2008, 17(6): 5-7.杨树坤, 张博, 常振, 等. 基于流线方法的压裂水平井注水开[8] 发渗流机理研究[J]. 海洋石油, 2016(4):40-44. 本刊加入数据库的声明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华艺数位——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凡被本刊录用发表的文章,将由本刊编辑部统一纳入上述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由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页岩储层压裂裂缝表面软化规律实验研究周彤;张士诚;杨柳;李四海;徐正辉【摘要】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racturing fluid retained in shale reservoir on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fracturing surface,the spontaneous imbibition experiments of the typical shale reservoir cores in China were carried out,and the surface hardness of shale frac-turing fracture was tes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ontaneous imbibition ability of shale and the hardness of fracture surface was analyzed ,and the variation laws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ale fracture surface in different water-rock reaction stages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first day of water absorption is the main stage of hardness damage to sur-face hardness of shale fracture,the hardness damage of fracture surface caused in the stage accounts for 50% ~75% of the total dam-age,and then the hardness damage continuously and slowly increases with time. There is no direct relation between the imbibition rate of shale,the water absorption amount of the unit volume rock and the softening degree of fracture surface,bu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re volume multiple of water absorption,the effective driving force coefficient and the softening degree of shale fracture surface,that is,the larger the pore volume multiple of water absorption,the effective driving force coefficient,the more intense the water-rock interaction.%针对中国典型的页岩储层开展自发渗吸对比实验,并结合页岩表面硬度测试,分析了页岩自发渗吸能力与裂缝表面软化程度的关系,研究不同水化阶段页岩裂缝表面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吸水最初的1 d是裂缝表面发生硬度伤害的主要阶段,占总伤害的50%~75%,随后硬度伤害持续、缓慢增加;渗吸速率和单位体积岩石吸水量与页岩裂缝表面软化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吸水孔隙体积倍数、有效驱动力系数与页岩裂缝面软化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值越高水岩作用越剧烈.【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7页(P57-63)【关键词】裂缝;自发渗吸;页岩;表面硬度;伤害【作者】周彤;张士诚;杨柳;李四海;徐正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协同中心,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周彤,张士诚,杨柳,等.页岩储层压裂裂缝表面软化规律实验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1):57-63.ZHOU Tong,ZHANG Shicheng,YANG Liu,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surface softening law of fracturing fracture in shale reservoirs[J].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7,32(1):57-63.水平井多级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成功的关键,目标是形成体积裂缝网络。
页岩气藏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模拟研究进展周祥;张士诚;马新仿;张烨【摘要】页岩气储层孔喉细小,渗透率极低,一般无自然产能,需借助水平井和体积压裂技术才能实现经济开发.国内外关于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于地质评估和开发工艺,而适用于页岩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页岩气产能研究的关键在于多尺度渗流机制的准确描述和复杂裂缝网络的精细表征.通过广泛调研和分析,探讨了页岩储层多尺度渗流机制;总结了页岩气藏多裂缝水平井试井模型,阐述了不同模型关于流态划分、储层和裂缝参数评估的应用;系统介绍了页岩气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常规数值模拟方法、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方法及有限元方法,认为后两者是未来页岩气产能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5(036)005【总页数】8页(P612-619)【关键词】页岩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作者】周祥;张士诚;马新仿;张烨【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5页岩气为产自极低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天然气[1-2]。
由于页岩气储层物性差,需要借助大型水力压裂技术制造复杂裂缝系统,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页岩气藏又被称作“人造气藏”[3]。
美国是全球页岩气开发最成功的国家,30多年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积累了大量的现场经验,引领了该领域的技术革新;中国自2005年开展了规模性的前期探索,并借鉴北美经验,努力寻求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纵观国内外页岩气的发展历程,人们为成功开发这一潜在的巨大资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储层的孔喉结构、岩石脆性及矿物成分、储层地化特征(有机质含量、热成熟度等)、气体存储及运移机制、压裂工艺技术、复杂裂缝扩展和压后产能预测。
支撑剂非均匀分布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影响侯腾飞;张士诚;马新仿;李栋;邵俊杰【摘要】通过建立考虑支撑剂非均匀铺置的页岩气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支撑剂均匀铺置与非均匀铺置2种方式下储层与裂缝参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支撑剂浓度低和裂缝导流能力小时,支撑剂非均匀分布大大降低了气井产能,当裂缝导流大于4μm2·cm时,可忽略非均匀铺砂对产能影响;非均匀铺砂对产能影响最敏感的参数是基质渗透率,其次依次是裂缝半长、导流能力和簇间距;对涪陵X区页岩气藏,均匀铺砂方案比非均匀铺砂方案下的10 a累积产气量高35.6%.%Based on establishing the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model of a shale gas well under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proppant,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 of reservoir and fracturing fracture on 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well are analyzed under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proppa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proppant greatly reduces 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wel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ppant and the seepage capacity of fracturing fracture are low;but when the seepage capacity of fracturing fracture is greater than 4μm2 ·cm,the effect of the non-uniform proppant distribution on 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well can be neglected. Under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proppant,the most sensitive parameter to 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well is reservoir permeability,and the secondary sensitive parameters are the half length of fracturing fracture,the seepage capacity of fracturing fracture and cluster spacing in turn. The ten-year cumulative production of the shale gas reservoir in Fuling X area under the u-niformproppant distribution is higher 35. 6% than that under the non-uniform proppant distribution.【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8页(P75-82)【关键词】支撑剂非均匀分布;水平页岩气井;产能影响因素【作者】侯腾飞;张士诚;马新仿;李栋;邵俊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国际事业部,河北廊坊0650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1侯腾飞,张士诚,马新仿,等.支撑剂非均匀分布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影响[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1):75-82.HOU Tengfei,ZHANG Shicheng,MA Xinfang,et al.Influence of non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proppant on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well [J].Journal ofXi'an Shiy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7,32(1):75-82.页岩气藏的开发主要得益于两个关键技术的进步:水平井完井技术和桥塞射孔多段水力压裂技术。
一种简便的测试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王飞;张士诚;蔡久杰【摘要】目前缺乏简便有效的分析测试压裂压力递减数据的方法,为此开展了测试压裂压力递减特征研究,研究中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结果表明:施工停泵后压裂液在地下裂缝和储层将依次经历裂缝延伸、弹性闭合、闭合后拟线性流和闭合后拟径向流4个流动阶段,其压降导数在双对数坐标下会依次呈现1/2斜率、3/2斜率、1/2斜率和0斜率直线段;进一步提出运用井底压降及其导数双对数曲线分析方法,首先诊断出压裂井的各个流动阶段,再分别利用G函数、FL函数和FR 函数模型分析获得压裂储层关键参数,如初始地层压力、闭合压力、地层系数、压裂液滤失系数。
东海低渗气田某测试压裂井的实例应用证明了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Due to the lack of simple and effective pressure decline analysis methods of fracture calibration tests,the pressure decline behavior of a fracture calibration test was investigat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ur flow regimes of the fracturing fluid in formation and fractures,i.e. fracture extension,fracture elastic closure,after-closure linear and radial flow,can be identified. Its differential pressure derivative plot successively shows 1/2 slope,3/2 slope,1/2 slope and 0 slope lines on the log-log coordinate. Further,a fast method which can firstly diagnose the downhole pressure monitoring data in log-log plot was proposed. Then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fracture reservoir will be gotten with the analysis of G function, FL function and FR function,respectively,such as the initial reservoir pressure,closure pressure,formation factor,leakoff coefficient of fracturing fluid etc.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a field case inEast Sea,China.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is reliable and practical in field application.【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6页(P115-120)【关键词】测试压裂;压力递减;双对数曲线;裂缝闭合;闭合后期【作者】王飞;张士诚;蔡久杰【作者单位】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昌平 102249;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昌平 102249;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昌平 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王飞,张士诚,蔡久杰.一种简便的测试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3):115–120.Wang Fei,Zhang Shicheng,Cai Jiujie.Fast Pressure Decline Analysis of Fracture Calibration Tests[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 Edition,2014,36(3):115–120.测试压裂是在主压裂之前进行的小型压裂。
裂缝性油气藏压裂滤失系数的计算方法王益维;张士诚;牟善波【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0(010)020【摘要】压裂过程中的天然裂缝诊断、滤失系数的计算是裂缝性油气藏压裂的关键技术;数值方法由于部分参数不易获得或参数代表性差,而影响其精度和实用性.分析了裂缝性地层压裂液滤失机理,建立了天然裂缝开启的滤失计算模型,根据实际压裂井的小型压裂测试数据,对天然裂缝的开启前后滤失系数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依赖于压力的滤失系数.计算表明,此滤失计算方法更能够反应天然裂缝地层的滤失特点,对裂缝性地层的压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Calculation for fissure open pressure and leak off factor is the key technological procedure during the fracturing design because leak off coefficien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due to existence of natural fissure. The numerical method was often adopted to obtain the leak off data in natural fracture formation. Some initial input parameters,however,is not easy to get, which effect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bility of result. This essay established a new calculation model for leak off factor considering the open pressure of fissure,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from a mini-frac pressure decline data shows that the analytic model was practical and useful.【总页数】4页(P5037-5040)【作者】王益维;张士诚;牟善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相关文献】1.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 [J], 曾晓慧;郭大立;王祖文;赵金洲2.基于施工压力曲线的综合滤失系数测试方法及压裂参数优化 [J], 高超;艾昆;高辉;段隆臣3.煤层压裂液滤失系数计算方法探讨 [J], 席先武;郑丽梅4.低速非达西流压裂液滤失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J], 辛莹娟;张娟;张婧5.考虑动态滤失系数的垂直井压裂缝延伸机理研究 [J], 孙龙;王志荣;李洪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考虑拟时间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生产数据分析方法发布时间:2021-06-08T15:53:14.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作者:南智军[导读] 摘要:现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化工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现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化工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我国的页岩气处于起始阶段,还没有成熟的页岩气开采技术。
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压裂技术主要有直井分压合采技术和直井大型压裂技术,这些技术为页岩气的压裂提供有效的参考,对未来的压裂施工质量的提高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考虑拟时间;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生产数据分析方法引言有资料显示我国页岩气储量为全球最高,巨大的开采潜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所谓页岩气就是有大量有机质的页岩、泥岩,其内部吸附游离的天然气。
页岩储层低孔低渗,常规方式难以开采,需借助特殊的技术。
1页岩气压裂施工工艺随着页岩气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大,常规的压裂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商业开发的需求。
现阶段页岩气最主要的压裂技术就是水平井分段大规模水力压裂技术。
水平井分段压裂又可以分为可钻桥塞分段压裂、封隔器分段压裂以及水力喷射分段压裂,这些也是当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1)可钻桥塞分段压裂技术。
水力泵送、射孔、桥塞联作和快钻桥塞是多种技术集一体的压裂技术。
针对套管完井使用这种技术,其主要程序就是下入可钻桥塞压裂管柱,再做封桥塞,打掉桥塞后上提管柱。
射孔枪对准预定位置射孔,再将所有管柱提出井筒,最后进行压裂。
再对下段压裂重复上述压裂环节,与一般的压裂技术相比,可钻桥塞分段压裂技术在压裂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钻掉桥塞,极大程度提升了作业效果,也有效降低了压裂液对储层的危害。
(2)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由于封隔器在套管内能起到较好的耐压作用,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气井的增产改造。
这种封隔器压裂技术主要有2种,一种是用于套管完井的滑套封隔器压裂技术里。